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國護身軍刀演習 雪梨登場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訪問上海,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面。艾班尼斯在台海議題上,表示澳洲不打算改變支持台灣維持現狀的立場。(路透) 本報綜合報導 由美國、日本、南韓、印度、英國、法國等十九個國家參與的「護身軍刀」演習,昨(十三)日在澳洲雪梨拉開序幕,美國陸軍太平洋副司令沃威爾中將表示,此一演習將展現威懾能力,但最終目標是不發生戰爭。就在此一演習開幕之際,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正在上海訪問,他強調澳洲支持台灣維持現狀,也不支持在台海採取單邊行動。 「護身軍刀」有高達十九個國家參與,共計派出超過三萬名軍人,是二00五年首次舉辦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表示,這些國家追求的共同願景是和平、穩定、開放、自由的印太地區。澳洲政府表示,預計中國大陸將會監控澳洲與美國等盟國共同舉行的大型軍事演習。 近日傳聞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柯伯吉向日本、澳洲施壓,要求日本、澳洲針對一旦台海發生衝突時將採取何種計畫表達明確態度,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柯伯吉此舉這引發日、澳這兩個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盟友的不滿,畢竟美國對此一問題也未曾明確表態、並未承諾無條件防衛台灣。 對於此一問題,在上海訪問的艾班尼斯表示,在台灣議題上澳洲支持維持現狀,不支持在那裡採取任何單邊行動。康羅伊則在接受澳洲國家廣播電台訪問時指出,澳洲希望印太地區保持平衡,沒有哪一個國家稱霸。但一旦兩岸發生衝突澳洲將如何處理,他不會回答假設性問題,將會由衝突發生時的澳洲政府來決定,而不是事先決定。

Read More

愛國者飛彈進駐北市操演

國防部長顧立雄肯定官兵戮力戰訓,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辛勞。(國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漢光四十一號實兵操演十三日已進入第五天,為模擬敵軍對台聯合火力打擊,愛國者防空飛彈發射車組上午進駐北市某處河濱公園。國防部長顧立雄視導部署於台北某處河濱公園的愛國者飛彈陣地,顧立雄隨後並頒發加菜金。另,模擬敵對台實施聯合火力打擊,因桃園一帶有國際機場、重要指揮所等設施,因此二一砲指部的陸射劍二發射車,上午除了桃園蘆竹一帶,諸如愛國者、天弓、陸射劍二等防空飛彈車,運用高、中、低不同防空特性,共同構築綿密防空網,並於十五分鐘內完成接戰準備,確保中低空域安全。 根據國防部演練期程,今天為模擬敵軍對台實施聯合火力打擊及登陸作戰,為防範敵軍,全軍各式防空軍備均已進駐戰術位置並實施接戰準備,如愛國者飛彈車進駐北市某處河濱公園、陸射劍二發射車則進駐桃園蘆竹一帶,與周邊低、中、高空防空系統共同構築多層次的綿密防空網。 由於國軍接獲大批敵機於海峽中線戰備警巡、敵地面部隊於對岸實施戰備裝載後,已於十二日提升為應急作戰階段,防空營防二連立刻將國造的陸射劍二發射車機動至蘆竹一帶,完成陣地占領後,負責擔負桃園地區中低空域的安全,防護目標為國際機場、周邊地區國軍指揮所等。 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實兵操演愛國者防空飛彈車進駐台北市觀山河濱公園,吸引民眾目光。(中央社) 陸射劍二發射方式採「遠端控制器」及「車上發射」二種射擊模式,射程二至十五公里、射高七公里,按接戰準則,從進入陣地、車輛停妥、放列完成,必須十五分鐘內完成。現場人員說明,遠端控制器採實體拉線,目的是遠離發射車提高戰場存活率;若時間急迫則採車上發射,用意是提高射擊速度,並立即變換陣地。 因此,除了愛國者飛彈、陸劍二飛彈在台北、桃園放列,據了解,包括台中、澎湖等地,也將實施反空機降操演;國軍也安排兵力於南部實施反登陸作戰整備、實兵操演,確保我國防衛戰力不墜。 台灣中、南部與離島亦有防空、反登陸及反空機降操演,在台灣海峽第一線的澎湖、台中,可能於關鍵設施周遭進行反空機降演練,藉此模擬敵軍透過運輸機、直升機等意圖搶占我據點時,國軍的防衛作為;駐守南台灣的主戰部隊,也計畫擇定合適地點模擬反登陸作戰與相關整備。

