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起風 南方響起造勢湧萬人

南部市長候選人合體 拚「南方一起來翻轉」 「南方響起,誓師大會」人山人海,旗海飄飄,氣勢高昂。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卅日在鼓山區舉辦「南方響起,誓師大會」,雖然受到風雨因素,但估計仍有超過一萬人湧入會場,成為大家意料之外的驚喜,市民鄉親說「高雄起風了」,大家對即將到來的選戰充滿信心,要讓南方響起,南方翻轉,共同迎接勝利。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南部可以變成台灣的龍頭,就看我們偉大的高雄市民、台南市民、屏東市民願不願意改變;民進黨在屏東將近二十五年,台南三十年,嘉義二十幾年,民進黨把南部當作他的天下,但他們對中央到地方的執政有夠「軟」,尤其這幾年來,越做越爛,連故宮國寶都可以摔破,這是世界性的大笑話、大醜聞。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在南部提名兩位最堅強的女性,育敏是嘉義的女兒,最困難她也要拚到底,而柯志恩她已經造成旋風,是最勇敢的女性,最有戰鬥力,最有決心,未來高雄市長就給柯志恩;台南的謝龍介,他要來改變,給他四年,屏東的蘇清泉深耕屏東,這幾年來,在基層一步一腳印,最後一段,屏東一定要贏,南方一起來翻轉。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指出,看到大家那麼團結支持,很高興栽培這四位候選人,台灣政治在縣市長來說,是北藍南綠,我們無論怎樣,一定要向四年前一樣,最綠的也要翻轉,高雄市已經有這樣的成功經驗,所以這次大家來團結,相信一定有機會。  主辦單位表示,原本考量天氣因素以及場地大小,僅安排五千張椅子,沒想到民眾湧入過於熱情,緊急再調近兩千張椅子來到會場,儘管如此,現場仍有多位支持者佇立,期間雖然下起雨,但仍有不少民眾在附近公園樹下躲雨不離開,再次顯示支持者的熱情以及渴望翻轉的心;各大平台巔峰在線觀看人數達到一萬五千人,現場加網路共兩萬多人觀看,柯志恩以及其他候選人在南部所形成的旋風,已席捲南台灣。

Read More

雲林黨部慶黨慶 黃健庭:團結翻轉台灣

中國國民黨雲林縣黨舉辦「建黨128週年慶祝暨表揚大會」,由陳瑞雄主委主持黨慶大會,中央黨部秘書長黃健庭、縣長張麗善(中)、縣議員賴淑娞、黃文祥、李明哲、廖偉晴並共切生日蛋糕。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中國國民黨雲林縣黨部三十日舉辦「建黨128週年慶祝暨表揚大會」,中央黨部秘書長黃健庭代表朱主席與會同慶,批判民進黨執政後把根基都腐化了,大家一定要全力支持五合一選舉黨內提名縣長張麗善及民意代表、村里長,來翻轉台灣。 雲林縣黨部主委陳瑞雄首先向所有黨員的感謝,尤其是接受表揚晉齡同志及績優幹部,對黨熱切的支持致上最深的謝意!他強調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下個月二十六日的五合一選舉,懇請大家全力輔選國民黨提名推薦的所有優質候選人,讓他們都能順利當選。 中央黨部秘書長黃健庭致詞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沒給國家帶來進步,國民黨要團結才能翻轉台灣。 競選連任的縣長張麗善強調她在二0一八年底獲雲林鄉親的託付,擔任雲林縣長,上任後即面對縣政府的財政情況,除了要加緊建設的腳步,更要調整及改善縣府的財政紀律,經過努力,目前已減債六十八億元 張麗善指出,為了雲林永續發展,提出「智慧經濟、低碳永續、安全健康、共榮發展」等四大面向及三十大策略目標,縣府團隊朝向「二0三0前進雲林」的目標努力前進。

