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技術員21年收賄3千多萬

利用採購業務按月向廠商索取約兩成回扣 還接受招待喝花酒 依貪汙罪起訴 中油員工涉貪二十多年,金額高達三千三百多萬元,在熱炒店行賄時遭檢調蒐證錄影。 (基隆地檢署提供)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中油石門供油中心張姓採購業務涉嫌長年向廠商收受回扣,二十一年來總共收賄金額高達三三二八萬元,基隆地檢署一日偵結,將張男與行賄業者等五人,依貪汙罪嫌起訴,並聲請沒收張男的存款、變賣的千餘萬元上市櫃股票及四棟房產等不法所得約三千六百萬。 中油石門供油中心張姓汽車修護技術員,利用負責油罐車、氣槽車維修及零件採購業務機會,長期按月向廠商索取約兩成回扣,還接受業者招待喝花酒,二十一年來收賄高達三千三百二十八萬元。 承辦檢察官調查,五十八歲的張男,在石門供油中心任同一職務,長達二十一年,自民國九十年開始到今年六月間,向廠商蔡姓等人要求,以當月撥款金額的十%到二十四%作為回扣數額。蔡姓等廠商人若不願意配合,張男就以合約條款刁難或揚言來年更換廠商,讓蔡姓廠商等人就範。 張男索賄得逞後食髓知味,又與廠商廖姓、唐姓、陳姓及楊姓等人,共同浮報車體常用零件數量,以副廠零件充當原廠零件,浮報零件價額。張男索賄引起廠商不滿而遭舉發,檢調人員在今年七月接獲舉報,埋伏在熱炒店蒐證,當場拍到張男向楊姓業者收受回扣影像;今年八月四日兵分多路搜索張男人住處、辦公室及公司,扣得張男及楊男手寫賄款及浮報金額手札影本、陳男製作的分潤表、手機等證物。由於收賄事證明確,張男當天被法官收押,檢調人員同時查扣張男帳戶內,六百五十萬元存款。 檢調人員再發動第二、第三波的搜索,向基隆地院聲請扣押張男所有的上市櫃股票,包括大立光、長榮等,市值約一0四九萬元;保單十張及新北市汐止區及基隆市中正區的四棟房產,現值共約九百六十一萬元。 張男涉犯貪汙治罪條例購辦公用器材物品收取回扣、浮報數量及價額、不違背職務收受賄賂及偽造文書罪嫌。廠商廖姓、唐姓、陳姓、楊姓及張姓共犯,涉浮報購辦公用器材物品數量罪嫌,以及另犯不違背職務行賄、偽造文書等罪嫌;另外,其餘廠商蔡姓、蕭姓及曾姓等三人,所涉不違背職務行賄罪,則為緩起訴處分。

Read More

口咽扁桃腺癌 高榮低放射治療近50人

高雄榮總為口咽癌患者作有效且低放射傷害的治療。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近年來歐美各國口咽癌的發生率大幅攀升,高雄榮民總醫院過去4年多運用精準醫學的概念,為口咽癌患者量身打造,有效且低放射傷害的治療方法,將約近50名口咽扁桃腺癌病患,先行接受引導式化學治療,篩選出適合病患,僅接受經口的口咽切除術等手術治療,病患存活率高,也大幅讓病患們免於承受同步化放療導致之終生後遺症。 高雄榮總表示,口咽癌發生率大幅攀升,且每年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肇致的新個案數約占總病例數的7成,因為盛行嚼食檳榔及抽菸,台灣地區的口咽癌發生率也逐年攀升,但其中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者,則僅約占每年口咽癌總病例數的1/4強。 高榮耳鼻喉頭頸部主任康柏皇指出,傳統上,病患大多要接受同步放射線照射合併化學治療,雖獲致不錯的治療效果,但病患除需度過急性治療期的不適外,卻往往也留下為數可觀的後遺症於餘生中,如吞嚥困難、發音困難、口乾症、齲齒和放射性骨壞死等。 高榮耳鼻喉科主任李清池指出,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導致之口咽癌,對放射線照射和化學治療反應相對較佳,因此世界各地無不積極嘗試各種放射線降階療法,以期降低治療後的後遺症及改善存活者之生活品質。 高雄榮總為口咽癌患者作有效且低放射傷害的治療。(記者許正雄翻攝) 耳鼻喉頭頸主任蘇性豪說,高榮將約近50名口咽扁桃腺癌病患,不分是否為病毒感染所引起,先行接受引導式化學治療,篩選出適合病患,僅接受經口的口咽切除術,或達文西口咽切除術,加上頸部淋巴廓清術等手術治療,手術後獲得的病理資料,對患者進行風險分層,並據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額外治療,其中也僅有少數人需要追加較小照射劑量及範圍的術後放射線治療。

