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八德這條爛路有救了?許家睿促成市府修法要求建商改善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盼修法後能加速建商修復路面,還給市民安全的用路環境。(圖/許家睿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八德重劃區豐田一路因建案施工,長期處於坑坑疤疤的狀態,110年3月26號八德區公所就已經發函請該建商修復,同年3月31日就被建築管理處列管,之後卻沒有下文。民進黨籍市議員許家睿去(112)年曾到現場會勘,並要求都市發展局檢討《桃園市建築物施工中維護公共設施管理要點》。他建議市府,若建商列管後沒有修復損壞的道路,建管處應強制停工。許家睿日前透露,市府確定將修改條文,將更有籌碼限制建商鑽漏洞,還給用路人更加安全的環境。 許家睿提到,在修法前,列管建商要領使照時,市府才有籌碼要求修繕道路,很多建商以拖待變,施工動輒2、3年,像豐田一路這個個案就是完全沒有重鋪過,道路品質低落的情況持續至今超過5年。他直言,「一個建案總銷超過十億,定期重鋪一小段路面都不願意,合理嗎?」 許家睿說,他去年到現場會勘,並在議會提案要求建管處修改《桃園市建築物施工中維護公共設施管理要點》,才有本要求建商改善損壞,如今已經確定修改條文。修改前建商只需要在使用執照申請前修復;修改後列管卻沒有改善,建管處將不受理下個階段施工勘驗,也就是立即停工。許家睿盼修法後能加速建商修復路面,還給市民安全的用路環境。

Read More

助身障學員開心過中秋 路得啟智學園邀民眾買月餅做公益

路得烘焙坊15名身心障礙學員與三名老師負責生產各類糕點。(圖/路得啟智學園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路得啟智學園為了培養對烘焙有興趣的心智障礙者工作技能,成立烘培坊訓練學員製作點心、餅乾與月餅禮盒。每到中秋節身障學員都非常期待收到訂單,並將自己用心製作的月餅禮盒送到消費者手中品嘗。今(113)年訂單卻出奇慘淡,以往會有三千多盒訂單目前卻不到三分之一的訂購量,想著沒有訂單今年賺不到工作獎勵金,臉上都露出愁容。 路得啟智學園指出,路得烘焙坊15名身心障礙學員與三名老師負責生產各類糕點,老師帶領學員從最簡單的麵粉過篩到揉麵糰、壓模成型、烘烤、包裝成一盒美味月餅,全由學員自己包辦,每個細節都不馬虎,貼上生產日期的標籤後由老師幫忙送到郵局寄到消費者手中。然而今年少了企業的訂單,只有零星少量訂單,學員能賺到的工作獎勵金變少,不只老師擔心材料成本沒辦法負荷,更擔心學員努力付出得不到肯定,衝擊學員製作月餅的信心。 路得啟智學園廖主任表示,路得烘焙屋每年都會製作月餅禮盒供民眾購買,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今年接到的訂單比往年少很多。原本預計生產三千盒月餅禮盒,如今卻不到三分之一的盒數,訂單量不足很擔心已經製作好的禮盒滯銷造成虧損。希望具有愛心的公司、團體、民眾認購支持公益禮盒,幫助身障朋友製作的月餅禮盒能順利銷售。 路得啟智學園說明,今年路得烘培坊共有七種中秋禮盒提供民眾選購,除了既有的鳳梨酥禮盒,廣式月餅更有烏豆沙核桃、黃金香柚、酒釀桂圓、拿鐵咖啡四種口味的組合搭配提供民眾選購,禮盒價格從450元到920元不等,大量訂購享有折扣與免運費福利,每一筆訂單都能帶給弱勢的身障者一個賺取工作收入的希望,期盼大家一起認購支持,可撥打訂購電話03-498-0096#115。

Read More

減肥之路的黃金比例!運動3飲食7如何分配才有最佳效果?

