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消圳頂分隊前進大溪仁義里 守護獨居長輩居家安全

圳頂分隊至大溪區仁義里宣導防火觀念。(圖/圳頂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近年住宅火警案件頻傳,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識,桃園市圳頂消防分隊於今(25)日針對大溪區仁義里的獨居長者舉辦一場宣導活動,此次宣導活動涵蓋了滅火器使用、住警器安裝及保養、居家安全檢視及逃生等多個方面,旨在讓長者們了解預防火災及儘早逃生的重要性,提高他們應對火災危險的能力。 圳頂分隊提到,該分隊與里長ㄧ同深入大溪區仁義里社區中,除了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並向長者們講解住警器的安裝及保養知識,詳細介紹了住警器種類包括「偵煙式」及「偵熱式」的差別及安裝位置,並提醒長者們定期檢查電池是否正常,確保住警器的正常運作,及時發現火災,儘早逃生。在居家安全方面,圳頂分隊向長者們提供了自行設計的安全檢核表「居家安全精算師」,一系列的安全檢視,包括檢查家中常用電器、火源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以及檢視家中逃生路線是否順暢,如何制定有效的逃生計劃,以應對火災發生時的緊急情況。 圳頂分隊向長者們講解住警器的安裝及保養知識。(圖/圳頂分隊提供) 圳頂分隊表示,仁義里是老眷村型態社區鄰里,狹小巷弄街道與獨居長者是社區防災的隱憂,為了強化社區內高齡人口居家消防安全,每年都會定期到獨居長者家中進行訪視及宣導,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強化獨居長者的居家消防安全,一同合作盼能共同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社區環境。

Read More

大義覺迷》馬習會很風光是嗎?

馬英九總統是個好人,他雖然認真努力,感性時還會流下眼淚。但在兩岸領導人眼裡,早知其結果是甚麼?只是蹲馬桶而已!(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作者/王建煊 馬英九這次率團訪問大陸,風光的程度令人稱羨,大陸接待程度,高規格又高規格。現在我們要問的是,大陸為何會如此高規格,他們心中在想甚麼?他們想獲得甚麼?答案是必須深思的。台灣的反應又是什麼?台灣的反應是冷淡又冷淡,連國民黨也不很熱衷反應,因而遭人批評。執政的民進黨,更好像不知道馬英九曾率團訪華。 這次馬英九率青年學生訪華,最受人注意的禮遇,當然是馬習會。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次馬習第二次相會,地點在北京,時隔9年。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一想,大陸為甚麼要如此高規接待一位過氣多時的卸任總統?除了北京的馬習會外,馬英九在大陸各地訪問,接待都是很高規格的,為甚麼?為甚麼?在談其動機是甚麼之先,先來看看台灣的反應。台灣執政的民進黨幾乎沒反應,讓馬的訪華,很自然的死了了!因為只要有反應,而且是大聲的反應,那就等於在抬高對方身價;所以這次民進黨的不反應,反而是很高明的反應。 大陸這次高規格接待馬英九訪問團,目的也是希望讓人看起來這是兩岸的高檔訪問,其對話是值得重視的。例如習近平說:兩岸沒有甚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甚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甚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藉此拋出兩岸仍能有和平的橄欖枝。將來有一天萬一發生武統,也可有藉口,那都是台獨所造成的。 現在兩岸的情勢,講甚麼兩岸一家親,要和平統一,坦白說都是廢話。民進黨連三屆擔任台灣最高領導人,台灣獨立,聲音自然又大了很多,台獨成功在即,怎麼還會去跟你講,兩岸都是炎黃子孫一家人之類的話呢?三屆總統連任的氣勢,早已是獨獨獨了。 中國大陸當然知道這種情勢,唯一解決之道,就是訴諸武力,也就是武統。但是武統這種罪名,不能夠一人擔。所以藉著馬習會,大力宣揚兩岸和平的必要性。但兩岸即使能維持暫時的和平,你認為就能永久維持兩個獨立和平的政治個體嗎?坦白說,門都沒有。在雙方力量相當時,也許還能有段恐怖平衡。但現在兩岸力量相差過分懸殊,是雞蛋與石頭的情勢。石頭不砸雞蛋,那是可愛的夢話。 所以兩岸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武統,北京的馬習會,馬英九獲高規接待,雙方談話都是兩岸一家親,這些都是大風大浪即將來臨的前夕,稍稍掩飾一點武統氣氛與責任。這種情勢,民進黨的領導們不可能不知道,但知道又怎樣,現在民進黨已下不了台了,只能閉著眼睛,昧著良心,走一天算一天。 最近我看到一句很幽默的話:人生就像蹲馬桶,有時你已經很努力了,但結果卻是個屁。馬英九總統是個好人,他雖然認真努力,感性時還會流下眼淚。但在兩岸領導人眼裡,早知其結果是甚麼?只是蹲馬桶而已! 這就跟我在《大義覺迷》裡寫的許多文章一樣雖然我很努力的寫,真心言語,句句實話,但最後不還是蹲馬桶!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