Read More

教練校內猥褻女童 學校判賠百萬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北部某國小球隊男教練被控在校內體育器材室,對小六女學生擁吻、撫胸,後來還性侵得逞。事後女童與父母認為校方疏於通報,向校方提起五百多萬元的國家賠償訴訟。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校方有疏失,判決校方應賠償一百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判決指出,這名教練身兼國小老師,他被控利用女學生的仰慕之心而與她交往。民國一0五年十月至次年六月間,兩人多次在體育器材室約會,對女童擁吻並摸胸,另還曾開車載女童到河濱公園處性侵。 刑事上,北院刑事庭已依法將教練判刑三年八月,目前上訴高等法院中。 女童與父母主張,校長、導師、學務主任、體育組長四人明知男教練與女學生疑似發展不當關係,卻未交由性別平等教育委會調查處理,也未對女童進行輔導管教及通知父母。 女童父母委任律師指出,體育器材室未裝設監視器,屬於校園安全死角,校方在通報及安全機制上顯有疏失,要求校方賠償女童及父母共五百三十八萬多元。 校方答辯表示,教練與女童發生性關係的時間點是在女童畢業後,並非教練執行職務期間,且教練在校內猥褻屬其私人行為,無關校方。校長四人也不知有性侵事件才未通報,器材室沒裝監視器與教練行為無因果關係。 法院依女童、其同學證詞及女童通過測謊等事證,指出教練確有於午休時與女童到器材室約會,並摸胸、親吻,另於生日前後載女童到河濱公園性侵。 法院認為,教練在女童畢業後才與她發生性關係,與教學活動無關,但確實在校內猥褻女童,屬校內教學活動,校方須負國賠責任,判決校方賠償女童一百萬元,父母則不用賠償。

Read More

大型醫院專責病房比率 再調降

北區高屏區空床率尤高 離島將視實際需求開設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本土疫情趨緩,疫情指揮中心1日宣布,將再度調降全台大型醫院專責病房開設比率,離島則視實際需求開設。 本月1日新增1萬5595例COVID-19本土病例,與上週同期相比降幅約2.6%。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由於空床率偏高,特別是在北區和高屏區部分,開會後決定將再度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比率。 羅一鈞指出,各區應變醫院調降為5至10%,離島則視實際需求開設;東區從10到15床調整為6至10床。各區非應變醫院500床以上開設比率調降為3至4%,200床至499床醫院則調降為2到3%,滿足其他非COVID-19患者醫療需求。 根據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6262床、空床4236床、空床率67.6%,其中台北區64.7%、北區68.4%、中區72.5%、南區56.5%、高屏區73.9%、東區67.9%;49家集中檢疫所共3957床、空床數3219床、空床率81.4%;17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746床、空床數567床、空床76%。 另,針對每週四例行公布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疫情狀況,羅一鈞說,採檢陽性率部分,機構住民及工作員工皆降為0.5%,機構投藥率為93%。 指揮中心統計,上週新增174名工作人員確診及426名住民確診,自今年1月1日至11月27日,通報機構間數達1803家,確診住民人數為6萬1931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1萬8600人。

Read More

30歲男已打3劑疫苗 死後確診

疑似心血管病變/染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1日新增1萬5千多例新冠病毒本土個案;新增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是1名30多歲男性,無慢性病史,已打3劑疫苗,身體不適隔天昏迷家中無反應,送醫急救不治,死後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1日新增1萬5595例本土病例,與上週四(11月24日)相比,降幅約2.6%,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122例(中症86例、重症36例),其中53人死亡;另,境外移入新增56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其中51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37人未打滿3劑疫苗、27人沒有接種任何疫苗,27人年齡超過80歲。 這次最年輕的死亡個案是1名30多歲男性,已接種過3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羅一鈞說明,個案11月24日起出現全身不適、嘔吐等症狀,11月25日被家人發現在家中昏迷,沒有反應,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檢查發現個案有心包膜積水、肝腎功能異常等現象,PCR陽性確診,經積極搶救仍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心因性猝死,疑似心血管病變及COVID-19感染確診。 另,兒童重症方面新增1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重症病例,為3歲男童,接種過2劑疫苗,沒有慢性病,曾於10月4日確診,11月2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腹痛等症狀,隔天送至急診,安排住院,住院期間因持續發燒,出現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等現象,懷疑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病況好轉,已於11月29日出院。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1月至11月30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822萬3650例、占99.55%,中症累計2萬1469例、占0.26%,重症累計1萬5872例、占0.19%,其中死亡累計1萬3532人。

