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水患自主防災連7年獲中央肯定 紀錄片摘好萊塢最佳短片電影獎

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榮獲好萊塢最佳短片電影獎。(圖/水務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經濟部水利署於今(113)年2月底頒布去年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直轄市、縣(市)政府評鑑結果,桃園市此屆也再次獲選全國6大績優城市殊榮;桃園不僅為此屆北部地區唯一獲獎縣市,更是連續7年被評鑑為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績優縣市,展現出市府與防災社區共同努力之成果。 水務局說明,該局積極媒合桃園企業參與社區防災工作,目前共有60家愛心企業參與其中,為社區挹注充足資源以面對水災風險。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桃園水患防災社區的國際知名度,將自主防災社區成員付出的辛勞點滴拍攝成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並以短片形式投稿至好萊塢最佳電影獎組織,並在全球數千件參獎作品中,榮獲最佳短片電影獎。 水務局將自主防災社區成員付出的辛勞點滴拍攝成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圖/水務局提供) 水務局進一步指出,桃園在社區自主防災計畫內導入簡易上手的智慧科技,使用QR Code掃碼加防災Line Bot實現保全對象資訊的及時收集與傳遞,能夠迅速安全地撤離並且第一時間瞭解疏散情形;此外,防災社區產業化也將進一步發展,今年除了再培植一處社區產業外,也會推動一系列相關輔導精進策略,藉以增加社區產業的曝光度並提升產品的水準與品質。 水務局也提到,在國際交流方面,今年計畫邀請韓國延世大學來台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國際防災研討會等活動,可以促進不同國家之間在防災領域的經驗交流與合作,為桃園的防災工作注入更多國際視野與資源支持。

Read More

長照人力需求大 桃園就服處「照服員」職訓報名開跑

24班次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圖/就服處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因應高齡化社會發展及補實照顧服務人力之方針,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持續推動照顧服務員訓練,以提供有長照需求之民眾良好的照顧及服務品質,所設立之「桃園『有頭鹿』職能訓練場」於今(113)年度辦理照顧服務員專班訓練計24班次,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歡迎想加入照顧服務產業的朋友踴躍參加。 就服處長陳秋媚表示,112年度照顧服務員訓練專班計開辦25班次,計有812名學員結訓,訓後就業率達9成5以上。今年度持續辦理照顧服務員專班訓練,辦訓單位計有財團法人桃園市亮詮公益慈善基金會、寬福護理之家、旭登護理之家及桃園市私立慈得居家長照機構等16家訓練單位,計辦理24班次,預計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訓練地點遍及轄內桃園、中壢、八德、龜山、大溪及龍潭各區。 經審查符合者,政府將全額補助訓練費。(圖/就服處提供) 陳秋媚也提到,今年開班類別特配合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提供完成該平台核心課程並取得證書者,接續參加訓練單位所辦理的術科課程,使民眾能夠多元選擇參訓機制。參與該訓練專班學員經考評成績合格並取得結業證書者,若符合長期失業者、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新住民等特定身分參訓資格,經審查符合者,政府將全額補助訓練費,另一般身分者則補助80%費用,除訓練費用補助外,亦可透過訓練單位及就業職訓服務處的媒合至長照機構工作,同時運用照顧服務員就業獎助措施,同步達到提升自我的專業知能及增加穩定收入來源,成功擁有「好頭鹿」,歡迎有意願參訓的民眾即日起可向各相關訓練單位辦理報名。課程詳情可至就服處官網查詢,或可洽各訓練單位了解。  

Read More

國1機場系統高架火燒車 駕駛驚險逃生

駕駛及時發現將車輛停下,並立即下車逃生。(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國道1號五楊高架北向51.8公里機場系統路段今(5)日下午14時5分許傳出火燒車。國道警察表示,一名61歲陳姓男子駕駛小客車,行經該路段時,車輛突然冒煙,陳男趕緊將車停靠至外側路肩,下車打電話報警,車輛隨後就起火燃燒,所幸未波及其他車輛,現場無人傷亡。現場含1高乘載車道,共有4車道,該起事故占用出口車道處理,15時1分排除、15時21分完全排除,未造成車流回堵。 消防局提到,此次救災共出動消防人員15名、消防車5輛、救護車1輛,火勢在10分鐘內撲滅,燃燒面積約6平方公尺。國道警察則表示,現場濃煙影響主線車道車流,警方立即通知警廣及交控中心,提醒用路人注意路況。因駕駛及時發現將車輛停下,並立即下車逃生,未受到傷害也未波及其他車輛,詳細的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進一步調查釐清。 詳細的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進一步調查釐清。(圖/讀者提供) 警方呼籲,用路人應遵守交通規則,上路前應確實檢查車輛,避免因車輛機件損壞,造成行車危險,發現車輛有異狀,立即停靠路肩或避車彎,人員下車面向來車,退到安全處並利用1968 APP警政報案功能向國道警方報案求援。

