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書香兌書活動登場 廢電池換好書傳遞閱讀永續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超人氣免費兌書活動登場!台北市環保局十七日表示,將在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市府一樓舉辦「書香傳承  永續再生」兌書活動,結合書籍資源再利用與環保理念,讓知識流動、書香延續。 此次活動共分主舞台區、延慧書庫區、兒童閱讀專區、互動遊戲區、書香任務區及書香好食區等,往例的加碼送贈書活動兌換的數量還是平時的3倍喔!民眾只要準備十五顆以上廢電池,或持學生證、身心障礙者、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等證明文件,即可帶回現場的書籍,千萬別錯過。 另,民眾到「書香任務區」從任務箱中抽書香任務卡,完成任務就能帶走你的緣分之書。此外,於「台北市環保局」Facebook粉絲專頁活動貼文按讚,自備環保杯還可免費享用美味的飲品享受邊暢飲邊看書的美好時光。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為延續書籍生命並關懷弱勢族群,幫助有需要的民眾,環保局於一0二年成立全國首創的「延慧書庫」,期望透過捐贈書籍及贈送至偏遠地區給弱勢家庭、學校,讓弱勢家庭也能輕鬆享受閱讀樂趣,讓知識的力量無遠弗屆並減少廢紙產生、達資源循環再利用。

Read More

竹市辦小小檢驗員體驗營 學童動手學食安科學

竹市府十七日攜手「台灣兒童食育協會」舉辦「小小檢驗員職人體驗營」。(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讓學童及早認識食品安全並培養科學素養,新竹市政府十七日攜手「台灣兒童食育協會」舉辦「小小檢驗員職人體驗營」。衛生局表示,活動對象為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透過角色扮演與實作體驗,啟發孩子的選食意識。不僅讓他們了解該吃什麼,更鼓勵建立長期健康的飲食習慣,進而促進良好的成長發展、學習表現與未來健康。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希望孩子們從小建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念,同時認識檢驗人員守護全民健康的重要角色。此次活動透過實作與互動的學習方式,不僅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也有助於啟發他們對未來職涯的想像與探索。此外,職人體驗營結合實驗操作、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等挑戰任務,引導學童在探索中培養觀察力、邏輯思維與責任感。整場活動寓教於樂,學童收穫滿滿,也獲得家長高度肯定,充分展現幸福宜居、科技共榮的安居城市價值。 竹市府十七日攜手「台灣兒童食育協會」舉辦「小小檢驗員職人體驗營」。(記者曾芳蘭攝) 衛生局說明,此次活動共有三十五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報名參加,透過分組方式進行,結合生動有趣的團康教學與有獎問答,向學童傳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安全議題,並引導他們學習判斷「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活動中,孩子們換上實驗袍,化身為「小小檢驗員」,走進食品檢驗的世界,揭開食物背後的安全祕密。過程中,學童實際操作簡易試劑,學習檢測食品中是否含有殺菌劑(如過氧化氫)及非法添加的工業色素(如皂黃),並進一步觀察與解讀食品標示,強化對日常飲食潛在風險的認識與預防觀念。 竹市府十七日攜手「台灣兒童食育協會」舉辦「小小檢驗員職人體驗營」。(記者曾芳蘭攝) 衛生局指出,透過此次體驗活動,讓參與同學了解到食品標示的重要性,並認識到食材的選擇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活動不僅提升了他對食安的認知,也讓他學會如何正確挑選健康食材,將所學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Read More

竹北東平問禮堂上樑典禮 歷史建築修復邁新里程碑

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梁,預計明年底全區完工,將成為竹北新亮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東平問禮堂十七日舉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的上樑典禮,寫著上樑大吉的樑木上,綁著一串粽子、紅布包的米、燈,並用青布繞,寓意包中、五榖豐收、添丁、青龍飛天,縣長楊文科帶領文化局及工程隊、地方民代焚香祝禱,祈求建築主體結構穩固堅實,工程順利圓滿。 楊文科感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東平問禮堂第一期工程三千萬元,第二期工程計劃二千四百萬元也獲核定,期待明年底全區完工後,串聯週邊東興圳景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讓更多人認識竹北豐富的文化底蘊。 文化局表示,東平問禮堂興建於一九三四年,並於二00七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第一期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去年十一月八日開工,修復範圍為建築本體之一堂二橫,包含屋面修復、大木作修復、門窗工程、牆體修復、地坪修復及油漆彩繪修復等,目前屋面棟架工程就緒,上樑代表修復工程階段重要的里程碑。 文化局長朱淑敏說,第二期工程修復範圍包含右外橫屋修復及整體周邊景觀、無障礙設施、室內外機電設備工程等,預計今年底發包,明年十二月全區完工。期盼未來再利用活化,成為文化資產、環境教育、歷史與生活結合的文化生活場域。 第一期修復工程的木作匠師莊傳興表示,施工按照傳統的工序、工法,大部分使用鑿刀、刨刀等工具,比較特別的是過去是就地取材,木材有大有小,修復工程經由專業技師評估,使用的木頭比較重,並需用手拉,以保護歷史建築的生命。

