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停止20秒也可能是神祕罕病!國內推出法布瑞氏症案例集助早期診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位花東民眾日常生活健康、規律運動,卻不明原因經常昏倒,到醫院檢查心臟瓣膜沒阻塞、接受心導管也無誘發心律不整,再測試心臟啟動跟傳導功能也OK,即使做腦血管攝影、腦波檢查也全都正常。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任余文鍾最後植入偵測心律記錄器,經過3個月終於揪出是罕病「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作祟!為了降低患者猝死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發表最新診斷指引法布瑞氏症案例集FabryBook,期盼提升醫界對法布瑞氏症的認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法布瑞氏症為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是因負責製造α-galactosidase (a-GAL)酵素的基因缺陷引起。由於缺乏這種酵素,使得一些醣神經胺醇脂(glycosphingolipid),特別是GL-3無法被代謝,因而堆積在全身許多細胞內的細胞質及溶小體(lysosome)內。當GL-3堆積在細胞內時,會造成腎臟、心臟或腦血管病變,其中若堆積在心臟會造成心臟肥大或心律不整。 誤診心臟肥大恐預後差 法布瑞氏症案例集收錄各式症狀 余文鍾主任表示,法布瑞氏症在全球盛行率為4萬到10萬分之1,而台灣從新生兒篩檢中卻發現國人男性帶有此罕病致病基因的發生率高達1500分之1。法布瑞氏症分為典型、心臟型和腎臟型,其中8成為心臟型,患者會出現心臟肥大,逐漸心律不整,甚至猝死。通常40歲過後才會發病,早期不易診斷。 「法布瑞氏症若被誤診心臟肥厚疾病來治療,病人預後恐非常糟!」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解說,由於法布瑞氏症臨床症狀表現不一,常讓診斷陷入困境,因此FabryBook囊括了全台心臟科醫師的經驗,收錄最全面的臨床表現,從患者發病到診斷,幫助醫師從症狀及家族史搜索出蛛絲馬跡,不僅限於台灣,也期許讓全世界只要有法布瑞氏症的地方,都可以受惠於FabryBook,讓醫師更早可以發現這些高風險族群,也可以讓患者更早接受到正確的治療方式。 嚴重恐中風、猝死 罕病治療策略曝光 台灣40、50歲以上民眾發生心臟肥厚的比例高於其他國家。法布瑞氏症患者對於傳統的治療較無效,如果沒有及早確診,相當危險。余文鍾醫師說明2大治療策略: 治療症狀 包括心律不整治療、裝設心律調節器、標準心臟衰竭治療,而目前主流治療為酵素替代療法,透過注射特定蛋白質針劑來改善患者症狀。 矯正基因 由於此病為遺傳性疾病,透過矯正基因可從源頭治療,目前尚在開發中。 最新診斷指引 守護法布瑞氏症患者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文鍾表示,過往大家對於法布瑞氏症經驗較少,但現在已知台灣是好發區域,因此學會編撰診斷指引「FabryBook」法布瑞氏症案例集完整收錄了法布瑞氏症的疾病介紹、患者案例與治療概況,期盼全面提升醫界認知,此疾病雖然罕見、嚴重,但是能夠妥善治療,不僅提供專業醫師團隊更全面的治療指引,也給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療,得以改善症狀與生活品質,活得更愉快、更長久。 法布瑞氏症分為典型、心臟型和腎臟型,其中8成為心臟型,患者會出現心臟肥大,逐漸心律不整,甚至猝死。通常40歲過後才會發病,早期不易診斷。

