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3專利參展 迎回3銀

高雄榮總以3項專利參加2019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拿下3銀的殊榮。(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總近年積極推展研發醫療技術的創新,以提升醫療及照護品質,很深受肯定,以三項專利參加2019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成績揭曉,拿下3銀的殊榮。  研創中心楊宗龍主任表示,外科醫師開刀的準確性,以「循血綠的攝像裝置及循血綠的攝像顯示方法」專利,協助外科醫師,進行更精準判斷手術範圍,避免開刀後遺症的發生。  健檢中心余憲忠主任指出,執行內視鏡檢查時,開發QARES醫療消毒液檢測專利,特色為利用化學酸鹼反微滴定法,協助醫護人員確認消毒洗滌液更換的時機,加速作業程序。  重症醫學部黃偉春主任說,高榮團隊創新發明「早期警示系統」專利,這是利用大數據與串流統計方法,對重症病人嚴重度的評估,再結合病房數位白板,廣泛應用在臨床,成為醫師時刻查房的最佳輔佐工具。

Read More

扶輪盃身障泳賽 吳光榮輕鬆掄元

台南一中朱廷杰在一○八年扶輪盃台南市身心障礙者游泳比賽肢障高男組五十公尺蛙式奪金。(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一○八年扶輪盃台南市身心障礙者游泳比賽二十九日在大成國中游泳池競技,曾榮獲台南市總統教育獎的台南一中朱廷杰,在肢障高男組五十公尺蛙式奪金,將接受身障級別檢定,挑戰明年的全國身障運動會;阿美族「泳」士吳光榮是身障泳賽常勝軍,在肢障社男五十公尺仰式輕鬆掄元。 阿美族「泳」士吳光榮是身障泳賽常勝軍。 (記者陳治交攝)  朱廷杰自小右手萎縮(俗稱螃蟹手),卻是拉大提琴的好手,即使手部施力點不易拿捏,常練到手指長繭、破皮流血,為了訓練手部肌肉,他開始練習游泳,一○五年起挑戰扶輪盃身心障礙游泳比賽,成為肢障自由式及蛙式的常勝軍,昨日以四十六秒六四成績在肢障高男組五十公尺蛙式奪金。  職業軍人吳光榮年輕時因意外造成脊椎損傷,必須仰賴輪椅代步,不服輸的他,在游泳比賽找回自信,九十七年起代表台南市參加全國身障運動會,成為奪金的主力選手,曾締造六金的個人最佳紀錄。  吳光榮昨日挑戰肢障社男五十公尺仰式,以一分二十四秒四七掄元,謝啟輝以一分二十六秒二四排名第二。現年六十歲的吳光榮說,對自己很有信心,不管對手是十多歲的年輕小伙子,一定拼全力游出佳績,並自許能游到八十歲。  台南啟智學校不遑多讓拿到四金二銀一銅佳績,蘇郁喬在智障高女組五十公尺自由式及五十公尺蛙式奪兩金,鄭懿榮獲智障高男組五十公尺仰式金牌、五十公尺自由式銀牌,郭馨蓮在智障社女組一百公尺仰式奪金、五十公尺自由式排名第二。  永福國小自閉症巡迴班輔導的二十位星星兒,克服天生觸覺敏感、感覺統合失調及專注力等問題,「泳」於挑戰,各組成績皆名列前五名。

