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敬新官上任 數發部拚3大施政:打詐、AI、資安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新任數發部長林宜敬三日指出,未來將以人工智慧產業、資安韌性、打詐作為施政重點,同時推動建置數位憑證皮夾等數位政府建設。 林宜敬表示,在建構台灣AI產業生態系部分,將透過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等五大政策工具,建構一個健康的軟體產業生態系,在算力方面,將提供免費CPU算力給台灣AI新創團隊,在資料方面將修改法令,讓公務員可以放心地將不涉機敏及個資的政府資料釋放出來,同時籌設台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 人才方面,數發部將訂定台灣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讓人才的需求單位、訓練單位、認證單位都有共同可遵循的架構。 林宜敬表示,在行銷方面將依照醫療、長照、製造等產業類別,分別舉辦各種產業媒合會,「我們希望讓新創團隊迅速找到大量而穩定的訂單」;資金方面,數發部已向國發會匡列一百億元資金,用以投資有產品及行銷能力的公司。 對於打詐工作方面,林宜敬強調,數發部將從法律面、科技面、商業面三管齊下,阻絕詐騙集團在網路上的各種詐騙管道。

Read More

〈社論〉國安團隊年輕化?還是綠營人才枯竭?

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圖)及李問都算是民進黨著力培養的國際事務人才,但外界質疑兩人能否適任。(中央社) 民進黨主導推動的大罷免困擾全台灣一年多,最後以全軍覆沒告終,不僅粉碎賴清德總統的領導威信,更重創國人對其執政團隊的信心。對此,最該負起大失敗責任的民進黨立院黨團幹部紛紛請辭,但萬年總召柯建銘仍不認輸;卓榮泰內閣也進行小幅度改組,第三階段則是最接近層峰的國安會人事更迭。不過,這次改組也暴露了民進黨國安及外交人才庫短缺的問題。 賴清德上任之後大致續聘蔡英文的國安班底,希望給外界政策延續的印象,但終究不是自己親信,實務運作屢有默契不足的傳聞;尤其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面和心不合」,更是政壇眾所皆知的公開秘密。這次進府的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及李問雖都算是民進黨著力培養的國際事務人才,但並沒有相關政府部門足夠歷練,引發外界質疑兩人能否適任。 總統府的介紹美化了兩人的經歷,卻反而輕忽了該職位的重要性。固然國安會秘書長及諮詢委員肩負國安決策幕僚重責,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副秘書長也是學界翹楚或資深國防、外交、兩岸政策官員;如今要年紀不到四十歲、公務歷練並不豐厚的年輕幕僚即刻上手,著實令人捏把冷汗。況且國安會是總統處理國安決策機構,日常業務均涉及國家重大議題,挑戰十分艱鉅,副秘書長不該是讓年輕人慢慢摸索或培養經驗的職務。 相較於轉任諮詢委員的徐斯儉及劉得金,趙怡翔與李問的經歷相形見絀;若再加上被戲稱為「林九萬」的林飛帆,三位國安會副秘書長都未到不惑之年,他們能否扛起重擔,就是個大問號。剛發布國安會人事令就有人批評,認為這項安排是賴清德爭取年輕選票的政治操作,但恐怕根本就是找不到能夠信任且具備足夠經歷的人才。 儘管民進黨忙不迭地為兩位新人辯護,認為趙、李皆嫻熟國際事務,也是吃得了苦的年輕世代。然而,在野黨立委卻質疑,兩位民進黨籍總統都把資歷不足的青年人放進國安會,把國安會當作「培訓班」,這種輕忽態度是近年來國安問題層出不窮的主因。 國安會人事異動引起議論,連賴清德想更換駐美代表也傳出陷入僵局,更令國人對其國安團隊能否正常運轉深感憂心。據報導,賴總統有意派遣剛調任為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徐斯儉接替俞大  為駐美代表,藉由他與美方多年合作的默契,建立直接溝通管道。然而,這項任命案已淪為吳釗燮與林佳龍的政治角力,雙方互不讓步妥協,也讓彼此心結浮上檯面,影響台美關係。 基於國際現實考量,駐美使節幾乎是所有國家外交官的重中之重,台灣也不例外,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外交部長,而且要能凸顯總統的高度信任。據傳,吳釗燮原有意爭取回任,但因幕僚涉及共諜案而遭打回票,只能退而求其次安排徐斯儉接替。不過,林佳龍另有盤算,就是不願讓駐美代表一職被吳嫡系壟斷,遂有意讓資深職業外交官出任,才會讓這項人事案陷入僵局。 對美工作固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但絕非全部,尤其當前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台海充滿險境,不是單純妥善處理台美關係就能迎刃而解,這是賴政府對國際局勢的誤判,也是犯下的最嚴重錯誤。從這次政府改組就可發現,國安專業對賴清德不是重點,企圖完全掌控大權才是目的,但也暴露民進黨人才枯竭的窘況。