Read More

連周杰倫都飽受痛苦!生物製劑助擺平僵直性脊椎炎疼痛

王文修醫師最後呼籲,父母任一方有僵直性脊椎炎者,出現背痛類似症狀要當心,提早就醫檢查,以免骨頭遭受不可逆的侵蝕或是引起併發症 一位28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多年下背痛且腳跟腫脹疼痛,骨頭遭受侵蝕,走路一拐一拐行動困難!原先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數年仍不理想,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王文修醫師評估後,建議可考慮生物製劑自費治療,病友2週就感到腳跟消腫,1個月後更幾乎擺脫疼痛,終於能開心和朋友奔赴墾丁潛水,自由划動雙腳探索海洋世界。 症狀容易混淆 如何與下背痛區分? 周杰倫、余天等明星都為「僵直性脊椎炎」所苦,這是一種脊椎與下肢關節的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年輕族群,男性居多。主要症狀為下背痛,包括腰部跟臀部疼痛,且早上有晨僵,例如冬天寒冷,起床時感到腰部與下背僵硬疼痛,無法起身,至少要半小時到1小時才會恢復。還有些人不只早上痛,半夜也會痛到醒來。 僵直性脊椎炎與下背痛容易混淆,民眾第一時間可能會誤認為自己是運動傷害或坐姿不良,該如何判定自己是否罹病?王文修醫師表示,一般下背痛9成為受傷或退化,活動時比較痛,休息會得到緩解,跟僵直性脊椎炎「不活動會僵硬不適」剛好相反,可藉此辨別。 嚴重恐致關節侵蝕、罹患心血管疾病 僵直性脊椎炎除了發炎性下背痛,還可能有關節發炎、紅腫熱痛,或是著骨點病變,常見於阿基里斯腱;且發炎久了會造成脊椎沾黏,影響腰部活動度或是頸椎僵硬;嚴重甚至會導致器官破壞。 除了疼痛僵硬,僵直性脊椎炎的共病風險更不可輕忽。近3成病人會伴隨虹彩炎,出現雙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的症狀;另可能有皮膚乾癬、發炎性腸炎或骨質疏鬆;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到一般人的1.5到2倍。 一般人以為背痛似乎不嚴重,但王文修醫師提醒,腰部屬核心肌群,下背痛不僅造成身體不適,還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影響工作、學業、睡眠、情緒,甚至可能罹患憂鬱症,生活品質,因此建議及早預防、控制症狀。 從源頭抑制發炎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與基因相關,雖然無法完全治癒消失,但現今有多種藥物可治療,穩定控制疼痛,讓患者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王文修醫師說明,傳統治療如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可幫助抑制發炎症狀,大約7至8成患者的疼痛可以獲得控制,另有2至3成病人還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生物製劑是從源頭針對發炎物質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17等進行抑制,不讓病人出現發炎症狀,而且已經有20年以上的治療經驗,比傳統藥物治療效果更佳,不僅能控制症狀,也能夠預防虹彩炎、乾癬等併發症;且能避免服用過多消炎止痛藥出現副作用,如影響腎功能、出現胃潰瘍、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等。 王文修醫師最後呼籲,父母任一方有僵直性脊椎炎者,出現背痛類似症狀要當心,提早就醫檢查,以免骨頭遭受不可逆的侵蝕或是引起併發症。隨著治療技術發展,僵直性脊椎炎現在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效果都很好,只要沒有再發炎,骨頭就不會進一步破壞,可以控制住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ad More

