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文化局說明婦人摔傷事件 持續協調理賠積極處理

劉姓婦人臉部、下巴挫傷,肩膀也因此受傷導致無法抬起。(圖/市議員余信憲辦公室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議會今(6)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余信憲針對日前一名劉姓婦人參加由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主辦的「113年土地公民俗藝術節」活動,不慎摔傷事件提出質詢。余信憲表示,活動承包廠商對婦人的傷勢冷漠以對,甚至嗆聲「不爽就去告」,令婦人感到相當無奈;對此,桃園市文化局也做出相關回應。 桃園文化局表示,針對土地公民俗藝術節活動中的意外事件,經查活動現場的所有安全設施均依相關規範設置,並於地面設有電線保護槽。然而,劉姓婦人於9月7日中午在活動現場仍不慎跌倒,造成臉部和手部受傷;文化局指出,文基會當下即刻連續致電多次表示關懷,劉婦表示,已自行就醫並完成開立診斷證明書。同日下午5時許再度致電關心,劉婦表示,希望於9月10日前就賠償相關事宜進行討論。 據了解,文基會在9月10日指派專人與廠商代表一同前往劉婦家中探視,當場說明會依契約協助送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並持續溝通。文化局強調,文基會在處理此案的過程中,多次與劉婦及相關單位聯繫,協調迄今次數已超過20次,並無冷漠應對之情。 因理賠金額未能符合劉婦所提出68500元的期望,基於公務機關依法行政之考量,於10月24日在桃園區公所調解會進行調解,保險公司現場核算理賠金為30000元,包含撫慰金6000元及眼鏡補償24000元,但劉婦對此金額表達不滿,並提出90000元賠償要求,最終調解未能達成共識。文化基金會強調,將繼續協助劉婦與保險公司進行溝通,期望能儘快解決賠償問題。 此外,針對市議員余信憲建議應將該活動的承包廠商列入黑名單,文化局表示,會在未來活動中進一步強化場地安全管理,並對公共安全責任落實更高標準,以保障市民參與活動的安全與權益。