「靜脈曲張」半夜頻抽筋?中年廚師「靜脈超級膠水」治癒!

「靜脈曲張」發生原因可能跟遺傳、運動量不足有關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50歲男性廚師,因工作關係需長時間站立,每天超過八小時,下班總是感到雙腳腫脹,尤其小腿奇癢難耐,讓他忍不住反覆抓搔,引起大小不一的傷口,但這些傷口卻久久不癒,甚至不停潰爛。幾個月前就醫下,才發現原來是「靜脈曲張」惹禍,所幸,最終透過微創的「靜脈超級膠水」手術,大約一個月後,明顯改善症狀,也讓他重拾自信、順利返回工作崗位。 「靜脈曲張」導致搔癢 傷口潰爛不癒要當心!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韋良表示,上述患者因在餐廳工作,需要整日久站,長時間下來,導致腿部靜脈瓣膜破損,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心臟,加上他運動量不足,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因此出現較為嚴重的「靜脈曲張」,也因此容易出現搔癢現象,以及傷口無法復原的情形。 賴韋良說明,因「靜脈曲張」為靜脈瓣膜無法癒合,逆流情況下造成表淺血管隆起,才會有像蜘蛛網般的血絲;若是靜脈血管壓力持續上升,患者也會因此感到腿部無力疼痛、腫脹,以及出現皮膚顏色改變、傷口癒合不易的問題。「靜脈曲張」發生原因可能跟遺傳、運動量不足有關,根據研究指出,也可能與賀爾蒙相關,因此女性發生率也較男性高;另外需要久站或久坐職業,也屬於高風險族群,例如空服員、護理師、餐飲業、服務業等等。 10分鐘無痛「靜脈超級膠水」 傷口小無瘀青、術後恢復快! 治療「靜脈曲張」的方式多元,過去僅有傳統手術,將靜脈曲張血管直接抽掉,麻醉範圍較大,手術時間約1-2小時,雖然可一勞永逸不復發,但大多因需透過鼠蹊部進入血管,傷口較大,術後不僅有瘀青,恢復時間也較長,需兩周至一個月。 賴韋良提到, 目前有其他微創方式可改善「靜脈曲張」症狀,包含熱能與非熱能。以熱能的雷射及射頻來說,透過熱能治療,以超音波確認位置,使用麻醉腫脹液,需多次扎針,最後透過導管位置,直接破壞靜脈血管,手術時間約0.5小時,屬於住院手術,術後需穿著彈性襪約一個月,每天至少八小時來維持成效。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韋良 針對另一種「靜脈超級膠水 」手術,賴韋良特別說明,針對害怕開刀的患者來說,這是可考慮的術式之一,尤其「靜脈超級膠水」屬於生物型膠水,是非熱能治療,僅需局部麻醉,透過導管放置膠水至靜脈,直接進行按壓黏合,需5-10分鐘時間,手術時間大幅縮短,屬於門診治療。因患者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術後無瘀青,也不需穿著彈性襪,可以馬上恢復日常生活,是患者接受度較高的選擇。 嚴重恐「血栓」有致命風險! 平時可穿「彈性襪」預防惡化 最後,醫師提醒,「靜脈曲張」嚴重程度者,可能會引發血栓,引起局部發炎的靜脈炎,或是回流至肺部,引起肺栓塞,有生命危險,不可不慎,尤其針對腿部傷口久久不癒者,更需謹慎就醫診治。 平時民眾可透過抬腿運動,將腿部置高於心臟5-10分鐘,每日做2-3次;同時也經由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等等,增加下肢肌肉力量。若有初期症狀,也可透過彈性襪來降低「靜脈曲張」不適,並延緩惡化;若為初次穿戴,醫師建議可依照鬆緊度,由小腿局部嘗試穿較鬆的彈性襪開始,並進階至大腿,視程度也可選擇褲襪式彈性襪來保護腿部。

