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療癒布藝師 夢想啓飛

公私攜手培力有成 明年啟動社區服務列車 為長輩改造具紀念價值舊衣或物品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社團法人女性權益促進會辦理布藝圓夢工坊成果發表會。(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與社團法人女性權益促進會十三日辦理布藝圓夢工坊成果發表會,展現十四位布藝師培育成果,並宣布療癒布藝師社區服務列車將於明年啟動,分享布藝師自我成長過程,更邀請社區長輩述說自己的故事與夢想,改造具有紀念價值的舊衣或物品,讓思念與回憶轉換為有形的陪伴。 社會局長陳榮枝表示,本計畫獲選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培力地方政府推動婦女服務創新方案」,協助本巿婦女服務中心縫紉班十四位學員發展專業技能,成為療癒布藝師,明年將進入社區發掘高齡長輩生命故事,運用其布藝專長改造舊衣或物品並賦予新樣貌。 這十四位布藝班學員也是社會局推動布藝課程的種子教師,孜孜不倦學習,除了提升個人布藝技能,更能與其生命經驗融合,與他人分享,未來更能幫助他人。 布藝班學員吳懿貞說,接觸許多特殊團體,罕見疾病兒的媽媽悉心縫製照護用品,希望能宣揚這些創意,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林秀雲說,以前只覺得縫紉是興趣愛好,如果能幫助他人改造具有特殊紀念價值的布藝作品,一定能豐富自我的生命經驗。 布藝圓夢工坊在社會福利綜合大樓五樓動態培力教室展出三天,除了布藝作品與生命故事成果牆,布藝師也會分享自我創作的故事,歡迎巿民朋友一同參與。

Read More

烈嶼鄉公所、太和社區參訪美學館

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藝術轉動社區、山與海社區的生活美學」交流會,即使是山之巔、海之涯,都能進行美學交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山海各自美!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藝術轉動社區、山與海社區的生活美學」交流會,和金門烈嶼鄉、嘉義縣梅山鄉太和社區進行生活美學交流。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台南結合古蹟、飲食文化,可為潛力極大的烈嶼鄉推動地方事務借鏡,文化部也會大力支持,期許台南生活美學館讓藝術轉動社區,讓大家找到屬於自我在地文化特色。 烈嶼鄉公所由鄉長洪若珊帶領公所主管、鄉民代表等六十人至美學館參訪,美學館以「山與海、茶與酒」,打造最具文化底蘊與豐富滋味,讓高山茶的清和金門酒的厚相互融合,創造山海文化交融極致滋味。 金門縣文化局長許績鑫指出,隨著金門大橋開通,在基礎建設打底下,透過新元素展現烈嶼文化、風采及經濟建設;洪若珊感謝美學館支持相關文物普查、典藏及藝術轉動社區等計畫,透過官民合作,讓烈嶼發展;太和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郭文國指太和社區發展茶席文化,歡迎各界前往。 美學館長黃瓊瑩表示,希望透過藝術進駐,為社區帶來轉動力量,讓社區彼此間能有更多合作空間。美學館和澎湖縣、金門縣、中山大學等簽署合作備忘錄,薦送藝術家進駐澎湖、高雄及金門,今年與烈嶼鄉公所合作,也將公開徵選藝術家進駐。

Read More

瀚宇彩晶捐贈華山老寶貝口罩

瀚宇彩晶捐贈四萬個口罩助華山孤老。(華山新市天使站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市報導 疫情雖逐步解封,室外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也鬆綁,但疫情仍未完全消退,口罩仍有需求。瀚宇彩晶公司捐贈四萬個口罩給華山基金會新市天使站,希望協助身體抵抗力較弱的阿公、阿嬤們保護自我。 華山新市天使站表示,回首這幾年防疫歷程,最初從民生物資瘋搶、防疫用品短缺,到借鏡國際經驗迎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民眾迫不及待回歸正常生活之際,社會上的弱勢長輩卻無法跟上變化速度,成為疫情下的隱形受災戶。 如今面對疫情逐步解封,華山基金會所服務的三失(失依、失能、失智)長輩又將面對一次嶄新的挑戰,幸而長年投身公益的瀚宇彩晶公司在了解華山長輩狀況後,緊急盤點防疫能量,並一次捐出四萬個醫療級防護口罩,協助身體抵抗力較弱的阿公阿嬤們保護自我。 瀚宇彩晶公司LCD製造整合中心處長陳一通表示,該公司長期投入社會公益,也始終不忘在地長輩,期許未來與華山基金會有更多公益合作機會,偕手關懷長輩,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他也提醒華山的老寶貝們要落實防疫三步驟「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一起健康活到老。

