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自費口服安胎藥助減少孕吐、暈眩

過去臨床曾有需使用黃體素安胎的孕婦,容易有頭暈、噁心甚至嘔吐等現象,導致孕婦只要㇐活動就想吐,嚴重影響日常,後來改採新型口服黃體素,終於大幅改善此症狀,恢復自身的生活品質。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呂佳恆報導 懷孕早期出血是許多孕媽咪會經歷的過程,儘管看起來嚇人,但只要做好安胎,有高機率可以好好把寶寶生下來 !在過去,用黃體素來安胎容易造成暈眩、嘔吐等副作用,許多孕媽咪為了寶貝,只能咬牙苦撐過療程。「嚴重不舒服的孕婦可能完全無法離開她的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詹德富教授提及,「過去臨床曾有需使用黃體素安胎的孕婦,容易有頭暈、噁心甚至嘔吐等現象,導致孕婦只要㇐活動就想吐,嚴重影響日常,後來改採新型口服黃體素,終於大幅改善此症狀,恢復自身的生活品質。」 懷孕初期出現出血 恐是流產徵兆應盡快就醫 ㇐般來說,生產時超過35歲以上即為高齡產婦,包括流產、胎兒異常及早產等機率也會隨之升高,詹德富教授解釋,當懷孕小於20週出現陰道出血、下腹痛等現象就是「先兆性流產」徵兆,「流產」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如果胎兒不幸被排出就叫「流產」,如果經歷兩三次以上連續自然流產則為「習慣性流產」;懷孕初期若出現出血跡象,就應盡快就醫,把握安胎重要時機。 臨床安胎以黃體素藥物為主 醫:藥性易加重孕吐症狀 臨床安胎時,最常用的安胎藥就是黃體素。詹德富教授指出,對於懷孕初期容易孕吐的準媽媽而言,在口服黃體素類安胎藥物後,因對於胃部刺激較大,容易引起嘔吐、噁心的狀況;就算改為陰道吸收的黃體素陰道塞劑,也因為黃體素本身副作用使然,仍無法完全避免嘔吐情況發生。 新型黃體素改變藥物結構 大幅改善孕吐副作用 詹德富教授表示目前已有新型口服黃體素可使用於臨床的安胎治療,比起過去常用的黃體素,新型口服黃體素的結構改變,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也就是說,可透過更低的劑量去達成㇐樣的治療成效,同時也降低副作用的發生。 詹德富教授也分享,針對早期孕吐嚴重的準媽媽,會優先建議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也確實能大幅改善孕吐等症狀,同時新型口服黃體素對於部分慢性疾病的免疫調節也有所幫助,因此若有免疫異常的準媽媽,也是另㇐個安胎方式的選項。 安胎藥物選項多 經醫師評估可使用新型安胎藥 有望助孕期更舒適 準媽媽在懷孕過程除了例行產檢,若有發現任何疾病時,也應積極追蹤檢查並治療,尤其出血對於懷孕過程是危險的表徵,因此㇐旦有懷孕出血情況,就應提高警覺,盡快去醫院尋求醫師協助,目前臨床在安胎方式上,也有許多藥物可以選擇,透過醫師評估及建議,如有需要也可自費選擇新型口服黃體素來降低暈眩、孕吐等副作用,開心迎接新生兒到來。詹德富教授呼籲,除了使用安胎藥物外,平時也應多臥床休息,尤其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當身體出現許多變化時,心理壓力變大,因此心理上支持也刻不容緩,另㇐半與家人也應多給予關心與鼓勵。

