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警20分鐘尋獲情緒低落女子 成功阻憾事獲讚揚

永康警方花費二十分鐘,成功找到情緒低落女子。(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永康報導 永康警分局十一日凌晨接獲安心專線通報,在三村國小附近橋上疑似有一名女子情緒低落講著電話,憂心女子安危,警方獲報後立即搜索,二十分鐘後找到這名女子,即時化險為夷。 執行勤務的鹽行派出所員警楊鈞凱、黃毓展,因報案資訊不清楚,地點也不明確,無法定位女子位置,只能憑經驗逐一巡查轄內橋梁,巡至永安橋時,發現一名女子坐在長椅旁,身旁散落著多個空酒瓶,情緒低落、滿身酒氣,正在講電話。 員警安撫其情緒,並由救護車送往安南醫院治療。整起事件從接獲通報到成功尋獲僅花二十分鐘,成功阻止一場憾事,獲得民眾高度肯定。永康分局長洪宏榮表示,員警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值得嘉勉。

Read More

國慶連假嚴查 永康分局國慶連假查獲毒駕

永康分局國慶連假查獲毒駕,起出安非他命。(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永康報導 雙十連假永康警分局升級交通疏導與執法力道,除白天在交流道與重要路口設置崗哨外,夜間則加強酒駕、毒駕與危險駕駛等查緝,國慶連假九日至十一日共取締十九件,還有一起毒駕案件,起獲安非他命七十七點八克。 永康分局針對連假車潮與取締酒駕,以白天守路口、夜間抓酒駕方式,讓民眾可以平安出門、順利返家,今年九月份永康地區酒駕取締件數破百件,十月份截至目前共六十一件。 大灣派出所員警十日晚間十點多在民族路巡邏時,發現張姓男子手持香菸駕車經過,員警一查發現該車車主涉及侵占及洗錢防制法已遭通緝,隨即上前攔查;張男有毒品相關前科,且當下還查獲吸食器、毒品殘渣,車內各處置物盒也起獲三包毒品及夾鏈袋。 警方將張男帶回派出所,起出安非他命總重逾七十七點八克,張男尿液初驗也呈陽性反應,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偵辦。警察局長林國清獲悉後,也在連假期間前往永康分局頒獎,慰勉第一線辛苦同仁。

Read More

科技執法結合公私協力 長庚商圈環境煥然一新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環保局自一一四年七月一日啟動「市容環境清潔精進專案」,從法令加嚴、科技執法、跨域合作、公私協力與考核評鑑五大面向著手,首波鎖定商圈、車站等人潮密集區域。專案結合縮時攝影監控、志工巡查、社區通報與企業協力,共同改善市容,目標打造「乾淨宜居」的新桃園。 環保局十二日表示,自啟用AI環境衛生辨識系統後,透過AI智能辨識與攝影機的架設,統計一一四年一至九月期間,科技執法就已告發九百四十六件共裁罰近一百一十三萬元。龜山長庚商圈,因該區人潮龐大,環境維護壓力極高。故環保局導入「科技執法+社區共治」雙軌機制,七月起於商圈設置二台縮時攝影機,查獲亂丟菸蒂案件十四件,並有效遏止亂丟垃圾情形。同時,透過「髒亂點通報系統」與社區連線,當里長或是環保志工發現有髒亂處時,利用系統即時通報在地清潔隊派員處理環境問題,讓髒亂不再拖延。 此次專案也展現公私協力成果,除了清潔隊日常清潔人力投入市容清潔外,也透過里長號召在地居民與店家參與「環境清掃日」,結合台灣美光晶圓公司的人力支援,每月安排超過五十人次投入重點熱區清掃,涵蓋清掃、除草、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讓市容改善「看得見」。當地文化里黃明助里長也表示,目前商圈環境整潔已逐步改善,讓里民都相當有感。 環保局指出,桃園市各里環保志工隊是維護市容整潔的強大後盾,目前全市環保志工已突破三點七萬人,去年出勤次數超過八十萬人次,協助清理超過五百一十五公噸垃圾與資源物回收。環保局表示,志工力量是桃園環境維護的核心,讓「市民就是市容守護者」成為具體行動。後續,環保局將與警察局、衛生局持續合作,針對「路霸」及「禁菸區違規」加強取締。環保局也提醒,依《廢棄物清理法》,隨意丟棄垃圾最高可罰六千元,今年已有多件告發案例,籲請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Read More

