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取得HIMSS EMRAM第7級認證

  高醫取得HIMSS EMRAM Stage 7國際智慧醫療最高榮耀,也是南台灣唯一取得的醫學中心。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應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的數位浪潮,高醫取得國際醫療資訊管理系統學會(HIMSS)電子病歷應用模式(EMRAM)第7級國際認證最高榮譽,成為南台灣首家達成此成就的醫療機構。 高醫院長王照元表示,院方2023年通過HIMSS EMRAM第6級認證,去年獲第25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今年更登上《新聞週刊》與Statista聯合發布的「2025全球最佳醫院」,名列全台第8,深獲國際肯定。 此次獲HIMSS EMRAM第7級認證,更是南台灣唯一取得此國際智慧醫療最高榮耀的醫學中心,象徵高醫在數位轉型與臨床應用整合的卓越成果。王照元表示,此次認證不只是里程碑,未來將持續邁向全球智慧醫療領航者的目標邁進。 高醫此次認證提出3項案例獲委員肯定:外傷及重症外科主任陳昭文與重症加護病房主任葉永松合作推動「創傷與急症照護生態系的流水線科學」;檢驗醫學部主任林宜靜整合跨部門流程,推動「急診特急檢驗TAT優化」方案;藥學部主任顏秋蘭號召藥師與各臨床科共同推出「抗血栓藥物智能決策輔助系統」,展現高醫跨團隊合作下的病人安全提升與流程優化。 副院長盧鴻興表示,高醫推動AI應用,除助力決策,更期望緩解醫護人力不足問題。目前已根據臨床需求開發39項AI模型,並在體系醫院落地實施,協助醫護做出精準判斷,提升治療準確性,降低醫療錯誤風險,展現智慧醫療的真實效益。

Read More

意識障礙 猛爆性肝炎關鍵症狀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不到30歲的男子原本就為B型肝炎帶原者,因工作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活化引發猛爆性肝炎。經及時治療,最終不需肝臟移植,順利康復。 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楊勝舜表示,多數猛爆性肝炎患者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僅會出現倦怠、惡心或黃疸等輕微不適。但如病情急轉直下,肝臟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面衰竭,是臨床上極為棘手的急重症之一。 楊勝舜表示,臨床上定義「猛爆性肝炎」除了肝指數飆高、出現黃疸,更關鍵的是患者在28天內出現意識障礙。病毒性猛爆性肝炎的根源來自人體免疫系統對肝細胞的猛烈攻擊。以B肝為例,病毒長期潛伏於肝細胞中,一旦病毒快速繁殖、數量驟增,白血球辨識到異常後大量出動試圖清除病毒,卻也連同肝細胞一併破壞。 楊勝舜指出,當肝細胞破壞率達8成以上,就會演變成猛爆性肝炎。這時肝功能指數如GOT、GPT會急遽上升,伴隨黃疸及不同程度的意識不清,進入高度危險期。部分醫學中心也提供「洗肝治療」(血漿置換),協助移除體內毒素、穩定病情,但是否啟用仍須依病況評估與設備條件而定。 楊勝舜表示,臨床上常見「急性嚴重肝炎」與「猛爆性肝炎」混淆,2者雖肝功能異常指數皆極高,但若無合併明確黃疸與意識障礙,尚無法診斷為猛爆性肝炎。他提醒,慎重判斷病情變化,是決定救命節奏的關鍵。肝炎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與輕忽,只要定期追蹤、早期發現,許多重症都能避免。