Read More

雲淡風青 美術學會會員聯展

雲淡風青─2022台南市美術學會會員藝術創作聯展,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有繪畫以及立體工藝作品。(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雲淡風青|2022台南市美術學會會員藝術創作聯展」,即日起至卅一日,在新營文化中心第三畫廊和雅藝館登場,近百位藝術工作者以各地人文風景為題材,展出一百一十五件中西式繪畫和立體工藝作品,文化中心邀請愛好藝術的民眾前往欣賞。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台南市美術學會在民國七十四年創會,是由一群熱愛藝術的資深美術老師籌備成立,學會匯聚愛好藝術的人士,包括學校美術老師、醫師、家庭主婦、業餘創作者等各路菁英,目前擁有會員將近一百四十人,陣容堅強。

Read More

張正傑18日演繹台版動物狂歡節

大提琴家張正傑推出「動物狂歡節!聖桑PK台灣」音樂會,和親子一起感受音樂的魅力和精彩。(張正傑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動物狂歡節》今年世界首演百週年慶,弦外之音團邀請全台負有盛名的演奏家,十八日陪同親子一起進入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動物狂歡節!聖桑PK台灣」音樂會,共同聆賞音樂的魅力與精彩。 《動物狂歡節》是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所作一系列室內樂組曲,以各種樂器,生動描寫許多動物而聞名。今年逢樂曲公開演奏百年,大提琴家張正傑舉辦親子音樂會,邀請包括小提琴家蘇顯達等知名音樂家、樂團首席等人,一起齊聚台南,感受創意演出。 好奇台灣動物童謠和聖桑名曲如何PK?誰又更勝一籌?記得帶孩子進場,一起狂歡一下。購票洽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優待兒童,十二歲以下只須兩百元。

Read More

大放役彩 市長感謝白河公所4役男

白河區公所四名替代役男與市長黃偉哲(圖中)合影。(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區公所十三日在庄內外角里聯合活動中心舉辦「大放役彩」替代役成果發表,白河區申請替代役已邁入第六年,共改造了七間社區活動中心,執行超過兩百場課程,深獲內政部役政署的肯定。市長黃偉哲也到場致贈感謝狀及慰問品,給四位役男鼓勵。 黃偉哲指出,替代役除了是公部門的得力助手,也可以運用自身專長幫助鄰里社區營造,很高興看到白河區四位役男在服役期間發揮專長,深入鄰里與民同樂,為在地注入不同的想法,以多方面向活化在地特色。 民政局長姜淋煌感謝役男對白河辛勤的付出,期望替代役男在退役後,仍然可以發揮多方的專業及創意,在不同位置上回饋給社會。 白河區長董麗華亦感謝役男在短短六個月服役期間,奉獻心力及所學,與長者共同成長,留下各自的作品,未來區公所會將成果延續及保存,歡迎役男常常回白河來看看。 白河區四位替代役分別為具有醫療背景李威德及董柏佑、室內設計背景陳啟東、城鄉環境背景林家頡。四位役男在白河服役期間,以自身專才制定了「大放役彩」計畫,投入社區照顧長者。他們以白河在地的蓮藕、蓮子、蓮蓬來彩繪庄內外角里聯合活動中心,更構思了多項能提升動作協調性的趣味競賽,與社區長者同樂。

Read More

造福南科 北外環3期、北園五路通車

通勤節省10餘分鐘 另建置安定交流道及市道178線自動號誌系統 預計明年底前完成 北外環三期道路與北園五路通車,節省南科通勤時間。(交通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科周遭聯外交通要道在上下班尖峰時段,車流壅塞。北外環三期與北園五路通車後,造福前往南科上班族,約可節省十餘分鐘車程。 南科聯外道路,如國道八號、新港社大道、台一線及台十九線等,每到上下班時間,塞車不斷。交通局指出,北外環三期為從安南區快速通往南科的便捷道路,減少通勤時間,避免汽車行駛平面河堤道路,與機車混合爭道問題。 北外環三期快速道路通車後,主線快速道路供汽車通行,橋下平面道路供機車行駛,可避開永康交流道、台一線中正北路等易壅塞路段,交通局統計,通車一個多月以來,單趟通勤可節省約十分鐘以上的行車時間,對安南與永康區民眾,更能享受地利之便。 安定區北園五路通車後,自安定、善化、麻豆等地區前往南科車輛,可由北園五路直接進入南科,不必再繞道直加弄大道及南科七路,下國道一號安定交流道後,接續市道一七八線進入南科,能適度改善烏橋中路車多壅塞、車流交織狀況。 交通局說,北外環三期和北園五路通車,對南科通勤族是一大福音,並已爭取交通部經費補助,建置安定交流道及市道一七八線自動號誌系統,預計一一二年底前可完成。 目前短期內會先增加一七八線紅綠燈週期,紓解壅塞現象,並會透過疏導指揮、號誌秒數即時調控等方式,讓車流更順暢。

