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貨車與機車碰撞 機車騎士傷重不治

五結鄉縣道191線與三結二路口4日上午有一輛小貨車與機車發生碰撞,機車騎士傷重不治。(宜蘭警方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五結鄉四日上午發生死亡車禍,一輛小貨車與機車在縣道191線與三結二路口碰撞,陳姓男子機車騎士頭部受傷、雙肋骨骨折,經送醫急救仍不治,小貨車司機酒測值零。 宜蘭警方於四日上午七時五十五分許獲報,五結鄉縣道191線與三結二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員警到場處理發現為七十一歲鍾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貨車沿五結鄉三結二路往五結方向行駛,行經該路口時,與陳姓男子騎乘普重機車沿縣道191線直行往羅東方向行駛發生碰撞,撞擊後導致機車騎士陳男頭部受創及雙側肋骨多處骨折,送醫急救不治,肇事原因尚在調查釐清中。

Read More

基隆緊急救護包紮競賽 提升學生防災素養與能力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四日與消防局合作舉辦緊急救護包紮競賽。(記者楊耀華攝)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災害防救除了自救、還有救人,為了強化師生對地震防減災教育的重視、培養學生能使用適當的急救方法,建立正確的救護知識與觀念,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四日與消防局合作舉辦緊急救護包紮競賽,比賽內容刺激有趣、寓教於樂。 競賽結果由武崙國中獲得特優,百福國中和建德國中獲得優等,成功國中、中正國中、中山國中獲得佳作,為鼓勵學生參與,另外增設「最佳團隊」、「最佳合作」、「最佳默契」三獎,所有參賽學生都能有獎牌,讓所有參賽學生都能從中感受到參與感及成就感。 教育處長杜國正表示,比賽現場設有六個測試關卡,包括「手部繃帶包災法」、「腳部繃帶包紮法」、「頭部巾狀包紮法」、「手部巾狀包紮法」、「手部帶狀包紮法」、「頭部帶狀包紮法」,競賽內容以救護流程之順暢與正確性、時間掌握、精緻度(美觀)、牢固性、以及團隊合作為評比項目,使學生藉由實際操作提升防災素養與能力,並透過競賽的方式增進實務技能與信心。 不同階段的教育都需要進行災害防救的演練,依身心智能的發展,災害防救的能力可分為自我照護(國小)、協助照護(國中)、及規劃執行(高中)。而充實國中學生的緊急救護技能也刻不容緩,學校除健教、童軍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外,透過辦理相關技能訓練或競賽,讓學生有緊急救護相關技能,當災害發生時,能夠更沉著冷靜的保護自己、幫助他人,讓防災教育素養深入紮根於學生的生活中。

Read More

「南屯建功一號好宅」11/13開放報名看屋

「南屯建功一號好宅」開放民眾現場報名看屋,有租屋需求的民眾,可至好宅現場參觀。(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首座利用都市計畫多元興辦方式,引進民間資源回饋興建的社會住宅「南屯建功一號好宅」,十一月十三日上午九至十二時、下午一至五時將開放民眾現場報名看屋,有租屋需求的民眾,可至好宅現場參觀。 住宅處說明,好宅位於春安路、春安三街交叉口附近,建物為地下五層、地上十五層,提供七十八戶住宅單元,現場將開放兩間樣品屋及三間實品屋供大眾參觀。   當天現場利用展版揭露申請資訊,且住宅處設立諮詢櫃台,透過專人解說解決民眾申請作業上的困難及疑惑。   住宅處指出,南屯建功一號好宅申請受理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有租屋需求者,申請期間填寫申請書及備妥相關文件至住宅處送件申請,或郵寄至住宅處(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五八八號)。

Read More

基隆次世代雙價莫德納接種站11/5開打 12歲以上即可接種

十一月五、六日在基隆港務分公司靠中正路側一樓,開設次世代雙價莫德納大型接種站,滿十二歲以上民眾即可接種疫苗。(基隆巿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四日說明基隆市COVID-19疫情,公布確診人數三百五十五人,十一月五、六日在基隆港務分公司靠中正路側一樓,開設次世代雙價莫德納大型接種站,滿十二歲以上民眾即可接種疫苗,免預約,隨到隨打,五十歲以上民眾,還可同步或單獨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衛生局表示,這次開放十二至十七歲追加劑,也可以打次世代雙價疫苗,另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建議,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建議接種於不同肢體。接種時,請攜小黃卡、健保卡。 有關疫情部分,基隆市三百五十五名確診人數中,包括外縣市通報三十二例,;其中女性一百八十五人、男性一百七十人;若以年齡別區分,二十五至三十四歲有七十六人,其次三十五至四十四歲有五十九人;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九人、六歲以下有十四人。 基隆市現有COVID-19專責病房一百零六床,目前收治三十二人、空床七十四床;統計各院專責病床收治情形,基隆長庚醫院,重症二十二名;部立基隆醫院,輕症十名;礦工醫院、三總基隆分院,皆無收治。 基隆市在推動「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截至昨日為止,已累計評估二十萬五千九百八十一人,符合資格已派案九萬四千三百七十三人,條件不符合則有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七人。  