Read More

掌握993 外食也能吃出健康

本報綜合報導 醫師指出,吃胖的關鍵在於食物選擇與搭配方式,只要選對食物與烹調方式,掌握「993」原則搭配1週餐食,即便天天外送也能吃得營養、安心。 開業診所肥胖專科醫師李唐越指出,正在進行飲食控制的減脂族、健身族與控醣族,應避開照燒、沙拉、蜜汁滷汁等高糖醬料,及炸物、白麵包、香腸等加工食品;選擇烤、滷、蒸等較低負擔的烹調方式,搭配原型澱粉與高纖蔬菜,就能大幅減少風險。如鮮蝦水餃搭配菠菜或小白菜,相較於豬肉水餃搭酸辣湯更加清爽營養;去皮烤雞腿便當搭高麗菜、空心菜、滷蛋也不踩雷。 不少人以為外送想吃得營養均衡,只能選便當。李唐越提醒,許多便當澱粉比例偏高、蔬菜種類單一,容易造成營養落差。建議選擇雞肉、豆腐、魚等蛋白質來源多元、並搭配2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蔬菜與原型碳水,如雞胸沙拉搭配白飯或藜麥與番茄、生菜、玉米等,更能吃進豐富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 若經常吃外送又容易嘴饞,李唐越建議,可以「993」原則搭配1週餐食,每週至少9餐「清爽正餐」、每週最多9餐「解饞替代餐」、每週最多3餐「放縱型餐點」,可讓外送成為均衡飲食的神隊友。 其中,清爽正餐為優質蛋白、低GI、低飽和脂肪,如滷雞腿便當配上青江菜、筍絲和滷豆腐,清爽又有飽足感。李唐越指出,解饞替代餐則可油脂稍高,但仍可調整,如煎蘿蔔糕配無糖豆漿,口感滿足有營養,偶爾吃沒壓力。至於放縱型餐點,可以偶爾任性點餐,只要掌握「適量」原則,什麼都能吃。

Read More

88歲噴射機阿嬤 勉運動不嫌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國健署推出「長者量6力」,涵蓋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與憂鬱6大面向,協助長者及早發現內在能力衰弱並介入。在雙北世壯運奪下4面金牌的88歲「噴射機阿嬤」林潘秀雲也鼓勵大家一起多活動。 截至今年6月,台灣65歲以上長輩已超過450萬人,占全國人口19.6%,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長輩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健康,維持內在身心功能也是提升老年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 為提升長輩及家屬對於「量6力」的了解,國健署分別於北、中、南、東各舉辦一場「長者量6力互動式特展」,首場於7月30日~8月3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1館展出,共有9大展區,內容採用靜態呈現與動態體驗並行,搭配互動遊戲設計,引導長者及照顧者深入了解自身內在能力狀況,並學習如何於日常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林潘秀雲受邀現身說法,坦言年輕時是懶人、不愛運動,63歲才開始鍛鍊體能,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強調保持規律的運動能夠給人很大的鼓勵和鼓舞,不僅是在生理上能夠健康,也能在心靈上更能帶來愉悅感,讓人逐步邁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每場展覽的3日動態體驗中,上、下午各有1場名人講座,北部場由「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揚名、「無論如河書店」梁秀眉及「蘭萱時間」蘭萱輪流進行分享,讓民眾從不同角度了解「長者量6力」的內涵。

Read More

新竹台大、國衛院 簽約雙邊合作

  新竹台大分院與國衛院共同主辦「合作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暨合作媒合會」,展現跨領域整合與實證應用成果。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強化臨床醫療與基礎研究的整合能量,新竹台大分院攜手國衛院日前在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院區舉辦「113年合作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暨合作媒合會」。雙方同時進行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雙邊合作邁入新里程碑。 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面對精準醫療、智慧健康照護等全球趨勢,臨床與研究的緊密結合是推動醫學進步的關鍵。國衛院在基礎與轉譯醫學上的深厚能量,長期為院方的臨床研究注入創新動能。雙方合作的深化,不僅推動院內研究文化的發展,也促進跨機構人才交流與創新激盪,為台灣醫療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國衛院長司徒惠康指出,該院近年推動與臨床醫學中心策略合作,期望加速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實現「從實驗室到病床」的目標。不僅對新竹台大分院在臨床執行力與整合協作上的表現表達高度肯定,雙方的合作更可作為臨床與科研互補、體系互聯的典範。未來將持續支持更多跨領域、多中心、可擴展的合作計畫,共同提升台灣生醫研發能量,與國際接軌。 本次成果發表共計6項合作研究計畫進行報告,涵蓋肺腺癌表觀遺傳、心臟衰竭代謝組學、乳癌淋巴水腫影像技術、肝腫瘤射頻消融優化、深度鎮靜呼吸監測、骨質疏鬆抗體療法等前瞻領域。 合作媒合交流與綜合討論聚焦資源整合、研究平台連結、臨床需求導向等議題,形塑未來合作的關鍵節點,為台灣醫療研究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Read More

