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見到你才閉眼!

我這些年,每年站講台傳福音,平均最少100場,很多人生命改變,安息天家,有人甚至成為牧師;講這些話,我沒有一點炫耀意思,而是有無盡的喜樂。我們常聽說,有些人在閉目安息前,一定要等到他最思念的一位親人到來,才會閉目。(取自臉書) 作者/王建煊 有位無子西瓜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健康狀況極差,已住進醫院安寧病房;她對我們基金會有千萬元的愛心捐款,而且對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先生十分欣賞,很希望在往生前能見到王先生。她多次跟服侍她多年,會講國語的外勞,提到這項願望,但又怕打擾王先生,所以又一再叮嚀外勞,不可電告我們基金會同仁,她有見王先生的願望;但外勞瞭解這種狀況,乃電告基金會同仁,基金會同仁立即轉告我,我上午接到電話,中午即趕到醫院安寧病房去看她,我很耽心還沒見到面,她就往生了。 到達安寧病房見面時,可以感覺到她甚是高興,坐臥式地躺在病床上,我用左手握著她的右手,兩手相握,約有一個半小時,直到我離開她才鬆手。我們無話找話聊,且唱歌給她聽,例如《茉莉花》、《奇異恩典》等,她也會跟著唱,還會舉大拇指,表示唱得好。此後,我又去了好幾次,她家人說她十分高興地期待我去看她。 聊天時,我問她有信上帝嗎?我說我是基督徒,深知信仰上帝的重要,我每年站講台傳福音至少100次以上。我說信仰上帝,安息時,我們真正的生命--靈魂--會離開軀體,到天家享受天堂永生之福,將來有一天在天家還會再相見,後來她決定信上帝。 基督教施洗,分為灑水禮及浸水禮兩種,原則上由牧師施洗,但在安寧病房的人時日都不多,到外面請牧師,萬一牧師還未到,當事人已安息,那就會造成莫大遺憾。我乃決定,由我以灑水禮方式為她施洗;我是教會長老,必要時是可以為人施洗的;現在這位老太太已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她往生了,現安息在天家,正享受著天堂永生之福,真是太好了! 這位老太太是位有福的人,而我也情不自勝,願意寫出來告訴大家。在她住安寧病房期間,我因要參加教會活動,去屏東的小琉球五天;臨行前我告訴她此事,說有五天見不到她,但小琉球一回來,我就會去看她。 小琉球回來,第六天一早我就去醫院安寧病房看她,我握著她的手,告訴她我回來了,她已不能言語,但仍有知覺。家人說,這幾天,他們一再叮嚀她,一定要活著,因為王先生曾答應,小琉球一回來就會來看妳,妳要挺住。這些日子,她眼睛一直是閉著的,我去看她時,她眼睛也是閉著的,但突然睜開了眼睛,不是瞇瞇眼,而是圓圓大大烏溜的眼,但只睜開約二、三秒鐘就閉起來了,直到往生都沒有再睜開眼睛了,我想她可能是拚了最後的力氣,要再看王老先生一面吧。隔天中午,她就往生了,葬禮是用基督教追思禮拜的方式辦理,她在天家安息了,此刻正與天父在一起享受著天堂永生之福。我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感謝上帝給我這樣好的福分。 我這些年,每年站講台傳福音,平均最少100場,很多人生命改變,安息天家,有人甚至成為牧師;講這些話,我沒有一點炫耀意思,而是有無盡的喜樂。 我們常聽說,有些人在閉目安息前,一定要等到他最思念的一位親人到來,才會閉目。這位老太太硬撐了六天,一定要等我從小琉球回來見一面,才願嚥下最後一口氣離開世界。我何德何能?能成為這位老太太心目中最親的人呢?講到這裡,我的眼眶又濕了! 人生何所求,就只有名和利嗎?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往生前在病塌上,很感慨的說:世人所羨慕的好名聲及財富我都有了,但現在這些對我都毫無意義了。賈伯斯生前曾六次是《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留有遺產250億美元,台灣號稱富可敵國的財主郭台銘先生財產也只有75億美元,尚不及賈伯斯的三分之一。 有人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長江上每天航行的船隻大概有多少呀?老和尚說兩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基督教有位大牧師說,如果能再多一艘是為了愛,那該多好!沒錯人去愛留,其他皆不留下來,你說不是嗎?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

