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戰到突破:台灣小兒外科的發展之路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一直致力於培育人才並推動專業發展。小兒外科的訓練過程嚴格且漫長,涵蓋基礎外科訓練、專科培訓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累積。對於年輕醫師而言,這是一次專業技術與心理韌性的雙重挑戰。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的創會歷史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成立於1986年,立基於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小版這一核心理念,重視其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發展與心理需求。當時,小兒外科因其高度專業性與訓練難度,僅有少數醫師專注於該領域。為了凝聚小兒外科醫師的力量,並提供學術交流與技術傳承的平台,多位資深醫師攜手創立了本會。自創會以來,學會便以提升兒童醫療品質、推廣新生兒手術技術及促進國際合作為使命,為台灣小兒外科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石。 小兒外科的組織與學會的重要貢獻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小兒外科領域的研究與經驗交流,會員涵蓋醫療專家與學者,專注於實證專治、技術傳承,以及與國際學術的深度互動。在學術與臨床成就方面,學會著力於推廣內視鏡微創手術、制定標準化療療指導,並在國際醫學領域展現卓越貢獻。此外,學會長期參與國際大會的籌辦與交流活動,推動醫療研究公開,並為新構想提供發展方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會員深度參與「太平洋小兒外科醫學會Pacific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Surgeons, PAPS」,不僅積極在國際會議發表研究論文與參與會務,還大幅提升台灣在國際醫學界的影響力,促進與全球的接軌。 小兒外科的傳承與背景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一直致力於培育人才並推動專業發展。小兒外科的訓練過程嚴格且漫長,涵蓋基礎外科訓練、專科培訓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累積。對於年輕醫師而言,這是一次專業技術與心理韌性的雙重挑戰。 同時,學會也注意到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目前會員年齡集中於40至60歲之間,年輕會員比例相對偏低,這使得技術傳承和專業未來發展面臨潛在風險。小兒外科醫師的長期訓練時間、嚴苛的執業條件,加上健保給付限制導致的收入壓力,都使得吸引新生代醫師進入小兒外科變得更加困難。為此,學會積極吸引新血,並設計更完善的培訓計畫。 健保給付與市場挑戰 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對小兒外科領域仍存在挑戰。小兒外科手術雖具有高技術含量,但由於少子化與手術數量的限制,經濟回報不如預期。此外,許多常見的小兒外科手術面臨其他外科專科的競爭,加劇了市場壓力。例如,疝氣修補手術等基礎小兒外科手術,常由其他外科專科共同執行,分散了小兒外科醫師的市場份額。這種競爭不僅影響了小兒外科的經濟收入,還削弱了其專業發展的核心價值。 過度分散的醫師資源也是一大挑戰。由於小兒外科醫師分布於全台多家醫院,導致在先天性手術的經驗累積和專業發展上受到限制。相比之下,鄰近國家的集中化模式有助於促進手術經驗的快速累積和專業團隊的建立,值得台灣參考。 學會建議在政策層面加強支持,例如:提升健保給付點數、制定鼓勵專科發展的政策,並集中資源於重點醫療中心以提升技術與效率。 少子化對小兒外科的影響 隨著台灣進入少子化時代,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2022年的新生兒人數僅約13.8萬人,創下歷史新低,這直接衝擊了小兒外科的臨床需求與發展。少子化的趨勢導致新生兒手術量逐年減少,使得小兒外科醫師的薪資與經濟回報面臨壓力。特別是在健保制度點數有限的情況下,醫師執行複雜手術所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往往與實際報酬不成比例。 此外,手術案例的減少對年輕醫師的訓練與技術傳承造成重大挑戰。由於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機會,訓練中的醫師無法快速累積手術經驗,進而影響專業技術的熟練度與信心。同時,資深醫師的技術也難以有效傳承,形成惡性循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學會建議透過政策支持,如增加健保對小兒手術的給付點數,以及集中資源於主要醫療中心,提供年輕醫師更多實習與手術機會,確保小兒外科技術的延續與發展。 對比亞洲鄰國的策略借鑒 日本和韓國在小兒外科領域的發展策略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在日本,醫師的薪資結構以穩定為主,確保了醫師的專業安全感,讓其能專注於手術技術的提升與科研的深入。同時,日本的小兒外科年輕醫師參與度高,根據統計,近五年內新加入小兒外科領域的醫師人數穩定成長,超過了10%的增幅。 韓國則採取了更加積極的政策支持和創新技術投資,特別是在醫療基礎建設和教育方面。韓國政府每年撥出約1.5億美元支持小兒外科相關醫療技術的開發,並實施培訓計畫,提升年輕醫師的臨床技能與手術經驗。此外,韓國小兒外科醫學會還與國內多家大型醫療中心合作,集中優質資源,促進年輕醫師快速累積經驗,這些策略有效吸引了更多新生代醫師投身於該領域,並提升了整體醫療水準。 台灣政府的努力 政府也相當注重台灣小兒外科人力以及發展問題,近幾年推動多項政策以支持該領域的發展。例如,政府努力調整小兒外科的健保給付比例,使其更加合理化,以反映該領域高技術需求與專業價值。同時,針對訓練中的醫師推出每月三萬元加薪的激勵措施,減輕其經濟壓力,吸引更多年輕醫師進入小兒外科。希望將來能將小兒外科納入部訂次專科,以提升小兒外科專科醫師的地位,相信對人才吸引與培育能產生顯著成效。 未來展望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將繼續致力於專業傳承與創新。通過優化人力資源、提升公眾認知、政策支持以及技術集中,學會期望推動小兒外科持續發展,並在國際上展現更大競爭力。 結語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在兒童健康保健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長期挑戰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解決。學會將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為台灣小兒外科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芸

