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良好社區生活環境 都發局培育社區守護神

希望讓民眾擁有良好的社區生活環境,都發局推出多個培植計畫,包括社區規劃師和空間改善,一起讓社區亮起來。 (都發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社區是凝聚民眾生活的最佳處所,營造好的社區環境,讓地方社區能產生新的生命力、意義與價值。都發局推出「綠社區培力」計畫,希望為社區培育守護神。 都發局指出,綠培力是社區規劃師和地方社區空間環境共同成長的平台,號召全民一起參與和學習,一起協助和陪伴地方,解決社區問題,一起守護與萃取地方價值和獨特魅力,重新賦予地方社區新的生命力、意義與價值。 「綠培力」計畫為配合營建署城鄉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以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建立創生夥伴關係,重建地區榮光為目標。藉由培養社區規劃師, 從地方社區出發,發揮社規師影響力,凝聚力量,解決問題,由下而上引領城鄉各地方社區適性發展,共同承載城市與社會發展責任與希望,打造環境與空間營造,進行社區行動倡議,以資源運用,貼近和符合社區需求與期待。 都發局正招募有意投入社區營造民眾,除專業課程、駐地實習,另為社區開設環境與空間營造,意洽官網。      

Read More

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得獎名單出爐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一一二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歷經鄉鎮、市、區、直轄市及縣市、區域、全國逐級評選,從五千九百多個農業產銷班中脫穎而出;獲選產銷班皆為農業經營管理的楷模,將由農業部擇期公開辦理表揚。 農糧署指出,農業部為提升農業產銷班經營績效與創新管理,並引導擴大經營規模,帶領農產業升級,每二年辦理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選拔,今年經由農業產銷班之基層輔導單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農業改良場等逐級評選與推薦,共推薦二十個區域級農業產銷班,代表參加全國總決選。農業部延聘專家學者組成全國評選委員會,於日前選出苖栗縣銅鑼杭菊產銷班第一班等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及南投縣仁愛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十八班等十個全國優良農業產銷班。 農糧署表示,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每班將獲頒二十萬元獎勵金、當選證書及匾額;入選全國優良農業產銷班者,將可獲頒十萬元獎勵金及當選證書。 農糧署表示,本年度獲選的農業產銷班,不僅組織運作完整良好,面對瞬息萬變的生產環境與銷售市場,更能適時因應與調整營運策略;透過共同品牌拓展多元通路,導入創新技術與管理,或轉型企業化經營,使產銷班經營規模日漸茁壯,並配合政府提升農產品生產安全相關政策,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獲選本屆全國十大農業產銷班實至名歸。

Read More

〈中華副刊〉微生物的春天

蘇佳欣 漁光島是台南安平港的沙洲,以前稱為三鯤鯓,鯤鯓是指大魚的身體。有人說漁光島很美,甚至每年都舉辦藝術節,吸引觀光客來拍照個幾天。我不敢說其不美,只能說那種「風景」是一種模糊且不確定的印象,或者老實說,我對這種美,沒有概念。 不管鯤島神話如何傳說,都改變不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那就是養蚵採蚵的結果,留在岸上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橫躺或直豎著沒了肉身的空殼,還稱不上「遺體」。可憐的是人們赤腳踩在大魚柔軟的身體,還要處處提防被硬殼所傷。拍照取景可以很簡單,刪得掉遠方海上蚵架,卻刪不掉近處沙中蚵殼。刪掉了照片中的蚵架,使風景變得美好,而畫面中減不去的蚵殼,卻讓沙地變得難行。 另一方面的天邊海角,四季更替、氣溫變化或海水優養,興許導致海岸線的繁殖旺盛,海邊地島一片綠藻如茵,彷彿微生物也有春天。不同於百花綻放,只能眼睛純欣賞而已,雙腳踩在春風裡的海菜地毯,厚實舒服且叫人放心好走,不需要再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避開硬殼了。綠藻不僅是微生物,更是一種古生物,在地球出現生命時就存在了,比恐龍還早,比人類還早。若有神造萬物,各按其時的話,海藻早先被揀選了,忍不住羨慕起來。 這種密集的增生,與其說如繁星點點,不如說是形成綠色的恐怖美,伴隨著濃厚海水味,曝曬在日光中沒幾天,便很難再度芬芳起來。海藻味與蚵仔味相比,各有所長、難分高下。而那豐饒可觸之滿滿藻類自帶膠質,蓬鬆柔軟的質地讓人心生歡喜,走著跳著就好像旋入量子糾纏扭曲的時空,名言猶言在耳中或在鼻中或在心眼迴盪。 契科夫說:「所有人面對的神都一樣,不同的是人。」 七蚵仔說:「所有人面對的大自然都一樣,不同的是人。」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三塊藍色