Read More

重陽敬老區長訪人瑞送禮金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重陽節將至,七股區公所安排前往轄內多位百歲人瑞家中提前祝賀。 (記者盧萍珊攝) 重陽節將屆,七股區公所安排前往轄內百歲人瑞家中祝賀,家住後港里的一百零一歲蘇玉殿,年輕時務農,因為不抽菸、不喝酒加上飲食清淡,身體十分硬朗,九十八歲還可以騎腳踏車趴趴走,後因跌倒骨折才行動不便。  七股區長徐屏屏指出,今年轄內共有十位百歲人瑞,由於重陽節將至,提前安排到人瑞家中祝賀,並會同轄區內的民代、里長一同前往,分別到訪後港里一百零一歲蘇玉殿、玉成里一百歲的蔡周昆兒、竹橋里一百歲的張黃宿及三股里一百歲的張景良。  百歲人瑞見到大批的賀客十分高興,徐屏屏代表總統府先是送上敬老狀、接著是衛生福利部與總統府的聯名金鎖片、再來是市長黃偉哲的金鎖片。收到各界送的賀禮,讓人瑞們心情更是興奮不已,一直道謝。  年輕時務農的蘇玉殿,因為身體常常勞動,加上生活習慣良好,不抽菸、不喝酒,吃的東西清淡、簡單,最愛吃魚肚麵線,還是宋江陣的一員,儘管九十八歲高齡,還可以騎腳踏車趴趴走,從七股到佳里也難不倒他,還會到田裡種地瓜等農作物與鄰居分享,直到不小心跌倒骨折才行動不便。蘇玉殿也跟大家分享長壽秘訣,就是早睡早起身體就好。   永康區長張睿民探視百歲人瑞並送上總統府等單位送的禮物。(記者林偉民翻攝) 記者林偉民/永康報導 永康區今年有十三名百歲以上人瑞,其中有三人剛好都剛滿一百歲,另有十人超過一百歲,重陽節將至,永康區長張睿民昨天到永康里百歲人瑞張陳西家中贈送金鎖片等禮物,祝賀重陽節快樂,也不忘呼籲大家要多陪伴、疼惜家中的「老寶貝」。  張睿民近日將陸續率同仁會同里長探視這些百歲人瑞,並代表市府贈送金鎖片及總統府與衛生福利部聯名的金鎖片各一件,也轉贈總統府贈予剛滿百歲人瑞的敬老狀賀禮,向長輩祝福重陽節快樂。  永康區長張睿民探視百歲人瑞張陳西並和她家人合影留念。(記者林偉民翻攝) 張睿民昨天由永康里長魏萬順等人陪同,到里內一百零二歲的張陳西家中祝賀,張陳西一生務農,育有兩男一女,為人溫和樸實、待人誠懇,有早起運動的習慣,平日也喜歡散步維持身心健康,她說不出有什麼養生之道,只說除了清淡飲食,就是早起運動,也喜歡與鄰居、好友聊天,每天保持心情愉快。  目前張陳西一家三代同堂,子孫二十多人,聽說區長要來探視,都開心的回家等待,同享喜悅,張睿民看她的兒孫孝順,全家和樂融融,直誇人瑞好福氣。  永康公所指出,今年市府除致贈百歲人瑞金鎖片外,重陽節敬老禮金也將於十月二日撥入長輩帳戶。

Read More

北埔老街宣導 友善失智者

竹縣失智症宣導活動,以嘉年華會健走形式提醒大家關心老人失智議題。(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讓民眾接納及認識失智症,新竹縣政府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五福社會服務協會舉辦「2019 Run伴Taiwan新竹場」失智症宣導活動,29日於北埔老街以嘉年華會形式進行。  竹縣府社會處表示,RUN伴活動源自於日本法人認知症協會,起心動念於想與失智者一起完成一件事,106年在台灣發酵,107年完成19縣市環走全台,今年9月1日起串聯22縣市,藉由在地資源網絡規劃具有地方特色的伴走嘉年華,以提升大眾對失智的重視。  社會處長李國祿表示,縣府針對失智症防治及照顧工作相當重視,積極佈建相關資源,如委託天主教仁慈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成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於竹北、新豐、湖口、橫山、新埔、竹東及關西等鄉鎮佈建失智據點,此外,結合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本縣共19所居家式、社區式及綜合式長照機構,提供失智症者、失智長輩居家服務及日間照顧服務,今年將於芎林設立竹縣第一所失智症團體家屋,預計10月底正式提供服務。

