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老屋多 都更重建並行

  台南市老屋多,市府採取「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並行」政策。 (都發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因都市發展歷史悠久,屋齡三十年以上建物超過四十三萬戶,占比超過五成五,六都中僅次於台北市。為有效改善居住安全與城市老舊結構問題,市府採取「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並行」政策,鼓勵市民依需求選擇合適途徑,進行老屋翻新或重建。 都發局表示,九、十月將於安平、北與善化區,舉辦三場社區說明會,請有意辦理民眾注意相關訊息。 都發局指出,考量台南多為透天住宅,危老重建具審查程序簡化、核准速度快、基地限制少等特性,更能因應多數市民需求,部分原規劃以都更方式辦理案件,實務上會依民眾意願與實際需求轉軌至危老重建。 至去年底止,台南市危老重建已受理四0六件、核准四百件,核准率高達九成八五,居六都之首。 都發局說,今年度舉辦自主都市更新補助計畫,預計舉辦七場,透過面對面交流,詳協助社區掌握補助資源、順利推動自主更新計畫。 都發局強調,台南市因案制宜改善老舊建築,依建築狀況採取都更重建、整建維護或危老重建等多元方式,台南市都更整建維護案件達八十二案,為全國之冠。 考量重建型都市更新案件涉及財務規劃、市場行情等因素,推動難度較高,建議民眾採雙軌策略,同步評估都更及危老重建,選擇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市府也協助國公有土地推動公辦都更,透過都更捐贈台南社宅及協助興闢公共設施,節省公帑,實現公共利益,強化都更制度及配套措施。

Read More

安平魚市場重建 民代促加速

  立委林俊憲和議員、相關單位共同會勘安平魚市場重建工程,呼籲儘速重建,成為安平地區新亮點。(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安平魚市場啟用至今超過三十年,建物老舊,安全堪慮,立委林俊憲邀請中央和地方相關單位三日前往會勘,強調重建不能再拖,呼籲市府加快規劃與提報時程,並盼漁業署盡快核定相關經費。 安平魚市場經結構工程技師公會鑑定,確認氯離子含量過高、耐震性不足,須拆除重建,近年地震頻繁,導致泥塊掉落,漁會暫以網子防護,安全疑慮日益嚴重。 林俊憲表示,去年已成功爭取漁業署補助三百萬元前期規劃經費,未來新市場將納入漁獲拍賣與處理區,導入「漁貨不落地」、「潔淨海水供應」以及「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提供攤商及消費者明亮整潔的交易環境。為提升市場營運效能與漁貨保鮮能力,並規劃增設製冰廠、冷鏈設備及貨車停車區改善,優化動線並增加容量,減少車輛壅塞,提升漁貨運輸效率。 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指出,支持重建,但也擔心重建期間影響生計,盼市府在規劃過程中廣納漁民意見,務必加快腳步。 包括農業部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市農業局副局長吳威達、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方裕豐等人陪同會勘。議員黃麗招、林依婷與李啟維也前往關心,和林俊憲共同呼籲,中央地方應全力合作,讓魚市場盡速改頭換面,重建應融入港區特色並與已動工的跨港大橋景觀相呼應,讓魚市場不只是交易場域,更是安平新亮點。 農業局指出,目前已完成先期規劃初稿審查,預計本月送交漁業署,爭取後續重建經費。

Read More

市府公祭革命先烈暨陣亡將士

  台南市各界一一四年公祭革命先烈暨陣亡將士秋祭典禮,市長黃偉哲親至南區忠烈祠主祭並慰問遺族。(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九三軍人節,台南市各界一一四年公祭革命先烈暨陣亡將士秋祭典禮,三日於南區忠烈祠及新化忠烈祠舉行。南區忠烈祠由市長黃偉哲主祭,代表市府向烈士們行三鞠躬禮,致上最高的敬意與哀思,永康區忠靈祠、新化區忠烈祠由副市長葉澤山擔任主祭,表彰眾烈士英雄成仁取義精神,場面隆重肅穆。 黃偉哲表示,為國犧牲奉獻的烈士們是台灣歷史上的英雄,其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人並提醒眾人牢記歷史責任,繼續發揚愛國奉獻精神,一起為國家和平與繁榮而努力。典禮後,黃偉哲也向烈士遺族一一慰問,表達深切關懷,強調市府會給予最大支持與幫助。 民政局表示,忠烈祠及忠靈祠奉祀者主要為殉職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矜式的軍警消人員為主,並透過祭儀讓各界敬仰緬懷,共同感受烈士犧牲的偉大精神,並對他們的付出致上最高的敬意。

