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30億 南科奇美醫院動土

  參與動土的來賓都懷抱著未來南科奇美醫院成為護民神山。(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籌備兩年半的南科奇美醫院廿一日終於動土了,將斥資逾三十億元,以三年工期,於二0二八年完成一座有二百七十四床的智慧型地區教學醫院,同時也將結合生醫科技,打造智慧型醫院和職業醫學基地,以因應南科和偏鄉的醫療需求。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董事暨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宋光夫、市長黃偉哲、南科管理局長鄭秀絨、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及南科前局長戴謙等人攜手動土。 林宏榮表示,八十八年設立南科診所服務迄今已廿六年,如今南科就業人口高達九萬多人,這也促成了建造南科奇美醫院的必要性。如今座落在南科南路與南科三路交界處的南科奇美醫院動土了,並與南科管理局為鄰,規劃地下二層、地上七層的大樓,基地面積約一萬三千平方公尺,未來將提供急診、內科、外科、婦兒科、復健科、牙科、職業醫學等多元醫療服務。 南科奇美醫院籌備處主任許建清指出,南科奇美醫院將打造區域的急救中心、智慧的社區醫院、職業醫學的基地,成為南科最好的後盾。黃偉哲與鄭秀絨也表示,奇美是另一座護民神山,守護著許多人的健康,而未來南科奇美醫院,將打造成一座智慧醫院、生醫發展與職業醫學的護民神山。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邱仲慶表示,未來南科奇美醫院將是地區智慧醫院,提供廿四小時急診服務及毒化災害緊急處理第一道防線,並配合生醫發展,透過與南科園區廠商產業合作,推動醫療科技創新應用,利用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診斷、遠距醫療等技術,成為生醫研發的示範場域。再則將是職業醫學基地,南科九成臨場健康服務將由奇美醫療體系協助,透過專科醫師進駐提供勞工健檢、高階健檢及生活型態醫學服務。

Read More

城光中學解散 市府規劃用途

  城光中學解散清算,議員郭鴻儀要求市府接收後,妥善規劃為社宅、多功能活動中心、運動場館、長照機構等使用。(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仁德區的城光中學退場後,原欲轉為社福機構,辦理長照服務,然因未補正資料遭廢止,由市府接收。議員郭鴻儀建議市府評估需求及接收用地、建築特性,跨局處整合,完整規劃詳盡利用城光中學校產;教育局指出,該學校法人完成解散清算後,會運用剩餘財產,辦理教育、文化、社福工作。 郭鴻儀表示,城光中學於二0一七年六月後,依《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規定解散清算,原預計轉為新城光社福慈善事業基金,辦理長照機構使用,然後續因未補正相關資料,該案已廢止,依法,城光中學剩餘的財產,將由歸屬所在地的縣市政府,即台南市政府接收。 城光中學校地位於仁德與東區交界處,緊鄰東區平實重劃區,未來更是捷運藍線及機廠商圈,為台南市口稠密區,更是發展迅速區位。郭鴻儀說,用地價值甚高,請市府依用地及建築特性,規劃為社會住宅、公共托育家園、親子悠遊館、長照機構、多功能活動中心及運動場館等,活用該用地,提升市民福祉。 教育局說,城光中學因停辦後,未能依限改辦社福事業,今年一月十日,依《私立學校法》規定,函文命其解散,該學校法人不服處分,於二月十日提起訴願,將待學校法人完成解散清算後,依據相關規定,由政府運用學校法人剩餘財產,辦理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事項。

Read More

百米白千層隧道 光州公園秘境

安平區億載里光州公園內靠近光州四街旁,種有二排白千層樹,有如一條「白千層林蔭步道」。(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億載里光州公園內靠近光州四街旁,種有二排白千層樹,被居民稱為「白千層林蔭步道」,不少居民黃昏時在樹下乘涼,甚至拍照打卡,成為里內另類景點。 位於健康四街與光州二街口的光州公園,鄰光州二街路旁,植有長約一百公尺的白千層,加上步道中鋪有連鎖磚,形成宛如電影情境般的白千層林蔭步道,公園周邊住戶在早晨及黃昏都喜歡到公園內散步休閒。 億載里長鄭聰維表示,公園前身為幼兒園,當時就種有白千層樹,後來幼兒園合約到期遷走,留下兩排的白千層樹,同時興建活動中心,他更向市府爭取經費,在兩排白千層排間設置步道,成為現今景象,有如一條白千層樹步道,且步道旁還設有石椅,供里民休憩。 鄭聰維說,公園內原本樹木扶疏,但因鄰近海邊,每遇颱風時,不少樹木因颱風來襲折損,但兩排白千層樹樹齡約卅餘年,卻未受影響且生長良好,形成宛如電影情境般的白千層林蔭步道,在里內志工協助整理下,成為附近居民散步的好去處,