流浪狗路邊睡覺 突遭怪男持空氣槍掃射

男子不明原因持空氣槍朝流浪狗掃射。(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觀音區草漯地區昨(5)日晚間21時47分許,有一隻流浪狗趴在路邊睡覺,一名身穿橘色上衣的男子經過,不明原因持空氣槍朝流浪狗掃射,導致流浪狗嚇得趕緊跳起來逃跑。男子詭異的行徑,全被附近的監視器拍下,民眾將畫面公布在網路上,網友們紛紛砲轟男子的行為相當過分。對此,大園警分局回應,正在調閱監視器畫面追查男子身分,將通知其到案說明,依法偵辦。 狗狗好端端趴在路邊睡覺,突然遭男子持空氣槍掃射,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公開影片並表示,「這個人是不是有什麼病?狗狗在路邊睡的好好的沒有礙到你啊…..」。其他網友也說,「動保檢舉可罰」、「這個可以直接報警了 1.槍砲彈藥管制條例 2.動保法」、「善惡終有報!今日開槍來日躺槍!」、「這可以報案抓他了!!持有危險物品」。也有人質疑為何沒把狗拴好、放任狗狗在馬路邊睡覺。原PO則回應,該狗是被棄養的流浪狗。 草漯派出所長黃榮禾則提到,有關男子疑似虐狗一事,警方已於今日凌晨接獲民眾報案,並調閱監視器追查男子身分,通知到案說明依法偵辦。

Read More

2騎士逆向超車碰撞 「熊貓」外送員慘摔

湯男逆向超車前方的廂型車,欲搶先左轉。(圖/翻攝自黑豪家族)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中壢區永福路與榮民路口昨(5)日上午7時許發生男騎士與Foodpanda外送員碰撞車禍。從現場行車紀錄器畫面可以看到,一名湯姓男子先是逆向超車前方的廂型車,欲搶先左轉,結果後方的外送員楊姓男子也跟著逆向超車,不慎撞上準備左轉的湯男後,連人帶車慘摔在地,中壢警分局獲報後到場處理,該起事故造成外送員右腳、腰部擦挫傷。 中壢警分局表示,昨日上午接獲報案,在永福路與榮民路口有車禍發生,立即派員到場處理,經了解,是外送員騎乘機車欲超車逆向行駛,而與同行向左轉之機車騎士發生車禍,導致外送員受有右腳及腰部擦挫傷,雙方酒測值為0,詳細肇事原因尚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外送員也跟著逆向超車。(圖/翻攝自黑豪家族) 中壢交通中隊分隊長姚憬恆呼籲,用路人務必依道路號誌、標誌及標線行駛,並隨時注意車前狀況,以免發生危險。 外送員撞上準備左轉的湯男後摔車。(圖/翻攝自黑豪家族)

Read More

桃園大樓下「磁磚雨」兩車遭波及車損慘況曝

桃園區民族路上一社區大樓,昨日晚間突然發生外牆磁磚剝落事件,導致停在樓下兩輛自小客車損毀。(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桃園區民族路上一社區大樓,昨(5)日22時44分許,外牆磁磚突然剝落,導致停在樓下兩輛自小客車損毀,桃園警察分局景福派出所獲報後,立即趕抵封鎖周邊道路及疏導交通,以維護民眾及用路人安全,後續由社區管委會與車主協商理賠事宜。 據了解,磁磚剝落當時,社區樓下停放兩輛白色與黑色自小客車直接被砸毀,其中白色車車損嚴重,一大塊磁磚直接砸中車頂,造成車頂及側邊鈑金凹損、左後方車窗破裂,幸好當時已是夜晚,沒有路人經過遭受波及,後續賠償事宜將由車主及社區進行協商。 位於民族路這棟社區大樓,樓高25樓,屋齡已超過15年,加上近期天氣冷熱交替,外牆磁磚不堪熱脹冷縮突然掉落。(圖/讀者提供) 白色車車損嚴重,一大塊磁磚直接砸中車頂,造成車頂及側邊鈑金凹損、左後方車窗破裂。(圖/讀者提供) 位於民族路這棟社區大樓,樓高25樓,屋齡已超過15年,加上近期天氣冷熱交替,外牆磁磚不堪熱脹冷縮突然掉落,對此,都發局建管處表示,已到現場了解並拉警示線貼警示單,提醒用路人注意,同時也發文給社區管委會,應依建築法77條規定,對建築物所構造及使用善盡維護管理之責任,如因未善盡維護管理,造成磁磚掉落,依法規定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元。

