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北北桃連線 為身障勞工打氣

社會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成果展暨徵才活動,釋出超過一百個職缺,活動特別邀請身障團體進行開場表演節目,營造輕鬆友善的參與氛圍。(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北北桃四市週末共同啟動「四城同行.韌性升級」系列活動,各市分別推出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活動暨成果發表會、就業博覽會、智慧科技就業博覽會、職訓成果展暨技藝達人表揚等特色活動。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新北市勞工局長陳瑞嘉、桃園市勞動局長李賢祥及基隆巿社會處副處長盛慧中等勞政代表,當日透過視訊連線共同現身,為雇主及勞工加油打氣,展現四市共同面對關稅挑戰,攜手提升勞雇韌性的決心。 為推動基隆市就業與職涯發展,基隆市政府社會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成果展暨徵才活動,邀請基隆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蒞臨宣導,並邀約八家基隆知名企業共同參與、釋出超過一百個職缺,鼓勵市民無論年齡與背景,都應勇敢踏出第一步、積極尋找適合的職涯機會。 盛慧中表示,此次徵才活動不限年齡與資格,強調「現場場直接面試」、「履歷現場填寫輔導」,並設有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業諮詢,積極提倡身心障礙者及銀髮族就業服務,提升成功媒合的機會,也讓身心障礙者就業權利更被民眾所重視,提升企業進用身障者及高齡者就業意願。 活動特別邀請身障團體進行開場表演節目,營造輕鬆友善的參與氛圍,讓求職者在舒適的環境中放鬆心情,且現場提供免費盲人按摩,讓求職者能夠得到身心上的舒壓。 基隆市政府長期推動身心障礙者及中高齡者的就業支持政策,鼓勵在地企業超額僱用身心障礙者,提升特定族群的勞動參與率,致力打造基隆成為有愛、宜居且永續發展的城市。

Read More

桃園首例公保地解編重劃 龍潭龍星市地重劃區重劃工程動工

  桃園首例公保地解編重劃,龍潭龍星市地重劃區重劃工程動工。(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十九日出席「龍潭龍星市地重劃區重劃工程動工典禮」。蘇俊賓表示,本案為全市首件公保地解編自辦重劃工程,亦是桃園市土地活化的重要里程碑,感謝地政局團隊多年來克服中央與地方程序,成功以市地重劃方式完成公保地解編,讓居民得以享有自身應有的權益,同時落實公共設施建設,共創雙贏。未來園區將以全齡友善為核心理念,除了設置兒童遊樂設施,更將於園區內種植油桐花與茶樹,結合龍潭茶葉文化推動教育體驗,打造兼具生態與文化特色的休憩場域。 蘇俊賓感謝立法委員呂玉玲積極向中央爭取加速本案流程、市議員協助地方審議及預算支持等流程,以及地政局和營造團隊的努力,讓桃園土地活化成果更加具體。他提到,未來地政局將持續推動全市約四十餘件潛力案,讓更多公保地轉化為具公共效益的空間,促進地方發展並造福居民,也期許工程順利圓滿。 地政局表示,本案原為民國六十三年都市計畫劃設之兒童遊樂場用地,長期未開闢造成土地使用受限,經市府積極規劃後正式啟動重劃作業,預計一一五年二月底完工。本工程全區面積約零點二三公頃,鄰近大同路及龍星國小,交通便捷,可銜接國道三號及市道一一三線中正路,重劃完成後將提供兒童遊樂場用地八百二十五平方公尺及私有住宅區一千四百八十七平方公尺,兼顧公共設施與居住需求,帶動整體區域發展。 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徐玉樹、劉熒隆、張肇良、市府地政局副局長黃建華及龍潭區主秘程鈺喬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光復節連假 首日蘇花路廊南下1萬1千輛次

光復節三天連假,公路局預估連假前期二十四日為南下返鄉車流,首南下旅次全日交通量約有一萬一千輛次,當日首波車潮將於清晨六時起湧現。(宜蘭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光復節三天連假自二十四日起至二十六日止,公路局預估蘇花路廊連假前期二十四日為南下返鄉車流,首日南下旅次全日交通量約有一萬一千輛次,當日首波車潮將於清晨六時起湧現,尖峰時段一小時最高車流量將達八百五十輛以上,車潮預計將持續至上午十時以後緩解;假期後期二十六日以北返車流為主,第三天收假日北上旅次全日交通量約有一萬零六百輛次,車潮預估於上午十一時起湧現,車潮預計將持續至下午二時以後緩解。 公路局表示,蘇花路廊(蘇澳至崇德)主要以台九線為車輛疏導路線,請往返花蓮至蘇澳之長途旅次用路人行駛蘇花改台九線,避免行駛台九丁線,以節省旅行時間。 公路局為增加蘇花路廊大眾運輸服務效能,規劃蘇澳及崇德路段於尖峰時段啟動大客車優先通行措施,同時於蘇澳至東澳、南澳至和平路段實施時段性開放一般遊覽車及公路(市區)客運行駛蘇花改路肩(緊急空間)。 公路局提醒用路人,出發前請做好車輛安全檢查,切勿疲勞駕駛以確保行車安全,另山區道路易受雨量、地震影響之零星落石風險,行前請留意氣象資訊及道路通阻訊息。