藥師高浚庭根據世衛最新公布的「運動533原則」建議,有減肥計畫者需依此標準再提高運動量或運動強度,以達到更有效的減重效果。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健康意識抬頭,隨著夏天的到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己的體態,「減肥」甚至成為許多人一生奮鬥的課題。而「減肥三成靠運動,七成靠飲食」是眾所皆知的減肥觀念,但如何具體分配這三成與七成,才能真正有效,依然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世衛最新運動建議「533原則」 減重者運動量提升效果佳 藥師高浚庭在其個人社群「唱跳藥師奶酪糕」中說明減肥之路中運動與飲食的比例分配。首先,針對運動部分,過去常聽到「運動333原則」即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且每分鐘心跳達130次以上,但這個原則已不再適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建議,現在的運動標準提升為「533原則」,也就是每週運動5次或累計150分鐘,每次至少30分鐘,且心率需達到130次以上,才算是達到合格的運動量,而這樣的運動量還是建立在不減肥的狀況下。如果是兒童或青少年則標準更高,每次至少需要運動60分鐘,每週總運動時間達到420分鐘。 此外,藥師高浚庭還指出,根據「美國預防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如果想保持腦部及心血管的健康,一週則至少需要運動5個小時,並且需要持續至中年以上,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該專業研究結果也印證著,運動不管是在維持健康或是減肥上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飲食管理與規律運動應並重 以達到減肥黃金比例的效果 在減肥比重上較多的飲食部分,許多人認為只要控制飲食即可達到減肥效果。飲食確實在減肥中占有極大的比例。粗略來計,假設一天吃3餐,一週就是21餐,那麼相應地,一週至少也要運動6次,才能達到所謂的三成運動、七成飲食的減肥黃金比例。當然實際情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代謝率不同而有所差異,有些人可能僅透過控制飲食就能達到減肥效果,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運動依然是減重不可或缺的一環。基於運動「533原則」的建議標準,除了搭配良好的飲食控制,建議有減重目標的民眾,可以適量增加運動時間或運動強度,以達到更好的甩肉效果。 校園體育課被犧牲 學生運動時數不足 此外,藥師高浚庭也提到學生運動時數不足的問題。在校園中,許多國高中的體育課時數並未達到標準。根據上述「運動533原則」建議,學生每天應該有足夠的體育活動時間,但現實情況是,體育課經常被其他科目占用,正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們運動時間進而被犧牲。因此,校方應重新審視課程安排,確保學生每天都有充分的運動時間,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減肥是個長期且需要堅持的過程,僅依靠單一方面的飲食或運動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因此,運動和飲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透過合理的運動和健康的飲食控制,不僅能達到減肥的目的,更能讓我們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Read More

孩子需要早療別緊張!職能治療是什麼?

早期發現即早治療,可幫助孩子成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宗憲、潘昱僑報導 有些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接受職能治療後,在學校會受到同儕的一樣眼光,被貼標籤,因此延誤黃金治療時間。亮點職能治療所兒童職能治療師陳姿羽表示,發現孩子發展遲緩、學習力慢,接受職能治療與家長、校方合作,反而不會被貼標籤,更能讓孩子進步,追上同學。 害怕被貼標籤!治療後有明顯進步 陳治療師表示,曾有位孩子在幼稚園表現比較活潑、好動,但在成績、認知能力等表現都還不錯。上小學一年之後,因為班級規範下,現出忘記帶作業、團體活動比較沒辦法做好的情形,因此老師建議帶孩子接受評估。一開始媽媽覺得評估後如果有過動、遲緩的情況,會不會在學校受到排擠、貼標籤。後來決定接受評估,發現孩子有注意力、衝動、過動的狀況,因此安排相關療育課程,透過早療課程,以及家長、學校老師和孩子的努力,已逐漸進步。 職能治療、家長、學校三方配合 許多家長害怕孩子被評估後會被貼上標籤,造到同儕的排擠,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陳治療師表示,安排早療時,會把學校的規範帶入課程內,去幫助孩子練習。另外還會和學校老師、家長保持聯繫,分享學習狀況,讓孩子在學校也能有很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職能治療如何幫助孩子成長? 陳治療師說明,職能治療的重點跟優勢在於可以整合「生理」與「心理。能同步去看孩子的動作發展、情緒社交、感覺統合、注意力、認知等。有些父母可能因為學校老師表示孩子在注意力上有些狀況,所以帶來評估。發現注意力只是結果,他可能是因為核心肌群力量不夠,因此比較難維持姿勢,就比較容易東倒西歪,很難定焦在他該注意的事情上面。因此,在綜合評估後幫家長釐清問題根源,給予對應的策略,從生活教養、居家練習來改變。 什麼是「兒童職能」? 所謂的職能是指生活裡每天有需要做、想要做或被期待要做的事情。對孩子來說,生活中的職能就像是吃飯、穿衣服、玩玩具、聊天等。如果因為先天上的發展、後天教養、環境刺激不足,導致沒辦法做到該年齡層需要做的事情時,可以來尋求職能治療的幫助。

