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供應鏈加速轉移 要更關注在地化經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十七日表示,二0二四年後供應鏈持續加速轉移,未來產業面對兩大挑戰,包括各國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造成壓力測試,以及企業海外生產布局需要更關注在地化經營,設法利用在地資源。 李詩欽出席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以「台灣新挑戰」為主題分享看法。他說,台灣廠商從二0一三年開始逐步調整海外生產基地布局,從中國移往東南亞等國家,直到二0一八年美陸貿易戰,加速供應鏈轉移。二0二四年開始的未來十年也可以切成兩半,前五年會延續二0一八年以來的趨勢快速移轉。 李詩欽提到,今年全球局勢動盪,孟加拉是今年第一個選舉國家,台灣第二,接下來還有六十八個國家要選舉,影響產業與經濟。未來五到十年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選舉對全球自由民主的壓力測試,造成很多未知數。第二個挑戰是企業從過去到現在都注重生產效率和成本,未來還要關注在地化經營,進入在地市場,即使在當地生產後再出口,也要利用在地資源。 不過,李詩欽也提出產業發展的三個機會,首先是企業更注重生態永續,其次是利用在地資源重塑供應鏈,第三是疫情過後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機會。他認為,從二0二四年起的未來十年,台灣資通訊硬體製造仍占全球很大比重,應該注重台灣以外的墨西哥、東南亞、歐洲、印度與中國大陸等五個地區的生產布局。

Read More

工研院與台積電合作 開發低功耗新世代記憶體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工研院十七日宣布,與台積電合作開發出自旋軌道轉矩磁性記憶體(SOT-MRAM)陣列晶片,搭配創新的運算架構,適用於記憶體內運算,功耗僅為自旋轉移力矩磁性記憶體的百分之一。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所所長張世杰表示,工研院與台積電開發的SOT-MRAM單元,兼具低功耗及十奈秒高速工作等優點,結合電路設計完成記憶體內運算技術,進一步提升運算效能,跳脫MRAM過去以記憶體為主的應用情境。 張世杰說,工研院與台積電合作成果於國際電子元件會議發表論文,展現次世代記憶體技術的研發能量,未來這技術可應用於高效能運算、AI人工智慧及車用晶片等。 工研院致力推動國內半導體市場開啟新興應用,在「智慧化致能技術」應用領域,研究發展非揮發性記憶體創新技術,協助國內產業界發展高價值的技術與產品。

Read More

駁媒體稱金援立陶宛 外交部:強化台歐經貿關係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外傳台灣金援立陶宛十二億美元,外交部十七日表示,「中東歐融資基金」與「中東歐投資基金」兩項基金,是政府為強化台歐經貿關係而設立,並非國際援助,更非所謂對立陶宛金援。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日不實訊息,稱台灣金援立陶宛十二億美元,令邦交國眼紅,政府為強化與理念相近中東歐國家互惠互利的供應鏈連結,並強化台歐經貿關係,國家發展委員會此前宣布成立十億美元的「中東歐融資基金」,委由輸出入銀行專業管理,另宣布設立兩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委由專業投資機構台杉投資管理,就高科技新創產業進行投資。 外交部指出,兩項基金性質並非國際援助,更非所謂對立陶宛金援,開放台灣與中東歐國家企業申請,迄今已針對捷克、斯洛伐克及立陶宛等國廠商,包括前往各國投資的台灣企業,進行多筆貸款與投資,協助推動台灣與中東歐各國民間企業間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機會。 外交部提到,尤其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均為發展先進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具備台灣發展所需要的互補科技,如雷射、生技等。外交部強調,台灣與中東歐國家發展關係,有助於加強與中東歐理念相近國家間的合作,並拓展台灣產業多元化的全球市場。

Read More

精選國產冬季三寶優質果品於全家便利商店上市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又到了農曆春節送禮時節,農糧署輔導相關農民團體將精選的國產鳳梨釋迦、蓮霧和蜜棗等冬季三寶冠軍水果禮盒上架全家便利商店優勢通路,除了鮮果禮盒外,同時攜手中興大學等學界與食品加工業者,開發上市多款創新加工產品,提供消費者多元選擇,消費者都能輕鬆購買與家人朋友分享,讓今年春節送禮大方又體面。 農糧署表示,冬季國產鳳梨釋迦、蓮霧及蜜棗質優味美,除供鮮食外還可製作成各式加工食品,更是年節送禮的首選。該署為發展國產水果產業,除輔導農民遵循台灣良好農業規範生產產銷履歷果品外,同時結合中興大學、食品加工業者共同投入水果加工製品開發,並攜手台灣農創興業協助拓展行銷通路,以提升國人對國產水果及其加工品市場接受度。 農糧署說明,除攜手全家便利商店上架有「冬季三寶」之稱的鳳梨釋迦、蓮霧及棗子鮮果禮盒外,也推出農會嚴選及產學合作開發清爽味美並具果肉口感的「鳳梨釋迦冰淇淋」、純天然鳳梨釋迦與荔枝風味之「鳳梨釋迦荔枝吸凍」、清甜爽口蓮霧果乾與甜蜜果露組合成精緻簡約之「透紅時光禮盒」等國產加工品,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的享受,歡迎大家踴躍選購。

