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出入口/停車場 最常吸到二手菸

台灣在2023年3月22日擴大禁菸範圍,國健署14日記者會提醒民眾,禁菸場所不吸菸,共同營造無菸清新大空間。(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菸害防制法》擴大禁菸場所,累計至113年底全國合計公告3萬3997處禁菸場所。但調查發現,「醫療機構急診出入口」及「停車場附近」為二手菸暴露率較高的法定禁菸場所。 據國健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法定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保護率已達93%,但113年禁菸公共場所(包含醫療院所、各級學校、室外運動場所、休閒、娛樂及消費室內場所等)二手菸暴露率為7.1%,較111年4.0%上升。全國禁菸場所地方政府已開罰逾9千件違規案,總罰鍰金額超過4600萬元。 為了解擴大禁菸範圍後成效,國健署委託消基會於去年5月至10月期間走訪各大禁菸場所,抽樣全國429個禁菸場所中,於14個場所發現「違規吸菸行為人」;訪查72間學校中,在10間學校(3間大專院校、6間高中職及1間國中)樓梯間發現菸蒂,合格率為86.1%。 同時,觀察全國6120家禁菸場所,其中有50家場所主要入口處未張貼禁菸標示,以餐飲店及公眾消費的室內場所居多,合格率為99.2%;觀察13間幼稚園與托兒所,則皆符合禁菸場所相關規定。 國健署分析,調查數據顯示,民眾最常遭遇二手菸暴露的場域,第1名是醫療院所,尤其是急診出入口及停車場附近,第2、3名分別為大學以上、高中職以下校園。 根據統計,自112年3月22日至114年7月31日,地方衛生局稽查禁菸場所共計132萬餘次,針對違法吸菸者計裁處6601件,罰鍰金額1291萬餘元;未張貼明顯禁菸標示計裁處2477件,罰鍰金額3311萬餘元。

Read More

〈中華副刊〉早春的樹林

■久彌 早春大樹仍垂眉瞑目,老神在在,而迫不及待的小樹和叢叢灌木已萌新芽,嫩葉尖尖小小,看不分明,顏色深淺不一,像毛茸茸剛出殼的小雞、擁在一起,陽光下,個個精神抖擻,昂首向上要探索這個新世界的樣子,下雨時則又像淋溼了的小雞瑟瑟縮縮的擠成一堆。 林裡,啄木鳥敲醒了春天,小鳥們開始春情的追嬉,鳴聲如琴鍵敲出的清脆樂音,和著翻飛羽翼,拍出的輕快節奏,在枝與枝間跳折射一林喜欣。 早開的花,本就星星點點、羞羞怯怯的,可那淡淡不經意的香,又隨風隱隱而來,似有意要人去尋尋覓覓。 晨間自小溪升起的幾分氤氳與朦朧,模糊了山,模糊了林,早春的樹林,像一個娃娃稚嫩柔和的小臉,對你憨憨甜甜的笑著,你能視若無睹嗎?