桃園環保局推廣海洋環境教育 「里海學堂」3/15報名開跑

環保局為鼓勵民眾親近海洋,透過實體遊程方式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環保局為鼓勵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桃園海岸豐沛的在地文化,於本(113)年度4月到10月間將辦理45場次海岸教育遊學課程,並於3月15日起開放報名。主題以桃園海岸生態五大亮點,許厝港濕地、草漯沙丘、觀新藻礁、新屋石滬、牽罟體驗及海濱植物為主軸,並結合在地社區環境資源及豐富海岸生態,透過實體遊程方式推動海洋環境教育,也為保護桃園美麗的海岸而努力。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自110年起市府推動「里海學堂」,落實全齡海洋教育,以「親海」、「愛海」、「知海」的理念,傳承海洋教育就是要走出室內、走入生活,使桃園市民成為具有海洋素養的公民,以達深化海岸教育及永續利用海岸資源,長存海岸自然風貌。 110年起市府推動「里海學堂」,落實全齡海洋教育。(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課程豐富有觀察候鳥日常及海濱植物特性、認識沙丘形成奧妙、欣賞風力發動機佇立沙岸與海連成一線美景、探究藻礁生態獨特景觀、體驗傳統牽罟捕魚法、認識海上長城百年新屋石滬等,並與在地社區合作,結合當地特色搭配手作體驗活動,貫穿海洋環境教育意識,落實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之願景。報名網站及更多活動資訊可至里海學堂網頁最新消息查詢,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

Read More

桃園燈會圓滿落幕 創新賞燈體驗吸引逾165萬人參觀

閉幕式開場由山海擊戰鼓震撼演出。(圖/觀旅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4桃園燈會」經過為期12天的熱鬧展出,創新的互動燈飾設計及全台獨有的華麗宮燈及傳統漢服展演等活動,共吸引165萬參觀人次,有別於以往的體驗讓民眾給予好評。活動昨(3)日進入尾聲,精采的閉幕式也為桃園燈會畫下完美休止符,期待2025台灣燈會再次點亮桃園。 觀旅局提到,閉幕式開場由山海擊戰鼓震撼演出,接著由觀旅局長周柏吟引領燈會期間好評不斷的夜巡提燈舞龍隊及專業漢服演員進場,將象徵吉祥福氣的祝福傳遞給每位參與燈會的民眾,也感謝今(113)年燈會活動所有辛勞的工作人員,因為大家的參與及努力,桃園燈會才能順利完成,2025台灣燈會將於明年2月在桃園機捷A19站附近舉辦,期待大家再次參與,共同為桃園打造不一樣的台灣燈會與亮點。 今年桃園燈會規劃與以往不同,特別將科技與藝術元素放入兩個不同的燈區為主題。(圖/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進一步指出,今年桃園燈會規劃與以往不同,特別將科技與藝術元素放入兩個不同的燈區為主題,打造一個多元、年輕並結合傳統與科技,讓燈區更多的創新與互動,在燈會期間隨處可見融入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燈飾設計與光影,吸引國內外遊客到訪與體驗。今年桃園燈會除了結合兩大不同主題雙展區展出外,各式互動燈飾設計與搭配更是絕妙巧思,如虎頭山燈區的「科技之幻境」、「光球奇遇」、「數位奇境盒」等燈組,或是南昌燈區的「飛天交響樂」,甚至是主題燈光展演秀,不僅怎麼拍都美,還可以實際與燈組互動,大小朋友都玩得開心,讓許多民眾有不同以往的賞燈經驗並給予滿滿的好評與回憶。 觀旅局表示,桃園燈會於2月21日展出至昨日閉幕,12天期間共吸引165萬參觀人次,為所有參與民眾留下滿滿幸福感動與美麗回憶。燈會期間獨步全台推出的華麗宮燈及漢服展演活動,彷彿帶領遊客穿越時空來到宋代上元節,沉浸感強烈的氣氛營造,更是此屆桃園燈會中討論度超高,也是民眾必遊與拍照的亮點之一。還有燈區各式絕美燈飾,同樣是遊客爭相捕捉打卡的目標。包含南昌森林公園燈區的「佇立的海景」、「觀月計畫」,以及虎頭山創新園區的互動特色燈飾「科技之幻境」、「電波融合」、「波光幻彩」等,都是社群軟體上經常「現身」的特色燈飾,讓最美好的賞燈記憶永久留存。 根據《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系統查詢,今年桃園燈會相關話題網路統計聲量,在一個月內快速累積突破萬則討論,內容也多給予正面的評價,如「能跟燈飾互動超有趣」、「好特別的燈會」、「超~美~的~」,今年的桃園燈會真的是怎麼拍怎麼美,不管晴天或雨天,光束打在天空中就如魔術般奇幻美麗,真的是天空無極限的精采呈現。另一個讓民眾手機拍不停地為澳洲藝術設計團隊ENESS的大型燈光藝術作品「飛天交響樂」,獨特外型與聲光互動設深受民眾喜愛,更吸引了許多YT、KOL等人氣網紅打卡留念,紛紛在社群媒體上留下到訪見證,吸引了許多粉絲相繼來朝聖。 觀旅局也談到,另一個人潮聚集區為遍布兩園區內的各種馬戲特技、民俗技藝、歌曲演唱等現場演出,為今年桃園燈會很大的特色亮點,毫不冷場的演出內容也讓到訪遊客駐足喝采。其中新生代演出嘉賓包括大嘻哈時代選手Quanzo、聲林之王饒舌歌手李杰明、未來少女人氣女團幽靈水晶、日光之橙,以及HUR+緋紅魅影、原子少年呂植宇、DD52蝶香等,吸引眾多年輕族群高度關注與參與,現場觀眾除了賞燈遊市集,還能與舞台精彩演出一同擺動哼唱,讓桃園燈會充滿年輕活力,展現桃園年輕之城的無限魅力。 觀旅局說明,桃園燈會結合藝術與科技,引領全台各地元宵燈會,開拓全新賞燈體驗,帶來難忘印象的元宵佳節,今日桃園燈會完美落幕,2025台灣燈會將照亮台灣,屆時將會以更創新與更多元與豐富的內容呈現,帶給國內外遊客最豐富與精采的視覺饗宴與體驗。