Read More

糖尿病前期「腸道菌相」看端倪 營養師研究登國際期刊

侯沂錚營養師表示「糖尿病前期」是一種可逆的疾病,若能及時調整飲食、改變作息,是逆轉關鍵!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全台有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並且逐年攀升中。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健康檢查」也幫助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診斷。33歲的吳小姐在某次例行性的健檢時,發現血糖數據偏高(空腹血糖>100mg/dL,糖化血色素5.8%),不過身體卻沒有任何不適。經醫師轉介到營養師門診時才發現是「糖尿病前期」,讓她十分不安。到底糖尿病前期是什麼?該如何控制? 糖尿病前期無預兆 定期血糖監測及早發現 相較於不可逆轉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一種可逆的疾病。一般指的是當身體的血糖代謝變差,數值略高於正常值,雖然不到病理糖尿病標準的狀態,但已是高危險族群。若能及時調整飲食、改變作息,是逆轉關鍵! 不過,糖尿病前期往往沒有預兆,需要靠民眾定期檢測或健康檢查才能察覺,並輔以醫師、營養師的診斷、治療,才能在惡化成糖尿病之前及時控制。 若滿足下列任一點,即被定義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介於100~125 mg/dL 糖化血色素(HbA1c)介於5.7~6.4% 口服75公克葡萄糖2小時檢查血糖介於140~199 mg/dL 「腸道菌相」看端倪!台灣營養師研究登國際期刊 由侯沂錚營養師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期發表一項關於「糖尿病前期患者腸道菌相」的研究,成果獲刊於國外知名期刊《Nutrients》。他們發現在台灣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身上,有助於保護腸道黏膜的兩種益生菌,即「厭氧桿菌屬」(Anaerostipes)和「普拉梭菌屬」(Faecalibacterium),其豐富度明顯低於一般健康成人。因此更容易產生發炎、胰島素阻抗,是造成血糖控制不良的因素之一。 研究指出,若進一步將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飲食分為「高碳水化合物」及「適量碳水化合物」的組別,則可以發現透過適量碳水化合物攝取,再加上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選擇,能夠提升有益於腸道免疫力的「糞球菌屬」(Coprococcus)的豐富度,進而有助於逆轉高血糖情形。 營養師傳授飲食秘訣 提升腸道好菌、守護血糖健康 侯沂錚營養師表示,想要維護血糖健康,食物的選擇很重要!以一般成人而言,「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約是每餐飯碗八分滿的份量,可優先選擇地瓜、玉米、糙米飯、五穀飯等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的未精緻碳水化合物,並且搭配半碗至一碗的青菜作為膳食纖維的補充。若餐間嘴饞想吃點心,則可以補充一個拳頭大小的當季水果。她提到,只要避免餐餐都吃精緻的白飯、白麵、以及餅乾甜食的點心,方可維護腸道菌相,守護血糖健康!