Read More

旅館擄人案傷者不治身亡 警火速逮犯嫌2人到案

警方循線在案發後10小時內,鎖定犯嫌行蹤,於平鎮區將邱男和吳女兩人緝捕到案。(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發生在昨(10)日的旅館擄人案,緊急送醫的陸男經搶救後仍不治身亡,警方循線在案發後10小時內,鎖定犯嫌行蹤,於平鎮區將邱男和吳女兩人緝捕到案,訊後依殺人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退房時間到,3人並未歸還房卡就離開。(圖/讀者提供) 據了解,陸男於9日和邱男與吳女3人一同進入汽車旅館,從監視器看當下並無異樣,昨(10)日退房時間到,3人並未歸還房卡就離開,旅館人員進入查看才發現屋內留有大片血跡,趕緊向轄區警方報案。警方獲報後積極追查,調閱監視器畫面後查知,涉案的車輛逃至新北市樹林區吉祥街一帶,並發現陸男遭遺棄在路邊意識不清,立即通知救護車送往新北亞東醫院急救,但最後仍不治身亡。 警方循線在案發後10小時內,鎖定犯嫌行蹤,於平鎮區將邱男和吳女兩人緝捕到案。(圖/讀者提供) 經查,32歲的邱姓主嫌和死者兩人為朋友關係,和吳女3人相約到旅館聚會,之後疑似因8萬元的財務糾紛引發衝突,邱男將死者打傷後,沒有即時送醫,將他載到新北市樹林區後丟包在路邊,隨後畏罪逃逸,導致死者延誤送醫不治身亡,同行的吳女被逮時喊冤表示,自己只是陪同前往飲酒作樂,並沒有參與犯案。警方表示,詳細死因將由檢方相檢釐清,訊後將兩人依殺人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桃園土地公文化館7歲生日 張善政祝福市民平安吉祥

桃園市長張善政說,市府會持續努力保存並發揚土地公信仰文化。(圖/李春台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0)日下午前往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出席「《土地公做牙趴》土地公文化館七周年館慶」。張善政表示,為慶祝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成立7周年,市府結合農曆2月2日土地公聖誕日,於3月9日、10日連續2日辦理館慶活動,安排一系列手作體驗及精彩表演,為土地公過生日,鼓勵市民朋友一同來感受土地公文化與生活的關聯性、體驗桃園推廣土地公文化的努力,相信大小朋友都能滿載而歸。 張善政指出,桃園是全台灣土地公福德祠最多的縣市,代表桃園鄉親對於土地的尊重及熱愛,市府也會持續努力保存並發揚土地公信仰文化。張善政也肯定桃園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蘇家明當年擔任市議員時,積極催生設立土地公文化館,開館7年來,土地公文化館已舉辦424場親子教育活動及29檔特展,吸引近百萬人次到訪,成為市民享受在地文化及親子活動的好場域。 《土地公做牙趴》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七周年館慶。(圖/李春台攝) 此次土地公文化館館慶活動,張善政進行祈福儀式,並發放平安金、平安禮予現場市民朋友,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文化局表示,土地公信仰代表著土地的豐饒與財富,每月初二、十六準備供品祭拜土地公的習俗稱為「做牙」,而每年農曆2月2日土地公生日即為「頭牙」;今(113)年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舉辦七周年館慶「做牙趴」,安排妝點糖霜平安龜餅乾、歌仔戲教唱等親子互動課程為土地公暖壽,館方亦邀請桃園市國樂團、大溪國小舞獅隊、金鴻醒獅團、桃園社區大學歌仔戲表演,共同為土地公慶生。 桃園市長張善政發放平安金、平安禮予現場市民朋友。(圖/李春台攝)