竹市將再添公托新據點 關東公共托嬰中心完成設計規劃

新竹市政府將於一一五年在關東市場綜合大樓二樓設置東區第二處、全市第四處公共托嬰中心。(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持續打造新竹市成為友善育兒的幸福城市,新竹市政府將於明(一一五)年在關東市場綜合大樓二樓設置東區第二處、全市第四處公共托嬰中心。社會處十二日表示,該公托中心室內空間達二百三十五坪,規劃可收托五十名零至二歲嬰幼兒,並提供定點臨托服務,目前已完成細部規劃與設計,後續將辦理工程發包作業,預計完工後可進一步提升東區托育服務量能,讓家長在育兒之路上更安心。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積極推動友善育兒政策,著手尋覓合適地點增設公共托嬰中心,由於新竹市公有閒置空間有限,市府團隊逐一盤點市有資源並實地會勘,最終在東區關東市場綜合大樓二樓找到合適場址,隨即展開規劃作業。該計畫獲客家委員會補助三千二百六十八萬四千四百元,已於一一四年九月完成細部設計規劃,目前正進行工程發包程序,落成後將成為新竹市具指標性的公共托嬰中心,有效紓解關東地區托育名額不足及家長尋覓托育地點不易的問題。 社會處表示,為回應新竹市育兒家庭的照顧需求並提供友善、平價的托育服務,市府已規劃設置共十處公共托嬰中心,分別為東區六處、北區三處及香山區一處。其中,預計於明年完成的關東公共托嬰中心設於關東市場綜合大樓二樓,該大樓一樓為市場、三樓為圖書館、四樓為客家會館、五樓為市民活動中心,公托設置後,將進一步完善大樓整體功能,打造集休閒、教育、文化與育兒於一體的多元生活據點。 社會處說明,市府持續積極擴充公托資源,除東區關東公共托嬰中心已完成細部設計外,北區湳雅街的「兒少家庭福利館」新建案亦已進入細部設計階段;另位於香山區舊華德福實驗學校的「內湖公共托嬰中心」也同步啟動規劃中,三處中心分別可收托四十至五十五名嬰幼兒,並將設有定點臨托服務據點,預計於一一五至一一八年間陸續完工啟用。  

Read More

高市消防搜救大隊偕同營建義消、無人機義消分隊 再赴花蓮救災

高市消防搜救大隊再度偕同營建義消,出動挖土機前往花蓮災區執行大型障礙物清除及地形開挖搜尋任務。 (記者鐘敏綺/攝)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高雄市消防局搜救大隊於今(12)日下午再度派遣營建義消、無人機義消分隊人力與裝備器材等,支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搜救工作。 高雄市消防搜救大隊,除出動符合國際輕型救援隊需具備的管理、搜索、救援、醫療及後勤五大基本行動能力外,另由具備重機具操作專業背景的營建義消分隊操作挖土機,前往花蓮災區執行大型障礙物清除及地形開挖搜尋任務,加速搜救進程;同時,亦出動義消無人機分隊,由城市搜救中隊長林孝武等率領具備專業操作證照的飛手參與,運用空拍影像進行地形勘查與失蹤者搜尋,提供第一線搜救團隊即時資訊,另派遣 3 隻受過專業訓練的搜救犬進行地毯式搜尋失聯災民。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表示,自花蓮光復災害發生以來,持續與中央及地方各級救災單位保持密切聯繫,掌握第一手災情資訊,並依現場需求適時調派人力與裝備支援。未來將持續依災情發展提供必要協助,全力協助尋獲失蹤民眾。

