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業者自主管理 環保局分級嚴格把關

  加強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業者自主管理,環保局分級嚴格把關。(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今年環保局預計協助四百家事業進行土壤及地下水調查與自主管理,桃園環保局三月二十一日在環保局、二十四日在市府舉辦實體與線上說明會。會中透過實際污染場址案例分享及法規概述,幫助業者瞭解工廠生產過程的污染防治重要性,及早預防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避免未來可能面臨龐大的整治費用與裁罰,兩場參加人數約三百人,交流氣氛熱絡。 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依據環境部的「事業自主監測及預防管理制度」,以污染預防管理為核心,根據事業類別、污染源及運作特徵,透過量化評分篩選,將事業分為A加強管理群、B自主管理群和C檢視管理群三級。透過擬定分群分類管理策略,並依潛勢污染排序進行調查,為的就是避免過去如高銀化工、基力化工及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等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再次上演。 顏己喨說明,環保局在全面盤查了解後,將依據高污染潛勢現勘評分標準(REC)來核定,當評分高於8分時便會進場採樣調查,倘檢驗超過土壤及地下水管制標準,即列入應整治對象。環保局提醒業者,應自我檢視事業原物料、製程、廢棄物是否含有土污法管制物質,一旦發現污染物洩漏至地面時,即應進行土壤或地下水採樣分析,確認是否有污染情形發生。

Read More

公有路外停車場汽車格禁停大重機? 新北:無此規定

  大型重型機車停車區。(新北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網路流傳民眾騎乘大重機至新北市公有停車場停放,遭業者限制禁止停放小型車格一事,新北市交通局表示,經查是因現場管理人員不諳規定,錯誤限制大重機停車,交通局將依契約規定處罰,並請業者加強人員訓練,避免類似情形發生。 交通局停車管理科代理科長王昶閔表示,新北市轄管公有路外停車場無論場內有無設置大重機專用停車位,所有小型車格均依現行法令規定可供大重機停放使用。 王昶閔說,為滿足大重機停車需要,交通局依法開放十二萬多汽車格供大重機停放外,更已逐步檢討增設大重機專用停車位,目前已於七十處路外停車場設置四百0五格大重機專用格位。 交通局表示,民眾若對新北市轄管公有停車場遇有業者管理方式有疑義時,均可透過正式管道理性表達訴求,交通局會進行必要查處。交通局呼籲相關民間團體人士切勿以號召發動非自然需求性停車,造成地區停車供需短暫失調,不僅影響正常停車秩序,更難以確保公眾停車權益。

Read More

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 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展出

  「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展出。(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策劃「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即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在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展出。 水利局表示,展覽由市府水利局攜手東海大學與挺挺網絡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策劃,展現公私協力的力量。 展覽內容結合紀實影片、科學研究數據、藝術展品、插畫設計及互動體驗等多元媒材,生動呈現遊蕩犬貓對野生動物生態的影響,以及動物福利的核心理念。展覽特別聚焦「動物五大自由」,藉由國內外研究數據,揭露犬貓遊蕩對山羌、穿山甲、白鼻心等野生動物的生存威脅,引導觀眾思考如何在動物保護與生態平衡之間取得最佳解方。 水利局說明,筏子溪流域位於都市與淺山交界,是一片生態豐富的自然景觀區,擁有各種珍貴的動植物。遊蕩犬貓的問題已逐漸成為威脅當地動物生態的隱憂。流浪動物對本地野生動物造成捕食壓力,可能攜帶疾病,危害其他物種的健康。

Read More

史前館「聖堂光影」 透過傅義修士的教堂建築見證生命交會的故事

  由天主教白冷會與史前館共同策展的「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於史前館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開展。(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十月七日,於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推出由天主教白冷會與史前館共同策展的「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二十一日開幕式先由遠在瑞士的神父葛德預錄影片遙寄祝福,隨後由都蘭天主堂聖詠團為特展獻唱詩歌揭開序幕。 包含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教廷駐台大使館代辦馬德範、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黃兆明、白冷會修士歐思定、都蘭天主堂教師楊贊妹、監察院委員浦忠成、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王長華、國立台灣史前文化館長蔡政良及此次協力策展的部落天主堂族人等出席開幕。蔡政良與歐思定共同敲下響鑼,宣告「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正式開幕。 徐宜君表示,白冷會與傅義為台灣東部地區無私的奉獻,更捐贈珍貴的手稿給史前館典藏,讓大家可以透過展示,了解白冷會如何透過建築傳遞信仰,見證其跨文化與跨族群的重要貢獻。教堂建築呈現與土地深刻的連結與意涵,更佐證他們為台灣所做的努力與奉獻。 蔡政良指出,史前館以重現、復振與再生為取徑,希望扮演台灣史前、南島歷史、社會、環境與文化的樞紐角色,並希望透過創新與趣味體驗的方法,啟發人們探索與反思台灣在世界上的定位。 史前館表示,「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不僅是一場靜態的展覽,更是一場與歷史與人群對話的體驗。回望白冷會與當地族群的傳教歷程,這些教堂不僅改變當地的地景,也深刻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與文化樣貌。  