Read More

桃觀旅局積極輔導業者合法化 全國首件既有農牧用地露營場誕生

全國首件既有農牧用地合法露營場本月初終於在桃園誕生。(圖/觀旅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經過了一年半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努力輔導,全國首件既有農牧用地合法露營場本(3)月初終於在桃園誕生,桃園市觀光旅遊局長周柏吟表示,繼去(112)年4月桃園核發全國第一件農牧用地露營場土地使用許可,他們再度開啟露營場合法化的另一個里程碑,在全國1672家既有的未合法露營場中,率先成功輔導位於復興區農牧用地上的既有露營場Kiwi Camping休閒露營區通過第二階段合法設置登記。 周柏吟進一步說明,桃園有151家既有露營場,其中8成位於復興區山區的農牧用地或林業用地,受到許多先天環境條件的限制,露營場合法的困難度很高,涉及農業、建管、環保、消防、原民、地政及水土保持等法規,而既有露營場由於原本已有部分設施設置,相較於從素地開始規劃的新設露營場,合法的難度又更高,此段時間光是市府跨局處的各種大小會議、討論及會勘就開了近百場,共同研擬簡化審查程序、現地勘查輔導及聯合會審,才能讓露營場合法化輔導過程能順利進展。 桃園有151家既有露營場,其中8成位於復興區山區的農牧用地或林業用地。(圖/觀旅局提供) 周柏吟也提到,由於國內的露營場大部分位於農牧及林業用地上,無法符合土地使用管制規定,故大多數均未能合法設置,內政部於111年7月修法,同時交通部亦修訂「露營場管理要點」,開放1公頃以下非都市土地的農牧用地及林業用地在低度開發且符合安全、環保等前提下,有條件容許設置露營設施,分為2階段申請,露營場需先取得第一階段土地使用許可後,才能繼續辦理水保計畫、建照及使照申請並依環保法規設置廢汙水處理設施,待取得水保完工證明、建物使用執照、設置完成廢汙水處理設施及園區廢汙水接管,並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後,方可申請辦理第二階段露營場設置登記。 觀旅局為了積極協助業者合法化,去年初即成立跨局處露營場輔導小組及專業輔導團。(圖/觀旅局提供) 周柏吟接著表示,觀旅局為了積極協助業者合法化,去年初即成立跨局處露營場輔導小組及專業輔導團,手把手輔導業者提出申請,並邀集市府各相關局處共同現勘及會審,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桃園露營場合法化進度超前,目前已輔導76家業者提出申請、22家通過第一階段露營場土地使用許可,今年將持續進行系列輔導措施,包含免費協助既有露營場業者撰寫第一階段申請書、現地個案輔導、製作第二階段露營場設置登記申請計畫書參考範本、建置露營場空拍資料庫、輔導團隊駐點、LINE@、諮詢專線、官方網站專區、辦理法規說明及露營場申設經驗交流研討會等,希望能更加速協助桃園的露營業者朝向合法化邁進。 周柏吟也指出,Kiwi休閒露營區位於復興區羅浮里高坡部落,緊鄰北橫交通方便,露營場長期深耕環境,保留了許多自然林木,到處都是林木蔥鬱,生態資源豐富,營位包區分層分區,不互相干擾,走出帳篷就能遠眺遠山美景,制高點還有機會看到雲霧繚繞的迷人模樣,從日出、夕陽、夜景到雲海都有不同獨特之美,目前露營區保留有大部分農作物墾殖區,也以自然農法有機栽培各種咖啡、樹葡萄、蜜柚、五月桃及土鳳梨等,邀請民眾一起來感受與大自然共生的露營體驗旅遊。 Kiwi休閒露營區經營人李老闆說,在申請露營場合法化的過程中,非常感謝市府團隊的努力輔導,提供非常多的專業討論及法規資源的諮詢,對於中央部會在露營場法規的修法也主動给予第一手的訊息並積極的協助。尤其第二階段申請牽涉建築、水保及污水處理設置工程,更深刻體會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所以做好水土保持及廢污水處理都是市府要求的重點工程,他們都有社會責任一定要確實做好,露營場才能與環境共存,大家都不希望因露營活動而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市府的露營場輔導審查工作很辛苦,他也鼓勵其他露營場,要相信政府對於推動露營場合法的決心,鼓勵露營場業者要積極配合,因為唯有取得合法,才能讓環境永續,讓政府施政推動、露營遊客安全及露營場營運利益更有保障,共創三贏,更提升台灣整體露營品質。 全國原住民族露營協會理事長游國慶談到,在市府積極輔導之下,終於完成全國首家既有露營場的合法登記。從去年初開始輔導的過程當中,既有露營場業者們就深深感受到市府團隊友善積極、勇於承擔的態度,也因應露營場不同的樣態,不斷的與在地業者及原露協會溝通意見,並適時向交通部反映建言,使中央與地方達成共識,並滾動式檢討法令,讓既有露營場能真正有效納管。原鄉觀光發展、在地露營深耕一直是原露協會不斷努力的目標,在露營場有限度的開發與管理之下,他們看見許多部落青年回流,使露營與在地產業結合,有效的帶動部落經濟,許多地方已發展出多元特色的露營場,相信未來在觀旅局積極有效的輔導之下,露營將成為北橫觀光的亮點動能,期盼打造桃園露營部落村的觀光意象。 周柏吟提及,桃園各區域都有各種不同特色、類型的露營場,大溪、龍潭的露營場適合與休閒農業結合,發展以農事體驗為主題的遊程,而北橫沿線及拉拉山,則是北台灣的世外桃源、山林秘境,露營場可結合登山健行、森林療癒、生態觀察、泰雅原民文化體驗等活動,都具有相當大的觀光潛力,而我們想讓露營成為桃園旅遊的重要亮點,第一步必須得先讓露營場合法化,我們將帶領桃園的露營業者繼續朝向合法的目標邁進,這是市府責無旁貸的任務,後續也將接續透過評鑑制度及優質化輔導來提升露營場品質,逐步整合桃園露營場的優勢與觀光資源,讓市府與業者們可以共創露營市場榮景,也帶給遊客更多嶄新的旅遊體驗與優質服務。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職場體驗暨招募活動 助中高齡者順利就業

