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妃開箱手作香皂康乃馨

立委陳亭妃推出「妃妃姐姐康乃馨」,強調每一朵純由人工手造。(陳亭妃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母親節將至,立委陳亭妃推出的「妃妃姐姐康乃馨」引發熱搜討論。陳亭妃開箱表示,這份手工花的價值不在價格,一朵訂價五元的康乃馨,強調的是在背後所投入的心意與汗水。 比起進口的康乃馨,陳亭妃說,妃妃姐姐的香皂花每一朵都是手工打造。台南的年輕朋友與志工媽媽,用對土地的熱愛,一片片黏貼花瓣,過程全程不假他人之手。完成後再由志工媽媽們親自加上陳亭妃的祝福卡片,讓每一朵花都成為獨一無二、蘊含情感的藝術品。 「漂亮、搶手,不是因為貴,而是因為有心!」陳亭妃強調,因為是台南在地手工製作,速度非常的慢,但每一朵都是「愛的結晶」、「真愛的傳達」,值得等待也值得珍藏。 面對網友熱烈詢問,她首度「開箱」這款討論度爆棚的康乃馨,並力挺在地年輕人:「他們選擇不用進口、堅持台灣製作,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最有感的溫度。這不是商品,是一種世代對話的方式,更是母親節最有意義的禮物!」

Read More

南區公兒37開發 地方盼聽取民意

南區公兒37剩餘用地,體育局有意興建國際桌球會館,和地方需求截然不同,議員林美燕要求充分溝通。(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逐步開發公兒37用地,計畫將空地興建桌球國際會館,事先未徵詢地方民意,議員林美燕六日和當地里長表態反對,認為應再充分溝通。 公兒37位於南區竹溪旁,面積七點七公頃,市府逐年開發,目前已完成哈赫拿爾森林、槌球場、停車場等設施。當地大林里爭取興建大林里活動中心成功,正在施工中,里長劉相明希望爭取公兒37的管理單位工務局,釋出剩餘的四千五百坪空地,興建主題公園,打造完善的公共設施。 據傳市府預計在當地興建國際桌球會館,並已進入都市計畫審議階段,當地大林、大忠、大恩里民卻完全不知情。林美燕邀集體育、工務、都發等單位座談,詢問公兒37未來何去何從? 體育局主秘陳崇彝解釋,這項開發案是教育部專案作業,目前仍在內部討論階段,採多目標使用方向,並非片面需求,主題公園構想可以納入,待計劃確定,會與地方溝通,且日後進行都計變更時的公開展覽階段,也會徵求民意。 體育局出示顧問公司的服務建議書,林美燕認定桌球館整體規劃已成熟,就應與地方溝通;劉相明強調,地方爭取主題公園已十年,體育局卻完全沒有溝通,就自行規劃興建桌球館向中央提報,漠視民意,相當不恰當。都發局代表林智偉指出,都計變更的公展作業前,應先舉辦座談會,與地方意見溝通完備,以免增加審議困難。 林美燕強調,她和里長都不反對公共建設,要求體育局不能再度出現興建槌球場,卻未先徵詢民意的錯誤做法,公兒37剩餘土地為當地蛋黃區,要求體育局務必充分徵詢地方民意,工務局和都發局確實把關,在彼此未建立共識前,應暫緩推動開發計畫。

Read More

台南大學獲選亞太AI機會基金

南大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兼EMBA執行長曾憲立,是南大AI教育推動實驗室計畫主持人。(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由亞洲公益創投協會、Google.org、亞洲開發銀行攜手推動的亞太AI機會基金,以縮小亞太地區AI技能落差為目標。全台僅三單位入選亞太AI機會基金合作夥伴,台南大學則是唯一入選的國內大學。 南大行政管理系副教授兼EMBA執行長曾憲立,是南大AI教育推動實驗室計畫主持人。他表示,AI不該只屬於科技菁英,其力量更能為資源相對有限的南台灣帶來改變。參與計畫除了技術學習,更是重新思考教學方法、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契機。期盼能將上述經驗擴散到其他校園、社群,為南台灣注入新的數位動能。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作為亞太AI機會基金計畫台灣策略合作夥伴,專為台灣參與團隊設計一套強化適應力與就業競爭力的教育課程。台南大學將結合線上課程、實體工作坊、跨領域教學,針對教育、商管、理工等多元領域,推動AI技能培訓應用。協助學生、在職者、教師將AI技能融入學習與工作實務,讓AI成為貼近地方需求的實用工具。