Read More

陸東沙探油 府:衝擊國際秩序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針對中國大陸在東沙島附近鑽探石油與天然氣,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三日表示,不僅涉及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律規範,更嚴重衝擊國際秩序,籲中國大陸應清楚說明並即刻停止。 根據衛報報導,美國國防政策團體「詹姆士敦基金會」指稱,中國大陸海洋石油總公司所屬船隻與設施,正在台灣的專屬經濟區(EEZ)內鑽探石油與天然氣,我方政府似乎未有反應,且有些設施五年前即已存在。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中共國營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長期在台灣專屬經濟區鑽探石油、天然氣時間長達五年,但政府卻互踢皮球、掩耳盜鈴,讓國家主權遭到侵犯、國家利益遭到破壞,這不是喪權辱國,什麼才是喪權辱國。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有關情形,我國國防、安全單位均有掌握,並就相關行為樣態、風險等進行整體研議以為因應。 郭雅慧說明,實際上,中國大陸近年來在韓國、日本、台灣及其他南海周邊國家專屬經濟區及大陸架範圍內,陸續設置油氣探勘平台及其他定置結構的情況,不僅涉及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律規範,更嚴重衝擊國際秩序,為區域穩定帶來了不確定的風險。 郭雅慧強調,中國大陸做為區域間一員,應對此行為清楚說明,並即刻停止,在包括台灣內區域各國經濟水域從事非法設置與開採活動。同時,我方也將與區域間相關國家合作,就相關問題的因應尋求共同對策,以確保區域的安全穩定。

Read More

陸閱兵秀飛彈 火力覆蓋全台

  中共三日在北京舉行紀念二戰結束八十週年閱兵式上,壓軸集中展示東風─31BJ核子飛彈等多款洲際飛彈,強調打擊範圍涵蓋全球,被視為對美秀肌肉,凸顯共軍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力量的龐大。(路透)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共三日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閱兵式。軍事專家分析,共軍首展示七五0公厘(彈徑)戰術飛彈,火力全域覆蓋台灣島,同時,陸戰展示大小多種無人戰具,偵察、攻堅、排雷、巷戰,應有盡有,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我國建構不對稱戰力,只做不說,僅仰賴對美採購,遭美國控制。 張延廷觀察分析,我國建構不對稱戰力,只講不做,僅仰賴對美採購,顯示我國的無人機國家隊落後,無法研製關鍵組入,而遭美國控制。 北京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閱兵式上,解放軍官兵列隊觀看鷹擊─17飛彈展示。(路透) 張延廷提出分析三項特色,一、為武器裝備無人化,包括偵察打一體的無偵系列與翔龍系列機,十八公尺長的智慧型水下高速魚雷、水上海上迷彩無人艦艇、乘車的戰鬥機器人士兵等,裝備無人化與人工智能化,是七十週年閱兵所未見的;十年前的閱兵,共軍無人機還在起步階段,如今共軍無人機已達匿蹤與超音速目標。 其二、則為空中梯隊,除成熟服役殲二0外,還有最新研發的殲三五匿蹤戰機,後者顯見已小批量量產,共軍同時擁有兩款匿蹤戰機。而殲一五T、D型戰機能用於彈射的艦載機都亮相,顯示共軍重視電子作戰,共軍爭奪制空權與空優,已著力甚深。 而第三個特色,則是戰車方隊與作戰支援方隊與後勤保障方隊,顯示共軍作戰整備齊全,包括無人方隊,都呈現裝備還有完整後勤補勤體系充裕而多元。 前國防部督導盧德允提到,對台海防衛十分關鍵的「遠火」戰力,即遠程火箭砲這個部分,令人警惕的是,中共在三日閱兵式中,一九一系列箱型遠火系統首次公開露臉了傳聞已久的七五0公厘(彈徑)戰術飛彈,是與既有三00公厘、三五0公厘相同具導引火箭彈,火力能全域覆蓋台灣島。特別是受到高聳山脈地形保護的花蓮和台東,且試圖反制一九一遠火系統的任何反飛彈和防空系統組合,恐怕都無力抵擋。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分列式中人工智慧、無人化、量子與網電戰被全面展示,標誌大陸軍事現代化已進入新階段,也凸顯共軍海空投射能力的增加;此次北京展現戰略核能力攻防兼備,針對美英澳日等,展示大陸新式核打擊能力的現代化進展,釋放威懾訊號,標誌其軍事現代化已進入新階段。