Read More

冬遊過敏終結者!別讓「癢」成為旅行陰影

冬遊過敏終結者!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即刻抗敏且長效控制,更重要的是不會造成嗜睡,適合需要長時間保持專注的人士如旅遊及商務旅客。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小雪終於盼到聖誕假期,早早規劃一趟滑雪與溫泉之旅。當她興奮地抵達滑雪場時,發現皮膚開始發癢,出現一小點一小點紅疹,當時顧著開心滑雪忽略症狀,隔幾天泡完溫泉後,更因乾燥空氣和高溫溫泉水讓皮膚狀況加劇,蕁麻疹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又癢又難受,讓她的旅程黯然失色。 過敏族冬季旅遊挑戰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部主任藍政哲指出,像小雪這樣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氣候與環境變化劇烈下,最容易誘發過敏反應;且寒帶國家冬季的低溫與乾燥環境會讓皮膚失去水分屏障,增加過敏風險。「尤其頻繁進出暖氣房,溫差變化大,更容易刺激皮膚,引發過敏!」 此外,滑雪過程中穿著厚重衣物,在汗水、冷風交替刺激,以及泡溫泉時高溫都會令皮膚水分流失;甚至是高海拔地區稀薄空氣,都可能造成皮膚或呼吸道的不適,「長途旅行帶來的疲勞也可能引起免疫失調,增加過敏風險。」 隨身攜帶抗組織胺藥!FUN心出遊不抓狂 有過敏體質的人若想開心出遊,事前準備尤為重要。藍政哲醫師建議平日應注重保濕,維持皮膚水分與屏障功能、出遊時選擇透氣衣物以減少悶熱刺激皮膚、泡溫泉或洗熱水澡時,應避免水溫過高,並縮短浸泡時間。此外,了解自身的過敏誘因,例如某些特定衣料、食物或環境,儘量避開可能引發過敏的因素也是一大關鍵。可以在旅遊前諮詢皮膚專科醫師,提前準備抗組織胺藥物,發作時就能及時緩解過敏症狀。 藍政哲醫師表示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常讓人感到嗜睡、無精打采,對想出遊暢玩的民眾而言的確容易掃興。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能在一小時內快速緩解過敏症狀,且作用時間可長達24小時,最重要的是較不會引起嗜睡副作用,適合需要長時間保持專注的人士使用如旅遊及商務旅客。 藍政哲醫師提醒,充分準備是避免旅途中突發狀況發生的關鍵,不論是預防皮膚過敏還是食物過敏,事先了解自身需求攜帶適合的藥物,便能大幅降低旅遊風險。此外,他也呼籲若於旅途中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紀錄發作情形與誘因,以便返國後提供醫師進一步診斷;同時不建議自行購買不明藥物服用,以免因小失大,延誤治療時機。

Read More

桃園環保局邀學者演講 提升公務員廉能觀念

桃園市環保局辦理「行政透明內涵及實踐」講習。(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落實《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促進機關整體廉能作為,桃園市環保局於昨(19)日辦理「行政透明內涵及實踐」講習,特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廖興中擔任講座,針對行政透明之意涵、實務作法及重要性,透過具體案例解析,期使大家從業務面善用行政透明措施,以提升廉政效能。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為彰顯該局對廉政工作的高度重視,特別成立行政透明小組,由局長親自擔任召集人,透過會議討論及教育訓練的方式,邀請專家學者以實務案例向該局人員進行宣導,以增進大家對行政透明內涵之瞭解,並有效運用於業務執行中,以落實「開放政府」之清廉施政。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廖興中擔任講座,透過具體案例解析,期使大家從業務面善用行政透明措施。(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行政透明為當前施政的準則,藉由機關公開相關訊息及流程,有助於民眾監督政府,減少資訊落差,增進民眾之信賴,有效遏止貪腐行為,以促進機關整體廉能作為。此次講習,除了強化環保局人員對行政透明內涵及實踐之認識外,透過講座實際案例分享,亦鼓勵大家就現行業務之流程面及執行面,檢視行政透明之成效,進而提出創新與策進作為,期使大家皆能成為環保局廉能治理的共同推手。  

