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山海屯社會企業 再造老街真新化

山海屯企業社與多個社團合辦「回家說真新化」地方創生設計活動。 (許明揚提供)責任編輯/李謙易 記者/黃文記 返鄉設計 為歷史街區注入創意  山海屯社會企業由曾任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的許明揚創辦,仍從事社區營造工作,並延伸至地方創生,近期才與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合辦「回家說真新化」返鄉設計行動,期望以新化歷史街區為起點,傳承地方人文故事,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努力,注入創意能量。  許明揚很早就在新化社造蹲點,民國100年受當時的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王榮森邀請,擔任總幹事,正式帶領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推動地方社造及新化歷史街區文化保存與活化工作。他在100年6月就以罕見的社會企業型態,創立拾荒流工作室,將協會與工作室結合,從事社區營造;今年再擴充成立山海屯社會企業,投入地方創生。 整合業者 協助農村再生與社造  從事社區營造,缺人、缺錢是最常遇到的困境,許明揚一方面自籌資金創辦工作室,一方面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的運作,在協會與工作室所共同建構的社造平台上,培育青年參與社造事務,並逐漸將此平台轉型為社會企業發展。  許明揚先前帶領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優化了新化老街區生活環境、提升老街區人潮3成以上、整合30多家在地業者推動觀光產業、協助社區通過農村再生與社造計畫、擋下全球第8大農藥廠進駐新化,並推展友善生活實踐計畫等。 山海屯社會企業由曾任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的許明揚創辦。 (許明揚提供)租下老屋改造 傳承故事與記憶  即便已有許多成就,看著新化老街的街屋一一釋出經營,由外來業者進駐,往往以最快的速度消滅街屋文物,再換上新的裝潢便能營業,此現象讓許明揚相當痛心。  他以拾荒流工作室的名義陸續租下長泰西藥房與擁有147年歷史的晉發米店,加以保存文物、調查老屋故事與記憶,妥善調查具有特殊回憶之空間再進行空間改造,使其分別成為友善環境農學空間,以及傳承百年販米行業。 山海屯社會企業由一群年輕的社區營造工作者組成。  (許明揚提供)吸引青年工作者 投入老街區創生  此舉使得在老街的青年能夠以挖掘並保存在地特有文化,再將文化轉化為商業應用,創造產業發展價值,以促進青年能夠生存下來,即地方創生之實踐。目前已有青年循著許揚明的步伐來到老街創業,並逐漸凝聚具有空間改造、數位影像工作。  吸引藝術家等青年工作者投入老街區的地方創生工作,同時,也逐漸扭轉老街店家與屋主之思維,使其看到街區文化保存對於商業發展的價值與意義。 山海屯社會企業參與地方創生「回家說真新化」成果發表會。(記者黃文記攝)整合青創/農創/社創 振興地方  而山海屯本身在投入地方創生事業也不遺餘力,尤以新化的地方創生歷程,已吸引國內許多團隊交流與合作。  目前該團隊秉持社會企業與在地扎根的信念,從農村產業行銷的獲利,回饋到新化歷史街區的文化保存與地方創生工作,進而期許以地方創生再帶動在地農村產業與歷史街區的振興。從而藉由特色場域的經營,整合青創、農創、社創等相關商品與服務,進而再進行線上與線下的整合行銷,使更多人看見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

Read More

智資優生提早入學 啟動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一0九學年度資賦兒童提早入小學、國中一般智能優異學生及國中數理學術資優學生鑑定安置計畫即將啟動,教育局提醒有意報考之學生家長留意,務必於報名期程內完成報名手續。  教育局表示,提早入小學、國中一般智能優異學生鑑定初選報名,自明年一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為方便學前幼童的家長就近報名提早入小學鑑定,分別於溪北、溪南地區設置兩個報名地點,溪北區可至公誠國小內的民治特教中心,溪南區可至永福國小內的永華特教中心報名。國中一般智能優異鑑定報名是至新東國中輔導處報名。