Read More

身視障勇者領跑 4500名跑者奔馳國道6號一圓馬拉松夢

  埔里山城派對馬拉松在身障勇者領跑下展開,此次活動吸引四千五百名跑者參與。(圖片埔里鎮公所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二0二五 Puli Power埔里山城派對馬拉松十九日熱情登場,四千五百跑者清早齊聚國道六號西行線埔里段,用雙腳感受埔里山城魅力。此次邀請身障輪椅朋友一同上國道,親身體驗「自由奔跑」的感動,其中十名係遭受創傷導致殘疾而長期使用輪椅的犯罪被害者,活動於清晨六時正式鳴槍開跑,這十位身障勇者也成為最亮眼的領跑者。 埔里鎮長廖志城表示,埔里山城派對馬拉松邁入第十年,不只是單純的體育賽事,而是一場結合運動、觀光、美食、人文與公益的全方位盛會,活動路線串聯埔里多個知名景點,讓跑者能一邊揮灑汗水、一邊欣賞山城風光,希望透過公益參與,將埔里打造為一座更友善、更具包容力的城市舞台。 此次馬拉松規劃全馬、半馬、十二公里挑戰組與五公里親子組,除了身障勇士一起為夢想而跑,百歲人瑞黃金印也在家族子孫陪伴下,完成馬拉松初體驗,老人家開心極了!  

Read More

閱讀台中隊上架新書迎綠美圖

台中市長盧秀燕和大家一同見證台中市民期待超過二十年的重要時刻。(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閱讀台中隊」齊心上架,為市立總圖書館揭開序幕!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十九日舉辦「閱讀總圖,市民上架」活動,邀逾五百位市民朋友與市長盧秀燕共同傳遞書本上架,象徵市民攜手迎接台中市立總圖書館誕生的重要時刻。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昨日舉辦「閱讀總圖,市民上架」活動,許多市民來到現場共襄盛舉。(記者陳金龍攝) 盧秀燕提到,「綠美圖」即將於十二月十三日正式開幕,昨日和大家一同見證台中市民期待超過二十年的重要時刻。整體建築共有八棟,其中四棟為市立總圖書館、三棟為市立美術館以及一棟行政大樓,設計巧妙、彼此相連。館內上架書籍涵蓋紙本、電子、繪本與珍本,象徵城市文化能量的累積與延續。 盧秀燕現場也親自參與傳書接力,與市民一同完成上架任務。她並分享好康訊息,為慶祝總圖書館開幕,市府準備限量紀念品,是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的「花椅」造型鑰匙圈,並推出限量八萬張「貓貓蟲咖波」閱讀證,目前已申請超過五萬張,歡迎大家把握機會申請,作為紀念這座總圖書館啟用的特別象徵。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昨日舉辦「閱讀總圖,市民上架」活動,市長盧秀燕與眾人拿起書籍合影。(記者陳金龍攝) 盧秀燕表示,台中市立總圖書館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的「綠美圖」,不僅是全台最優質的圖書館,更是世界級的文化新地標,感謝大家一同上架書籍,「迎接屬於台中的世界級圖書館」。 文化局說,「閱讀總圖,市民上架」活動經由線上報名計家庭組七百三十六組、個人組五百九十二名報名,經電腦分別抽選出各一百組民眾組成「閱讀台中隊」,此外也邀請台中愛閱點計畫學校四校組隊參加,象徵全民參與總館誕生的喜悅。

Read More

秋遊星夜季 畫下完美句點

畢書盡壓軸開唱嗨翻竹縣,湧入五千名民眾,讓「秋遊星夜季」三週盛會畫下完美句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二0二五秋遊星夜季」十八日晚間在體育場熱鬧落幕,壓軸場「追星之夜」邀請畢書盡、魏如昀、艾薇等人氣歌手接力開唱,吸引超過五千名民眾湧入現場,揮舞象徵星夜季的紫色螢光棒,星光閃爍、氣氛沸騰,為這場為期三週的秋季音樂盛會畫下完美句點。 竹縣府秘書長李安妤表示,「秋遊星夜季」已邁入第五年,今年首次以三週活動串聯露營、電影、音樂與市集,展現竹縣觀光活動的多元與創新。未來縣府將持續舉辦更多具特色與參與感的活動,讓民眾在新竹縣的夜晚創造更多美好回憶。