Read More

楊梅男精神疾病突發作 路上隨機攔車狂砸遭強制送醫

宋男因精神疾病發作而有攔車攻擊路人之行為。(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康彣 桃園市昨(23)日上午11時20分許,楊梅區大成路與楊新路口一名40歲宋姓男子因精神疾病發作,在路上攔車並攻擊路人,警方獲報民眾後趕抵現場,隨即通知救護車將宋男送往國軍桃園總醫院強制就醫,結束一場驚魂。 楊梅派出所提到,昨日上午接獲報案在大成路與楊新路口有人砸車,經警方到場了解,為宋男因精神疾病發作而有攔車攻擊路人之行為,員警現場通知救護車將宋男送往國軍桃園總醫院強制就醫。 警方進一步說明,被害人暫不提出告訴,並呼籲民眾,如遇到類似狀況應第一時間報警,由警方到場處理,避免發生危險。

Read More

桃園國小美術班展現4年學習成果 畢業美展今文化局隆重登場

小藝術家們將展現四年來的藝術學習成果,與大家共同分享。(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立桃園國民小學於民國70年成立美術班,致力於培養藝術領域人才以及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們盡情發揮想像力和藝術天賦,同時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技巧,為學生們打開了通往藝術世界的大門。桃園國小美術班畢業美展「TOTEM 圖騰傳說」,於今(24)日上午10時在文化局隆重登場,此次展出28位學生藝術創作約計180件作品。 教育局說明,桃園國小在校長楊雅真帶領及老師指導下,學生能磨練畫功、激發創造力,並盡情展現自己的創意,使得學生在美術比賽中皆有亮眼的成績表現,今(113)年在112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中,由學生蕭宥豫之作品「讓『鈔』能力保護我們」及學生陳俞潔作品「優遊水族館」皆獲得優等之佳績,其他更有多位學生獲得甲等或佳作之成績表現。 桃園國小美術班畢業美展「TOTEM 圖騰傳說」,於今日上午在文化局隆重登場。(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今日小藝術家們將展現四年來的藝術學習成果,與大家共同分享,展出作品包含有平面、立體、3D列印圖騰柱、個人畫冊數位編輯PHOTOBOOK等各類媒材的多元呈現,學生為自己的童年刻畫出值得永遠收藏的故事本,並化為養分迎向未來的新里程。 教育局表示,此份藝術饗宴的喜悅,將透過畢業美展以「TOTEM」為創作主軸,師生們以圖騰柱為發想,共同想像遠古神秘的文化與傳說,並透過作品傳達人類對祖先及自然崇拜與敬畏的精神,喚醒人們對於生命與自然的關懷與珍視,除了個人作品的展出外,這28位小藝術家也共同發揮創意創作出充滿神祕探險風格,且蘊含對自然生命關注的音樂劇,從編劇到道具製作、舞台設計、音樂剪輯都呈現他們互相激發創思而成的精采視覺饗宴,件件都是學生們對藝術創作的詮釋,期待此次展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與悸動。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深入偏鄉服務 助原民青年找到職涯新方向

竹北就業中心就服員向吉娃思.羅幸(右),詳細說明照顧服務就業獎勵。(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協助青年提升職能、接軌職場及穩定就業,勞動部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2.0」,提出「定方向、增人才、促就業、爭好薪、轉正職」5大目標。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主動深入偏鄉協助青年朋友解決就業問題,讓26歲的原住民青年吉娃思.羅幸找到新的職涯方向並培養一技之長,成功轉職長照業。 桃竹苗分署說明,竹北就業中心盤點轄區內青年就業困境,發現尖石、五峰等偏鄉地區受限交通及工作機會較少等原因求職不易,便攜手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提供「就業巡迴專車服務」,專車接送求職者至面試地點,並在面試前搭配「服裝儀容整備計畫、履歷健檢、模擬面試技巧、職涯諮詢、適性測評」等措施,專人專案服務,不僅讓就業服務溫度提升,也助於原住民青年就業。 竹北就業中心提供諮詢服務,助26歲吉娃思.羅幸找到職涯方向,並成功轉職長照業。(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進一步提到,竹北就業中心進入尖石鄉提供服務時遇上26歲的原住民青年吉娃思.羅幸,她為了照顧重病家人,想在家鄉找一份正職穩定的工作卻處處碰壁。就服員諮詢了解吉娃思.羅幸因長期照顧家人,習得不少照護知能,便鼓勵及引導她參加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並順利取得結業證書,經竹北就業中心全面盤點尖石鄉附近職缺,有照服機構釋出居家照顧服務員職缺,便運用「就業巡迴專車服務」及「照顧服務就業獎勵」成功推介她至新竹縣私立友善居家長照機構擔任居家照顧服務員。 吉娃思.羅幸說,居家照服員穩定且具有彈性的工作,讓她能夠協助家鄉需要幫助的人,亦可兼顧親屬照顧,很感謝竹北就業中心及就服員協助引導她投入長照產業,此份工作讓她在照顧別人中,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投資青年就業方案2.0」中的「促就業」透過獎勵方式鼓勵青年投入缺工產業,只要失業青年勞工符合失業期間連續達30日以上、非自願離職或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評估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諮詢及推介從事3K產業或照顧服務業工作,每月發給5000元至7000元的就業獎勵,最長發給18個月,最高發給10萬8000元。若想進一步了解相關計畫內容,可上台灣就業通網站、桃竹苗分署官網或賈桃樂臉書粉絲團查詢相關資訊,或至桃竹苗分署所轄各就業中心洽詢。