Read More

圳頂消防分隊傳遞聖誕祝福 提升學童安全知識

圳頂分隊特別於今日出勤至轄區幼兒園,乘著節慶氛圍辦理消防安全宣導活動與孩子們同樂。(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聖誕節前夕,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圳頂分隊特別於今(20)日出勤至轄區幼兒園,乘著節慶氛圍辦理消防安全宣導活動與孩子們同樂。此次活動以「如何求救、練習報案、體驗射水及低姿勢逃生」為主題,旨在讓孩子們了解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並提高他們的安全防範能力。 圳頂分隊提到,此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層層引導幼童從基礎觀念到實務應變。在「通報119」站,以情境模擬方式學習在緊急狀況下如何快速的逃離危害,並向家中長輩通報;接著「救救小小兵」藉由親手操作迷你消防水線,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個消防夢;最後「濃煙密室尋寶」讓小朋友在安全製煙環境中,以低姿勢依循指示燈光前進,模擬真實逃生情境,成功通關的小朋友不僅獲得聖誕小禮物,更在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逃生策略的重要性。老師與家長也覺得情境式的宣導能培養孩子面對未知情況的應變能力,孩子也更願意投入學習。 此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層層引導幼童從基礎觀念到實務應變。(圖/消防局提供)   圳頂分隊表示,聖誕節是傳遞愛與祝福的時刻,透過親身體驗情境式的學習方式,孩子們不僅收穫了歡樂的聖誕祝福,且活動中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對孩子們的生活至關重要。未來將持續以多元化手法推動相關教育,期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為社會培養出具備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的新生代力量。

Read More

部桃日照中心舉辦烘焙活動 長輩動手做出聖誕回憶

部桃桃樂居日間照顧中心日前舉辦聖誕手工烘培活動。(圖/部桃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桃樂居日間照顧中心日前舉辦聖誕手工烘培活動,對於日照的長輩是相對新鮮的,他們的年代背景,是比較少在慶祝聖誕節的,活動過程中,需要長輩細心的調整手部動作,除了活動讓長輩們有過節氣氛外,也可以訓練到長輩的精細動作。 桃樂居社工古朝弘表示,希望透過烘培活動訓練長輩手部動作,也讓長輩在開心慶祝聖誕節之外,還能體驗過往經驗較少體驗的活動。桃樂居長輩楊阿姨也說,活動中老師很細心的介紹每一樣食材及份量,以前比較少接觸烘培的東西,所以覺得很新鮮,在製作薑餅屋的過程中,要很小心的將每個部位黏再一起,也很考驗她的手穩定度跟力道控制,很謝謝桃樂居的社工老師們辦理這個活動。 長輩在開心慶祝聖誕節之外,還能體驗過往經驗較少體驗的活動。(圖/部桃提供)   部桃社工主任余偌圲強調,希望桃樂居成為周遭社區長照家庭的照顧後盾,長輩在日間時能得到良好的照顧環境,桃樂居提供專業的照服員、社工,也讓家屬放心將家中的長輩讓我們照顧,加入桃樂居這個大家庭。