Read More

國軍澎湖機場演練反機降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漢光四十一號演習進入第五天,澎湖防衛部十三日表示,今天模擬敵軍以機降方式企圖破壞機場關鍵軍事設施,澎防部迅速完成戰備整備,快速機動至目標區域,與友軍守備部隊聯合作戰,成功壓制並肅清敵軍,確保機場場站設施安全,充分展現防衛作戰堅實戰力與聯合作戰效能。 第一作戰區表示,此次反機降實兵演練,聚焦實戰化情境,強化官兵戰場應變能力與指管協調效率;在演練開始後,應援部隊接獲上級指令,立即完成兵力集結與裝備整備,隨即展開機動任務,抵達澎湖機場後與守備單位完成任務交接,依作戰編組展開搜索與殲敵行動,部隊以精準火力與嚴密戰術部署,迅速控制局勢,驗證了快速反應流程與跨軍種協同作戰能力。 第一作戰區強調,訓練堅持「實戰實練、精準求真」原則,透過高強度實兵操演,官兵得以熟悉作戰地形與應對突發狀況的處置要領,確保在多變戰場環境中能展現防衛韌性。

Read More

陪伴教師成長 教部推動增能研習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十三日指出,成立「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帶領各學科中心整合學科專業及建立課程教學支持系統;各學科中心為落實一0八課綱素養導向、跨科和跨領域統整學習、探究與實作等教學設計,規劃增能研習,陪伴教師專業成長。 國教署表示,舉辦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現工作圈與學科中心研推團隊如何透過課程地圖整合與數位科技應用,發展跨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模組與素養導向教學單元計畫,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核心素養。 另,邀請團隊教師分享如何運用教學行事曆、課綱與課程問卷回饋,梳理當前學科在課程、教學與評量面對的挑戰或學習難點,並結合實作體驗,帶領參與教師運用生成式AI,輔助擬定教學策略與開發教學資源,使教學設計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 國教署提到,將持續支持工作圈與學科中心推動教師專業精進,強化教師協作機制,讓高中教育在跨域整合與數位素養的道路上邁出穩健步伐。

Read More

教部職業試探展 北中南陸續上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三日指出,為推動「技職永續破風者」計畫,串聯北中南場館舉辦職業試探主題體驗展,暑假七至八月每週末舉辦職探展場限定體驗營隊、技職科系主題展攤、手作課程等精彩活動。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長楊玉惠表示,科技大學與社教館所合作已邁入第七年,除了全新開放的北中南職業試探體驗展,希望持續扎根技職教育初衷,讓孩子適性發展。 今年暑假推出的職業試探主題體驗展,由位於台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台北的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雲林的斗南七號倉庫、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和位於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規劃不同主題並接力辦理。 體驗展包括技職FUN星際、技之勇者、技職永續方舟和職探任意門,由龍華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和高雄科技大學策畫,將各行業複雜的先進技術,重新建構為中小學師生及家長都能操作及理解的作品、動手實作課程、技職職人講座、職業互動遊戲、VR(虛擬實境)或XR(延展實境)體驗。