Read More

成大爆今年首起登革熱校園群聚

成大主秘李俊璋(左)說,即日起進出校園上課師生,都要量體溫並作發燒篩檢。(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戴淑芳、葉進耀、施春瑛/綜合報導  繼去年彰化國中在暑假開學後爆出登革熱校園群聚,疾管署昨(29)日公布台南市成功大學出現今年國內首起登革熱的校園群聚,新增2名本土、1名境外移入病例,目前累計4人,感染型別以較為少見的第3型登革熱病毒為主。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台南成大校園群聚事件為今年首起校園登革熱群聚,除9月25日已公布的東區大學里第三型30多歲個案外,昨日新增的本土病例,分別是北區東興里10多歲男性、東區大學里20多歲女性,兩人近期都無出國史,分別在9月23日及28日發病後就醫,因登革熱NS1快篩陽性通報,目前男生尚在分型中,女生則通報確診為第三型登革熱病毒感染。 防疫人員到成大校園噴藥消毒。(南市衛生局提供) 另境外移入個案為東區大學里20多歲男性,是25日發布的登革熱病例擴大採檢確診,個案於9月10日從流行地區入境,12日出現發燒、倦怠及食慾不振等症狀,並無就醫紀錄,28日經通報檢驗確診境外移入病例。由於地緣關係及發病時間較早,很可能是此波群聚事件的感染源。  羅一鈞表示,案1可被感染期間主要活動地以北區東興里居住地及東區大學里為主,案2可被感染期間主要活動地為東區大學里,考量2人活動地均與25日發布的登革熱病例及案3有地緣關聯性,初步研判都是在台南市東區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羅一鈞表示,這起群聚共4名個案均為成大學生,疾管署、台南市政府及校方已展開並持續各項防治動員工作,針對校園及社區須持續監測至10月29日。  成大主任秘書李俊璋昨天在登革熱會議上說明,為避免疫情擴大,除了校園內全面作噴藥與孳清外,30日起校園內將設立發燒篩檢站,校園內每天進出的2萬6千多名師生,都要量體溫,全面作發燒篩檢,若有發燒勿自行吃退燒藥而儘快就診,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出可疑病例,防止疫情再擴散。  成大表示,上週六及週日除了宿舍區,亦針對自強校區之機械系、成功校區之資工系、光電系各棟大樓、幼兒園,以及光復校區的中正堂、位於勝利路的體育場館游泳池及力行校區全區都已進行全面性噴藥作業。

Read More

乳癌患愛的提醒 粉紅絲帶籲定檢

乳癌病友熱舞響應粉紅10月乳癌防治活動,點亮粉紅絲帶。(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2672名乳癌患者,且年齡層逐漸下降,45歲以下乳癌患者占18.04%,更有將近一成的患者不到30歲。為迎接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將近500位乳癌病友,不畏風雨合力拼出雙色粉紅絲帶,推動乳房定期篩檢,傳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罹病並不可怕的觀念。  乳癌病友協會昨(29)日號召將近500位乳癌病友,不畏北台灣的風雨,在大湖公園齊聚一堂,一起圍繞「愛的禮物」,劃出雙色粉紅絲帶,希望各界更重視早期乳癌與轉移性乳癌的雙族群,並推動乳房定期篩檢,傳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罹病並不可怕的觀念。  乳癌病友熱舞響應粉紅10月乳癌防治活動,點亮粉紅絲帶。 (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統計,透過篩檢及時發現乳癌並配合治療的病人,5年內存活率高達9成!而「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揪出癌細胞,在擴散之前就能夠有效遏止,是目前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能夠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篩檢工具。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婦女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2至3成的乳癌死亡率。且因年輕女性乳房較為緻密、易呈現結節狀,且受生理周期影響,自我及臨床乳房檢查不易,診斷上除了乳房攝影以外,更要依賴乳房超音波檢查。  黃淑芳呼籲,婦女們平時應養成定期篩檢的好習慣,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只要攜帶健保卡至國健署審查通過之醫療機構受檢,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就能夠進行乳房X光攝影檢查。