Read More

靠胃鏡手術與健康重「縫」 成功甩肉47公斤

鄭以勤主任提醒,術前應與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討論,以確保手術適合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每個人減重都有不同的目標,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達到理想體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減肥是一個困擾著許多人的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減重方法至關重要。年近50的李先生曾經體重高達145公斤、BMI達到驚人的47,不僅導致李先生有嚴重的三高問題,還讓他因為肥胖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狀況下,李先生需要進行胃繞道手術,但在醫師評估下,此時麻醉對心肺功能的負擔較重,於是與李先生討論後,採取接續性治療的策略(依序進行數種較低侵入性的治療式),首先選擇先使用腸泌素筆針(俗稱瘦瘦針)搭配胃肉毒減重。 起初效果很好,李先生的體重在短時間內降至118公斤,讓他十分開心;但在胃肉毒效果消失後,他的體重又復胖了6公斤,雖然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有改善,但觀察到體重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於是在接續性治療的策略下,李先生繼續使用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俗稱胃鏡縫胃)搭配藥物,成功將體重減到百公斤以下,截至目前已經過了快半年依然沒有復胖的跡象。 根據不同肥胖程度,減重的方法有所不同 減重方法主要有三種: 生活型態改變、藥物介入以及侵入性治療如胃鏡治療或外科手術。一般來說,輕度到中度肥胖會以生活型態改變為主,而中度到重度的肥胖,由於嚴重疾病危害如糖尿病、心肌梗塞等的風險更高,醫師通常會更加積極介入治療,若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成效不彰,就會建議胃鏡治療或外科手術。 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侵入性治療效果相較於藥物治療成效更快速,藥物性治療雖然較方便,但在停藥或藥物師效時,有較大的復胖可能。不同的減重方式各有其特性,醫師會替病患在治療成效與風險、副作用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點,與患者討論出符合醫病雙方期待的治療方式。 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是什麼? 近期隨著胃鏡減重術的快速發展,有更多無創口、低風險的武器可以對抗肥胖症,例如李先生使用的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或俗稱胃鏡無孔縫胃)。鄭以勤主任解釋,ESG手術是一種不可逆的微創縮胃手術,不僅減少了傳統手術的風險和恢復時間,還能有效地幫助患者控制食量,達到長期減重的效果。此外,這種手術不會在體表造成傷口,只需通過內視鏡進行操作,在胃內縫上幾針,對患者的身體負擔小,手術完成後當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也不會對病患的行動力造成影響,約三周後即可恢復正常飲食。 ESG手術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儀器搭配胃鏡,把胃的寬度縮小,將原本的胃像縫衣服一樣做折疊,減少胃的體積與容量,進而達到瘦身的效果。鄭以勤主任表示,手術會將胃部縫合,讓胃自行癒合成漏斗狀,進而延長飽足感時間、延緩胃排空,大大減少總熱量的攝取達而到減重目的。鄭以勤主任說, ESG手術的效果介在胃繞道手術與藥物之間,若加上藥物來做使用,減重效果直逼袖狀胃切除手術,可以在風險及成效間取得最佳的平衡,在講究微創、無創的年代特別適合應用在肥胖治療上。 因ESG手術無傷口、術後恢復極快也無需限制活動等特色,歐美已有非常多肥胖症患者轉為接受ESG治療,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引進這項技術的國家,在減重上的醫療進步程度,令許多日韓等地來台交流的學者欽羨不已。 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需要注意什麼? 手術必然有風險與副作用,ESG手術可能引起短暫的噁心、想吐、腹脹等胃部不適感,但大部分會在幾天內慢慢好轉。鄭以勤主任表示,ESG手術發生出血、感染、發燒等嚴重副作用的機率低於1%,患者可放心治療。 手術與藥物只是輔助 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才是長久 最後鄭以勤主任也提醒,術前應與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討論,以確保手術適合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每個人減重都有不同的目標,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達到理想體重。減重不管是靠藥物還是手術治療,應該在降低食慾的同時,趁此機會建立起正確飲食觀念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才是遠離肥胖的根本之道。