Read More

忽略長期腹痛竟查出21公分腫瘤 五成患者發現已是卵巢癌晚期

根據衛福部今年6月最新公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卵巢癌較110年死亡率增加了10.5% 。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明明沒有很不舒服,卻已經是卵巢癌晚期?一位38歲外籍移工林小姐(化名)平時常有腹痛、經痛等症狀,看了腸胃科卻遲遲無法改善,轉而前往婦產科就診,經檢查發現除有7公分子宮肌瘤,旁邊竟還有21公分的巨大卵巢癌腫瘤。義大癌治療醫院婦產科傅啟峰主任指出,卵巢癌主要好發於50至60歲女性 ,若患者出現腹脹、腹痛等問題,除了腸胃科,建議也一併安排婦產科門診,早期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期。 初期症狀難發現!腸胃道不適女性應考慮卵巢癌篩檢 根據衛福部今年6月最新公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卵巢癌較110年死亡率增加了10.5% 。傅啟峰主任說,卵巢癌的種類相當多,約有60至70% 屬於上皮性卵巢癌 ,好發年齡於50歲以上 ,其餘為非上皮性卵巢癌,然而,基因遺傳、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或是有「初經早,停經晚,沒生過小孩」的狀況等,均會提高罹癌機會,近五成的患者確診時已是卵巢癌晚期 ,癌細胞擴散到腹腔附著在腸子、橫膈膜及肝臟等,甚至更遠端轉移至肺部、骨頭等,因較難以開刀徹底清除病灶,化療效果可能也不見理想,整體來說預後及存活率也較差。 因此傅啟峰主任提醒,卵巢癌初期可能以生活中常見的腸胃道不適症狀呈現,如下腹痛、腹脹,或不正常出血等,容易忽略嚴重性,建議有家族病史、一生排卵次數多、50歲以上、肥胖過重等高風險族群提高警覺。根據文獻指出,第一期確診的卵巢癌患者5年存活率有80%以上,但進入第三、四期則下降為25~30% ,因此年滿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都應進行例行性的卵巢癌篩檢,選擇腹部超音波、陰道超音波、及腫瘤指數CA125查驗,掌握骨盆腔內的早期變異情況。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升預後生活品質 傅啟峰主任說明,早期就發現的卵巢癌較有機會以手術切除,到了晚期因腫瘤體積較大,會先以化療「減積」,待腫瘤縮小後再評估是否可進行手術,手術後仍需積極化療。上文中的案例林小姐因早期診斷發現癌細胞,幸運未嚴重擴散,手術切除後定期追蹤,現在已回歸正常生活。傅啟峰主任也指出,因卵巢的位置鄰近腹腔、小腸及直腸等重要臟器,以義大醫院為例,進行卵巢癌手術時會請泌尿科、大腸直腸外科等團隊協助待命或陪同,此外,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癌基金會董事長 – 王鵬惠醫師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 婦女醫學部) 也提醒今年3月起針對卵巢癌治療也有健保給付新方案,提醒民眾若有疑慮應及早就診,在有藥物與完善的手術團隊輔助下,可以更加安心面對療程。

