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公所攜手國軍 助整理家園

楊柳颱風過後,北門區公所與國軍,一同協助受災戶將吹掀的帆布重新拉好、固定,以利遮雨。(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丹娜絲風災被吹掀的屋頂,好不容易加蓋帆布遮雨,但不敵楊柳颱風強勁風勢,部分受災民眾屋頂又漏雨,十四日一早趁著陽光露臉,北門區公所與國軍出動,協助受災戶整理環境,並將吹掀的帆布拉好固定,加速災後復原。 楊柳颱風十三日襲擊台南,原本丹娜絲風災期間屋頂受損民眾人人自危,就怕帆布覆蓋的屋頂不敵強風暴雨,又功虧一簣,屋內下起大雨,讓災後復原更加困難。 北門區長林建男表示,轄內多為長輩及獨居者,擔心老人家的情形,十四日一早由公所同仁及二十一位砲訓部防空連官兵,前往錦湖、雙春、保吉里協助環境整理、移除道路障礙物、並到受災民眾家中將被吹掀的帆布拉好固定,以利遮雨。 丹娜絲風災重災區之一的北門區,截至八月十一日統計,受災須修復有一千一百二十一戶,詢問媒合戶數有一千零九十七戶,其中有七十五戶有意願接受媒合,已有一戶完成簽約,而一千零二十二戶無意媒合已有七百四十一戶有損已修,僅剩不到三成房屋尚未修復。

Read More

無家可歸 慰安婦銅像在環保回收站哭泣

雕塑家林坤銘所作的慰安婦銅像,因無處可棲身,被擱置在南區一個環保回收站裡,令人心痛。(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十四日是一年一度的慰安婦紀念日追思會,原訂在平實公園舉行,卻因颱風停辦,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會理事長童小芸表示,提出成立慰安基金會以及設置慰安婦人權紀念碑、紀念銅像訴求。唯原先立於國民黨台南市黨部旁的慰安婦銅像,在還地給建商之後,目前仍無家可歸,躺在南區一間環保回收站裡哭泣,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處? 童小芸指出,因楊柳颱風重創台南,協會本著「苦民所苦、急民所急」的理念,取消追思活動,她也和立委謝龍介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追思活動不得不取消。 原先慰安婦人權協會相中的振興里童話公園,卻被主管的工務局打回票。(記者陳俊文攝) 而由雕刻家林坤銘所雕塑的慰安婦阿嬤「阿桃」銅像,去年在國民黨台南市黨部右側空地豎立六年之後,因歸還土地,雖獲建商展延一年,此間由於協商借用公有地放置四處碰壁,只得暫時搬到南區倉庫寄放。 中間雖由市議員蔡宗豪向府提出安置於三公傾餘振興里人文童話公園的建議,但主管的工務局卻不同意借用,童小芸遺憾地說,婦安婦的人權已變成政治操作,各單位聞慰安婦色變,殊不知它是國際人權和轉型正義的重要指標「這段悲痛的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二戰時期,全台約有一千兩百位台灣婦女被日軍脅迫做為「軍妓」的慰安婦,原先碩果僅存的兩位阿嬤,也在前年五月等不及日本政府一句道歉,全部離世,留下很多遺憾。

Read More

取消追思 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救災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八月十四日是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追思會,因颱風重創台南,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取消活動,宣布全力協助立委謝龍介投入災後重建,幫助災民盡快恢復家園。 往年追思活動前總統馬英九都會特別南下參加,但協會理事長童小芸表示,逢楊柳颱風來襲,有感於先前丹娜絲颱風與後續豪雨重創台南,許多鄉親被迫住在殘破老屋,甚至寄人籬下,龐大的修繕費用、繁瑣的行政程序,加上缺工缺料,重重阻礙讓家園重建復原工作步履維艱,協會本著「苦民所苦、急民所急」之理念,取消追思活動。 不過,童小芸說,追思活動雖因颱風取消,但協會在拓展人權的道路上從未停止,訴求二點 一、針對恢復慰安婦名譽與補償加速立法,並成立慰安婦基金會,明定我國政府須要求日本政府公開道歉、賠償,並恢復慰安婦名譽及尊嚴。二、政府應設置慰安婦人權紀念碑、紀念銅像及紀念基金會,定每年八月十四日二戰終戰日為「慰安婦人權紀念日」。 童小芸表示,慰安婦紀念日,不僅是對過去受害者的悼念,更是協會對未來社會的期許。我們有責任傳承歷史,銘記慰安婦阿嬤們的付出,繼續努力爭取性別平等和人權尊嚴。

