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宇推樂活生養政見 鼓勵年輕人敢婚敢生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民進黨宜蘭縣立委參選人陳俊宇於廿二日情人節提出「三生有幸福─樂活生養」,希望未來進入國會,能延續中央優良政策,並透過逐步修法一一實踐對老、少、青壯年族群的照顧,持續改善全民的生活環境。 陳俊宇指出,近年來,少子化已逐漸變成國安問題,教育、經濟等各方面無一不受到影響,若明年順利進入國會,將推出爭取增列「生育特別扣除額」,從第三胎起,媽媽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得每年扣除十二萬元,減輕爸爸媽媽育兒負擔;另外,目前中央核定宜蘭縣社會住宅七0五戶,預計在二0二五年完工,未來將爭取興建達一千五百戶、包租代管目前大約為八百戶,也將爭取達一千五百戶、租金補貼目前一千六百六十八戶,將爭取達三千戶,來力挺青年成家。 他說,國民年金法從九十七年開始施行,消費者物價指數從百分之九十二上升到百分之一0五,基本薪資今年也提升到二萬六千四百元,相對亞洲先進國家,如:日本,老年基礎年金約可領約新台幣一萬二千三百三十元、韓國老人基本年金每月能夠可領約新台幣七百零七十五元,未來希望修改國民年金法,調高老人基本保證年金至五千元,放寬老農津貼排富標準,保障年滿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福利,讓長輩可以安心退休。

Read More

大學志工聯盟關懷長者 捐物資並為長者健檢

台灣科技大學亞太大學志工聯盟關懷花蓮長者,協同新北得意扶輪社捐贈物資予老家協會。(花蓮老家協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科技大學亞太大學志工聯盟(APUVA)長年關注偏鄉科技教育、長者關懷和醫療缺乏等公益議題,去年首次在花蓮辦理偏鄉醫療關懷活動,廣受長者好評,今年花蓮子弟許文賢博士再次邀請台灣科技大學校友與學生,二十二日上午於花蓮市主權活動中心免費提供「居家醫療儀器與理療服務」,共計服務百名長者、志工及相關工作人員,並協同新北得意扶輪社捐贈酒精、貼布、五穀粉和水果等物資給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 現場提供低周波治療機、血氧、超音波等價值兩百萬的儀器為長者進行健康檢測,另號召民間企業與社團共同捐贈貼布及營養品物資,幫助花蓮弱勢獨老及貧家,也為第一線服務的社福及居服人員提供支持與打氣。志工聯盟指導老師許文賢表示,該聯盟名長年致力社會公益,推展偏鄉醫療服務,未來亦會持續為花蓮的長者和弱勢族群盡一份心力。 免費為長者進行健康檢測。(花蓮老家協會提供) APUVA指導老師周思妤護理師外婆家在瑞穗富里,活動前晚值完小夜班即從新竹坐夜車回花蓮為家鄉服務;台科大越南籍博士候選人May同學首次來花蓮服務及越南APUVA副主席尼古拉斯第四次到花蓮服務;高中生劉仲閩從海外飛回台灣參加,表示這是此生難忘的一次經驗。 老家協會理事長楊傑表示,感謝APUVA對老家協會的熱心幫助、資源連結,老家協會服務花蓮弱勢獨老及貧家已十九年,挺過疫情全仰賴各界幫助,老人服務是長期服務,需要社會大眾持續關注並伸出援手。