Read More

陳韋曄盼桃園市立醫院落腳平鎮 籲市府重視護理人力流失問題

桃園市議會今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國民黨籍市議員陳韋曄針對多項市政議題質詢。。(圖/陳韋曄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議會今(6)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國民黨籍市議員陳韋曄針對居住正義、青年創新回饋社宅、電動車充電設備、台灣燈會及改善十大行人事故路段、拒絕電子菸危害等多項市政議題質詢。 陳韋曄首先指出,隨著房價攀升,桃園市年輕人與低收入戶購房壓力持續增加。針對此現象,建議市府應活用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區的公有土地,推動「賣」的可負擔住宅,透過附條件標售方式,要求建商提供一定比例的平價住宅給首次購房者與年輕人,同時限制價格上限,實現居住正義。市長張善政回覆,已指示都發局朝這方向來進行,市府將就此提案進行可行性評估。都發局長江南志進一步說,正在研究以容積獎勵的方式鼓勵建商興建平價住宅。 對於社會住宅的社區管理,陳韋曄認為,現行措施未能滿足住戶需求,呼籲市府鼓勵讓青年創新團隊入住社宅營造。建議市府預留房型讓青年提出創新回饋提案,透過評選協助活絡社宅,並加強與弱勢住戶的社區照顧功能。江南志對此構想表示肯定,將會同青年事務局與都發局進行規劃並在短期內就提出方案構想。 桃園市議員陳韋曄指出,隨著房價攀升,桃園市年輕人與低收入戶購房壓力持續增加。(圖/陳韋曄提供) 隨著電動車普及化,陳韋曄強調,電動車充電樁帶來的消防安全風險。他說,「《桃園市公寓大廈輔導管理自治條例》但在此條例中並未包含電動車「充電樁」相關規範。」呼籲市府提供補助協助社區安裝充電設施,並探討是否跟進其他縣市的地下停車場禁令。都發局將和消防局回應檢討現行政策,強化相關規範以保障市民安全。 台灣燈會將於明年2月在桃園舉辦,陳韋曄表示,燈會籌備應兼顧文化傳承與國際行銷,並列出歷年來中央補助各縣市經費的情形來做比較,建議市府要多方爭取中央經費補助,推動親子友善燈區設計,並結合當地旅宿與餐飲業者,創造更多觀光與經濟商機。張善政回應,市府會積極推動燈會籌備工作,並加強宣傳與活動規劃,期望借助燈會提升桃園城市能見度。 陳韋曄用統計圖表數據指出桃園市十大行人事故路段,並以平鎮金陵路為例,進一步分析車流量大與行人空間狹小問題。他建議,市府加強行人空間規劃,確保人車分離。同時針對平鎮區環南路沿路人行道破損也提出要求改善。對此,交通局長張新福說,針對金陵路研議車道瘦身以增加行人空間、擴大街角、行人穿越道線退縮、行人專用時相等提升行人安全。 陳韋曄接著指出,雖然《菸害防制法》已於今年3月公告禁止電子煙,但網路上仍然可以輕易購得,甚至有商家以「健康吸煙」的方式宣傳,誤導青少年。希望市府將強化電子煙的稽查與宣導,並加強與中央合作,打擊線上違法銷售。此外,針對不法業者將毒品「依托咪酯」混入電子煙製成「喪屍煙彈」,要求市府將強化校園的防毒宣導與安全管控措施,避免毒品進入學校與社區。 陳韋曄並提出,針對孕產婦設立「阿姨管家照護」方案,透過個案管理,進行健康、心理等需求評估,提供孕期「衛教諮詢」、「關懷追蹤」,並提供「到宅坐月子」服務,支援產後婦女的身心健康。對於弱勢家庭的臨時托育費用,也建議擴大補助範圍至單親家庭及中低收入戶,減輕經濟負擔。 陳韋曄也指出,桃園市現有12億多元的公益彩券盈餘待運用,建議市府善用這筆資金,支援到宅坐月子、臨時托育補助等社福方案,並針對物價、滾動式檢討調整團膳和營養午餐的補助金額。張善政表示,市府將綜合考量桃園市的需求與財務狀況,只要符合使用項目,將妥善運用公益彩券盈餘,支持多元的育兒補助方案。 針對平鎮地區學校資源不足的問題,陳韋曄強調,「南勢國小」已長期面臨班級超額的情況,建議市府在規劃新建「平鎮國小」時,審慎評估未來需求,適度增加班級數以紓解學童入學壓力。教育局表示,將參考議員意見,進一步評估學區需求,以符合區域發展趨勢。 最後、陳韋曄期盼市立醫院能落腳平鎮,並關注護理人力流失問題。他強調,應強化醫療服務質量。此外,針對帶狀皰疹疫苗,呼籲市府考量為高齡長者或低收入戶提供補助,以促進長者健康。衛生局賈蔚表示,將進一步評估補助方案的可行性,為桃園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完善的保護。

Read More

桃市這些路段行人事故多 桃警「對症下藥」改善

桃園市交通警察大隊多管齊下,期能持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警察局統計桃市近三年3大行人事故路廊,111年及112年皆是八德區介壽路行人事故件數達58件及45件居首,其次為桃園區中正路分別為53件及37件,另111年行人事故件數第3多為龜山區萬壽路42件;112年第3多則是桃園區中山路發生31件。至今(113)年1至9月,桃園區中正路成為首要行人事故熱點,共計28件,而龜山區萬壽路和八德區介壽路分別以21件和18件居次。這些路段往往位於人口密集區域及交通流量大的幹道上,行人過馬路頻率高,加劇了行人安全隱患。 交通警察大隊指出,根據主要行人事故3大肇因在111年及112年數據顯示,「未注意車前狀況」為最常見原因,111年其次為「搶越行人穿越道」,「未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設施」為第3;而112年則為「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先行」次之,「其他不當駕車行為」為第3。至今年1至9月,「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先行」成為首要肇因,其次為「其他不當駕駛行為」,「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駕駛」為第3。交警大隊長李維振指出,這些數據反映出行人事故的主因在駕駛人行車時未能充分注意行人安全,甚至在行人穿越道上搶行,應有的讓行意識仍有不足。 李維振表示,透過智慧化大數據彙整桃市行人事故路廊資訊,提升事故熱時、熱區的見警率、加強路口不停讓執法以及危險駕車專案取締等一連串作為,根據交通部數據統計桃園市行人交通事故的死傷人數已有下降,截至今年8月止,桃園市行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1261人,較去年同期已減少248人,降幅達16.4%。 李維振提到,明年將持續建置交通科技執法,依據行人事故路廊及肇因行為特性對症下藥,並配合工程單位改善道路設計,在高事故率路段加設行人優先號誌、標線和警示標誌、增強夜間照明、完善行人專用時間信號燈等措施;並透過各式集會及社區宣導活動,提升民眾對交通規則的認知,特別針對安全通行相關法律知識及內化人本交通的概念,期能持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Read More