Read More

〈中華副刊〉泡桐流香

■謝飛鵬 泡桐花是一種需要仰望的花朵。它開在高高的枝頭,散發出素淡的馨香,很遠很遠都能聞到。 在我居住的湖濱,就有不少高大的泡桐樹。它們或是挺立大路旁,或是夾雜在樹叢中,張開堅挺的枝條,彷彿是一把撐開的巨傘,遮蔽著下麵的樹叢。二、三月間,泡桐花冒著春寒開始綻放。它的花五瓣分開,大而厚實,淺白的花瓣上鑲嵌著一些大小不一的淡淡紫點,細密清晰的豎形條紋,襯托著褐白的須蕊,十分美麗。它們像是一個個小風鈴,團綴在高高的枝頭。又像是一個個小喇叭,吹奏著柔和的歌曲。春風吹來,泡桐花輕輕的搖曳,一股裹著淡淡甜味的清香隨風四溢,令人感到無比的清爽。 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這個時候,奼紫嫣紅的的各色花朵競相綻放。灼灼的碧桃,緋紅的紫荊,粉紅的海棠,還有淺黃的迎春花,惹得人眼花繚亂。或許是泡桐花開得太高,或許是那些觸目可見的花朵太過絢麗,來湖濱散步的人很多,他們被眼前的萬紫千紅所陶醉,卻忽略了開在高處的泡桐花。只有聞到泡桐花馥鬱的芳香時,抬起頭來,才驚羨於它的素雅與美麗。不過,我卻特別喜歡這樣淡雅開著的泡桐花。徘徊在它的下麵,聞著它那份淡淡的馨香,即使是再為浮躁的心緒,也會變得恬淡起來。 春天快要過去了,很多花都凋謝了,但泡桐花還是開得那樣旺盛。它周邊的樹木都換上了新裝。香樟一身淺綠,楊柳滿枝碧青,就是那些凋謝了碧桃、紫荊、海棠,也是抖著一樹婆娑在風中嫵媚的招搖。特別是那些綠化帶,嫩碧的四季青、火紅的紅檵木、紫紅相間的小石楠,成排成排的,組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特別吸引人眼球。在這滿目碧青的映襯下,泡桐花依舊是那麼的嫻雅自在,淡然從容,從來沒有半份張揚與輕狂。彷彿是歷盡了風塵與繁華的智者,絲毫不為眼前的勃發所動。 因為泡桐花這麼淡雅,這麼芳香,因而我更加喜歡湖濱,經常到那裡去散步。在熹微的晨光裡,在昏黃的夕輝裡,泡桐花在高高的枝頭靜靜綻放,把它的馨香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樹下低頭逡巡的人們,我不由想,很多時候人們只著意眼前的繁華,而忽略了高處那份獨有的美麗……

Read More

防治C肝肝癌 余明隆獲APASL成就獎

高醫大校長余明隆(左2)榮獲APASL國際成就獎,引領台灣肝病防治走向世界。(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2025「Powell-Sarin成就獎」由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講座教授余明隆獲得,以表彰其在C型肝炎、肝癌治療及精準醫療領域傑出貢獻;該獎項是APASL最高榮譽之一,歷年得主皆為國際肝臟學界的領航人物,余明隆也是台灣首位獲得此獎項之學者。 余明隆自1992年起深耕C型肝炎研究,1999年追隨教授張文宇創辦「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推動南台灣大規模篩檢並揭露高盛行率地區,奠定台灣C肝防治政策基礎。 他率先導入個人化治療策略,將干擾素療效由12%提升至24%,並結合雷巴威林提高治癒率至65%。隨著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他進一步以經濟模型作為健保給付之參考,讓治療可近性大幅提升,成功引導台灣進入「主動找病人」的根除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C型肝炎微根除」策略,在高風險族群如洗腎患者、偏鄉離島高盛行區、受刑人等推動在地治療,治癒率高達93.6%,成為全球仿效的典範模式。 在肝癌領域,余教授長期研究病毒性肝炎引發肝癌的機轉,並透過臨床世代研究、精準醫療與篩檢系統,提升早期診斷與治療成功率。他推動跨科整合與臨床試驗,不僅降低肝癌發生率,也讓治療趨於個人化與高效率。 余明隆卓越貢獻早獲高度肯定,曾兩度獲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傑出研究獎」,並榮獲王民寧獎及永信李天德「卓越醫藥科技獎」,足見其長年深耕肝病防治所創下的里程碑。 此次榮獲APASL Powell-Sarin成就獎,不僅是對余明隆個人努力的肯定,更彰顯高醫大在國際醫學界的研究實力與學術領導地位。余明隆表示,將持續推動肝病根除、提升健康福祉,並將台灣經驗貢獻於全球公衛事業,攜手迎向無肝炎的未來。

Read More

應急帆布吹掀 七股災戶又泡水

好不容易蓋好的帆布,經過楊柳颱風吹襲,帆布被吹落,受災民眾提心吊膽。(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楊柳颱風挾帶強風雨勢,造成七股區頂山里多處民宅屋頂帆布被吹掀,無情的雨水直接灌進家中,居民整夜未曾闔眼,眼看著「開天窗」的屋頂很無奈,十四日一早趕緊清掃家園。 頂山里居民指出,丹娜絲颱風過後住家屋頂損壞,僅能暫時覆蓋帆布應急,但只要聽到下大雨、或是颱風警報就「挫咧等」,楊柳颱風帶來強風,頂山至少吹著十二級風,造成帆布及固定繩索都被屋脊割破,吹掀的帆布讓雨水直灌進家中,屋內擺放的家具又泡水,一切又要重新清理一次。 楊柳颱風強風掃過,七股區頂山民宅屋頂帆布被吹掀,「開天窗」的屋頂讓受災戶很無奈。(記者盧萍珊攝) 民眾表示,政府說要媒合修繕屋頂,但師傅來丈量十多天了,至今都沒有消息,也沒報價,「根本不知道是在媒合什麼東西」。 七股中寮里吳姓受災戶說,看著屋頂的帆布被吹掀,別說睡覺了,連坐都坐不住!尤其是空闊地區的風勢強勁,屋頂殘壁的磚瓦還被吹落一地,實在是提心吊膽。 七股區災屋修繕媒合由市府水利局負責,對於媒合進度緩慢,水利局長邱忠川回應,經統計七股區有二百六十戶需媒合,已募集十家業者協助,目前簽約戶約十八戶,二戶已完工,後續會積極協助居民媒合,盡早恢復家園。

