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光Fun Run ─ Run For Earth」首轉型微路跑 台北場600人響應減碳

「2025 新光Fun Run ─ Run For Earth」首轉型微路跑 台北場登場600人響應減碳。(新光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 新光Fun Run ─ Run For Earth」台北場今天(13日)在馬場町公園盛大登場,,今年首度轉型成微路跑型式,接連兩週在台中(9月20日)、高雄(9月27日)陸續登場,一起減碳愛地球。 新光人壽自2006年開辦新光全國健行活動,已持續18年,今年最大亮點就是首度轉型升級為「2025 新光Fun Run ─ Run For Earth」永續路跑活動,全程以5公里短距離路跑形式,今天台北場共吸引超過600位好友們報名參加,今年更攜 SwingTaiwan 、WildOne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奉茶行動、市民永續、無邊境創意市集合作單位,並由味全龍職業棒球隊Dragon Beauties小龍女帶領民眾做暖身操,帶給大家滿滿元氣。 味全龍職業棒球隊Dragon Beauties小龍女帶領民眾做暖身操,帶給大家滿滿元氣。(新光人壽提供) 新光人壽副總經理洪明達表示,「新光全國健行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18年,感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今年我們首度轉型,轉型為路跑的方式,但不變的是,都是持續推廣減碳永續的精神,呼籲大家自備環保餐具餐盒和水杯,一起落實減碳,同時現場也會抽出各項好禮,就是大家可以跑得開心、吃得開心,還有獎品可以拿,開心滿足的回家!」 「2025 新光Fun Run ─ Run For Earth」接下來將在9月20日於台中登場、9月27日高雄壓軸亮相,現場都不提供一次性餐盒和免洗餐具,邀請參與的好友們攜帶環保餐具和水壺,現場更抽出總價值近30萬元的各項好禮,包括JVC 55吋液晶顯示器、SWITCH 2、Acer電動滑板車等,讓大家健康開心跑,好禮帶回家!

Read More

後壁公所攜手市府、中央協助修繕 為九十四歲獨居長輩修復家園

後壁公所攜手市府、中央,媒合專業團隊協助修繕,為九十四歲獨居長輩修復家園。(後壁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重創後壁區,高齡九十四歲獨居長輩蕭阿公,住家屋頂因受災嚴重難以居住,公所和市府媒合中鼎工程集團協助修復,也請市府勞工局做工行善團提供二手家具,讓蕭阿公重新感受「家的溫度」,他感動的說,「感謝政府幫忙,很開心今天這麼多人來看我」。 市長夫人劉育菁十三日前往蕭阿公家關懷,中鼎工程集團代表、民代、社會局與後壁區公所團隊也到場,一同見證修復成果,並肯定工程團隊的辛勞與貢獻。 後壁公所說,蕭阿公住家屋頂,因丹娜絲颱風受損嚴重,公所第一時間派員前往協助蕭阿公清理屋內外廢棄物,並關心他的身體情況,媒合工班前往勘查,因房屋結構受損嚴重,修繕難度高,還好中鼎工程集團接下修繕任務,配合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派出專業工程團隊支援災區,幫蕭阿公家更換屋頂鋼板、加固屋樑及牆面支撐,更動員近二十名工程人員趕工,房屋已完成修復,讓阿公得以重返久違的家,讓他重新感受到「家的溫度」。 後壁區公所也依據蕭阿公的需求,媒合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募得二手沙發、椅子及市府致贈的電風扇、電鍋及其他民生物資,讓阿公的生活能逐步回歸日常;這些「物資到位、溫暖到心」的入厝物資,讓蕭阿公災後的生活能真正走向復原。   後壁區長李至彬(左一)和市長夫人劉育菁(左五)探視、關懷九十四歲的獨居長輩蕭阿公(左下)。(後壁區公所提供) 後壁區長李至彬表示,區公所與市府共同啟動的「弱勢修繕專案」,目前已有多個慈善團體到後壁加入修繕行列,感謝社團法人種福田公益慈善協會、高雄社福慈善總會、衡山基金會等多個慈善團體及水利署、高工局、教育部等營建工班陸續加入,在公私部門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復原工作將能加速進行,讓災民們儘早重建家園,恢復日常生活。  