22歲女大生感染黴漿菌 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不見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住院一周才康復出院。 服藥仍反覆發燒 呼吸喘感染「黴漿菌」肺炎 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指出,患者到院時主訴低燒(攝氏37~38度間)、乾咳症狀,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仍反覆發燒,治療一周不但未改善還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的症狀,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到醫院就醫,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抽血檢查後確診是黴漿菌肺炎。 症狀惡化成「壞死性肺炎」 後線抗生素治療好轉 雖醫療團隊立即以第一線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再照x 光發現肺炎未改善,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出現壞死性肺炎症狀,緊急加強後線抗生素治療一周,病況才終於穩定出院。 張祐維醫師指出,黴漿菌有「行走的肺炎」之稱,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雖飛沫傳染感染性極高,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通常治療五到七天就可以痊癒,像該個案既年輕且出現壞似性肺炎併發症相當罕見。 患者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久乾咳或持續發燒應就醫 「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門診中這名旅日返台的年輕大學生就是旅日返台後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提醒民眾如出現乾咳或持續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避免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Read More

桃園推出全臺首創梅子琴酒 激發在地創意推動精緻觀光

蘇俊賓指出,發表會「小而美、小而巧」的活動雖然規模精簡,但影響力深遠,期許未來能持續激發在地創意,讓桃園的觀光產業更加精緻。(圖/李春台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在地方農業與餐飲專業的緊密合作下,備受期待的「角板梅琴酒、氣泡酒、康普茶發表記者會」今(5)日於和逸飯店BluBar正式亮相。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記者會時表示,過去角板山的梅樹開花後,果實多半任其落地,但在風管處的用心規劃下,陸續開發出脆梅、梅子醬、梅子醋等傳統「伴手禮三寶」;今年在國際琴酒大賽冠軍安薛佛老師的協助下,發展出全臺首支以梅子為主題的琴酒,並推出角板梅琴酒、角板梅子康普茶及角板梅子氣泡酒等「新三寶」,為桃園觀光寫下新的里程碑。 蘇俊賓指出,本次發表會獲得多位議員支持,顯示這個「小而美、小而巧」的活動雖然規模精簡,但影響力深遠,期許未來能持續激發在地創意,讓桃園的觀光產業更加精緻,透過多元創意產品,吸引更多客群到訪角板山,體驗桃園復興區的自然美景。 周柏吟表示,這次桃園市首支梅琴酒誕生,充分展現了桃園地方文化與世界級品質的完美結合。(圖/李春台攝) 觀旅局長周柏吟表示,盼能透過年輕人喜愛的琴酒、氣泡酒及康普茶等時尚飲品,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認識角板山之美。這些限量製作的精緻飲品未來將作為桃園伴手禮,於2025年臺灣燈會等重要場合致贈國際貴賓。此外,本次與和逸、諾富特等桃園在地酒吧合作,將產品直接帶進都會區,供遊客與當地消費者品嚐,並將透過羅浮高中學生的甜點創作,展現在地食材的多元運用。 角板梅琴酒由世界琴酒大賽冠軍的釀酒師 Anne Scheffer 安薛佛操刀,打造出臺灣第一支「梅琴酒」,命名為「角板梅琴酒」,英文名為「Pyasan Plum-gin」,結合泰雅語「Pyasan」與英文「Plum-gin」,充分展現了角板山的在地風情。 角板梅琴酒的製作過程極為講究,使用來自角板山行館的思親梅,經過兩個月的紅酒酵母發酵,融合了桃園特色作物,如復興區的桶柑及媽媽桃、龜山區大棟山的丹蔘等,經歷30多道手工蒸餾工序,最終釀造出這款酒體平衡、風味獨特的梅琴酒。這款酒不僅僅是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更是桃圍豐富在地文化的縮影,象徵著多元文化、歷史遺產和現代創新技術的完美融合。 周柏吟表示此次記者會展示的三款特色伴手禮,還包括氣泡酒與康普茶,皆以角板山梅子為原料,傳遞桃園的風土人情。梅子氣泡酒由曾獲WCA銅牌的鄧爸麥酒團隊精釀而成,酸甜適中、清香怡人;而康普茶則是現在流行的飲品,是以茶湯加入糖與紅茶菌母經數週靜置發酵而成的天然茶飲,加入梅子風味,融入健康理念,酸甜清新。大家可以透過這些桃園的觀光代表,品味本地蘊含的情懷。 結合桃園地方農業與餐飲專業的合作,「角板梅琴酒、氣泡酒、康普茶」終於在今天亮相登場。(圖/李春台攝) 周柏吟表示,這次桃園市首支梅琴酒誕生,充分展現了桃園地方文化與世界級品質的完美結合。透過這樣的創新產品,希望向國內外遊客展示桃園多元而迷人的風貌,讓更多人因為這樣的特色風味而選擇來到桃園,進一步提升桃源國際知名度與旅遊吸引力。 周柏吟說這次梅琴酒的成功推出,是桃園農業、餐飲和觀光產業攜手合作的結果。市府將原本只是供大家遊憩的角板山梅圍,於今年四月青梅黃梅成熟採收後,轉化為高品質的餐飲產品,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品味體驗,更讓桃園成為了一個能夠具有多元玩法,提供完整農產旅遊的城市。 周柏吟強調,現在還有酒吧的快閃活動,希望能藉此吸引國內外遊客,到桃圍來透過這樣的創新產品,瞭解我們的美食文化,進一步將桃園的在地食材推向國際市場,促進桃園觀光發展。周柏吟另外還強調2025台灣燈會將於2025年2月12日至2月23日在桃園盛大登場,地點位於桃園高鐵站前廣場及桃園機場捷運A19桃園體育園區站周邊場域,這次燈會以「光聚千塘串桃園」為主題,展現出桃園國門之都和科技之城的獨特魅力,為民眾帶來全新的燈光藝術盛宴,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Read More

