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捐贈白米8,000斤助弱勢家庭

八里龜馬山真慶宮在中元普渡過後將供品8000斤白米捐贈給新北市實物銀行,以轉贈給社福機構和弱勢族群。(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以供奉玄天上帝的新北市八里區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每年農曆七月,均會舉行普渡法會,法會結束後,將信眾的善心化為實質行動,與新北市弱勢家庭分享。1日再度捐贈白米8,000斤,由社會局長李美珍代表侯友宜市長到場受贈。 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曾福灶主委表示,龜馬山每年都會帶領信眾一起進行普渡法會,法會結束後,會將供品白米提供八里區的里長就近發送給弱勢民眾,另外也連續多年捐贈予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希望不僅是協助八里區的弱勢家戶,期待透過「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可以讓信眾們的愛心,擴張至新北市其他有需要的角落,讓有需要的弱勢家庭都可以獲得協助。 八里龜馬山真慶宮在中元普渡過後將供品8000斤白米捐贈給新北市實物銀行,以轉贈給社福機構和弱勢族群。(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從105起年起,即響應新北市實物銀行每年將中元普度的供品白米捐贈給市府,以幫助社福機構和弱勢團體,今年再度捐贈8,000斤白米,這份厚重的愛心不僅象徵著信仰的力量,更是對弱勢族群最實質的支持,一起見證了民間信仰力量與社會福利的完美結合,後續這批白米除了由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分送給弱勢家戶,也會提供給新北市的老人共餐據點,讓更多弱勢族群受惠。 八里龜馬山真慶宮在中元普渡過後將供品8000斤白米捐贈給新北市實物銀行,以轉贈給社福機構和弱勢族群。(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李美珍強調,市府感謝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長期以來凝聚信眾的善念與關懷,讓市民可以安居樂業,感謝各界拋磚引玉引發更多的圓夢英雄共同響應,也邀請大家一同響應「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讓愛與關懷持續不間斷的溫暖市民。

Read More

白雲國小獲Google Reference School國際認證 張明文與學生體驗AI自製遊戲

白雲國小學生展現AI創意遊戲,運用科技增加學習樂趣。(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全臺唯一在校園內擁有F-5E戰機、以「白雲飛行學院」課程聞名的新北市白雲國小,榮獲 Google Reference School 國際認證!成為新北市第二所、全國第六所獲得此殊榮的小學。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一日主持揭牌典禮,並與學生運用AI自製遊戲,體驗最新Google AI教育科技應用,象徵新北教育的數位成果已成功躍上國際舞台。 白雲國小將飛行特色課程與數位學習緊密結合,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校本課程。校長施富有表示,學校全面導入Google教育工具,不僅應用於課程教學,也融入行政流程,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習深度。從探索F-5E戰機歷史,到運用數位工具模擬飛行,孩子們的學習已突破課本框架,在創意與自信中展翅翱翔。這次獲得國際認證,正是對學校多年深耕數位教育、打造創新學習環境的高度肯定。 白雲國小榮獲Google Reference School認證,F5E戰機前合影見證新北教育科技里程碑。(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張明文強調,白雲國小的成就不僅是學校的突破,更展現新北市在數位教育上的領先,Google Reference School國際認證是對師生努力最好的獎章,也為全國教育樹立新典範。市府將持續提供資源支持校園數位轉型,讓更多孩子能在AI科技輔助下開拓無限可能,「不只是會使用科技,更要成為創新的未來人才」。 活動現場,學生展現AI教育應用設計互動成果,包括與 Gemini AI 玩猜謎、透過 Gemini Canvas 進行小程式開發等。六年級鄭晴柔興奮分享:「一開始覺得很難,但慢慢嘗試後,真的完成了小程式,超有成就感!還能教同學操作,覺得自己像小小工程師。」孩子們從學習者到創作者的轉變,展現了新北推動AI教育的核心精神。 白雲國小學生運用AI自製遊戲,與局長同樂體驗。(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將持續推動校園數位轉型與AI教育應用,縮短數位落差,實踐教育公平。白雲國小的成功經驗,已成為全國校園數位發展的重要典範,引領更多學校走向國際,為下一代打造更具前瞻力的數位學習新願景。

