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兒時的中秋節

■劉童

總記得,在小孩子的印象中,過節都是快樂的時候。彷彿只有這樣,人生才夠得上是幸福美好的。

兒時的生活是成長在精神世界中的。家境儘管很貧乏,但根本影響不了對於一個孩子純真無邪的嚮往。那個年代雖然遠勝於父母輩,物質不算短缺,依然還是有許多的無趣。而每逢過節,就能吃到平日裡難以奢求的食品,玩到平日裡難以恣意的遊戲,這,足以慰藉童心的寂寞與迷茫了。

在我記憶最深的莫屬中秋節了。中秋節在不熱不冷的季節裡,和秋意一般,為我們這些嚴重缺少玩具的孩子們送來了同樣的涼爽。我們幾個小夥伴,找來木棍,綁住紗布,澆上煤油,點起火柴,隨後舉著火把在大大的、空空的草地上跑來跑去。不為別的,就為贏得路人向我們投來羡慕的眼光。小孩子們的虛榮心是很容易得到滿足的,玩累了,就集中所有的火把攢成一堆篝火。或坐或臥或躺或趴。各種姿勢,彰顯童年時的無憂無慮。這一刻,風輕輕地吹著我們,月兒變得更圓了,我們的心也如月兒般變得更清澈了。

夜色已深,蟲兒低鳴,我們還是不願早早地回家安眠。於是取來月餅,就著篝火,對著月色,喝著涼白開,這種美妙的場景是根植在骨子裡的,難以剔除。那時候覺得月餅也比今天的好吃,不知為什麼,包裝雖然簡陋不堪,味道卻是別樣的香甜。吃月餅時不能離開包裝紙,必須包著吃,否則上面的皮會大塊大塊地撒落下來難以收拾。我們絲毫不在乎,只覺得這就是開心。裡面的餡也豐富,我尤其愛吃帶有紅色線條綠色線條的那種月餅。擺脫了父母的束縛,中秋節裡只有孩子們才是童話王國裡的國王。我們喜歡吃月餅,喜歡玩火把,喜歡在沒有電的晚上秉著蠟燭盡情想像,喜歡躲在樹叢裡睡覺……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兒時的中秋節過的是純粹與自然,幸福和美滿,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很感謝那個年代,給我們帶來的恩賜。

年華似水,我們在不經意間長大,煩惱、憂愁每日都纏繞在身邊。驀然回首,才發現兒時的中秋節已停留在一片歡笑的記憶當中,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