Read More

腹主動脈瘤如未爆彈!從「這些」事做起關心家人健康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名患者因此喪命1,如果腹主動脈瘤直接破裂沒有血塊包覆,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即使破裂時有血塊包覆並送醫進行緊急手術,存活率也僅約5成。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潘昱僑、林宗憲報導 腹主動脈瘤有如體內的未爆彈,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若未發現、治療,一旦破裂恐將危及生命。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陳偉華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名患者因此喪命,如果腹主動脈瘤直接破裂沒有血塊包覆,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即使破裂時有血塊包覆並送醫進行緊急手術,存活率也僅約5成。 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是關鍵,陳偉華醫師呼籲,65歲以上的男性至少要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確認主動脈有無異常擴大,除此之外,有吸菸史、家族史、三高、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等民眾,都是腹主動脈瘤高危險群,從45歲開始就應提早進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什麼是「腹主動脈瘤」?如何篩檢、診斷? 「腹主動脈瘤」指的是腹部腎動脈以下的腹主動脈血管異常突出,陳偉華醫師說明,一般正常的腹主動脈大小為2-3公分,但它可能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不正常擴大,只要擴大超過50%以上,臨床上就會將它稱為「瘤」,一旦大於5.5公分,每年破裂風險就會增加非常多,應盡早接受治療。 不過,腹主動脈瘤位於後腹腔,很難從外觀或觸診發現,因此臨床上會透過腹部超音波,或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CT)做精確診斷。陳偉華醫師提到,雖然傳統CT就足以診斷腹主動脈瘤,但有些患者可能會有無法配合的情況,若透過1024切CT,攝影涵蓋範圍寬達16公分,能一次把病灶在最短時間內做良好地偵測。 而且1024切CT每個切面約為0.23mm,所以0.1cm的病灶都能被找到,還可以同時偵測到冠狀動脈阻塞性疾病、其他臟器的主動脈瘤等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完整的治療。 腹主動脈瘤有2手術方式 如何訂定適合的治療計畫? 而腹主動脈瘤的治療目前可分為傳統剖腹開放手術、微創支架手術等2大類。陳偉華醫師表示,大致上9成以上的患者治療都會以微創支架手術為主,在安南醫院只要患者年齡大於50歲,原則上第一選擇都是微創支架手術。 在支架選擇上,除了傳統覆膜支架外,還有開窗支架、分支支架等,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評估最適合的支架治療。另外陳偉華醫師提到,安南醫院醫療團隊還能根據患者的生理結構、瘤體型態等自製客製化支架,應對較困難、複雜的個案,在治療上安南醫院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大大提高患者術後生存率,手術死亡風險更低於1%。 隨著支架技術的進步,現在只要瘤頸大於4毫米就可以使用微創支架手術,不過陳偉華醫師指出,在瘤頸很短的情況下置放支架,容易有滑脫、內漏的風險,這時可以考慮使用腔內錨釘加強固定,根據大型國際研究顯示,它能大幅降低一型或二型內漏發生的機會,對病患預後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腔內錨釘外,陳偉華醫師表示,也可以在腹主動脈瘤內預埋一些導管,在置放時於導管內塗抹特殊膠水或特殊的促凝藥物,讓動脈瘤內產生血栓來減少內漏的風險。 安南醫院與韓國、上海合作 三醫院聯合進行大型研究 現在腹主動脈瘤手術治療,只要適應症達到健保署規範就可獲得健保給付。不過陳偉華醫師提到,由於腹主動脈瘤微創支架手術仍是一個較新的治療方式,為了更了解亞洲患者置放支架後5-10年的內漏風險、再介入情況、整體預後等,安南醫院和韓國、上海醫院將合作,進行亞洲級別的大型研究計畫做更進一步地了解。 相信未來腹主動脈瘤治療將會持續進步,但是治療最好的方式仍是預防,民眾應避免抽菸、三高等危險因子,而腹主動脈瘤患者順利治療後也應定期回診、控制血壓、調整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避免疾病再度惡化。  