腳指甲長纖維瘤 樂生醫院長曝是1罕見遺傳疾病

女性患者罹患罕見遺傳疾病「結節性硬化症候群」,腳指甲上出現纖維瘤。(圖/樂生療養院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一名62歲女性患者因蛋白尿過量及腎功能不全,求助於樂生療養院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偉傑,經問診得知,有癲癇病史,並持續服藥控制中,再經一連串理學及影像學檢查暨基因檢測,不僅成功診斷為罕見遺傳疾病「結節性硬化症候群」,並展開藥物治療計畫,進而改善其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 王偉傑指出,該名患者經理學檢查,發現鼻部兩側有三顆血管纖維瘤,腳指甲上亦有兩顆纖維瘤;而腎臟超音波顯示,雙側腎臟存在多發性血管肌肉脂肪瘤,在懷疑是結節性硬化症候群後,王偉傑立刻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腦室下竟出現多發性結節。經過基因檢測,最終確認其TSC2基因異常,確診為結節性硬化症候群。 王偉傑解釋,結節性硬化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源於TSC1或TSC2基因突變,導致身體多個部位形成良性腫瘤。這種疾病的症狀多樣且多變,常見於腦部、腎臟、皮膚和肺臟,可能表現為皮膚纖維瘤、腎臟腫瘤,並伴隨高比例的癲癇風險及可能的智力發育影響。由於其多系統特性,診斷上依賴臨床觀察和基因檢測的結合,而治療則針對不同器官的症狀進行個別化管理,以藥物和其他介入方式控制病情並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原大學參加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抱走2冠軍1人氣獎