猛爆性肝炎 BC肝患者高風險群

  醫師楊勝舜表示,臨床上定義「猛爆性肝炎」除肝指數飆高外,也會出現黃疸及意識障礙。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藝人沈玉琳傳因猛爆性肝炎住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院方30日指出,因涉及病人隱私,不方便回應。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指出,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與病毒性感染的肝炎有關,當出現惡心、異常疲累、皮膚變黃等症狀,應盡快就醫。 外傳,沈玉琳因猛爆性肝炎引發腦水腫,就診前已3天吃不下飯且非常疲累,掛急診因黃疸指數過高,立即轉入加護病房。 柳朋馳表示,猛爆性肝炎其實有跡可循,若肝功能飆到300以上,出現惡心感、食慾不振、異常倦累、皮膚或眼白變黃,小便出現可樂色、深濃茶的顏色,代表已有黃疸的表徵。若已知為B、C肝患者,一旦有這些症狀出現要盡速就診。 柳朋馳指出,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與病毒性感染的肝炎有關,如果是因為A型肝炎,通常是吃到含有A肝病毒的食物,致死率約千分之2;B、C肝帶原的患者建議日常生活作息盡量規律,且避免酗酒,以防走向嚴重的脂肪肝,而醃漬類或可能有黃麴毒素問題的食物都要特別小心。 柳朋馳建議B、C肝患者至少半年追蹤1次肝功能、甲型胎兒蛋白等,以及每年做1次腹部超音波;假如已有相對嚴重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者,建議每半年就要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Read More

志工熱茶陪伴 溫暖化療病患

奇美醫院志工在化療室奉茶服務,溫柔守護成為民眾心靈處方箋。 (示意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院癌症化療室內,每天平均有超過30人次的病人接受治療。在這個以點滴聲響為背景的空間裡,有一群愛心志工默默付出,為病人奉茶暖心問候,關懷與陪伴,撫慰病人的病痛不安,他們的溫柔守護也成為病友的「心靈處方箋」。 抗癌的路上,每一位病人都像在走一段漫長的登山路程,藥物是裝備,而「陪伴」就像是一根撐得住的登山杖,支撐著病人一步一步往前走。 一名陳姓教授因罹患癌症,需定期接受門診化學治療,期間由妻子陪同就醫。每個星期三他與妻子如期出現在奇美化療室,總是著襯衫與吊帶坐在靠窗位置,妻子則快速脫下外套換上醫師白袍趕往門診。 即便在疾病的低谷中,夫妻倆依然互動如畫,彼此體貼、互相守護。儘管化療帶給陳教授身體不適與心理壓力,但他勇敢面對,並經常與志工互動,聊聊中文的美、生活的感觸。期間也曾表露低潮情緒,幸得志工一杯熱騰騰的茶與溫言陪伴,稍解心理沉重。 陳教授對奉茶服務情有獨鍾,特別喜愛化療室提供的「元氣茶」,將其視為療程中片刻的撫慰與慰藉;遺憾的是,陳教授最終因感染併發症往生,未能戰勝病魔。陳教授的妻子日前回到熟悉的化療室,再次向志工表達誠摯感謝,並道「元氣茶是他最愛的味道,謝謝你們的關心與陪伴」。 奇美醫志工在化療室裡提供的「奉茶關懷服務」,可以舒解病人在與癌症對抗時所承受的情緒壓力,讓化療室不再只是病痛的場域,每一壺茶、每一句問候,都像是一帖溫補的心靈處方箋,不僅溫暖了病友,也讓醫療環境更有人情味。