Read More

梨泰院踩踏悲劇 創傷性窒息 10秒意識就喪失

頸/胸受壓迫 靜脈血無法回流心臟 心臟無血可打幾分鐘內就會喪命 醫師提醒每平方公尺勿超過4人 南韓首爾梨泰院30日萬聖節派對活動湧入10萬人潮,因過於擁擠發生踩踏事故,造成至少153人喪命慘劇,醫師提醒任何大型活動每平方公尺勿超過4人,否則易發生推擠踩踏等意外。圖為現場受傷民眾等待救援。(路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南韓首爾梨泰院踩踏擠壓事件,舉世震驚,台灣急診科醫師分析是「創傷性窒息」導致,提醒國內大型活動應事前制定人流管控及緊急應變計畫,以預防類似狀況,也呼籲民眾在碰到危難時,切記保護頸部、胸部上半部,以避免窒息喪命風險。 對於韓國梨泰院發生的踩踏意外,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創傷性窒息大部分都是壓迫到頸部、胸部,造成靜脈血無法回流心臟,心臟沒有血打出去,只要10秒鐘就會意識喪失,幾分鐘內就會沒命,而「臉色發紫」是臨床典型症狀。 曾多次負責過跨年晚會、馬拉松、演唱會等活動醫療規劃,高偉峰表示,全球每年都會發生多起大型活動踩踏致死事件,包含麥加朝聖等,甚至台灣曾發生過演唱會入場,粉絲急著搶在搖滾區占位,不幸發生踩踏事件。 高偉峰表示,發生踩踏或推擠2大致命原因有關,第一種傷害是民眾在人群中被踩到脖子或前胸部,出現創傷性窒息,缺氧窒息大約2至3分鐘內昏迷;第2種傷害更可怕,是上腔靜脈受壓迫導致。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1平方公尺不能超過4個人,甚至只要3個人風險便極大,易造成推擠、踩踏事件。高偉峰表示,在大型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人流管制,因為以「進場、離場」發生窒息的比例居多,樓梯及斜坡尤其危險,一個人跌倒就會跟著推擠,造成骨牌效應。 除了人流管制,高偉峰表示,再來就是要設置安全通道,針對活動場所中從較寬闊的動線走到狹窄區域的瓶頸處,設置安全通道就可提供醫療人員緊急出入,把握救援黃金時間,以免發生意外時,因為一般路線上人群過於擁擠,導致醫療人員走不進去,也出不來。 高偉峰建議,台灣應比照美國推動「大型活動法規」,強制規範1000人以上群眾聚集的活動主辦方,在活動開辦前2週必須接受衛生單位檢核,如醫療動線規劃及災難應變措施等,落實工作人員的訓練及大量傷患緊急應變能力,維護每名參與者的安全與健康。

Read More

肺癌低劑量篩檢 腫瘤1公分也難逃

國家級健康檢查,低劑量肺癌篩檢,大同醫院篩檢人數為高雄市立醫院之冠。(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配合國民健康署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由國健署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自今年7月1日起迄今總收案的來人數已達485位,完成低劑量肺癌篩檢檢查者共439位,為高雄市市立醫院篩檢數最高。 大同醫院胸腔內科李岱晃醫師表示,有些患者腫瘤雖然只有1公分,但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的檢視之下,其惡性特徵非常明顯,就必須盡早手術;也有些患者的腫瘤惡性特徵雖然不高,但是提早介入並定期追蹤是否有變化,萬一有變化時可早期介入處理。 這段期間的篩檢,大同醫院共發現4位確診肺癌病患,經過調查這4位民眾均無抽菸史,但都具有肺癌家族病史,顯示除了抽菸之外,肺癌家族史也是國人罹患肺癌另外一項危險因子。 大同醫院副院長洪仁宇表示,肺癌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108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2個肺癌確診個案就有1個已是第4期。肺癌早期(0及1期)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急降至1成,期別之間存活率差距甚大,這也顯示肺癌早期篩檢,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洪仁宇表示,早期民眾所認知的肺癌危險因子都與抽菸有相關,卻忽略肺癌與肺癌家族病史也有相關。大同醫院請有具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史的中高齡等高風險族群,盡速接受由政府補助每2年1次免費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篩檢;同時提醒大家,早期的肺癌一般是沒有症狀的,若民眾非為上述高風險族群,但是有其他肺癌的危險因子,即便沒能受公費補助,但健康更為重要,呼籲民眾應定期肺部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同醫院洪仁宇副院長表示,此次配合國健署的計畫,希望提早篩出第2期之前的肺癌患者,進行早期醫療介入,提高肺癌病患存活率。 (記者王正平攝) 這次國民健國署補助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具國際實證,可以檢測早期肺癌的有效工具。其優點是影像解析度與靈敏度較一般胸部X光高,但是輻射線的暴露量又較一般的電腦斷層為低。

