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過端午 寒士推龍舟同樂

人安基金會善化平安站舉辦「推龍舟」端午關懷活動。 (人安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文記∕善化報導 端午節將近,為讓寒士感受過節氣氛,人安基金會善化平安站將二十九日在善化育樂活動中心舉辦端午關懷活動,現場邀請二百二十名寒士同樂。另有在地企業及民間團體共襄盛舉,以實際行動捐贈物資、提供義診、義剪服務,陪伴弱勢族群提前度過溫馨佳節。 善化平安站今年以「伴我划舟,勇往直前」為主題,舉辦推龍舟比賽,邀請蓮潭里志工隊、邰欣建設公司、金都愛心會、台南善真、一味品等單位共襄盛舉,發放二百二十份健康包及應節禮品。 另有台南市推拿與民俗調理保健養生協會、台南市希望義剪服務協會提供義診、義剪,為寒士把關健康及打理面容,藉此將社會各界的愛串聯起來。 善化平安站表示,來自中國大陸新疆的溫女士,曾為家暴受害者,二十多歲遠嫁來台,在成為單親媽媽後,獨自面對艱苦環境,即便生活清苦,也要拉拔孩子長大;為增添收入,在善化站長協助下,加入就業輔導方案,開始擺攤賣爆米花外,她也積極參與人安三節活動,走出陰影、接觸人群。對溫女士來說,平安站讓她重新感受社會溫暖與關懷。 人安基金會善化站常年提供防飢、防寒避暑、防病、工作轉介及三節關懷等服務。每月捐六百元可支持平安站寒士常年服務。

Read More

佳節表思念 華山北區一站教長者做葉子掛飾

華山基金會北區一站舉辦感恩茶會,帶領長者製做象徵落葉歸根的葉子掛飾,來自泰國的楊雪花(左一)及大陸青島的牟秀珍(右一)兩名新移民也參加活動。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華山基金會北區一站在地服務滿十七年,廿九日上午在北區北門里活動中心,舉辦「建站十七周年感恩茶會」,由於端午節將至,帶領長者製作象徵落葉歸根的葉子掛飾,其中來自泰國的楊雪花及大陸青島的牟秀珍兩名新移民也參加活動,一解思鄉之情。 活動在幼兒園小朋友的跳舞表演熱鬧開場,接著吳芝儀帶來直笛演奏,讓長者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提前歡度端午節。 來自泰國的楊雪花今年七十二歲,民國七十七年間就來台,她表示,當初經由介紹和先生結婚,如今先生已往生,剩下自己一個人,幸有華山基金會的照顧,讓她得以快樂生活,雖然還會想念泰國的妹妹及弟弟等,但因父母已不在,也沒有意願再回泰國,反而在台過得快樂。 來自大陸青島的牟秀珍說,她於二00八年來台和先生結婚,同樣地,先生也於六年前往生,大陸雖有弟弟妹妹,但也已不在了,八十一歲的牟秀珍表示,如今在台或大陸過節已沒有差別,不過在台灣,還有其他華山基金會的朋友可以作伴。 華山基金會北區一站表示,每逢佳節倍思親,希望透過製作代表想念與歸根的葉子掛飾,讓長者的思念之情有寄託與出口,提前歡度端午佳節。

Read More

梅雨進補 三大水庫水情正常

梅雨季到,市府表示台南水庫水情正常,近日降雨,請嘉南管理處節水灌溉。 (水利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陳佳伶∕台南報導 近日下雨,曾文水庫水量進補,蓄水率重回三成。議員蔡筱薇說,台南三大水庫總水量剩四成,建議市府進行抗旱整備;水利局回應,至五月中旬,合計台南三大水庫總蓄水量約二點四五億噸,水情正常。 梅雨鋒面二十八日過境,全台都明顯降雨,這波鋒面為南部水庫帶來今年度最大降雨,統計曾文、烏山頭及南化等三大水庫進帳約二千五百萬噸,大約是南市二十五天公共用水量,水庫總蓄水量約為二點四億立方公尺,整體蓄水率約百分卅六,目前台南水情仍為正常。 蔡筱薇在議會工務委員會提案,台南正值度過枯水期關鍵時刻,工業、農業和民生用水都相當重要,要求水利局應主動掌握水情變化,啟動各項措施,進行抗旱準備。 水利局回應,至五月中,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二點一八億噸,蓄水量三成七,南化水庫蓄水量二七三五萬噸,蓄水量三成,三大水庫蓄水量二點四五億噸,水情正常。氣象署預估近日梅雨降雨,預估六月初,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一點九六億噸,水情穩定下,農水署內部規劃六月中旬開始供灌第一至四組,七月上旬開始,五、六組開始供灌,將視水庫水情滾動檢討。 嘉南地區今年一期作已經陸續抽穗,期間配合田間有效降雨,節約灌溉,供水量約兩千一百萬噸,已有顯著節水成效,後續仍將供應二期稻作供灌,會請嘉南管理處節水灌溉。

