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發動員令:螞蟻雄兵1217公投守夜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四大公投進入最後倒數,國民黨全力強化宣傳力度,主席朱立倫二日下達動員令,要求全黨總動員,歡迎全台各地螞蟻雄兵集結,地點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一二一二為我同意大遊行,一二一七跨夜到一二一八為民主守夜,公投日上午八點一起去投票。 國民黨認為,目前對公投仍不容樂觀,不能輸了這場戰役。朱立倫也下達動員令,要求一直到十二月十八日公投當天,各地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常委及民代要全體動員。 十二日在自由廣場將總集合遊行,向行政院、民進黨中央表達民眾心聲,也結合民間社團一起來,下午一點公投宣講,二點遊行開始,訴求一二一二秋鬥,主軸是我同意大遊行。 十七日將在自由廣場舉辦為民主守夜活動,邀請常委們一起參與。黨中央規畫串聯縣市首長、立委、議員等,在公投投票前一晚全體連線,晚間六點馬拉松宣講,十點民主守夜,隔天投票日上午六點半升旗,八點一起去投票,訴求全民同意天亮出擊。 國民黨也發動民眾全力支持民主守夜,召集所有力挺公投同意的支持者,務必團結起來,展現共同的意志,向執政者強調不能接受違背民意的政策。

Read More

重啟核四 黃士修:安全核廢VS殺人空汙 苗博雅:核四錢坑後代難承擔

重啟核四案正方代表黃士修(右),反方代表為苗博雅(左)。(中選會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重啟核四」等四大公投將在十二月十八日登場,中選會二日舉辦第四場公投意見發表會,其中第十七案「支持重啟」說明會舉行,公投正方代表派出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反方是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雙方展開激烈交鋒。黃士修表示,這次的公投就是「安全核廢與殺人空汙的對決」。 正方黃士修大嗆,陳文山頂著台大地質教授的頭銜「招搖撞騙」,這些人是「學術騙子」、「政治打手」,更聲稱若核四不能重啟,反核代價是空汙得肺腺癌;核四重啟根據台電的內部規劃,一號機只要二到三年就可以放燃料棒,二號機需要五到六年,地質調查和環評環差都可以同時進行。核四廠址封存七年,一號機已經完工,重啟不是問題。 黃士修批評,中央地調所報告已經說明S斷層不是活動斷層,如果真的有斷層,美國在二0一四年怎會讓核四試運轉測試。陳文山頂著台大地質教授的頭銜「招搖撞騙」,口頭一句不排除,就要排除十幾年來科學證據和地質調查數據。 黃士修還嗆聲,若公投沒過,中南部的鄉親,卻每一天都要飽受空汙,飽受肺腺癌之苦,核四若重啟,每年可以有二百億度安全乾淨的電,中火關一半,或者可以分一些餘裕電力給高雄興達電廠。 黃士修表示,經濟部再恐嚇中南部百姓,不蓋三階每年少一百三十七億度電,但中南部要多燒五百萬噸的媒,核四如果不能重啟,反核代價是空汙得肺腺癌。 反方代表、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質疑,核四公投應該投下不同意,核四問題是這是失敗的核電廠,最重要問題是還要繼續砸錢投資幾千億元到這個錢坑嗎?納稅人已經賠了三千億元,這些天文數字不應由後代承擔。 苗博雅駁斥,核四已經完工不是事實,二號機根本都還沒完工,還拆了七百多個零件放到一號機上,核四硬體缺失多到罄竹難書,有一千多項缺失,核四就像一台修都修不好的老爺車,這個重啟核四公投的名稱就是騙人的,就像當初「以核養綠」公投一樣都是謊言,根本不是核四重啟,而是要續建核四的錢坑公投,基本上核四廠事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狀況。