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與王品集團攜手合作辦理職場體驗暨招募活動,吸引許多壯世代報名。(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鼓勵更多壯世代踴躍投入職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與王品集團攜手合作辦理職場體驗暨招募活動,今(113)年度首場於3月8日在享鴨桃園同德店辦理,當天吸引許多壯世代報名,對於可「先體驗、再面試」充滿興趣,活動結束後都十分滿意,3、4月桃竹苗區分別還有多場專案徵才活動,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桃竹苗分署表示,此次王品集團招募活動特別為中高齡量身訂作專屬友善職缺,依中高齡員工特性進行工作流程改善,並針對上班時間予以彈性調整,提升中高齡者的就業意願及媒合率。活動中除了讓求職者體驗職務實作機會外,另還安排在職中高齡伙伴進行工作內容分享及說明。 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透過體驗徵才活動,讓求職者實地了解工作內容。(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參與活動的王小姐說,「桃分署及王品提供這個機會,讓她可以實際接觸餐飲工作內容,從一開始擔心無法勝任到逐漸適應,減少她對職場的焦慮感,並從中與其他中高齡者相互交流、分享,讓她充滿信心可以在工作上找到自己的價值。」在場其他壯世代心有戚戚焉,互相勉勵彼此重回職場,迎向事業第二春。 桃竹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辦理體驗徵才活動面試。(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致力推動銀髮就業政策與倡議活動,並持續拓展與企業的多元徵才合作模式,共同建置友善職場環境;在民眾端,從諮詢、媒合、職前及在職訓練等全面服務。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持續推動職場體驗活動並搭配職務再設計、工作環境調整或提供彈性工時等措施,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順利就業。 桃竹苗分署提到,為提升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勞動力,勞動部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等各項措施,支持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鼓勵雇主進用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並建置「45+就業資源網」,整合所有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相關資源,讓民眾及雇主可查詢相關資訊及隨時掌握職缺最新訊息。另外,銀髮中心於3月及4月皆有職場體驗活動,分別為3月21日新竹場知名美商賣場徵才、4月19日竹北場全家便利商店徵才、4月26日桃園場瓦城集團徵才,歡迎有興趣的中高齡及高齡者致電桃竹苗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洽詢電話03-5583456報名,或線上報名登記。

Read More

桃文化局3/16舉辦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說明會 即起報名開跑

桃園市文化局將舉辦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說明會。(圖/文化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文化局為了讓市民初步認識文化資產保存法針對傳統表演藝術的相關內容,將於今本(3)月16日下午2時,特別選在桃園信仰中心景福宮旁的歷史建築—大廟口派出所二樓,舉辦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說明會,分享目前普查階段性的調查成果,進一步讓民眾認識文化資產內涵下傳統與現代表演藝術的不同。 文化局表示,此次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預計遍訪13個行政區,調查桃市境內傳統表演藝術團體運作現況。目前桃園仍在運行的傳統表演藝術種類,有北管、客家八音、布袋戲、歌仔戲、客家戲、雜技等等,其中數量最多的傳統表演藝術團體,則以北管最具代表性。 此外,文化局提到,為使民眾有機會認識北管戲曲之美,說明會第二階段將邀請桃市年輕輩北管藝師們,以邊演邊教的小型戲曲沙龍的方式,呈現《白兔記》中〈斬瓜〉一折,描述瓜精奉御旨來到劉高瓜園,埋藏兵書、寶劍等待劉高前來。劉高遭兄嫂設計前到瓜園斬瓜精,將瓜精打得落荒而逃,並發現兵書、寶劍之後,遂前往邠州投軍的故事,藉以讓民眾體驗北管音樂及唱腔之美。 文化局補充,該場說明會採預先線上報名制,即日起至3月16日為止,活動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對於桃市傳統藝術有興趣之市民,敬請提早報名,詳情可至文化局臉書查詢。