Read More

北門公所攜手國軍 助整理家園

楊柳颱風過後,北門區公所與國軍,一同協助受災戶將吹掀的帆布重新拉好、固定,以利遮雨。(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丹娜絲風災被吹掀的屋頂,好不容易加蓋帆布遮雨,但不敵楊柳颱風強勁風勢,部分受災民眾屋頂又漏雨,十四日一早趁著陽光露臉,北門區公所與國軍出動,協助受災戶整理環境,並將吹掀的帆布拉好固定,加速災後復原。 楊柳颱風十三日襲擊台南,原本丹娜絲風災期間屋頂受損民眾人人自危,就怕帆布覆蓋的屋頂不敵強風暴雨,又功虧一簣,屋內下起大雨,讓災後復原更加困難。 北門區長林建男表示,轄內多為長輩及獨居者,擔心老人家的情形,十四日一早由公所同仁及二十一位砲訓部防空連官兵,前往錦湖、雙春、保吉里協助環境整理、移除道路障礙物、並到受災民眾家中將被吹掀的帆布拉好固定,以利遮雨。 丹娜絲風災重災區之一的北門區,截至八月十一日統計,受災須修復有一千一百二十一戶,詢問媒合戶數有一千零九十七戶,其中有七十五戶有意願接受媒合,已有一戶完成簽約,而一千零二十二戶無意媒合已有七百四十一戶有損已修,僅剩不到三成房屋尚未修復。

Read More

無家可歸 慰安婦銅像在環保回收站哭泣

雕塑家林坤銘所作的慰安婦銅像,因無處可棲身,被擱置在南區一個環保回收站裡,令人心痛。(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十四日是一年一度的慰安婦紀念日追思會,原訂在平實公園舉行,卻因颱風停辦,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會理事長童小芸表示,提出成立慰安基金會以及設置慰安婦人權紀念碑、紀念銅像訴求。唯原先立於國民黨台南市黨部旁的慰安婦銅像,在還地給建商之後,目前仍無家可歸,躺在南區一間環保回收站裡哭泣,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處? 童小芸指出,因楊柳颱風重創台南,協會本著「苦民所苦、急民所急」的理念,取消追思活動,她也和立委謝龍介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追思活動不得不取消。 原先慰安婦人權協會相中的振興里童話公園,卻被主管的工務局打回票。(記者陳俊文攝) 而由雕刻家林坤銘所雕塑的慰安婦阿嬤「阿桃」銅像,去年在國民黨台南市黨部右側空地豎立六年之後,因歸還土地,雖獲建商展延一年,此間由於協商借用公有地放置四處碰壁,只得暫時搬到南區倉庫寄放。 中間雖由市議員蔡宗豪向府提出安置於三公傾餘振興里人文童話公園的建議,但主管的工務局卻不同意借用,童小芸遺憾地說,婦安婦的人權已變成政治操作,各單位聞慰安婦色變,殊不知它是國際人權和轉型正義的重要指標「這段悲痛的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二戰時期,全台約有一千兩百位台灣婦女被日軍脅迫做為「軍妓」的慰安婦,原先碩果僅存的兩位阿嬤,也在前年五月等不及日本政府一句道歉,全部離世,留下很多遺憾。

