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社區遠 灣裡32號公車站牌擬遷移

  南區灣裡交通局設置往高鐵方向公車,因離社區較遠不便,議員李啟維建議改和1號工車站牌共構。(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區灣裡因86號快速道路通車,重劃區外來人口進駐,發展蓬勃,交通局設置往高鐵的32號公車頗受好評,因設在同興路,離社區較遠,議員李啟維建議,可將往高鐵32號公車站牌和明興路馬鎮宮1號公車站牌共構,方便鄉親搭乘。交通局表示,初步認為有機會搬遷,設置地點須會勘確認。 李啟維表示,民眾反映32號公車站牌設在同興路,離社區較遠,搭乘32號公車攜帶行李走路會比較不方便。 公運處長吳偊之表示,1號公車行駛明興路往高雄市茄萣區,為直行路線,32號公車則是行駛高鐵站,因1號公車站牌緊鄰路口,左轉同興路恐有違反交通法規和安全問題,會辦理會勘確認後才能確定移往何處。

Read More

新營波光節月津港燈節閃耀溪北

月津港燈節將在二月十六日落幕,路過走過的民眾不要錯過。(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二0二五新營波光節已於二月八日開展,但月津港燈節將在二月十六日落幕,目前兩大燈節共同閃耀北台南。市長黃偉哲說,兩大燈節各有特色、各自美麗,請路過走過的民眾不要錯過,把握時間來溪北走一趟,同時享受兩大燈節的光影藝術盛會。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說,新營波光節今年以「路徑之間」為主題,打造天鵝湖為藝術與文化的光影場域。八件主題作品中,〈AquaMira水幕投影〉以天鵝湖為主題進行發想,結合影像、音樂及噴泉,讓觀眾體驗一場波光水霧中的聲光大秀。 新營波光節打造天鵝湖為藝術與文化的光影場域。(文化局提供) 位在迎賓大道的〈新營霓虹〉由藝術家李勇志創作,以數位影像喚醒新營的集體記憶;日本藝術家胡宮雪娜〈IT’S A PEACE OF CAKE〉則以台灣雞蛋糕造型隱喻戰爭與和平,透過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展現對現實世界的文化思考。 月津港燈節策展主題「光的年輪」,四大展區六十六件作品中,有用主張藝術團隊〈無盡光輪〉、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團隊〈光─輪月〉、都市藝術工作室〈月亮的表情:)〉、周柏慶x何昆瀚〈像與影的呢喃〉,以及由曾瑋、王瑞亨、徐子若創作的〈MIRAGE〉等,都成為當前社群瘋傳的超人氣創作。 另位在巷弄燈區的〈點亮‧時光〉,以及連成巷巨大兔子的〈月時獸〉成為最受歡迎的拍照打卡熱點。

Read More

市府「ISO14068-1碳中和管理」證照班 以行動宣示投入減碳的決心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十二日辦理「ISO14068-1碳中和管理」證照班,透過課程增強碳中和知識及應用,提升機關碳管理識能,以行動宣示投入減碳的決心。 碳中和就是透過減少排放或碳匯等方式吸收,讓碳排放和吸收達到平衡,要實現碳中和,就需從碳盤查、碳足跡計算著手,進一步執行減量與抵換策略。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因應中央減碳策略,市府於一一二年起辦理溫室氣體盤查ISO14064-1內部查證員訓練證照班,共有一百人完成證照班課程,透過盤查結果精準掌握碳排放現況與熱點,本次ISO14068-1碳中和管理訓練,則是進一步部署減碳策略,為未來的碳中和行動做好充分準備。 課程著重於碳中和概念與實踐,內容涵蓋組織碳管理、碳抵換機制、碳權交易策略等實務,並講授最新國際趨勢與應用案例,協助各局處深化碳管理思維,確保在政策執行上更具系統性與前瞻性。 環保局指出,台南市持續辦理機關淨零人才培育,全面碳盤查掌握排放量及排碳熱點,並對外揭露碳排數據,與民間共同落實減碳行動,穩健邁向二0五0淨零目標。