Read More

風神廟後建樓 文化界力阻

「搶救風神廟聯盟」向市府遞交書面訴求。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定古蹟風神廟後方擬興建半邊五層大樓,「搶救風神廟聯盟」十四日向市府遞交書面訴求,要求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駁回該建案申請,以維護廟地完整性。經過文化局協調,該設計方案將降為三層樓,降低施工對風神廟結構安全造成的疑慮。 前檢察官也是聯盟召集人陳誌銘表示,風神廟是府城重要文化與信仰地標,守護它不僅是保護一棟建築,更是守住台南的文化根脈與台灣的信仰之門,「我們不會退讓,這是一場關乎歷史良心與文化尊嚴的戰役。」 聯盟說明,該地點屬於清代風神廟原四進格局後殿與龍脈所在。建案將進行開挖與打樁,必然產生劇烈震動,對無地基、以木柱磚牆覆瓦構成的古蹟主殿構造、存在極高風險。此外,古港淤積地質鬆軟,深挖恐造成周邊地層滑動或崩塌。 對此,文化局表示,基於保護文化資產,對本案十分重視,也已協調出雙贏的方案,感謝聯盟成員對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的關注與努力。 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已與地主協調溝通,地主亦展現理性與體諒,將主動退讓,設計方案由原五層樓降為三層樓,基礎開挖深度亦縮減至約一點五公尺。地主於七月下旬依文資處審查意見修正設計書圖後送審,惟監測計畫仍需補正,文資處收獲修正版後再行審查。降低樓層數方案是經過法制面,工程技術面,地主可申請容積移補償及減低權益損失。文化保存面與私人權益面協商後可行的雙贏結果,文化局也希望成員們與廟方能夠理解。 聯盟則表示問題不是「幾樓」,而是「在古蹟背後開挖」的高風險。主張審查程序必須暫緩加專審加公開三件事同時到位;沒有這三道保險,任何施工監測都不足以保障古蹟。其次,新建案仍然是一個新的遮蓋及阻塞觀覽通道的行為,違反文資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後段的禁令,他們建議地主放棄此建案,主張用容積移轉、地籍替代、退縮回饋等制度性解法,讓地主權益兌現,同時把風險移出古蹟背後,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Read More

都發局媒合營造團隊 幫修屋

市府都發局攜手營造團隊,協助丹娜絲風災災民重建家園。(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地區,市府都市發展局主動協助媒合營建廠商,讓災民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安心與透明的服務。局長林榮川指出,此次修繕方案可有效避免災後民眾因僱工不易、價格不穩或易遭詐騙,釀成二次傷害,展現市府以民為本的用心。 都發局表示,此次負責協助的區域為六甲區。接獲任務後,局內立即盤點人力,並展開地毯式電話訪查,蒐集災民需求清冊,確保每一戶受災居民的需求不被遺漏。同時,局長也特別指示同仁及廠商不分假日,共同積極投入重建工作,讓修繕進度更為迅速。 經過積極協調,六甲區龜港里與二甲里建工街兩戶民宅屋損修繕已於八月七日完工。兩案自八月四日完成現場勘查,翌日立即簽約與備料,僅用不到四天即完成修繕。 市府也呼籲仍有修繕需求的居民,主動向公所或市府反映,以利即時提供協助。

Read More

新營修繕弱勢戶 鼓勵愛心認養

新營區長陳宏田感謝高速公路局及協力廠商率先協助弱勢居民修繕家園。(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新營區遭受颱風毀損之弱勢家庭約有三十多戶,已自行修繕或房東修繕九戶,高速公路局協力廠商已認養十多戶,其餘領有身心障礙生活補助、中低老人生活津貼、列冊獨居長者(受申報扶養報稅額五趴以下),由公所持續訪視評估,徵求社會愛心團體與人士認養協助。 新營區長陳宏田感謝高速公路局及協力廠商率先投入資源,協助弱勢居民修繕家園。他說風災後的修繕不僅是房屋補強,更是生活重建與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環,呼籲更多企業、社會團體與善心人士加入認養行列,提供經費、物資與專業施工,讓弱勢家庭早日重回安穩生活。有意參與認養修繕的團體或人士,可與新營區公所社會課聯繫,共同攜手協助弱勢家庭。 新營區公所指出,娜絲風災造成新營區多處弱勢家庭房屋受損,包括屋頂破損、牆面滲水及門窗掉落,影響生活與安全。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脆弱家庭或者有困難之身障者、獨居長者等等弱勢戶而言,修繕費用與施工安排都是沉重負擔。新營區公所除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合作盤點災情後,啟動弱勢戶修繕認養行動外,也希望透過公私協力,協助受災戶盡快恢復安穩生活。

