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兒美館4/3試營運 建築師山本理顯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山本理顯秉持「遊樂化的展館、景觀化的建築」設計理念,打造出將於下個月開館試營運的兒美館。(圖/桃美館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被稱為桃園市中壢區青埔特區最美的一道風景,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其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昨(5)日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2024年度普立茲克建築獎。山本理顯秉持「遊樂化的展館、景觀化的建築」設計理念,打造出屬於桃園市民的桃美館,以及將於下個月開館試營運的桃園兒美館。 桃美館表示,兩館外觀可見自然「山丘」概念的斜屋頂、白盒子的概念箱型空間、以及柔軟曲線的遮陽板外牆,內部則呈現大面積的玻璃採光以及大跨度展覽空間,透過直線、曲線簡潔有力的線條語彙,構成桃美館與兒美館的建築外觀,未來兩館將有空中廊道可連接,並與桃美館轄下的橫山書法藝術館形成藝術聚落。 兒美館進入最後籌備階段,將於4/3與大家見面。(圖/桃美館提供) 文化局主任秘書暨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提到,恭喜美術館建築師山本理顯獲獎,未來該館會以美的欣賞以及美的體驗為基礎,向下紮根並深化民眾美學素養作為桃美館的核心價值,向上推動美感教育發展並滋養生活之美,為該館的首要任務。無論藝術創作者或民眾都將參與美術館活動視為一項藝文休閒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期待即將在4月3日起試營運的兒美館。 桃美館會以美的欣賞以及美的體驗為基礎,向下紮根並深化民眾美學素養作為該館的核心價值。(圖/桃美館提供) 桃美館補充,兒美館進入最後籌備階段,將於今(2024)年年4月3日與大家見面,正在興建中的桃美館則預計在2026年底完工,透過桃美館群的逐步完善,三館所形成的充沛藝術文化能量將為國都之門桃園市帶來嶄新風貌,詳情可至桃美館官網、臉書查詢。