Read More

桃園人限定!中壢監理站:參加機車駕訓班最多可拿2600元

中壢監理站鼓勵脊髓損傷及肢體障礙民眾接受完整機車駕駛訓練再考駕照。(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新竹區監理所今(113)年持續配合交通部推動機車考照上駕訓班補助1300元,另桃園市政府再加碼補助參加桃園市駕訓班訓練並考取駕照之學員1300元,總共補助2600元,名額有限,中壢監理站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同時也鼓勵脊髓損傷及肢體障礙民眾接受完整機車駕駛訓練再考駕照,因而考取駕照的傷友在今年11月30日前可獲市府全額補助費用。 中壢監理站站長吳金全提及,脊髓損傷及肢體障礙民眾至桃園市中壢區太子駕訓班或中央駕訓班參加機車駕駛訓練課程並考取駕照,市府補助期間自今年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限時優惠,名額有限,敬請把握。中壢監理站將持續秉持安全、效率、專業、創新的核心價值,為民眾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中壢監理站鼓勵機車駕駛人參加駕駛訓練,培養機車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及正確駕駛習慣。(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中壢監理站補充,為降低機車傷亡事故,機車駕訓補助自108年起開始推動,經交通部公路局統計至去年,違規風險更降低至59%、肇事風險降低至36%,成效顯著,顯現出機車駕訓對於增加駕駛人之交通安全觀念、技巧確有其成效;藉由鼓勵機車駕駛人參加駕駛訓練,培養機車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則及正確駕駛習慣,並養成防禦駕駛及責任駕駛之觀念,期能降低機車騎士之傷亡。 脊髓損傷及肢體障礙民眾至太子駕訓班或中央駕訓班參加機車駕駛訓練課程並考取駕照,桃園市政府全額補助費用。(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Read More

全國青農運動會熱情登場 桃園達成三連霸

桃園青農代表隊連續三連霸勇奪冠軍,再次為桃園爭光。(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今(113)年全國青農座談暨運動會於3月9、昨(10)日兩天在台南市麻豆區舉行,桃園市青農聯誼會推派全市青農健將組成代表隊,市長張善政感謝青農代表隊全力以赴,連續三連霸勇奪冠軍,再次為桃園爭光。 農業局表示,桃園青農路跑比賽拔得頭籌並不是新鮮事,從111年全國青農座談暨運動會第1屆舉辦以來,桃園青農意志堅定,已第三年奪冠。桃園青農大隊長廖俊融說,「其實我們壓力很大,其他縣市青農也很有實力,只是我們真的很想把冠軍留在桃園。」就是這種榮譽感和不認輸的精神,讓桃園青農總在各類型農業競賽脫穎而出,如在青農領航全國青農團隊合作獎比賽中,桃園隊也榮獲第一名佳績,再次顯示桃園青農的團隊活力,桃園青農都會盡一切力量把榮耀搬回來。這次的帶隊的桃園市農會主任林羅生也深以桃園青農的凝聚力和創新力為傲。 桃園青農榮獲第一名佳績,再次顯示團隊活力。(圖/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進一步提及,全國第1個青農聯誼會就是由桃園青農組成,陸續也再成立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等團體,尤其在去年由桃園市政府輔導成立「桃園智慧農耕團」後,除了共享省工農機,更逐步朝向科技農業邁進。張善政表示,桃園市青農一直勇往直前整裝待發,這次路跑活動由桃園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廖俊融帶領21位青年農民出擊,桃園青農平時務農,腦力體力極佳,在廖俊融帶領下,團隊相當有默契,一舉再度得冠,為桃園爭光。 農業局長陳冠義提到,「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更遠」,為了活絡桃青農的感情,桃園青年農民聯誼會發揮十足功能,市府、桃園市農會平時辦理推廣研習、教育訓練,提升青農間凝聚力。有了去年的好成績,桃園青農個個蓄勢待發,今年度再次組隊參與全國性的活動與競賽,讓桃園農民走出桃園,增進與其他縣市青農們互動,透過經驗分享,減少農業經營困難與問題,透過團隊合作實務經驗分享,展現桃園農業團結力與活力,期望成為各縣市標竿學習典範,帶動更多青農挑戰農業新可能,協同合作、共榮發展。