Read More

反萊豬 蘇偉碩:萊劑恐禍延子孫 姜至剛:吃多萊豬才超標

反萊豬公投案正方代表為蘇偉碩(右),反方代表為姜至剛(左)。(中選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選會二日舉辦公投電視說明會,擔任反萊豬公投案正方代表、醫師蘇偉碩表示,萊克多巴胺不是為了治療人類或動物的疾病,是為了畜牧業者額外的利潤,應用更嚴格的標準審查。反方代表、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則說,台灣人每天平均約吃一百公克的豬肉,吃到美國萊豬的比例僅有零點三克,且要每天吃六公斤的萊豬,連續吃好幾年才會超標。 蘇偉碩表示,每一種藥都有副作用,沒有生病當然不需要吃藥,應該用更嚴格的標準審查萊豬,不需要將任何的藥物殘留在食物中。 蘇偉碩也說,政府在二0一二年時曾公布一份調查報告,證實萊克多巴胺餵養豬隻,會造成中毒的症狀;同時,不只有台灣的消費者擔心,二0一二年時,美國消費者聯盟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萊克多巴胺從市場中踢出。 他還補充,在二0一二年之後,也有更多的科學證據證明,萊克多巴胺的毒性未被完整評估,包括在高劑量底下,可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 蘇偉碩指出,在美國被稱為DES、促進牛豬生長的人工賀爾蒙,迄今已造成美國人禍延三代的問題;這種在當時被認為安全的藥物,並廣泛使用在畜牧業,都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今天若輕忽萊克多巴胺的危害,可能在二十、三十、六十年後禍延下一代的子孫。 蘇偉碩拿出一張富裕國家人口壽命圖說,有人會說美國人敢吃萊豬、萊牛,為什麼台灣人不敢吃;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與飲食非常不健康,全國平均壽命還沒辦法超過八十歲,比台灣國民平均還要低。因此,捍衛健康,本來就是大家的權利,同時也是政府的義務。 姜至剛指出,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標準,每天要吃六公斤的萊豬,連續吃好幾年才會超標,但這跟中毒又是兩件事,而經過量化分析,民眾平均吃到萊豬的風險只有零點三克,除非堅持要吃美國進口的萊豬,但在飲食習慣中不可能達到,且政府也會把關,請大家買豬肉時放輕鬆。

Read More

三接遷離 劉月梅:破壞生態 奢談永續 謝志誠:三接與藻礁 能共存

藻礁公投案正方代表為劉月梅(右),反方代表謝志誠(左)。(中選會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四大公投將在十二月十八日登場,中選會二日舉行意見發表會。其中,在第二十案「珍愛藻礁」擔任正方的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為什麼要求七千六百年的生態搬家,而不是讓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永續發展不是口號,而要有實際行動。 中選會昨日舉行四大公投第四場意見發表會,針對第二十案珍愛藻礁、即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公投,正方由劉月梅擔任,反方代表則由行政院政務顧問謝志誠代表。 劉月梅表示,永續發展是國際上大家認定的目標,二0一五年聯合國邀請各級政府、民間團及學者、專家討論,地球永續要有一個明確指標,同年公布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也就是大家常稱的SDGs,針對水質飲用安全、海洋生態資源及永續維護做了一些指標,並督促各政府對自己的環境態生特色列出自己的國家永續發展指標,但反觀台灣的SDGs可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她指出,對於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要設在大潭藻礁,劉月梅說,大家應思考這是不是永續作為?有沒有破壞大自然永續及生態?三接要設在大潭藻礁同時也有一個案叫復育案,也就是告訴你大潭藻礁區的生態會受影響,因為要復育另外一塊藻礁生態區。 劉月梅說,此復育概念就是把七千六百年牆角挖到另一個地方,但藻礁在環境好的情況下,每十至二十年才能夠長一公分,而三接在那邊新建的方式,根本不用花到七千六百年,為什麼要求七千六百年的生態搬家,而不是要求三接搬到別的地方,另尋其他方案,這是她覺得三接應該遷離大潭藻礁非常重要原因。 反方發言人謝志誠認為,高鐵與水雉在二十多年前有開放與保育爭議,現在留下美麗故事,代表三接與藻礁也能共存共榮。謝志誠重申,不同意遷離三接,不是否定藻礁價值,而是如果遷離可能會無法如期發電。