Read More

新竹榮民服務處啟動榮民免費配鏡(含助聽器)巡迴服務

  新竹榮民服務處啟動榮民免費配鏡(含助聽器)巡迴服務,鞠宗顯處長(左一)特地前去關心長輩。(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關心榮民視力健康,同時免除舟車勞頓辛苦往返,新竹榮民服務處廿一日辦理今年第一次榮民免費配製眼鏡(含助聽器)巡迴服務,主動深入社區,提供便利之服務。 新竹榮服處表示,現場由志工引導及陪伴行動不便長輩配置老花眼鏡,並宣導輔導會醫療體系榮民就醫綠色通道措施,說明榮服處全功能櫃台提供綠色通道諮詢及協助掛號服務。另於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設置榮欣志工諮詢服務櫃台,協助榮民長輩就醫。 現場榮民踴躍參與,高齡九十七歲榮民劉奶奶也由鄰居陪同來參加配鏡服務,劉奶奶對於榮服處及廠商熱忱與細心專業服務,表達肯定與感謝,新竹榮民服務處處長鞠宗顯也於現場關心瞭解榮民眷服務情形。 鞠宗顯表示,為嘉惠榮民前輩,舉凡兩年未曾接受配鏡服務有需求之榮民,可攜帶榮民證就近接受服務,陸續將再辦3場次,以服務榮民長輩。

Read More

桃竹苗分署提供中高齡一對一職涯諮詢 攜手規劃職涯新藍圖

  桃竹苗分署提供中高齡一對一職涯諮詢,攜手規劃職涯新藍圖,歡迎四十五歲以上民眾多加利用。(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應對職涯挑戰做準備,桃竹苗分署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提供民眾專屬的一對一職涯諮詢,對於是否該轉換跑道、突破職涯瓶頸、退休規劃等不知如何抉擇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們,可藉由諮詢後重拾自信、探索新機會,進而實現職涯的華麗轉身。 桃竹苗分署表示,年屆七十歲的李先生退休後,因獨居而缺少與人互動的機會,希望可以藉由回到職場,持續與社會保持互動,進而來到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尋求協助,經職涯諮詢師「一對一職涯諮詢」後,發現李先生離開職場多年,對於現今的就業市場與自身的職涯方向感到迷惘,便運用職涯卡牌協助李先生釐清自身工作優勢及就業需求,找出退休後再就業的職涯方向,並協助李先生完成履歷撰寫及求職面試技巧,一步步協助他篩選職缺、投遞履歷。不到兩週的時間,李先生成功錄取飯店清潔人員一職,目前穩定就業中。 李先生表示,重返職場後,不只找回自信,也在工作中與同事相處融洽,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開始工作後,仍會接到諮詢師的電話,關心他目前就業的狀況,讓他感到相當的暖心。他相信,無論年齡大小,只要願意都有再出發的可能。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提供免費一對一職涯諮詢,服務對象為四十五歲以上民眾,不論是二度就業、轉職、退休規劃,都可透過專業職涯諮詢師的分析及測評工具,進一步自我探索及職能優勢分析,找出個人的優勢及亮點進而能更快與企業媒合成功。

Read More

台中石岡民宅暗夜惡火6人逃生 忠犬護主命喪火窟

  台中市石岡區九房里石城街復興巷昨日清晨發生火警,火勢猛烈房屋遭燒毀,所幸一家六人及時逃生。(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石岡區九房里石城街復興巷二十一日清晨發生一戶平房電線走火,火勢猛烈房屋遭燒毀,所幸一家六人及時逃生,可惜一隻家犬疑似護主逃生不及,遭濃煙嗆死,起火原因正由警消進一步調查釐清。 台中市消防局指出,失火民宅位於偏僻鄉間,因為只有產業道路造成大型消防車無法進入,抵達現場時只能先透過抽取魚池水源補充滅火,消防人員奮力澆灌火勢,所幸家中成員全部平安逃生,但在火場發現一隻家犬被嗆斃,令家人哀傷不已。 石岡區公所表示,失火民宅住戶是弱勢租屋者,已經租約十五年,目前大火後生活陷入困境,公所會派社工人員前往關心慰問,努力協助後續需求,盼能度過此一難關。