Read More

民有市場活化再生專案再添1案 板橋篤行路民有市場完成劃定更新地區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加速民有老舊市場更新改建,新北市府去年推出民有市場活化再生專案計畫;位於板橋區篤行段零售市場用地公告劃定為更新地區,未來將同意門檻由八十%降低至七十五%,及時程獎勵最高十%等獎勵誘因下,有條件提高基準容積由現行二四0%2調高至毗鄰住宅區容積率等方式,期能復甦零售市場機能。 市府城鄉局指出,板橋篤行路民有市場位於浮洲橋下金門街及大觀路三段一三三巷交叉路口,屬樹林都市計畫範圍內之零售市場用地(市四),面積約一千七百平方公尺,鄰近生活休閒與教育機能兼具,但目前零售市場用地低度使用,僅部分店面做便利商店與餐飲。 配合民有老舊市場活化再生專案計畫,該市場用地在全數所有權人同意共識下劃定為更新地區,於十五日公告同時辦理獎勵投資計畫審查作業,未來採都市更新併同多目標使用開發方式,除活絡當地經濟活動外,也提供更友善人行空間,改善都市環境。 都更處長林炳功勳表示,市場用地劃設區位多處於交通便利區域,但推動更新事業時往往受限產權複雜、基準容積低於周邊地區、各項法令限制等因素造成推動不易,為加速推動民有市場更新改建,自去年三月推出「民有市場活化再生專案計畫」迄今已有二案提出申請,其中新店惠國市場已由實施者擬定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程序作業中,預定三月將都市更新事業案送府審查。

Read More

中選會動用檢警調 高壓製造寒蟬效應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曾分享開票作業問題的民眾要小心了!中選會十七日指出,總統大選後,網路上仍不斷有選務作票的不實影音、訊息散布,誣指中選會作票或刻意汙衊選務人員,中選會已彙整相關事證,將選務造謠案件移送檢警調等機關查辦究責。 中選會指出,總統及立委選舉投票結束後迄今為止,網路上仍有人不斷散佈選務作票之諸多不實影音或不實訊息,更誣指中選會作票或是刻意汙衊選務人員,進而造成社會對立與紛擾;此類情事,都有民眾向中選會提出檢舉。 中選會表示,已將民眾所提供之相關事證與中選會所掌握之事證加以彙整,並於十七日行文至台灣高等檢察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與法務部調查局等檢警調機關依法查辦。 中選會表示,此次選舉已經落幕,全國各地投開票所皆有不同政黨推薦之監察人員在場監督,且開票時亦有公眾監督,縱令有極少數個案之投開票所選務人員未依選務規定作業,也不可能有網路造謠所指之違法作票情事;若民眾發現仍有選務造謠者之相關事證,亦可交由檢警司法機關併予究責。 中選會提醒民眾,捏造及散佈、傳遞不實訊息者,是要負起法律責任的;請國人一起抵制選務造謠,共同捍衛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也請民眾勿再散佈選務作票之謠言,以免傷害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果實。

Read More

蒙特內哥羅發生非洲豬瘟 攜入或郵寄豬製品重罰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十七日表示,蒙特內哥羅十四日公布首次發生非洲豬瘟案例,雖與台灣間無直航班機及直接通郵,仍提醒旅客違規攜入或郵寄其豬肉製品,將重罰二十萬元。 應變中心發布資訊指出,蒙特內哥羅十四日在其境內西方、鄰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尼科西奇發現二頭死亡野豬,確診為非洲豬瘟案例,並立即進行豬場調查,目前未發現豬場感染案例,這是蒙特內哥羅首次發布非洲豬瘟案例。 應變中心並表示,農業部尚未公告蒙特內哥羅為非洲豬瘟非疫區,當地生產的活豬、豬肉產品本來就不得輸入台灣,農業部防檢署於十七日列入過去三年發生非洲豬瘟國家名單。 應變中心強調,蒙特內哥羅為非洲豬瘟高風險國家,與台灣之間雖無直航班機及直接通郵,農業部防檢署四個轄區分署、財政部關務署及海委會海巡署將加強邊境檢疫及各項查緝工作,提醒入境旅客若攜帶或郵寄蒙特內哥羅的豬肉製品入境,將重罰二十萬元。

