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臺灣.看鏡臺灣」羅山遊客中心開展

「旅行臺灣.看鏡臺灣」即日起於羅山遊客中心開展。(縱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在全臺四處遊客中心辦理「旅行臺灣.看見臺灣」攝影聯展,用一張張的美照,讓民眾感受臺灣豐富自然生態、人文歷史、在地美食及樂活魅力。展點之一的羅山遊客中心,走出九一八地震災害陰霾恢復遊客服務機能,特別邀請大家到災區來支持在地產業,同時欣賞精挑細選的攝影作品。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郭振陵表示,此次攝影聯展共計徵件三千四百餘件,羅山遊客中心展出所有一百零三件得獎作品,每件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同時歡迎大家來花東縱谷體驗慢活,一起支持在地產業,幫助地方在震災後重新站起來。另外線上作品展已正式開展,大家可於線上搶先目睹看「鏡」臺灣之美。 為搭配「旅行臺灣‧看鏡臺灣」巡迴展,交通部觀光局九月底於臉書粉絲專頁舉辦拍照打卡的活動,歡迎民眾至全臺四處共賞臺灣之美,拍照打卡參與抽獎活動。另為推動生態、文化、美食、樂活四大多元主題旅遊,觀光局即日起至十一月十日結合臺灣十七個精彩的旅遊觀光圈推出「臺灣樂遊趣─觀光圈數位集章好好玩」活動。只要使用行動裝置進入活動網頁,至觀光圈指定地點掃描該點位之 QRcode即完成集章,每集滿五個章即可獲得一次抽獎資格,有機會抽中國旅基金二萬元、GoPro或飯店雙人住宿券。 本次活動花蓮觀光圈與台東縱谷觀光圈共有二十個點位參與集章,除了羅山遊客中心外,也包含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管理站、鯉魚潭、鳳林慢城客家驛站、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春日禮伴供處、池上大坡池環境教育館、海端布農文物館、米國學校、鹿野遊客中心、中興崗哨、利吉惡地、紅葉谷等多元景點,歡迎遊客漫遊觀光圈抽好禮。

Read More

全民運竹縣代表隊摘下9金4銀4銅 創下歷年紀錄

全民運竹縣男子組原野射箭團體賽獲冠軍,成員魏敬倫(左5)、陳慶銓(左6)、陳享宣(左7)可說是竹縣之光。(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代表隊在全民運動會總共獲得九金四銀四面,其中摔角項目表現亮眼三金入袋,共獲四十九項獎牌(第一名至第八名),創下歷年以來新竹縣參賽最佳成績。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選手表現十分傑出,在各項體育表現上蒸蒸日上,為自己帶來榮譽,更成功替新竹縣爭光。 教育局表示,新竹縣代表隊在今年全民運中,共派出優秀選手與隊職員二百四十六位,參加包含摔角、原野射箭、躲避球等共計十七項競賽項目,共奪下九金的好成績,尤其在摔角項目表現十分亮眼,由兩位摔角女將田雨薇與谷慕·勒巴克,以及蟬連兩屆摔角冠軍的江浩選手,將三金拿下。 在健美項目,由初次代表新竹縣的劉明毅選手及羅文廷選手各獲得金牌一面,在原野射箭男子團體項目由陳享宣、陳慶銓、魏敬倫奪金,新竹縣已連續四屆該項目奪冠成績;元極舞個人賽由葉瑞平選手奪冠;混合組定向越野短距離接力賽由賴賢鴻、謝品昇、王羽妮、梁宇琪選手一同獲得金牌;男子組定向越野中距離賽則由賴賢鴻選手獲得金牌。 楊文科說,新竹縣明年將承辦一百一十二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這是新竹縣睽違四十七年再次承辦全國綜合性運動賽會,期待再帶來新竹縣新一波運動風氣。

