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光節鄭朝方組竹北隊 首次徵件在地藝術家入選

徵件作品「匯流而上」為藝術家陳婉宜(左)與許珮賢(右)共同創作,而陳婉宜為在地竹北人。(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二五竹北光節今年以更為多元的藝術視野拓展燈節面向,首度舉辦藝術燈飾徵件計畫,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襄盛舉,探索設計與科技、傳統與創新、藝術與人文交融的可能性。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入選的兩件作品《匯流而上》與《半伴》皆與竹北的文化脈絡緊密相連,展現城市獨特的地景與精神風貌。 位於「繁花之境」的《匯流而上》,由竹北在地藝術家陳婉宜與許珮賢共同創作,作品承載竹北從農業時代邁向科技之城的發展歷程,見證時間與土地的流動變化。作品以自然界的細微紋理為靈感,運用樹葉與蔬菜葉脈轉化為能量體結構,呈現溫柔而堅韌的動態視覺,象徵生命自下而上的成長與蓬勃生機。光影交織間,引領遊客穿梭於微觀與宏觀的變幻視野,感受生命能量的流動。 陳婉宜說,連續兩年都是在台南月津港燈節展出,這次能在竹北展出,意義非凡,因此透過作品傳遞對竹北深厚的情感與記憶。 另一件徵件作品《半伴》則位於「永恆之境」,由Odyssey團隊藝術家吳冠葳、陳煜任與張峻瑋共同創作,作品關注竹北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特色,以風與土地的關係為核心概念,透過曲線交錯的結構呈現風的變幻莫測與土地的穩定力量。半開半封的設計,呼應竹北的丘陵地貌,也展現風城獨特的風貌與文化底蘊。

Read More

台中2車碰撞休旅車衝向民宅 車上3人受傷送醫

一輛BMW休旅車昨日行經北屯區昌平路二段,與路旁起步的轎車發生碰撞,休旅車撞進民宅騎樓,造成車上三人受傷。(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三十九歲李姓女子十二日上午駕駛BMW休旅車載二名小孩,行經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二段,疑因閃避不及路旁起步二十八歲楊男駕駛的轎車發生碰撞,李女休旅車還撞民宅及路旁車輛,造成李女等三人受傷,事故原因待調查釐清。 台中市消防局昨日上午八時多獲報,北屯區昌平路二段發生多車事故,到場時將李女、五歲女童、六歲男童等人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三人均受有肢體擦傷。 警方調查,楊姓男子駕駛轎車在昌平路二段路旁起步,要往大雅方向直行,後方李女駕駛BMW休旅車疑因閃避不及,雙方在事發地點發生碰撞。 事故造成李女車輛左偏,撞到路邊民宅及靜止的一輛轎車與一輛機車,李女及車上搭載二名小孩均有微擦挫傷送醫治療,楊男則無大礙。二名駕駛經酒測均無酒駕,詳細肇事原因由鑑定單位分析研判。

Read More

台中客運閃機車撞路邊停車 波及變電箱噴火花冒煙

台中客運公車昨日行經東區台中路第三市場旁,為閃避機車撞上違規停放路旁轎車。(記者陳金龍翻攝) 轎車遭公車碰撞後,在往旁擠壓到變電箱,造成變電箱猛噴火花,還發出「劈哩啪啦」聲響。(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客運公車十二日行經東區台中路第三市場旁,為閃避機車撞上違規停路旁轎車,再推撞路旁變電箱,變電箱猛噴火花,所幸無人受傷,警方初步對客運蔣姓司機施以呼氣酒測,酒測值為0,詳細肇事責任釐清中。 台中第三警分局昨日上午八時多獲報,第三市場外台中路上有車禍,經查三十二歲蔣姓司機駕駛台中客運的公車行經外車道途中,為了閃避穿插的機車,加上天雨路滑,疑似才失控撞到停在馬路邊的一輛銀色豐田轎車。 因公車碰撞後,轎車在往旁擠壓到變電箱,造成電箱底部噴出火花,還發出「劈哩啪啦」聲響,公車乘客有二到三人,業者派遣另一輛公車接駁,無人受傷。 警方初步對蔣姓司機酒測數值為0,加上公車因事故後輪卡住難以移動,警方需調派專業機具到場排除,詳細肇事責任釐清中。