Read More

配合南科發展 市府在善化、新市、安定等三區進行南科ABCDENO區區段徵收

配合南科發展,地政局市府在善化、新市、安定等三區進行南科ABCDENO區區段徵收。 (地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科園區快速發展,市府在善化、新市、安定等三區進行南科ABCDENO區區段徵收,共三七五公頃,規劃產業專區、住宅區、商業區,並開闢公園、綠地、醫療、電力、學校等公共設施,未來將建構高科技產業S廊帶兼具產業發展及宜居的生活圈,讓地主、市民與市府共享開發成果,創造三贏局面。 地政局表示,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應先與所有權人進行協議價購,將於二十一、二十五至二十七日,進行七場協議價購會議,主要讓市府以「買賣」方式,向所有權人購買土地或地上物所有權,市府在法令許可下,將竭盡所能與所有權人協議。 針對所有權人關心如何領回土地,也將於四至五月,另通知所有權人召開區段徵收公聽會,屆時針對區段徵收及申領抵價地等相關程序及權利,將有更詳盡說明。 因次權利人數高達兩千六百多人,地政局以雙掛號方式,寄至所有權人土地登記簿地址、戶籍地址等相關地址,請所有權人留意查收。 價購會議二十一日於善化、二十五日於新市、二十六和二十七日於安定,分上、下午場次,通知書上已預先安排場次,若無法出席,亦可至地政局臉書或YouTube觀看直播或至其他場次與會,另在善化市場二樓設有南科開發區專案辦公室,民眾可親自前往洽詢。

Read More

復圓計畫 讓藝術轉化傷痛

藝術家蔣勳、和通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合作推出「復圓」計畫,讓藝術轉化傷痛。圖為蔣勳將母親金項鏈改為金印。(翻攝蔣勳臉書)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親人亡故,最難處理他們留下的遺物,遺物已不只是物質,也牽連著許多捨不得的記憶。蔣勳文化基金會、和通文化藝術基金會和藝術家董承濂推出「復圓」計畫,希望透過彼此信物的重生,讓藝術轉化傷痛。 蔣勳表示,月會缺,月也會圓,在缺憾裡期待「復圓」,元宵節是一年第一次月圓,將承載過往與情感的物件,以嶄新形式回到手中,讓愛與記憶得以延續。 在藝術家董承濂心中,藝術不僅止於視覺美感,更擁有療癒人心力量。「復圓」計畫源於其一位摯友的丈夫離世後,詢問該如何處置那枚承載著深厚情感的婚戒?與其將戒指塵封於抽屜或隨著丈夫一起長眠,董承濂提議,將兩人的婚戒重新鍛造,成為一個修復破碎,保留美好的重生。 同樣的問題,蔣勳的母親擁有一條金項鏈,他了解在當年兵荒馬亂年代,黃金對母親的意義,母逝後,他將金鏈改為金印,鐫刻「花甲」二字,金印有扣環,可隨身攜帶。這項「復圓」計畫,由和通基金會推動,在水交社和通蔣勳書房建立工作坊,希望將更多人的「捨不得」遺憾,轉換成「復圓」。 基金會表示,或許你也擁有一件無法割捨的信物,如一對定情戒指、一把失去鎖孔的鑰匙,或一件微不足道,卻盛載回憶的物件,當指尖輕觸時,彷彿仍能感受到思念痕跡,將透過復圓計畫的藝術家和民眾攜手,傾聽故事,在悲傷縫隙中尋找光亮,將回憶鍛造成象徵愛與永恆的獨特作品,活動免費,洽基金會官網或親洽水交社蔣勳書房。