Read More

清涼舒緩還是隱藏風險?藥師解析涼感眼藥水的正確使用方法

涼感眼藥水開封後的有效期限是28天,開封後超過28天就不要再繼續使用,開封後存放陰暗處即可,不需冷藏保存。當眼藥水出現混濁、異物、變色則表示產品變質,不建議繼續使用。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報導 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經常感到不適、乾澀、紅癢。不少人會使用眼藥水來舒緩不適症狀,尤其是涼感眼藥水。然而,市面上有許多不同涼感等級的眼藥水,似乎愈涼就能更有效地緩解不適。但長期使用涼感眼藥水真的安全嗎?為此,食藥署特別邀請藥師郭建宏說明涼感眼藥水的正確知識,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眼藥水,保護靈魂之窗。 判斷能否長期使用前 先了解涼感眼藥水的使用風險 涼感成分影響:部分眼藥水中會添加薄荷作為涼感成分,雖然目前並無研究顯示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如果眼睛有傷口,可能會引起刺激感。 藥品成分風險:市售眼藥水除了涼感成分外,可能還含有其他藥品成分。長期使用仍可能有副作用產生,並掩蓋潛在的眼睛疾病。 就醫建議:如果眼睛持續不適,應該就醫治療,而不是自行購買眼藥水使用。 從功能判斷眼藥水成分 確認能否長期使用 郭建宏藥師表示,涼感眼藥水中的主要帶來清涼感的關鍵成分是薄荷醇,能讓人感到清涼並舒緩不適。民眾可以從包裝或仿單上查看成分資訊,了解能否長期使用。 消除眼睛充血:這類眼藥水含有血管收縮素,能改善眼睛紅症狀,但頻繁使用可能導致反彈性充血,停用後會讓眼睛充血更加嚴重,因此,建議症狀改善後就停用。 消炎:含有抗發炎成分,如甘草鹽類(glycyrrhizate),可改善眼部紅腫、熱痛及輕微刺癢等發炎症狀,這類眼藥水避免在有傷口時使用,並同樣建議症狀改善後停用。 止癢:主要含第一代抗組織胺,用於改善過敏引起的癢感,在花粉症流行的日本,添加抗組織胺的眼藥水會較為常見。郭建宏藥師提醒,含抗組織胺的眼藥水在症狀緩解後應停用。 改善疲勞:這類眼藥水通常含有維生素B2、B5、B6、B12、維生素及牛磺酸,若涼感眼藥水僅含維生素成分,不含血管收縮素、抗發炎、止癢的功效成分,長期使用相對安全。 正確使用眼藥水建議 使用涼感眼藥水時,若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使用三天後症狀未改善。 使用時出現如視線模糊、疼痛、紅腫熱痛等強烈不適感。 對眼藥水成分出現過敏反應。 若同時使用多種眼藥水,每種眼藥水之間應間隔至少5分鐘,藥水與藥膏間隔10分鐘。使用順序為:眼藥水>凝膠>藥膏。 開封超過28天就不要再使用 一般涼感眼藥水開封後有效期限為28天,開封後超過28天就不要再繼續使用,開封後應存放在陰暗處,不需冷藏。如果眼藥水出現混濁、異物或變色,表示產品已變質,不應繼續使用。 郭建宏藥師提醒,角膜受損或眼睛發炎者不應自行使用涼感眼藥水,以免過度刺激眼睛。配戴隱形眼鏡者應先摘除隱形眼鏡再使用;蠶豆症患者應避免自行購買含抗組織胺的眼藥水。雖然目前無明確證據顯示薄荷醇對蠶豆症患者有負面影響,但仍建議避免使用。 食藥署提醒,購買與使用涼感眼藥水前,應先向專業醫師或藥師諮詢,由專業人員推薦適合的產品,並依照仿單的建議使用。如使用後出現不適或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Read More