Read More

南化遊客中心種樹 打造紫色浪漫

  西拉雅風管處與遠東集團一起攜手種樹。(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遠東集團廿一日在南化遊客中心大草原辦理植樹活動,種下四十多棵的苦楝樹和紫花風鈴木,苦楝是台灣原生樹種,花開時滿樹淺紫有紫色浪漫的美景,歡迎大家到中心休閒賞花。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表示,種樹是很好的景觀營造方式,可以節能減碳,對地球很好,且不用太多人為的工程,自然又永續,而遠東集團看見南化遊客中心的美好,就決定合作辦理植樹活動。 今年正逢西拉雅風景區管理處創處二十週年,西拉雅森活節將擴大辦理,首場熱氣球嘉年華四月十九、二十日登場。(記者盧萍珊攝) 遠東百貨植樹活動是第二次舉辦,今年特地來到南化種樹。遠東百貨總經理徐雪芳表示,遠東百貨民國六十五年紮根台南、至今近半世紀,已深耕地方,且長年推動節能、綠電、垃圾減量、少紙化等減碳措施,未來也將陸續在其他縣市據點推廣植樹活動,實現淨零減碳目標。歡喜今年選在南花區種下四十六棵苦楝和紫花風鈴木,相信來年再到南化遊客中心,將遇見紫色的浪漫。 遊客中心表示,苦楝屬亞熱帶落葉樹種,每年三、四月長新葉開花,花落後葉片轉變為碧綠色,有茂密的樹冠及綠色的果實,入秋後,苦楝轉變黃葉、落葉後枝葉蕭瑟,直到冬季葉片落盡,滿樹金黃色果實,四季都有風景。

Read More

木棉花開 健康三街橘色燦爛

  安平區健康三街與平通路口一處空地內數十棵木棉花盛開,燦爛奪目。(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近來正是木棉開花時期,安平區健康三街與平通路口一處空地內數十棵木棉開花,火紅花朵,也吸引不少民眾拍照。 民眾指出,每年二至四月,是木棉開花季節,市區內更有不少地點種植木棉,如健康路、水交社文化園區、慶平路運河旁,都種有木棉花,其中健康三街與平通路口一處空地,更有數十棵木棉。 近來該處數十棵木棉開花,火紅的花朵,更吸引民眾目光,還有民眾拿著手機拍照,甚至還有不少鳥兒,也穿梭其間,更是熱鬧。 木棉每年二至四月開花,後長葉。花朵大型,約在五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棉絮可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使用,且木棉樹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但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開花,夏天綠葉成蔭,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

Read More

鶯料理後代出書 紀錄台南生活

  「鶯料理」創辦人第三代天野朝夫贈送市長黃偉哲其著作《退休後與台南常相左右-台南成為我的第二故鄉》。(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日治時期有台南「地下決策中心」之稱的夢幻料亭「鶯料理」,創辦人第三代天野朝夫廿一日拜會市長黃偉哲,並贈予其著作《退休後與台南常相左右─台南成為我的第二故鄉》。黃偉哲感謝天野朝夫捐贈其祖父與父親在台南生活的歷史文物,協助「鶯料理」重建,讓後人能按圖索驥遙想當年風華。 天野朝夫熱愛台南,退休後以long-stay方式來台南踏尋先人足跡,其著作《退休後與台南常相左右》,用真誠文字描繪實際生活體驗,如水仙宮市場、康樂市場、東菜市等傳統市場的民間活力,書中也自述遇上令他最難忘的「0二0六地震」,以及見證新冠期間,台灣防疫之成功。 天野朝夫表示,寫完書圓了他一個夢想,並特別感謝市長為書撰寫推薦序。他表示要把此書獻給家人,往後也要常回台南走走。 黃偉哲表示,《退休後與台南常相左右》不只是一部家族史,更是刻劃大時代下台日情誼的重要史料。台南與日本淵源深厚,今日還能看到當年來自日本的許多人在台南建設留下的痕跡,例如濱野彌四郎技師參與興建的台南水道,以及八田與一技師建造的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 天野朝夫的祖父天野久吉,是台南知名日本料亭「鶯」創辦人,天野朝夫的外祖父—住吉秀松,創設了「住吉組」(建設公司),出錢出力為台南的消防民間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礎,是「台南消防之父」。兩人都留下故事在台南,亦在台灣留下深遠影響。

Read More

黃偉哲視察蓮潭國中小二期工程

  市長黃偉哲到蓮潭國中小學校視察校舍工程進度。(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台南市政府投入五點七億元,持續推動蓮潭國中小第二期暨國中新建校舍工程,目前工程已進尾聲,國中部正式招生完成,預計招收二百三十人,卻有三百五十二人登記,廿一日已公布錄取名單,錄取率六成二,在少子化能有如此招生成果確屬不易。 蓮潭國中小自一一二年八月正式改制為國中小後,積極打造雙語與國際化學習環境,並引進多元資源,提升教學品質。廿一日市長黃偉哲在教育局長鄭新輝陪同下,到蓮潭視察校舍工程進度。 黃偉哲表示,在少子化浪潮之下,蓮潭國中小能逆勢上漲,相當不容易,他期盼大家都能順利找到喜歡的學校就讀,市府也會努力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鄭新輝指出,此次二期校舍由解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和勝冠營造協力合作,校舍以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等級標準規劃設計,將智慧水電表、太陽能系統、雨水貯留回收系統等納入規劃考量,並將環保永續精神融入校園建築。 鄭新輝說,蓮潭國中小二期校舍工程完工後,將增設國小部十二班、國中部廿四班,其中國中部配合校舍興建及師資,已招收新生八班。校長許嘉齡則表示,蓮潭國中小引進多元資源,打造國際化校園及落實雙語教學,二期校舍工程完工後,除持續深化國際教育,將有更充裕的教學空間與課程結合,進行國際禮儀教學,締結國外姊妹校進行國際交流、發展管絃樂團等特色團隊,同時也要利用南科園區資源,結合AI科技深化差異化教學,期待能成為南科地區表現卓越的特色學校。