Read More

鹽水蜂炮啟炮 神轎展開遶境

參與鹽水蜂炮民俗慶典的神轎展開兩天兩夜遶境。(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一一四年鹽水蜂炮民俗慶典十一日上午由台南市長黃偉哲啟炮後,各大廟宇神轎隨即展開兩天兩夜的遶境儀式,統計至十日為止,總共有九十八人次申請一百五十四座炮城。神轎白天分成兩條路線遶行郊區各里,晚上則分成四條路線「犁蜂炮」,首日所燃放的炮城估計約有三十餘座。 黃偉哲十一日上午八點抵達鹽水武廟後,由民政局長姜淋煌、新聞處長蘇恩恩與鹽水區長陳文棋與市議員王宣貿、沈家鳳等人陪同,一起向關聖帝君上香祭拜,隨後點燃鞭炮,由起重機載著長串連珠炮盤旋升空,為今年的神轎遶境啟炮。 台南市長黃偉哲(圖中)與貴賓共同為鹽水蜂炮活動啟炮。(記者翁聖權攝) 鎮南宮周倉爺神轎為先鋒,帶領各廟宇神轎與陣頭從舊岸內展開兩天兩夜的遶境,黃偉哲也搭上神轎花車撒糖果,沿途向民眾揮手致意,祈求神明庇佑台南平安、台灣平安、大家都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神轎白天行經北門社區、下中、後寮、舊營與刺桐寮等地,行經門口時住戶紛紛點燃鞭炮迎接神駕,並備妥鮮花素果持香參拜。晚上七點神轎再由武廟分成A、B、C、D四線出發遶境。A線經西門路轉入橋南老街,在鹽水橋前犁北極殿與泉利號打鐵店共同製作的炮城,掀起首日蜂炮燃放的第一波高潮,隨後轉往明達中學旁的新中街,引燃多座炮城。D線神轎由武廟出發遶經西門路,右轉月津路進入社區。 鹽水蜂炮開射,讓遊客留下驚險刺激的回憶。(記者翁聖權攝) B線與C線的神轎則遶經水秀里竹安宮、上帝廟與五十三將軍廟,其中的上帝廟旁邊海產店的幾座炮城,成為首日蜂炮深夜活動的重頭戲。

Read More

大台南囝仔仙拚仙 卅一學校團隊秀才藝 掌聲不斷

鹽水國中學生表演群獅嬉戲獻祥瑞。(記者翁聖權攝) 岸內國小學生表演戰鼓。 (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配合鹽水蜂炮民俗慶典,「大台南囝仔仙拚仙」十一日在武廟廣場舉辦,由鹽水國中、歡雅國小、岸內國小三校的跨校「廣東獅、戰鼓~群獅嬉戲獻祥瑞」揭開序幕。今年共有卅一個學校團隊上場展現才藝,市長黃偉哲致贈感謝狀嘉勉表演師生。 參加表演的卅一個團隊,都是南市推廣民俗技藝有成的績優學校,計有一所高中、七所國中、廿一所國小、二所幼兒園。表演項目有創意電音、原住民舞蹈、民俗舞蹈、啦啦隊、獨輪車、鼓術、舞龍、舞獅、扯鈴等技藝,呈現多元藝術之美。娃娃兵使出十八般技藝,圍觀的家長與民眾看得頻頻點頭叫好,掌聲不斷。 黃偉哲說,「大台南囝仔仙拚仙」源於民國九十年「南瀛囝仔仙拚仙」,今年邁入第廿五年,是以傳統藝術薪傳為主軸,融合民俗體育與現代表演藝術,提供學校優質藝術團隊,在知名的慶典上大展身手,深具教育意涵,更是台南獨有的人文特色。他很慶幸跟大家一起努力來傳承文化,讓「仙拚仙」能夠永續綿延世代相傳。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安排一系列展覽及慶祝活動,豐厚學生學習課堂外的知識。除藉由參加燈會花燈競賽,學到製作花燈的過程,並親自參與協力完成,更透過大台南囝仔仙拚仙,展現傳統藝術的歷史內涵,也為發揚本土文化注入活力。