夏天也有中風、心肌梗塞危機!「這些」行為都會影響血壓 水喝太少也是其一

天氣熱容易導致水份流失,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份,血壓可能會升高。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高血壓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不少人認為冬天天氣冷才會引發高血壓,但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表示,其實夏天氣溫上升,血管擴張,也會引起血壓的變化,提醒民眾應建立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遵循3C自主管理原則。 高血壓有哪些疾病風險? 夏天哪些行為會影響血壓?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國人約四分之一都有高血壓的問題,其中65歲以上的長者,更有三分之二都有高血壓的症狀。高血壓可能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風險,因此需要積極預防、控制血壓。 許多人都知道冬天天氣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有高血壓問題的民眾可能會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不過劉怡凡醫師指出,夏天若頻繁進出室內冷氣房與室外炎熱環境,血管不斷收縮、擴張,同樣也會造成血壓的不穩定。 另外,天氣熱容易導致水份流失,劉怡凡醫師表示,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份,血液就會因此變得較濃稠,也會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 應依722原則定期測量血壓 並遵循3C自主管理原則 若能養成每日測量血壓的習慣,將有助於預防高血壓風險。劉怡凡醫師提到,民眾可參考2022年台灣高血壓學會所提倡的「722原則」來量測血壓,即連續測量7天、一天測量2回(起床後及入睡前各1回)、每回測量2次(間隔1分鐘測量)。 劉怡凡醫師建議,18歲以上民眾至少1年應測量1次血壓,而40歲以上則建議應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更應注意血壓的變化,另外提醒民眾在測量血壓前30-60分鐘不宜激烈運動、抽菸、洗澡或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而且應安靜坐著休息10-15分鐘左右後再進行測量。 如果發現血壓異常經醫師診斷為高血壓,更應定期監測血壓,並依醫師建議改善生活型態、藥物治療,劉怡凡醫師提醒,高血壓病人務必要遵循3C自主管理原則: Check:規律測量血壓,每日固定時段量測血壓。 Change:改變生活習慣,建立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 Control:控制血壓,遵循醫囑規律服藥及定時回診追蹤。

Read More

愛滋感染增3%!女性感染增加且發現時50%已發病 疾管署分析原因

雖然女性愛滋感染人數相對較少,但大部分女性個案的風險意識較低,疫調指出大多數女性個案雖為固定性伴侶,不過沒有進行愛滋篩檢的習慣,導致延遲就醫確診,發現時有5成已是愛滋病發病狀態。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2024)年截至7月國內愛滋感染新增確診通報已有584人,與去年同期568人相比,略升3%。其中15-34歲的族群最多(367人,占63%),增加11%,而且新增的女性感染人數(31人,占5%)也較去年同期(24人)增加。 疾管署表示,雖然女性愛滋感染人數相對較少,但大部分女性個案的風險意識較低,疫調指出大多數女性個案雖為固定性伴侶,不過沒有進行愛滋篩檢的習慣,導致延遲就醫確診,發現時有5成已是愛滋病發病狀態,提醒民眾應透過定期篩檢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愛滋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 應定期篩檢及早發現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忽略,因此需要透過定期篩檢幫助自己早期發現。疾管署表示,民眾可依以下建議,至匿篩院所或購買愛滋自我篩檢試劑進行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曾有性行為者: 只要有過性行為,建議都應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 有不安全性行為者: 建議應每年至少篩檢1次。 自己或性伴侶有感染風險行為者: 有感染性病、多重性伴侶、使用成癮性藥物、與人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等感染風險行為,或性伴侶有前述任一情形者,建議每3-6個月應篩檢1次。 疾管署舉辦活動鼓勵篩檢 提醒民眾預防愛滋感染 為鼓勵民眾多加利用愛滋自我篩檢及匿名篩檢,疾管署也舉辦「及時愛自己,愛篩抽好禮」活動,民眾只要在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自我篩檢並上網完成匿名登錄作業,就可獲得抽獎資格。 此外活動期間,無論進行自我篩檢、或由專人提供之匿名篩檢服務達2次以上者,還可以參加「定期篩檢加碼抽」活動,有機會獲得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藍芽耳機等豐富獎項。 除了篩檢之外,疾管署也提醒民眾,發生性行為時應主動要求對方或自己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若有風險行為,經醫師評估後可使用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來預防愛滋感染,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