Read More

工研院超限定AI遊樂園 邀民眾到工研院解鎖科技地圖

工研院在新竹光復院區打造「AI遊樂園」,展示超過30項跨單位的AI人工智慧相關技術,13日邀請AI人工智慧專家率先體驗。(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將於十五日打開機構大門,首度在新竹光復院區打造「AI遊樂園」,邀請民眾進入工研院AI技術體驗場域,體驗工研院研發超過卅項AI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涵蓋元宇宙、淨零永續、無人商店、自駕車、精準醫療、健康照護等,不僅引導民眾發掘AI科技的新數位生活,同時也展現工研院AI科技研發實力,開拓台灣產業數位未來。 工研院在AI遊樂園展出「AI無人商店」,展示無接觸的消費過程,可應用於實體零售,提供後疫情時代的商業服務。(記者彭新茹攝)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表示,AI化已是全球趨勢,超過百分之四十八的臺灣企業,已經進入AI科技應用的規模化階段,AI模型部署率也高達百分之七十五,遠高於世界平均百分之廿。目前AI技術不斷進化,而發展「以人為本」的AI已成為全球遵循的指導方針,工研院AI人工智慧創新科技致力讓AI更貼近人類,協助人類的工作與生活,確保人類安全隱私,並進而提升人類價值。 工研院人工智慧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表示,AI早已走出科幻電影,進入你我生活、工作與社交互動中,無所不在。未來十年AI人工智慧進入市場擴增期,將成為全球智慧化的主流。 工研院在AI遊樂園展出的「智慧自駕車」,運用AI人工智慧可辨識複雜的道路狀況,提供更安全的自駕行車環境。(記者彭新茹攝) 此次首度開放民眾參觀並親身體驗,包括元宇宙概念的「MR快樂農場」,只要戴上MR眼鏡與回饋手套,就可進入「農場」,並控制虛擬娃娃機夾爪的移動與開合,並用震動回饋來模擬抓取物體的碰撞,提供趣味性十足的虛實整合的遊戲世界,另外,像是「智慧運動衣」,結合低周波電療與衣服,透過手機APP分析人體舒適狀況後,提供個人肌肉促進,達到舒緩疼痛的效果,工研院超過卅項AI科技技術,感受智慧生活的樂趣。

Read More

花蓮加強版防疫旅館完成階段性任務 16日起停止收治23日解除徵用

花蓮縣加強版防疫旅館完成階段性任務,十六日起停止收治新個案。(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現行政策逐步放寬,只要家中有獨立空間,也可以在家裡進行隔離,花蓮縣每天通報確診者後送情形,選擇居家照護的民占九成六,加強版防疫旅館佔百分之一點二,因應中央政策調整及考量醫護量能,花蓮縣加強版防疫旅館自十月十六日起即將退場,未來將依中央最新確診者分流收治條件收治醫院或協助申請中央集中檢疫所。 花蓮縣自今年四月份社區疫情大流行,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佔多數,為有效保全醫院收治中症及重症個案量能,於今年四月十一日徵用加強版防疫旅館,提供符合收治對象及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在旅館完成隔離,截至十月十二日共收治二千一百五十九人。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花蓮縣加強型防疫旅館從開始規劃到收治,仰賴各單位合作,旅館每日平均收治七十六人,單日最高收治一百一十四人,感謝洄瀾文教會館在疫情嚴峻期間願意擔當加強版防疫旅館的責任,更感謝衛福部花蓮醫院及花蓮慈濟醫院派駐醫護人員及後勤團隊提供醫療協助、旅館工作人員維持運作、警察局維護館舍安全、環保局辦理環境消毒及清理廢棄物等。目前多數確診者在家完成居家照護,花蓮縣加強型防疫旅館完成階段工作,自十月十六日起停止收治新個案,十月二十三日收治個案解除隔離及解除徵用旅館。 衛生局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確診者隔離措施,確診者需完成居家照護七日及接續自主健康管理七日,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可在家中獨立房間完成居家照護,如因病有住院治療之需要,由醫院評估病況後收治;如為境外入境人士在花蓮無自有住所,衛生局協助向中央申請入住集中檢疫所。

Read More

竹縣議員何智達關心台1線塞車及新豐火車站尖峰塞車問題

新竹縣議員何智達關心台1線塞車問題,尤其新豐火車站前的尖峰塞車問題,請縣府與台鐵局協商。(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議員何智達十三日在新竹縣議會定期會質詢關心台一線塞車問題,建議打掉中央分隔島、新豐火車站門面重新規劃、加速台一線替代道路推動進度等方向解決。 何智達表示,台一線在新竹縣境的路幅其實夠寬,但因遷就中央安全島,不管怎麼規劃、怎麼修,路上的交通還是亂。他說,因為道路設計問題造成塞車,駕駛開得上火氣,若不小心發生擦撞就容易發生爭執,衍生社會問題。 何智達建議可從新豐段試辦分隔島拆除、重新規劃,對於台一線新豐段安全島有知名的楓香大道,他認為綠化可以在公園,不一定要在馬路中央。另外,新豐火車站整修不只是讓門面好看,還能減緩站前台一線塞車情形。 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新豐車站每天有一萬人次進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尖峰時間,接送車輛影響台一線車流順暢與安全,本案縣府已多次向主管及土地權屬機關台鐵反映,並邀集立委、公路總局及公所等權管單位現勘,研擬改善站前廣場及人行道,並規劃退縮空間提供臨停,在主管機關台鐵未進一步回應前,縣府基於維護縣民出入安全與順暢,已請專業團隊進行初步,研議改善方案,並將提供主管的台鐵列入改善。 另外,對於台一線中央分隔島的建議,縣府已請主管機關公路總局列入年度計畫進行改善調整,後續並將持續協調,及早提供更安全用路環境。 至於台一線替代道路進度表示,因經費龐大分三期辦理,首期優先施做路段為竹一一八線至台六十八線,長一千七百五十四公尺的工程,目前正辦理基本設計、鑽探調查及測量作業。