Read More

蘆竹7路口增設科技執法 警:交通事故2個月減少50%

執法之目的不在於開罰,而是期望導正違規駕駛行為。(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警察局今(113)年度針對蘆竹區易肇事路段建置7處科技執法設備,取締項目包含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未保持路口淨空等,經蘆竹警分局統計,1月上路至今2個月計取締違規5322件,其中闖紅燈763件、未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2593件、未保持路口淨空805件、違規停車1161件,7處路口從今年起到2月29日止,交通事故由22件減少至11件,下降50%,顯示科技執法發揮成效。 蘆竹分局表示,蘆竹區中正路與南山路一段路口因車流量大且鄰近南農市場,常有車輛違停於南山路一段沿線人行道及紅線上造成車道縮減,且經分析該路口事故碰撞構圖,車輛多為中正路右轉南山路一段時發生交通事故,故蘆竹分局於今年2月份規劃「加強交通大執法專案」,針對中正路、南山路等路段加強取締汽車併排停車及違規停車等,截至2月底,該路口A2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7件,在強力執法下,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達到精準執法之目的。 民眾可多加利用蘆竹分局臉書查詢轄內科技執法設置地點。(圖/警方提供) 蘆竹分局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蘆竹分局臉書查詢轄內科技執法設置地點,惟執法之目的不在於開罰,而是期望導正違規駕駛行為,以維護交通秩序及安全,並減少事故發生,警方提醒用路人應遵守交通規則,切勿貪圖一時方便傷了自身荷包。

Read More

中原大學「刀光筆影繪初心」雙個展即起至3/30精彩登場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舉辦「刀光筆影繪初心」雙個展。(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於3月舉辦「刀光筆影繪初心」雙個展,展出了瓷刻藝術家梁成福與書畫藝術家李元慶超過70件的精彩作品。其中,展示的壯觀器型《道德經》高達170公分、重量逾150公斤,內文超過5000字,令人屏息讚嘆。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30日止。 中原大學表示,行醫超過40年的外科醫師梁成福,直到60歲才開始涉足陶瓷雕刻。他以原子筆筆管作為刀柄、自製的雕刻刀進行創作,每一筆刻劃都帶著獨特的震動痕跡。不論是依線稿刻出輪廓的陰刻,或者保留線條的陽刻,他刻在瓷器上的字充滿立體感,使作品展現出凹凸變化。而獨樹一幟的雕工技法經常獲邀參展,作品曾遠赴法國羅浮宮展出。 梁成福(右起)與梁秀中合影。(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梁成福在龍潭地方服務超過40年,偶然間接觸到陶瓷雕刻,從而深深迷戀上這門藝術。作為客家人,他將客家文化融入細膩的工藝之中,更將流行歌曲《青花瓷》刻在瓷缸上,成了刀下作品。這項作品集結梁成福的刻工技藝、李元慶的書法功底,以及豐富彩瓷經驗錢宜琳老師的傑作。讓這首歌詞的魅力,透過精湛的雕刻工藝轉化為蒼勁的文字藝術。 李元慶(右起)與李沃源於作品《繪我精靈之母》前合影。(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進一步提及,通過數十年的技藝積累,梁成福開創出獨特的刀法。他熟練地運用旋刀,在土胚上細緻地勾勒刀紋,將力道巧妙地轉化為優美的文字。然而,在梁成福的手指上,也可以觀察到因長期刻畫而引起手指關節變形的痕跡。他在陶瓷上的雕刻作品永傳不朽,不僅凝聚了深刻的情感,也讓人感受到豐富的文化底蘊。 中原大學表示,梁成福以神奇的技巧,在展出的49組陶瓷作品中,以文字諧音刻劃出幽默的意境,例如「食比瘦有福」、「食食物者為俊傑」,這些作品運用在盤、杯、茶壺等器物上,讓人會心一笑。與書法界第一把交椅的李元慶合作已逾20年,兩人共同創作超過百萬字,將宗教典籍、文學作品、歌詞等各種素材化為刀筆下的題材。梁成福談到,「雕刻是我釋放壓力、放空充電的方式,越刻越往更大的目標挑戰,但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中原大學也提到,另一位藝術家李元慶,是畢業於師大美術研究所及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其色彩繽紛、用色大膽的「精靈」系列作品聞名。他將作品融入複合式媒材,保有水墨畫和新的線條,以精靈為創作靈感,用自在、空無的心境,以直觀角度「放心」的創作。 中原大學表示,在展覽的開幕活動上,特別邀請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梁秀中、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李沃源出席。梁秀中年屆90高壽,對於兩位創作者的出色表現感到欣慰,並對現場琳瑯滿目的作品贊不絕口。李沃源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作品已充份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顯現創作者對藝術的真摯態度。 前往參觀的民眾感嘆,「梁醫師雕刻文字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讓文字之間流動起舞,篆書與楷書也在其手下呈現出絕美的姿態。而李元慶老師的作品極其細緻,畫面和顏色的安排令人心曠神怡,讓人不由得停下腳步久久欣賞。」 梁成福謙虛地說,完成瓷刻作品並非僅是寫與刻,而是需要整個團隊的技術合作。從拉胚、素燒、上釉、書寫到刻字,再經過1280度高溫的燒製,才得以完成絕美的藝術品。他藉由雕刻瓷器,記錄文字和傳承漢字的精髓文化,更希望透過刻出的字,能為社會帶來祥和的力量。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補充,「刀光筆影繪初心」展覽開放至3月30日免費參觀,歡迎前往欣賞,這場匯聚了渾勁有力與細膩繪畫的藝術饗宴。藝術中心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10時至下午17時、下午13時至17時、周日休館。

