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年兒童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問題日益嚴重。專家指出,當孩子出現無法控制玩網路遊戲的行為,且即使知道網路遊戲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卻仍持續遊玩等情形時,就需留意可能是網路成癮前兆,建議家長可陪同孩子就醫諮詢。
國家衛生研究院透過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針對國內8110位兒童青少年玩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相當於每100位玩家中就有3位具有成癮症狀,且此項數據略高於西方的盛行率1%左右。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判斷網路遊戲成癮症的關鍵並非僅於遊戲時間長短,而是必須檢視是否出現「失控造成生活失能」。
針對網路遊戲成癮症的初步判斷,根據世衛的定義,可歸納成3個核心指標,包含:1.無法控制的想要玩網路遊戲;2.生活中以網路遊戲為優先,而忽略掉其他日常活動;3.即使知道網路遊戲已經影響到個人日常功能(包含健康、家庭、學校、工作等)的運作,卻還是持續玩網路遊戲。當上述3項狀況至少持續12個月的時間,可能就已達到網路遊戲成癮的程度了。
林煜軒建議,家長應從「了解」孩子現實生活中的困境開始,兒童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世界,可能與日常的需求未獲得滿足有關,像是長期家庭或人際關係不良、學習成果不佳等,當孩子出現因網路遊戲而日常作息顛倒、拒學等情形時,家長不以時間限制為手段,而是試著在生活中增加、平衡現實生活中的滿足,協助孩子回到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