Read More

花淨零碳排綠色論壇 產官學經驗共享

花蓮舉辦「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邀產官學專家分享產業與政策併進的解方和經驗。(花蓮縣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府昨日舉辦「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與政策併進的解方和經驗,縣長徐榛蔚出席聆聽專家經驗,對於花蓮縣政策結合永續經營的推動中,期盼可透過本次論壇有新的反思與啟發。 本次論壇分別邀請成功大學劉舜仁教授以「花蓮產業共生循環城市之展望丹麥卡倫堡經驗的反思」分享國際經驗與做法,另外邀請中華紙漿、台灣水泥針對企業淨零碳排的具體做法進行說明,縣府環保局則說明目前花蓮縣推動淨零碳排的策略與做法。 徐榛蔚表示,縣府各局處對於業管業務的政策都有結合永續的考量並致力實踐,如租賃電動車為公務車,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與畜牧業者合作將畜牧場排泄物轉化成能源,教育處在校園生活中教育學子何謂永續、碳稅、碳交易等。 其中「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為全國首座畜牧糞尿沼氣發電設施,全量運轉下,每年可產生約八十七萬度綠電,相當於二百戶住家一年的用電量,每年減碳額度約六千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減碳效益相當於十七座大安森林公園,同時也解決當地畜牧異味問題;該能源中心同時榮獲「二0二二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並進入「國家永續發展獎」複評。 環保局表示,目前全球有一百四十個國家承諾在二0五0年達淨零排放,花蓮縣一0九年縣市溫室氣體排放中,工業製程排放量約占九成三,故工業製程的減碳為花蓮縣淨零碳排中最重要一環,花蓮縣若扣除五大主要工業排放源,人均排放量將從二十六點二噸降至二點五噸左右,故於本次論壇中也邀請到相關企業進行綠色永續發展的分享,同時強化政府單位與民間的交流,互相學習經營模式與資源應用。

Read More

花蓮縣軍人服務站 關懷傷病袍澤

花蓮縣軍人服務站長包德義慰問傷病官兵。(花蓮縣軍人服務站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隸屬於空兵某單位賴姓上士,日前身體不適前往醫院治療,診斷結果為「自發性氣胸及部份肺泡損壞」,經手術治療後,現於家中休養。花蓮縣軍人服務站站長包德義獲悉後,為表達軍友社對軍人的關懷與照顧,昨日特地前往家中探訪祝其早日康復并致贈慰問金,以示關懷。 包德義表示,經與賴上士所屬部隊聯繫後,花蓮軍服站隨即辦理相關慰問服務事宜,期望使官兵、眷屬感受部隊與軍友社的誠摯關懷。未來將持續落實照顧國軍官兵暨眷屬服務工作,國軍袍澤及家屬如遇到困難,定當盡力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慰問。賴上士及部隊長官對花蓮縣軍人服務站慰訪,深表感謝之意。

Read More

基隆市+835 專責病房空床率逾五成 天氣多變化落實防疫

基隆巿13日確診者個案年齡分析。(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長林右昌13日說明基隆市COVID-19疫情,公布確診人數835人,專責病房空床率逾五成,叮嚀民眾天氣多變化,落實防疫措施,基隆市將於10月15、16日在基隆港務分公司一樓,開設次世代雙價莫德納大型接種站,滿18歲以上民眾,即可接種疫苗,隨到隨打。 衛生局表示,次世代雙價莫德納疫苗,僅供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三次追加劑接種,與上一劑接種時間,應間隔至少12週(84天),接種時請攜黃卡、健保卡。確診染疫未滿3個月者,暫緩接種。本市各項疫苗合約醫療院所資訊,查詢衛生局網頁。 有關疫情部分,基隆市今日835名確診人數中,包括外縣市通報138例,佔16.53%;其中女性454人、男性381人;若以年齡別區分,35-44歲有169人,占20.24%,其次45-54歲有132人,占15.81%;至於75歲以上的長者有22人、65-74歲有56人、6歲以下有38人。 基隆市現有COVID-19專責病房136床,目前收治65人、空床71床,空床率52.2%;統計各院專責病床收治情形,基隆長庚醫院,重症38名、中症5名、輕症7名;部立基隆醫院,輕症15名;三總基隆分院、礦工醫院,無收治。 基隆市推動「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及生活照顧支持服務計畫」,截至昨日為止,已累計評估190,284人,利用快速通道的有49,489人,有109,421人完成健康條件審核,符合資格已派案86,225人,條件不符合則有23,196人。