Read More

災區復原 市府動員逾250志工

立委林俊憲協調清運車輛與團隊志工,前往災區協助災民整理家園。(立委林俊憲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跨局處啟動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作業,副秘書長尤天厚指出,風災後各界捐助物資及捐款持續投入,市府也啟動災後志工招募機制,已動員逾二百五十名志工投入各區災區服務。 環保局表示,風災後假日期間民眾加緊清理家園,單日即出現近千公噸大型家具垃圾,因此即時調派鏟裝機與抓斗車清運。 環保局並強調,已啟動專案處理破損建物產生的石綿瓦建材廢棄物,請民眾依拍照登記、打包集中暫置等作業流程,等候環保局派員收運。環保局並再次提醒,應委託合法業者協助拆除,且不可與其他一般廢棄物一起裝袋打包。整理時更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及手套等,以防止逸散的石綿粉塵造成危害。 社會局指出,目前仍有六處避難安置所運作中,收容二十七名居民,主要以低收入戶與高齡者為主。另外,社會局所設置三十九處偏遠地區關懷服務站,目前已服務逾千人次,提供情緒支持、物資發放與福利諮詢。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讓台南沿海與溪北一帶許多屋舍都遭到毀損,立委林俊憲除了大量募集帆布,解決災民遮風擋雨的燃眉之急外,也同步協調清運車輛與團隊志工,前往現場協助災民整理家園。 林俊憲表示,在受災區逐步復電、復水後,接下來重點將會是整理環境、清運各種家具垃圾與斷木殘枝等。除了要求市府相關單位加快清運工作外,受災區因有不少經濟弱勢或獨居長輩,無力來整理家園,因此在協調愛心企業與公司後,投入清運車輛來協助災民,希望盡快將各種垃圾廢棄物等清除,好讓災民能早日讓家園恢復原貌。 同時,他也請服務團隊的志工規劃安排協助的區域,希望加快清運速度,讓需要的民眾盡快得到協助。 風災過後,不少村落內處處可見堆積的垃圾小山,許多泡過水的家具、垃圾等,更是散發出陣陣異味,極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或爆發登革隔熱等疫情。在大型抓斗車協助下,原本堆積垃圾的街道逐漸恢復市容。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過境,南市不少地方受損嚴重,但日前總統賴清德南下勘災,要災民「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民眾黨台南黨部主委顏耀星表示,「賴總統不做,小草來做」,十三日號召小草加上各地慈善會等義工,一同前往七股區西寮里協助災民清運家園。 民眾黨南市黨部表示,丹娜絲颱風肆虐南台灣,溪北多個地區停電多時,災民苦苦期盼政府盡速救災,未料總統賴清德數次南下勘災,面對災民當眾陳情,不但沒有同理心,反而要求人民自己想辦法,不要老是依靠國軍,完全不懂苦民所苦,所以總統賴清德不做的事情,就由小草來做,主動進駐災區幫高齡災民清運家園。 民眾黨南市黨部說,民眾黨除提供物資外,市黨部還有工班可以免費協助災民簡易水電維修,十二日也前進麻豆幫助果農清理落果,十三日與各地慈善會義工等合作,協助七股區西寮里清運,十四日也會再號召志工到安平的瑞復益智中心協助身心障礙院生整理環境。

Read More

光環境優化 3古蹟顯風華

台南城市光環境改造計畫首波成果正式亮相,光暈襯托消防建築的歷史風貌。(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推動的「台南400城市光環境改造計畫」,首波成果正式亮相。原台南州會、原台南合同廳舍與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等三處市定古蹟完成夜間光環境優化工程,歷史建築披上嶄新夜色,展現府城新舊交織的文化風貌。 文資處表示,原大正公園周邊錯落分布的古蹟群,猶如一座開放式博物館,承載台南深厚的人文底蘊。此次光環境施作以現代照明技術串聯古蹟與城市脈絡,州會與合同廳舍運用DMX燈光編程技術,隨城市節奏展演靜動之間的光影對話。燈光路線連結台灣文學館、台南美術館、孔廟園區、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天主教聞道出版社與台南神社事務所等文化場域,延伸至愛國婦人會館,讓整個街區夜間景致煥然一新。 三處古蹟各具特色,原台南州會將燈具隱於建築結構內,透過光暈渲染溝面磚牆,營造立面光效的連續性,凸顯和洋折衷風格的建築語彙;對街的原台南合同廳舍運用光涵構手法勾勒牛眼窗與建築輪廓,橫向光帶延伸至消防局、旅服中心與史料館,並重現民生路騎樓下方的歷史遺構;愛國婦人會館則以暖黃光線透出窗格,搭配庭院樹影與步道燈具,營造靜謐溫潤的夜間氛圍。 文資處指出,除首波成果外,後續亦將啟動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台南孔廟、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等四處國定古蹟,以及開基武廟原正殿、開基靈祐宮、廣安宮、台南興濟宮與大觀音亭等四處市定古蹟之光環境優化。台南的夜間光影場景,不僅活化歷史空間,也為市民與旅人打造嶄新的文化體驗場域,歡迎民眾走入街區,共同感受府城獨有的夜色魅力。