Read More

桃園兒美館4/3試營運 建築師山本理顯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山本理顯秉持「遊樂化的展館、景觀化的建築」設計理念,打造出將於下個月開館試營運的兒美館。(圖/桃美館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被稱為桃園市中壢區青埔特區最美的一道風景,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其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昨(5)日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2024年度普立茲克建築獎。山本理顯秉持「遊樂化的展館、景觀化的建築」設計理念,打造出屬於桃園市民的桃美館,以及將於下個月開館試營運的桃園兒美館。 桃美館表示,兩館外觀可見自然「山丘」概念的斜屋頂、白盒子的概念箱型空間、以及柔軟曲線的遮陽板外牆,內部則呈現大面積的玻璃採光以及大跨度展覽空間,透過直線、曲線簡潔有力的線條語彙,構成桃美館與兒美館的建築外觀,未來兩館將有空中廊道可連接,並與桃美館轄下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形成藝術聚落。 兒美館進入最後籌備階段,將於4/3與大家見面。(圖/桃美館提供) 文化局主任秘書暨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提到,恭喜美術館建築師山本理顯獲獎,未來該館會以美的欣賞以及美的體驗為基礎,向下紮根並深化民眾美學素養作為桃美館的核心價值,向上推動美感教育發展並滋養生活之美,為該館的首要任務。無論藝術創作者或民眾都將參與美術館活動視為一項藝文休閒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期待即將在4月3日起試營運的兒美館。 桃美館會以美的欣賞以及美的體驗為基礎,向下紮根並深化民眾美學素養作為該館的核心價值。(圖/桃美館提供) 桃美館補充,兒美館進入最後籌備階段,將於今(2024)年年4月3日與大家見面,正在興建中的桃美館則預計在2026年底完工,透過桃美館群的逐步完善,三館所形成的充沛藝術文化能量將為國都之門桃園市帶來嶄新風貌,詳情可至桃美館官網、臉書查詢。