Read More

公投發表會第4場 正反交鋒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四項公投案將於十二月十八日投票,中選會二日舉辦第四場次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意見發表會。四場發表會依序為「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重啟核四」,每場一小時,從上午十時三十分開始,直到晚間七時三十分結束,由台視直播。 昨日首先上場的是第十八案「反萊豬進口」,正方代表為精神科醫師蘇偉碩,反方代表為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 第二場為第十九案「公投綁大選」,正方代表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反方代表人為律師洪偉勝。 第三場為第二十案「珍愛藻礁」,正方代表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反方代表為經濟部核能發電後段基金管理委員會謝志誠。 最後一場是第十七案「重啟核四」,正方代表為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反方代表為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 第十七案「重啟核四」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 第十八案「反萊豬進口」主文為「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 第十九案「公投綁大選」主文是「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 第二十案「珍愛藻礁」主文是「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Read More

基地設台南 籌組量子國家隊 5年投入80億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二日核定,啟動跨部會計畫,從明年起為期五年,投入新台幣八十億元,引導產學研界共同加入量子科技研發、建置產業合作平台,也要在台南沙崙科學園區設立中研院量子科研基地、整合相關軟硬體,並培育人才。 科技部在行政院會報告新世代量子布局。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蘇貞昌會中裁示,量子電腦被視為下個世代的運算工具,量子電腦結合量子計算,其強大的平行運算能力,被認為將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共同形塑未來智能社會。 蘇貞昌表示,量子電腦的核心在於硬體,基礎則是量子位元晶片,而量子電腦所需的技術,剛好與台灣現有科技產業的強項符合,例如晶片製程、周邊線材、封裝技術等,中研院也已經具備能夠製作、控制及操作並讀取量子位元的技術,這正是台灣發展量子科技的重要契機,應該好好把握。 為提升我國量子科技在軟硬體技術與開發的實力,政府自今年起,已啟動跨部會計畫,由科技部、經濟部及中研院共同籌組「量子國家隊」,根據政院規劃,未來五年,從二0二二年到二0二六年,將投入八十億元,引導產學研界共同加入量子科技研發、建置產業合作平台。 蘇貞昌並裁示,也要在台南沙崙科學園區設立中研院量子科研基地、整合相關軟硬體,並培育人才,讓台灣在面對即將來臨的量子新世代競爭時,能持續在量子核心技術、量子科技應用上,扮演關鍵角色,讓量子電腦為台灣創造下一個半導體奇蹟。

Read More

消防局籲小心用電 防CO中毒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寒流來襲,電器火源使用情形頻仍,台南市消防局提醒留意居家用電安全及預防一氧化碳中毒,並提供用電不超過負載等「五不一沒有」口訣,防範電氣起火。 消防局說,冬季家庭常用電器如暖風扇、電暖爐、電毯等保暖電器,往往是居家火災的主要原因。為防範電氣火災,常檢視家中插頭及插座,避免鬆動而產生危險,並檢視是否有焦黑、綠鏽或累積灰塵。延長線是居家電氣火災的頭號禍首,使用延長線很容易造成負載,引發火災;延長線務必選擇有「商品安全標章」及保險絲安全裝置或過負荷保護裝置之產品,並避免延長線旁堆積雜物或受到物品壓迫。 民眾防範電氣起火「五不一沒有」口訣:「用電不超過負載」、「電線不綑綁折損」、「插頭不潮濕汙損」、「電源插座不常插」、「電器旁不放物品」以及「沒有安全標章的電器,勿使用」,期能有效降低火災發生之風險。安裝熱水器,則要保持環境通風,若使用熱水器出現頭暈頭痛、嘔吐、四肢無力症狀,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停止使用。