Read More

打造浪浪認養APP 龍華科大GAIABIT毛焦點奪創新創業競賽季軍

龍華科大資網系Gaiabit毛焦點團隊,榮獲2023靜宜大學創新創業競賽季軍。(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網路工程系沈育愷、王文龍、蔡子晨、黃雅各、林晟楷及李冠霖等六位研究生所組成的GaiaBit毛焦點創業團隊,由系上助理教授王昱晟指導,參加靜宜大學創新創業競賽,以作品「新型遠端認養機制」獨特的創新和社會影響力,成功從決賽團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季軍肯定,表現相當優異。 龍華科大表示,靜宜大學所舉辦的創新創業競賽,共有來自全國各校超過三十組的強勁隊伍參賽;區分簡報提案及口頭報告,競賽目的在為大專青年學子了解世界大趨勢並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支持聯合國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倡議。 GaiaBit毛焦點團隊提供APP遠端認養機制,展現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意和潛力。(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指出,「以認養代替購買」一直都是動保團體人士的主要訴求,但現實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流浪動物需要被照顧,該校資網系研究生所組成的GaiaBit毛焦點創業團隊,所打造的「認養APP」展現跨年級合作的優勢和創造力,並為解決浪浪問題提供一個創新方案。「認養APP」是一個遠端預先照顧的平台,讓有意願的飼主先習慣照顧毛小孩的方式與相應責任,透過這個APP平台,團隊希望能夠有效降低犬貓再被棄養等機率,同時提供收容所的浪浪們增加被認養的機會。 GaiaBit毛焦點團隊於決賽中,向評審簡報如何透過科技解決浪浪問題。(圖/龍華科大提供) 團隊技術長林晟楷說,「遠端APP就像是玩電子雞,只是對象變成真的沒有家的流浪動物」,在設計APP時,為了讓使用者能夠享受到順暢的認養體驗,團隊花費大量心思及優化,採取一系列策略和技術措施,確保用戶在使用APP時不會遇到卡頓或延遲的情況。非常感謝學校提供團隊很大的發揮空間與資源,才能快速的從0到1把創業的能量激發出來。 團隊執行長王文龍則指出,參加該項競賽對於GaiaBit毛焦點團隊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也是第一次由學長帶領學弟一同參賽,共同攜手面對挑戰,彰顯了龍華科大資網系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業能力。GaiaBit毛焦點團隊的成功不僅激勵了系上的學弟妹,也為校內創新創業帶來新的典範,期待更多優秀的學生團隊在未來的競賽中嶄露頭角,為創新創業領域帶來更多驚喜和成就。 王昱晟說,學長們以自己的經驗指導學弟們,共同攜手面對挑戰,最終取得耀眼成績,這樣的合作模式強化了學長學弟間互相學習和交流,在實踐中獲得寶貴經驗和教訓,同時,這也展示了團隊成員之間團結合作精神和共同努力的決心,為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並期待看到他們在未來競賽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再次恭喜GaiaBit毛焦點團隊奪獎。他表示,GaiaBit毛焦點創業團隊參賽不僅是一次寶貴的成長之旅,為資網系帶來光榮,也為學校的創新創業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GaiaBit毛焦點團隊的成功除了是個人成就,更代表整個學校所培育的創新種子萌芽茁壯,相信他們的努力和創意,未來終將獲得更多的驚喜和豐碩成果。