Read More

酗酒恐血液栓塞 當心股骨頭壞死

朴子醫院骨科賴彥州醫師提醒,不當飲酒對骨骼健康的有嚴重影響。(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隨著年終尾牙聚餐熱絡展開,朴子醫院骨科賴彥州醫師提醒,不當飲酒對骨骼健康的有嚴重影響。並分享了兩個案例,分別是50歲與52歲的男性病患,因長期飲酒而在行走時感到髖部疼痛,甚至呈現跛行現象,最終診斷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一般而言,這種情況常由外力造成,例如車禍或摔倒,導致股骨頭移位性骨折或脫臼,進而斷裂血管,引發缺血性壞死,但這兩位病患卻是由於長期飲酒所導致。研究指出,飲酒者罹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3到13倍,風險隨著酒精攝入量和飲酒時間增加而上升。 賴醫師解釋,酗酒對骨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骨細胞血液中的栓塞,影響脂肪代謝,進而引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兩位患者的情況顯示,股骨頭已出現半月狀,即軟骨下方的骨頭已經壞死,且關節面已崩塌,為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建議進行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後,兩位患者康復良好,不再感到疼痛,能夠自如地行動。然而,醫師提醒患者在康復期間需謹慎,避免過度彎腰、蹲下、提重物或跑跳,以確保手術效果最大化。 朴子醫院呼籲民眾,特別是長期飲酒者,要注意保持適度飲酒,關注骨骼健康,避免因不當的飲酒行為導致嚴重的骨骼問題。在年終尾牙聚餐歡樂的同時,提醒大家應理性飲酒,珍惜健康。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偏頭痛發作 頭一動就暈

上3圖,以後半規管為例,正常人頭向後仰及後仰停止時,內淋巴液流動與壺腹內頂帽擺動、停止情形。下3圖,偏頭痛發作,內淋巴液比重變輕、不黏稠,後仰停止時卻仍流動,頂帽產生多餘的擺動。(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30歲女性近幾年來,每次只要前一夜失眠,隔天早上,就會焦躁不安,兩眼昏花,頭頂悶脹,接著蔓延到整個頭部,彷彿頭顱裡面在「沸騰」,都得請假在家休息。某次頭痛發作時,因公司業務繁重,無法請假,這一天真的很難熬,只要一轉頭,眼前景物就會旋轉,突然蹲下、站起,更是暈眩,只能把頭僵著,盡量不轉動,否則會惡心想吐;另外,兩耳同時感到悶塞,與人交談時,還會聽到陣陣迴音,好像待在地下室內,趕忙就醫。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偏頭痛性內耳炎」,起因於偏頭痛發作時,血液中出現大量的降血鈣素相關基因胜肽激素(CGRP),經由基底動脈、前下小腦動脈及迷路動脈進入內耳,動脈管壁擴張,內耳血流大增,血管通透性大增,大量水分經由耳蝸進入整個膜性迷路,內耳水腫。由於內淋巴液比重變輕,變得較不黏稠,一旦患者轉頭或改變身體姿勢,內淋巴液因慣性而流動,較不易停滯,半規管根部壺腹內之頂帽遂生多餘的擺動,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遂生眩暈及眼震。 另,由於柯締氏器相對較重,向下壓迫聽毛,一旦有正常聲波傳入,聽毛很難隨著聲響一起擺動,所啟動的聽覺訊息無法同時傳進腦幹,最後被大腦解讀成「迴音」,這種耳蝸性耳鳴極易引發聽覺過敏。 偏頭痛性內耳炎其實不需要特別治療,都會自然痊癒。若病症持續超過3日,且無法忍受耳悶耳鳴、迴音及暈眩,才需就醫,醫師會建議使用副腎皮質素、血管壁調節劑或乙型受器調節劑,緩解動脈壁擴張及搏動,減少內耳血流量,甚至使用利尿劑,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耳蝸水腫。在這期間,患者最好能禁止飲食動物奶類製品,以免偏頭痛保持在持續誘發的狀態。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化療手腳麻無力 中醫輔療緩解

中醫師許晉嘉說,中藥和針灸治療可改善癌症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7歲李先生罹患攝護腺癌手術治療,抗癌過程因骨轉移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異常,作化學治療,逐漸穩定控制,化療3、4個月後出現手腳麻木,且症狀逐漸加重,因無力致步行困難需用拐杖,又有尿失禁情形,停止化療仍未改善,求助中醫,經中藥治療2個月,不再手腳麻木,也無尿失禁,現由門診追蹤。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晉嘉指出,癌症化學治療雖可殺死惡性腫瘤細胞,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適反應,例如惡心、嘔吐、虛弱感、白血球降低、貧血等。其中,化療後的手腳麻木是病人常見副作用之一,屬於「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CIPN)」,化療藥物在進入人體後會隨著治療療程逐漸蓄積在周邊神經細胞中,誘發細胞變性、凋亡,從而逐漸引起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毒性病變與損傷,使病人產生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隨著治療持續,神經毒性損傷不斷加重,對神經細胞周圍的組織也帶來傷害,例如支持細胞與血管等,從而進一步加重神經的受損。 他說,CIPN的症狀常見為感覺神經異常,病人最常出現的不適包含四肢麻木、感覺鈍化、疼痛、針刺感、以及燒灼感,發生部位呈「手套-襪子」狀分布,主要出現在手腳的末端。多數的感覺異常屬於對稱性以及進行性,常隨著治療的劑量累積與療程進行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在整個化療療程完成後才出現。少數病人會表現出運動神經相關之症狀(如無力、動作失調、偏癱)、自律神經相關症狀、以及腦神經症狀等,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有肌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許晉嘉說,CIPN在化療初期即可出現,療程結束後這些症狀通常可逐漸緩解、消失,惟部分病人症狀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藥和針灸輔助治療可改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