Read More

傳承善行 林俊憲力挺做工行善團

林俊憲積極媒合民間行善團體投入災後重建復原工作。(林俊憲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持續投入風災重建復原工作的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日前特別上架其團隊所拍攝的紀錄影片,介紹台南「做工行善團」為弱勢災民修復房屋的善舉,藉此向該組織表達感謝並且致敬。影片上架之後,獲得各方廣泛迴響,紛紛表示感動並主動分享傳布。 成立至今已超過十年的做工行善團,其實與賴清德總統有非常深的淵源。當年賴還是台南市市長期間,發現有許多民間師傅自發組織,利用工作之餘空檔,共同為弱勢族群進行義務性的修繕服務。賴深感佩服之餘,也特別在資源以及政策上給予後援,讓做工行善團從零散的善舉成長為有組織、有系統的公益力量,該團體目前已成為台南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公益品牌之一。 如今,在做工行善團邁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這股來自草根的善心力量,繼續在關鍵時刻展現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除了及時協助許多災民重建家園外,也讓災民得以從生活困境中感受到希望。立委林俊憲在參與協助過程中,不僅積極協助媒合資源,向社會各界募集善款與物資,他還強調自己會傳承賴前市長的信念,全力支持做工行善團持續推展公益服務。 林俊憲說:「台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十年前有賴清德市長的推動,如今我願意在這份善行中盡一份力量,把更多的社會善心匯集起來,讓做工行善團能夠走得更穩、更遠。」 「起造一間有情有疼心的厝,實現一個有愛有未來的夢」這是林俊憲為上述影片所定下的主軸概念。做工行善團多數成員本身就是基層師傅,平日以勞力維生,但在公益上卻毫不吝嗇,犧牲假日、出借工具,出一份力、做一份工,凝聚成最厚實的社會安全網,林俊憲說,未來他將會持續扮演媒合角色,把各界的愛心與行動連結起來,讓公益善舉代代相傳。

Read More

新市義安宮新楹聯 讚頌剿匪好漢

  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為義安宮書寫木雕的楹聯。(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區位在光華街平交道附近的義安宮,供奉著一名百餘年前剿匪的好漢,廟方三日請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書寫下「義德道氣垂大地,安順神光照諸天」的楹聯,傳達其義薄雲天的精神。 南瀛書法學會理事長鄭枝南為義安宮書寫木雕的楹聯。(記者張淑娟攝) 鄭枝南表示,他與義安宮有著傳奇的因緣。逾半世紀之前,原本義安宮位在新市港墘里較偏僻的地方,首批集合建築在里內興建之後,建商為回饋地方,將義安宮遷移至比較敞亮的地方,當年新宮廟落成時,正好是他布袋戲出師時,所以在新市首場的演出,就是獻給了義安宮。 事隔逾半世紀,義安宮想重新妝點楹聯,不再用紅紙張貼,找上鄭枝南幫忙書寫。因有難得的因緣,鄭枝南義不容辭的為義安宮書寫下木雕楹聯「道貫古今 義安天下」,以及「義德道氣垂大地 安順神光照諸天」,並由其兒子鄭嘉德和孫子鄭維毅一起辦妥了木雕楹聯的工作。 鄭枝南三代人對於寺廟總有一份特殊情感,樂於推動優質的宗教文化,對義安宮所供奉的好漢,希望將此精神流傳下去,不用只是自掃門前雪,而能一起打造和諧的社會,有溫度的台灣。

Read More

北區10宮廟輪流普度做公益

  北區區長潘寶淑(左二)頒發感謝狀給慈雲寺主委楊木全(右二),感謝該寺普度不忘行善的義行。(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農曆七月向有宮廟輪普照顧各路「好兄弟」輪流吃飽的傳統,北區十家宮廟今年不但輪流普度還兼做公益行善,三日從慈雲寺、廣明堂開始,由區長潘寶淑暨多位市議員聯合開香,普度後發放物資給五里中低收,嘉惠一百八十四戶。 慈雲寺普度由潘區長、多位民代、該廟主任委員楊木全、副主任委員吳心柔、佛祖佛心會會長許必芳、總幹事李曉鳳等率信眾聯合開香。今年信眾贊普的普度品比往年增加,在廟前方廣場分成好幾區擺放。雖然該廟主祀文殊菩薩,但慈雲寺普度仍依道教科儀舉行,都不敢馬虎。 總幹事李曉鳳表示,普度品委由全聯舖桌,包括供品三百八十七份、白米六百四十三包,加上民生物資,普度結束後,信眾贊普部分不取回,捐贈境內大興、大光、小北、北門、正覺等五里公所登錄的低收入戶共一百八十四戶,潘寶淑頒發感謝狀,感謝慈雲寺將普度品照顧境內弱勢信眾。 李曉鳳指出,今年普度品較往年增加,可以照顧更多的人。各普度區中有很多亮點,其中友廟澤安宮主委曾安正捐贈五十五斤西港市場有名的香腸,由該廟志工組成一隻普度豬,在普度結束後,致贈參與的志工每人十五條,讓他們拿回去「呷平安」。還有志工用手工折成的法船區、琳浪滿目的囝仔普區,都吸引境內信眾參與,也是寮內宮廟普度一大盛事。 潘寶淑表示,除慈雲寺之外,今年北區區內十家宮廟都利用普度植福兼行善,受益中低收入戶達一千四百一十八戶,物資價值約三十二萬元,感謝這些宮廟的愛心。 昨天除慈雲寺外,府城廣明堂亦普度植福,米麵罐頭油鹽發給成功等十餘里低入戶,共一百一十戶受惠。七日輪由小北拱福宮、十三日明善堂管委會、十五日武聖宮、十六日福德宮、二十日同慶弘法協會和同慶愛心會、二十三日陰陽公廟、二十五日糖安宮,輪流普度是台南優良傳統,好兄弟輪流吃,愛心公益也輪流做。