Read More

馬斯克Neuralink晶片植入人腦 專家指多項疑點:恐遭駭客攻擊

美國科技富豪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日前執行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受到全球關注。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美國科技富豪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日前執行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受到全球關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生物倫理學家南希傑克爾(Nancy Jecker)和植入腦晶片設備的神經外科醫生安德魯科(Andrew Ko)質疑,包括Neuralink私募股權、沒有登記臨床研究,加上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未來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患者還恐面臨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 Neuralink於2023年9月獲准為人體試驗招募受試者,1月成功將晶片植入癱瘓人類患者體內。這項研究是利用機器人透過手術將「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植入大腦中掌管動作意圖的區域。初期目標是讓受試者單靠意念就能控制電腦滑鼠游標或鍵盤。 馬斯克表示,患者正在恢復中,已能利用意念控制電腦滑鼠。他將持續推動晶片植入人腦技術,用以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等病症,幫助肢體癱瘓的患者控制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N1腦機介面如何「介入大腦運作」? 此BCI設備僅硬幣大小,稱為N1,旨在使患者只需集中注意力即可執行操作,無需移動身體。N1設備是無線完全植入式[i],結合多種技術,可以針對單個神經元,從大腦中的數千個位置進行記錄,並對小型電池進行無線充電。 晶片植入人腦後,負責記錄並處理大腦電活動,然後將這些數據傳輸到電話或電腦等外部設備。外部設備「解碼」患者的大腦活動後,學習與使用者目的連結,例如,使用者在螢幕上移動滑鼠遊標,軟體會逐漸識別使用者想像從事特定任務時持續發生的神經放電模式,然後為使用者執行任務。 手術沒登記、私募股權 Neuralink惹議 放置在人類頭部外部的非侵入性設備早已用於臨床試驗,但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腦機介面可用於控制輪椅等設備,不只Neuralink,還有其他一些公司也在測試BCI。 Neuralink於2023年5月獲得FDA批准進行人體試驗。馬斯克於2024年1月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身為Twitter)宣布了該公司的首次人體試驗。然而,除了招募試驗對象的小冊子,有關植入晶片的資訊很少。 腦機介面有可能改變癱瘓患者的生活,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問題。專家表示,Neuralink 沒有按照醫界慣例和學術期刊的要求登記臨床研究,外界質疑其透明性[ii]。分享臨床試驗資訊的重要性在於,不僅可幫助其他研究人員了解與其研究相關領域,還能改善患者護理;學術期刊也有助導向正面結果[iii],防止研究人員習得不成功的經驗。 生物倫理學智庫黑斯廷斯中心(Hastings Center)研究員示警,馬斯克的「話題科學」雖然越來越普及,但並不是真正的實證科學[iv]。他們提醒外界不要把擁有龐大經濟利益的單位,作為唯一的資訊來源。 專家並指出,一般由政府機構或慈善團體資助的科學研究,目的是促進公共利益。然而,Neuralink 私募股權的研究模式在科學領域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會以利益為優先考量,這可能與患者的最佳利益衝突。 根據路透社報導,2022年美國農業部調查Neuralink是否涉及動物虐待[v],雖未發現違規行為。但Neuralink在2019年自行呈報一次「不良手術事件」。另外,交通部因Neuralink違反運輸危險物質(包括易燃液體)的規定而處以罰鍰。 恐遭駭、難換零件 專家提出多項質疑 腦機介面宣稱可幫助殘疾患者獨立溝通或移動,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但無論出於何種好意,醫療介入仍可能產生無法預期的後果。 對於腦機介面的安全性,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特別擔心患者身分遭竊、密碼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尤其設備號稱可讀取患者的想法,患者的自主權[vi]恐被第三方操縱。 專家指出,醫學倫理要求醫生救助患者,同時要盡量減少潛在的傷害。腦機介面除了錯誤和隱私風險,由於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可能產生不利影響[vii]。 在考慮任何侵入性醫療介入措施時,應在患者、提供者和開發者之間取得風險和益處之間的平衡。以現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準而言,永久植入晶片的好處必須巨大有效,才能證明未知風險是合理可接受的。 馬斯克發下狂言:協助人類「跟上」AI 目前Neuralink 的試驗主要針對癱瘓患者,然而馬斯克宣稱,他的腦機介面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人類,包括健康人類,「跟上」人工智慧的腳步。 專家指出,這引發了醫學倫理的另一個核心原則疑慮「正義」,如果只有富裕的公民才能獲得超強腦機融合(supercharged brain-computer synthesis),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腦機介面對於身心障礙者有幫助,但由於缺乏研究經費而逐漸變得無法使用。對於仰賴研究設備維生的患者[viii]來說,研究結束後失去存取權,恐面臨毀滅性的絕望。 這凸顯了一個棘手問題「獲得FDA全面核准前,提供早期突破性醫療介入措施,是否符合道德?」專家認為,這仍需要明確的道德和法律指引,以確保Neuralink大腦晶片等科學創新技術,能在病人權益和社會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原文出處:Elon Musk's Neuralink has concerning lack of transparency and could be vulnerable to hacking, ethicists warn   [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i]https://ssur.cc/wzyxSssL [iv]https://ssur.cc/HQKG8NQH [v]https://pse.is/5nbfam [v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2419-x [v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viii]https://ssur.cc/mg5pTqKw    