Read More

北分署提供創業資源 中高齡創業向前行

阿進在後廚製作粥品,創業有成心中好欣慰。(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隨著社會老齡化,勞動力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民眾的職涯選擇也越趨多元;為協助中高齡民眾創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推動「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創業貸款」,提供免費創業課程與諮詢,同時輔導申請貸款,幫助欲創業者瞭解自身條件、已創業者強化產品行銷與管理能力,提高成功率,讓中高齡創業者勇敢向前行。 阿進是馬來西亞華僑,來台灣就讀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任中學教師,在幾次發表學術論文後深感不足,為了進修,帶著妻子及出生不久的孩子再度來臺灣就讀研究所;完成學業後,決定舉家留在台灣打拼,面對工作壓力與家庭照顧,時間上分身乏術、經濟上也面對不小壓力,於是在邁入中高齡之際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阿進的父親在家鄉經營港式粥品專賣店,他從小就在店裡幫忙內廚、外場服務,一家小小的粥品店撫育了一家人;阿進決定傳承延續父親做第一流粥品的精神,以「第一樓粥品」做為創業的起頭,透過勞動部創業貸款的支援及顧問的輔導,著手進行店鋪改善,汰換大型冰箱與廚房排氣系統、改善店鋪門面、設計專屬logo及菜單建立品牌形象,並增加外送平台及第三方支付。營業額快速的成長,導致了用餐空間、人力不足,於是阿進再度申請勞動部的中高齡者創業貸款,搬遷到更大空間的新店面。「第一樓」港式粥品在網路上獲得好口碑與媒體報導,更在一一一年獲得勞動部「創業楷模」的殊榮。 阿進說:「勞動部的創業資源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經常互相激勵、交流經驗,少走了不少冤枉路。」阿進的兒子也將跟隨父親的腳步,在八月下旬拓展分店,一同創造家族事業高峰。 為鼓勵中高齡及高齡者投入職場,提高勞動參與率,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落實推動「中高齡者與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創業貸款」,支持中高齡及高齡者職場續航,協助有意創業的中高齡者穩定開創事業第二春;此外,因應部分產業缺工,更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提供就業獎勵補助,鼓勵中高齡者儘速投入職場。

Read More

實踐大學師生參訪台中綠美圖 體驗未來工作職場

實踐大學師生依序參觀圖書館屋頂花園環形透明玻璃圍欄空橋─美術館展廳。(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重點地標綠美圖多次獲學術界青睞,吸引各級學校(高中、碩班研究所)相關科系學子參訪,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師生參訪,體驗未來工作職場。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台中綠美圖是非常特殊的建築,為台中首座圖書館結合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找來國際知名大師妹島和世操刀。參訪帶領實踐大學師生依序參觀圖書館屋頂花園環形透明玻璃圍欄空橋、美術館展廳挑高迴旋斜坡廊道及隔震層等,看到妹島大師設計流動、飄浮、透明、去物質化建築風格特色美學及隔震工法新技術。 實踐大學教授廖明彬表示,市府團隊的努力,綠美圖已經逐漸成形,就剩最後一哩路;這次可以在施工期間就帶領學生近距離了解,親眼見到每一個微小的細節,感受到市府團隊的用心、建築師的堅持理念及施工廠商的努力,與綠美圖的近距離接觸確實帶給他們不同觀念和想法,在教室內無法獲得的收穫。

Read More

基隆公共圖書館國際女孩日講座為女力開講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為了增強女性能力,配合「國際女孩日」將於九月及十月辦理相關系列講座。(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為了增強女性能力,配合「國際女孩日」將於九月及十月辦理相關系列講座,探討在傳統習俗文化中常見的性別不平等跟暴力問題。 為增強女性參與影響自身的決策,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貧窮、打破性別歧視與暴力循環,均至為重要,為呼籲各國重視投資及培力女孩,讓女孩獲得應有的人權與照顧,因此將十月十一日訂為「國際女孩日」。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將在九月三日下午二時至四時於安樂區圖書館辦理「性別平等了嗎?」,探討女性在傳統習俗中扮演的角色。該講座請到致力於推動性別科技近用權的「邊邊女力協會」秘書長謝莉君,與大家探討在傳統習俗文化中常見的性別不平等跟暴力問題。 十月二十一日下午一時至四時則於中正區圖書館辦理「女力崛起嗎?」由謝莉君主講,探討女性在現代社會面臨到危機。相關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可至基隆市公共圖書館臉書專頁查詢。