Read More

惜食教育向下扎根、向外擴散 全國北區11縣市齊聚倡導永續低碳蔬食生活

  「一一四年全國北區社區成果交流觀摩會暨低碳蔬食環境教育推廣活動」十九日上午於樹林頭公園登場,代理市長邱臣遠也在現場製作惜食料理,鼓勵民眾減少食物浪費。(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環境部、新竹市政府與新竹市一貫道協會十九日上午於樹林頭公園,聯合舉辦「一一四年全國北區社區成果交流觀摩會暨低碳蔬食環境教育推廣活動」。活動邀集全國北區十一個縣市執行「環境教育計畫」的社區齊聚一堂,透過成果展示、蔬食分享與環保闖關活動等,展現社區推動環境教育的創意與成效。代理市長邱臣遠也透過現場製作惜食料理,鼓勵民眾減少食物浪費。 邱臣遠表示,今年活動特別有意義,環境部首次改由地方環保機關主辦全國社區環境教育成果,活動規模逐年擴大,也要感謝一貫道的道親及志工們長期以身力行減碳工作,為城市注入源源不絕的永續能量。透過推廣「以蔬食取代日常飲食」的方式,鼓勵市民朋友以一點點改變,讓地球變得更美好。 活動現場特別邀請中華大學老師潘崑宏,與邱臣遠共同示範「迷你花式蔬食大阪燒」惜食料理,教導民眾如何善用全食物、即期品再生與減少廚餘,將原本可能被丟棄的食材轉化為美味佳餚,並結合「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的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原則,推廣永續飲食觀念。 環保局說明,此次活動同時邀請榮獲竹市一一四年惜食創意教案組第一名的竹蓮國小老師徐泰毓與徐妏雨分享作品「食在幸蝠」,以新竹在地蝙毛蝠為象徵角色,引導學生認識食物浪費對野生動物棲地、氣候變遷與糧食問題的影響,深化孩子對食物與環境關係的理解,讓惜食教育向下扎根、向外擴散。 環保局補充,活動設置二十二個蔬食攤位,提供超過八十道特色料理,強調使用在地、當季食材與原型食物,讓民眾吃得健康又安心,現場並設有環保闖關遊戲、捐血車與環保餐具借用攤位,鼓勵民眾以實際行動支持源頭減量與綠生活。

Read More

雨炸宜蘭 冬山河上演溯溪版馬拉松

宜蘭大雨冬山河水岸馬拉松中途得過河。(民眾黃小姐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東北季風帶來強降雨,「二0二五宜蘭冬山河水岸馬拉松」十九日清晨在冬山河親水公開跑,吸引超過二千多名跑者參加,不過受颱風「風神」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地區一早降下大雨,冬山河水位上漲,水面淹沒到自行車道,部分選手索性涉水而過,也有人爬欄杆通行,也有選手笑稱「果然是名符其實的水岸馬拉松」。 主辦單位宜蘭縣羅東鎮體育會慢跑委員會指出,該涉水路段約八十公尺長,水深約二十公分,發現後立即派員警戒並提醒跑者注意安全。隨著位退去,折返路線已恢復正常,賽事順利完成。雖遇風雨挑戰,但許多跑者認為氣溫涼爽,反而跑得更加輕鬆暢快。 另一方面,因應颱風接近,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十九日特別前往五結抽水站視察防汛整備狀況,要求水利資源處全面檢查各項防汛設備,包括十條縣管河川、八十條排水系統、七十五處閘門、二十座抽水站及四十八台大型移動式抽水機,確保隨時可投入防汛應變。 另外,為防止重演九十九年梅姬颱風期間蘇澳地區嚴重淹水的情況,縣府已向行政院提報「蘇澳溪分洪工程計畫」,期盼中央加速核定與發包作業,共同守護宜蘭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南投首間定點臨托中心樂樂揭牌