Read More

逾7千機會等你!桃園就服處3月徵才活動接力登場

就服處為協助市民朋友順利求職及轉職,於3月份陸續辦理7場徵才活動。(圖/就服處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為協助市民朋友順利求職及轉職,於3月份陸續辦理7場徵才活動,提供桃園待業轉職市民朋友及社會新鮮人優質工作機會選擇,總計邀請150家以上廠商參與,共計釋出超過7千個職缺。 就服處提到,7場次徵才活動總計邀請150家以上廠商參與包含統聯客運、欣興電子、景碩科技、台灣玻璃、統一速達、全家便利商店、光泉牧場、台灣水泥、六福村、順豐速運、台灣卜蜂、日月光、康是美、FEDEX、麥當勞、大潤發、台灣華可貴、馬士基物流、安橋保全、首都客運、台灣順豐、好樂迪、天下為公、台灣三洋電機等知名企業參與,現場更釋出各類工程師、品檢人員、研發助理、採購、勞安/環安衛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大貨車/拖車司機、吊車助手、家電產品經理、工務、國外業務、餐飲業內外場正職兼職人員、客服、居服員、行銷展售人員、儲備幹部/店長、門市服務人員、保全、包裝作業員、機台操作員、倉管、清潔人員、駕駛員、活動導覽專員、燈光音響技術幹部/專員、櫃檯接待員、洗碗人員、水電學徒/廠務設施維修技術員等多元職缺,其中順豐速運外務司機最高薪資達10萬元。 歡迎有意尋職民眾把握應徵機會,經桃園就業服務據點推介就業,可獲得最高3萬元就業獎勵。(圖/就服處提供) 就服處說明,7場次徵才活動資訊如下,首場3月5日11時到15時,在陸光市民活動中心將舉辦新住民亮點場,共30家廠商提供1500個職缺;3月7日於過嶺市民活動中心13時到15時30分,有24家廠商參與,釋出950個職缺;3月12日在中壢就業中心9時到12時30分,有30家廠商共850個職缺;3月13日13時到15時30分,28家廠商在中正光興市民活動中心將提供900個職缺。 就服處進一步指出,3月19日在山頂市民活動中心13時30分到15時30分,18家廠商釋出850個職缺;3月21日於大新市民活動中心在13時30分到15時30分,有18家廠商提供600個職缺;3月27日龜山區公所3樓大禮堂舉辦青銀共創亮點場,10時到14時有40家廠商提供2200個職缺。 就服處表示,為協助求職民眾順利就業,就服處於活動現場提供「青年安薪就業讚」、「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再運用獎勵」及「婦女再就業」等多種方案諮詢及登記,歡迎有意尋職民眾把握應徵機會,經桃園就業服務據點推介就業,可獲得最高3萬元就業獎勵,歡迎民眾至徵才活動現場諮詢登記。 就服處補充,活動詳情請洽桃園就業中心03-333-3005、中壢就業中心03-468-1106、桃園市政府就業職訓服務處03-338-6165,或至桃園市工作職缺地圖查詢。