Read More

啟動復活計畫 妮妮自信找回昔日榮耀

曾雅妮(左2)近年陷入低潮,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理事長王政松(右2)宣布將啟動「雅妮復活計畫」,曾雅妮也當場表達感謝。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旅美高球好手曾雅妮過去曾高居球后寶座,但近幾年成績下滑,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理事長王政松今天宣布,將啟動「雅妮復活計畫」,盼協助曾雅妮找回昔日榮耀。  王政松今天出席高協舉行的「2020國家培訓隊頒獎典禮」時表示,曾雅妮是高球指標性選手,面對美國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歷經受傷低潮,今年強勢回歸,他相信曾雅妮也有機會,盼她能找回高球初衷。  伍茲同樣也帶給曾雅妮很大啟發,曾雅妮相信:「他可以回來,我也可以回來。」  高協提出的復活計畫,曾雅妮表示,除了經費外,也期待在國家級教練、體能教練或防護員等軟硬體方面能提供協助。  「不管有沒有這個計畫,我也是很努力在復活。」曾雅妮同時也感謝高協給予她機會,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參加奧運,目標並鎖定2024年巴黎奧運。  即使陷入低潮,曾雅妮對高球還懷抱著夢想和目標,她強調:「即使貸款打球,都會覺得是件很值得的事情。」  曾雅妮今年7月中於臉書透露在先前比賽腰部受傷,經過醫師評估,暫停比賽,並缺席2019台灣裙襬搖搖LPGA,本週已經開始恢復體能訓練,預計明年2月底復出。  對於明年目標,曾雅妮認為,想要贏比賽的信念並沒有改變,但已非她現階段目標,希望能找回最好的狀態去打球,若能成功改變,成績自然不用擔心,她強調:「不想再一直追著成績跑。」

Read More

越男嬰氣管狹窄 來台大口呼吸

罹患氣管狹窄軟化症的越南男嬰小安安,18日由媽媽抱著,感謝中醫大兒童醫院副院長宋文舉(前排左2)帶領的胸腔重症團隊救命之恩。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越南8個月大男嬰「小安安」因下氣管分叉處嚴重狹窄,又接近大動脈、心臟,呼吸困難,靠插管、呼吸器維生。透過國際醫療轉送台灣,接受軟式氣管鏡氣管氣球擴張術置放支架,逐漸脫離氣管插管與呼吸器,近日將出院返回越南。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宋文舉去年受邀到越南演講,分享軟式氣管鏡檢查暨治療案例。  當地醫師表示,小安安先天不明原因罹患氣管狹窄軟化症、左肺塌陷不張、反覆性肺炎及呼吸衰竭,先後在越南3家兒童醫院就醫無起色,病況惡化,只能靠氣管插管與呼吸器維生,生命垂危。經聯繫,啟動國際醫療轉送機制,小安安從越南胡志明市搭機飛抵台中機場,由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派遣兒科急救團隊醫師陳傑賀至機場接送至兒童重症病房治療。   宋文舉說,小安安為30週的早產兒,出生體重1.4公斤。到院後經胸腔重症團隊以軟式氣管鏡確診為主氣管下段嚴重狹窄,管徑小於3毫米,先後接受氣管擴張術,成功置入金屬支架;並進行雷射喉部造型術,治療軟喉症。術後,小安安呼吸狀況明顯進步,逐漸脫離氣管插管與呼吸器,近日將出院返回越南。  小安安的母親表示,小安安在越南只能靠呼吸器輔助呼吸,肺部發炎感染一直不好,當地醫師說必須剖開胸腔用傳統開刀手術才有辦法治療。她擔心手術風險太高,遲遲不敢治療;好不容易找到台灣及時醫治,才救了小安安的生命。

Read More

南台科大智慧導眼 搶鮮賽奪冠

南台科大電子及產設系老師指導學生跨領域組成個團隊,參加二0一九搶鮮大賽表現優異,榮獲創新實作類冠軍及優選。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電子系副教授張萬榮及產品設計系副教授歐陽昆跨領域指導學生組成兩個團隊,提出「SmartGuide智慧導眼」、「SkyEye」作品,參加二0一九「搶鮮大賽」,經審查及遴選進入總決賽,分別榮獲「創新實作類」冠軍及優選。  南台獲得創新實作類冠軍的「SmartGuide智慧導眼」作品,是由電子系學生藍文謙、周煜堂、魏弘晉、林甫軒及產設系學生鐘函諺,跨領域組成的盲人救星團隊研發,旨在提升視障者外出行走之安全性,提出配備包含智慧墨鏡、智慧手杖及智慧導盒。智慧墨鏡上有安裝鏡頭,能傳送視障者過馬路時之前方影像至隨身攜帶的智慧導盒,結合工研院科專技術與AI技術可辨識,並提醒視障者是否於過馬路時沒有走在斑馬線上。  智慧導盒亦可接收目前已建置在台北市路口的視障者專用紅綠燈號誌之燈號與秒數資訊,再透過藍牙連線至耳機的語音或手杖的震動,提醒視障者路況,確保視障者走在安全範圍。若視障者一旦跌倒,就會透過手機APP告知家屬所在位置。目前已讓卅位視障者實際上路測試,功能極獲肯定。  另一組優選隊伍是由電子系學生許家豪、楊子進及產設系學生黃麗潔組成之「視聯網」團隊提出「SkyEye」研發作品獲獎。SkyEye旨在解決老人跌倒後黃金救援時間的問題所研發,系統包括AI跌倒影像感測器、儲存及推播跌倒事件資訊的雲端伺服器,以及負責與使用者溝通的智慧型手機APP。