Read More

新社區長青學苑結業式暨成果展

新社區長青學苑鼓勵長輩樂在學習、自我實現。(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新社區長青學苑四日在新社區公所禮堂舉辦結業式暨成果展,鼓勵長輩樂在學習、自我實現,長青學苑開辦十一班,二三四位學員參與。 副市長令狐榮達說,新社區長青學苑由新社區公所及里長合作辦理,課程包含繪畫班、音樂班、太極拳班等多元班級,長者學習新的東西,認識新朋友,年輕朋友出外工作不用擔心家中長輩。此外,還有老少共學課程,長者與年輕朋友互動交流及學習,越活越年輕。 社會局表示,新社區約有五千多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占台中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一點二%,開辦長青學苑,結合在地特色開辦的客家美食課程,深受長輩喜愛,還有花鳥藝術手繪班、非洲鼓及排舞等課程,豐富長輩生活。   社會局長彭懷真指出,新社區從一0七年六班增加至十一班,班級數提升四十五%;全市從一0七年七七一班到去年突破一000班,學員人數超過四萬八000人,今年共計開辦一0二一班,班級數提高三十一點四%,受惠超過五萬八000人次。

Read More

基隆市真善美聯誼會爆米花助植物人 義賣一萬二

救國團基隆市真善美聯誼會發起「一桶爆米花幫助植物人」活動,八十桶爆米花義賣一萬二千元,做為植物人尿布基金。(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慶祝救國團70週年團慶,救國團基隆市真善美聯誼會發起「一桶爆米花幫助植物人」活動,把這份愛心送到創世基金會基隆分會,真善美聯誼會共提供了80桶爆米花供創世義賣,邀請大家一起吃甜甜做好事,所得一萬二千元全數做為植物人尿布基金。 創世基金會基隆分會表示,植物人如同一位大小孩,無行動能力,也無法表達需求,因此,每兩小時需要更換尿布,若未及時更換,就可能造成濕疹或其他感染,非常感謝救國團基隆市真善美聯誼會的愛心支持。

Read More

蔡文益拋出頭城鎮未來7項進步繁榮規劃願景

頭城鎮長候選人3號蔡文益提出「要為頭城築一個夢」7項未來頭城鎮進步繁榮的規劃,要讓頭城愈來愈好。 (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頭城鎮長候選人3號蔡文益,四日在頭城鎮慶元宮前舉辦頭城願景說明會,他以頭城子弟、媽祖信徒的身分,在媽祖前宣誓及向頭城鄉親保證,「要為頭城築一個夢」提出七項未來頭城鎮進步繁榮的規劃項目,讓頭城愈來愈好。 蔡文益指出,自從今年一月縣府指派代理頭城鎮長,即全力以赴、無時無刻地偕同鎮公所同仁為頭城的現在與未來在努力。這段期間公所辦理了母親節、父親節表揚活動,表彰父母親們的辛勞;努力做好鎮內環境清潔與消毒,減少新冠疫情的影響;將資源回收成果購買洗碗精、洗衣精回饋鎮內每一家戶;在清潔隊用人方面,也採公開透明的方式辦理3次進用甄選,杜絕貪污舞弊。 針對新冠疫情影響鎮民經濟生活方面,努力尋找籌措財源,爭取代表會多數代表的支持,每位鎮民發放二千元的振興經濟生活津貼。經統計,全鎮發放率為百分之九十七點六,對弱勢、單親家庭經濟帶來幫助,也刺激了頭城鎮內經濟消費,更有民眾回饋表示,鎮公所的施政讓頭城鎮民有榮譽感。 蔡文益提出了七項未來頭城鎮進步繁榮的規劃項目: 一、創造頭城門戶意象:創新頭圍城概念,再現東、西、南、北四大城門。 二、改善頭城鎮市區停車亂象,火車站前廣場闢建地下停車場。 三、建置多功能場館,納入活動展場、桌球館,供社區長輩、民眾使用;幼兒園區整體規劃。 四、設立頭城文化教育園區,陳設搶孤活動紀念物,園區供各級學校鄉土教育使用。 五、頭城河河岸景觀規劃,維護生態並建立親水環境。 六、規劃設置頭城鎮室內溫水游泳館。 七、便捷鎮內交通系統,河岸道路拓寬,水岸遊樂區。 蔡文益說,自己投入頭城鎮務十個多月,對於頭城鎮未來發展藍圖,有了更清楚想法及核心價值。頭城鎮是開蘭人文歷史的起點,緬懷過去的歷史脈絡,除了承繼歷史使命,更希望能以更廣闊的思維來打造新世代的頭城。