Read More

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登場 600教師及百位講師齊聚南投

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熱絡登場, 6百位教師及百位講師齊聚南投。(記者陳朝枝攝) 記者陳朝枝∕南投報導 縣府八月二十一、二日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辦理一一二年度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南投場研習,聚集來自全台灣各地六三九位教師及資一百位知名講師,一起共備、實作,互相切磋學習。開幕典禮在二十一日上午九時舉行,教育部林明裕次長、國教署彭富源署長、國教署國中小組林祝里組長、縣府陸正威參議、教育處吳美玲副處長、林友友議員、暨南大學武東星校長等人親自到場出席。 教育部林明裕次長表示,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持續第九年在南投縣舉辦,也樂見許多老師願意挑戰自我,追求專業成長,是臺灣教育最美的風景,大家一起幫助學生們在學習上有最佳表現,這也是夢的N次方工作推動重要的核心理想。 縣府參議陸正威表示,南投縣配合教育部「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計畫,全縣積極導入數位學習課程及平台運用如micro:bit及Scratch開發板與程式設計的軟硬體課程教學、推動STEAM跨領域科技教育、因材網、學習吧等數位平台的運用、提供各校共同使用數位教學軟體等,讓更多的教師利用科技輔助工具導入教學現場,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 夢的N次方工作坊主要策劃人爽文國中王政忠主任表示,自二O一五年開始辦理夢的N次方活動,從南投出發,現在已是全國遍地開花。未來數位教學就是教學差距縮小的有效關鍵策略,因此二O二三年夢的N次方團隊透過資科司支持的「夢N講師數位協力計畫」進行內部講師增能,將數位學習TPACK(科技內容教學知識理論)融入課程設計,並透過夢N場次開設班別進行授課,協助中小學現場教師提升數位教學的基本知能。

Read More

營養師帶長輩採買 吃對了才能增肌

大同醫院開辦一系列預防肌少症的課程,還直接帶長者到市場挑選食材,客製化長輩樂活養肌餐盤。(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68歲影帝周潤發日前跑步突然摔倒,手部多處挫傷,肋骨甚至還有骨裂現象。因為年紀老化造成的肌肉流失是難以逆轉,依據國健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雖然年紀老化造成的肌肉量流失是無法避免的過程,但掌握飲食關鍵不但可以預防骨質疏鬆肌少症,甚至還可以逆轉肌少症。 高雄市大同醫院為幫助長者維持骨骼健康,21日開辦一系列預防肌少症課程,由營養師帶著婆婆媽媽在傳統市場買菜,分別挑出素食蛋白質食材及澱粉類蔬菜各5種,耐心解說如何購買正確增肌食材,及足夠份量才能將營養轉化為肌肉。 長輩們聚精會神聆聽並熱烈提問,讓市場成了另類營養教室。68歲蔡阿嬤表示,去年10月確診後食慾下降,瘦了3-4公斤,很擔心有肌少症,透過參加大同醫院的「高齡社區肌力訓練班」,才赫然發現原來之前她都吃錯了。     大同醫院營養室高慧珊主任表示,年長者對於蛋白質普遍攝取不足因此加速肌肉流失,經常看到長輩過馬路時小碎步、緩慢,類似這樣走路吃力的長輩,若不是曾經受傷或是因疾病造成行動不便,就很有可能是肌少症。 但很多人以為只要散步或進行運動流流汗就足夠,但這類運動型態根本不夠,若沒補充足夠蛋白質,將很難維持肌肉量。 高慧珊指出,年長者要透過正確的飲食,第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才能滿足身體能量的需求,一般來說以每日2千大卡為基礎,其次要提升蛋白質的質量,不僅重「質」也要重「量」,第3補充鈣質,成人建議每日1.5杯的乳品,若有乳糖不耐症者,也可以補充其他含鈣食物包括傳統板豆腐、豆乾、小魚乾、黑芝麻和杏仁等,最後是要補充維生素D3,有助於維持肌肉骨骼健康,再來配合適當運動,就能維持身體機能。

Read More

青少年性侵 逾6成情侶所為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今(22)日就是七夕情人節,國健署提醒情竇初開的青少年朋友追求浪漫時,千萬要對約會時的暴力侵害抱持警覺,統計青少年性侵案施暴對象超過6成為現任或前任男女朋友及網友,呼籲青少年在約會中應避免喝來路不明的飲料及酒類等,要提高警覺保護自身安全。 國健署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11年12-18歲青少年共有3998件性侵害通報案件,其中有1422案(約占35.6%)為男女朋友關係;728案(約占18.2%)為前男女朋友關係;436案(約占10.9%)為網友關係。 國健署也提出約會5大招,呼籲青少年在約會過程中對方有任何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時,要勇敢拒絕對方,或尋求家人、朋友及專業人員的幫助。 第1招,注意約會地點,若對方相約於人少、陰暗地點或不良場所,要避免前往。約會地點應選擇熟悉及人潮多場所,如:動物園、遊樂場、速食店等,以減少潛在危險;若臨時更改約會地點,請務必告知家人或朋友。 第2招,注意情緒管理,若對方經常出現暴怒言語或侵略行為,無論是言語威脅、情緒不穩、恐嚇或破壞財物,都可能傷害雙方的身心健康。一旦對方有失控行為,請保護自己,儘早離開危險的環境,並於事後尋求專業協助。 第3招,不探視隱私,初次約會時,對方過度探問私人問題或談論敏感話題,都是不應該。避免在彼此不熟悉情況下,透露隱私。 第4招,不越界相處,約會過程中,身體接觸應是自然和諧的交流,若對方不尊重,以花言巧語的方式,超過身體的那道界線,請勇敢說不,立即制止對方的行為,並迅速離開。越界相處顯示對方缺乏尊重和自我控制,真正的愛情應是以尊重與關懷為基礎。 第5招,不違背原則,約會時,應尊重雙方的想法,不應試圖強迫他人做違心之事。若感到不舒服時,應堅守自己的原則,並及時結束這次約會。 國健署指出,浪漫約會固然幸福,卻可能潛藏危險,不論男女方都應保持清醒與警覺,千萬別被愛情沖昏了頭,要做一個聰明的約會者,學會保護自己,向危險說不。