Read More

全台親子館的推手!桃園婦幼局長杜慈容盼孩子快樂成長

桃園市婦幼局長杜慈容針對居家托育保母訪視以及親子館的功能做說明。(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婦幼發展局今(113)年1月1日成立,是市府內最新的局處,市長張善政上任之初就決定要設立婦幼局,並找來杜慈容擔任首任局長,《桃園電子報》日前特別專訪了杜慈容,針對居家托育保母訪視以及親子館的功能做說明。 日前台北市發生男嬰疑似遭保母虐待致死案,連社工也被捲入。婦幼局對於居家托育保母及私立托嬰中心也有派員訪視輔導,如何避免類似台北的案例發生?杜慈容表示,保母居家式托育是由幼兒托育科負責管理,以前大家認為當保母只要有愛心、耐心就可以,近十年來保母已經是走上專業,是相關科系畢業或受126小時的訓練課程取得證照,才能有登記的資格,保母是在自己家或雇主家收托3親等以外的孩子而且有收費關係,依法要到縣市主管機關登記才能執業,桃園目前有2400多位登記保母收托5000多位孩子,婦幼局委託6家托嬰中心來輔導這些居家托育保母,會到家訪視並提供保母每年8個小時的訓練,到家訪視在法規中有規定是全國一致的,例如新收托婦幼局在30天內要去訪視看到孩子,然後是每3個月要再去一次,第二年如果穩定就是一年去看兩次,如果是全日托24小時照顧的保母,婦幼局一年要去看4次。 桃園的親子館提供定點臨托服務。(圖/桃報資料照) 杜慈容表示,輔導員去訪視時,有居家環境檢核表,要看環境是否友善安全,看孩子發展有無遲緩現象,與孩子互動觀察有無異常、身上有無受傷,也要看保母的身心狀況,輔導員每次訪視是無預警的,在短時間內要把所有狀況看完,還要有一些敏感度和判斷,這是需要訓練的。台北的事件發生後,對大家都是一個衝擊,她不斷提醒保母,大家會從事這行業都是愛孩子的,要非常謹慎謹守職業道德和倫理,不負家長所託。不過,保母也是人,會有疲累或家人有事的時候,如果身心出狀況一定要跟輔導員說,婦幼局會予以支持,但在照顧孩子時要兢兢業業、要專注,婦幼局也會加強對輔導員的訓練,加強輔導員的敏感度,未來會越來越制度化。 婦幼局在全桃園市有許多親子館,杜慈容說明,全市各區共有23個場館,她對親子館是很有感情的,因為親子館是她在台北市社會局擔任婦幼科長時從她手中無心插柳而成的,這政策深獲家長的好評,因此衛福部推廣到全國,現在各縣市都有。她指出,親子館對小朋友來講是室內遊樂場,也可上一些親子課程。但對她來講親子館不應僅限於此,從3月份起桃園親子館可以成為定點臨時托育的地方,民眾如有臨托需求可在兩天前提出申請,婦幼局媒合保母後小孩當天就可來親子館,這樣的考量是以孩子為出發,通常孩子到陌生的臨托環境會不安,等到適應後媽媽也來接了,而到親子館臨托,這親子館原本就是在孩子家附近,如小孩曾來過就不會太焦慮,而且除了保母外,親子館內還有其他員工都會幫忙看著孩子。 杜慈容表示,當然親子館不僅只有這功能,她真心希望所有孩子在6歲前都去過親子館,而且是在童年記憶裡有快樂的親子互動回憶。親子館在未來也可以做一些孩子早療的訓練,以往早療都是在復健站或醫療場所,如果部分可以移到婦幼館來做,早療小朋友到婦幼館就是來玩的,從遊戲中訓練小朋友比較不會抗拒也不會被標籤化,再來是期待透過更多家長帶孩子到親子館來玩,經過與其他孩子的比較,家長會比較明瞭自己孩子的狀況是否與他人不同。 杜慈容表示,尤其是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家長會懷疑異己小孩究竟有無學習遲緩或其他身心狀況,到親子館看到與孩子同年齡的小孩,或許就可以解答一些疑慮,萬一真的察覺異樣,家長可以向親子館人員詢問,大家都會很樂意協助。到親子館玩,婦幼局的設想是家長可以跟小朋友一起,是親子互動,所以都希望家長既然都來了就不要滑手機,應該是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或參與課程,此外,小朋友也可在這交到朋友,家長間也可互相分享教養心得互相成為同伴。 杜慈容對親子館的規劃還不只於此,她希望還能跟當地地域串接,例如附近有一些特教或早療團體,可以在某些時段開放讓他們單獨使用,目前親子館是開放給6歲以下小朋友,家長陪同人數也有規定,在特定時間讓這些團體包場就可不受限制,孩子的全家都可以來,讓親子館對當地人更友善。甚至有些早療的宣導和篩檢,也可移到親子館來做,期間給弱勢家庭一些資源,大家就比較會有意願來。婦幼局希望透過一些場域對幼兒健康母嬰健康做一些協助,某些在親子館是可以完成的。目前各館都是獨立運作,以後會設計各館連結的闖關活動,所有場館間整合,讓大家更能分享不同場館的資源和樂趣。