Read More

宜蘭第28波快打站 同時提供次世代雙價疫苗及公費流感疫苗

副縣長林建榮說,第28波快打站已開打,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及次世代疫苗接種條件的民眾,儘早接種疫苗。(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導 目前國內疫情似乎已漸漸脫離高峰期,但宜蘭縣政府防疫的步伐並不因此而鬆懈,四日召開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會議。副縣長林建榮表示,今年流感對健康的威脅不亞於COVID─19,十一月一日起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已開打,同時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實施對象也擴大至十二歲至十七歲青少年的追加劑,因此衛生局特別安排第28波快打站,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及次世代疫苗接種條件的民眾,儘早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另外,也可以向各疫苗施打合約院所預約施打。 林建榮於疫情指揮中心會議中,特別感謝縣內各單位與醫療院所這二年多來,落實執行中央不同期程訂定之相關規範。而隨著國門的開啟,中央開放相關邊境管制措施,居家檢疫任務已圓滿完成。然而縣府各項防疫準備及作為並未因此而鬆懈,仍請各單位務必落實各項防疫規定。 衛生局指出,自十一月七日起,中央調整COVID─19確診者解除隔離後自主健康管理措施(7+n),以及接觸者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由於接觸者將全面採行「7天自主防疫」,也因此不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同時放寬部分社區管制措施,移除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體溫量測之強制性規範;但各場所(域)仍可視其營業或服務之性質及需要,自行決定健康監測之方式。

Read More

湖北國小成立彰化第一所「科技暨雙語教室湖北探索館」

王惠美和湖北國小師生一同歡慶「科技暨雙語教室湖北探索館」成立啟用。(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湖北國小結合新興科技VR情境和Coding程式語言的學習,四日成立彰化縣內第一所國小「科技暨雙語教室湖北探索館」。彰化縣長王惠美參加揭牌致詞表示,希望讓我們的孩子從國小開始,並從一、二所學校開始建置,相信未來會是等比級數的成長及發展,期待讓所有孩子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王惠美指出,湖北國小的科技暨雙語教室探索館最主要有四大主軸,包括「翱翔VR元宇宙、探索Coding機器人、樂玩STEAM積木、體現AI智慧家」,建置多元課程,銜接科技,另外,近年來VR盛行,因此將「巫家捏麵館」將廟口文化帶入,將在地特色結合科技,讓孩子透過課程學習,能了解在地。 王惠美說,近年來,縣府投資湖北國小軟硬體設備建置,將近三千萬元經費,感謝校長、老師的用心,也謝謝廣達文教等很多基金會的支持,縣府除了積極協助閱讀空間的整理,也加入英文愛的書庫,今年增加了廿座英文愛的書庫,未來還會持續努力。 廣達徐繪珈表示,期望學童從小開始接觸程式語言教育,感謝王惠美縣長帶領縣府教育團隊全力支持,使更多縣內國小可以都來參與游於智計畫,未來期望彰化縣成為全台灣培養AI雙語的搖籃;湖北國小校長莊世雄期望學童於未來的科技領域內發光發熱,在地升學、在地就業,培育彰化縣的人才,這是湖北國小努力的目標。

Read More

連奪兩年公廁金質獎 宜縣多功能性別友善廁所升級啟用

連奪兩年公廁金質獎的宜蘭縣府辦公大樓公廁,多功能性別友善廁所再升級,縣長林姿妙宣布啟用。(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致力實踐性別平權、消除性別歧視及落實CEDAW精神,推動「性別友善在宜蘭」等多項措施,並率先從縣府辦公大樓公廁進行改造,且連續獲得公廁考核評比「文教休閒及醫療場所類」金質獎,而位於縣府大樓內的性別友善多功能廁所四日升級啟用,希望透過新增照護床設施,讓年長者或行動不便的朋友,也能安全安心地如廁。 宜蘭縣政府自去年起分別在縣府大樓勞工處及郵局旁改建「性別友善廁所」及「多功能性別友善廁所」,其中,多功能性別友善廁所結合親子與無障礙廁所,設有尿布檯及兒童座椅等,更在近日新增設照護床設施,以創造更具包容與彈性的公共空間及舒適友善的環境,讓有不同需求、不同性別的民眾如廁更安心。 縣長林姿妙說,縣府推動「改善公廁暨提升優質公廁推動計畫」,並連續兩年獲得「文教休閒及醫療場所類」之金質獎。為改善公廁對於孕婦、高齡者及行動不便者的友善度和環境品質,縣府於辦公大樓中的每座公廁增設至少一個免治馬桶附坐墊紙,及每座廁間設有扶手,提高如廁的安全性與整潔度。 另考量多元使用者的需求,大幅改善哺(集)乳室的設備及環境,放置哺乳相關教學手冊及嬰幼兒繪本,並汰換沙發、尿布檯及流理臺,以保障使用者擁有良好且安心的哺乳環境。此外,在三樓公廁內也特別設置乾濕分離的淋浴間,提供民眾潔淨、舒適的如廁場所,縣府希望透過辦公廳舍的公廁改造,帶動宜蘭整體的公廁環境,向永續發展及環境品質的提升邁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