Read More

台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發表

台文館舉辦《詩人的側影:台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新書發表會,歡迎所有人一起重回熱衷漢詩年代。(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你知道日治時期的台灣有兩百多個古典詩社,人人都熱衷於寫漢詩嗎?台文館二十九日舉辦《詩人的側影:台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新書發表會,一起重回熱衷漢詩年代。 繼三年前出版台灣古典文學口述專書《詩人的日常:台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並榮獲南市圖「台南400好書選」之一後,台文館今年出版《詩人的側影:台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籌備時間歷時兩年,陸續訪談古典詩人羅秀惠、蔡碧吟、吳萱草、陳逢源、吳子宏、高懷清、石中英、呂伯雄、張禎祥、吳紉秋家屬及鯤瀛詩社前社長吳登神,共收錄十一位詩人及詩人家屬的十七篇訪談紀錄,並有近六百張首次披露的珍貴史料照片。 該書也追尋作家作品手稿、相關文物去處;關注作家的文學活動、人際關係、身形樣貌、說話方式、使用語言,生活愛好、信仰,身處的社會背景等,並記錄散落在方志和文學史以外訊息,如家庭背景、親屬關係、特殊經歷等。 台文館說,受訪者多以台語為主要語言,透過訪談紀錄、保留關於語言、文字的吉光片羽,如透過陳逢源女兒陳秀蓉描述,可體驗作家浪漫天真的個性外,描述者生動優雅又活潑的台語口語,也藉由訪談記錄保留。 台文館表示,隨訪談計畫進行、書籍出版,不只豐富台文館館藏,為家屬增添家族史、生活史細節,也提供社會大眾得以持續講述、書寫的文本素材,歡迎讀者一起重回熱衷漢詩年代,品味更多詩人有趣的經歷與日常。

Read More

楠西國中誓師 捐飲料錢助孤老

楠西國中師生發起捐出每日的飲料錢,助華山孤老過端午。(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楠西報導 楠西國中響應華山基金會「端午愛老人」公益活動,邀請全校師生自即日起至六月底,捐出每日飲料錢做公益,不但可以減少身體負擔,還能幫助孤老;二十九日舉辦「捐飲料,助孤老」誓師大會,師生反映熱烈。 楠西國中校長鄭俊杰表示,每天一杯飲料已成多數人的日常,但喝含糖飲料不但無法解渴,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及糖分,造成身體負擔,影響生長發育。為改善飲食習慣,教育學生們把金錢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特別響應華山端午助孤老活動。 華山基金會指出,由於偏鄉山區人口稀少,青壯年為求職不斷外移,形成高齡化狀態,在山區長大的孩子更有感在街道上看到的多是高齡長者們。因此,楠西國中師生多年前即開始參與華山基金會的公益活動,今年更利用寒假與華山基金會站長、義工,至楠西山區發送獨老愛心年菜,當時許多長輩感動落淚,肯定學子們的愛心。 二十九日的誓師大會現場,由校長鄭俊杰、家長會長李彥賞及輔導室主任詹薇平帶領學生代表們,用「勢如破竹」的決心,徒手將各式喜愛的含糖飲料看板折斷,並將手上的愛心零錢投入零錢筒,大聲誓師「愛老人,我驕傲」、「捐飲料,助孤老」。校方期待透過活動內容啟發學生,習得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命教育,換得健康、更同步助人。 為讓偏鄉孤老能有溫暖佳節,華山基金會現正進行「愛老人,端午動起來」公益活動,募集端午關懷禮,每份三百八十元,內含粽子、麵條、麥片、湯品、休閒傘、龍舟香包鑰匙圈、彩繪布扇卡片等,邀請社會大眾踴躍響應,關懷孤單身影。