Read More

25%兒少罹長新冠 過敏性鼻炎加重

導致記憶力專注力下降 情緒波動及疲倦 常用來治療鼻過敏的幾種中藥圖。(中醫師蘇泓文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3歲的陳小弟自小即有過敏性鼻炎,每逢天氣變化時便打噴嚏、流鼻水不止,嚴重時還會鼻塞及眼睛周圍癢,因感染COVID-19後狀況更嚴重,影響睡眠,整日昏昏沉沉,有明顯黑眼圈,無法專心上課,求診中醫。經中藥配合針灸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精神狀況及學習也更加進步。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蘇泓文表示,現今環境充斥細懸浮微粒(PM2.5)的威脅與食安問題,使得過敏疾病盛行率逐年上升,尤以兒童罹患比例最高。台灣兒童罹患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約為30-50%,近3年來因COVID-19疫情肆虐,也嚴重影響上呼吸道疾病的病情。根據統計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罹患長新冠的盛行率達25.4%,其中就包含呼吸道疾病的加重,並影響到記憶力及專注力下降、情緒波動及疲倦。 他說,從中醫觀點來看,過敏性鼻炎患者多屬虛寒體質,吹到風就打噴嚏、流鼻水與咳嗽一起來,容易感冒並且較難痊癒,體質寒者怕冷,吃到寒性食物如冰品、冷飲、瓜果類、柑橘等,症狀就會加重。中醫治療過敏性疾病會分階段處理,即是「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的概念,急性發作期以改善症狀為主,緩解期則是治療根本的病因。過敏性鼻炎症狀嚴重時,視為急性期,處理上可區分為「風寒型」或「風熱型」。患者體質常兼有「肺、脾、腎」的臟腑虛損與功能失調,兒童常見為肺脾氣虛,在緩解期以調補臟腑為主,使病情獲得控制。 蘇泓文說,自民國106年開始,全民健保施行「兒童過敏性鼻炎照護計畫」對象為5歲以上至14歲以下的小朋友,針對困擾小朋友與家長的鼻過敏給予更好的醫療照護,除了開藥服用,更搭配針灸及穴位按摩、推拿,並有專業護理衛教,完善的治療計畫帶給小朋友更健康的未來。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失智症

陳俊銘 依病因的不同,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和「血管性」兩大類,還有少數是因其他疾病如腦瘤、感染、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所造成。大部分患者都屬於「退化性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6成左右;其他的「退化性失智症」有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至於「血管性失智症」,則由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所引起。台灣65歲以上的人約有5%會得失智症,但也有65歲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 失智症的10大警訊,包括1.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改變,剛獲得的資訊馬上就忘記,是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的徵兆之一。2.計畫事情或是解決問題有困難。3.在家中、工作場合或休閒活動中,對於完成熟悉的工作有困難。4.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5.對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6.在說話或寫作的用字上,出現新的困難。7.物件放錯地方,且失去回頭尋找和重做的能力。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9.退出工作與社交活動。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有類澱粉斑的沉積,神經細胞內出現神經纖維纏結,造成大腦退化,而出現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的減退,病情逐漸嚴重,病程可達8至12年,終至無法照顧自己。 中醫治療阿茲海默症以養心血、補腎水、行氣活血化瘀為主。心主神明,腎主髓海,養心血、補腎水有助失智症的改善,並延緩惡化。行氣活血化瘀可改善腦部循環,增加腦部血液灌流量,有助失智症改善。臨床以歸脾湯養心血,六味地黃丸補腎水,補陽還五湯合通竅活血湯行氣活血化瘀,加減肉蓰蓉、胡桃、巴戟天、石菖蒲、九節菖蒲、天門冬、玉竹、丹參、川七等。配合針灸,頭皮針常用穴位如:四神聰、百會、大腦運動區和感覺區。耳針常用穴位如:交感神經、下視丘、視丘、基底核、中腦、橋腦、延腦、心、腦幹等。眼針:眼八卦針。有助阿茲海默症的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每日半小時平甩功 嬤不用再包尿布