Read More

桃園退休教師擔任台灣燈會志工 盼照亮更多人

姜素雲是一名退休教師,自2012年起便積極投入桃園的志工服務。(圖/社會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時隔9年,台灣燈會於2025年再次於桃園舉辦,對2屆皆擔任燈會志工的姜素雲來說,她以身為桃園志工為榮,也讚嘆科技的進步,讓2025的台灣燈會相較9年前更光彩炫麗及生動活潑。 社會局提到,姜素雲是一名退休教師,自2012年起便積極投入桃園的志工服務,她秉持著教學時的服務熱忱,擔任志工期間曾同時在5至6個單位擔任志工,此次燈會期間,她的服務班次高達28班次、累計112小時,服務時數在所有志工中名列前茅。 台灣燈會期間,姜素雲服務班次高達28班次、累計112小時,服務時數在所有志工中名列前茅。(圖/社會局提供) 姜素雲表示,她也曾參與2016年的台灣燈會,當時的她投入了70小時的服務時數。相比9年前,如今的燈藝與設施有了明顯的進步,服務站的硬體設備亦更加完善,除了提升了志工的服務環境外,也讓遊客有更好的參觀路線與更精采的光之饗宴。姜素雲今年燈會期間,除了在服務站提供服務,她還在A18主燈區協助燈區導引,耐心解答遊客問題,最常被詢問的包括溜溜蛇小提燈的發放時間與地點,以及寶可夢燈區的位置。 在服務過程中,姜素雲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接駁車服務站遇到一位行動不便、乘坐電動輪椅的遊客,因當時天候濕冷,志工與工作人員不斷提醒遊客注意保暖,該名遊客請姜素雲協助戴上帽T,並誠心給予感謝,姜素雲說,聽到這句謝謝,頓時讓長時間值勤的疲憊一掃而空,讓她所有的辛勞都變得值得,另外她也表示能與年輕的站務人員一同工作,彼此合作無間,也讓她倍感愉快。 社會局提及,姜素雲與台灣燈會的緣分,不僅止於志工服務;2016年燈會期間,她曾參加競賽花燈的研習營,對燈藝創作充滿熱情。今年,她也為許多學生作品獲獎感到由衷高興。除了燈會,她更積極參與桃園各大活動,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她的服務時數累計近200小時。對姜素雲而言,志工服務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並讓自己保持年輕、充滿活力。能夠成為2025年台灣燈會的志工,她感到無比榮幸與自豪,並期待未來持續服務,傳遞善意,讓服務的光芒照亮更多人。 社會局長陳寶民表示,桃園市截至113年底約10萬6000餘位志工,歡迎大家一起來做志工,投入包含社會福利、環境保護、教育服務、衛生保健以及文化推廣等多元領域,讓生活與生命更加美好與完整,有意投入志工行列的朋友,可電洽桃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03-4262881。