Read More

健康知識大挑戰 六甲超派隊奪冠

南市健康小學堂健康知識大挑戰今年有九十七校一百二十八隊報名,二十九日在鹽行國中辦理決賽。(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健康小學堂健康知識大挑戰今年有九十七校一百二十八隊報名,兩場初賽後,三十二隊晉級。二十九日在鹽行國中辦理決賽,六甲國小六甲超派隊一路過關斬將,一舉奪冠。 市府教育局規劃的健康小學堂健康知識大挑戰暨健康我最行闖關活動邁入第三屆,透過寓教於樂的機智搶答比賽、創新活潑的趣味闖關,扎根健康促進觀念,深受師生喜愛。今年報名人數更勝往年,共計千餘位師生共襄盛舉。 其中,健康知識大挑戰有三十二隊進入複決賽,競爭相當激烈,最終由六甲國小六甲超派隊脫穎而出奪冠。第二名是永康復興國小健康EVERY DAY隊,第三名為安佃國小安佃健康知識家B隊,第四名是善化國小無敵真『善』美隊,第五名為佳里國小健康知識我最佳隊、新市國小健康新市閃亮亮隊、新市國小Super新市好棒棒隊、東興國小東興第一隊。前三名頒發團體獎座及獎狀,前五名均可獲贈商品禮券。 除了健康知識大挑戰,室外會場同步規劃十六個健康我最行實作體驗闖關關卡。南市衛生局、體育局、日新國小、裕文國小、新進國小、大竹國小、東區復興國小、安平國中、安南國中等健康促進學校、嘉南藥理大學保健營養系、遠東科技大學運動行銷中心、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南市營養師公會及校護協進會台南分會到場設攤宣導。完成闖關、寫下健康宣言的學生,都能獲贈「鈣健康」、「好SEE晴」等特製的健康平安御守。冠軍隊伍還可獲得一萬五千元禮券獎勵。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健康促進推動成果豐碩,連續三年獲教育部國教署評定為特優縣市,一一二學年度獲頒地方縣市績效卓越獎。

Read More

南大培訓師資生 進偏鄉教英語

南大USR計畫辦理暑期英語科技營,近期招募不同領域師資生,展開行前培訓。(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大USR計畫辦理暑期英語科技營,帶領偏鄉學童使用平板學英語。因應教育營隊運作,招募不同領域的師資生,展開行前培訓。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台南大學執行教育部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即將於暑期開辦的英語科技營,以接力方式在七股區樹林國小、大文國小、龍山國小、七股國小、建功國小、篤加國小啟動。配合營隊活動,南大招募教育、生態、特教、諮輔系等不同領域的師資生。邀請應用數學系學生蘇珮涵分享營隊幹部角色分工、課程設計、如何有效率帶小朋友上課、小朋友突發狀況因應等實戰經驗。 配合教育部近期推動的數位精進計畫,以「偏鄉學校數位優先」為原則,打造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學習環境。因此暑期營隊活動也會將電腦網路、平板、軟體等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讓小朋友藉由科技輔助等多元方式,更有效率學習英語。