Read More

50歲後排尿慢又細!醫揪兇手 告訴你如何搶救攝護腺、保住性能力

攝護腺拉開術具有傷口小、出血量少的優勢,因不破壞尿道、攝護腺組織,進而降低手術風險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報導 攝護腺肥大是多數男性都會遇到的課題!據統計,50歲以上男性,約1/2都有排尿慢、頻尿、解不乾淨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且盛行率更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一名65歲男性,為改善夜尿、排尿速度慢等攝護腺肥大症狀,先至心臟科做了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兩年的時間過了,卻不見改善效果,便轉往泌尿科尋求幫助。一進診間,他便提出希望治療後不會影響性功能和射精功能等訴求,經評估討論後,他選擇接受攝護腺拉開術,不但成功解決排尿困擾,也完整保留住性功能。 長安醫院黃煒軒醫師提醒,看對科別、做對檢查,才能正確判斷病情,做出最佳的醫療建議。而男性朋友也別礙於面子或自認是老化所致,而拒絕求醫,這不僅有損健康及生活品質,甚至還可能引發心理問題,掌握治療黃金時機,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男性攝護腺肥大 發生機率隨年紀遞增 黃煒軒醫師指出,攝護腺就是常聽到的前列腺,是男性專有的腺體,位置在膀胱往尿道出口前,故得其稱。受到男性賀爾蒙變化影響,攝護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變大,進而造成膀胱出口阻塞,影響排尿功能。普遍來說,55歲的男性50%以上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每增加10歲發生率就會跟著上升5%,到了70歲後,高達半數都有該泌尿道症狀困擾,可說是男性的原罪。 攝護腺肥大引起尿尿問題?善用IPSS量表自我檢測 隨著攝護腺肥大,同時也會引起排尿問題日益困難。黃煒軒醫師說,要知道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問題,除透過醫師專業診斷外,從一些下泌尿道症狀,包括夜尿、頻尿、急尿、尿流變細、尿不乾淨、斷斷續續排尿等,即能略知一二。此外,「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PSS)」也是簡單有效的自我評估工具,該表以七項常見排尿症狀發生頻率計算分數,幫助檢測攝護腺肥大嚴重程度。以利及早發現並盡早介入,更有效地控制攝護腺肥大引起的排尿障礙。   攝護腺肥大治療選擇多 延誤治療恐損膀胱健康 至於攝護腺肥大一定要治療嗎?黃煒軒醫師表示,一般醫生會根據攝護腺大小、症狀影響程度等,提供適合病人的最佳治療建議。若症狀輕微,沒有不適、不影響日常生活,可不予以治療或以藥物控制,如甲型阻斷劑、男性荷爾蒙抑制劑等,這些都是常見選項。 不過,藉由藥物控制還是有極限,當無法承忍受藥物副作用或症狀程度到達中度至重度時,此時就需要手術介入治療。黃煒軒醫師提及,膀胱為了應付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泌尿道阻塞,膀胱的肌肉就必須更加有力,以利將尿液排出;但當膀胱長期反覆處於過勞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膀胱疲乏,產生「膀胱小樑化」。不僅膀胱的彈性下降、容量縮小,也會變得過於敏感,進而造成泌尿道症狀更加頻繁出現。因此,攝護腺肥大的影響不只關乎泌尿道的通暢,對膀胱功能造成的傷害更是不容小覷,不得不慎。 攝護腺拉開術 保留攝護腺、恢復快且不影響性功能 過去治療攝護腺肥大以攝護腺刮除手術為主,雖可有效改善病人尿流速、排尿困難等,但術中破壞攝護腺組織,術後恢復時間較長,且可能會引起性功能障礙、逆行性射精、水中毒等相關併發症,讓不少男性患者擔心而拒絕治療。隨醫療科技進步,現今已發展出低侵入性微創治療(MIST)。 以「攝護腺拉開術」為例,黃煒軒醫師以緊閉的窗簾譬喻阻塞的攝護腺,而攝護腺拉開術是將「窗簾拉開」後,用釘子將兩邊的簾子固定住,讓光線得以射進屋子內,拉開肥大的攝護腺打開尿道以改善排尿症狀。相較於傳統手術,攝護腺拉開手術具有傷口小、出血量少的優勢,因不破壞尿道、攝護腺組織,進而降低手術風險;整個手術時間約10-20分鐘可完成,術後當日即可返家,病人很快就能感受到排尿症狀獲得改善。值得一提的是,此治療方式不會產生新發生的性功能障礙及逆行性射精等風險,減少病人的擔憂與恐懼,同時提升生活品質。 及早就醫治療 讓排尿順暢無礙 黃煒軒醫師強調,攝護腺肥大治療的選擇多元,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針對治療的考量也有所不同,無論是傳統或者新興的治療方式,都各有利弊,因此,病人應充分了解後再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以滿足自身的需求。 最後,黃煒軒醫師也提醒,男性朋友若有攝護腺肥大困擾,千萬不要不好意思、以為只是老化,或誤信坊間偏方,甚至沒有經過泌尿科專業檢查,(或接受非泌尿科檢查專業治療)另尋等,這些對於泌尿道症狀改善效果都十分有限,建議應盡快到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對症下藥,守護膀胱健康,恢復暢快地解尿。