Read More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食藥署指出,管制藥品易造成上癮的用藥,其成份與毒品相同,管制藥品的生產、運輸、儲存、使用都需遵守規範。(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管制藥品的成分就是毒品。食藥署30日指出,目前醫師、牙醫、獸醫佐等都可開立管制藥品,去年稽查1萬1962家機構管制藥品管理情況,發現231家次違規、比率為1.93%,其中又以登載不實最多。 對於國人出國旅遊前往國家對毒品的管理與我國不同時,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民眾,要特別注意大麻相關製品。 有些國家開放大麻相關製品做其他用途,例如洗髮精、保養品等。但我法務部規定,大麻植株及其抽取物屬2級毒品管制,一經查獲就會移送法辦。至於在國外就醫領用的管制藥品,必須出示就醫時的處方箋,才能攜帶入境。 食藥署表示,管制藥品指成癮性麻醉藥品、影響精神藥品及其他認為有加強管理必要之藥品;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規定,僅限供醫藥及科學上之需用。為防止管制藥品遭流用為毒品,食藥署採分級管理、證照制度及流向管理等策略,強化各環節之管理機制。 食藥署表示,目前管制藥品分4級管制,1、2級管制最嚴格,其製造、輸出、輸入及販賣僅限由食藥署之製藥工廠為之,並另訂定運輸、每年購買數量上限及禁止借貸、轉讓等相關規範,以強化高風險管制藥品之管控。 台大醫院護理師鄭靜宜表示,院方設有管制藥品智慧專櫃,櫃子外觀不標示管制藥品,以免引來不必要的困擾。藥品均採單獨存放,取用時一定要有醫囑處方;打開櫃子取藥時除要輸入員工編號,還必須進行指紋辨視,確保管制藥品的安全。 食藥署統計,去年稽查1萬1962家機構管制藥品管理情況,查獲231家次違規、比率為1.93%,以簿冊未依規定登載、登載不詳實最多共93件,其次則是未依規定定期申報收支結存情形、申報不實34件,依法可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Read More

又驗出黃麴毒素 福源顆粒花生醬勒令停產

新竹市福源顆粒花生醬黃麴毒素不合格,市府依《食安法》裁處並加強抽驗。 (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福源顆粒花生醬2批產品檢出黃麴毒素不合格,新竹市衛生局要求業者全數下架,抽驗另一批產品仍檢出黃麴毒素不合格。衛生局即刻啟動現場查核並責令業者辦理問題產品回收,暫停生產該類產品並依法裁處。 福源顆粒花生醬有效期限2025年7月9日、2025年8月27日的產品,分別經台北市、桃園市衛生局檢出黃麴毒素不合格。新竹市衛生局5、6月接獲2地衛生局通報立即派員前往抽查,因現場已無同批產品,經抽驗另一批有效日期2025年9月10日產品仍不合格,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裁處。 衛生局指出,已命令業者全面停產同類產品,並限期改善製程與原料品管機制;另責成業者將所有問題產品回收下架,提供聲明及民眾退換貨窗口管道,通知下游廠商回收。

Read More

每週打3次羽球 她一覺到天亮

  醫師蔡明劭建議失眠者打羽毛球,是調節睡眠的天然良方。(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一名少女晚上沒睡好,白天總是頭昏昏、提不起勁;檢查發現睡眠正常,但半夜偶爾醒來後難再入眠,醒來時更像是沒睡一樣疲倦。醫師建議,養成運動習慣有望減少失眠,增加睡眠品質。她選擇羽毛球,從1週1次到後來每週3次,3週後一躺下就睡著,一覺到天亮,醒來神清氣爽。 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明劭表示,近年睡眠問題困擾不少人。該少女的狀況稱為「主觀睡眠障礙」,也就是睡眠的客觀數據沒問題,但患者主觀感受不佳。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與臨床研究證據指出,規律有氧運動如快走、有節奏打球、游泳等,有助於縮短入睡時間、延長深層睡眠、減少夜間覺醒。蔡明劭表示,運動會刺激褪黑激素分泌與晝夜節律穩定,尤其早上或白天進行,幫助睡眠節奏自然調整。研究發現,每週從事150分鐘中強度運動者,白天嗜睡的機率比不運動者低6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