Read More

校園老舊廁所改造 如廁更自在

教育局將校園老舊廁所全面改造成通風明亮有美感的如廁環境。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致力於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一0三至一0七年投入四億三千五百餘萬元,解構並整修二十年以上的老舊廁所。黃偉哲市長指示教育局一0八年度再爭取到教育部國教署補助一億一千兩百八十餘萬元,一年內將完成南市大灣高中等四十三校,整修一百八十八間老舊廁所之整建。至目前為止,臺南市政府已投入五億四千八百萬元,總共改造一千一百四十四間校園老舊廁所,深獲師生、家長及民眾的好評與讚賞。  長久以來,學校廁所因使用頻率高且開放校園供民眾使用,管理較為不易,特別是超過二十年之廁所,普遍出現通風採光不良、台階高度差、陳舊格局及設計、空間狹窄等問題,讓各校傷透腦筋。  為打造友善、人性、在地化的優質校園廁所,提升師生民眾的如廁品質,教育局於一0三年度起首推國中小廁所整建計畫,施作完成後師生及家長反應極佳。一0五年度更專案推動公立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整建亮點計畫,編列預算兩億元,改造國中小老舊廁所計一百二十七校四百四十四間。至今中央及市府仍持續挹注經費,共同推動校園友善如廁空間。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廁所文化也是美感教育的一環,有的廁所融入馬賽克風的色彩磁磚,有的於牆面加上貼心巧思造型,比起以往,廁所環境更加通風明亮易整理,並給大家一種居家溫馨的感受。  廁所整修後,學校也將廁所改造融入相關課程,讓全校師生認識改造歷程及設計理念,宣導如廁禮儀,在學校教育中落實廁所文化,實踐環境和美學教育,未來將持續建置友善舒適的如廁環境,讓學生對廁所不再卻步,能更自在的使用及維護,也提供民眾完善整潔的公共設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

Read More

職訓師生送愛 慢飛天使提前過耶誕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職訓班學院做餅乾、家具,送給弱勢團體,讓他們快樂過耶誕。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耶誕節即將到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在地點心與創意伴手禮班」、「烘焙班」、「創意家具設計及製作班」近百名師生,製作五百八十份耶誕點心及八十件木工家具,十七日送到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德蘭啟智中心,陪伴慢飛天使提前過耶誕。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職訓師姜惠齡及梁靖梅等前天帶領學員送愛,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秘書陳正霖、德蘭啟智中心督導也一同出席,小朋友更現場帶來活潑舞蹈,開心表示「餅乾好可愛、好喜歡」。  劉邦棟表示,這些作品都是學員的職訓成果,包括可可薑味餅乾砌成的薑餅屋、義大利水果耶誕麵包、耶誕造型糖霜餅,以及用橡木、胡桃木、山毛櫸等材質製作的桌椅、櫃子及書架等。劉邦棟說,職訓結合公益,不僅能幫助弱勢,也讓學員展現技能,從中獲得信心與成就感,相當有意義。  在地點心與創意伴手禮班學員洪得斌說,做這些可愛造型的糖霜餅,希望讓小朋友開心;烘焙班學員沈哲宇說,親手做薑餅屋,覺得很充實、很有意義,希望小朋友過一個快樂的耶誕節;家具班老師林彥甫則說,學員都很用心做每一個家具,希望贏得學童們的笑容。  雲嘉南分署近期也推出在職班,包括模具、西門子PLC控制基礎等四十三班,即日起受理報名到二十日止;另有失業者職前班,包括創意家具設計及製作班、工廠自動化、CNC銑床、3D電腦輔助模具設計等十六班,報名即日起到二十五日止,詳情可上台灣就業通網站查詢。