Read More

南應大鹽夏花火獲多項國內外設計獎

南應大視傳系學生團隊設計「鹽夏花火」作品,獲金門設計問鼎計畫十六組優選獎,及美國IDA、法國INNO DESIGN兩項國際設計銅獎。(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組成設計團隊,在指導老師陳維翰帶領下,以作品「鹽夏花火」榮獲二0二四金門設計問鼎計畫十六組優選,更接連摘下美國國際設計大獎(IDA)及法國INNO DESIGN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兩項銅獎,展現台灣設計新銳的實力與創意。 南應大視傳系學獲獎團隊由孫瑀、陳妍晴、曾文毅、王廷叡、葉立文五位學生組成。「鹽夏花火」以金門現存唯一的西園鹽場為主題,西園鹽場是金門目前僅存的鹽場遺址,過去居民以鹽場賴以維生,是當地相當重要的產業。但隨著時代更送鹽場關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的金門製鹽產業就此畫下句點,珍貴的歷史記憶也逐漸沒落。 透過在地產業,可得知歷史與過去的人文發展,鹽業正是可以了解金門在地歷史的重要文化載體。團隊深入研究金門鹽業的文化脈絡,以「鹽」為核心,開發出如「鹽皂」、「貢糖」等文化商產品,並取材於鹽山意象、十字鹽田結構及西園鹽場建築元素,結合現代視覺設計,延伸出一系列兼具展示與保存價值的文創作品。 設計團隊期盼透過創新的包裝與視覺語彙,喚起大眾對金門鹽場歷史的重視,並以設計之力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生。「鹽夏花火」正如其名,讓歷史與創意在鹽田之上綻放出燦爛的火花,持續傳遞西園鹽場的文化精神。

Read More

南台校長指導團隊霍特獎台灣賽摘冠

南台校長黃能富(右三)在清大任教時,所指導的國際學生團隊榮獲霍特獎台灣賽冠軍,將代表台灣挑戰世界賽。(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在接掌校務前,於清華大學任教指導的國際學生團隊Renaisun,以「AI智慧太陽能低碳乾燥系統」作品,參加霍特獎(Hult Prize)台灣賽,在大專院兩百多組創業團隊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將代表台灣挑戰世界賽。 被譽為學生界諾貝爾獎的霍特獎競賽,旨在激勵全球青年透過社會企業家精神,解決地球面臨最嚴峻的挑戰。霍特獎台灣賽今年首度在台南舉辦,由成大未來智慧工場研究中心主辦,永豐銀行贊助,匯聚來自全台大專院校超過兩百組創業團隊,涵蓋生物技術、氣候科技、健康與醫療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台灣青年學子運用創新思維與行動力,致力於解決全球挑戰的熱忱。 經初賽激烈角逐,六組創業團隊進入總決賽,各團隊以專業的簡報和精準的答詢展現其創業實力,由清大Renaisun團隊以「AI智慧太陽能低碳乾燥系統」作品摘得桂冠。此作品巧妙地結合太陽能、物聯網(IOT)與AI視覺辨識技術,旨在為中小型農民提供高效、節能且可以實時監控的乾燥方案,提升農產品質,減少食物浪費並增加農民收益。 這個國際團隊由三男三女組成,融合資訊系統與企業管理的跨領域專業。隊長何強豪來自印尼,擁有農業營運管理學士及清大資訊系統碩士,與同樣具備資訊背景的鄭嘉成和黃家隆共同構築堅實的技術基礎。團隊中的若曦、魏曉與林婉金三位MBA碩士則貢獻了卓越的商業模式與行銷推廣策略。 黃能富對所指導的清大國際團隊能獲此殊榮感到高興與驕傲,這無疑是對其在人才培育上卓越成就的最佳肯定。

Read More

成大洪崇展、吳意珣獲傑出工程教授獎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洪崇展。(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特聘教授吳意珣。(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洪崇展、化學工程系特聘教授吳意珣,具卓越科學研究及實務能力,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傑出工程教授獎。 洪崇展專長領域為高性能纖維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帶領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前瞻多功能混凝土材料,除了類鋼鐵高韌性、超高強度,更具超高耐久性、抗裂紋、防水、自癒合等特性,可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水利、民生等工程及3D列印。洪崇展開發多種先進強化技術,突破傳統工法侷限,不僅可大幅簡化施工,更能有效減少結構斷面尺寸,在最不影響空間使用的條件下,有效針對不同類型建物進行抗震強化。另與多組深具影響力的國際教授團隊深度合作交流,開發最前端的新創混凝土構件,提升台灣混凝土材料、結構地震工程研究的世界學術地位。 吳意珣創建跨領域學術團隊iGEM,參加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學國際比賽,連續奪得七面金牌,更是二0一九年世界冠軍。二0二0年入選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科學家。其研究著重循環經濟與碳中和技術、CRISPR∕Cas9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綠色生物製造、人工智慧生成式酶學發展等四大核心議題,發表超過一百七十篇SCI學術論文。 近年吳意珣拓展智能細胞工廠生產前驅藥物,二0二三年取得台灣專利。二0二四年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是化學工程學門首位獲獎女科學家。 中國工程師學會成立於一九一二年,一九九一年設置傑出工程教授獎。每年自全國評選出對我國工程實務或工程教育有傑出貢獻的工程學者,以十名為限。