Read More

馬斯克Neuralink晶片植入人腦 專家指多項疑點:恐遭駭客攻擊

美國科技富豪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日前執行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受到全球關注。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美國科技富豪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日前執行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受到全球關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生物倫理學家南希傑克爾(Nancy Jecker)和植入腦晶片設備的神經外科醫生安德魯科(Andrew Ko)質疑,包括Neuralink私募股權、沒有登記臨床研究,加上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未來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患者還恐面臨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 Neuralink於2023年9月獲准為人體試驗招募受試者,1月成功將晶片植入癱瘓人類患者體內。這項研究是利用機器人透過手術將「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植入大腦中掌管動作意圖的區域。初期目標是讓受試者單靠意念就能控制電腦滑鼠游標或鍵盤。 馬斯克表示,患者正在恢復中,已能利用意念控制電腦滑鼠。他將持續推動晶片植入人腦技術,用以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等病症,幫助肢體癱瘓的患者控制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N1腦機介面如何「介入大腦運作」? 此BCI設備僅硬幣大小,稱為N1,旨在使患者只需集中注意力即可執行操作,無需移動身體。N1設備是無線完全植入式[i],結合多種技術,可以針對單個神經元,從大腦中的數千個位置進行記錄,並對小型電池進行無線充電。 晶片植入人腦後,負責記錄並處理大腦電活動,然後將這些數據傳輸到電話或電腦等外部設備。外部設備「解碼」患者的大腦活動後,學習與使用者目的連結,例如,使用者在螢幕上移動滑鼠遊標,軟體會逐漸識別使用者想像從事特定任務時持續發生的神經放電模式,然後為使用者執行任務。 手術沒登記、私募股權 Neuralink惹議 放置在人類頭部外部的非侵入性設備早已用於臨床試驗,但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腦機介面可用於控制輪椅等設備,不只Neuralink,還有其他一些公司也在測試BCI。 Neuralink於2023年5月獲得FDA批准進行人體試驗。馬斯克於2024年1月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身為Twitter)宣布了該公司的首次人體試驗。然而,除了招募試驗對象的小冊子,有關植入晶片的資訊很少。 腦機介面有可能改變癱瘓患者的生活,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問題。專家表示,Neuralink 沒有按照醫界慣例和學術期刊的要求登記臨床研究,外界質疑其透明性[ii]。分享臨床試驗資訊的重要性在於,不僅可幫助其他研究人員了解與其研究相關領域,還能改善患者護理;學術期刊也有助導向正面結果[iii],防止研究人員習得不成功的經驗。 生物倫理學智庫黑斯廷斯中心(Hastings Center)研究員示警,馬斯克的「話題科學」雖然越來越普及,但並不是真正的實證科學[iv]。他們提醒外界不要把擁有龐大經濟利益的單位,作為唯一的資訊來源。 專家並指出,一般由政府機構或慈善團體資助的科學研究,目的是促進公共利益。然而,Neuralink 私募股權的研究模式在科學領域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會以利益為優先考量,這可能與患者的最佳利益衝突。 根據路透社報導,2022年美國農業部調查Neuralink是否涉及動物虐待[v],雖未發現違規行為。但Neuralink在2019年自行呈報一次「不良手術事件」。另外,交通部因Neuralink違反運輸危險物質(包括易燃液體)的規定而處以罰鍰。 恐遭駭、難換零件 專家提出多項質疑 腦機介面宣稱可幫助殘疾患者獨立溝通或移動,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但無論出於何種好意,醫療介入仍可能產生無法預期的後果。 對於腦機介面的安全性,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特別擔心患者身分遭竊、密碼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尤其設備號稱可讀取患者的想法,患者的自主權[vi]恐被第三方操縱。 專家指出,醫學倫理要求醫生救助患者,同時要盡量減少潛在的傷害。腦機介面除了錯誤和隱私風險,由於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可能產生不利影響[vii]。 在考慮任何侵入性醫療介入措施時,應在患者、提供者和開發者之間取得風險和益處之間的平衡。以現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準而言,永久植入晶片的好處必須巨大有效,才能證明未知風險是合理可接受的。 馬斯克發下狂言:協助人類「跟上」AI 目前Neuralink 的試驗主要針對癱瘓患者,然而馬斯克宣稱,他的腦機介面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人類,包括健康人類,「跟上」人工智慧的腳步。 專家指出,這引發了醫學倫理的另一個核心原則疑慮「正義」,如果只有富裕的公民才能獲得超強腦機融合(supercharged brain-computer synthesis),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腦機介面對於身心障礙者有幫助,但由於缺乏研究經費而逐漸變得無法使用。對於仰賴研究設備維生的患者[viii]來說,研究結束後失去存取權,恐面臨毀滅性的絕望。 這凸顯了一個棘手問題「獲得FDA全面核准前,提供早期突破性醫療介入措施,是否符合道德?」專家認為,這仍需要明確的道德和法律指引,以確保Neuralink大腦晶片等科學創新技術,能在病人權益和社會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原文出處:Elon Musk's Neuralink has concerning lack of transparency and could be vulnerable to hacking, ethicists warn   [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i]https://ssur.cc/wzyxSssL [iv]https://ssur.cc/HQKG8NQH [v]https://pse.is/5nbfam [v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2419-x [v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viii]https://ssur.cc/mg5pTqKw    

Read More

她手麻、無力「睡覺還會被麻醒」,確診腕隧道症候群!醫點名高風險群

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等 46歲林小姐任職於餐飲業,常需備料、清洗盤子、擰抹布等大量使用手部,林小姐漸漸發現手掌和手指有發麻的情形,並從原本一隻手變為雙手,尤其在騎機車時麻痛的感覺特別明顯,晚上睡覺時有時還會被麻醒,早上起床也會覺得雙手有腫脹的感覺,甚至拿碗、拿筷子時,手有無力感。就醫透過理學及神經傳導檢查,確診為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 這些人容易發生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科董怡君醫師說明,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受到壓迫,造成手指及手掌麻痛,此外,大拇指也可能會感到無力,導致抓不穩東西,較容易發生的族群為女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高重複、高強度用到手的工作者等。 口服+注射治療緩解症狀 需搭配復健助恢復 治療腕隧道症候群,董怡君醫師表示,除了使用口服消炎止痛的藥物,還可接受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劑(如類固醇、低濃度葡萄糖水、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精準注射至正中神經的周圍,促進症狀緩解;此外,尚需配合復健治療,除了透過儀器治療減緩神經發炎,學習神經滑動運動等也有助恢復;另外,可於晚上配戴手架,減輕腕隧道中的壓力,使夜間麻痛狀況改善;最後,日常生活的習慣必須調整改善,以避免復發。 手麻原因多 盡快就醫對症下藥為上策 董怡君醫師提醒,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到壓迫、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等,藉由神經傳導檢查可正確診斷,並配合不同治療方式,才能有效緩解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ad More