Read More

觀音得道日 安平觀音亭辦平安宴

安平觀音亭為恭祝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十三日席開二百五十桌平安宴,招待十方香客。(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觀音亭為恭祝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十三日席開二百五十桌平安宴,招待十方香客,安平觀音亭主委顏東賢表示,感謝觀世音菩薩庇佑,祈求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安平觀音亭以往每年於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佛誕日、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以及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都舉辦平安宴,和信眾結緣,由於十三日(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安平觀音亭也決定舉辦平安宴。 安平觀音亭從十二日晚上十一點十分起,就舉行祝福儀式,十三日上午,更由師父誦金剛寶懺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各交陪境友宮,也紛紛前來參拜,下午也舉行麵粉龜乞龜活動。 安平觀音亭並於中午,席開二百五十桌平安宴,招待十方香客,市長黃偉哲、立委林俊憲、以及立委陳亭妃服務處人員、還有多位民代出席;黃偉哲表示,丹娜絲颱風過境,不少民眾主動至災區幫忙,顯見社會充滿愛心,更彰顯觀世音菩薩救世濟人精神,也祈求觀世音菩薩神威顯赫,大家身體健康、平安順利。

Read More

做工行善團搶修災損房屋

勞工局帶領做工行善團前進七股,為受災戶屋頂蓋上應急帆布,並將進行房屋搶修作業。 (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志工十三日兵分多路,前往鹽水為弱勢家庭修繕,完成第三百戶「有情有疼心ㄟ厝」,志工們也到七股為遭丹娜絲颱風侵襲的弱勢受災戶,進行房屋搶修作業,讓更多家庭在困境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 勞工局說,住鹽水區的陳姓案主獨自扶養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平時靠政府補助度日,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環境堪憂,做工行善團各工會志工接力進駐修繕,十三日由電力工會十多位志工安裝廚房衛浴設備等收尾工程,鹽水區的修繕案正式完工,是做工行善團完成的第三百戶「有情有疼心ㄟ厝」。 為慰勞志工伙伴們的辛勞,市長夫人劉育菁帶冰品到案場為志工們加油打氣;大台南總工會理事長鄭山林幫志工準備美味午餐;副理事長陳美靜、秘書長沈暄晨致贈案家晴天坊手繡涼被、床包組等用品,給予祝福。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各地房屋受損情況嚴重,做工行善團前往七股、後壁等地場勘,十三日做工行善團與七股區長李佳隆帶領的公所團隊兵分二路,一組前往七股區後港里進行第二次會勘,並幫案家屋頂蓋上應急帆布避風雨,另一組則前往西寮里進行房屋搶修作業。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做工行善團志工們發揮各自專長,不僅修補破損的房屋,更溫暖受助家庭的心;十三日出動不少家庭志工,有電氣工會林瑞珍、林永富父子檔;社團法人台南市勞工志願服務協會的黃吉利、吳秋美夫妻檔,展現跨世代的技術傳承,也傳遞愛心力量。

Read More

曾培雅愛心義工送物資到蓮心園

市議員曾培雅愛心義工協會發起物資捐贈行動,送愛到後壁蓮心園。(市議員曾培雅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受丹娜絲颱風侵襲影響,後壁區「蓮心園」院內物資短缺,近百名院生生活面臨困難。為協助弱勢族群挺過難關,市議員曾培雅愛心義工協會發起物資捐贈行動,親赴現場傳遞愛心與溫暖。 協會由愛心義工協會理事長歐政豪帶領,與成員們一同將成人尿布、冷凍食品、水果、食用油、罐頭等生活與食物必需品送至「蓮心園」,不僅解決當前急需,更透過關懷與陪伴,支持院生與辛苦的工作人員。 「蓮心園」是位於後壁的長期照護機構,目前照顧約九十四名智能障礙青年,致力於提供安穩生活與基本照護服務。執行長張珮如表示,風災造成後壁區斷電四天,園區冰箱內儲存的食物全數報銷,食物損失高達數十萬元,讓院生的飲食一度陷入困境。非常感謝協會及社會各界的即時支援,幫助度過難關。 曾培雅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響應災後援助行動,持續提供物資捐贈,讓愛的力量持續擴散,幫助家鄉更多有需要的人走出困境、重建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