Read More

桃消大溪分隊再添2高級救護員 守護當地民眾安全

蔡維倫經歷兩年嚴格培訓,最終取得EMTP資格。(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分隊大溪分隊再添堅強救護戰力,身為大溪救護義消的蔡維倫及王慧瑜平時對緊急救護抱有熱忱,今(114)年順利通過台灣急診醫學會認證考試,正式取得高級救護員資格,未來將以更專業的技術與知識,守護大溪區的緊急救護。 大溪分隊說明,蔡維倫於去年初參與桃園市政府消防局辦理之警消與救護義消混編協勤計畫,與消防員並肩作戰,積極投入各類緊急救護案件,累積大量寶貴經驗,且為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熱血自費參與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經歷兩年嚴格培訓,最終取得EMTP資格,讓自己從EMT-2晉升至更高級的救護專業。蔡維倫表示,每一次緊急救護案件中,不論是患者或家屬一句簡單的感謝,或是為搶救生命而努力執行的各項救護處置而改善患者狀態時,心中湧現的感動與溫暖是無法言喻的。 王慧瑜是一名國軍,平日戍守國防,休假時則投身救護義消行列。(圖/消防局提供) 大溪分隊接著提及,王慧瑜則是一名國軍,平日戍守國防,休假時則投身救護義消行列,最初因同袍推薦而加入救護義消的王慧瑜無論是在國防前線或救護現場,她始終堅守「守護」的信念,持續精進專業,進而取得高級救護技術員的資格,展現軍人與急救人員的雙重價值,盡己所能提供即時援助,成為民眾安全的堅實後盾。 大溪分隊長劉晏汝表示,高級救護員需接受1280小時以上的專業訓練,具備急救藥物施打、氣管內插管、針刺減壓等高級急救術技能,能在心肺功能停止、急性心肌梗塞、嚴重過敏或氣喘發作等重大緊急救護案件中,提供即時且專業處置,為患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大溪分隊將持續強化救護訓練,增加大溪區緊急救護能量,讓地方居民在緊急時刻能獲得更高效的救護支援。

Read More

中西醫合併治療 研究:「軟黃金」有助緩解糖尿病腎臟受損

有「軟黃金」之稱的冬蟲夏草,可能有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的恢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現年67歲的陳阿姨,兩年多前因突發頭暈、噁心和腹痛而緊急送醫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HbA1c)亦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2(ml/min/1.73m2),可見她已罹患糖尿病許久,且腎臟也明顯受損而不自知。 糖尿病「氣陰兩虛兼有胃熱」 中醫「益氣養陰兼清胃熱」治療緩解 台北長庚中醫內兒科醫師高定一提到,患者半年前來中醫就診,希望搭配中醫藥治療,幫助血糖控制並挽救腎臟功能。經過半年來以「益氣養陰兼清胃熱」為主要方針的中藥治療,例如清心蓮子飲、三黃瀉心湯、冬蟲夏草(菌絲體)等,加上規律運動,並定期回西醫新陳代謝科追蹤治療。近期回中醫門診時見她總是神采奕奕,不適症狀早已不復存在,血糖和腎功能也都有進步;糖化血色素近來已降至6.8%,腎絲球過濾率也提升至56(ml/min/1.73m2),患者對治療成效相當滿意,期望中醫與西醫一同持續為她的血糖與腎功能把關。 「軟黃金」冬蟲夏草 有助恢復「慢性腎臟病」腎功能 高定一解釋,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瘀」證型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可能個別還兼有胃熱或其他兼證。而研究也發現,有「軟黃金」之稱的冬蟲夏草,可能有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的恢復,在接受西醫定期追蹤治療的前提下,經過中醫師診察評估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看體質狀況是否適合搭配冬蟲夏草來治療。 糖尿病務必遵循醫囑、控制血糖 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 高定一說明,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包括胰島素缺乏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主因為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長期未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導致腎臟、血管、神經、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組織的嚴重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醫囑嚴格控制血糖。 在生活型態方面,糖尿病患者須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建議最晚12點前須就寢並獲得充足睡眠,飲食結構以原型食物(如糙米、燕麥等)為主,儘量避開精緻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建議少吃,以免血糖控制不穩。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 第四十六卷第一期