太巧!姓名、手機末三碼都相同 她領錯包裹驚動警方

2名女子同名同姓且手機末三碼相同,導致其中1人誤取對方的包裹。(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桃園市觀音區一名24歲李姓女子日前網購商品,選擇在超商取貨,卻疑似遭人冒領,昨(4)日下午15時許向大園警分局報案,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追查取貨人的車輛,發現該車主的姓名及手機號碼末三碼都與報案人李女相同,原來是同名同姓的女子請丈夫代為取貨,卻不慎誤取報案人的包裹。經通知車主到派出所後,順利將商品物歸原主,化解這場烏龍案件,也讓2名「李小姐」笑稱,「真是太巧了!」 新坡派出所表示,李女於昨日下午神情慌張走進新坡派出所報案,稱其在網路上購買商品,下午要到超商取貨的時候,發現她的商品已被人領走,她與店員再三核對資料,確認商品已不在店內,她懷疑是遭人冒領,只好向警方求助。員警獲報後前往超商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一名男子在凌晨時到店取貨成功,且店員表示取貨一定會核對證件及手機末三碼,幾乎不可能會有盜領的情形發生,員警隨即追查取貨人所駕駛的車輛,發現該車車主不僅姓名與報案人李小姐完全相同,就連手機末三碼也一模一樣,員警隨即聯繫該車車主到派出所說明。 新坡派出所進一步提到,車主接獲警方通知後,帶著拿錯的商品前往派出所,她驚訝的表示,凌晨時她將身分證交給丈夫到超商取貨,由於取貨的商品比較多,沒有現場清點就全數領回,在家核對時才發現有1件商品不是她買的,已主動聯繫賣家並預計晚點將「錯發」的商品退回,沒想到竟先接到警方的通知,才知道是取錯商品,加上自己和報案人竟同名同姓、手機末三碼也相同,如此的巧合讓兩名李小姐笑說:「真是太巧了!」兩人也對於警方的熱心協助非常感謝。

Read More

桃園水患自主防災連7年獲中央肯定 紀錄片摘好萊塢最佳短片電影獎

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榮獲好萊塢最佳短片電影獎。(圖/水務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經濟部水利署於今(113)年2月底頒布去年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直轄市、縣(市)政府評鑑結果,桃園市此屆也再次獲選全國6大績優城市殊榮;桃園不僅為此屆北部地區唯一獲獎縣市,更是連續7年被評鑑為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績優縣市,展現出市府與防災社區共同努力之成果。 水務局說明,該局積極媒合桃園企業參與社區防災工作,目前共有60家愛心企業參與其中,為社區挹注充足資源以面對水災風險。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桃園水患防災社區的國際知名度,將自主防災社區成員付出的辛勞點滴拍攝成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並以短片形式投稿至好萊塢最佳電影獎組織,並在全球數千件參獎作品中,榮獲最佳短片電影獎。 水務局將自主防災社區成員付出的辛勞點滴拍攝成紀錄片「土地公的庇佑」。(圖/水務局提供) 水務局進一步指出,桃園在社區自主防災計畫內導入簡易上手的智慧科技,使用QR Code掃碼加防災Line Bot實現保全對象資訊的及時收集與傳遞,能夠迅速安全地撤離並且第一時間瞭解疏散情形;此外,防災社區產業化也將進一步發展,今年除了再培植一處社區產業外,也會推動一系列相關輔導精進策略,藉以增加社區產業的曝光度並提升產品的水準與品質。 水務局也提到,在國際交流方面,今年計畫邀請韓國延世大學來台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國際防災研討會等活動,可以促進不同國家之間在防災領域的經驗交流與合作,為桃園的防災工作注入更多國際視野與資源支持。