Read More

馬鳴山五年千歲五年大科啟動與文化資產教材發表

馬鳴山五年千歲五年大科啟動與文化資產教材發表。(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是傳承百餘年的縣級無形文化資產,由褒忠及東勢五股十四庄,每十五年輪值一次。主委章金樹說,為弘揚五年千歲文化及深化信眾、學童對文化的認識,特編輯出版「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十三日舉行發表後提供國小課程使用。 馬鳴山五年千歲五年大科暨文化資產教材發表,昨日由主委章金樹、鄉長陳建名、文觀處文資科長張力元等舉行啟動儀式;馬鳴山五年千歲大科為台灣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儀式範圍北起彰化、南至台南,高達五百個以上自然聚落,活動從農曆九月起,農曆十月進入最高潮,此次特與隨香地圖及台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台合作,將在每個前來請王的香庄神轎上安裝GPS,提供即時位置與路線提供信眾最新資訊及供學術單位後續分析研究之用。 馬鳴山五年千歲五年大科啟動與文化資產教材發表。(記者陳正芬攝) 馬鳴山鎮安宮主委章金樹說,為弘揚五年千歲文化及深化信眾與學童對五年千歲文化的認識,特編輯包含教師手冊、課本與教材等出版的「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於五年大科期間出版提供國小課程使用。教材由長期進行地方文化教育推廣的洪麗雯、李思諭老師負責編輯,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洪瑩發博士配合提供研究資料,並邀請對相關教育推動專家學者提供意見。 今年五年大科最盛大儀式在農曆十月最後三日的三朝祈安清醮,包括褒忠、東勢及各香庄也會在聚落進行犒軍與贊普等相關儀式,因其民俗文化之重要性,台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師生將組隊前來紀錄,預計有來自日本慶應大學、馬來西亞等地學者前來參訪,足見五年千歲獲得台灣與國際學界之關注,也歡迎各地信眾一起來參與。

Read More

全民運動會 健力、蹼泳多項破全國

健力項目女子組84公斤級,金牌林俐宸、銀牌蔡宜葶、銅牌張靖玫。(讀者提供) 記者張翔/嘉義報導 全民運動會開賽來已有多項競技進入決賽,13日決賽中就有健力項目三選手破全國紀錄,蹼泳項目多人多項打全國紀錄,選手表現令人驚豔。 全民運蹼泳項目男子組蹼泳50公尺屏氣潛泳決賽,由桃園市的周庭義以14.76秒拿下金牌,這個成績也打破自己保持的紀錄。女子組蹼泳100公尺水面蹼泳項目中,台中市王宥絜以41.80秒成績封后,同時打破大會紀錄及破全國紀錄。 女子組4×50公尺水面蹼泳接力,由台中市四位女將王宥絜、何品莉、陳俞蓉、李如羿摘金,同時打破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桃園市的林紅榆、葉俞秀、劉品頡、蕭尹婷奪銀,銅牌則由台北市的張馨云、陳苡嫚、李宜親、洪潔瑜獲得。特別一提得是第四名是台南市的陳恩誼、周曖昀、江心妤、陳奕汝所創下的成績,雖沒得獎,但與前三名同樣打破原有的全國紀錄。 健力項目男子組第七級120公斤級,由台中市楊森以總和1027公斤奪下金牌,銀牌為新北市巫翊俅,銅牌則是新北市江暐至,其中楊森在蹲舉與總和,分別以407.5公斤與1027.5公斤,雙雙打破大會紀錄,銀牌巫翊俅則是在硬舉以355.5公斤,打破全國與大會紀錄。 女子組第七級84公斤級,由新北市林俐宸以總和557公斤拿下金牌,銀牌則為彰化縣蔡宜葶,銅牌為雲林縣張靖玫,其中金牌林俐宸以總和557公斤打破大會紀錄,在蹲舉與硬舉項目也是雙雙打破全國紀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