Read More

屏科大五項USR計畫齊聚USR EXPO 展現在地深耕與永續行動力

屏科大五項USR計畫由校長張金龍(右一)帶領齊聚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主辦的「2025 USR EXPO」展出,展現在地深耕與永續行動力。(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教育部第四期(114-116年)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正式展開,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主辦的「2025USR EXPO」也連續兩天在臺北花博公園爭艷館登場,國立屏科大五組USR實踐計畫團隊共同參展,凸顯大學善盡社會責任、落實永續發展的使命感。 今年USR EXPO主題為「大學共繫・韌性創新」,屏科大五組參展團隊包含森林系教授陳美惠主持的「大學特色類深耕型計畫」(里山根經濟2.0-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的聯盟發展與農林地碳匯人才育成);「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則有四組隊伍,分別為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跨領域特色發展中心主任龔旭陽主持的(沿屏縣山185熱帶有機廊道農業數位轉型及生態系建構、深化與推廣)、施玟玲行政副校長主持的(馬卡道健康農產業之文化韌性形塑與永續經濟建構)、智慧機電學士學位學程徐子圭主任主持的(國境南灣飛夢園-大鵬展翅)及休閒健康運動系蘇蕙芬教授主持的(老幼共榮、幸福陪伴-共創永續安心家園),完整呈現第三期至今的推動成果。 屏科大將USR計畫能量導入課程,鼓勵師生走出校園深入社區,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回應社區需求,透過跨域合作推動區域永續。在USR實踐過程中,學生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提升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力,逐步成為下世代所需要的多元化、具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近年屏科大在USR計畫推動成果斐然,所提五案連續兩期皆以百分百通過率全數獲教育部補助,在高屏地區展現深耕場域與創新實踐的厚實底蘊。屏科大期待透過USR EXPO平臺分享該校在地實踐的成果,同時深化與全國大專院校與各界交流,共同推動更具韌性與永續的未來。

Read More

斗六市公所結合在地企業 響應公益兒童劇助創世

斗六市公所結合在地企業響應愛劇公益兒童劇,踴躍認票助創世。(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斗六市公所與創世基金會斗六分院十月廿六日於雲科大雲泰表演廳,舉辦蘋果劇團精彩演出的「愛劇在一起ESG公益兒童劇」,尚有八成票待認捐,十二日市長林聖爵結合縣府、斗六觀光夜市協會、永勝環保、豐泰文教基金會、仁美扶輪社、虎女獅子會等舉行公益售票宣傳,邀請鄉親響應看劇做公益、愛地球。 斗六保進幼兒園小朋友精彩表演,並與蘋果劇團海洋英雄角色互動,為「愛劇在一起ESG公益兒童劇」公益售票宣傳揭開序幕。斗六市長林聖爵肯定創世基金會對社會弱勢的貢獻,為協助募集創世花蓮建院經費與斗六植物人安養服務經費,號召斗六觀光夜市與永勝環保企業響應,各捐贈二十萬元,為兒童藝文推廣與植物人安養盡份心力。 林聖爵表示,公益兒童劇十月廿六日下午三點三十分於雲科大雲泰表演廳精彩演出,邀請大小朋友享受表演、做公益。創世基金會長年守護弱勢,此次以公益兒童劇結合教育,讓孩子觀賞劇的同時,學習環境永續與感恩助人精神,深具教育意義,呼籲更多企業、社團與市民朋友一同加入,共同讓愛心在斗六擴散。 此次特編排經典劇目《小星星的奇幻冒險》,以海洋動物拯救遭受汙染的珊瑚城堡為故事主軸,融入環保議題與互動遊戲,讓孩子在觀戲同時學習垃圾分類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記者陳正芬攝) 蘋果劇團長方國光說,此次特編排經典劇目《小星星的奇幻冒險》,以海洋動物拯救遭受汙染的珊瑚城堡為故事主軸,融入環保議題與互動遊戲,讓孩子在觀戲同時學習垃圾分類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小朋友更能理解環境永續價值,也在心中種下守護地球的種子,學習奉獻和付出是最大的幸福,讓社會更美好。 創世斗六分院長張曉蓉感謝林市長的善心號召,目前分院安養四十二床滿床的植物人照護,到宅服務一五○個弱勢家庭。大環境募款較去年同期減少二三○萬元,服務家庭賴以為生的玉米田因七月丹娜絲颱風全毀,距兒童劇開演剩一個月,尚有八成票待認捐,大家壓力都好大,邀請社會各界愛心認票,每張票券六百元,亦能將票券二次捐贈予弱勢家庭,讓愛加倍傳遞,認助洽創世基金會斗六分院五三七七八五五。

Read More

劍湖山世界榮獲第七屆國家企業環保獎 觀光遊樂業唯一獲獎!