Read More

長照人力需求大 桃園就服處「照服員」職訓報名開跑

24班次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圖/就服處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因應高齡化社會發展及補實照顧服務人力之方針,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持續推動照顧服務員訓練,以提供有長照需求之民眾良好的照顧及服務品質,所設立之「桃園『有頭鹿』職能訓練場」於今(113)年度辦理照顧服務員專班訓練計24班次,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歡迎想加入照顧服務產業的朋友踴躍參加。 就服處長陳秋媚表示,112年度照顧服務員訓練專班計開辦25班次,計有812名學員結訓,訓後就業率達9成5以上。今年度持續辦理照顧服務員專班訓練,辦訓單位計有財團法人桃園市亮詮公益慈善基金會、寬福護理之家、旭登護理之家及桃園市私立慈得居家長照機構等16家訓練單位,計辦理24班次,預計提供至少800個訓練機會,訓練地點遍及轄內桃園、中壢、八德、龜山、大溪及龍潭各區。 經審查符合者,政府將全額補助訓練費。(圖/就服處提供) 陳秋媚也提到,今年開班類別特配合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提供完成該平台核心課程並取得證書者,接續參加訓練單位所辦理的術科課程,使民眾能夠多元選擇參訓機制。參與該訓練專班學員經考評成績合格並取得結業證書者,若符合長期失業者、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新住民等特定身分參訓資格,經審查符合者,政府將全額補助訓練費,另一般身分者則補助80%費用,除訓練費用補助外,亦可透過訓練單位及就業職訓服務處的媒合至長照機構工作,同時運用照顧服務員就業獎助措施,同步達到提升自我的專業知能及增加穩定收入來源,成功擁有「好頭鹿」,歡迎有意願參訓的民眾即日起可向各相關訓練單位辦理報名。課程詳情可至就服處官網查詢,或可洽各訓練單位了解。  

Read More

國1機場系統高架火燒車 駕駛驚險逃生

駕駛及時發現將車輛停下,並立即下車逃生。(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國道1號五楊高架北向51.8公里機場系統路段今(5)日下午14時5分許傳出火燒車。國道警察表示,一名61歲陳姓男子駕駛小客車,行經該路段時,車輛突然冒煙,陳男趕緊將車停靠至外側路肩,下車打電話報警,車輛隨後就起火燃燒,所幸未波及其他車輛,現場無人傷亡。現場含1高乘載車道,共有4車道,該起事故占用出口車道處理,15時1分排除、15時21分完全排除,未造成車流回堵。 消防局提到,此次救災共出動消防人員15名、消防車5輛、救護車1輛,火勢在10分鐘內撲滅,燃燒面積約6平方公尺。國道警察則表示,現場濃煙影響主線車道車流,警方立即通知警廣及交控中心,提醒用路人注意路況。因駕駛及時發現將車輛停下,並立即下車逃生,未受到傷害也未波及其他車輛,詳細的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進一步調查釐清。 詳細的起火原因,仍待消防局進一步調查釐清。(圖/讀者提供) 警方呼籲,用路人應遵守交通規則,上路前應確實檢查車輛,避免因車輛機件損壞,造成行車危險,發現車輛有異狀,立即停靠路肩或避車彎,人員下車面向來車,退到安全處並利用1968 APP警政報案功能向國道警方報案求援。