新北市社會局將平甩功甩活力納入健康八力之一,教導長輩練習平甩功,以鍛鍊身體。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讓長輩健康樂活,新北市社會局結合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會,30日舉辦「晚美人生我做主─平甩健康總動員」,有來自全市各地照顧關懷據點、社團、長照中心甚至身障小作所,齊聚平甩練功。 新北市社會局將平甩功甩活力納入健康八力之一,教導長輩練習平甩功,以鍛鍊身體。(記者蔡琇惠攝)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感謝梅門創辦人李鳳山師父帶領子弟,深入新北各據點、銀髮俱樂部、老人長照機構、小作所,甚至街友重建中心,教導長輩練習平甩功鍛鍊身體,讓他們帶來健康、快樂和希望。  位於新莊的長恩老人長照中心主任黃麗娟表示,市府結合梅門開設社區動健康「甩活力」課程,她參加受訓成為種子教師,回機構後每天帶領長輩至少做半小時的平甩功,有些無法站立的長輩,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練習,其中一位85位的阿嬤,原來坐輪椅、包尿片,現在改善許多,不用再包尿片。  95歲的楊玉明現身說法,他說原來肩膀痠痛、夜間頻尿,在板橋靜思堂參加平甩功後,現在不僅痠痛沒了,夜間至多也起來2次,而且還能很快入睡,他現在不僅身體變健康,還能到環保資收站當義工。

Read More

北慈完成 全台首例 整塊異體距骨移植

  術後移植骨頭置入箭頭處。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45歲黃先生因車禍右腳足踝的開放性骨折,送到當地醫院時,X光檢查發現足踝的距骨不見了;雖然親友到車禍現場找回骨頭但已經髒汙無法使用,黃先生被轉送台北慈濟醫院評估骨移植的可能。幸運的是,骨庫中唯一一塊捐贈者的距骨,大小、左右都恰好與黃先生的缺損位置符合,於是由骨科王禎麒醫師進行台灣第一例的整塊異體距骨移植手術,並於術後3個月開始復健,1年後恢復良好,現在已能不靠拐杖行走。 王禎麒指出,距骨常見的受損是軟骨缺損,臨床上會拿膝蓋的軟骨,用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修補,但會造成膝蓋軟骨組織受損;台北慈濟醫院因為有自己的骨庫,所以能拿捐贈者的距骨修補病人的局部缺損,手術案例數高居世界第2,並已發表於美國足踝醫學會官方雜誌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移植時,醫療團隊先拆除他的骨外固定器,接著,保留捐贈距骨上方關節面的軟骨以維持踝關節活動度,再將距骨下側關節面的軟骨清理、鑽洞,然後把整塊捐贈距骨置入骨頭缺損處,將距骨下面的關節面與下方跟骨的骨頭做骨融合手術,讓健康骨頭的血液與間質幹細胞能透過所鑽的小洞進入移植骨,維持骨頭的血液循環。 王禎麒說,整塊捐贈距骨成功移植的案例為台灣第一例,其餘國家遇上這類病人,除了骨融合術外,也會以3D列印的人工骨頭進行移植,而目前國內法規尚未允許人工距骨的使用,因此目前針對距骨移植手術仍以人體捐贈骨最為理想。  除距骨缺損可使用捐贈骨來移植,其餘如粉碎性骨折、各式關節或脊椎融合手術與骨腫瘤等情形,都常需要捐贈骨做骨骼移植手術,有鑑於願意捐贈骨頭的善心人士與器官捐贈者相較實屬少數,王禎麒呼籲民眾響應骨頭捐贈,並提醒,若因意外發生骨頭掉出體外的情形,可將紗布沾濕覆蓋,置於有冰水的冰袋保存並盡速送醫,才能盡量避免骨頭壞死、暴露感染、無法復位的狀況。