劍湖山世界榮獲第七屆國家企業環保獎,觀光遊樂業唯一摘此殊榮。(劍湖山提供)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劍湖山世界再傳捷報獎不完。繼渡假大飯店連續三度獲交通部觀光署「五星級飯店」評鑑後,再榮獲國家最高環保榮譽獎項「第七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銅級獎,是觀光遊樂業唯一摘此殊榮。董事長尤義賢十日親受環境部長頒獎,他說未來將持續以行動守護環境,也期待遊客歡笑聲加入園區,讓地球環境更美好。 劍湖山世界首次參選即獲獎,也是這屆唯一一家獲獎的觀光遊樂業者,顯示劍湖山世界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發展低碳旅遊和打造永續經營模式上的努力備受肯定。董事長尤義賢指出,占地六十公頃的劍湖山世界,一九八六年創立,即以尊重原始山林理念規劃,避免過度開發。園區內高達十四萬棵喬灌木,整體綠覆面積高達五十三點五趴,多層次的林相提供遊客芬多精,更有效減緩極端氣候對土地的衝擊,保護生物多樣性。 劍湖山積極落實各項環保措施,打造低碳旅遊生態。(劍湖山提供) 劍湖山積極落實各項環保措施,打造低碳旅遊生態,水資源管理–水樂園採用過濾與臭氧殺菌機淨化四千五百噸水質,達到重複使用並減少補水量。園區設置中水回收系統,將回收水用於花木澆灌和公廁沖洗,實現汙水零排放。能源節約與減碳–園區全面採用電動車接駁、運輸與值勤。同時透過節水、節電、減塑和垃圾減量等,且用電度數與一般事業廢棄物量也逐年遞減。 廢棄物循環利用–廚餘、枯枝落葉堆肥處理,轉化為園區植物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智慧化管理–推動園區APP導覽,減少紙張使用量提升環保效益。這些措施為劍湖山贏得環境部認證「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與「銀級環保標章旅館」雙重肯定,也是首次參選「國家企業環保獎」榮獲銅級獎。 尤義賢說,身為雲林農業大縣的一份子,深知社會責任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與綠色供應鏈,優先採購在地當季有機食材,協助推廣在地農業減少碳足跡,並認養社區道路與圖書館公廁等,鼓勵員工參與各項政府與民間公益活動,甚至是全台遊樂園區中,第一家完成「ESG白皮書」的企業,且成立「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以聯合國SDGs為核心,設定短、中、長期目標,涵蓋公司治理、環境永續、社會公益等面向,目標是實現二○五○年淨零碳排。歡迎各界前來交流觀摩,共同為這片土地盡份心力,攜手讓地球更美好。

Read More

嘉義縣衛生考評奪佳績 獲三大獎

嘉義縣衛生局榮獲衛生教育業務優等獎及照護業務第1名,衛福部長石崇良(左)親自頒獎,由嘉義縣衛生局副局長林裕珍代表接受。(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113年衛生業務考評再奪佳績,醫政、照護、口腔、食品藥物及防疫等五大類「滿分」,12日於衛生福利部衛社政首長會議中獲頒第三組考評綜合獎第2名、衛生教育業務優等獎及照護業務第1名,備受矚目。 嘉義縣衛生局長期秉持「健康樂活、樂活健康」的施政願景,積極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各項以民為本的衛生政策,衛生教育方面透過創新推廣及社區參與,有效提升民眾健康識能,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照護業務則領先全國,積極爭取公安設施設備及強化護理之家的災害應變演練之能力等,並推動多項創新服務,如「到宅訓練外籍看護衛教計畫」、「管路安心計畫」、以及首創的「失智整合照護模式」,成功提升長照服務可近性與品質,長照利用率更高居全國第一,績效卓著。 嘉義縣衛生局各項考評,屢獲中央及各界肯定,除透過獎項肯定,民間NGO組織的支持及提供實質的資源協助,有助於公共衛生在衛生教育、照護服務、醫療發展及社區健康推動等,共同展現嘉義縣以民為本、持續創新的施政實力,堪為全國各縣市學習典範。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衛生局同仁,用愛與專業守護鄉親健康,也感謝縣長的全力支持以及衛福部給予的高度肯定,未來也將持續創新不懈,攜手打造一個讓每一位嘉義人都能健康樂活的幸福城市。