Read More

連周杰倫都飽受痛苦!生物製劑助擺平僵直性脊椎炎疼痛

王文修醫師最後呼籲,父母任一方有僵直性脊椎炎者,出現背痛類似症狀要當心,提早就醫檢查,以免骨頭遭受不可逆的侵蝕或是引起併發症 一位28歲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多年下背痛且腳跟腫脹疼痛,骨頭遭受侵蝕,走路一拐一拐行動困難!原先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數年仍不理想,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王文修醫師評估後,建議可考慮生物製劑自費治療,病友2週就感到腳跟消腫,1個月後更幾乎擺脫疼痛,終於能開心和朋友奔赴墾丁潛水,自由划動雙腳探索海洋世界。 症狀容易混淆 如何與下背痛區分? 周杰倫、余天等明星都為「僵直性脊椎炎」所苦,這是一種脊椎與下肢關節的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年輕族群,男性居多。主要症狀為下背痛,包括腰部跟臀部疼痛,且早上有晨僵,例如冬天寒冷,起床時感到腰部與下背僵硬疼痛,無法起身,至少要半小時到1小時才會恢復。還有些人不只早上痛,半夜也會痛到醒來。 僵直性脊椎炎與下背痛容易混淆,民眾第一時間可能會誤認為自己是運動傷害或坐姿不良,該如何判定自己是否罹病?王文修醫師表示,一般下背痛9成為受傷或退化,活動時比較痛,休息會得到緩解,跟僵直性脊椎炎「不活動會僵硬不適」剛好相反,可藉此辨別。 嚴重恐致關節侵蝕、罹患心血管疾病 僵直性脊椎炎除了發炎性下背痛,還可能有關節發炎、紅腫熱痛,或是著骨點病變,常見於阿基里斯腱;且發炎久了會造成脊椎沾黏,影響腰部活動度或是頸椎僵硬;嚴重甚至會導致器官破壞。 除了疼痛僵硬,僵直性脊椎炎的共病風險更不可輕忽。近3成病人會伴隨虹彩炎,出現雙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的症狀;另可能有皮膚乾癬、發炎性腸炎或骨質疏鬆;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到一般人的1.5到2倍。 一般人以為背痛似乎不嚴重,但王文修醫師提醒,腰部屬核心肌群,下背痛不僅造成身體不適,還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影響工作、學業、睡眠、情緒,甚至可能罹患憂鬱症,生活品質,因此建議及早預防、控制症狀。 從源頭抑制發炎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與基因相關,雖然無法完全治癒消失,但現今有多種藥物可治療,穩定控制疼痛,讓患者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王文修醫師說明,傳統治療如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可幫助抑制發炎症狀,大約7至8成患者的疼痛可以獲得控制,另有2至3成病人還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生物製劑是從源頭針對發炎物質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17等進行抑制,不讓病人出現發炎症狀,而且已經有20年以上的治療經驗,比傳統藥物治療效果更佳,不僅能控制症狀,也能夠預防虹彩炎、乾癬等併發症;且能避免服用過多消炎止痛藥出現副作用,如影響腎功能、出現胃潰瘍、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等。 王文修醫師最後呼籲,父母任一方有僵直性脊椎炎者,出現背痛類似症狀要當心,提早就醫檢查,以免骨頭遭受不可逆的侵蝕或是引起併發症。隨著治療技術發展,僵直性脊椎炎現在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效果都很好,只要沒有再發炎,骨頭就不會進一步破壞,可以控制住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ad More

桃園環保局推廣海洋環境教育 「里海學堂」3/15報名開跑

環保局為鼓勵民眾親近海洋,透過實體遊程方式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環保局為鼓勵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桃園海岸豐沛的在地文化,於本(113)年度4月到10月間將辦理45場次海岸教育遊學課程,並於3月15日起開放報名。主題以桃園海岸生態五大亮點,許厝港濕地、草漯沙丘、觀新藻礁、新屋石滬、牽罟體驗及海濱植物為主軸,並結合在地社區環境資源及豐富海岸生態,透過實體遊程方式推動海洋環境教育,也為保護桃園美麗的海岸而努力。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自110年起市府推動「里海學堂」,落實全齡海洋教育,以「親海」、「愛海」、「知海」的理念,傳承海洋教育就是要走出室內、走入生活,使桃園市民成為具有海洋素養的公民,以達深化海岸教育及永續利用海岸資源,長存海岸自然風貌。 110年起市府推動「里海學堂」,落實全齡海洋教育。(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課程豐富有觀察候鳥日常及海濱植物特性、認識沙丘形成奧妙、欣賞風力發動機佇立沙岸與海連成一線美景、探究藻礁生態獨特景觀、體驗傳統牽罟捕魚法、認識海上長城百年新屋石滬等,並與在地社區合作,結合當地特色搭配手作體驗活動,貫穿海洋環境教育意識,落實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之願景。報名網站及更多活動資訊可至里海學堂網頁最新消息查詢,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