馮平 思慮重重,浮雲擾擾,鴿子沉鬱掠過屋頂,沒有留下一句話給他。畫家疏離親緣,一無所有,只有筆和畫布。他於世上所有的,就是這些了。吊燈如烈日高掛,他將門窗緊閉,深簾拉上。文字到不了的地方,畫就開始。他面對空白畫布,如面對「一道門」,只要打開它,就有一個比偉大小說更深邃敏感,或更寧靜悲愴的世界在那裡。   ◇ 他捻燃一柱心香,臉微仰,凝神。煙裊裊上升,他要乘煙去,親手揭開幔子;煙繾綣繚繞,他要心眼開啟,看見幔子後面的本體真相。魂游象外,他在看不見的世界之內。 空虛混沌的世界,他想起一個人。伊到他住處來吃飯,飯後,兩人坐在客廳地毯上看電影。邊看邊笑,邊笑邊說話。「是不是?」伊問。這個問題太突然,太難答。 空氣像加了洋菜,仍然透明,但開始變得軟糯,浮出淡淡顏色。   ◇ 最難的總是調制顏色。畫家獨語:「顏色比圖形重要一千倍,一萬倍!」他麾下的顏料不算多,但又多得不可勝數。他看人生宇宙奧秘,都在這些顏色的調成裡。人是在悲哀無奈中才像人。人不需要新的風景,只需要新的眼光,新的顏色。屬於自己的顏色。   省略一切動詞,名詞,主詞,敘事張力,人物衝突變化,臉部肢體線條,情緒波折反應,便也就把這一切調成一個顏色,兩個顏色,或三個顏色。讓複色的紅自己漫漶擴張,讓複色的綠自己無限延展,讓複色的藍永不止盡走進自己內心深處的回蕩。 讓顏色發出最幽微最恢宏的聲音。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惟獨他的畫沒有光明,沒有陰影。他說光明和陰影都在一個顏色裡,而且這光明所發的聲音比你所知的更光明,是極大的光明;這陰影所滋長的語言比你所見的更深晦,是極深的陰影。   ◇ 信徒信的是神,理當觀看神自己,但看得最多的,緊盯不忘的總是人。人豈是可看的?王爾德說除了誘惑,什麼都能抵抗,也就是什麼都抵抗不了。所以,以色列人要全數倒斃在曠野,信徒要一個個跌倒否認主。 善霸比惡霸凶猛可怕。眾人擁擠在死去的拉撒路墓前,議論紛紛,馬大抱怨耶穌遲來。耶穌哭了,因為至今沒有一個是信的。 倏忽兩千年,耶穌來了,耶穌不來。來了又要哭。希奇的,沒有人說出一句道歉,感到一次虧欠。   ◇ 趁此刻天色仍明媚湛藍,趁鮮花仍嬌艷芳菲,趁眼前景色尚在變換,白晝還沒有讓位,寧靜的時光仍緩緩流動: 你且入夢,再從夢中醒來。   醒來 哭泣。 ——雪萊《無常》   夢是有顏色的嗎?黑澤明的《夢》繽紛奇譎,畫家卻從不記得自己的夢裡有色彩。只記得兩個人擁吻,或像布朗庫西的雕塑,有永恆靜詳的質地,有至死不渝的天真;或像星河連合成練,愛慕交融,旋轉傾訴。肉體被渴望著的重量碾碎,成了渣滓;感官被豐美的體液侵蝕,徹底毀滅;心靈被恐懼折磨,被硫黃焚燒,一次次在崩潰中逼近瘋狂喜悅和極度悲傷。 晨熹,窗外群樹婆娑,翠綠如洗。他們飲啜手沖咖啡,搭配比利時鬆餅,水煮雞蛋。日中,他們獨自讀書寫稿,或冥思做畫。月夜,他們倚偎在沙發上看王家衛或安哲羅普洛斯。有時分房,更多時候同枕。是何時從朋友,變作室友,再成為情侶的?如果—— 如果那一天,他回答:是。   ◇ 一切愈來愈清晰。 屋內果凍凝結成畫,層層幔子後面浮出的,是藍色。   ◇ 他想的最多的是:聶魯達的情詩是什麼顏色? 希臘時代的諸神被嫉恨蛛網盤繞時是什麼顏色?喜劇的存在是不是只有在悲劇的色彩裡才有意義?亞伯拉罕舉刀揮向他的獨生愛子時,眼前看到的是什麼顏色?想像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一分鐘,巴黎的天空下是什麼顏色?當一個好人被另一個好人深深傷害時,那個痛是什麼顏色?信仰的爭辯、懷疑和質問是什麼顏色?如果有一種愛是可以被定罪的,這個愛又是什麼顏色?   什麼樣的黑,才是日全蝕中最闇然的黑,加上一切罪惡靈魂所匯成的黑,再加上魚被水決斷拋棄之後眼前一時昏瞎的黑?