Read More

開學日!劉和然親自把關校園午餐 守護孩子健康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一日一早前往板橋中山國小,陪伴學童穿迎接新學期,並親自檢視校園午餐製備流程。(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開學第一天,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一日一早前往板橋中山國小,不僅陪伴學童穿越通過「勤學門、聰明門、乖乖門」,在寓教於樂的儀式中迎接新學期。更走進學校廚房,從安心蔬菜驗收到肉品、豆製品抽驗,親自檢視校園午餐製備流程,展現市府守護孩子健康餐食的重視與用心。 劉和然表示,孩子的健康是城市最珍貴的資產,新北市連續六年投入超過七點五億元,推動「美熱地計畫」,讓學童天天都能享用「美味、熱食、在地」的優質安全午餐,全市學校自立午餐供應率也由不到五成提升至近六成;同時,每年編列十二點三億元補助弱勢學童早午餐,並由教育局與農業局合作,推動「四加一安心蔬菜」政策,將在地優質食材送進校園,讓孩子每一口都吃得營養又安心。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一日一早前往板橋中山國小,陪伴學童穿迎接新學期,並親自檢視校園午餐製備流程。(記者蔡琇惠攝) 新北市領先全國建置「食安智慧監控中心」,以雲端系統即時遠端監控團膳廠房與學校自立廚房的餐點烹調溫度,並由教育局聯合衛生局、農業局及環保局每月進行聯合稽查,加上學校每週派員到團膳廠區監廚,建立層層把關的食安防線,守護營養午餐安全。 中山國小校長陳學添表示,學校自立廚房營養師會依孩子成長需求設計「補充學童鈣質和葉黃素」等特色菜單,兼顧營養均衡,並逐批驗收「三章一Q」食材,落實第一線食安把關。家長會長林建宇也分享,家長最在意孩子是否吃得健康,現在透過「新北校園通APP」就可以查詢每日菜單與食材來源,資訊清楚透明,讓家長更放心。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一日一早前往板橋中山國小,陪伴學童穿迎接新學期,並親自檢視校園午餐製備流程。(記者蔡琇惠攝) 教育局表示,一一四學年度將持續強化契約監督及午餐記點制度,從中央廚房到校園端嚴格檢視把關,確保孩子吃得美味、安心又健康。新學期的開始,不僅是學習的新起點,更是一份市府對孩子餐桌安全的承諾。

Read More

興仁國小擊鼓迎新!「平安許願包」獻上祝福

家長與孩子一家人擊鼓後開心的合照。(興仁國小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迎接開學日,新北市興仁國小1日辦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有聲 幸福上場」迎新活動,讓學生們新學期的第一天充滿儀式感與幸福感。隨著隆隆鼓聲響起,孩子們踏入校園,迎面而來的除了同學、師長的道早問候,更有師長們用心準備的「平安許願包」,為嶄新的學習生活,揭開精彩的序幕。 學校特地在大門口設置迎新大鼓,由每位學生擔任鼓手,鼓聲節奏明快、聲勢浩大,喚醒了全校師生的朝氣。每位學生擊響大鼓,也擊出對新學期的新希望,凝聚了對學習的期待,震撼人心的鼓聲,更象徵學期新氣象及新力量。 平安許願包傳達學校對每位孩子的關懷與愛護。(興仁國小提供) 師長們在校門口一一為孩子親自致贈用心準備的「平安許願包」,更是活動中最吸睛的亮點,學生收到的不只是禮物包,更是一份師長最真摯的祝福與期待。 「平安許願包」內含:一支「智慧筆」,寓意學習之路「以智慧啟航,向幸福前行」;一張「開學許願卡」,鼓勵學生許下新學期的目標與願望,平安符樣式的許願卡,傳達學校對每位孩子的關懷與愛護。 校長陳政詮表示,孩子們就像初升的太陽,每一個新學期都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期待透過富含教育愛的開學儀式,讓孩子帶著祝福與希望開啟每一天。 興仁國小附幼學生開心拿著平安許願包合照。(興仁國小提供) 家長會長張宏鈴指出,謝謝學校規劃具趣味且相當有教育意義的開學日創意迎新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們都耳目一新,期許孩子們由鼓聲展開新學習,寫下願望卡健康平安地在校園中成長茁壯。 學生們拿著許願包,臉上洋溢著喜悅,紛紛寫下自己的學期目標,一年級玉婷,希望交到許多好朋友;二年級凱鈞,自己要每天準時交功課;三年級品薰,希望扯鈴能更突破、學會立鈴;五年級硯方,希望自己的數學分數再進步10分;六年級樂孝,希望田徑賽可以得名、國中繼續加入田徑隊……孩子的願望簡單卻真摯,滿滿正能量。 興仁國小以文化儀式結合教育理念,打造富有創意的開學日體驗活動,不僅激勵學生,也溫暖家長與師長的心,更展現學校「人文、健康、永續、自立」的教育願景。