Read More

職能導向學員義賣甜點 助學家扶兒

  台南市觀光協會學員手作甜點愛心義賣,助學南家扶。(南家扶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台南市觀光協會舉辦「愛的烘焙師」義賣活動,現場嘉賓雲集,義賣所得二萬多元,全數捐贈予南台南家扶中心「希望工程」獎助學金,協助弱勢學子追尋求學夢想。 本次活動由失業者「職能導向課程-烘焙手作西點蛋糕餅乾班」學員共同籌劃,義賣商品涵蓋西點蛋糕、餅乾、塔派與泡芙四大類,所有甜點皆由學員一手包辦,將滿滿心意化為精緻可口的甜點。 雲嘉南分署業務專員李孟芷指出,本次訓練班以「職能導向課程」為重點,旨在強化職前訓練,協助學員結訓後具備業界需求的專業技能,並申請iCAP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進一步提升就業競爭力。 學員代表葉同學分享心得,這門課程的每個單元都必須通過評量,技術必須到位才能進階。看到自己逐步熟練完成各項甜點,真的很有成就感,能在義賣會上呈現成果,心中充滿感謝。 台南市觀光協會總幹事范秀珠表示,這次課程有三十名學員參訓,歷經三百五十小時專業烘焙訓練,最終二十七人結訓,展現高度的學習成果與專業實力。協會將於十一月開辦「職能導向課程-烘焙麵包技能養成班」,歡迎有志投入烘焙產業的朋友踴躍報名。

Read More

弱勢學子財務知能課程 助脫貧

  大學生志工帶領家戶進行財務桌遊腦力激盪。(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市府社會局推廣中低收入戶家庭學子財務知能教育,辦理「青年財務知能課程」、「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運用互動遊戲、財務桌遊等活潑有趣的授課模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意願,在遊戲過程中吸收財務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學習成果。 市長黃偉哲表示,「兒童財務知能夏令營」參加對象多為開立兒少發展帳戶的兒少及其家長,該帳戶旨在透過累積家庭資產,作為未來接受教育、就業或創業之用,以減少弱勢兒少立足點的不平等。 本次課程以教育投資為導向,藉由課程引導,讓家長和孩子學習如何與金錢相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最終達成脫貧自立的目標。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本次「青年財務知能課程」要求青年學子吸收課堂內的財務知識,並分享學習心得,學習從一名受助者的角色,轉變為樂於付出的助人者。 社會局運用教育投資、就業自立、資產累積、社區產業、社會參與等服務措施,針對兒少、青年、中壯年等不同年齡層,辦理「社福小玩家|小小理財知識家」、「獎助學金暨專長培力補助方案」、「職涯導航GPS—青年脫貧導航計畫」等脫貧服務方案,協助弱勢家戶拓展人際互動、提升財務知能、培養個人技能、累積個人資產,以達到翻轉脫貧之目的。

Read More

2項西拉雅展覽 走訪原民文化

  「繡語西拉雅:圖騰、記憶與設計轉譯」展覽,正於烏邦圖書店環河店展出。(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兩項和西拉雅相關的展覽,陸續推出,「繡語西拉雅:圖騰、記憶與設計轉譯」展覽,三日起於烏邦圖書店環河店率先登場。 玉帛織造運用現代設計和機器刺繡,重新詮釋傳統圖案。主理人江玉婷表示,展覽從西拉雅織品汲取靈感,從布料紋理、編織節奏中擷取文化記憶,轉化為具有溫度與質感的文具與布製品,成為具現代設計語彙物件,不僅呈現復刻織品與設計創作,更透過講座與十字繡體驗,邀請民眾一起走入台南在地原住民族群的生活視角,感受不同面向的文化肌理,展期至十月二十七日。 文資處九日起也將於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二樓展出「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入選十一件作品,涵蓋桌遊、服裝設計、布袋戲、短片、手帳、繪本等多元形式,將西拉雅族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展現文化再詮釋的無限可能,更開啟西拉雅文化國際推廣的重要一步。

Read More

台電台南區處挽袖 募116袋熱血

  台電台南區處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合作,三日舉辦公益捐血活動。(台電台南區處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電台南區處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合作,三日舉辦公益捐血活動,號召同仁一同挽袖捐血、貢獻愛心,共募得一一六袋。 台電台南區處處長黃明舜表示,邀請同仁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活動,帶動更多民眾挽袖捐血,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也讓民眾感受到台電員工樂於助人及熱情的「滿腔熱血」。台灣血液基金會表示,捐血是助人又自助的善舉,鼓勵民眾一同挽袖捐血,共同關懷社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