Read More

桃竹苗分署主題式徵才3月接力登場 11場次釋出9800個工作機會

桃竹苗分署3月陸續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辦理11場主題式徵才活動。(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為協助民眾能在年後轉職潮找到好工作,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轄下各就業中心因應企業廣徵人才及民眾求、轉職需求,3月陸續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辦理11場主題式徵才活動,共邀297家廠商釋出多達9800個優質職缺,其中有3場主題性徵才,歡迎有求職需求的民眾或想轉職的朋友們踴躍參與。 桃竹苗分署提到,首場主題性徵才為21日在新竹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登場的電子零組件及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主的科技、製造業徵才,現場邀請欣興電子及壹久科技等公司,釋出設備自動化、智慧製造、製造、整合、YIP工程師等職位,薪資最高上看70K。現場還設有「職涯找方向」諮詢攤位,協助求職者釐清職涯方向找到好工作。 22日桃園場以樂齡為主題,邀請友善廠商提供眾多中高齡職缺。(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接著表示,22日桃園場則以樂齡為主題,隨著台灣主要國家逐步邁入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越來越多廠商歡迎有經驗的中高齡投入職場,因應這樣的市場趨勢,特別邀請桃園轄區內友善廠商提供眾多中高齡職缺,除了豐富的職缺以外,現場也提供免費職涯諮商、履歷健診及創業諮詢服務。 桃竹苗分署也說明,27日在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辦理「2024醫職向前就業博覽會」,此場活動在照護者與被照護人員之間提供無縫接軌的科技照護,帶動健康照護產業發展及專業人才需求,參與的廠商包括台大、慈濟、馬偕、國泰等各大醫療體系,大舉徵求醫療健康管理人才,讓醫護相關科系求職者可以立即就業。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指出,勞動部為協助缺工企業尋得適當人才,並促進失、待業民眾加速投入職場,訂定「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及「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辦法」,鼓勵失、待業者投入缺工產業及提高雇主僱用壯世代失業者的意願,若壯世代失業勞工及一般失業勞工想重回職場或事業單位想找尋員工,可以上台灣就業通的中高齡者專區及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專區,查詢相關資訊職缺訊息,桃竹苗分署也將持續辦理各類主題式徵才活動,提供轄區雇主與求職者就業媒合平台。

Read More

視察桃園捷運棕線 鄭文燦:將來北桃通勤多一個選擇

鄭文燦說,在他進入政院後,積極協助讓「三心六線」計畫全部完成。(圖/李春台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行政院3月1日核定通過龜山捷運棕線綜合規畫,桃園市前市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4)日上午視察「桃園捷運棕線計畫」。他在受訪時表示,自己在擔任桃園市長任內提出「三心六線」計畫,包括第二階段路網也已經完成核定,這六條線現在桃園鐵路地下化正在施工,綠線也進行很順利,機場線也已經打通至A22老街溪站。至於三線方面,綠線延伸至中壢已在去年12月完成核定,今年接著核定了龜山棕線,接著三鶯線延伸到八德也即將核定。 鄭文燦說,在他進入政院後,積極協助讓「三心六線」計畫全部完成。其中龜山棕線長11公里、設有7個車站,讓桃園到迴龍車程縮短只需18分鐘,進入台北也只要40分鐘,將來北桃通勤多一個選擇。 行政院已於3/1核定通過龜山捷運棕線綜合規畫。(圖/李春台攝) 鄭文燦提到,棕線推動過程中,交通部原本認為運量不足,在他上任後,經過多方溝通後,交通部終同意核定,地方也期待採取中運量,而且龜山市區台一線路段地下化,因為這兩個改變,好事多磨,經過多番溝通後才順利定案。 鄭文燦指出,其實棕線規劃在可行性階段,原本有列中央負擔上線,經過這次的調整,改為由桃市府負擔218億,市府只須編列預算92億,另由中央負擔238億,桃園市府的負擔減少了156億元,讓桃園財政得以支應推動龜山棕線,在政院核定後,希望由交通部和桃園市政府協調趕快動工;目前跟萬大線的共線部分已經動工,未來桃園人可透過萬大線進入新北市樹林、或是走新蘆線到新莊,進入三重及台北都會更加方便。