Read More

區隔台博館與史博館 提高知名度 台史博盼打出品牌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強調新的一年,將力推台史博品牌和知名度,從大家博物館邁向世界的台史博。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春發表新展望,希望打出「品牌力」,提高知名度。館長張隆志表示,台灣目前有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以濁水溪區分,不單是北部人,即使是文化人恐都搞不清狀況,因此今年新目標即打出「台史博」品牌,建立知名度,並做出區隔度,讓三館既連接又有鑑別度。 台灣博物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國立歷史博物館則位於中正區南海路,台史博則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強調既有「台灣」,又有「歷史」,也希望讓北部民眾能更清楚認識,增加知名度和促進其南下參觀意願。 台史博二0一一年開館,如今升格為三級單位,正進行二期工程規劃,正報請國發會審核,希望二月底定案,十月啟動工程,工期五年,希望在二0三0年十月試營運,在二0三一年台史博二十週年慶時正式對外。 張隆志說,未來新館將定位一館,以國際、文化科技和當代定位,現行教育館為二館,以歷史教育、校際和親子為主,三館則為典藏館。未來門票恐採差別制,或許常設展不收費,特展再另行收費,目前尚未定案。 台史博目前一年預算約兩億八千萬元,門票收入約在千萬元上下,因一館得提營運計畫,將和亞太棒球村等採合作模式,希望增進參觀人潮和收入。 台史博也將從大家的博物館,邁向「世界的台史博」,展覽也將分為幾大方向,包括國家文化記憶庫四年來首推的大型展覽「數味食光」台灣飲食記憶展,如有歷任總統國宴菜單和復刻模型、餐具、傅培梅滿漢大餐配方手稿等。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跳脫以往個人或悲情訴求,以寫生為核心;鼓勵親子認識博物館,也將推出「館藏桌遊特展」,將娛樂桌遊和台灣歷史加以結合。

Read More

陳懷璞完成帆船橫渡北大西洋

台灣航海探險家陳懷璞成功橫渡北大西洋,展現航海極限精神,成為台灣之光。 (亞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之光!台灣航海探險家陳懷璞在亞果遊艇集團支持下,去年耶誕節當日,自非洲西撒哈拉外海的加那利群島啟航,與來自瑞典與德國的三名國際隊友攜手合作,駕駛一艘三十六英尺帆船,挑戰跨越北大西洋,經四十七天的驚險航行,成功完成這場近乎不可能的極限任務,為台灣航海史寫下光榮一頁。 此次航行,陳懷璞與隊友們選擇回歸傳統航法,依靠太陽、月亮與星星定位,使用六分儀與天文鐘計算經緯度,完全捨棄現代科技導航輔助,克服狂風巨浪、海流變化及極端氣候考驗,展現超凡的航海技術與團隊合作精神,成功橫渡北大西洋,證明人類傳統航法可行性,更展現航海極限精神。 出發前,陳懷璞從當地寄明信片報平安,強調他將穿越大西洋,完成人類的天文航海壯舉,也期許未來能攜手讓台灣成為海洋大國,人人都能親近海洋,展現他對航海的熱愛及推動台灣航海文化的決心。 亞果遊艇集團董事長侯佑霖對其壯舉讚譽有加,陳懷璞預計十五日一早抵達桃機,他將派代表授三角旗,肯定他讓世界看見台灣航海人力的實力,為台灣航海文化一大突破;不僅印證台灣航海技術潛力,也象徵台灣在全球航海舞台上的新時代來臨。 陳懷璞僅有二十餘歲,台大電機工程系資優生,除是航海界新星,科學創新成就非凡,發明「魚能發電」技術,曾獲美國國際科展Intel ISEF世界工程力學二等獎,並因此獲得MIT林肯實驗室新發現小行星命名殊榮,更是亞洲最年輕的英國皇家遊艇協會航海大師,未來續推航海教育,為全球海洋探索與環境保育貢獻力量。