Read More

手指遇冷就變色 免疫疾病早治療有望獲得控制!

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許鶴忀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是人體免疫系統失調所引發的「疾病群」,若民眾有發燒、持續咳嗽、呼吸喘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今年四十多歲的王先生日前在做胃鏡檢查時,被醫師發現手指發白,仔細詢問得知,只要天氣變冷、在冷氣房待一陣子、碰到冷水或冰塊,指腹就會變色,警覺性高的腸胃科醫師因而將其轉介至過敏免疫風濕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王先生罹患「硬皮症」,而且不只出現雷諾氏現象,手指皮膚也有明顯變硬的情形,所幸發現及時,還未影響到內臟器官,規則服藥及平時做好保暖工作,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免疫疾病種類多,類風溼性關節炎佔比高 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許鶴忀表示,硬皮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原因仍不清楚,主要特徵是血管及組織纖維化。所謂「自體免疫疾病」指的是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所造成之疾病,種類複雜,各疾病的症狀表現、治療方式都不同,常見的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乾燥症、僵直性脊椎炎、皮肌炎、乾癬等。1 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家族病史者,應留意早期症狀! 許鶴忀醫師解釋,免疫風濕疾病屬於多基因遺傳疾病,也就是多種基因交互作用導致,因此即便透過基因檢測驗出相關基因,也不一定會發病;反之,即使家族沒有病史,也有可能會患病,像王先生就是家族裡唯一得到自體免疫疾病的個案。統計顯示,有自體免疫疾病或甲狀腺家族病史者,罹患風濕性疾病的機率較高,其他還有抽煙、牙周病都是常見的誘發因子,會導致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提醒上述高風險群應留意早期症狀,不要等到很嚴重了才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自行停藥恐加重病程,積極配合是王道! 許鶴忀醫師補充,免疫風濕疾病早期症狀包括持續性關節腫痛、皮膚紅腫異常、手指頭遇冷會變色、長期低燒,不論是單一症狀或多症狀同時發生,只要出現就應立即就醫診治,確認診斷,並配合醫囑積極治療,千萬不要隨意停藥!門診常遇到病人以為自己好了就自行減藥或停藥,殊不知只是表徵好了,抽血檢查還是異常,中斷治療很容易再復發。臨床觀察證實,反覆頻繁發作會加重病程進展,讓症狀更嚴重、治療也會更加艱難。 發燒、持續咳嗽、呼吸喘即就醫,釐清症狀、調整藥物! 隨著天氣轉涼,流感、新冠肺炎都將再現高峰!許鶴忀醫師強調,免疫疾病患者感染後易引發重症,並有機會使原有疾病治療難度增加,建議出門配戴口罩,並施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若從未施打完三劑新冠疫苗者建議施打。此外,由於免疫風濕疾病療程漫長,從出現症狀到經風濕免疫科確認、開始藥物治療,平均長達近12個月!2 假如真的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等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要盡快回到原治療醫院就診,釐清症狀是感染還是本身疾病造成,並諮詢醫師是否該調整藥物。 AI輔助診斷,免疫風濕治療新利器! 「2024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將於12月21日假台中榮總舉辦,會中除了依照不同疾病類別分組聚焦討論以外,也分享了免疫風濕疾病最新的治療進展,除了新上市的生物製劑、鏢靶藥物有更好的達標治療外,針對紅斑性狼瘡的細胞療法,也在臨床試驗獲得不錯的治療潛力。大會同時也請來賴國隆醫師分享人工智慧在免疫風濕科門診的應用,探討在AI浪潮下,如何透過電腦輔助診斷,判別疾病嚴重度,歡迎有興趣的病友一起來共襄盛舉! 本衛教資訊由輝瑞大藥廠提供。PP-XEL-TWN-0490-202412 1 嘉義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 (n.d.). 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及常見自體抗體. Retrieved December 2, 2024, from 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5/c6180/檢查與衛教/自體免疫疾病衛教20120220.pdf 2 The journe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 review of reported lag times from the onset of symptoms,…