Read More

取消追思 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救災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八月十四日是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追思會,因颱風重創台南,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取消活動,宣布全力協助立委謝龍介投入災後重建,幫助災民盡快恢復家園。 往年追思活動前總統馬英九都會特別南下參加,但協會理事長童小芸表示,逢楊柳颱風來襲,有感於先前丹娜絲颱風與後續豪雨重創台南,許多鄉親被迫住在殘破老屋,甚至寄人籬下,龐大的修繕費用、繁瑣的行政程序,加上缺工缺料,重重阻礙讓家園重建復原工作步履維艱,協會本著「苦民所苦、急民所急」之理念,取消追思活動。 不過,童小芸說,追思活動雖因颱風取消,但協會在拓展人權的道路上從未停止,訴求二點 一、針對恢復慰安婦名譽與補償加速立法,並成立慰安婦基金會,明定我國政府須要求日本政府公開道歉、賠償,並恢復慰安婦名譽及尊嚴。二、政府應設置慰安婦人權紀念碑、紀念銅像及紀念基金會,定每年八月十四日二戰終戰日為「慰安婦人權紀念日」。 童小芸表示,慰安婦紀念日,不僅是對過去受害者的悼念,更是協會對未來社會的期許。我們有責任傳承歷史,銘記慰安婦阿嬤們的付出,繼續努力爭取性別平等和人權尊嚴。

Read More

風神廟後建樓 文化界力阻

「搶救風神廟聯盟」向市府遞交書面訴求。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定古蹟風神廟後方擬興建半邊五層大樓,「搶救風神廟聯盟」十四日向市府遞交書面訴求,要求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駁回該建案申請,以維護廟地完整性。經過文化局協調,該設計方案將降為三層樓,降低施工對風神廟結構安全造成的疑慮。 前檢察官也是聯盟召集人陳誌銘表示,風神廟是府城重要文化與信仰地標,守護它不僅是保護一棟建築,更是守住台南的文化根脈與台灣的信仰之門,「我們不會退讓,這是一場關乎歷史良心與文化尊嚴的戰役。」 聯盟說明,該地點屬於清代風神廟原四進格局後殿與龍脈所在。建案將進行開挖與打樁,必然產生劇烈震動,對無地基、以木柱磚牆覆瓦構成的古蹟主殿構造、存在極高風險。此外,古港淤積地質鬆軟,深挖恐造成周邊地層滑動或崩塌。 對此,文化局表示,基於保護文化資產,對本案十分重視,也已協調出雙贏的方案,感謝聯盟成員對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的關注與努力。 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已與地主協調溝通,地主亦展現理性與體諒,將主動退讓,設計方案由原五層樓降為三層樓,基礎開挖深度亦縮減至約一點五公尺。地主於七月下旬依文資處審查意見修正設計書圖後送審,惟監測計畫仍需補正,文資處收獲修正版後再行審查。降低樓層數方案是經過法制面,工程技術面,地主可申請容積移補償及減低權益損失。文化保存面與私人權益面協商後可行的雙贏結果,文化局也希望成員們與廟方能夠理解。 聯盟則表示問題不是「幾樓」,而是「在古蹟背後開挖」的高風險。主張審查程序必須暫緩加專審加公開三件事同時到位;沒有這三道保險,任何施工監測都不足以保障古蹟。其次,新建案仍然是一個新的遮蓋及阻塞觀覽通道的行為,違反文資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後段的禁令,他們建議地主放棄此建案,主張用容積移轉、地籍替代、退縮回饋等制度性解法,讓地主權益兌現,同時把風險移出古蹟背後,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Read More

都發局媒合營造團隊 幫修屋

市府都發局攜手營造團隊,協助丹娜絲風災災民重建家園。(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地區,市府都市發展局主動協助媒合營建廠商,讓災民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安心與透明的服務。局長林榮川指出,此次修繕方案可有效避免災後民眾因僱工不易、價格不穩或易遭詐騙,釀成二次傷害,展現市府以民為本的用心。 都發局表示,此次負責協助的區域為六甲區。接獲任務後,局內立即盤點人力,並展開地毯式電話訪查,蒐集災民需求清冊,確保每一戶受災居民的需求不被遺漏。同時,局長也特別指示同仁及廠商不分假日,共同積極投入重建工作,讓修繕進度更為迅速。 經過積極協調,六甲區龜港里與二甲里建工街兩戶民宅屋損修繕已於八月七日完工。兩案自八月四日完成現場勘查,翌日立即簽約與備料,僅用不到四天即完成修繕。 市府也呼籲仍有修繕需求的居民,主動向公所或市府反映,以利即時提供協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