什麼樣的紅,才是神聖之愛堅定不敗的紅,加上人子赤誠純潔馨香的紅,再加上世間最慘烈的犧牲而震動千萬人眼淚的紅?又什麼樣的藍,才是一生中最溫暖,最靜安,最憂悔的藍? 無顏色是被冷落的顏色,失了魂的顏色。   ◇ 人看人,看出「不倫不類以致淪亡」的顏色。如:看人切了乳房或陰莖而改變性別,看一名女同志媽媽將女兒推向父親房間,看一位可男可女可中性的網紅走在街頭。一個人看如何?一萬人看如何?一萬萬人看如何? (即使基督教滅亡,基督的一生永遠叫我們感念——芥川龍之介) 最危險的目光,豈非來自宗教徒?他們宣稱以神的目光看人,卻看到後來,把自己看成神。神不再是他們的神,神成了他們可以「殺伐」的藉口,他們永遠只是別人的神。 枉死或戰慄於目光下的靈魂,發聲可以雷鳴。   ◇ 「我以為你是,」伊這樣說。 畫家醉心於一種藍,是在網路上看見的一張圖片:拍攝者從頂樓或半坡上取景,約莫是華燈初上的歐洲斜瓦街屋,S形蜿蜒排列,高低錯落;畫面左下角有綠樹,街邊停幾輛車。屋子都有四、五層樓,白牆,窗內有的透出黃燈,多半還沒有,整體氛圍確乎只有一色,就是藍。 藍得這樣魅麗,這樣瑰靜!街燈下的貓在想什麼呢?屋子裡的人在做什麼呢?整個城市的氣味是什麼呢?類似的藍也在宜蘭頭城,和湘西鳳凰城的照片上看過,令人戀戀其光色。 還有一個藍,是一男子正面全裸狂奔在橋上,橋似乎不高,離綠水頗近,兩邊灰鐵欄杆,背景有一座高架眺望台,一條橫亙全幅畫面的青黛山巒,山上愁雲滿天。男子滿臉鬚髮向鏡頭跑來,仰頭,高舉雙臂,赤腳飛跨地上一條線,彷彿衝刺達陣,悲欣之情被定格下來。 地上的線是紅白藍三色組成,「國旗」成了橋上一條界線。界線是什麼?界線裡面還有界線嗎?人怎堪一直跑下去啊!   ◇ 人,不是應該生而自由的嗎? 所以耶穌才在山上教訓他的門徒,「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那天,誰也沒有多說什麼。十幾年後,畫家知道一旦錯過,便再回不去了。 念念不忘,仍無回響。   ◇ 完成於未完成,就仍然在過程中一直說話,一直前進。未完成的比完成的說得更多。這是米開朗基羅《阿特拉斯奴隸》給畫家帶來的啟示。沒有頭臉,沒有手腳,只有人的軀乾在一方大理石中。人,好像正被石頭吞噬進去,回到黑暗裡;又好像正從石頭中掙脫出來,迎向重生。 石像進行中,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在發生。 亦可能於沒有可能的可能,發生於沒有發生的發生,只有維持現狀在時間一分一秒的進行中,或在日日夜夜風霜勞碌的進退不得中,或在朝朝暮暮憂思苦惱的沈重負擔中。走不出來,又回不去。 始終困在一個境裡。 始終沒有答案,也就始終有無限答案。   ◇ 如果真能回去,他這次會說什麼呢? 畫家沉默了。他打開窗簾,一陣雨一陣晴,看見天藍色的藍。這是汝窯青瓷的藍,面色最斯文端秀的藍。但這不是他所要的。他要的「藍」是可以全方位向外膨脹推動,也可以向內對所有深處掃蕩掠奪。在這兩極之間,有他一切想說的話。 如同畫布上那幅圖畫。 作品編號108,《三塊藍色》。   ◇ 「人終有一死,我們滿載著愛人、族人的愛和曾吞咽過的滋味死去,帶著如河流般承受過我們靈魂的肉身死去,和洞窟般深藏於心的恐懼一起死去。這一切都將深深烙印在我身上。我們才是國界,而非強者劃定的國界。我相信你會回來,帶我去風之天堂……」(注) 伊真的會回來嗎? 畫家看著畫布說:「是的,只要打開那道門,就行了。」   注:摘自《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原文作者:Michael Ondaatje,譯者:景翔(時報出版社‧2010年11月)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讓「風箏」浮動