Read More

全國學生音樂賽 南市奪127面獎牌

  東區復興國小弦樂團特優。(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今年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南區團體組賽事由台南市承辦,共有來自七縣市五百二十二支隊伍到台南參賽。台南市代表隊成果豐碩,共計勇奪五十一隊特優、七十五隊優等、一隊甲等,拿下一百二十七面獎牌,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市長黃偉哲表示,本次承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南區團體賽,共有來自南區七縣市初賽選拔後的菁英隊伍一同較勁,競爭激烈下台南學子仍克服比賽臨場壓力,發揮精湛技藝,今年度獲獎隊伍數超越去年共增加三十二隊,充分展現台南音樂教育深耕成果的軟實力。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市團隊在強項管樂合奏項目中有南科實中獲得特優(連續三年);弦樂合奏項目計有東區復興國小(連續三年)、大成國中(連續九年)、後甲國中(連續四年)、復興國中(連續四年)及建興國中(連續七年)等五校獲得特優;絲竹室內樂項目計有崇學國小(連續六年)、大甲國小(連續四年)、五甲國小(連續三年)、大成國中(連續六年)、台南一中(連續四年)及台南女中(連續四年)等六校獲特優;永華國小更是在口琴合奏項目中連續十年獲得特優,成績斐然。 另外弦樂合奏國小B組代表南市出賽的立人國小、新營國小、東區復興、文元國小及國中B組民德國中、建興國中、復興國中,均全數獲得全國特優;其中大成國中在「鋼琴五重奏國中團體A組」、「弦樂合奏國中團體A組」、「鋼琴三重奏國中團體A組」、「管弦樂合奏國中團體A組」及「弦樂四重奏國中團體A組」等五個組別中亦全部獲得特優殊榮。

Read More

官田國小吃排餐 提前歡慶兒童節

  官田國小學童真幸福,吃豬排餐慶祝兒童節。(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兒童節將至,官田國小舉辦西式排餐體驗課程,二百多名學童不僅吃到香噴噴的豬排,還學習西式用餐禮儀,提前歡慶兒童節。 官田國小校長陳慶林指出,慶祝兒童節吃排餐已有十二年了,邀請專業餐飲團隊現場煎豬排,香氣傳遍校園,讓學童們垂涎三尺,情緒激動等待豬排餐上桌。用餐前首先播放《餐前五分鐘》及西餐禮儀教學影片,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刀叉,再共享美味的排餐。 低年級顧及使用刀叉安全,煎好的豬排由餐飲團隊切好送到教室食用,三年級以上則在體育館用餐,第一次動刀叉的三年級學童最是好奇,究竟是哪隻手拿刀?常常搞不清楚,要靠一旁的老師協助。 官田區長洪聰發也到場與學童一起用餐,提前祝福孩子們兒童節快樂。家長會長陳世欽貼心送來布丁當甜點,為排餐課程畫下完美句點,讓學生備感幸福。

Read More

南大附中與南台策略聯盟培育人才

  南大附中校長陳森杰(前左)與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前中)簽約策略聯盟,將透過資源共享等面向合作,共同培育未來的優秀人才。(南大附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大附中校長陳森杰率領團隊造訪南台科大,除參觀南台圖書館、工學院及智慧健康學院教學環境和特色,並與校長黃能富簽署策略聯盟合約,將透過教學、研究及資源共享等面向的深度合作,共同培育未來的優秀人才。 附中校長陳森杰表示,此次與科技大學進行教育資源的垂直整合,對於兩校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指出,透過更深化的課程合作,例如目前附中部分學生的專題研究,正是在南台師長的協助下,得以接觸到大學端更廣泛的學術領域,對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相信這將能為附中學生帶來更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機會。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此次策略聯盟的簽訂,將有助於兩校整合彼此的教育資源,進而提升整體教學品質,為學生創造更優質學習環境。未來雙方將在課程合作、師資交流、學生競賽,以及產學合作等多個層面展開合作,共同培育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未來人才。 此次策略聯盟的促成,特別感謝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理事長莫素娟的熱心支持與推動。她不僅是南台科大的傑出校友,也是第一屆EMBA畢業校友,長期以來對於聽障學生關懷備至,並對教育事業懷抱高度熱忱,為此次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