Read More

經期排卵不規律阻礙為人母 兩大武器協助成功享受天倫

黃珽琦副院長鼓勵,透過多元友善排卵針與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兩大利器,有望打造友善的不孕療程,幫助患者迎來好孕 1名35歲多囊性卵巢患者,長期因經期不規律,受孕非常困難。年輕時不太在意,但是到了想要擁有孩子、享有天倫的年紀時,卻面臨受孕的困難。在首次接受人工受孕失敗之後,她仍勇敢再次接受治療,選擇使用了友善排卵針療程與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的協助下,胚胎成功著床受孕,9個月後喜得男嬰,全家沉浸在天賜麟兒的喜悅中。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容易導致不孕 刺激卵巢排卵有助增加受孕率 黃建榮婦產科診所副院長黃珽琦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不孕常見原因,患者因經期不規則,可能2至3個月才來一次月經,臨床也有病患甚至長達1年,月經都沒有來。有些多囊患者就算有經期,也有可能不排卵,因此造就夫婦雙方要抓準懷孕時機,是難上加難。醫師建議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自行多次嘗試都未能懷孕,最好尋求不孕專科協助。 黃珽琦副院長說明,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初步會先用口服排卵藥,強迫卵巢排卵,部份患者就能夠自然受孕,如果仍未自然懷孕,就可能需要人工生殖協助,在施打排卵針協助下,一次能夠排出20至30顆卵,取卵後在實驗室與精子結合後,再把胚胎冷凍保存,待身體調整到良好時機,最後植回胚胎受孕。 排卵針的選擇更友善了、已有多元的選擇搭配分析胚胎染色體 提高生育成功機會 黃珽琦副院長指出,過往提到人工生殖,每天施打排卵針常讓人感到恐懼,但目前已有打針次數較少的友善排卵針選擇,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的研究指出,發現利用友善排卵針搭配口服黃體素,產生效果與傳統排卵針相同,研究成果成功刊載於國際醫學期刊,減少排卵針施打次數,有助於降低人工生殖身心壓力。 黃珽琦副院長補充,女性在35歲前,卵子品質都很好,胚胎成功著床機率比較高,但35歲後卵子品質會越來越差,胚胎著床機率也就逐漸降低,現在可藉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分析胚胎染色體健康狀況,選擇狀態良好胚胎放回子宮,能讓受孕率夠提高至60%,流產率降低至10%,增加單次人工生殖成功率。 不論性別都可檢查確認身體狀況 面對不安夫妻溫暖解說減低焦慮 黃珽琦副院長提醒,現在社會晚婚已經是趨勢,如果年紀低於35歲以下,曾經嘗試自然生育半年至一年都未果,或年紀高於35歲以上,夫妻雙方都可以到醫療機構確認身體狀況,男性可檢查精液分析精蟲數量與活性,女性可抽血檢查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確認卵巢功能好壞,初步評估夫妻雙方身體狀況。 黃珽琦副院長也說,自己在台大醫院鑽研生殖醫學多年,也曾任新竹台大醫院生殖中心主持人,經歷許多曾經不孕夫婦惶恐與不安,在醫療協助下終於喜得子嗣,黃建榮婦產科診所希望能用溫暖方式,面對每位徬徨夫婦,每一個治療流程與步驟,都由醫師全面詳盡解說,希望能讓病人能完全瞭解治療流程。 精準醫療良深打造專門生育療程 醫學中心同等儀器協助喜得下一代 黃珽琦副院長提到,每一位病患都有各自的身體狀況,精準醫療就相當重要,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引進與醫學中心相同的各項儀器,協助每位夫妻檢查身體狀況,除了分析生育能力外,也能檢驗雙方有無隱性染色體基因,降低下一代罹患遺傳性疾病風險,在醫病雙方共同努力下,能順利誕生出美好的下一代。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