Read More

在地人挑大梁 中洲大戲廟口登場

中洲社區居民演出社區大戲《阮阿公那隻牛》,頗能展現在地特色。(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仁德區中洲社區大戲《阮阿公那隻牛》,前晚在中洲保生宮廟埕開演,劇本生動呈現中洲的農村故事,角色也都由社區居民扮演,大家都熟悉的人事物,吸引不少民眾到廟口觀賞,讓社區的夜晚不寂寞。  仁德區長黃素美表示,公所輔導區內社造點推動「社區營造計畫」,中洲社區發展協會自前年執行「中洲廟妙妙」、去年「中洲包羅萬象」,到今年的「中洲風情萬種」,都以社區劇場為主軸,透過劇場凝聚共識,再以活潑方式表達社區特色或突顯社區所關切的議題,提升居民對社區文化資源及生活環境的認知與關心。  中洲社區演出廟口戲劇,吸引不少居民到場觀賞。(記者林偉民攝) 《阮阿公那隻牛》由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廖炳焜編劇,廖炳焜是中洲人,秉持對家鄉的熱情,繼前年推出保生大帝的趣事《武松遇到大道公》,今年新編《阮阿公那隻牛》,藉由劇本生動呈現中洲的農村故事,並由中洲社區的素人演員挑大梁,在地方信仰中心的中洲保生宮廟埕開演,頗能展現在地特色。  社區劇場從七月開始編排,由廖炳焜帶領社區居民討論社區特色,確認演出方向,也邀請耆老訴說社區故事,接著編劇、角色分配、音樂剪輯、道具自作、定裝、彩排,歷經三個月的密集排練而有前晚的演出。  為了扮演好主角「牛」,社區長壽會長張阿宗除自告奮勇演出,每次練習都不缺席,廖炳焜也下場演出算命仙一角,各個角色生動的演出,贏得不少笑聲和掌聲。

Read More

花蓮門諾分院 與長者同樂

門諾壽豐分院舉辦「失智無礙,心中有愛」嘉年華活動,安排有趣的闖關遊戲,吸引近200位長者參加。(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響應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門諾壽豐分院昨日舉辦「失智無礙,心中有愛」嘉年華活動,有近200名在地長者一起同樂,現場還提供失智症檢測、失智症衛教及長照服務宣導,藉此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  門諾壽豐分院長莊永鑣表示,失智症患者並非單靠一個人就能照顧,除了需要家人的陪伴、社會的支援,醫療照顧的協助更為重要;門諾壽豐分院除提供失智者舒適安全的照護環境,也結合失智症共照中心的成立,期盼提供失智症家庭更多的資源與關懷,尤其給予失智症患者更多的認識並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神經內科醫師王志弘表示,透過問診、認知功能檢查及腦部影像與抽血檢查等3步驟確定失智症的種類,如阿茲海默症或是血管性失智症,並依據不同特性與病情,就醫治療的科別也不同。  莊永鑣表示,預防失智症,運動和飲食是重要關鍵,尤其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輩因為年紀越大,就越不想運動,其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可維持正常血壓、血糖,和三五好友一起運動,還可增加社交活動,遠離失智症的風險。

Read More

曹賜斌募款送愛 慈暉園滿心感動

曹賜斌整形外科「送愛到慈暉」,沐華國際美容熱心參與不落人後。(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舉辦創立23週年公益活動─「送愛到慈暉」,由院長曹賜斌將各界捐贈的善款50萬元及物資,親交鳳山慈暉園;捐贈單位之一的沐華國際美容公司董事長謝丰益親自參與愛心義賣活動,讓慈暉園的學員們感受到人間滿滿的溫情。  曹賜斌以慈暉園為受贈對象,經近一個月宣導,各界捐贈金額為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26萬元、沐華國際12萬元、高雄市唇顎裂協會7萬元、高雄市科學美育協會5萬元,共50萬元。此外,另有一些清潔及醫療用品物資供學員使用。  沐華國際董事長謝丰益表示,該公司過去參與華山、勵馨、創世基金會及學校關懷活動,這次首度到慈暉園與孩子們互動,心裡深受感動,弱勢孩子真的需要各界伸出援手,希望未來有更多企業共襄盛舉。  高雄市私立紅十字會育幼中心慈暉園成立34年,目前收容19歲至59歲的智能障礙者共78人,目前該園依學員的障礙程度分4個班級進行課程、作息,並透過專業物理、職能、語言治療等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照護。