文/簡政珍 圖/柯適中 美國著名詩人艾許伯瑞(John Ashbery)的詩,以流動性的意象擴展詩的版圖。學者波勒夫(Perloff)說,艾許伯瑞的意象「有如生活現象」。以「生活現象」比喻意象的流動性意味人生的情境不時在游移。人和人短暫相處,人和物以及空間的機緣,隨時隨地都在分合聚散中變易。 在這樣的思維下,詩人寫詩不是操控意象,而是賦予意象某種「自由」。正如波勒夫所述,「艾許伯瑞暗示,詩人必須放掉繩子,不能全部放掉,至少也要放鬆些,讓他發明的『風箏』有機會自由浮動。」艾許伯瑞「後現代」的「風箏」和新批評時代布魯克斯「風箏」以及「風箏尾巴」的比喻大異其趣。後者強調兩種相反力的拉扯產生詩的張力,前者則說明詩的生命力在於意象放鬆浮動的狀態。

Read More

信義鄉投九十五線晚間泥流再度傾瀉 廬山情人吊橋遭沖毀

原本搶通的投九十五線,又因大量土石泥流再度傾瀉淹沒路面,信義鄉公所再次緊急封閉道路。(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海葵颱風離台後,造成南投山區雨勢變大,信義鄉東埔溫泉區聯外道路投九十五線大量土石泥流傾瀉淹沒路面,工務單位原本在四日下午搶通單線通車,但鄉長全志堅表示,因傍晚一陣雨勢再度發生土石流,自己也困於東埔無法下山;仁愛廬山馬赫坡部落的情人吊橋也因塔羅灣溪暴漲慘遭沖毀,布拉魯橋也損壞封橋,影響部落對外交通。縣府表示,將盡速修復布拉魯橋,也將全面檢討仁愛鄉治山防洪。 信義鄉公所表示,南投縣信義鄉投九十五線繼卡努颱風發生的土石流,海葵颱風再度發生大量土石泥水傾瀉淹沒路面,原本前天上午縣長許淑華視察災情後,下午一度由大型機具開出一條路,恢復單線通車,讓不少受困東埔溫泉區的車輛依序下山。 未料傍晚一場大雨後,再次爆發土石流,大量土石泥流再度傾洩而下,導致東埔溫泉區聯外道路投九十五線交通又再中斷,目前由於山區仍在下雨,大量土石泥流仍未停止,加上施工單位晚間無法動工,只好雙向管制。 仁愛鄉公所指出,廬山情人吊橋是當地觀光景點,主要供民眾步行使用,布拉魯橋則供車輛通行及農產運輸,同樣跨越當地塔羅灣溪,串連廬山溫泉區及對岸的馬赫坡部落,未料遭卡努、海葵颱風接力摧殘,受損或沖毀,部落對外交通中斷。 原本搶通的投九十五線,又因大量土石泥流再度傾瀉淹沒路面,信義鄉公所再次緊急封閉道路。(記者陳金龍翻攝) 南投縣長許淑華五日與縣議員林婷立、仁愛鄉長江子信等民代會勘,江子信說,情人吊橋下方溪床因卡努風災墊高土石,河床距橋面僅剩數公尺,塔羅灣溪昨暴漲直接沖毀吊橋;布拉魯橋也因洪流衝擊,造成兩側橋台位移,且路基掏空而封橋。 不過,馬赫坡部落居民多在風災前已撤離,無人員受困狀況,目前已請已請開口契約廠商進行砂土回填、鋼構固定,加強橋墩安全性,盡可能用最快速度搶修恢復通行;若要完全修復粗估要半年至一年,將向縣府及中央爭取災後復建經費。 仁愛鄉廬山情人吊橋因塔羅灣溪暴漲慘遭沖毀,昨日水勢仍湍急不斷沖擊橋面。(記者陳金龍翻攝) 許淑華說,針對布拉魯橋已立刻通知工程單位進行加固改善,後續也會協助公所進行復建;情人吊橋的部分,經與中央原民會商量後,傾向不再修復。另也會勘投八十五線平靜橋,其橋梁結構受一定程度掏空,已提報災修並規畫將搭設新橋。