Read More

桃捷邀市民搭機捷「挺猿彩繪列車」 為樂天桃猿加油

桃捷公司攜手樂天球團推出「2024挺猿彩繪列車」。(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23)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2024挺猿彩繪列車」首航活動。蘇俊賓表示,今(113)年3月桃園機場捷運平均日運量已達11萬3000多人次,為持續提升搭乘人次,桃捷公司攜手樂天球團推出「2024挺猿彩繪列車」,樂天桃猿擁有眾多球迷,搭乘列車時能觀賞樂天球員及啦啦隊,期盼藉由彩繪列車帶動愈來愈多球迷搭乘捷運來桃園、看球賽挺桃猿,更突破去年搭乘機捷觀賽人次。 蘇俊賓指出,桃捷公司與樂天球團不僅推出挺猿列車,並祭出3項加碼優惠,包括明日起持TPASS通勤月票、桃園或雙北敬老愛心卡搭乘機捷,可免費索取球賽門票百元折價券;4月27日樂天桃猿主場假日球賽首戰日將於A19體育園區站舉辦應援活動,安排樂天女孩與球迷進行互動遊戲,並贈送精美小禮物;北北桃兒童自4月3日至5月31日享有免費搭乘桃捷優惠,鼓勵球迷踴躍搭乘桃捷進場看球賽。 桃捷公司與樂天球團不僅推出挺猿列車,並祭出3項加碼優惠,(圖/市府提供) 蘇俊賓也談到,為迎接4月26日樂天桃猿回桃園主場的首場賽事,除了推出挺猿列車及3大加碼優惠,後續也將於5月10日舉辦愛PET趴、6月7日至9日動紫趴、6月22日至23日辣年糕趴等主題日精彩活動,迎接樂天球團、球迷及啦啦隊回到溫暖的家,也邀請大家共襄盛舉,一起來現場為樂天桃猿加油。 桃捷也推出3款「桃捷挺猿聯票」。(圖/市府提供) 今日蘇俊賓開箱桃捷「2024挺猿彩繪列車」,宣布正式啟航,自A22老街溪站搭乘至A19桃園體育園區站,並於A19站進行象徵性開球儀式,祝福樂天桃猿在桃園主場獲得佳績。 桃捷表示,「2024挺猿彩繪列車」以樂天球員、樂天女孩及球隊年度口號「突破 Breakthrough」為設計元素,除了在車廂內部進行彩繪布置,車頭、車尾及車身皆可見球隊元素,此專車行駛時間自今日起至10月當年度例行賽程結束;另桃捷A1台北車站、A19桃園體育園區站、A22老街溪站等3個車站設有樂天球團彩繪牆面。 此外,桃捷提到,桃捷也推出3款「桃捷挺猿聯票」,分別為平日版400元、假日版550元、暢遊版650元,平、假日、加價主題日皆可使用,每種組合都包含1張價值320 元桃捷限定版一日票及1張樂天桃猿主場內野門票兌換券,賽季期間可至全線車站或全家FamiPort購買,A20則站除外。各項優惠活動詳細資訊可至桃捷公司官網或臉書查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