Read More

<中華副刊>凋零

■劉鈺  當年,我服役時在台中清泉崗鐵道營。報到時,扛著軍用背包,下了客運車,迎面撲來的是一陣熱風,腳底踏著紅土地上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這單位讓我有機會遇到尚未退伍的老兵。  工務連的任務是維護鐵軌及路基,平日執行鐵軌、枕木與道渣更換與緊實的重力活。一擔擔碎石子上上下下,超大的十字鎬刺入藍天,又重重的砸入碎石中。一條條鐵軌在老兵們的肩上扛上扛下,換好鐵軌後,又要在新枕木上釘入一根固定鐵軌的巨大鐵釘。在現場指揮的是位士官長,曬成紅黑色的國字臉,橫七八豎的蓬鬆頭髮,加上矮壯結實的身子,與生俱來就有股架勢,記得他的長統靴上總是佈滿了塵土,滿口的煙燻黃牙,笑起來有點靦腆,臉上卻佈滿了滄桑。跟許多來台的老兵一樣,沒有結婚,下了工就是一瓶紅標米酒,幾粒花生,碰到我會大聲的喊著:「排長,喝酒!」  半年之後,我調往運務連,連上成員仍以老兵為主,他們無論是開火車,連接車廂,裝載貨物,動作都十分嫻熟。有一次,火車頭在營區內出軌,我們幾個軍官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老士官們卻三兩下就把車頭移回了軌道上。汽笛重新響起,火車頭冒著濃濃的黑煙,嘶嘶的噴著蒸汽,駕駛員向長官們敬禮後,比著出發的手勢,車頭平順地緩緩前進,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連隊射擊比賽即將開始,運務連的制式武器卡賓槍,不知道多久沒用了,我找到管槍枝的士官長,商討對策。我在軍大衣內揣了一瓶高粱酒,加上小菜,就著庫房內的昏暗燈光,邊吃邊喝。酒酣耳熱之際,我請他把卡賓槍整理一遍,以備射擊比賽之用,他沒搭理我。隔天晚上,我看到庫房的燈還亮著,原來士官長正在整理槍枝。之後的三個晚上,我倆一起把百多支槍保養及校正完畢。  退伍後,我曾在小鎮海邊的一座養鰻場任職,場長黝黑的臉,常挺著肥壯的肚皮,在辦公室旁邊的空地上,揹著手走來走去。會計瘦巴巴的,精明幹練,走路駝著背,喜歡找我談天說地,有時候還真聽不懂他說什麼。管總務的先生,手上捏著老花眼鏡跑進跑出的。辦公室邊就是縱橫阡陌的魚池,池邊臨時搭建的小木屋住著工作場員,他們都是退伍老兵。  場員們六點吃早餐,等池水放的差不多了,開始下池牽網捉鰻魚。當時他們多還身強力壯,費力地挑著數十公斤的鰻魚,由滿是爛泥的池底踏上階梯,一步步走上池邊,再到蓄養池,一路上的吆喝聲,打破了晨間的寧靜。  管理這些老兵的有位小組長,平常叼著一根菸,非抽到濾嘴邊才丟,夏天他習慣穿著破舊的內衣褲、一雙雨鞋四處走動;冷天則披著棉襖,穿著長褲,外面套著防水青蛙裝,下池撈魚。小組長的能力強,管理這些老兵,很有一套;凡是發酒瘋的,罵人的,怠工的,都能在他手中輕易解決。多年後,我到鹿港出差,在以往工作的魚池邊,巧遇巳老去的小組長,他痀瘻著背,步伐緩慢,眼睛灰矇矇的,耳朵幾近失聰,我大聲問他,還記得我嗎? 他搖搖頭。十多年前養鰻場結束後,他不願去榮家,寧願躲在魚池邊的小瓦房裏,成了獨居老人。  退休後偶然經過二仁溪口附近的村落,突然心生一念,想打聽三十多年前的過往。村民回說,還有檢查哨的老兵住在溪邊低矮的小房子裡。正午之際,燠熱的陽光讓人頭皮發麻,河邊的老兵聚落搭在一片綠蔭下,小小的涼亭內坐著兩人,一老、一少。  我趨前禮貌的請教老人,對上述往事是否有印象,這位近九十歲的老兵記憶猶新。當年五十多位守海防的同僚,目前僅存五位,有兩位常回大陸。「回去做什麼呢?」老兵說,汕頭老家已經沒親人了,臺灣就是他的故鄉。年輕的漁人說,很多老兵晚年被女人圍繞,最終兩袖清風;也有的省吃儉用,將畢生積蓄慨然捐出,作為公益。  我請老兵代表所有海防戰士,接受我最高的敬意,我用力靠腿行舉手禮,並說:「感謝你們當年的義行。」老兵回了禮說:「謝謝長官還記得來看我們。」揮手跟被歲月逐漸遺忘的老兵道別,心中沉重,梗塞如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