Read More

大腸癌篩檢偽陰性 C過量惹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75歲長者近10年時常輕微腹瀉,平時有服用維他命習慣,尤其每天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當水喝。多次定期健檢中,糞便潛血篩檢皆正常。直到去年因嚴重便秘與腹部絞痛就醫,檢查發現直腸內有巨大腫瘤,大腸內視鏡檢查及病理切片確認大腸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因此使用各類保養品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吃的保養品更是以維他命系列最為民眾喜好。然而,民眾常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的維他命而不自知。 他指出,正常來說,定期糞便潛血篩檢應該能提早發現腸癌等病灶,但長者若攝取大量的維他命C進入體內,而過量維他命C的抗氧化作用,可能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呈現「偽陰性」結果,加上長者未採納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因此延誤病情。 鄭玠豪提醒,維他命C攝取適量即可,而糞便潛血篩檢也並非萬能,若有持續腸胃症狀、大便習慣改變,除了一般檢查,最好能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Read More

睡眠癱瘓非鬼壓床 降焦慮可緩解

醫師陳威任表示,睡眠品質差或輪夜班族群較易出現「鬼壓床」,惟大多只需評估觀察即可,持續受症狀困擾才需就醫。(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隨著農曆7月的到來,「鬼壓床」常成為診間話題。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說,睡眠品質差或輪夜班族群較容易出現「鬼壓床」,會短暫讓人感到困擾或害怕,並不會造成長期的傷害,大多只需評估及觀察即可。 在科技廠輪班的李姓男子,過去工作表現都不錯,但是最近2、3個月開始,卻變得容易焦慮不安,明明操作技術都已得心應手,卻會在上班前擔心做不好、做不完,就連使用多年的安眠藥,也覺得藥效不夠,甚至晚上睡覺還會出現「鬼壓床」,常於半夢半醒間動彈不得,明明有意識卻無法挪動身體,睡眠障礙已嚴重影響到工作,民間鬼月的諸多傳說添加內心不安。 陳威任指出,病人焦慮不安影響到工作的情形,被診斷為「鬱症」復發的一種表現,而所謂的鬼壓床,也比較像是睡眠問題中的「睡眠癱瘓」,經後續的治療已逐步緩解。據統計,睡眠癱瘓的終身盛行率約為7.6%,女性稍多於男性,究其原因,源自人們正常睡眠時,都會經歷的「非快速動眼期」及「快速動眼期」,一般做夢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此時人的腦部會理解在做夢,身體的肌肉張力也因而幾乎被抑制;若在快速動眼期突然醒來,因肌肉張力仍處在被抑制狀態,已清醒的腦部就會意識到全身無法動彈,感覺就像有無形的東西壓在身上。 他說,通常睡眠品質較差或輪夜班工作的民眾,較可能發生睡眠癱瘓,一些焦慮疾患、酒精使用、創傷壓力事件等身心科問題,也可能與睡眠癱瘓相關。發生「鬼壓床」可透過睡眠衛教及冥想放鬆來了解疾病本質、察覺自己的內心,藉此減少焦慮感,但要注意此症狀可能與精神科共病、以及暗示自律神經的不穩定性,若持續受症狀所困擾需就醫評估治療,亦可嘗試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減少對於睡眠癱瘓發作的錯誤歸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