Read More

台灣船園區將改微型海生館

安平區林默娘公園旁停車場圍起圍籬,等台灣船園區改為微型海生館後,再開放停車。(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林默娘公園旁停車場近來圍起圍籬,市府文化局表示,停車場旁的台灣船園區已委外,將改為微型海生館,目前施工中,因此暫不對外開放。 林默娘公園旁停車場因為面積廣大,加上面對安平漁港入口,不僅可以停車,同時還能觀賞夕陽,每至假日不少民眾到此停車遊玩。 最近,停車場卻圍起圍籬,張貼公告不對外開放,讓人好奇究竟是施做何種工程?文化局表示,台灣船園區委外,將改為微型海生館,目前正在施工,完成後,停車場才會再供民眾停車,另停車場部分空間也將設置碼頭。 文化局於林默娘公園停車場旁的台灣船園區,原設有一艘台灣船,當初建造乃為重現傳統造船工法,以古法全木造復刻十七至十八世紀東亞海域閩式商船,作為台灣貿易交流史象徵。 台灣船於民國九十七年開始建造,九十九年建造完成,至今十三年。民國一百年時曾數次出航,同年十二月於高雄外海航行中發生斷桅事故,一0一年上架檢修,一0八年船舶修復及園區整備完成,岸上供民眾參觀。 然木造船舶露天展示,不利長期保存,基於安全考量封閉園區,並認為台灣船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因此將船舶解體,保留堪用物件,提供日後研究所用。

Read More

都發局長將退職 市長頒感謝狀

都發局長徐中強將於二月中退職,市長黃偉哲於市政會議上頒贈感謝狀,感謝其努力和貢獻。(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長黃偉哲團隊再更新!都發局長徐中強將於十六日退職,黃偉哲十一日於市政會議頒贈感謝狀,肯定其過去兩年多來,率領都發局團隊在都市規劃與城鄉發展工作上的努力及貢獻,並祝福退休後生活愉快。 市府表示,徐中強具都市計畫專長,任內積極落實黃偉哲所提出的市政願景,全力推動城鄉均衡發展。在社會住宅政策方面,與中央合作成果顯著,第一批完工的五六三戶社宅將,將於今年陸續對外招租,逐步實現居住正義理念。徐中強一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職,二月中退職,任期兩年兩個月,任內率領都發局團隊推動各項政策,為台南市的城市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Read More

土地開發 導入SDGs

地政局以友善態度推動台南市土地開發,導入SDGs永續發展目標,提升城市韌性。(台南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推動台南市土地開發,兼顧綠色永續,台南市目前於三十二個開發區,超過上千公頃土地中,導入SDGs(永續發展目標),提升城市韌性及環境友善度。這項作法獲得市長黃偉哲肯定,認為在開發過程,不僅節省公帑並兼顧環境永續理念,打造低碳宜居城市。 地政局表示,台南市目前土地開發工程廣泛應用公共工程土方交換、再生材料、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等技術,以減少碳排放。如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南科FG區段徵收等近期的開發工程,採用再生粒料、太陽能板發電、植樹及取用再生水等,確保開發與環境保育並重。 地政局推動永續土地開發,導入永續發展目標,打造低碳宜居城市。(市府提供) 同時,還透過營建四化程序,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勞動消耗,並導入無人機監測、AI結合建築資訊的智慧工地管理,強化工程品質與職安環境。 在土地開發過程,地政強調歷史文化保存與生態多樣性,包括保留中國城遺構、南科附近遺址、長勝營區綠色隧道、彈藥庫舊建築等歷史紋理,並透過都市防災設計、滯洪池建設等,提升城市抗災能力,如麻豆工業區設置兩座滯洪池,總容量超過十萬噸,有效降低水患風險。 另,友善生態保育也是開發工程重點,如長勝營區導入低衝擊開發概念,保留園區原有黑冠麻鷺、鳳頭蒼鷹等生態樣貌,實現人與自然共存綠色環境,理念也獲獎肯定。台南市也通過淨零永續管理自治條例,透過結合低碳的工程技術、智慧科技應用和城市韌性建設,推動低碳永續土地開發,為後代留下更好的永續家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