Read More

連3週下降 BA.5本土疫情脫離高原期

口罩令等防疫措施11月研議鬆綁 確診者隔離天數研擬從7天縮短為5天 指揮中心表示,疫情已脫離高原期,口罩令及確診者隔離天數將研議鬆綁。圖為民眾午後在高雄市鳳山區一處公園運動、健走,部分民眾活動期間仍維持戴口罩。(中央社檔案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公布,國內新增3萬1500例本土個案和76例死亡,較上週日減少10.8%。國內整週新增個案數已連續3週下降趨勢不變,BA.5本土疫情已脫離高原期,因此,在相關口罩令等防疫措施11月也會再研議鬆綁,另專家小組也將開會討論,將研擬縮短確診者隔離天數是否從7天縮短成5天。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土個案比前一天減少986例,減少3%,比上週日少3822例,減少10.8%,迄今本土累計760萬7619例,另新增218例中重症個案,迄今累計33,235例,其中11,917名死亡,目前輕症和無症狀者占全部病例99.56%。 國內整週新增個案已連續3週下降,莊人祥也表示,可以說BA.5本土疫情已經脫離高原期,現階段正往山腰處下降,但也因上升幅度較緩,預估下降幅度也會趨於平緩,下一週降幅同樣不會超過10%。 由於疫情趨緩,且九合一大選倒數,有專家建議採「選舉泡泡」模式,讓確診者外出投票。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並不清楚「選舉泡泡」的樣子,但九合一選舉也加上公投案,在每個投開票所要投的候選人類別可能都不相同,「選舉泡泡」規劃恐怕會有難度。 至於縮短確診者隔離天數,是否有機會放寬至隔離5天即可外出。薛瑞元說,「不知道,這需要由專家決定」,接下來這一週將再次安排專家開會再議,上週專家會議未達成共識,多數專家都認為,還需再觀察一週才可能做出決定。 莊人祥也透露,專家會議會討論「7天會縮短成5天」,但能否通過?很難預料,畢竟專家所考量的因素不僅是疫情走向,也會綜合考慮11月7日起放寬部分管制措施對社區疫情影響程度。 另外,在疫苗接種方面,6個月至4歲嬰幼兒年齡層第一劑接種率43.3%,第二劑15.9%,整體疫苗人口覆蓋率第一劑為93.9%,第二劑88.3%,追加劑為73.9%,第二次追加劑是15.4%。

Read More

子宮肌瘤扭轉變形 OL腹痛狂吐

兩月前發現問題 因工作太忙未治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4歲的王小姐腹痛一整晚,痛到全身蜷曲且嘔吐不止,送往萬芳醫院急診前,原以為是闌尾炎,沒想到,經過超音波掃描發現,竟是近8公分大的子宮肌瘤且出現扭轉變形,於是緊急進行手術,最後總共切除5顆子宮肌瘤,現已返家休養。 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張宇琪表示,王小姐在2個月前就發現自己有肌瘤問題,但因為工作檔期太過繁忙一直不得空接受治療,直到肌瘤扭轉強烈的疼痛感迫使她就醫,才發現過大扭曲的肌瘤病變,隨即接受腹腔鏡切除手術。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骨盆腔良性腫瘤,好發於30歲以上育齡女性幾乎每5人就有1人患有,而多數子宮肌瘤若沒持續增長或病變,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不過,子宮肌瘤扭轉卻相較少見,主要發生於漿膜下蒂的肌瘤,當肌瘤超過5公分、蒂長且細或是懷孕時;發生機率便大幅提高,此時病人會出現急性腹痛、惡心與嘔吐,若被扭曲的肌瘤缺血壞死時,便會合併發燒和畏寒。 張宇琪提醒,原先就有子宮肌瘤的女性,當腹部突發性疼痛時,需留意肌瘤是否感染、變性或是扭轉等惡化情形需盡快就醫檢查,即便沒有出現不適也應每3至6個月追蹤定期規劃婦科檢查,平日減少接觸環境賀爾蒙刺激肌瘤生長、養成規律作息與運體重控制才是預防肌瘤發生的關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