Read More

共產黨高調宣稱是抗日中流砥柱 拱手讓出抗戰詮釋權 賴失國格

記者王超群∕特稿 九月三日,是中華民國在一九五五年所訂定的「軍人節」,也是紀念對日抗戰勝利的重要日子。然而,總統賴清德公開談話僅提到「終戰」,卻避而不談「抗戰」與「抗日」。這種刻意的語言選擇,不僅淡化中華民國的歷史角色,也讓台灣在國際敘事中自失立場。 賴總統於總統府舉行的抗戰紀念活動上,特別邀請十六位抗戰老兵代表出席,卻在致詞時僅提「終戰」,避談抗戰勝利。藍營直指這種做法是刻意迴避中華民國八年抗戰的歷史,與其強調的「國格」、「尊嚴」背道而馳。國民黨批評賴政府在意識形態下,選擇與中共爭奪歷史話語權時,竟放棄了中華民國的核心資產。 與此同時,政府對「軍人節」的紀念已多年縮水。九三軍人節原意在於表彰國軍在抗戰中的犧牲,卻被逐步轉化為單純的慰勞場合,歷史意涵被淡化,甚至在官方宣傳中被邊緣化。有評論指出,賴政府慶祝一場「沒有抗戰的軍人節」。 當北京高調舉行閱兵,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抗日「中流砥柱」時,台灣卻選擇自我噤聲,等於拱手讓出中共壟斷抗戰史的詮釋權,賴總統讓中華民國失去了國格與尊嚴。 國際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習近平同台,強調「歷史連結」與戰略同盟。這些訊號雖有其政治操作,但凸顯了一個事實:誰能掌握抗戰話語,誰就能影響國際社會對歷史與當下局勢的理解。台灣若選擇淡化甚至迴避,實際上就是把中華民國的歷史正統拱手相讓。 賴政府若真重視國格與尊嚴,就不應該把「抗戰」二字從總統講稿中刪去,軍人節不是單純的慰勞活動,也是中華民國的歷史見證。台灣國際處境雖艱難,但更需要一個清楚的立場:我們是中華民國,抗戰是中華民國軍人的歷史功勳。 八十年過去,抗戰史不該成為政治角力的犧牲品。賴政府若繼續以意識形態為先,選擇淡化歷史,只會削弱國人凝聚力,讓中共獨占歷史舞台。台灣需要的不是沉默或逃避,而是勇敢說出屬於中華民國國軍的壯烈真相。

Read More

成立選對會 賴:民進黨唯一目標 打贏2026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三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八二三公投與罷免投票過後,對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民進黨只有一個目標,全力打贏二0二六年地方大選。 賴清德指示依照「民主進步黨二0二六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成立選對會,由總統府資政邱義仁、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擔任共同召集人。據悉,成員包括王定宇(湧言會)、張宏陸(蘇)、陳茂松(正國會)、莊瑞雄(英)、陳培瑜(民主活水)、林益邦(綠色友誼)、劉維鈞(新)共九人。 賴清德表示,提名選拔的過程,一定會有競爭,他提醒爭取提名的過程,嚴禁發生相互攻訐、傷害黨形象,以及影響公平競爭的行為,且爭取提名的過程,不得違反黨的「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和國家的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 針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是否辭去黨團幹部,中常委王世堅受訪時表示,柯建銘以總召任期是一年為由,是用任期來拖延下台、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王世堅表示,民進黨主席是二年一任採任期制,當初民進黨地方選舉敗選後,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是辭職負責,同樣地,這次大罷免結果出來了,社會反對,柯建銘力薦大罷免,當然就必須接受民意的決定。 他強調,民意最大,固然總召有任期制,但政治要「願賭服輸」,要不然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遭遇敗選時,也可以說主席兩年一任,到明年才到任、明年五月再辭。 對於賴清德是否也要對大罷免失敗負起政治責任,王世堅表示,他不敢評論。