Read More

台7甲線茂安路段搶通 如遇天候不佳禁止人車通行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海葵颱風及外圍環流影響,宜蘭縣大同鄉台7甲線山區強降雨勢,造成台7甲線10.4K(茂安路段)坍方阻斷,經公路總局四工處加派機具於災點兩端同時進場不間斷積極搶修,已提前於五日十二時搶通。 台7甲線10.4K(茂安路段)坍方阻斷,坍方量體約二千立方公尺(上邊坡裸坡高約二百五十公尺),四工處獨立山工務段搶修人員及加派機具於災點兩端同時進場不間斷積極搶修,提前五日十二時搶通,搶通初期採單線雙向通行,因災後邊坡仍有不確定因素,現場採人員警戒管制通行。另如遇天候狀況不佳或持續落石有擴災之虞時,搶修團隊仍不排除立即封閉道路,禁止人車通行,造成不便,尚祈見諒。

Read More

北市穩健推動雙語教育 112學年度逾5成學校參與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一百十二學年度有一0八校實施雙語教育,占比逾五成,經盤點師資需求為一千零九十位,現有一千五百四十位教師,師資充足。台北市教育局五日指出,媒體所稱錄取雙語教師是為雙語教育中之部分師資。 台北市雙語師資以現職教師轉型為主力(截至一百十二年九月已培訓六千七百八十九人次),持續透過雙語教學學分班或教師增能研習擴充雙語師資,同時透過正式教師甄選(累計至一百十二學年度已錄取四百八十四人,含國小英語科)、大學公費生培育(累計至一百十二學年度預計有四十九人)、代理專班教師培育(累計至一一一學年度已真除四十人)補充新進雙語教師,並經由外籍教學助理協同教學(一百十二學年度有一百零八位)等多元管道以提供台北市穩定的雙語師資。 台北市雙語教育之推動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提供友善的英語聽說環境;視學生能力與教材難易度適量融入英語;雙語教育學校各校實施雙語之科目係以操作型學科為主,如體育、家政、童軍、音樂、藝術、生活科技、彈性課程等。 台北市善用雙語補充教材,供現場教師參考使用;強調學科成績不下降、英語科評量聽說成績提升,讓學生喜歡來上課,讓教師教學無壓力,穩健推動以學生為本位的高品質雙語教育。 以學校具備「雙語師資條件足夠」、「有意願」且「準備好」之要件為宗旨,由學校盤點師資及凝聚共識後,檢附學校課發會議紀錄及計畫書,始得提出申請轉型雙語教育學校,並逐年提高編列經費挹注雙語教育穩健推動。