Read More

桃警曝交通事故「這時段」最多 呼籲用路人勿違規

清晨4時至6時肇事集中,主要因為光線不足影響能見度,又因車流較少,駕駛人容易注意力失焦。(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根據交通部統計,桃園市今(113)年截至8月9日計有104人因發生交通事故而喪生,另計上周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27人,其中行人部分計6人,占整體22.2%;警察局進一步統計今年迄今,桃園市行人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人數計16人,與同期比較減少5人,其中以行人未依規定穿越道路計7件最多,車不讓人計4件次之,經分析發生事故肇事時段以清晨4時至6時最多,而以高齡者8人最多,且以違規穿越道路計4件最多。 交通警察大隊長李維振表示,清晨4時至6時肇事集中,主要因為光線不足影響能見度,又因車流較少,駕駛人容易注意力失焦,一旦發現違規行人,多半因視線不佳或來不及剎車,而造成嚴重死傷情形;此外,早起外出的高齡者可能因為身體機能下降而更傾向於在方便的地方違規穿越道路或行走於車道,而不願走到行人穿越道;另外行人和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不足,雙方未能遵守交通規則,也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警察局指出,該局為降低交通事故傷亡人數,執法以強化行人路權為主軸,加強取締汽機車重大違規,跨機關辦理重大交通事故會勘及滾動式規劃科技執法,並在預算考量範圍在道路分隔島上設置可雙向轉向測速桿以有效遏止超速、車禍;另輔以宣導、勸導及取締方式來降低行人違規行為,截至8月9日止,取締車不讓人計1萬1451件,行人違規計4764件,合計舉發1萬6215件,與同期比較增加3175件,經統計行人事故同期比較呈現下降趨勢,未再新增。桃園現已建置327處科技執法,其中車不讓人計36處,預計年底前再啟用29處科技執法,期透過精準執法降低事故發生。 李維振進一步提到,交通事故死亡族群以65歲以上銀髮族所占比率最高,請大家務必提醒年長者,清晨外出運動時,一定要穿著鮮艷或具有反光功能之衣褲、配件,並作好自我保護動作,讓自己在道路上「亮」起來,且行走應緊靠路邊,不隨意橫越道路、遵守號誌、注意雙向來車及車行動向,以維護自身安全,另也呼籲,駕駛左轉不搶快,要行至路口中心處再轉彎,避免切西瓜,李維振再次強調不論是行人或是汽機車駕駛者,都有注意路況與禮讓其他用路人的責任與義務,行的安全需靠所有人有意識的共同維護,不再讓憾事發生。

Read More

2024閩南語說故事比賽報名即起開跑 首度新增銀髮組參賽

景褔宮廣場是開放空間,任人都可以到場聆聽,共同沈浸在台語講古的情境。(圖/主辦單位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2024閩南語說故事比賽即日起開始報名,今(113)年最特殊的是新增銀髮組參賽,同時把決賽場地移到桃園區景褔宮廣場,讓大家浸淫在男女老少用台語講古的氛圍。報名時間到9月6日止,或撥打電話0932-167-932陳總幹事。 比賽活動和過往一樣分北、南兩地舉行,北區初賽時間為10月6日在桃園區護國宮;南區則是10月10日在中壢區仁海宮。而10月13日在桃園區景褔宮廣場上進行決賽。由於景褔宮廣場是開放空間,任人都可以到場聆聽,共同沈浸在台語講古的情境,對推廣閩南語也有助益。 閩南語說故事比賽活動今年進入第3年舉辧,過往參賽者以幼兒、國中、國小、青年等四組學校成員的組合為對象,誘過輕鬆的說故事方式,提升青年學子對講閩南語的自信心,也讓本土語言文化扎根。報名人數也從第1年的百多人,在第2年達到倍數的成長,顯然用閩南語說故事對時下年青一輩來說也具吸引力。縱觀過去2次比賽場景,用台語說故事並沒有那麼困難,台上参賽者比手劃腳,妙語如珠,再加上搭配演說內容的服飾,逗趣横生,青年學子們展現語言天份,所以報名者也趨之若騖。 今年維持不變的幼兒、國中、國小、青年等四組報名外,主辦單位特別巧花心思新增銀髮組參賽,凡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皆可報名。講古題目由參賽者自行發揮,學校組時間3分鐘,銀髮組時間4分鐘。 銀髮族群對閩南語的運用及發揮更為淋漓盡致,不但俚語流轉,甚至台語詩詞脫口成章,詞藻優美,還帶幽默詼諧,是傳承閩南語文化的絕佳種子,也會是比賽的亮點之一。為了廣邀銀髮組參賽,提供報名便利性,主辦單位才特別安排專線專人服務電話0932-167-932陳總幹事。 2024閩南語說故事比賽即日起開始報名,今年最特殊的是新增銀髮組參賽。(圖/主辦單位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