Read More

不餓肚子也能瘦!中醫分享正確減重3原則 維持健康不復胖

中藥減重的核心是在於促進身體對能量的代謝,讓身體容易進入熱量赤字的狀態,也能增加患者對於不健康飲食的容錯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28歲的陳小姐(化名)透過三個月的中醫減重療程,在不餓肚子的情況下,成功將體重從77公斤減至63公斤。如何透過中藥輔助,並搭配適當飲食控制達成減重成果?頤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說明三大核心原則,讓減重能夠更輕鬆且不易復胖。 康涵菁醫師提到,中藥減重的核心是在於促進身體對能量的代謝,讓身體容易進入熱量赤字的狀態,也能增加患者對於不健康飲食的容錯率。 原則1:減重飲食的第一步!確保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能幫助瘦身 頤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指出,蛋白質是減重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許多患者會詢問,素食者是否可以靠豆類或植物蛋白來替代?對此,莊可鈞醫師提醒,植物性蛋白質通常缺乏人體必需的九種氨基酸,較難完全滿足營養需求,因此減重成效可能打折扣。若攝取不足,容易導致代謝停滯,進而陷入瘦身瓶頸,這也是素食者瘦身難度較高的原因。 原則2:中醫版168飲食法!下午五點後禁澱粉 順應代謝節律 莊可鈞醫師指出,澱粉並非完全禁止。在早、午兩餐時,攝取足量蛋白質後若仍感到飢餓,可以適量吃些白飯補充能量,有助提升飽足感及穩定血糖。然而,下午五點後,身體因日夜節律改變,代謝傾向儲存、休息模式,因此建議下午五點後,避免進食澱粉類食品,改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確保不因醣類攝取而擾動血醣,讓身體能保持長時間的穩定代謝。 原則3:透過「拍食物照」紀錄並改善飲食選擇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拍攝每餐的食物不僅能提高飲食管理意識,還有助於回診時供醫師進行紀錄分析。許多患者原以為自己的飲食已足夠節制,但檢查後發現隱藏的熱量來源,例如餐後水果(台灣水果普遍含糖量高,又容易讓人生痰濕、過敏)或過於油膩的料理方式(如炸物、滷肉),這些潛藏在料理方式中的熱量都需要被有經驗的醫師鑑別出來;透過拍照習慣,患者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飲食問題,避免因誤判而卡關。 中醫減重除了依靠藥物輔助外,還需搭配正確的飲食原則才能達成理想效果。只要把握攝取蛋白質、控制澱粉時間點,以及養成拍照記錄的好習慣,就能有效避免復胖,成功維持健康體態。