Read More

她手麻、無力「睡覺還會被麻醒」,確診腕隧道症候群!醫點名高風險群

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等 46歲林小姐任職於餐飲業,常需備料、清洗盤子、擰抹布等大量使用手部,林小姐漸漸發現手掌和手指有發麻的情形,並從原本一隻手變為雙手,尤其在騎機車時麻痛的感覺特別明顯,晚上睡覺時有時還會被麻醒,早上起床也會覺得雙手有腫脹的感覺,甚至拿碗、拿筷子時,手有無力感。就醫透過理學及神經傳導檢查,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 這些人容易發生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科董怡君醫師說明,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受到壓迫,造成手指及手掌麻痛,此外,大拇指也可能會感到無力,導致抓不穩東西,較容易發生的族群為女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高重複、高強度用到手的工作者等。 口服+注射治療緩解症狀 需搭配復健助恢復 治療腕隧道症候群,董怡君醫師表示,除了使用口服消炎止痛的藥物,還可接受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劑(如類固醇、低濃度葡萄糖水、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精準注射至正中神經的周圍,促進症狀緩解;此外,尚需配合復健治療,除了透過儀器治療減緩神經發炎,學習神經滑動運動等也有助恢復;另外,可於晚上配戴手架,減輕腕隧道中的壓力,使夜間麻痛狀況改善;最後,日常生活的習慣必須調整改善,以避免復發。 手麻原因多 盡快就醫對症下藥為上策 董怡君醫師提醒,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等,藉由神經傳導檢查可正確診斷,並配合不同治療方式,才能有效緩解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ad More

太巧!姓名、手機末三碼都相同 她領錯包裹驚動警方

2名女子同名同姓且手機末三碼相同,導致其中1人誤取對方的包裹。(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桃園市觀音區一名24歲李姓女子日前網購商品,選擇在超商取貨,卻疑似遭人冒領,昨(4)日下午15時許向大園警分局報案,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追查取貨人的車輛,發現該車主的姓名及手機號碼末三碼都與報案人李女相同,原來是同名同姓的女子請丈夫代為取貨,卻不慎誤取報案人的包裹。經通知車主到派出所後,順利將商品物歸原主,化解這場烏龍案件,也讓2名「李小姐」笑稱,「真是太巧了!」 新坡派出所表示,李女於昨日下午神情慌張走進新坡派出所報案,稱其在網路上購買商品,下午要到超商取貨的時候,發現她的商品已被人領走,她與店員再三核對資料,確認商品已不在店內,她懷疑是遭人冒領,只好向警方求助。員警獲報後前往超商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一名男子在凌晨時到店取貨成功,且店員表示取貨一定會核對證件及手機末三碼,幾乎不可能會有盜領的情形發生,員警隨即追查取貨人所駕駛的車輛,發現該車車主不僅姓名與報案人李小姐完全相同,就連手機末三碼也一模一樣,員警隨即聯繫該車車主到派出所說明。 新坡派出所進一步提到,車主接獲警方通知後,帶著拿錯的商品前往派出所,她驚訝的表示,凌晨時她將身分證交給丈夫到超商取貨,由於取貨的商品比較多,沒有現場清點就全數領回,在家核對時才發現有1件商品不是她買的,已主動聯繫賣家並預計晚點將「錯發」的商品退回,沒想到竟先接到警方的通知,才知道是取錯商品,加上自己和報案人竟同名同姓、手機末三碼也相同,如此的巧合讓兩名李小姐笑說:「真是太巧了!」兩人也對於警方的熱心協助非常感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