Read More

第23屆天母水道祭聚焦森林議題 千人踩街響應世界水資源日

「二0二五第二十三屆天母水道祭」於三月盛大展開。(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響應三月二十二日世界水資源日,「二0二五第二十三屆天母水道祭」於三月盛大展開,吸引超過一千四百位天母地區在地居民、學校師生熱烈參與,創下歷年新高。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一日表示,今年度活動以「森林」為主題,強調森林與水資源的緊密連結,透過學校和在地團體的共同努力,將?資源教育與環境保護理念深植人心。 活動從天母地區信仰中心三玉宮開始,首先進行祈福典禮,接著在水道頭引領下,展開盛大的變裝踩街活動,沿著中山北路七段遶境到三角埔發電廠,進行水道頭及拍犬交接儀式,為天母水道祭正式揭開序幕,各校學生也展開各類環保議題的闖關活動。 為積極推動保護地球?資源的行動,自二00三年起,天母地區年年皆在世界水資源日前後,結合在地學校的水資源教育及社區特色儀典,辦理「天母?道祭活動」。原由社區居民自主創發,結合鄰近學校、機關及地區特色團體共同舉辦,今年參與人數再創新高,約有一千四百人,包括主辦本次活動的天母國中以及蘭雅國中等。 每年聲勢浩大的變裝踩街都特別吸引民眾目光,今年變裝的主題為「森林」,因為森林是水的故鄉,愛護森林就能涵養水源,藉此讓學子們更了解水的源頭,不僅能在生活中落實「節水」,珍惜水資源,還能「愛水」、「親水」,也呼應一一四年起全面推動的校園樹木碳匯盤查,都在喚起大家對樹木的重視,激發每個人愛樹、護樹的情懷,一起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Read More

土石流防災學教育 寓教於樂從小扎根

  溪山國小土石流研習營活動。(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二十一日表示,隨著極端氣候的影響加劇,颱風與豪雨帶來的土石流風險日益升高,因此大地工程處每年在防汛期前,均會執行各項防災措施、災害應變準備、疏散避難演練及防災宣導。 其中包含大地工程處於一0三年首創的土石流防災教育宣導進入國小校園,針對行政區內有土石流潛勢溪流的學校,在寓教娛樂中導入環境永續發展的概念,並建立水土保持與土石流防災概念,期能透過加強學童的防災危機意識,達到土石流防災觀念向下扎根的目標,期許由下而上深耕落實防災概念於日常生活,將土石流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與損失風險減到最低,朝全民「防災、減災、避災」的目標前進。 為了讓國小學童能夠更容易理解與記憶,活動採用了多元且生動的宣導方式。藉由一系列有趣的互動遊戲,吸引了眾多國小學生及老師的參與。從影片呈現到遊戲競賽,讓參與者們在遊戲中學習到了水土保持及土石流防災的重要知識。最後的有獎徵答活動更是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學童們熱情 參與,在遊戲中學習重要的防災概念。 大地處土石流防治科朱信安科長表示極端氣候的挑戰不容忽視,透過這類防災教育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童的防災意識,也能將知識傳遞至家庭與社區,擴大防災效益。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將持續推廣土石流防災教育,並強化應變機制,以確保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共同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

Read More

訂三月為青年月 竹市府邀青年座談勉發揮熱忱參與公共事務

  救國團新竹團委會二十一日率領二十四名新竹縣市的優秀青年參訪新竹市政府,並進行青年政策交流。(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三二九青年節將至、救國團新竹團委會二十一日率領二十四名新竹縣市的優秀青年參訪新竹市政府,並進行青年政策交流。雙方針對科技產業、青年創業及青年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代理市長邱臣遠肯定青年朋友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投身公益行動,市府將持續打造有利於青年的幸福宜居環境。 邱臣遠表示,市府高度重視青年發展,並於今年一月一日成立「新竹市青年發展中心」,專責推動青年發展的核心業務,並以「青年創意」、「青年創業」及「青年創造」三大亮點為重點,幫助青年朋友發展興趣,實現自我並打造成功人生。 救國團新竹團委會二十一日率領二十四名新竹縣市的優秀青年參訪新竹市政府,並進行青年政策交流。(記者曾芳蘭攝) 邱臣遠說,今天會議感謝三位同學提出寶貴建議,討論竹市產業未來發展及市府協助青年創業等規劃,特別針對科技產業人才培育方向進行深入討論。 勞青處說明,青年代表關心城市發展、創業機會及青年活動支持。市府回應,新竹不僅是科技重鎮,更致力於打造宜居智慧城市,透過「竹科X計畫」引進AI、5G等高科技企業,協助青年投身科技產業。同時,市府推動TPASS通勤票、全電動公車等政策,並規劃淨零碳排,確保城市發展與環境永續並行。為促進產業多元化,市府舉辦「青年創新職涯嘉年華」,成立青創孵化基地、提供創業貸款補助,並透過「二代青創產業交流會」促進傳產與新創合作,未來將提供更多資源,打造充滿機會與活力的城市。 青發中心補充,市府今年擴大舉辦三月青年月系列活動。二十二日將在二二八紀念公園舉辦青年創新職涯嘉年華,二十二、二十三日北大公園將舉辦「新竹風之市∕采風集」在地青年文化市集;二十三日則有十八尖山賞花活動三十日將舉辦青年永續創業論壇,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更多青年月活動資訊,請追蹤「新竹市政府青年發展讚」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outhHsinchu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