Read More

2025女性愛美三大趨勢 醫師解析:自然風潮興起!精準療程受青睞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愛美就是愛自己,綜合國內外媒體調查與報導,2025年女性愛美呈現多元發展趨勢,但自然與高效仍是求美的重點。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隨著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的到來,世界各國無不慶祝這表彰女性各領域成就的日子,而身為女性更一定要好好愛自己。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愛美就是愛自己,綜合國內外媒體調查與報導,2025年女性愛美呈現多元發展趨勢,但自然與高效仍是求美的重點。 2025女性愛美三大趨勢:自然、個性、極簡、高效是關鍵 分析國內外美容與時尚媒體平台的調查與報導,2025年女性對美的追求呈現多元的面向,像是自然、健康甚至是ESG等,但整體而言仍不難看出以下的重點: 對自然與個性化醫美療程的追求:透過醫美療程維持美貌已成為現今許多女性日常的保養行為,對於醫美療程的需求在這幾年也出現變化,強調自然、無痕,甚至能突顯個性美(real me)的方案逐漸受到求美者喜愛。 極簡與多功能美容產品與服務的喜愛:偏好精簡的保養步驟,願意選擇多功能且高效的產品或服務。 科技驅動的個性化保養方案:隨著科技創新,能為女性提供更精準與個性化的保養方案,讓求美者如獲量身定制的服務。 ▲ 十分美學診所章葳瑄院長表示,脂肪型脖紋亦可透過Z音波,經由不同深度線型探頭溶脂,搭配其他針劑進行複合式治療,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Z音波科技驅動大勢醫美 穩定客製化療程打造自然與個性的美麗方案 透過尖端音波科技的應用,Z音波提供符合2025愛美趨勢的療程。十分美學診所院長章葳瑄醫師提到,Z音波透過點狀與線性探頭,提供不同深度的能量輸出,部分求美者反映術後有助於肌膚的緊緻感受與輪廓的調整。然而,實際效果因個人體質與術後照護有所差異,建議與專業醫師討論適用性。此外,章院長提到,Z音波還能針對像是掰掰肉或腰腹甚至胸部等特定身體脂肪堆積的部位做處理,脂肪型脖紋亦可經由不同深度線型探頭溶脂,搭配其他針劑進行複合式治療,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另外,針對額頭有輕微鬆弛、壓眉的狀況,也可使用點狀探頭進行拉提。最後,十分美學章院長提到,Z音波擊發速度非常快,線性一發不到0.4秒,打100發幾乎不到一分鐘時間,大幅降低過往音波療程為人詬病的疼痛感,提升療程舒適度,且在幾乎無須修復期的狀態下,後續只要搭配基礎的配套保養,就能為皮膚基底環境打底,為美麗奠定基礎,整體而言更加穩定、簡約與自然。 章葳瑄醫師提醒,任何醫美療程皆有潛在風險,例如紅腫、暫時性不適,甚至可能出現個別不良反應,因此建議求診者術前一定要與合格專業醫師溝通諮詢,瞭解其適應症、禁忌症及潛在副作用等,再評估是否進行療程。此外,應選擇原廠認證的合格器材與醫療院所,確保施作安全,同時降低風險並減少期望落差,在2025年美麗出發。

Read More

青埔消防分隊前進中大壢中 趣味闖關強化師生防災技能

中大壢中在昨日與青埔分隊聯手舉辦「防災闖關大作戰!」。(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如果地震來了,你會躲哪裡;火場濃煙瀰漫時,該怎麼逃。這些不是考試題,而是求生必備技能。為了讓全校師生掌握防災黃金關鍵,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在昨(25)日與桃園市消防局第二大隊青埔分隊聯手舉辦「防災闖關大作戰!」,此場活動不只有知識,還有超刺激的體驗關卡,讓730位師生在「玩中學」,一起變身防災小尖兵。 青埔分隊說明,此次特地安排闖關五連發,各式關卡等著師生來挑戰,包含地震體驗車,親身感受地震搖晃,記住「趴下、掩護、穩住」三大保命招式;煙霧逃生挑戰,模擬火場濃煙環境,學會低身逃生、不亂跑的關鍵動作。消防栓實戰演練親手操作消防栓,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住警器安裝任務,學習怎麼裝,保護家人安全;一氧化碳防範測試,正確安裝熱水器,遠離無聲殺手。 活動現場十分熱鬧,學生們親身體驗上面各種防災關卡。(圖/消防局提供) 青埔分隊說明,活動現場十分熱鬧,學生們親身體驗上面各種防災關卡,不但學到關鍵技能,還能把這些知識帶回家,守護爸媽、爺爺奶奶的安全。「小火快逃,濃煙關門」、「住警器救命神器」 這些口訣變成大家的口頭禪,學校瞬間變身超強防災堡壘。 青埔分隊長楊超鈞表示,透過這樣的互動學習,學生不只是聽,更是親身體驗,這些防災技能有一天可能會拯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第二大隊長戴明杉則說,台灣地震頻繁,防災意識不可少。透過這場「學習+互動」的活動,學生們不僅學到如何面對突發災害,也能將這些知識帶回家,幫助家人一起做好防災準備!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積極參與,互動滿滿,學習效果大大提升。  