Read More

臉書遭辱罵提告 林易瑩勝訴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時代力量市議員林易瑩今年一月在其臉書遭民眾辱罵「智障超譯的女表子」。林易瑩提告公然侮辱罪後,對方上訴駁回,全案定讞。她強調,藉由這次的勝訴,希望面對性別議題,大家能夠多想一點。 林易瑩是在其粉絲頁中,對於市政宣傳文字中的刻板印象發表意見,未料有不同意其觀點的民眾,在該貼文底下辱罵。 林易瑩表示,自參選以來,承接了不少情緒性或是羞辱言論,雖過往選擇不追究。但是,被告在談論性別議題的發文下,卻以性別羞辱的方式謾罵。這是有目的性的打壓「女性發聲權利」的行為。為了不讓這樣的言論,傷害性別平權的推動,因此堅持提告,希望提供給有類似經驗的女性勇氣。 新竹地方法院認為,被告文字足以貶損他人名譽及社會上評價,依公然侮辱罪,判處罰金二千元。該民眾不服判決結果進行上訴。十一月二十六日法院駁回其上訴,全案確定,不得再上訴。 林易瑩強調,期待所有人不再因為性侮辱言論與行為受到傷害,也希望大家面對公共議題,能夠理性討論。

Read More

更生保護會慶祝成立76週年 台南分會表揚36名績優輔導員

更保台南分會舉辦更生保護節慶祝大會,表揚推動更保績效卓著的團體及個人。(更保台南分會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灣更生保護會台南分會舉辦更生保護節慶祝大會「更生七十六勇者無懼向前行」,頒獎給李秀英等卅六位服務績優更生輔導員,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等,肯定他們長久以來對於更生保護事業的付出。 更保台南分會主任委員宋俊明表示,更保今年成立七十六週年,每年十一月十一日更生保護節前後都會藉由公開場合,表揚長期協助推動更保績效卓著的團體及個人,讓社會大眾接納更生人,給予重新在社會上站起來的機會。 台南地檢署檢察長葉淑文說,在更生朋友復歸社會時,需要一雙溫暖的手指引正確方向,未來的路才會走得更加穩健;家庭的支持是更生朋友最強的後盾。更生輔導員協助更生朋友穩固與家人關係與互動,他們的付出令人敬佩與肯定, 慶祝大會上,播放「勇者無懼向前行」創新服務措施及成功創業達人、孝親家庭表揚影片,藉由影片讓大家了解更生人肯定自我、堅持向前及復歸社會所付出的努力。會中也頒獎表揚績優更生輔導員及團體,及頒給八十四歲退休輔導員林武雄感謝獎牌。

Read More

推廚餘堆肥、雨撲滿循環永續 大潭回收再利用一級棒

大潭社區的廚餘堆肥頗具特色。(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區大潭社區發展協會融合自然、循環永續等理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包括建置「雨撲滿」挹注觀賞魚所需之水、汰換水再澆灌植物,回收菱角殼燒製成生物炭以改良土壤,就連常見的廚餘堆肥也極具巧思,獲得今年台南市村里資源回收站評比「特優」。 市政府環保局指出,大潭社區環境整潔,進入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竹子打造的資源回收站,以竹篩網做出資源回收站招牌,凡是看見社區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前、後的照片,莫不讚嘆社區民眾的努力與用心。 整潔的環境激起一連串良性循環,讓社區持續推動各項環保事務。前理事長黃錫家是重要推手,他感謝與社區毗鄰的長榮大學發揮「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多方協助社區逐步落實環保理念。 大潭社區有多處回收亮點,包括設置多個雨水再利用的雨撲滿,藉由馬達、管線將收集的雨水引入觀賞魚養殖桶,養魚需換水,換下來的水也藉由規劃好的渠道成為植物水資源。大潭一帶約有十五甲菱角田,社區向官田區取經,將原是垃圾的菱角殼變成生物炭以改善土壤,具體呈現循環經濟。 廚餘堆肥站也與眾不同,堆肥站與花圃結合在一起,略高的堆肥站設於花圃中央,廚餘的滲出水一點一滴進入土壤、轉化成植物養份,社區也建造落葉堆肥站,凋零的落葉回歸大地滋養土地。另外,還以大量回收保特瓶製成裝置藝術,美化社區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