Read More

黃偉哲感謝國軍支援復原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楊柳颱風遠離,各界人力十四日投入災後復原,除了台電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搶修復電的作業外,國軍也協助投入環境復原的工作。市長黃偉哲感謝市府團隊與各界人員持續守在第一線,確保救災、災後復原工作即時到位,希望能將市民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 市府表示,楊柳颱風登陸期間,國軍共計動員二百四十員兵力,進駐台南新營、白河、後壁、東山、柳營、鹽水、北門、學甲、將軍、七股、佳里及安南區十二區,協助居民預防性撤離、應對突發狀況等防災工作。 昨日颱風遠離,國軍也派出共計二百十員兵力,協助白河、後壁、東山、鹽水、北門、學甲、將軍、七股、佳里、安南及山上區共十一區的災後復原,包含環境整理、移除道路障礙物、協助居民重新固定屋頂帆布等工作。 黃偉哲再次感謝國軍支援協助,並提醒民眾有任何災情反應,請通報一九九九,期盼居民能盡早回復正常生活。

Read More

議會臨時會議程順延1日

議長邱莉莉宣布第九次臨時會期順延一日。(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南市議會八月十四日上午於民治議事廳回復大會,由議長邱莉莉主持,討論八月十三日因楊柳颱風停班停課無法開會之議程變更事宜,經議員討論後,大會通過會期順延一日,第九次臨時會於十八日閉幕。 台南市議會第九次臨時會期原訂八月十五日閉幕,八月十三日議程分別安排財經、民政教育、保安、建設及環保衛生等五個委員會審查議案,因楊柳颱風來襲,市府宣布八月十三日停班停課一天。為利後續議事進行,市議會十四日上午回復大會,討論議程變更。議長邱莉莉表示,依照內政部對地制法相關函示,如因颱風無法開會,會期得以順延。 經大會討論,通過議程變更如下:在各委員會審查議案方面,八月十四日上午大會結束後,緊接著由財經委員會審查議案,下午兩點環保衛生委員會審查議案,以上皆於民治一樓會議室召開。保安、建設以及民政教育委員會八月十五日上午於永華審查議案,閉幕則延至八月十八日。

Read More

官田社子農村社區土地重劃 辦聽證會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官田社子農村社區長期以來存在土地產權複雜、通路狹小,不利民眾、垃圾車、消防車等通行以及救災不易等問題,缺乏妥善公共設施而導致社區發展停滯及人口外流嚴重,地政局將辦理土地重劃,預計九月十三日舉辦。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官田社子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區辦理面積約為六點六九公頃,今年開發許可已審議通過,預計九月辦理重劃聽證會。重劃區內規劃有綠地、生態滯洪池兼公園、社區活動中心用地、汙水處理設施用地、社區集貨場用地及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地政局並將社區特色意象融入公共設施設計中,結合防災、景觀休憩與生態等概念,健全交通路網,提升整體生活環境品質,期能打造出宜居生活、生態共融之農村新風貌。 地政局表示,官田區社子農村社區於一0八年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由在地居民於一0九年提出辦理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初步意願,一一0年推動官田社子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先期規劃作業,一一四年五月審議原則通過,地政局即接續辦理重劃計畫書草案擬訂作業,並預定於九月十三日上午九點卅分在官田國民小學體育館舉辦土地所有權人重劃聽證會,期望廣納各方意見完備重劃計畫內容,本次重劃聽證相關公告資訊內容可於地政局官方網站(https://land.tainan.gov.tw/)查詢閱覽及下載。

Read More

南一中8成上國立與中醫牙

台南一中延續近年好表現,升學成績持續亮眼。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大學分發入學已放榜,台南一中統計該校今年繁星、申請、分發入學等多種管道入學,共有六人上台大醫,四成八比例錄取頂大與中醫牙,錄取國立大學與中醫牙比例約八成;台南女中則表示共有一百八十五人錄取台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政大,占全體考生二九點三二趴,並且共有廿五人上醫學、中醫、牙醫系,成績亮眼。 南一中統計,今年以各管道錄取台大醫學系六人,錄取台大電機系十一人,優於去年度的九人。另錄取台大資工五人,台大法律四人,錄取中醫牙三十八人。合計約四成八錄取台成清交政與中醫牙,約八成錄取國立大學與中醫牙。 南一中表示,今年選擇國立大學電機與資工系者合計有七十四人,比率逾百分之十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以AI為主流,或許受此影響,學生選擇電機、資工相關學系,比選擇醫學系者多出許多。 台南女中表示,今年透過各種管道入學成績亮麗,包含個人申請、繁星推薦、特殊選才等共錄取台大卅七人、成大七十六人、清大廿九人、陽明交大廿一人、政大廿二人,一八五人錄取台成清交政大;更有二七二人入榜頂尖大學,占比四二點一一趴。 台南市女中說,成績亮眼,教師用心栽培之外,也落實新課綱多元學習精神,讓學生順利進入理想大學與科系。去年AI浪潮下,理工科學生偏好電機、資訊等科系,今年趨勢回穩,選擇生物醫學相關科系的學生增加,生醫與AI結合成為新趨勢,學生的選擇更加多元與前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