Read More

桃市圖攜手中央大學推廣科普教育 首波科學展3/1起登場

桃市圖與中央大學及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輔導團三方於今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圖/桃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促進科學教育的普及與發展,桃園市立圖書館與國立中央大學及桃園市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輔導團三方於今(26)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 「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以永續環境營造,數位教育與學習,及科普推廣為主軸,加強城鄉交流學習科學展系列活動。此項合作旨在透過雙方的資源整合,深化教育資源共享,並進一步推動地方科學教育發展。自3月1日至3月31日,首波科學展將於桃市圖展出,為市民帶來豐富的科學體驗,提升科學教育的普及性。 此次合作桃市圖與中央大學共同締結合作夥伴關係,象徵兩機構在教育領域合作的新里程碑。整合學術及教育資源,藉由科學展示、人文展示及科普講座等活動,為市民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中央大學長期推動USR計畫,致力於透過與地方政府及教育機構的合作,強化學術與社會的連結,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此次合作正是中央大學天文所積極推動USR計畫的一部分,藉此讓科學教育進一步落實在社會層面。感謝敦煌教育集團對推動科普教育的熱忱與貢獻,並將資源帶進圖書館及國小,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與學習科學,從而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自3月1日至3月31日,首波科學展將於桃市圖展出。(圖/桃市圖提供) 桃市圖館長施照輝表示,桃市圖不僅是全台最美麗的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藏書量,更是師資種子的培育機構,擁有每年540萬遊客的知名度,是提供學子展現才華的絕佳舞台。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方案,將大學資源引進各校園,並將最終成果在圖書館展現,讓來訪的國際遊客能進一步了解桃園市及學校豐富的資源與人才,促進教育與科學的國際交流。 在未來的科學展示活動中,桃園市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輔導團總召許志豪校長將接手第二棒展開下一檔展覽,並帶領南勢國小及其他輔導團學校群接續展覽,這些活動將繼續以大學專業機構的研究師徒制為基礎,讓未來的科學人才在學術和實踐的雙重引導下,延續科學教育實踐的精神,並為國家培育更多未來的主人翁。有關展覽及活動的詳細資訊,可透過桃市圖官網及「台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粉專查詢,歡迎踴躍參與,共同感受科學的魅力。  

Read More

桃園砂石車、機車相撞!騎士噴飛殞命

機車騎士送醫後傷重不治。(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康彣 桃園市2月19日下午14時許,57歲簡姓男子駕駛砂石車直行行經中壢區月眉路與月桃路口時與對向50歲黃姓男子之機車發生碰撞,黃男送醫後傷重不治,後方乘客50歲黃姓女子則多處擦挫傷。中壢分局獲報到場處理,簡男無酒駕,將其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詳細肇事原因尚待警方釐清。 中壢交通中隊說明,2月19日下午獲報在月眉路與月桃路口有交通事故發生,經了解,簡男駕駛砂石車沿月眉路直行往大園方向時,與對向沿月眉路左轉月桃路之50歲黃男所騎乘之機車發生交通事故,黃男送醫急救後死亡,機車搭載之乘客50歲黃女受有多處擦挫傷,經測試簡男酒測值為0,肇事原因尚待釐清,簡男依過失致死罪嫌移請桃園地檢署偵辦。 大貨車駕駛簡男依過失致死罪嫌移請桃園地檢署偵辦。(圖/讀者提供) 警方呼籲,月桃路拓寬後,常有用路人不自覺超速,進而發生多起嚴重交通事故,警方會持續加強該路段執法,並提醒駕駛人行經路口務必減速慢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