Read More

洪秀柱現身中共閱兵 國民黨:只要不違法都予以尊重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前主席洪秀柱出席中共九三大閱兵,陸委會三日表示,洪秀柱是否涉及過往「涉機敏人員不得出席閱兵」的禁令,仍需進一步確認與研議;國民黨方面表示,個人活動只要不違反法律,國民黨都予以尊重。 受邀出席中共九三閱兵的洪秀柱表示,國民黨是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的政黨,她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認為有責任延續抗戰精神。根據中共中央電視台新聞畫面,洪秀柱身穿綠衣、黑褲,座位靠前,位置安排在中共元老後一排,新黨主席吳成典、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前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紀欣亦在座。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表示,洪秀柱並非現役政府機關人員,但曾任立法院副院長,是否涉及過往「涉機敏人員不得出席閱兵」的禁令,仍需進一步確認與研議。 文傳會主委林寬裕指出,黨主席朱立倫多次強調,兩岸交流必須遵守法律規範,在此原則下,所有個人活動,只要不違反法律,國民黨都予以尊重。至於相關行為是否合適,將由民眾自行評斷,但最高原則仍是合法。

Read More

台灣藝人轉發央視閱兵貼文 陸委會:未涉武力改變現狀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多名台灣藝人轉發大陸央視發布的九三閱兵直播預告貼文,引發社會關注。大陸委員會三日表示,經初步了解,相關內容未涉及貶低中華民國地位,亦未宣揚以武力改變兩岸現狀。 陸委會下指出,已注意到此情況,並正就相關內容進行蒐集與分析。初步檢視發現,央視貼文內容以紀念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為主,並未出現矮化中華民國或涉及武力威脅的字眼,呼籲,國人及在野政黨應認清中共藉閱兵進行政治宣傳的意圖,共同維護中華民國的繁榮與存在。 台灣藝人包括吳奇隆、伊能靜、吳慷仁、楊培安、舒淇、林瑞陽、張庭等台灣藝人先後轉發央視的九三閱兵貼文,引起輿論討論。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先前受訪時曾指出,若以過去案例為參考,兩條紅線不可觸碰,分別是矮化中華民國主權,以及唱和武力解決兩岸爭議。若涉入中共宣傳並踩到上述紅線,將被認定為合作行為,相關人員可能因此受查處。此次藝人轉發央視貼文是否觸及爭議,陸委會將持續評估,並依法妥處。

Read More

拚淨零 8大行庫永續債426億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三日指出,台灣力拚二0五0年淨零轉型,八家公股行庫截至八月底止,發行永續債券規模達四二六億元,希望藉公股金融事業影響力,協助產業推動低碳轉型,建構金融、企業、社會環境的永續生態圈。 李慶華出席第五屆公股金融事業聯合供應商大會表示,財政部自二0二一年九月起,與九大公股金融事業推動成立ESG倡議平台,分成短、中、長期三個階段,擬定超過三十五項具體執行方案,目前這些方案已進入中期階段,截至二月底,各公股行庫已完成將投融資、商品審查流程納入ESG因子,另將ESG執行成效納入子公司績效考核,上市公股金融事業也辦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等多項措施。 李慶華表示,希望藉由公股金融事業本身為標竿事業,帶動正面影響力,協助產業推動低碳轉型,共同實踐永續淨零。財政部將與公股金融事業共同推動ESG,也希望更多企業共同重視,建構金融、企業、社會環境共生共榮的永續生態圈。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金管會推動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除了綠色金融,也將重心擴及轉型金融,因為產業轉型需要資金及時間,盼金融機構可提供企業需要的金融資源,協助企業減碳、實現永續。金管會並攜手環境部、經濟部、金融相關公會及周邊單位、淨零工作推動平台,建立跨部會、公私協力架構,將導引更多資金支持轉型,投入永續發展領域。 彰銀董事長胡光華表示,邁向淨零永續是一場跨世代的長跑,需要政府、企業、金融、供應鏈參與。彰銀積極引導供應商導入永續理念,透過優先採購具有環保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等綠色商品,促進供應商綠色轉型,針對重要供應商導入氣候與自然風險辨識流程,並因應碳費趨勢分享碳額度專案執行經驗,以鼓勵供應商導入碳盤查或環境管理系統,完善企業的碳管理工作,形成銀行與供應鏈共好典範。

Read More

軍愛民 與病童同樂

↑慶祝九三軍人節,除了餐廳和航空公司給予優待、招待和升等,國軍戰士也帶著三軍吉祥物「柴寶」與「乖乖」人偶到北榮九三兒童病房與病童共樂,以快樂歌舞鼓勵並祝福小朋友努力奮戰到底,受到病童和家長的熱情歡迎。 (圖∕台北榮總提供 文∕傅希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