Read More

南國孩子半島達人秀 展現實力與創意

南國孩子半島達人秀,展現實力與創意。(屏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恆春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慶祝恆春社會福利綜合館三周年慶,舉辦「114南國的孩子半島達人秀 2.0,來自恆春半島各地的兒童與青少年共有21隊參與初選,10隊進入決賽,透過歌唱、舞蹈、樂器演奏、戲劇等多元表演形式,展現達人級的實力與創意,讓人看見半島兒少驚人的潛力與無限活力。 社會處表示,這次活動充分運用社福館完善的硬體設備,舞台、燈光與音響全面升級,並邀請各表演領域的專業評審擔任評選,讓參賽者在專業肯定與觀眾支持下,自信地展現自我。現場氣氛熱烈,掌聲與歡呼聲不斷迴盪,彷彿置身明星級演唱會。 比賽結果出爐,第一名由年紀最小、9歲的鍾卉妤以震撼全場的「爵士鼓表演」脫穎而出,精湛技巧搭配極具張力的舞台魅力,深深吸引全場目光,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抱回最高榮譽及萬元獎金。 南國孩子半島達人秀,展現實力與創意。(屏東縣政府提供) 第二名則由恆春半島滿州民謠傳承者潘宥任的「月琴表演」獲得,將恆春半島的音樂文化,搭配細膩的情感與紮實功底兼具,不論情緒詮釋或舞台穩定度皆表現出成熟演繹,打動觀眾與評審。 第三名為墾丁國小組成的鼓樂飛揚墾定有你,演出「十鼓表演」,以絕佳的團隊默契展現多變技巧,呈現獨具特色的舞台風格,博得滿堂喝采。 佳作獎3名則由江宇庭、楊家榞及楊家麟、蔡亦祈分別以「歌唱、電吉他及貝斯、爵士鼓表演」脫穎而出,充分展現多元才華與青春能量,贏得現場觀眾熱情掌聲。 屏東縣政府表示,半島的孩子們不僅展現才華,更展現了追夢的勇氣與堅持。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更多孩子勇於發光發熱,讓社區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活力。 南國孩子半島達人秀,展現實力與創意。(屏東縣政府提供) 許多家長透露,孩子在準備與演出過程中,不僅更加自信,也學會了團隊合作;觀眾則讚賞活動不僅呈現半島豐富的文化底蘊,更凝聚了青春的能量。 社會處強調,這場達人秀不僅是才藝的交流,更是心靈的激盪。孩子們在舞台上揮灑汗水與熱情,背後則有家庭、師長與社區默默支持。每一聲掌聲與喝采,都是對他們努力的最大肯定,不僅讓更多人看見恆春半島的年輕力量,也串起了社區之間的情感連結。未來。    

Read More

盧秀燕喊話中央勿拖延地方預算撥補 也擔心太過「顏色審查」

盧秀燕市長盼中央痛改前非,好好照顧人民,好好照顧地方政府。(台中市府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1日喊話中央,希望行政院早點撥補預算,不要再有各種藉口拖延,以緩解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並希望中央針對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能繼續按照多年來的公式來補助,不要改成像前瞻預算由中央決定要分配給誰,她擔心如此可能會太過「顏色審查」。 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財劃法公式有誤差,要邀請各縣市首長檢討中央與地方事權分配一事,盧秀燕市長回應表示,首先非常感謝立法院的委員們,在韓國瑜院長、江啟臣副院長的帶領下,好不容易修正了財劃法,希望多給全台22縣市多一點預算補助,既然立法院已通過修法,希望行政院能確實配合,早點撥補預算,不要再有各種藉口拖延,以緩解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 以台中來講,台中113年上繳中央高達2500億元的稅收,但中央補助回來的僅有900多億元,不到1000億元,僅約4成左右,難怪每年預算都有非常大的缺口。不只台中,全台22個縣市幾乎都是一樣的情形,大家每年上繳許多稅收給中,但中央補助回來的金額太少,以致於各縣市的預算都有很大的缺口,各縣市若不是舉債,就可能須標售土地以籌措預算。現在立法院好不容易審查通過新的財劃法,我們希望行政院趕快按照立法院的意旨,增加給地方的補助並趕快執行,解決地方每個年度的燃眉之急,才能夠讓地方做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建設。 第二,中央對於各種預算,不只是統籌分配款,包括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也有調整,最近行政院函文各縣市,提到去年中央核定給地方的補助款不算數,要再減少。比如一般性補助款本來是按照公式公平分配,但中央卻說改由地方政府主動申請,由行政院來審查,這是不公平的。以前瞻預算為例,台中只獲補助200多億元,但人口比我們少的高雄市,竟然拿了將近1300億元,台中拿200多億元,還不到高雄1300億元的零頭。因此我們希望中央針對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能繼續按照多年來的公式來補助,而不要改成像前瞻預算這樣子,由中央決定要分配給誰。我們擔心這樣子的話,可能會太過「顏色審查」。 總而言之,今天我很委婉地拜託中央政府,這兩次的罷免選舉,包括726及823,其實全國民眾已經給中央政府很大的啟示,希望中央能夠「以和為貴」,放棄政治,和地方政府、立法院、民眾成為夥伴關係,好好的照顧民生。盧秀燕說,中央過去習慣鬥立法院,現在又藉著預算要鬥各縣市政府,希望中央能體會到726與823民眾投票給的啟示,痛改前非,不僅跟立法院趕快成為和睦的夥伴關係,跟各縣市政府也要成為夥伴關係,盡量照顧地方政府;地方上繳給中央許多稅收,希望中央多補助我們一點,不要集權集錢,盼中央政府痛改前非,好好照顧人民,好好照顧地方政府,畢竟中央所有稅收都是來自地方每一位人民,拜託大家,拜託中央。