Read More

搗破職業賭場 警臥底身分曝光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桃園警方十一月二十九日循線搗破一處天九牌職業賭場,並逮捕多名賭客,但核對身分時,竟赫然發現路其中一名蔡姓男子是台北市刑大現職偵查佐,於是警方立通報台北市刑大,北市刑大一日表示,該名偵查佐是在追查一個竄台北、新北、桃園等地的職業賭場,隨線民前往該處臥底查看,不料,遇到桃園警方查處,才意外使其身分曝光。 台北市刑大指出,蔡姓偵查佐一直在追查一個流竄於台北、新北、桃園等地的職業賭場,十一月二十九日二十一時許接獲線報,遂駕駛公務車與線民約至桃園高鐵站附近見面,再轉搭賭場水車接駁進入該賭場,於現場確認過程時意外遭桃園警方衝入而曝光。 經查全案事出突然,偵查佐接獲線報即前往查察布線,並將該賭場情資業先與桃園警方資訊共享,但在偵蒐過程,即遭查獲。 市刑大經指派督察人員深入查處,蔡員確實為偵查不法犯罪行為而前往該處,並無涉及賭博等不法情事。

Read More

體罰3歲女兒致死 父判9年定讞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桃園市謝姓男子因三歲女兒不想洗澡,竟持木棍毆打,再命其站在塑膠椅罰站,兩小時後因體力不支摔倒撞擊頭部,經送醫後不治。一、二審均依故意傷害兒童致死罪,將謝男判刑九年,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定讞。 判決指出,有多次毒品前科的謝男,去年與前妻所生的三歲女童及女友同住在桃園租屋處。其女兒有多重發展遲緩,平衡感、彈跳能力不佳。 去年八月四日晚間,女兒因不想洗澡,謊稱要上廁所而開溜,謝男氣的持木製「不求人」拍打女童全身多處,並掌摑多次,令女兒站到塑膠椅子上罰站,自己隨即回房間睡覺。 女兒罰站二小時後體力不支而摔倒,頭部撞到木椅,謝男聽到巨響起床查看,把女兒抱回房間睡覺。次日清晨近六時,謝男發現女兒口吐白沫,立即將其送醫急救,但仍不治。 一審桃園地院審理時,謝男坦承體罰女兒,但辯稱不是他打死的,應是她摔倒撞到頭才意外死亡。合議庭認為,女童年僅三歲,體形瘦弱,謝男毆打她全身,命令平衡感不佳的女兒在塑膠椅上長時間罰站,導致她跌落,頭部撞擊木椅而傷重不治,涉犯傷害致死罪行明確,且犯後態度不佳,判刑九年。 二審台灣高等法院認同一審見解、維持原判。最高法院駁回謝男上訴,全案確定。

Read More

詐團結合AI發詐騙簡訊 得手1億

利用語音機器人篩選對象 廣發6千萬則 1婦人被騙2300萬 黃姓、蘇姓犯嫌勾結詐騙集團結合AI機器人語音廣發假投資簡訊六千萬則,造成四十人受害財損達一億元。 (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黃姓、蘇姓犯嫌成立人頭公司,再勾結藏身境外多個假投資詐騙集團,砸二千七百萬取得一家科技公司開發的AI語音機器人服務,再假冒金控或知名投顧公司廣發假投資詐騙簡訊六千萬則,造成約四十人受害,財損高達一億元,其中一名六旬婦人就被騙走二千三百萬元,全案也是警方首次查獲利用AI進行詐騙的案件,警訊後除將二嫌依詐欺、洗錢罪嫌移送偵辦,也正深入追查幕後金主。 專案小組經追查發現,四十歲黃姓和二十八歲蘇姓犯嫌在高雄成立人頭公司,並以投顧企業社名義向電信公司取得數百個電信門號,且申請大量企業簡訊服務,除自己公司外,也接受其他詐欺集團委託發送假投資詐欺簡訊,而二嫌儲值在電信公司的簡訊費,竟多達新台幣一億元以上,初估從今年一月開始至十月止,已發送的假投資簡訊量達六千萬則,平均每月發送達六百多萬則。 警方進一步追查發現,犯嫌為增加簡訊命中率,竟和藏身境外的詐騙團勾結,砸二千七百萬取得一家科技公司開發的AI語音機器人服務,利用科技公司的AI語音機器人服務,隨機向民眾撥打語音電話,再從民眾與AI語音機器人對話的口氣,篩選對投資有興趣的民眾傳送簡訊。 警方逮捕黃、蘇二嫌並查扣作案用手機、詐騙後台話術資料等證物。(記者周閩生攝) 待不知情民眾上鉤後再指導他們下載專用APP,並匯五千元成為會員,體驗七天五萬元投資額度,再以投資獲利為誘餌,鼓吹民眾加碼投資,導致四十位民眾受害,財損高達一億元,其中一名六旬婦人就被騙走二千三百萬元。