Read More

崑大成立傑出校友聯誼會 募款逾200萬

崑大舉辦晚宴活動,除成立傑出校友聯誼會,發起募款餐會,募得款項逾兩百萬元,幫助經濟不利在校學生,善盡社會責任。(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辦學績優,畢業校友累計逾十五萬名,在校長李天祥積極籌劃與帶領下舉行晚宴活動,除成立傑出校友聯誼會,更發起募款餐會,在校友熱烈響應下募得款項逾兩百萬元,除凝聚校友彼此間情誼,更透過募集款項幫助經濟不利在校學生,善盡社會責任。 崑大歷屆畢業校友在各自專業領域上發光發熱且有卓越表現,自九十六年起遴選傑出校友至今已邁入第十九屆,共有七十二位在各個專業領域之佼佼者獲得母校肯定,並獲頒傑出校友殊榮。 此次藉由聯誼會之成立,來自北中南逾四十位傑出校友一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促進校友與母校交流情感,並增進彼此鏈接,壯大校友彼此間的力量,發揮群體力量與智慧。 首屆傑出校友成立大會由李天祥擔任會長並頒發聘書,副校長鐘俊顏擔任副會長;台南市餐旅教育協會理事長暨大億旅行社總經理周立峯擔任召集人兼執行長;顧問團則由崑大校友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郭海濱、校友總會理事長莊旭彬、學術副校長侯順雄、校務顧問陳藝昕、學務長楊泰和接任;秘書團隊則由校友服務中心共同籌劃承辦。 晚宴中傑出校友們更自發性地發起募款,在校友支持下募得逾兩百萬元,其中第三屆傑出校友、巴巴事業集團董事長黃烱輝更允諾,二0二五年起連續五年每年皆捐助八十八萬元,提攜學弟妹,讓現場更充滿溫馨的氣氛。

Read More

南市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 2000師共學

  台南市教育局在永康鹽行國中舉辦「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分享會,逾一五0位教師實體參與,同時線上直播,與近兩千位教師進行連線共學。(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十二日在永康鹽行國中舉辦「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分享會,除超過一五0位教師實體參與,並同時進行線上直播,有近兩千位教師在學校透過大會議室進行連線共學,展現學習無邊際。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數位科技的發展,讓因材施教變得可能。近年來,教育現場積極導入數位工具,提升課堂互動與教學成效。致力於推動「讓每個孩子在每堂課都有學習」,結合數位資源、專業輔導團隊與校外專家支援,協助教師設計適合不同學生需求的教學策略,確保每人都能依自身步調學習成長。 此次參與分享國英數教學的教師來自多所國小,包括柳營李雅琴、新泰劉叡築、賢北廖智生、永康勝利石坤龍、大內陳孟婷、大山李彥儒等。其中李雅琴特別分享,她開始系統化推動課中差異化教學,是因她帶班的一位五年級女學生,有次上課寫學習單的時候,大聲哭喊「啊!我就是不會啊!」學生學習的無助感讓她感到不捨。 為此,李雅琴為這位女學生設計學得會的學習內容,讓她開始一步步在課堂上有學會的自信,這一年多的實施,現在這位學生已可以露出開朗的笑容和同學一起投入學習。 與會教師分享了如何運用線上學習平台、互動式白板、即時回饋系統等數位工具,來針對不同學生需求進行個別化指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Read More

新環教課程白金騎遇探索北門

雲嘉南管理處開發環境教育新課程,志工們親手體驗鹽雕DIY。(雲嘉南管理處提供) 記者黃文記∕北門報導 為推廣環境教育及低碳永續旅遊,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正開發嶄新環境教育課程「白金騎遇‧飛羽樂章」,十二日舉行新教案試教活動,邀請管理處解說志工深入探索北門鹽田與濕地生態,待教案審核通過後,將開放各機關團體及學校預約。 雲嘉南管理處處長徐振能表示,雲嘉南鹽田及濕地環境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已開發三大特色環境教育課程,涵蓋鹽業文化、濕地生態與候鳥遷徙等議題,希望透過第四套新課程開發,讓參與者以騎行自行車的方式深入濕地與鹽田,提升環境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新課程規劃帶學員由北門遊客中心出發,沿著夕鹽段多元自行車道騎行,穿梭於濕地廊道,觀察各式候鳥與濕地植物,深入了解濕地保育面臨的挑戰;並觀察中洲與十六號廢曬鹽田,以及井仔腳復育鹽田等鹽業地景。 參與試教活動的志工共有十九位,由台南市生態旅遊發展協會的環境教育人員黃瑞興、蔡麗香及張太明等講師,帶領志工們認識及討論新教案課程內容並給予反饋意見,志工們親手體驗鹽雕DIY,以濱海常見的招潮蟹為造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鹽藝作品,並品嘗鹽鹵豆花與茶葉蛋,感受鹽在生活中的多重魅力,同時支持地方文創產業。 未來新教案經國家環境研究院審核通過後,將上線開放各機關團體及學校預約,讓民眾有更多機會以沉浸式體驗學習方式,實地感受雲嘉南濱海環境變遷與文化發展的脈動。