南投縣第一家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歡喜啟用。(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推動托育公共化向前邁進一步!南投第一家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南投樂樂」十九日啟用,整合公共托育、居家托育與親子館等多元服務,讓家長們辦理公務、就醫、進修或短暫外出時,能有一個安全、可靠且具品質的托育空間。 「南投樂樂」設在南投婦幼館,副縣長王瑞德、南投市長張嘉哲及縣議員林憶如、林儒暘、縣府社會及勞動局長林志忠等共同揭牌。 王瑞德表示,「南投樂樂」是南投縣第一家定點臨時托育服務中心,不僅是縣府在托育公共化上的重要一步,更是南投縣推動友善育兒政策的重要里程;這項服務是政策的落實,亦代表縣府對家庭與孩子的重視,讓家長在最需要的時候,都能找到安心、可靠的照顧空間。 社會及勞動局表示,「南投樂樂」由縣府斥資一百多萬元打造,收托比照居家托育人員規定,同一時段最多收托四名幼兒,其中未滿兩歲者以兩名為限,服務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中午不休息,方便家長依自身需求彈性安排。費用比照基本時薪,兼顧家長經濟負擔與服務合理性。

Read More

明宗書法藝術館盛大推出「謙受堂新藏石刻墨本展」

明宗書法藝術館盛大推出「謙受堂新藏石刻墨本展」,19日舉行開幕式。(陳明德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乙巳之秋,明宗書法藝術館盛大推出「謙受堂新藏石刻墨本展」,19日舉行開幕式,堪稱開館以來最具學術意義也是最值得欣賞的收藏展。 國立臺南大學退休教授黃宗義指出,提供藏品的府城謙受堂主人康益源(必寬)先生,古都臺南三郊關帝港望族,以庋藏碑刻、叢帖聞名於臺海兩岸及東瀛,歷年來曾擇其精品於國立大學柏楊文物館、臺南生活美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高雄明宗書法館等多處展出,深受藝壇讚譽以及學界肯定。從現有近十年來影音紀錄回顧,相較於前三回的2015「碑帖大展」、2016「川蜀畫像大磚墨本展」、2020「碑帖收藏展」,此番標明「新藏墨本」,皆為藏家、鑑者所未見或新見,如今能渡海來臺分享眾多愛好者,誠然值得大家把握。 作品分享。(陳明德提供) 黃宗義表示,這回展出的數十件藏品中,最珍貴的是2015年發現之後,經由科學考古出土,目前在海外僅能看到的唯一全套〈洛陽西朱村曹魏大墓記物石牌〉拓片合裱,總共八軸,每軸三十二片,這套石牌加上其他相關出土文物,成為東漢及三國史上最有價值的第一手史料,也證實了史載曹魏高陵的存在。同時也因為這些字體及書風完全脗合東漢熹平石經,可以吸引更多書法愛好者興趣,而且256片拓片旁,又能欣賞到當代年輕書法家謝福龍先生的精緻朱文細楷,以及南投中臺禪寺世界博物館長見諶法師的題跋。 作品分享。(陳明德提供) 另外,展品中還有不少可以彌補書法史缺憾的經典古帖,例如:隋〈張蔭墓誌銘〉、唐褚遂良書〈隋薛府君妻馮夫人墓誌銘〉、王知敬書〈工部尚書杜君墓誌銘〉、柳公權書〈鄭婉墓誌銘〉(圖)、〈薛推子墓誌銘〉。在所有展品中,相當醒目搶眼的還有:近年出土的顏真卿書〈羅婉順墓誌〉(圖),另有民國于右任書〈胡勵之墓表並吳倉碩篆蓋〉(圖)、草書〈李雨田墓表〉(圖),〈張清和墓誌〉己斷未斷合裱(圖)。在印刷科技尚未發達的時期,刻拓技術的發明幫我們累積了龐大無比的史料,朝代跨度三千多年,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永恆的文化藝術奇蹟。 黃宗義說,現代人學書法離不開字帖,字帖之於書法家,如同樂譜之於音樂家。每一位成名的作曲者或演奏者,不知翻破多少曲譜,才真正走入音樂的殿堂,進而創作出獨特風格的樂章或演奏風格;相同的道理,一位真正有成就的書法家,不知要遍臨多少名作,汲取前人經驗、累積豐厚的學養,才能醞釀並書寫出自家面目的作品。書法家視拓片為字帖,拓片顏色多黑,辨識不易,不論是單純的臨摹學習,或是重金投資,稍一走眼,就會上當,似被虎咬,因此大家也戲稱字帖為「黑老虎」。 現代印刷出版事業發達,不論墨跡或拓本、拓片,成套成冊廣泛流傳,書家文房不乏書寫練功秘笈,黑老虎轉而深藏博物館與收藏家手中,逐漸被人們淡忘。謙受堂主人一如其名,謙稱他之所以接觸及收藏碑帖拓本,初期純粹為個人興趣,慢慢地終於養成習慣。在科技發達、真偽難辨、混亂複雜的文物市場中,康先生也逐漸學習到一些鑑賞能力。當代國內書法史學者黃緯中教授認為,縱使是造假作偽的「黑老虎」,並不見得沒有研究參考或學習書法的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