Read More

拐賣柬國摘器官 2人求處重刑

檢方查獲人口販運集團。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檢警專案小組查獲人口販運集團成員王男、林男,該集團涉嫌以高薪誘騙被害人健康檢查後到柬埔寨工作,實際上涉嫌「全拆」摘取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及眼角膜等器官,幸被害人及時脫困,又涉及從事毒品咖啡包分裝工廠,檢方偵查終結,依法提起公訴,求處從重量刑。嘉義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王男、林男。 檢方起訴指出,王、林兩人及另案被告蔡男、林女及桃園地院審理中的謝男等人組成的人口販運犯罪組織,共同基於意圖營利,以詐術使人出境、摘取他人器官的犯意聯絡,而為分工。 犯罪集團先由謝男於去年十二月底,尋得認識已久的被害人蔡姓男子,佯稱可出境至柬埔寨從事行政文書工作,保證底薪六至七萬元,使蔡姓被害人陷於錯誤而允諾出國,再以疫情期間出國需要健康檢查為由,誘騙蔡姓被害人前往醫院完成檢查後,再由被告蔡姓男子將被害人的健康檢查結果通知林女,聯繫在柬埔寨的人體器官買家,雙方並以登機交付前金五十萬元、下機四小時內交付後金五十萬元之交易模式、價格達成合意,並約定朋分不法所得。 檢警專案小組,於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前往王、林等人租屋處執行搜索,查獲被告王、林及其同夥共同涉嫌從事毒品咖啡包分裝工廠,起出毒品成品、半成品、製毒工具及封口機、分裝工具、點鈔機等證物。

Read More

戶外免戴罩首日 民眾罩樣防疫

王必勝:跨年等大型活動擬不再另行規定  不會要求台商完整接種才能返國 戶外全程戴口罩規定1日起取消,不過首日多數民眾外出還是習慣戴口罩。許多人認為還是戴著比較安心,但也有部分民眾表示不知道規定已取消。圖為台北北投市場外攤採買人潮。(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國內自本月1日起戶外免戴口罩,不過首日多數民眾外出還是戴著口罩,並表示這樣比較安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醒,若自身有症狀、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仍建議佩戴,至於年底跨年等大型活動,除非疫情又升溫,否則不會另行規定;而中國大陸疫情升溫,王必勝呼籲,國人欲前往中國大陸可先接種疫苗,尤其是追加劑,才可提升保護力。 台灣取消戶外活動全程佩戴口罩規定,但外出於室內空間、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的內部空間),維持應全程戴口罩,符合例外情形者如唱歌、拍照等,得免戴口罩。 對於為何不一次全面鬆綁?王必勝1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目前除COVID-19疫情,還有很多冬季呼吸道傳染病,且疫情雖來到低點,但下降幅度緩慢,不排除未來有波動。 王必勝也重申,儘管現行規定是戶外活動免戴口罩,但本身有症狀、人潮擁擠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或者通風不良等情況下,仍建議要戴口罩,包括參加跨年等活動;除非疫情升溫,才會針對大型活動另外規定,疫情平緩則維持現行規定。 配合防疫在戶外應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1日起取消,台北市西門町商圈有遊客在戶外活動時拿下口罩,愉快交談。(中央社) 另外,中國大陸疫情升溫,王必勝提醒,在中國工作、就學及居住的台灣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施打,尤其是追加劑,才可提升保護力。而隨著元旦跨年及農曆年節將至,預期將有大批台商返台,對於指揮中心是否提前調整醫療量能因應、或返台提醒事項?王必勝說,不會要求台商完整接種疫苗才能返國,入境同樣採「0加7」現行制度,至於醫療量能,隨時依據疫情變化,機動性調整,不會等到春節才變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