Read More

大橋國中元宵詞語挑戰 探索蛇文化

橋中蛇年元宵生肖主題詞語挑戰活動,完成謎題學生依答對規定題數進行抽紅包拿禮物鼓勵。(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圖書館舉辦元宵節「蛇來照顧」生肖主題詞語挑戰活動,邀請學生一同探索與「蛇」相關的文化、成語、歷史及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們領取蛇年趣味詞語謎題,自行查閱填空有蛇的一切詞語,依答對規定題數給予抽紅包或小點心鼓勵。 元宵生肖詞語挑戰內容題目由橋中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楊淑惠精心策劃,並參考國語辭典、歷史文化、流行時事,編輯出完整的蛇年詞語謎題,讓學生在挑戰中學習,例如「中國古代北方靈獸,形象是黑色的龜與蛇,代表冬天:玄武」、「馬雅文化中半蛇半鳥的神祇,象徵雨季與豐收:羽蛇神」等。 謎題內容涵蓋生活、自然、文學、藝術及成語,讓學生在趣味解謎中拓展知識領域。例如「蛇足」、「蛇蛻」、「吞食蛇」、「四腳蛇」、「畫蛇添足」等詞語皆成為謎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挑戰答題,無形中累積課內外的知識與常識。 活動方式為學生至圖書館櫃台領取蛇年趣味詞語猜謎單,共六十六題,並自行查閱、填答有關蛇的詞語,完成後交回即可獲得抽獎機會。圖書館準備了玩偶、美食、文具等豐富獎品,讓學生在解謎的同時,也能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此次活動共有十五個班級全員參與。 許多學生分享,好朋友一起分工查詢網路找答案,也有全家總動員一起查找資料討論答案,甚至與爸爸媽媽合作解題,增進親子互動。

Read More

健保署「提升偏鄉區域資源整合照護試辦計畫(R3計畫)」成果發表

各醫療院長都派員到彰基參加健保署舉辦的R3計畫一年成果發表,並分享經驗。(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提升偏鄉區域資源整合照護試辦計畫(R3計畫)」,經過一年努力,各地醫療團隊成果豐碩,健保署十二日假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培訓中心舉行期末成果發表會,包括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組長丁增輝、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彰基總院長陳穆寬、二林基督教醫院院長詹賜貳及南投基督教醫院院長張尚文等都到場見證。 健保署丁增輝表示,這次計畫很感謝彰化縣衛生局及彰基陳穆寬總院長的協助,這個計畫就是說讓在地的醫療能夠跟上面的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以及下面的診所能夠做很好的整合,讓在地的民眾留在當地就醫,就不用一有疾病就馬上得跑大台中,在大彰化地區可以得到很好的在地醫療,這是R3計畫裡最重要的目的。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感謝健保署這個專案計畫,以及陳穆寬總院長的支持,替我們偏鄉的醫療打了一個強心劑,彰化縣衛生局、衛生所二基詹賜貳院長一定會全力守護偏鄉地區的健康。彰基醫學中心總院長陳穆寬表示,在健保署、彰化縣衛生局以及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帶領的團隊,彰基會全力將整個總院及體系醫院結合在一起,把R3試辦計畫推動得更加成功,因為這是對患者有意義的事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