Read More

「蛇馬龍舞」水果月曆搶翻天!桃園農業局長陳冠義揭設計亮點

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明桃園農業的近況。(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除了是工業大城外,農業也相當多元產值也高,更是台灣北部地區有機蔬菜最大供應地,《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明桃園農業的近況。 陳冠義從今年農業局推出的水果月曆談起,陳冠義表示,農業局就是要推廣行銷桃園的農產品,每年年底到了最搶手的就是農業局的水果月曆,桃園已經連續20年發放,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年做了一個很大幅的改變,這次以「蛇馬龍舞」台語的什麼都有諧音為名,內容除了水果外,把桃園有名的農特產品如黑豬肉、蔬菜、苦茶等一併納入,過去以照片呈現的方式,這次特別商請曾獲美國葛萊美獎的蕭青陽老師設計,邀桃園水彩藝術家彩繪創作「畫我故鄉桃花園」,推出以來在正式發放的場合非常搶手,幾乎都是秒殺,如在大溪花彩節索取民眾是大排長龍,出乎預期,農業局已經加印。 桃園2026年要辦國際設計展,即使一個宣傳品都要有這概念,代表桃園進入藝術設計之都。(圖/桃報資料照)   陳冠義表示,桃園近年來有很大的改變,因此這次月曆的設計有不同的思考,首先這月曆很有藝術感,每一張圖掛在牆上就是一幅水彩畫,甚至值得收藏,桃園2026年要辦國際設計展,即使一個宣傳品都要有這概念,代表桃園進入藝術設計之都,接著每月份所呈現的農產品只要透過月曆上的QR碼就可以連上「桃園好農」網頁,了解這些農特產品的特色,這也是農業局在推動的品牌農業。 今年「大溪水岸花卉農遊」吸引上百萬人次到訪。(圖/翻攝自大溪月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再者這月曆的風格年輕,陳冠義表示,水果月曆是老少咸宜,而這次有更多的年輕族群和外縣市的民眾喜歡,很多民眾透過許多管道來索取,大家都說非常文青。且這次月曆還有做成動畫,可以用下載的方式成為手機桌布,智慧化電子化。最後這月曆的紙材全部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能跟過去尺寸小一些,也是把永續利用的概念融入。所以一個小小月曆的製作,可以看到桃園市政府的用心,透過這月曆的發放,能讓民眾了解桃園市府農業的方向在哪裡,希望大家喜歡。這月曆最後一波公開發放在本月14、15日於藝文園區食農教育聖誕PARTY,歡迎大家來參加索取。 在休閒農業方面,今年「大溪水岸花卉農遊」吸引上百萬人次到訪,陳冠義表示,大溪水岸花卉農遊就是以前的大溪花彩節,活動9天時間很多人來訪,雖然在秋冬季遇到颱風,造成一些延遲時間延遲,但終究還是圓滿,這次在造景上結合棒球意象,剛好是十二強奪冠,另外在一些裝置物上,也展示了桃園米寶、黑豬,綠竹筍、蓮藕、畜牧等桃園最有名的產品,這些產品很多已經用真空包販售,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得到,另外酪農業桃園也很發達,現在小學班班喝鮮奶,很多物料也是來自桃園,最重要的是大溪本來就是花卉之都,在這次活動當地農民也認真編織出很漂亮的圖形,值得大家每年都來看。 另外很多人到訪的,有普羅旺斯之都稱號的楊梅仙草花節,一片紫色的仙草花,一個禮拜突破63萬人次,天天都塞車,而且仙草花愈冷愈開花,所以冬季要看花到桃園,這是台灣北部冬季最大賞花景點。這兩個地方休閒區農業區發展的非常好,桃園目前有18個休閒區,都在籌設中。 陳冠義表示,這兩年桃園很多的農事活動有做一些轉型,不僅只是看熱鬧,還有教育的意義在裡面,如仙草花農地的覆蓋,以前都是用塑膠的PE膜,種植結束後就只能當廢棄物處理,這幾年在推廣能自然分解的農膜、紙膜,植入環保永續的概念,這次也獲得國際設計獎項。 另方面在智慧農業推行上,桃園許多農地已在使用智慧澆灌、智慧環控,如監視器、太陽能板等,並設置小型氣象站,讓農民用手機就可以預先知道土壤的溼度、溫度等。在無人機使用上,紅火蟻的防治效果相當明顯,桃園是國際機場,當初的紅火蟻就是經由空運貨物進到桃園,讓台灣淪陷,以前防治透過人工投藥防治,但受限於地形,有些地方就是人力無法到達,這次用無人機投藥,解決這問題,農業局也利用無人機的優勢,做施肥、遙測等措施,今年颱風造成復興區的農損,道路中斷讓勘災無法進行,也是透過無人機的認定,不需要一定要靠人力到現場。 陳冠義表示,農業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飯,也許一塊瓜地就要收成,一旦遇到風災或水災,原本可以賺數百萬,可能一夜全部農損,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貸款止損,透過科學化的管理,盡量把訊息提前告知農民預防,這是很重要的工作。