Read More

桃園燈會圓滿落幕 創新賞燈體驗吸引逾165萬人參觀

閉幕式開場由山海擊戰鼓震撼演出。(圖/觀旅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4桃園燈會」經過為期12天的熱鬧展出,創新的互動燈飾設計及全台獨有的華麗宮燈及傳統漢服展演等活動,共吸引165萬參觀人次,有別於以往的體驗讓民眾給予好評。活動昨(3)日進入尾聲,精采的閉幕式也為桃園燈會畫下完美休止符,期待2025台灣燈會再次點亮桃園。 觀旅局提到,閉幕式開場由山海擊戰鼓震撼演出,接著由觀旅局長周柏吟引領燈會期間好評不斷的夜巡提燈舞龍隊及專業漢服演員進場,將象徵吉祥福氣的祝福傳遞給每位參與燈會的民眾,也感謝今(113)年燈會活動所有辛勞的工作人員,因為大家的參與及努力,桃園燈會才能順利完成,2025台灣燈會將於明年2月在桃園機捷A19站附近舉辦,期待大家再次參與,共同為桃園打造不一樣的台灣燈會與亮點。 今年桃園燈會規劃與以往不同,特別將科技與藝術元素放入兩個不同的燈區為主題。(圖/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進一步指出,今年桃園燈會規劃與以往不同,特別將科技與藝術元素放入兩個不同的燈區為主題,打造一個多元、年輕並結合傳統與科技,讓燈區更多的創新與互動,在燈會期間隨處可見融入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燈飾設計與光影,吸引國內外遊客到訪與體驗。今年桃園燈會除了結合兩大不同主題雙展區展出外,各式互動燈飾設計與搭配更是絕妙巧思,如虎頭山燈區的「科技之幻境」、「光球奇遇」、「數位奇境盒」等燈組,或是南昌燈區的「飛天交響樂」,甚至是主題燈光展演秀,不僅怎麼拍都美,還可以實際與燈組互動,大小朋友都玩得開心,讓許多民眾有不同以往的賞燈經驗並給予滿滿的好評與回憶。 觀旅局表示,桃園燈會於2月21日展出至昨日閉幕,12天期間共吸引165萬參觀人次,為所有參與民眾留下滿滿幸福感動與美麗回憶。燈會期間獨步全台推出的華麗宮燈及漢服展演活動,彷彿帶領遊客穿越時空來到宋代上元節,沉浸感強烈的氣氛營造,更是此屆桃園燈會中討論度超高,也是民眾必遊與拍照的亮點之一。還有燈區各式絕美燈飾,同樣是遊客爭相捕捉打卡的目標。包含南昌森林公園燈區的「佇立的海景」、「觀月計畫」,以及虎頭山創新園區的互動特色燈飾「科技之幻境」、「電波融合」、「波光幻彩」等,都是社群軟體上經常「現身」的特色燈飾,讓最美好的賞燈記憶永久留存。 根據《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系統查詢,今年桃園燈會相關話題網路統計聲量,在一個月內快速累積突破萬則討論,內容也多給予正面的評價,如「能跟燈飾互動超有趣」、「好特別的燈會」、「超~美~的~」,今年的桃園燈會真的是怎麼拍怎麼美,不管晴天或雨天,光束打在天空中就如魔術般奇幻美麗,真的是天空無極限的精采呈現。另一個讓民眾手機拍不停地為澳洲藝術設計團隊ENESS的大型燈光藝術作品「飛天交響樂」,獨特外型與聲光互動設深受民眾喜愛,更吸引了許多YT、KOL等人氣網紅打卡留念,紛紛在社群媒體上留下到訪見證,吸引了許多粉絲相繼來朝聖。 觀旅局也談到,另一個人潮聚集區為遍布兩園區內的各種馬戲特技、民俗技藝、歌曲演唱等現場演出,為今年桃園燈會很大的特色亮點,毫不冷場的演出內容也讓到訪遊客駐足喝采。其中新生代演出嘉賓包括大嘻哈時代選手Quanzo、聲林之王饒舌歌手李杰明、未來少女人氣女團幽靈水晶、日光之橙,以及HUR+緋紅魅影、原子少年呂植宇、DD52蝶香等,吸引眾多年輕族群高度關注與參與,現場觀眾除了賞燈遊市集,還能與舞台精彩演出一同擺動哼唱,讓桃園燈會充滿年輕活力,展現桃園年輕之城的無限魅力。 觀旅局說明,桃園燈會結合藝術與科技,引領全台各地元宵燈會,開拓全新賞燈體驗,帶來難忘印象的元宵佳節,今日桃園燈會完美落幕,2025台灣燈會將照亮台灣,屆時將會以更創新與更多元與豐富的內容呈現,帶給國內外遊客最豐富與精采的視覺饗宴與體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