Read More

62歲更生人重獲新生 檢察長探視勉勵翻轉人生

宜蘭地檢署檢察長王以文等人前往「人安基金會羅東平安站」關懷安置中的更生人阿德(化名),用行動傳遞柔性司法的溫暖,鼓勵其走過困境,展開新的人生與希望。(宜蘭地檢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長王以文十七日偕同臺灣更生保護會宜蘭分會主委王信豐、宜蘭縣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林宏程前往「人安基金會羅東平安站」關懷安置中的更生人阿德(化名),用行動傳遞柔性司法的溫暖,王檢察長與王主委、林理事長關心阿德出監後的社會適應,並鼓勵其走過困境,展開新的人生與希望。 阿德家裡有三兄弟,排行老二,由於個子比較小,學生時代常被霸凌,國中畢業後開始遊走法律邊緣,並下定決心要當流氓。一開始在台北作粗工、當保全,後來在板橋跟著一位老大,便開始打打殺殺的生活,像是殺人、槍砲、傷害、賭博、酒駕,即使是民國七十幾年間被關時,也是「赤耶耶」,一進監獄舍房就「拓房」樹立威信,一個人打十個;阿德認為打架就是要狠,往死裡打。再犯後大約八十二年假釋出來,又在台北幫老大看顧酒店,跟著在道上混。 阿德回憶過去荒唐的歲月,前前後後來來去去關了二十幾年,如今父母已經去世,與兄弟間也因遺產之爭而不和,去年底出監後無居住處所,又因右手障礙(車禍受傷),無專長,覓職不易,透過更生保護會宜蘭分會持續關懷與輔導就業,以及轉介到人安基金會羅東平安站安置,阿德有了固定的住所,六十二歲開始從事第一份腳踏實地的工作(清潔工)。王檢察長對於阿德出獄後願意一改過往,放下身段,實實在在的工作以及認真生活的態度給予肯定。

Read More

宜縣防空演習圓滿成功 展現縣民防空應變能力

宜蘭縣政府辦理「二0二五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於礁溪地區辦理戰災演練,模擬礁溪火車站遭受敵軍導彈襲擊,致鐵軌受損,台鐵特種防護團進行人員疏散、傷患救護等實作演練。(宜蘭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落實全民國防教育與深化全民防空意識能力,宜蘭縣政府十七日下午辦理「二0二五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實施三十分鐘警報傳遞與發放,疏散避難、交通管制。 警報解除後,接續於下午二時至三時於礁溪地區辦理戰災演練,模擬礁溪火車站遭受敵軍導彈襲擊,致鐵軌受損,台鐵特種防護團進行人員疏散、傷患救護等實作演練;另由社會處等相關單位於礁溪鄉社福大樓開設「救濟站」,妥善安置災民;因戰災造成大量傷患,由衛生局於礁溪國中五育館開設「急救站」,實施傷患現場醫療處理。 此次防空演習模擬敵機來襲情境,演習過程中,宜蘭縣民眾展現高度配合,所有行人、車輛依警察及民防人員引導,進行就近疏散避難,或依地形、地物掩蔽,展現民眾應變能力。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在面對地緣政治極端風險變化,平時的準備就是最好的防禦,透過民眾全體參與,強化地方政府對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應變制變能力。