Read More

浩天宮廟中有廟再創鴻圖 大庄媽的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

浩天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經綻指出,浩天宮的信仰形成、北港進香儀式的社會功能、文物保存與「廟中廟」重建的文化象徵。(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有三百零二年歷史的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大庄媽」每年遶境,數萬信徒參與,今年七天六夜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圓滿完成。浩天宮「大庄媽」,源於清朝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一直以來就是海線大肚中保五十三庄(遍及目前的梧棲、沙鹿、龍井、大肚及清水等地)的信仰中心,與大甲鎮瀾宮、彰化南瑤宮並列為中部三大進香廟宇。浩天宮的信仰形成、北港進香儀式的社會功能、文物保存與「廟中廟」重建的文化象徵。 浩天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經綻指出,浩天宮不僅是宗教信仰中心,更是地方文化記憶、社會凝聚與文化再生的重要載體。其宗教活動與文化治理實踐,體現民間信仰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延續精神、創造文化永續,成為中部沿海地區的重要宗教中心。 隨著時代演進,浩天宮的宗教功能逐漸延伸至文化層面,不僅承載信仰,更成為地方記憶、族群身分與社會互動的象徵。其發展過程反映出臺灣民間信仰面對現代化挑戰時的調適能力。 王經綻表示,浩天宮建於雍正元年,為廣東籍移民在陳厝庄所創,初為家祠性質。隨著大肚中堡地區開墾進展,信眾日增,遂於乾隆年間擴建為庄廟。不僅為保境安民之象徵,更為移民社會整合的重要力量。透過祭祀、分香與五營制度,浩天宮成為「五十三庄」的信仰核心,聯結區域村庄,形成宗教與社會秩序的雙重結構。 王經綻說,浩天宮赴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最初以徒步進香為主,沿途各庄接駕,形成跨庄際的宗教路線網絡。日治時期因交通便利而改乘火車;戰後以遊覽車為主;二0一九年起重啟徒步進香,象徵信仰傳統的回歸與精神再生。 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宗教行動,更是一種文化再現。沿途的「接駕」「遶境」儀式成為信仰共同體的再確認。此活動透過共同行走與儀式參與,形塑出跨世代的宗教情感與社會連結。二0一五年浩天宮北港進香被登錄為台中市民俗文化資產,顯示宗教活動逐漸進入文化治理領域。透過紀錄片、攝影與文創商品推廣,進香儀式轉化為教育與觀光的文化符號。   浩天宮「大庄媽」每年遶境,數萬信徒參與,今年七天六夜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圓滿完成。(記者陳金龍攝) 浩天宮保存豐富的宗教文物,包括清代碑刻、神轎、香旗與木雕彩繪。這些文物不僅具藝術價值,更是地方社會記憶的實體見證。碑刻文字記載廟宇修建與捐獻者名錄,成為研究區域歷史與社會網絡的重要資料。近年浩天宮配合文化部政策進行文物數位典藏,採用三D掃描技術建立虛擬展示平台,使信仰教育與文化傳承能跨越時間與空間。 二0一四年,浩天宮因地勢高低與結構老化啟動重建計畫。設計採「廟中廟」形式,保留原有神龕與正殿結構,外層加建鋼筋混凝土建築。此設計兼顧宗教傳統與安全需求,象徵信仰延續與文化更新。

Read More

彰化市「行人優先區」街道實驗活動展開

彰化市「行人優先區」街道實驗活動展開。(彰化市公所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結合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登場,彰化市公所整合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所推動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選定彰化市陳稜路為示範,於設計展期間推出彰化市首個「行人優先區」街道實驗,期待透過臨時性街道改造,引導民眾體驗一個兼顧行人安全與車輛需求的友善街道,此舉不僅是回應目前全國人本交通政策的推動,更希望透過設計展的觀光量能創造有感實驗。 陳稜路是串連彰化車站至八卦山的重要街道,鄰近的小西商圈在過去地方組織的努力下,已成為彰化旅遊必來參訪的文化街區,而陳稜路沿街的特色小吃更是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行人優先區秉持以行人步行為優先,行人可於道路全寬通行前提下,除了規定設置專屬標誌外,區域內之行車限速以不超過時速二十公里為原則,並且可設置車輛降速設施,如減速丘、減速平台、車道曲折等,目標在於讓通過車輛的車速「慢下來」,藉此降低對行人地直接傷害,同時該區也禁止按鳴喇叭。 彰化市公所選定於今年台灣設計展展期,於陳稜路進行改造示範,藉由設計車道曲折,將挪移出來的路側、非車道空間,邀請民眾一同來佈置改造。 此次民眾組隊提案內容相當多元,呈現出大家對彰化未來人本環境的期待:有團隊將路側改造為路邊野餐空間,邀請民眾走進休憩停留;或是結合彰化飲食特色,以遊戲方式推廣讓更多人知道;亦有團隊設計路邊的孩童遊戲場,期待道路能有包容更多使用者的可能性。

Read More

苗栗桑耶寺舉行上樑典禮 三年後落成可期

位於苗栗縣後龍鎮的台灣桑耶寺十二日舉行主殿上樑典禮,預計三年後落成。(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位於苗栗縣後龍鎮的台灣桑耶寺十二日舉行主殿上樑典禮,預計三年後落成,相信台灣桑耶寺的落成,不但是苗栗宗教文化的亮點,也將帶動觀光與文化產業的發展。 藏式獨特建築風格的桑耶寺佔地總面積有三甲,其中一甲主建築體是傳承自一千二百多年前西藏桑耶寺的建築風貌,內部為三層樓,採漢、藏、印建築風格,外觀樓高九層,一旁並豎立台灣難得一見的巨型風馬城,山風吹動飄揚更顯壯觀璀璨。 台灣桑耶寺不僅是融合宗教、文化、藝術、學術、公益交流等意涵的功能平台,更是修法、祈福、閉關等宗教活動的最佳聖地,將為台灣培育更多的僧才,成為傳統藏傳佛教在台的信仰中心。 十二日上午的上樑儀式在法樂齊奏中揭開序幕,隨後簽名祈福布緩緩升起至頂,象徵善願安立,道場根基穩固。 創建人蘇南嘉措仁波切來台弘揚佛法三十五年的,蘇南嘉措仁波切感謝苗栗縣政府與信眾護持及建築設計團隊專業付出,也祈願三年後落成的道場根基穩固,藏傳佛教在台灣深根萌芽,開智慧花,結菩提果。 縣長鍾東錦指出,台灣這塊土地真的需要大家一起用佛陀的慈悲心來維護,他說,非常歡迎宗教界,尤其像桑耶寺這樣有規模的宗教來苗栗建寺,相信一定能夠護佑苗栗這塊土地更加平安,開發更加順利,讓苗栗鄉親生活上更有幸福感,也祝願仁波切、法師師父們平安喜樂,保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國人都生活在快樂幸福之中。