Read More

醫師化身聖誕老人 聖保祿醫為臥床病患獻佳節祝福

醫師化身為聖誕老公公,為病患送上溫馨的祝福。(圖/聖保祿醫院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聖保祿醫院居家護理所「報佳音」團隊於今(19)日上午9時,前往探望五位臥床病患,帶來聖誕歌曲、禮物及修女的祈禱。醫師化身為聖誕老公公,為病患送上溫馨的祝福,讓他們提前感受聖誕的關懷與溫暖。 陳奶奶是一位失智症個案,個性爽朗,喜歡聊天,但對人、時間和地點缺乏清楚的認知。由於下肢無力,她只能臥床休息。當聖保祿團隊到訪家中,唱詩歌並送上祝福時,陳奶奶感到非常開心,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忘卻了病痛與不便。此外,陳奶奶的先生因中風長期臥床,也需要照護。團隊希望能將這份祝福與關懷送到陳家,為他們帶來溫暖與鼓勵,讓這對長期面對困境的夫妻能夠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與愛。 聖保祿居家護理所護理長陳佳鈴表示,該居家護理所自82年成立以來,居家護理所始終致力於為長期臥床病患提供專業的居家照護服務,是桃園市首家設立此類服務的機構。自91年起,居家護理所每年舉辦的聖誕「報佳音」活動,已成為機構的特色之一。這項活動不僅傳遞醫療上的支持,更在心靈層面給予病患力量,並讓社會的關懷與溫暖傳遞到病患身邊。 聖保祿居家護理所不僅傳遞醫療上的支持,更在心靈層面給予病患力量。(圖/聖保祿醫院提供)   陳佳鈴說,目前聖保祿居家護理所正為近200位病患提供照護服務,其中包括三管病人與末期癌症病人。團隊將繼續秉持著愛心與專業,陪伴病患走過艱難時刻,並將這份關懷延續到病患及其家屬身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