Read More

立人美術班慶40歲 AI助攻創作

立人國小美術班今年歡度四十週年慶。(立人國小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立人國小美術班今年歡度四十週年慶。除了學生成果發表、師生成果展,也在校史室展出一到四十屆作品集,邀歷屆師生、家長共同回顧立人美術班走過的光輝歲月。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表示,美術班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培育出無數創意、藝術潛能兼具的優秀學子,在各類競賽屢獲佳績,成為許多藝術專業學習的啟蒙地。 第四十屆美術班畫冊共收錄一百八十八幅作品,類別涵蓋彩畫、平面設計、水墨、書法、複合媒材。複合媒材作品「自畫像」更結合AI科技,藉由科技輔助,協助孩子們剖析內心想法,從繪畫中了解創作脈絡,自我療癒。 民德國中、台南藝術大學、台南美術館、許文龍文教基金會、南梓實驗小學等單位也派員參與慶祝活動,見證立人美術班發展。會中完成童心童畫四十週年創意紀念盤,象徵立人美術班承先啟後、再創高峰,氣氛熱絡。

Read More

成大師生探測紅樹林碳儲存能力

成大師生前往北門雙春遊憩區,進行紅樹林碳儲存能力探測。(北門區公所提供)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配合五月二十二日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成大材料系教授蘇彥勳帶領材料所、綠材所與半導體學院學生,來到北門區雙春濱海遊憩區,進行紅樹林碳儲存能力探測,結合教學實作與環境永續行動,讓學生實地認識家鄉濕地的珍貴資源,並深化對氣候變遷與碳中和議題的關注。 據聯合國統計,紅樹林是藍碳生態系中碳儲存力最強的,每公頃最多可固定一千零二十三公噸碳,效能遠超多數陸地森林。紅樹林的碳儲存能力,能有效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抗氣候變遷效果卓著。 蘇彥勳表示,這次活動是教學的一環,學生實地操作採樣與感測工具,觀察紅樹林泥土含碳狀況與生物覆蓋率,並學習如何將科學數據與地方保育政策結合,從實務中培養永續發展的思維與能力。 北門區長林建男指出,雙春濕地除是旅遊景點,更承載著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角色,期待未來透過學術資源與地方合作,守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Read More

崑大攜手藝創品牌帶領民眾手作趣

崑大公廣系畢製團隊攜手「若有齊事」創辦人何若齊(左),在母親節手作活動中指導社區居民進行花朵編織手機繩。(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畢業製作團隊實踐在地服務,攜手藝創品牌「若有齊事」,在台南水交社城心社區共同舉辦母親節社區手作活動,融合節慶與創意手作,邀請社區居民一同動手製作獨特的母親節禮物,傳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場面溫馨熱絡。 此次活動由若有齊事藝創園地創辦人何若齊擔任創作指導,設計出多元豐富的手作項目,包括薰衣草與洋甘菊植物盆栽、手機繩編織,以及深受親子喜愛的流體熊彩繪,讓參與者自由選擇體驗項目,吸引眾多親子家庭與樂齡居民參與,不分年齡皆能在其中找到創作樂趣,現場洋溢著祖孫三代共創回憶的溫馨畫面,充分展現家庭與社區的情感連結。 作為畢製計畫的一部分,公廣系學生團隊從前期策劃、品牌協作、活動執行到現場管理皆親自參與,實際協助若有齊事推廣品牌理念,並透過節慶主題的整合設計,將創意與手作融入社區生活,呈現美感與溫度兼具的行銷實踐成果。

Read More

寫下兩百年歷史新頁 白沙屯媽祖首度遶境南投山城

白沙屯媽祖遶境南投,大批信眾迎駕祈願。(圖片南投縣政府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白沙屯媽祖進香兩百多年來第一次聖駕南投縣,讓南投人相當雀躍欣喜!媽祖鑾轎六日中午停駕名間鄉修玄宮至下午三時,人車湧進朝聖,縣長許淑華也前往參拜,恭迎媽祖聖駕,祈求南投平順,為南投帶來興盛。 白沙屯媽祖進香路線以往以海線為主,從未到過未靠海的南投縣,六日上午媽祖鑾轎從雲林北返,中午在二水與名間鄉交界處徘徊,停駕思考後往東行員集路,轉進名間鄉,讓等候多時的南投鄉親興奮不已,蜂擁而至的參香人潮,也讓員集路、台三線路段途為之塞。 這是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兩百多年來,首度進入南投縣。媽祖鑾轎中午在名間鄉修玄宮停駕,縣長許淑華也特地前往修玄宮恭迎白沙屯媽祖並參拜祈福,和眾多鄉親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在下午三點南投縣遶境正式啟程時,許淑華更長跪路旁迎駕,並獲得媽祖鑾駕貼近加持。 許淑華指出,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徒步進香已有二百年歷史,香火鼎盛、信仰綿延,雖然白沙屯三媽曾來南投縣多處友宮駐駕作客,但這是第一次,真正以出巡遶境的方式來到南投縣,意義非凡。她也和眾多鄉親一同恭迎媽祖,令她心情非常激動,深深感謝媽祖的慈悲神恩。也希望媽祖能夠年年來南投。 白沙屯媽祖遶境隊伍沿員集路轉小崎巷接名松路,一路緩緩前往松柏嶺受天宮,所到之處摩肩擦踵卻秩序井然,還有許多信眾自發供應飲水餐糧,甚至還提供遊覽車開冷氣供香燈腳舒適停歇,充分展現南投人的濃厚親切的人情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