Read More

中醫針灸治療 婦擺脫惱人乾眼症

針灸眼周攢竹、魚腰、絲竹空等穴,有助舒緩眼部不適。(南市醫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現代人用眼頻繁,更應守護靈魂之窗健康。60多歲的李姓婦人長期因雙眼乾澀、疲勞所苦,每天使用4次人工淚液仍難緩解不適,至台南市醫中醫部求診,經中西師江驊修診至,以針灸治療4個月,李婦也終於不再依賴人工淚液,雙眼舒適度與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江驊修表示,據患者自述,每每長時間用眼、閱讀後,便會感到眼睛酸澀與不適,使用人工淚液也無法根除不適,經中醫辨證診斷,研判李婦因長期生活壓力及思慮過多導致肝氣鬱結、日久化火,進而損傷肝腎陰液。 中醫理論中認為,肝開竅於目,受血而能視,雙眼清明與肝血是否充足有關,若肝血不足將影響視力,五行中腎屬水、肝屬木,腎為肝之母,腎陰不足時也會加重眼睛乾澀與疲勞症狀。針對李婦的症狀體質,治療方向也著重於「補肝益腎、疏肝解鬱」。 透過針灸太谿、太衝、三陰交、合谷等穴位紓解鬱結肝氣,同時配合眼周攢竹、魚腰、絲竹空等穴位,舒緩眼部不適症狀,李婦經治療3月後症狀明顯好轉,使用人工淚液的頻率也從四次減少為兩次,經治療4月後也不再仰賴人工淚液。 江驊修指出,乾眼症為現代常見眼疾,常見症狀包括眼乾、異物感、刺痛、紅癢與視力模糊,對生活品質影響甚鉅。惟乾眼症治療需要患者長期配合與耐心持續,李姓患者雖平時工作繁忙,仍規律接受每週一至兩次針灸治療,才得以顯著改善。提醒民眾留意用眼健康,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適時讓眼睛休息才能有助預防眼部疲勞與病情惡化。

Read More

醫材統一價 石崇良:須考慮是否違公平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業者盼調整醫療險保費、醫院醫材價格有一致性,準衛福部長石崇良30日說,會站在病人利益與業者、保險局討論;各縣市消費能力不同,醫材統一定價須考慮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 近年熱銷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自費項目暴增,保險公司認為部分醫生刻意引導有買保險病患,選擇昂貴自費醫療項目,衍生許多理賠認定爭議。 台灣人壽董事長許舒博日前表示,保險應回歸到實質保障的本質,舉例來說,各醫院的醫材價格要有一致性,否則保險業者無所適從。 對於如何看待保證續保醫療險調整保費,石崇良30日指出,如何讓保單型態符合現在及未來醫療需求,讓病人得到最大利益,未來會持續與保險業者、金管會保險局共同研商。 石崇良說,根據調查,國內民眾買商業保險比例很高,平均每人約4張保單,如今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不少新型治療費用高昂,商業保險與健保若能互補,可減輕民眾負擔,幫助病人接受最新醫療技術、科技新藥,「這是很好的互惠」。 他也直言,在保單的型態上,過去確實發生不少理賠問題,例如限制住院才能給付等,且國內商業醫療保險有定額、實支實付等不同類型,需各界持續共同討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媽媽餵「嬰兒配方奶含糖如可樂」爭議引發關注,準衛福部長石崇良30日說,除加強食安教育,提高民眾健康識能,強化判斷與辨識能力外,也會檢討相關廣告規定等,避免誤導民眾。 母嬰品牌mamaway(媽媽餵)日前發布影片指出,「1瓶奶粉有一半以上都是糖,等於2大瓶可樂」,相關說法在社群上發酵後,包含食藥署及多名醫師皆反駁澄清,其實母乳與配方奶含糖量差異不大。媽媽餵後續發布道歉聲明,但仍堅稱「避免選到高糖奶粉才能保護孩子」,爭議持續延燒。 對此,石崇良30日表示,食安教育非常重要,在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健康台灣政策中,特別提到運動和營養是兩大重要議題,每次開會都會討論。 石崇良指出,營養和食安教育將是未來強化重點之一,提高民眾衛生、健康識能,讓民眾具有判斷與辨識能力。與此同時,也會檢討相關廣告規定等,不要誤導民眾。