中原大學資管系第七年蟬聯產學合作組第一名,實現「七連霸」佳績。(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由數位發展部、教育部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等單位共同辦理的第29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決賽暨頒獎典禮近日於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行。作為全台規模最大的創新競賽平台,活動以「產業需求」為主軸,吸引13家企業與政府機關出題,共計1623支隊伍、8289名來自131所學校的選手參賽,成為全球數位菁英匯聚、交流與競技的重要場域。今年更邀請超過170位產官學研專家擔任評審,競賽規模與水準再創新高。中原大學在此次競賽中表現優異,共榮獲兩項冠軍及最佳人氣獎。 中原大學提及,此次競賽中,由該校資管系老師李國誠與電子系老師陳世綸指導的團隊,憑藉「基於根尖片之影像分析與偵測系統」在「產學合作組一」中奪冠,實現「七連霸」佳績。另一項冠軍由老師劉士豪指導的「MIRRORCLE-你的魔鏡」專案摘得,在「勞工培力訓練組」中拔得頭籌,此系統讓使用者透過模擬場景進行面試和報告練習,提升職場表現自信。此外,由老師周賢明指導的「破鏡寵園,讓愛延續」專案榮獲最佳人氣獎,透過5G、AI與區塊鏈技術打造智慧寵物領養平台,提升領養效率並增強信任度,展現中原學生的創新實力。 中原資管發揮專業與創意,從產業需求出發,開發面試模擬系統貼近市場。(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報告,全球口腔疾病患者持續增加,尤其在中低收入國家缺乏治療資源。為解決根尖病灶和牙周病變的早期診斷問題,由中原大學李欣樺、辜麗慈、黃恆嘉與成功大學林原進組成的團隊,開發出「根尖病灶與牙周流失影像分析偵測系統」。該系統結合YOLOv8影像分割技術和多種CNN模型,達成超過90%的檢測準確率,並以簡便介面協助醫療人員提升診斷效率,符合聯合國「良好健康與福祉」的永續發展目標,具備商業應用潛力。 中原資管運用5G、AI與區塊鏈技術打造智慧寵物領養平台,榮獲大會最佳人氣獎。(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今年新增的「勞工培力訓練組」聚焦於各年齡層勞動者職場技能的提升,以創新服務應對勞動力短缺與產業變遷挑戰。由呂芯穎、高鈺淳、王廷瑜、林芷妤、葉志偉和劉瑀柔組成的團隊,開發了「MIRRORCLE-你的魔鏡」系統,為用戶提供模擬面試與報告的個性化訓練,透過數位孿生和VR技術模擬真實場景,幫助使用者提升自信,在關鍵場合中發揮最佳表現。 中原大學表示,獲得最佳人氣獎的「破鏡寵園,讓愛延續」專案,由中原資管系團隊開發,成功解決傳統領養流程中的效率與信任問題。該平台整合5G、AI和區塊鏈技術,利用影像辨識協助失主尋回走失寵物,並透過智能配對為領養者推薦合適的動物。同時,區塊鏈技術確保資訊透明且不可篡改,增強過程的信任度。平台更結合智慧城市數據,提供寵物友善地點標示與即時通知功能,迅速集結社區資源協助尋找失蹤動物,為動物福利創建高效且可持續的智慧生態系統。 中原大學資管系主任廖秀莉表示,全國資訊類別競爭最激烈的「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今年的入圍率僅有2.6%,競爭相當激烈,參賽團隊實力非凡!她深感自豪,看到中原學生在競賽中展現創意與技術,不僅突顯學生在新興科技的潛力,也展示學校積極推動產學研結合,強化台灣科技與產業創新。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企訓高峰會11/26登場 聚焦AI技術在人才培育的應用

桃竹苗分署11/26日將在新竹國賓飯店舉辦「企訓高峰會」,聚焦AI技術,邀請企業參與。(示意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勞動部積極落實「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各項措施,鼓勵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續留職場延緩退休,並積極輔導企業進用,截至113年9月已成功協助15萬5288名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而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將在11月26日於新竹國賓飯店首次舉辦「企訓高峰會」,聚焦AI技術在企業人才培育中的應用,更著重於中高齡人才穩定留用,增加其專業技能,將邀請業界嘉賓擔任專題講師,當日也會針對培育人才具卓越成效的企業代表予以表揚,歡迎有興趣的企業踴躍參加。   桃竹苗分署表示,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紛紛積極尋求轉型機會,希望藉此搭上這波熱潮。此次高峰會將深入探討AI在人才培育中的多元議題,並邀請先行智庫執行長蘇書平和台灣微軟公司人資長王有蘋擔任專題演講者,分享人才培育的關鍵,探討如何利用AI技術引領企業轉型,從共享到實踐,幫助企業創造品牌價值;現場不僅會有專家進行專題演講,還特別請到晶碩光學、元晶太陽能科技等多家近年來辦訓績優的企業到場展示辦訓成果。 桃竹苗分署提到,參與高峰會的晶碩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運用分署的「在職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訓練補助計畫」,推動中高齡員工參加教育訓練,讓資深員工參與跨領域轉型及國際醫療法規等相關課程,進而協助公司在越南擴建工廠,並培養2名公司員工擔任重要的傳承角色。此外,公司設立晶碩研究院,培育50名內部講師,強化培訓能力,提升產品品質,更通過13個國家品質系統認證肯定,榮獲500大技術領先企業獎。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近年來AI及ESG等新技術與趨勢,對企業帶來機會與挑戰,也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為了幫助企業因應挑戰,桃竹苗分署積極推動多項補助計畫,包括人力資源提升計畫和中高齡者就業訓練補助,希望透過教育訓練,協助企業提升人力素質,幫助企業成長與轉型。而這些措施已有顯現成效,在113年度,分署舉辦了包含141場研討會、焦點座談及駐點活動,吸引了近6000名參與者,並服務了1萬1585家次企業,獲得企業廣泛好評。 桃竹苗分署補充,該分署提供各項人才培育計畫資源,若需要專人進場服務,或專業輔導顧問團隊提供各項諮詢,歡迎至桃竹苗企業人力資源服務網預約報名,或撥打專線03-4855368轉分機1926-1933,將由專人提供諮詢協助。