Read More

土城2企業串聯愛心 助創世辦公益園遊會募集經費

創世板橋院宣傳九月十六日舉辦「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募集服務經費,土城在地家登精密工業公司當場捐贈四十五萬元(支票)。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創世板橋植物人安養院將於九月十六日在土城假日藝術廣場辦理「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募集創世植物人常年服務經費;為協助募集經費新北市土城區家登精密工業、雃博股份有限公司兩企業五日創世板橋院宣傳公益園遊會活動開跑,並帶同扮裝成玉兔的日萌森林幼兒園小朋友一起手做月餅,將成品送給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的護理人員。 土城區家登精密工業內部客戶服務處長張耀文、雃博公司蔡姓副總五日上午帶領各愛心單位社團法人新北市記帳士公會、台灣房屋金華家族、新北市藥師公會、土城區中正里辦公室、長青文化表演團、新北市土城區太極拳協會等創世板橋安養院為「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宣傳。 創世板橋院九月十六日舉辦「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昨日宣傳活動中,在地企業帶同幼兒園小朋友現場手做月餅送給護理人員。 (記者吳瀛洲攝) 家登精密並在了解創世募款不易時,當場率先捐贈四十五萬元,客戶服務處處長張耀文表示,十分認同創世「救一個植物人等於救一個家庭」的服務理念,決定號召企業一同來協理「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並邀請公司同仁齊心做公益,期盼社會大眾響應,為弱勢的植物人家庭帶來希望的曙光。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也捐贈十五萬元,董事長李永川表示,合辦創世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期待活動與家長攜手並肩帶領小朋友前到參與培養愛的種子,為創世植物人常年服務經費盡一份力。 創世板橋院將於九月十六日舉辦「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募集常年服務經費昨日舉行宣傳活動。 (記者吳瀛洲攝) 創世板橋院院長李培菁表示,創世板橋院將於九月十六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土城假日藝術廣場辦理「暖心親子公益園遊會」,現場有各式攤位及精彩舞台表演,並有多達五十項精美摸彩品;目前板橋分院安養五十四名植物人,每名植物人每天需更換十至十二片尿布,經費支出龐大,凡認助一張園遊券一百元,等於幫助一名植物人一天的尿布經費,還可參加抽獎活動。邀請大眾帶孩子參加、社團、企業認助園遊券做愛心。

Read More

北市廚餘變身有機質肥料 6日起開放民眾申請

台北市廚餘變身有機質肥料,六日起開放民眾申請。(環保局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五日表示,一一二年度第三季有機質肥料發放將於九月六日上午十一時於「田園銀行網路平台」開放線上申請,預計發放六千份,登記時間開放到十日上午十一時,額滿將提前截止,歡迎喜好綠植栽的民眾準時上網申請。 環保局指出,台北市廚餘回收分為「堆肥廚餘」及「養豬廚餘」,堆肥廚餘製作有機質肥料後,自一0六年起配合台北市田園城市政策,每季開放台北市民透過「田園銀行網路平台」申領,每人每次可領取十公斤,環保局也開放十二處地點供台北市民可就近領取。 一一一年度有機質肥料已回饋一萬九千六百九十六人次,一一二年度第三季開放民眾申請數量計六千人次,邀請更多市民加入田園城市行列,打造台北成為綠色環保的循環城市。因發放數量有限,提醒市民準時申請,以免向隅。 環保局表示,今年登革熱疫情往北擴散至北部縣市,而受全球暖化影響,九月仍是病媒蚊活躍期,提醒各位市民朋友於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前往各發放地點領取時,應注意做好戶外防蚊措施,從事園藝活動時,更要注意孳清及自我防護,一起杜絕病媒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