Read More

守護東海岸自救會籲停止風機開發台東縣府明確表態不支持

縣長、議長及立委代表一致表達,反對台東海岸設立風電的決心。(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針對民間業者規劃進駐東海岸五十八座大型陸域風機開發案,由南迴、長濱與成功地區組成的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十二日前往縣府將近五千份具名紙本連署,遞交給縣長饒慶鈴,強烈要求台亞風能公司撤回「東風」、「東成」兩項風力發電計畫。 自救會指出,風機設立將嚴重衝擊地方生態、原民文化與居民健康。該開發案涵蓋長濱、成功、太麻里、大武與達仁等區域,部分設址更位在坍方熱區,風險極高。 今年八月的大武公開說明會中,因廠商迴避質疑,激起現場居民強烈反彈,爆發「滾出去」怒吼。 自救會在縣府會議室舉行祈福儀式,祈求祖靈庇佑東海岸的土地與人民。(記者鄭錦晴攝) 自救會強調,並非反對再生能源,而是反對錯誤選址與缺乏地方共識的能源規劃。他們痛批「東海岸不是風機的試驗場,風機一設立就是三十年,不能只看補償金而忽略長期傷害」 族人並在會場舉行祈福儀式,及「堅若磐石」簽署行動,縣長及在場的立委民代一一簽名,象徵守護家園決心。 縣長饒慶鈴再次重申,縣府能源政策主張地熱、小水力及其他合適的能源,不支持大型陸域風電。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將近五千份具名連署,遞交給縣長饒慶鈴。(記者鄭錦晴攝) 自救會呼籲中央與企業懸崖勒馬,強調能源轉型應「適地適用」,不能犧牲東海岸的環境與文化。同時提醒縣府必須堅守承諾,拒絕任何與地方共識脫節的開發計畫,勿讓未來世代持續承受錯誤決策的代價。

Read More

教團籲政府立即改革,終結行政爆量、教師荒、加給不公、校事會議濫訴四大困境

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十二日在高雄辦理南區「教育部長與國民中小學教學現場教師座談會議」,但地方教師工會與教師會卻未收到邀請,全教總與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質疑教育部是否真的在乎學校或現場教師的工作實況並想了解解決方針?同時也呼籲政府應立即改革,終結行政爆量、教師荒、加給不公、校事會議濫訴四大困境。 全教總與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當前台灣基層教育現場正飽受四大困境侵蝕,包括行政減量名存實亡導致業務爆量、教師職業吸引力驟降引發嚴重教師荒、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且不公,以及《教師法》修惡後校事會議濫訴成災。這些問題不僅嚴重耗損教育能量,更讓教師疲於奔命、專業受損,學童受教權益大受影響。 針對四大困境,教團也一一提出解方,其中針對行政減量部分,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教育部從一0四年推動行政減量,但十年來基層教師普遍無感,甚至業務爆量,各級行政單位「一紙公文號令天下」,更誇張的還有民間企業與團體將學校視為「低成本的人力提款機」。教育主管機關應正視此問題,明確拒絕非教學專業事務干擾教育現場,並檢視內部行政,去除疊床架屋之業務流程。 此外,代理教師權益雖提升,卻仍鬧「教師荒」,關鍵在於代理教師比例過高及教師職業吸引力下降,建議政府除了補足過去正式員額外,應持續提高法定員額、穩健開缺,並調高教師待遇,改善師生比與降低授課節數,才能確保師資永續發展。 教團指出,行政職務加給改革緩慢不公,組長加給竟獨分為三等級,未考量教師兼任同一行政主管職務「同工同酬」原則,對低薪級教師顯然不公,儘管教育部長曾承諾調整,但改革緩慢且不符期待。另特教加給也仍待實質調整。 至於校事會議濫訴成災的問題,教團表示,「校事會議」原意是處理不適任教師,但現已完全變調,真正達到解聘標準的案件不多,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資源耗盡,呼籲政府必須採取具體行動,建立防堵濫訴的守門機制,強化校內的輔導與管教資源,將學校教育導回正軌。