Read More

強化火災應變能力 桃消山峰分隊前進工廠防災演練

山峰分隊今日於平鎮工業區內一處場所舉行了消防演練。(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提升應對大型工廠發生火災時的應變能力,對此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山峰分隊今(5)日於平鎮工業區內一處場所舉行了消防演練,模擬災害發生情境,內容涵蓋緊急疏散、醫療急救、火災防控等多項重點課題,旨在強化各單位在緊急情況下的指揮調度與協同應變能力,才能有效控制災情,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山峰分隊表示,平鎮區為桃園市工業重鎮,轄有平鎮工業區,設置廠家數量眾多且內部多為無開口隔間結構,一旦發生火災,火煙將有竄燒之虞,恐造成初期滅火搶救困難及逃生不易情形發生,透過兵推演習,消防人員能夠更清楚瞭解重大災害現場的應變流程及災時應採取的搶救作為;此次更引入科技救災消防機器人,大幅提升救災量能,定能成為未來消防搶救上的一大助力。 此次更引入科技救災消防機器人,大幅提升救災量能,定能成為未來消防搶救上的一大助力。(圖/消防局提供) 山峰分隊長蘇伯錡提到,此次演習不僅著眼於消防部門的災害救援能力,也強調廠房的避難引導、通報落實以及員工熟悉各類設備操作同樣重要,透過這次兵推,再次檢驗了既有的應變計畫,為日後的緊急應變工作做好充足準備。未來,山峰分隊將持續推動更多類似的演練與教育活動,以強化公司員工防災自救的能力,防範災害於未然。

Read More

桃市強化全民國防教育 6000高中學子走進靶場體驗實彈射擊

桃園市教育局於今日至15日在陸軍269旅高山頂靶場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學生實彈射擊活動」。(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為強化學生對於全民國防教育認知、感受實彈射擊震撼,桃園市教育局於今(5)日至15日在陸軍269旅高山頂靶場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學生實彈射擊活動」,體驗在學生時期難得一次的實彈射擊活動。 教育局提到,為了讓學生深刻瞭解此次活動的意義,教育局特別在活動前辦理開訓儀式,邀請參與學校校長及陸軍269旅、陸軍109旅、國軍北區人才招募中心及陸軍專科學校等軍方代表出席觀禮,並由教育局軍訓督導宋怡慶主持開幕儀式,為活動揭開序幕。 教育局說明,此次學生實彈射擊活動計有桃園公私立高中職約6000位學生參加射擊體驗。每一位學生由教官的帶領下,帶著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依序進入射擊區,配合助教的協助,以國軍現役T91步槍完成了5發5.56公釐實彈的射擊體驗;參與射擊的觀音高中陳同學,看著自己的靶紙深感興奮,似乎心中有著滿滿心得與體會,迫不及待的與同學們訴說與分享。 教育局指出,藉由此次活動讓學生們除了將平時在學校的全民國防課程實際運用到靶場上外,特別安排軍方支援「雲豹八輪甲車」等各式現役裝備陳展,青年學子以親眼目睹及體會到國軍現役武器及真槍實彈的射擊感受;並安排國軍人才招募中心設置攤位,有助青年學子在未來職涯發展與規劃上多一些優質的選擇。 教育局表示,相信學生們經過此次實彈射擊體驗,更能強化學生們對全民國防的共識,無論將來畢業後在各自的領域裡發光發熱,期待他們都能夠愛國、愛家,為我們的國家、國人貢獻所長、回饋社會。 此次學生實彈射擊活動計有桃園公私立高中職約6000位學生參加射擊體驗。(圖/教育局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