Read More

陳彥博明年轉型耐力賽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台灣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10月先在約旦25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拿下亞軍,12月馬不停蹄轉戰柬埔寨超馬奪得冠軍,他透露明年將尋求「轉型」,將首度參加多項耐力賽。  過去2個多月,陳彥博先後完成了2場超馬賽,今天他在森林跑站大安館舉行分享會,和現場粉絲分享他在比賽中的所見所聞,除父母都到場打氣,就連昔日恩師潘瑞根也擔任神秘嘉賓,捧著花束到場祝賀。  分享會中,他生動的演說讓現場笑聲不斷,陳彥博透露,多項耐力賽涵蓋範圍很廣、需要更多技能,包括輕艇激流、垂降與冰攀,這也是他第一次跨出「陸地」範疇,他笑說:「接觸不同的運動會激發不同想法,也會讓你知道生活可以更廣。」

Read More

南瀛天文館播種 走訪40校

南瀛天文館到國中小開辦天文課程,透過望遠鏡的使用及桌遊等,培訓老師成為天文教育種子。 (南瀛天文館提供)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一0八年即將結束,南瀛天文館今年以行動天文館的概念,深入校園推出「校園天文學家」教師研習活動,共走遍四十所國中小,讓學校老師有機會享受天文世界的樂趣,並播種天文教育的種子,希望能遍地開花,打造南瀛成為星星的故鄉。  南瀛天文館為將天文知識與教學資源直接帶進校園,透過研習時下最夯的天文議題、天文教學的各項教材教具及資源,與學校老師分享,讓台南市的國中小教師在校內補充天文教學能量,增進天文教學的知能與技巧。  南瀛天文館表示,,今年已走訪四十所國中小學,超過一千兩百位教師受益,大家對天文課程都相當感興趣,並在課程中學習認識到不少天文知識,日後面對學生提問,也都能駕輕就熟。

Read More

南大附中抗震大作戰奪9獎項

南大附中老師指導學生團隊參加全國高中職抗震大作戰,包括抗震、橋梁、影領創視界組,共奪得九個獎項,為競賽最大贏家。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大學附中營建學程老師指導學生團隊,參加二0一九高科大抗震大作戰,在全國三十餘所高中職校,一百八十餘支隊伍參賽競爭中,包括抗震、橋梁、影領創視界(微電影)組,共奪得九個獎項,其中影領創視界包辦前三名,為此次競賽最大贏家。  高雄科大主辦的全國高中職抗震大作戰,分抗震及橋梁、影領創視界組,附中由指導老師歐怡秀、陳裕山、施佳伸、黃柏儒帶領,並由去年獲獎的高三學長姊傳授學弟妹比賽經驗與技巧,在抗震組中獲得第三名與四組佳作,第三名的學生張家瑄、陳靚芸、曾莞婷、簡翊蓓、王姿懿、陳靖悠以效率比七萬五千多分抱走五千元獎金。  每校限報一隊的橋梁組,依現場公告之題目採買食材,利用各種食材之特性結合力學觀念仿照真正的橋梁進行組裝。附中老師歐怡秀與學生蔡承翰、李緯楨、簡翊蓓、吳牧謙、林東毅討論後,依照公共工程最大目標在最經濟的成本下製作符合安全及品質的橋梁,奪得最佳經濟獎及五千元獎金。  影領創視界組由附中學生葉柏琳、沈銘宸、許妘翊、鄭安茲、張育寧、陳芷婷組成的「三原Taiwan隊」,仿YouTuber拍攝內容涵蓋製作方式學習、遭遇困難,最後克服並改善完成作品奪得第一。  由徐禕釩、李緯楨、藍心妤、吳紘宇、劉昱廷、楊志強組成的「量窗量床量製強隊」,則透過廿年前的大地震災難現場帶入,並以向知名網紅光頭哥哥致敬的作品獲得第二名;由謝易朋、曾律齊、林宥丞、翁宇謙、林家德、陳韋樺組成的「一謙在我這隊」,則透過結合專長,發揮團隊精神的故事小品獲得第三名,共抱走九千元獎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