Read More

雙胞胎姊妹返校練田徑妹妹遭撞 駕駛肇逃已落網

雙胞胎姊妹返校參加田徑社團練習,練習結束後與她姊姊在校門附近巷口馬路時,她不慎遭一輛本田黑色休旅車右側擦撞倒地妹妹遭撞駕駛肇逃,警方已根據車牌查出吳姓男子駕駛,全案將依肇事逃逸罪嫌函送偵辦。(民眾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員山一名十二歲李姓女學童,十七日上午返校參加小學田徑社團練習,練習結束後與她姊姊在校門附近巷口馬路時,她不慎遭一輛本田黑色休旅車右側擦撞倒地,肇事駕駛未停車查看便直接離開現場。警方已根據車牌追查駕駛,六十四歲吳姓男駕駛到案後聲稱未察覺有撞到人,才直接前往醫院看病。而警方仍將全案將依肇事逃逸罪嫌函送偵辦。 李姓女童十七日和雙胞胎姊姊十七日返校參加社團活動,與教練、同學進行田徑練習,十一時三十七分和姊妹步出校門,才剛過馬路至對向路口行走,妹妹就被行駛而來的同向黑色休旅車擦撞倒地,造成臉部嘴唇擦傷及右大腿受傷,被緊急送醫治療,所幸並未危及生命。校方第一時間接獲村長通報,校長趕赴現場陪伴女童,並由教導主任陪同就醫。 警方透過路口監視器鎖定肇事車輛並追查車主及駕駛。吳姓男駕駛到案後聲稱未察覺有撞到人,才直接前往醫院看病。目前肇事原因仍在調查中,全案將依刑法肇事逃逸罪進一步處理。

Read More

桃市府參訪葡萄王 見證食品生技邁向淨零綠色實力

桃市府參訪葡萄王,見證食品生技邁向淨零的綠色實力。(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加速企業落實節能減碳與ESG永續治理,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七日率領市府團隊前往榮獲「桃金企業獎-ESG環境永續獎」的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龍潭廠,實地參訪該公司在再生能源應用、循環經濟與低碳創能等面向的具體成果。張善政表示,市府將持續以標竿企業為學習典範,協助更多在地廠商強化自主減碳與碳費應對能力,共同迎戰碳定價時代。 張善政指出,葡萄王生技創立於一九六九年,龍潭廠自二0一九年啟用即導入綠建築理念,為全台首家同時取得「綠色工廠標章」與「清潔生產合格證書」的生技工廠。廠區導入節能設計與智慧能源管理,強化即時監控與效率優化。二0二二年自建太陽能系統發電近四十八萬度、減碳二百八十八公噸,相當於約三點四萬棵樹的年吸碳量。 桃市府參訪葡萄王,見證食品生技邁向淨零的綠色實力。(經發局提供) 葡萄王透過資源循環強化永續效益,製程污泥轉為沼氣發電,植物性殘渣製為飼料,回收率達百分之九十八。同時開發乳酸菌發酵濾液應用於康普茶、洗面乳等產品,提升副產物再利用價值。另設置水資源回收系統,並與學界合作研發微生物燃料電池模組,拓展低碳創能技術。此外,公司亦導入「液態發酵技術」培養真菌蛋白,具備快速產出、高營養與低碳特性,為本土創新食物科技應用,並獲國際永續與創新獎項肯定。 桃市府參訪葡萄王,見證食品生技邁向淨零的綠色實力。(經發局提供) 張善政強調,隨著碳盤查與碳費政策上路,市府將持續透過「智慧產業學院」與「工廠低碳化服務中心」提供企業健檢診斷、設備補助與碳管理輔導等服務。一一三年度已協助八十家企業完成工廠節能減碳健檢,爭取中央智慧化與低碳化補助資源達二億零五百萬元,並協助三十五家企業進廠辦理低碳化輔導,補助十八件設備改善計畫,總補助金額達四百八十五萬元,逐步實踐公私協力轉型減碳的政策目標。

Read More

玉里全齡運動公園新建工程動工! 打造南區休憩新據點

花蓮縣政府舉辦「玉里全齡運動公園極限運動場」動土典禮,打造南區最大全齡運動公園,提供青年、親子及銀髮長者,友善共享的休閒場域。(花蓮縣政府建設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南區運動公園建設再加一!花蓮縣政府十七日舉辦「玉里全齡運動公園極限運動場」動土典禮。縣長徐榛蔚親自主持,與現場來賓一同持鏟動土,祈求工程圓滿順利成功,打造從親子、青年到銀髮都能友善共享的全齡多功能休憩空間。徐榛蔚表示,玉里全齡公園的興建是縣府實踐北、中、南區均衡發展的重要一步。結合專業團隊與地方意見,打造符合國際規格、安全友善的全齡運動空間。 徐榛蔚指出,近期已完成北濱極限運動公園新設頂棚,客家文化園區內小型極限練習場,此次,於玉里鎮新建公園內設置極限運動場域,未來更持續擴充周邊六公頃腹地,打造南區最大全齡運動公園,提供無論是青年、親子還是銀髮長者,都能友善共享的休閒場域。 花蓮縣政府表示,此次玉里全齡運動公園第一期計畫為「玉里極限運動場新建工程」,經費四千九百一十八萬元,預計一一五年初完工,工程位於玉里鎮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北側,整體強調「全齡共享、安全友善、環境永續」,工項包括國際規格之「PUMP TRACK賽道」、練習區、多功能草地、遮陽棚、公廁等。 縣府強調,未來「玉里全齡運動公園」將持續開發周邊六公頃之區域,初步規劃配置多個主題區域,並藉由環狀步道與綠帶串聯,兼顧防災公園設計、避難收容所等,希望打造為南區具有識別性、教育性與永續性之運動公園典範。