Read More

〈醫師專欄〉細胞治療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林敬為 膝蓋疼痛一直是骨科門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隨著台灣逐步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伴隨而來的,就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口日益增加。許多中老年患者常抱怨:「走沒幾分鐘膝蓋就痛」、「上下樓梯像針刺一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退化性膝關節炎傳統治療包括藥物止痛、冰敷、復健、或是針劑注射;而當關節嚴重磨損時,就只能透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解決。隨著這數十年再生醫學的進展,近年來,「細胞治療」逐漸成為新的治療選項之一,簡單來說,細胞治療是利用人體自身脂肪組織或骨髓中的「間質幹細胞」,來修復受損的關節環境。研究顯示,從膝關節拿取出的脂肪組織,因與膝關節軟骨位置相近,擁有更強引導軟骨基質再生的效果。 一般而言,醫師通常會搭配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拿取膝關節內的脂肪組織,這些脂肪組織經過實驗室篩選出幹細胞後,培養到數千萬顆幹細胞的數量,再注射進入關節腔內。而幹細胞會藉由分泌生長因子,減緩關節內的慢性發炎狀況,並促進軟骨基質再生。醫學研究顯示,細胞治療對於「早期到中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效果較佳,這些病人在治療後,多數可感受到疼痛減輕,膝蓋活動度改善,甚至能延緩病程惡化,幫助患者延後進入人工關節的時間。 衛福部在前幾年通過特管法開放細胞治療技術後,細胞治療已成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選項之一,但因其屬於自費療程,因此需要透過醫師評估病患適不適合使用。目前國際上都有越來越多臨床研究支持細胞治療在膝關節退化的應用,認為這項治療對於「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具有價值。 膝關節退化雖無法避免,但透過醫療進步,患者的選擇已不再侷限於藥物與手術。細胞治療或許正是其中一道新選擇,幫助更多人重拾自在行走的權利。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

Read More

中山附醫醫點家 醫護小幫手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與台灣微軟公司30日於中山醫學大學舉辦「健康台灣×生成式AI醫點家臨床應用發表會」,正式推出由中山附醫人工智慧中心自主研發的生成式AI平台「醫點家」,該平台結合臨床需求與生成式AI技術,協助醫護人員降低文書與行政負擔,優化流程。 中山附醫指出,台灣醫療體系長期承受人力緊縮與結構性失衡,醫療人員與患者皆承受繁複臨床流程的高壓。「醫點家」正是在改善臨床困境的背景下誕生,建立安全、標準化且可整合的智慧應用架構,透過多模態生成式AI整合異質資料,依臨床需求自動分析,並以模組化設計,讓醫護人員從使用者躍升為智慧醫療推動者。 「醫點家」設計從臨床第一線出發,聚焦協助醫療人員因應行政壓力與人力不足。平台架構分為兩大核心:其一為整合院內資訊系統與多模態AI技術的主平台,支援任務分流與全院部署;其二為「小幫手」模組,讓使用者依情境自主指定資料來源與AI模型,並以自然語言建立自動化流程,完全免程式門檻,使醫護能主導工具建構與流程優化,實現臨床賦能與智慧自主。 總院長蔡明哲指出,「醫點家」的落地實踐也促成中山醫學大學衍生新創企業賦拓智能公司成立,品牌名稱源自日文「Futago」,象徵AI與人類協作共生,提供低門檻AI開發環境,讓臨床人員自主設計並導入智慧任務,並透過「小幫手」串接醫院資訊系統,建立臨床工作流的數位孿生模型,協助優化決策並提升流程效能。 發表會展示多項應用成果,包括AI臨床摘要工具與無程式化任務編輯平台,充分展現平台實用性與擴展性。中山醫大與中山附醫將持續深化臨床與資訊整合,攜手台灣微軟打造兼顧創新與合規的智慧醫療新典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