Read More

台文館與捷克摩拉維亞圖書館簽MOU

2024年將推出捷克文學展 台文館和捷克摩拉維亞圖書館簽署合作備忘錄,讓台灣與捷克文學交流攜手邁向新里程碑。(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文學館與捷克摩拉維亞圖書館簽署合作備忘錄,讓台灣與捷克文學交流,攜手邁向新里程碑。台文館也預計後年推出捷克文學展。 簽署儀式採兩地同步連線方式,捷克方邀請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柯良叡、台灣方邀請駐台灣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Steinke,摩拉維亞圖書館館長Tomas Kubicek及台文館館長林巾力,在各方貴賓見證下簽署象徵兩館友好備忘錄,場面隆重。 林巾力說,備忘錄包含展覽、館員與專家交流互訪、出版與專業培訓等多項協議,涵蓋層面廣泛,有助提升台文館與中歐文學展示能量,深化台捷人民彼此認識。 台文館預計於二0二四推出捷克文學展,由摩拉維亞圖書館協助作家文物與展示規劃。 摩拉維亞圖書館正展出「奔向自由」特展,為捷克打開看向台灣窗口,讓觀者了解台灣文學主要趨勢,包含生態、性別及人權文學。 摩拉維亞圖書館位於捷克第二大城布爾諾,是捷克第二大圖書館,兼具公共圖書館、地區文學館與研究中心等,是捷克全國及摩拉維亞地區文學、文獻、史料保存研究重鎮。 台文館表示,將持續與摩拉維亞圖書館及捷克其他文學館舍、研究機構展開密切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推進台捷文化雙向發展。

Read More

大台南尋蹤旅遊地圖 探訪客家文化

客委會推出〈阿亮牯與阿琴妹─大台南客家線上尋蹤旅遊地圖〉,陪民眾來一趟尋「客」之旅。(客委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客家人口有十三萬餘人,市府客委會推出〈阿亮牯與阿琴妹─大台南客家線上尋蹤旅遊地圖〉,透過IP角色人物,帶領民眾一起尋找府城客家蹤跡、探訪府城客家文化,來一趟尋「客」之旅。 台南客家鄉親在哪裡?台南客家歷史發源地在哪?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透過開發的「阿琴妹」與「阿亮牯」台南客家圖像人物,民眾可在各導覽景點、遊客中心、藝文場館等地以手機掃描QR code圖卡,即可連結客語導覽和中文簡介。 尋蹤旅遊地圖帶領民眾走訪台南轄內五十多個與客家有關景點,包含古蹟擇賢堂、三山國王廟,楠西、白河等多處客家古厝、熱門風景區及在台南打拚的客家人所經營特色店家。 客委會並開發〈梅嶺客蹤大搜查觀光主題地圖〉,結合楠西好吃、好玩景點,以時間軸方式,呈現楠西客家先民從清領、日據、民國後的產業文化發展,認識客家族群在楠西地區發展歷史。 古秀妃表示,十五、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客家先民東渡台灣,客家族群在台灣發展出多元豐富且獨具特色的文化,台南的楠西、白河、東山,都有早期客家移居歷史痕跡,至今府城處處有客家!

Read More

南瀛耶誕音樂會 國際歌手獻聲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南市文化局十二月十八日(週日)下午四點將在新營文化中心廣場舉辦「二0二二南瀛耶誕音樂會」,邀請荷蘭美聲歌手馬丁.賀肯斯及英國跨界歌手李美潔登台演唱。 睽違三年,文化局再次邀請荷蘭美聲歌手馬丁.賀肯斯及英國跨界歌手李美潔一同來到新營文化中心獻唱。馬丁.賀肯斯自小受歌劇演員的鄰居啟發,七歲加入教會詩歌團學習聲樂,十三歲進入音樂學院學習,後來成為麵包師傅的他,因為女兒幫其報名了《荷蘭好聲音》,最終讓他在舞台上奪得二0一0年的冠軍。馬丁在街頭以一首《You raise me up》鼓舞當時受金融海嘯波及的荷蘭民眾,溫暖的歌聲也傳遍國際。 英國跨界歌手李美潔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從小在音樂世家長大,九歲時參加了格洛斯特大教堂青年合唱團,之後更是參加現場直播的電視唱歌比賽,最終獲得大獎。除了古典與流行音樂的跨界融合,李美潔也曾經來到台南獻唱中文歌曲,被譽為樂壇的「超級瑪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