Read More

女孩成長路程 別忽略穿對內衣這一步

一般女孩性徵發育從胸部開始,最明顯的症狀之一是乳頭和乳暈開始變化,乳房也會逐漸變大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乳房檢查不是大人的專利,近年來,兒童性發育提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常見家長們備感疑慮不安,擔心是否性早熟而影響日後身高與生活、甚至憂心是否因為腫瘤或環境荷爾蒙造成性早熟現象。而正常發育下,女孩比男孩發育期更有明顯的徵象,像是胸部發育是最早開始的青春期徵象,那麼何時該為她們挑選內衣,以及穿著哪種款式最適合? 穿對內衣是父母陪伴成長過程的重要一環。 了解女孩第二性徵 成長過程不困擾 一般女孩性徵發育從胸部開始,最明顯的症狀之一是乳頭和乳暈開始變化,乳房也會逐漸變大。根據小森林兒科診所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許鈺敏醫師提到,女孩乳房發育通常落在8-11歲之間開始,隨著近年的青春期越發提早,有些女孩在8歲開始,若有早於8歲之發育,則應就醫謹慎評估是否有性早熟問題。 女孩們第一個胸部發育性徵,會在乳房底下因乳腺纖維組織增生而出現小小的硬塊,乳頭處則會顯著突起,這時胸部會有發癢或作痛的狀況。由於一開始的女性賀爾蒙分泌量不多,胸部有可能單側先發育,也有大小不均勻的徵象。 第二階段乳暈進一步變大突起,其中會出現小小的濾泡組織,乳房則發育到下方開始出現陰影,這時因為乳房持續發育,穿著一般T恤已有明顯的輪廓,考慮到女孩們的身心發展,此時已建議穿著內衣。 接著乳房持續發育,乳暈發育更加膨大,胸部變得十分明顯,此時落在胸部發育後的2年到2年半,約11歲半開始,就是初經來潮的時期,而身高成長速度則會顯著慢下來。 ▲黛莉貝爾提供 歐美不穿內衣好自在 女孩挑對內衣更舒適 上述第二階段乳房的輪廓逐漸成長明顯,開始需要內衣,而在歐美提倡舒適、自在不穿內衣的態度下,不喜愛穿內衣的女孩是否也適用呢? 醫生建議讓她們挑選適合的內衣,從中建立健康的青春期意識與自我認同,並且於跟家長討論的過程中了解內衣對於胸部的支撐與保護功能,這些都可以幫助女孩們更早且自信面對青春期。 許鈺敏醫生分享8-10歲是胸部發育觸痛期也是黃金發育期,上述提到此時乳頭凸起、乳輪下圍有小硬塊,穿衣服會有痕跡,避免她們因害羞而造成駝背,此時挑選內衣原則可找舒適的莫代爾棉,有些孩子肌膚敏感,可選擇有SGS檢測符合紡織品安全規範的材質,設計上有護胸布料,可呵護剛發育敏感的乳頭,減少穿衣痕跡及摩擦,這時期的孩子還未有穿內衣的習慣,選擇可調整肩帶的成長內衣,可以更符合身形,讓孩子活動自在無束縛感,背部可以選擇加高設計的款式,減少駝背的出現,從小養成健康的姿勢體態。 第二階段10-13歲是乳輪發育期,因為雌激素刺激,乳腺組織持續增生和腫脹,這時候乳腺明顯、胸型微隆起,在活動過程中易有乳腺的拉扯造成疼痛不適,也可能因皮膚撐開導致發癢;且因乳暈和乳頭突起,跑動時易與衣物造成摩擦,因此這階段可選擇有立體剪裁、預留發育空間的款式,加上脅邊雙摺加寬、腋下包覆設計,避免跑動時的摩擦不適以及後續可能產生的腋下黑色素沉積。 而這階段因胸型隆起穿制服也會更明顯,穿著成長型內衣可讓她們內搭制服時自信挺胸。 吾家有女初長成 父母重要的這一步 胸部發育階段是女孩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除了身體變化外,可能面臨心理上的困惑,她們或許會感到不安、不自在或者害羞,這時父母的正向引導和理解支持很重要,協助她們了解胸部發育是自然的生理過程,提升對身體的自我認同感、穩定情緒,並鼓勵她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睡眠充足、規律運動,最重要的!鼓勵她們習慣穿著合適的內衣,都有助於女孩們擁有健康和舒適的身心狀態!