Read More

「桃園好米品牌行銷」登場 蘇俊賓:讓世界看見桃園米

「桃園好米品牌行銷」登場,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親自下廚顯身手:讓世界看見桃園米。(蘇俊賓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十二日出席「二0二五桃園好米品牌行銷活動」。蘇俊賓表示,桃園稻米達人成績在國內外表現日益亮眼,市府也計畫將「桃園好米」送往日本,與國際優質好米同場競逐,期盼進一步提升桃園稻米的國際能見度,讓全世界都能看見桃園的優質農業。蘇俊賓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運用桃園在地食材,現炒三坑茭白筍炒飯,展現桃園農業的豐富實力。 此次活動結合「一一四年臺灣稻米達人選拔」頒獎與「二0二五龍潭三坑水鄉茭遊趣」活動,蘇俊賓指出,透過稻米與茭白筍的聯合行銷,不僅擴大宣傳效益,也象徵兩者的緊密關聯──茭白筍是菰米的增生莖,稻穗則是其結穗,寓意深遠、充滿巧思。 蘇俊賓談到,自己小時候外公家賣米,從小聽著碾米機與篩米機的聲音長大,深刻了解從種植到銷售,每一粒好米背後都需要農民投入環境與技術的支持。他特別感謝農改場與各區農會長期協助,讓桃園農業能夠持續精進、成果豐碩。近期在「二0二五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桃園市在「農業」與「環境」兩項評比中榮獲六都第一,「食育力推廣成效」更名列全國第一,獲評為「五星城市」。 蘇俊賓強調,市府對農業的支持已逐步展現成果,未來也將秉持「好的事要越做越多、越做越好」的精神,持續加碼挹注,讓桃園優質農產品在全台灣乃至世界各地都被看見。 農業局表示,活動透過米食試吃、主題闖關活動、農會好米展售市集、茶文化推廣、農遊體驗以及千人擂茶盛會等多元互動形式,吸引民眾親近在地稻米文化,深化桃園優質好米印象,並擴大桃園好米品牌影響力。也邀集參與鄉鎮稻米選拔之在地農會,現場推出各具特色的米食點心,從甜品、鹹食到正餐主食,皆以當地代表性稻米為主角,充分展現桃園米食的豐富樣貌與創新料理手法。

Read More

吳宗憲參與南天宮千人福宴 祈求媽祖庇佑人民平安幸福

立委吳宗憲參與南天宮的「千人福宴」,他誠心祈求媽祖慈悲庇佑,願全國人民平安幸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吳宗憲服務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於國慶三天連假,勤跑宜蘭地方活動。他說,十二日收假日先到三星鄉大洲村,參加大洲社區舉辦的二手愛心市集;中午,轉往蘇澳南天宮,參與建宮七十五週年的「千人福宴」,他誠心祈求媽祖慈悲庇佑,願全國人民平安幸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吳宗憲表示,他十二日上午先參加大洲社區舉辦的二手愛心市集。走過一個個鄉親用心經營的攤位,跟來參加活動的鄉親們聊天,最後更是買了滿手紀念品才離開。不但為家人挑選了禮物、買了手作點心跟冰涼的飲料,還動手體驗紫草膏DIY。鄉親朋友告訴他,紫草膏不管是止癢、消炎、潤膚都非常好用,他馬上說一定要做兩罐回去給老婆小孩用! 蘇澳鎮南方澳南天宮建宮七十五週年暨金媽祖安座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於十十日至十二國慶三天連假期間盛大登場。 吳宗憲表示,他於中午到蘇澳南天宮,參與建宮七十五週年的「千人福宴」。現場席開近三百桌,除了宜蘭在地鄉親,還有來自全台各地,甚至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友宮齊聚一堂,跟上千虔誠信眾一同見證媽祖信仰文化的深厚連結。感謝南天宮長年對推廣媽祖文化不遺餘力,舉辦各類活動促進宮廟間的交流,一起支持宗教文化的傳承。 吳宗憲說,他很高興參與這場盛會,相信到場的每位朋友平安餐都吃得開心,吃完都身體健康賺大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