Read More

衛生保健志工特殊教育訓練 深化識毒營造無菸

基隆市衛生局於部立基隆醫院舉辦「衛生保健志工特殊教育訓練」,深化識毒觀念,攜手營造無菸健康家園。(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提升衛生保健志工對新興毒品的認識,並推動無菸健康家園的理念,基隆市衛生局於十七日假部立基隆醫院舉辦「衛生保健志工特殊教育訓練」。課程主題為「新興毒品的認識及迷思」與「營造無菸健康家園」,講授內容包括:近年常見的新興毒品、全面禁止電子煙及相關危害,強化志工對「毒品辨識與防治」及「菸害防制」的知能,讓志工們在服務時,可以協助更多吸菸者成功戒菸,推廣無菸、無毒的環境與健康生活理念,共有一一五位志工參與。 課程特別邀請一一四年反毒有功人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副主任林群,透過生動案例與豐富的實務經驗,深入淺出的講解近年常見的新興毒品:「依托咪酯」、「大麻電子煙」等,其外觀特徵、化學成分、使用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嚴重危害。課程中特別強調,許多新興毒品常以「包裝新穎」、「看似無害」的形式偽裝,讓青少年及一般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用,進而陷入藥物濫用的風險。透過本次培訓,強化志工對毒品辨識與防治的知能,使其在社區宣導與出監銜接輔導的參與及推動時,分享新興毒品的樣貌與偽裝手法,以提高民眾識毒、防毒的警覺性。 課程也邀請聖約翰科技大學陳雪芬教授,深入講授「菸害防制」-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任何人不得使用、製造、輸入、國外買入、販賣、供賣、展示或廣告」、「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等,強調任何形式的菸品皆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且具高度成癮性。鼓勵志工們擔任菸害防制守門員,提醒周遭親友都不能使用電子煙,並邀約吸菸親友到就近或自身服務的醫療機構戒菸,讓志工在服務時,可以協助更多吸菸者成功戒菸,推廣無菸環境與健康生活理念。 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志工是社區防毒與健康促進的第一線力量,期望志工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日常服務,成為社區健康守護者,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教育訓練,攜手打造無毒、無菸的友善生活環境。

Read More

苗栗後龍16號路口瓶頸改善工程開工 年底完工

苗栗縣後龍鎮大庄里十六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工程,十七日上午開工動土。(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後龍鎮大庄里十六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工程,十七日上午開工動土,預計一一四年底或一一五年初完工通車,將可串聯十六號與二十號都市計畫道路,建立完整路網,提供居民便利交通。 這項工程位於後龍鎮都市計畫區內,緊鄰十六號都市計畫道路,因未完全開闢,形成交通瓶頸,影響交通安全,亟需改善,經縣府透過立委陳超明協助爭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納入「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補助辦理開闢瓶頸路段工程。 該改善工程包括新闢串聯後龍鎮都市計畫十六號與二十號道路的二段瓶頸路段,一、長度三十一點九六一公尺、寬度八公尺,二、長度九十四點九0三公尺、寬度八公尺,總經費約六一五一萬五千元,其中,中央補助三四八一萬一七0元,公所配合二六七萬三二五0元,用地取得費五0八六萬元,工程費約一0六五萬五千元,工期一百五十日曆天。 副縣長邱俐俐指出,路網改善是產業、生活重要環節,也是縣府施政重要項目之一,感謝立委陳超明極力協助爭取中央補助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持續支持 苗縣各項重大交通建設。 鎮長謝清輝表示,該路段的打通不僅能紓解交通,更具備防災、救災功能,有助於強化地方應變能力,期勉施工單位在確保品質與安全前提下,能夠如期完工,提供居民便利的交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