
進駐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種植短期蔬菜10多年的賴東卿,生產有機蔬菜品質佳,受到市場歡迎。 (記者陳佳伶攝)
原本是美髮設計師的賴東卿,17年前進入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種植短期蔬菜,一開始賠了不少錢,他卻越挫越勇檢討失敗原因,四處上課、觀摩汲取經驗,蓋溫室、農場導入自動化、科技化,建構冷鏈物流體系,讓有機農產品保持最佳新鮮狀態,逐漸在有機農產品市場取得好口碑。
賴東卿是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早期進駐的農民之一,主要是看準有機農產品受到市場青睞,他將早年做美髮所賺的錢去種咖啡、後來又將賣咖啡所賺的錢投入有機農場,堅信有機農業是「顧健康」、「愛土地」的生產模式,更是值得長期投入的行業。
賴東卿不諱言,一開始缺乏經驗賠了3-5年,他由實際經營的過程中檢討失敗原因、累積經驗,四處上課、觀摩其他農場,選擇適地、適種的短期蔬菜品項,並鼓勵自己「少賠就是賺錢」,對的路就要堅持走下去。
為減少病蟲害,在3.2公頃的農場中逐步建置溫室,由播種、育苗、定植、採收到包裝、上架一條龍都自己來,也掌握產、銷流程;在農場導入自動化和科技化以機械改善工作效率達到省工目的,溫室挑高通風佳,並重視溫室環境管理,農人在較舒適的環境中工作、農作物也在合宜的溫、濕度和日照下逐步成長,才能有好品質。
兩年前設立全台第一座智慧型冷鏈分裝分流場,秉持冷鏈不中斷原則,確保農作物從採收到分級處理過程中,保持新鮮度和品質,因品質佳、保鮮期較長,相當受到歡迎。
賴東卿說,投入有機農業主要著眼於食安,過程中,有政府從旁輔導協助,更要靠自己努力,農民也是生意人,除了要練就一套基本的生產技術,眼光更要看得準,跟著市場需要和脈動,隨時調整產銷腳步,近年來,兒子賴策方也來農場幫忙,父子聯手經營農場,未來打算投入更多現代化設備,並增加根莖瓜果類品項栽種,以打入更大、更多市場。
(記者陳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