Read More

馬國參訪團 肯定崑大體適能中心

崑大接待馬來西亞北砂教育廳官員及政府中學校長台灣高等教育考察團,安排體適能中心體驗,期藉此為國際學生開拓產學無縫接軌之路。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接待馬來西亞北砂教育廳官員及政府中學校長台灣高等教育考察團,因應指定參訪運動健康與休閒領域科系與教學場域,安排體適能中心體驗,並邀請就讀視訊傳播系三年級馬籍古宇萱分享在台留學心路歷程,期藉此交流能為國際學生開拓產學無縫接軌之路。 此次馬來西亞參訪團是由美里省教育廳長Mariam Monek率領廿多名貴賓參訪崑山科大。透過交流,有助於日後辦理赴台升學輔導相關工作,能為推廣台灣高等教育時提供學生與家長更多相關資訊,同時開啟未來諸多交流機會。 視訊系馬籍古宇萱並敘述就學期間的點滴,同時分享擔任僑生社長的經驗,讓參訪團深入了解馬國學生在台灣就學的學習歷程與收穫。 崑大今年三月間,與十多所大專院校赴馬來西亞辦理「二0二四砂拉越˙汶萊台灣高等教育展」,吸引逾六百名學子了解我國就學相關辦法。此次接待馬國參訪團,特別安排體適能中心體驗,目前中心內規劃有氧、心肺、伸展、體能、肌力、瑜珈,高爾夫球情境教室、魔鏡訓練區。參訪團對專業場域提供完善且多樣化的先進運動器材供使用表示肯定。 崑大學術副校長侯順雄表示,該校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學生歷年來已有逾百名學生透過在該場域的培訓,考取國際體適能證照(YMCA),若會員要使用設備,現場亦有專業教練指導。崑大期盼此次活動能活絡並擴大兩地的教育交流、增強雙方的連結。

Read More

融合特奧活動 新化高工獲佳績

新化高工學生參加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特奧籃球賽,男子組及女子組代表隊均獲得銅牌,校長林聰明(右五)頒獎勉勵。(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國立新化高工近幾年推動融合特奧活動不遺餘力,校內學生入選台南市代表隊參加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在特奧籃球項目表現不俗;還獲得全國師生盃巧固球錦標賽融合組冠軍,更有一人入選國手。 一一三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於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南投縣舉行,新化高工學生選手在特奧籃球男子組及女子組都獲得銅牌的好成績。五月上旬在彰化鹿港舉辦的一一三年全國師生盃巧固球錦標賽暨各級國手選拔賽,新化高工學子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融合組第一名的佳績。 此外,即將於七月中旬在韓國江原道舉行的二0二四年東亞區融合曲棍球賽,新工學子也有一人入選中華台北代表隊,將前往參賽。 新化高工校長林聰明表示,他感謝教師團隊、教練及家長會的支持,推動融合活動不僅可以促進校園內普通生與特教生的共同成長學習,更能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對普生來說,學習與不同族群的人相處,能拓展自身視野與包容心;對特生來說,透過不同活動的參與獲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更對學生將來離開校園後,獨立自主的生活注入養分,一舉兩得。

Read More

成大南工海報展 結合詩畫

  成大南工學生創意將性平議題等融入海報創作,包括第一名「四草景」(左)及第二名「梅‧虎」等作品,在圍讀珈琲空間進行「府城遇見詩—詩畫海報展」。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成大南工電機、電子、建築科等二年級學生發揮創意,將性平議題、閱讀素養,藝術史與家鄉意象融入海報創作,跨領域的詩與畫結合迸出新火花,學生由校園走出校外,在圍讀珈琲空間進行「府城遇見詩—成大南工詩畫海報展」,展期至六月廿三日止。 教育部一0八課綱訂定十九項教育議題,其中性平教育為成大南工推動重點之一,教務處長期投入跨領域、群科教案開發,性平教育如何與美術、國文教學結合?美術教師從台灣藝術史入手,介紹台灣女性藝術家,也讓學生思考日治時期女性處境與定位。並提供學生數位學習網站,例如北美館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台灣女性藝術家、或以台灣女性主題藝術品作為研究方向。 學生透過學習單整理藝術家的生平、作品風格用色,並以二創畫作來向藝術家致敬。另結合國文訓練與閱讀素養,引導學生以關鍵字思考創作一首短詩給所研究的對象,並使用網路設計平台將詩與畫整合,成為充滿創意的台灣藝術史系列海報,例如第一名的「四草景」、第二名「梅‧虎」等廿二件作品。 學生亦將眼光從過往歷史轉往當代,應用之前課程研究方法,擬定與自身相關的台灣意象,並自訂兩組台灣色彩結合文案寫作方法,詮釋出個人的「台灣意象」。 學生取材廣泛,從家鄉台南、高雄遠至花東、台北意象,主題從風景名勝、地方特產到原住民、新住民的身分認同,方向多元。美術科教師潘家欣表示,意象即觀點,透過描寫與確認自己的台灣意象,學生能更理解自己來自何方,也更能體悟多元族群與歷史觀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