Read More

靜脈曲張不僅外觀受影響 醫師曝更有猝死、休克可能!

袁于婷醫師建議,靜脈曲張屬於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民眾可以尋求心臟血管外科治療,不過有些患者可能會有傷口、外觀等問題,需要聯合醫美、整形外科、皮膚科等一同治療照護,所以建議可以選擇多專科的醫療院所求診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靜脈曲張是一種相當常見的下肢靜脈疾病,許多人都知道靜脈曲張會使皮膚出現蜘蛛網狀、蚯蚓樣的血管,認為這影響不大,頂多只會影響外觀而已不需要治療,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雅丰麗緻診所袁于婷醫師分享,曾有位56歲男性個案,本身是鵝肉攤老闆,長年久站但工作環境較熱,沒有想過要穿彈性襪保養,或休息時抬腿、運動,後來嚴重靜脈曲張,皮膚潰爛、搔癢,自行塗藥半年左右症狀越來越嚴重,後來求診透過雷射、傷口清創及後續傷口照護約1-2個月左右,傷口才漸漸癒合。 靜脈曲張有「這些」症狀 嚴重可能猝死、休克 久站、久坐長期維持一定姿勢,很有可能會導致靜脈曲張。袁于婷醫師表示,80%以上的病人,從外觀就可看到腳上血管異常突起,出現有如蚯蚓、蜘蛛絲般的血管。 不過,靜脈曲張除了會有外觀上的影響,事實上還有許多不同的症狀。袁于婷醫師指出,由於靜脈曲張主要是血液流通不佳堆積在下肢所致,因此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脹、腳腫,可能還會覺得腳癢,有皮膚發炎、濕疹等問題出現。 另外,患者可能也會覺得腳麻木、疼痛、抽筋,或是腳上出現潰瘍傷口、傷口潰爛不易癒合等情形。雅丰麗緻診所袁于婷醫師提到,若傷口潰爛無法癒合,情況久了甚至有可能感染骨頭內部造成骨髓炎,後果不堪設想。 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血栓的產生,袁于婷醫師表示,當血液堆積、凝固產生血栓,它會造成血栓靜脈炎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而且血栓可能會隨著靜脈系統循環跑到肺部導致「肺栓塞」,影響呼吸產生生命危險,也有可能因此阻礙血液回流到心臟造成休克、猝死。 袁于婷醫師強調,靜脈曲張發生率很高,50歲以上大概超過一半都有,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呼籲民眾不要忽視靜脈曲張,它不只是外觀問題而已,當有腳脹、不舒服時其實就可以尋求專業協助。 靜脈曲張需客製化治療 更要保養預防復發 目前,靜脈曲張有很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除了傳統手術外,袁于婷醫師提到,如果屬於初期靜脈曲張,症狀不嚴重,只有蜘蛛絲狀血管時,可以透過硬化劑、體表雷射等治療,如果是牽涉到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等深層血管的靜脈曲張,可以使用超級膠水、血管內雷射等治療。 透過這些治療方法,可以讓已經失去功能的患處血管萎縮、封閉,讓血液不再經過,避免血栓產生。不過治療方法這麼多,民眾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呢? 心臟血管外科袁于婷醫師表示,每個治療方法都有其適用範疇,通常醫師會先安排血管超音波檢查,再評估血管走向、發炎情形、傷口位置、症狀等,考量病人本身的身體狀態(如:是否有過敏體質)、訴求(如:是否在意美觀、是否能配合治療保養)等,量身訂做客製化的治療計畫。 因此,民眾若有靜脈曲張的問題,應盡早就醫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治療方法。雅丰麗緻診所袁于婷醫師建議,靜脈曲張屬於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民眾可以尋求心臟血管外科治療,不過有些患者可能會有傷口、外觀等問題,需要聯合醫美、整形外科、皮膚科等一同治療照護,所以建議可以選擇多專科的醫療院所求診。 不過,除了治療外,後續保養也相當重要,袁于婷醫師提醒,民眾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避免靜脈曲張復發: 穿彈性襪(醫療型靜脈曲張襪) 睡前抬腿 適度運動、伸展肌肉 避免太鹹的食物,以免水腫、循環系統負擔增加 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避免久坐、久站、久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