Read More

新北雙榮耀!再奪永續微電影獎 校舍活化 美感旅行登亞太舞台

金雕微電影-新北美感旅行銅獎登亞太舞台。(新北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座校園,不只是建築,更承載世代的記憶與地方的希望。新北市教育局以《閒置校舍活化二部曲─走進·重生校舍》及《美感旅行,守護教育永續》微電影,分別榮獲第9屆金鵰獎永續微電影銀獎及銅獎,今(12)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亞太永續博覽會頒獎典禮中獲頒殊榮。這是教育局連續第二年獲得肯定,從173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評審團一致讚譽影片展現教育永續、藝術美學及社區共融的價值,讓新北校舍活化與美感旅行的模式與被亞太區域看見。 榮獲銀獎的校舍活化紀錄片以兩所校園轉型為例,細膩呈現「校舍重生」的力量。三芝國小陽住分班蛻變為北海岸最具藝術氛圍的「山海藝術園區」,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基地,結合自然景觀、生態教育與文化展演,讓藝術融入日常走進生活;貢寮國小吉林校區則轉型為「和禾聚落」,恢復1920年代石頭屋教室原貌,設立青年培力工作站,串聯梯田保育、生態教育與青年返鄉,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據點。 榮獲銅獎美感旅行紀錄片以「新北市美感頻道」發想,製作超過30支影片,內容涵蓋藝術欣賞、創作體驗及校園美感課程,並深入學生及市民日常生活,累計觀賞人次突破26萬。影片內容精選過去三年來關於文化保存、藝術美學、環境守護等多元議題,生動展現新北市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同時邀請市民一起發現新北之美,守護及傳承傳統藝術,推動教育的永續發展。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持續推動閒置校舍活化,透過跨局處合作導入藝術社造、實驗教育、銀髮俱樂部、社區中心等多元模式,讓校園空間重獲新生再現價值。《走進·重生校舍》紀錄片呈現舊校舍如何透過活化再造重新融入地方脈動,延續教育精神,為校園活化開創新的起點。今年再度獲獎,更加堅定教育局持續深耕「校舍永續再生」的承諾。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美感教育,並與大專校院、民間團體合作公私協力讓美感融入日常,建立新北美感藝勢力。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府近6年已投入超過300億元進行校舍新建、整建及耐震補強,全面優化學習環境;同時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計畫」,讓校園不只是知識傳承的場域,更是連結地方情感與共創美好生活的中心。此外,為提升學生美感素養,2021年起建置「美感跨域共學基地」,設置「藝術雙語資源中心」、「藝術STEAM創發中心」及「美感教育影音中心」,開發雙語教材教案、培養藝術steam跨域人才及製播美感影片,未來將以永續為核心,讓每一座校園都能成為有美感的社區共融的學習環境,成為世代共榮的重要力量。

Read More

新北市美術館榮獲芝加哥雅典娜「國際建築獎」 展現全民美術館使命

新北市美術館於今年開館系列活動,打造建築光雕展演,運用光影藝術投射於美術館立面。(新北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美術館自今年4月25日正式開館以來,持續受到國內外矚目,近日再傳捷報,榮獲國際建築界具指標性的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國際建築獎」,並將於2025年「國際建築獎」展覽中展出,主題為「城市與世界」,與全球頂尖建築齊名。此外,美術館園區景觀照明設計,今年也獲美國繆斯設計的照明設計鉑金獎,展現新北市的國際文化能量。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本次獲獎不僅彰顯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成就,也展現城市文化發展的願景。新北市美術館位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處,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團隊設計,結合自然與在地文化,以「如蘆葦叢中浮現的建築」為設計靈感,建築外觀由高低錯落的鋁管立面構成,營造出隨風搖曳的律動感。此外,整體園區照明設計,也特別邀請劉炳毅與朱文英領軍的一隱照明設計,從建築向外輻射,融入了風、光以及當地動植物等響應環境元素,透過光線,將美術館的藝術氛圍延伸到戶外空間,打造一座連接藝術與生活的全民美術館。 文化局提到,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與設計博物館(The Chicago Athenaeum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是「國際建築獎」創辦機構之一。該獎項自2004年設立,旨在表彰與發掘全球範圍內高品質、有意義的建築、景觀建築與城市規劃項目;美國繆斯設計獎項則是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於2015年設立。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設計與戶外照明設計能夠在這兩個國際競賽中脫穎而出,顯示新北市美術館在國際建築舞台上的卓越價值。 新北市文化局指出,美術館的設置不僅是典藏與展示藝術的重要場館,更承擔推動文化平權、提升市民美感的公共使命。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透過為期六週的開館系列活動揭幕,其中最受矚目的建築光雕展演,運用光影藝術投射於美術館立面,將新北市美術館的建築及園區特色生動展現。開館迄今已累計逾170多萬的活動參觀人次,充分展現全民美術館的吸引力與文化能量。 新北市美術館現正展出「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由策展人王品驊邀集七位藝術家,透過檔案、館藏與新作回望1990年代的前衛藝術能量;以及活躍於國際舞台的藝術家楊嘉輝全新創作「展亭」,聚焦多媒體環境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探問科技如何重塑人類的感知與思考。 此外,文化局提醒,為深化教育推廣與親子參與,新北市美術館將於9月27日上午11點在B1探索基地舉辦《才不可愛!》說故事活動,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透過寓教於樂,讓親子一同走進美術館,感受藝術與故事的想像力。新北市美術館將持續以多元展覽與公共活動實踐「全民美術館」使命,讓藝術融入生活,並在國際舞台展現新北風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