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扶舉辦「LOVE YOU?童在一起」親子嘉年華

苗栗家扶兒保家庭服務,興華高中春暉社表演兒保操演出。(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竹南報導 苗栗家扶承接苗栗縣政府委託辦理兒少保護家庭處遇服務,已邁入第三十二年,不可輕忽的是「精神虐待」對遭受其他不當對待形式傷害的兒少的潛在影響,由數據顯示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因「缺乏親職知識」、「情緒控制能力不佳」、「失業或工作不穩定」是造成兒少不當對待的關鍵因素。若沒有好好被照顧與輔導,今天受傷的孩子恐成為明天壞掉的大人! 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代多為雙薪家庭,雙方共同支撐整個家,而夫妻間也容易在分配照顧孩子時間而有爭執,往往我們總是期待每個父母都是好爸爸、好媽媽,但沒想到的是身為父母的大人也有不知道怎當一個稱職的家長。 九月二四日在竹南運動公園籃球場,舉辦「LOVE YOU?童在一起」親子嘉年華,除安排親子闖關遊戲外,特別感謝興華高中春暉社-兒保劇場演出。本次開放全台兒童參加,幼兒趣味著色組共二百件參賽,國小創意繪畫組則有九十八件參賽,經評審專業公正評選,共有二二件作品脫穎而出,於昨天活動中頒獎並展出得獎畫作。 繪畫比賽,主題『最喜歡和家人做的一件事』,得獎名單如下: 【幼兒趣味著色組】第一名郭采晨、第二名朱芯儀、第三名蔡蘿歆; 佳作十名柯沐辰、潘宣穎、李韋妡、齊祤棠、蔡杰恩、林芊綺、林瑀暄、徐熙妍、甘祖怡、葉芯綺。 【國小創意繪畫組】低年級組:第一名何家儀、第二名吳  帆、第三名吳芷葳。中年級組:第一名曾立杰、第二名蘇鍉縈、第三名陳紀璋。 高年級組:第一名蘇語晴、第二名黃祥硯、第三名周萱旻。

Read More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表揚研究傑出科技人才 共13人獲獎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表揚四大獎項之科技優秀人才,今年共有13人獲獎。(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日前舉辦聯合頒獎典禮,頒發「研究傑出獎」、「考察研究獎」、「胡定華年輕研究創新獎」及「物聯網創新應用獎」四大獎項,以表揚傑出研究人才、獎勵研究人員赴國外知名研究或學術單位進行短期研究、鼓勵年輕優秀新銳朝向新事業夢想前進及獎勵國內物聯網應用等相關領域在研發創新或新創事業有傑出績效者,共有十三位傑出研究者獲獎。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表示,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感念四十多年前潘文淵規劃建立我國積體電路工業,促成包括由工研院衍生成立聯電及台積電等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並帶動資通訊產業成長,以及培育年輕科技人才的貢獻。 史欽泰說,基金會每年頒發各項獎項,表揚半導體、資訊及通訊等相關領域傑出華裔人士,獎勵對科技產業及社會有卓越貢獻的華人,並培養具潛力的科技人才。成立廿六年來,受獎人數已超過一千三百位,肯定獲獎人在科技領域努力不懈並展現傑出成果,為產業注入創新量能,發揚潘博士扶植產業及鼓勵創新的精神。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羅達賢表示,此次頒獎典禮中特別邀請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彭啟明總經理以「創業經歷與民間氣象產業的應用及服務」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創立台灣第一家民間氣象公司的歷程;同時邀請前科技部徐爵民部長主持『文淵論壇』,和本次得獎人與談「如何面對事業上的不如意」,談論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創業等所面臨的困難及如何克服。基金會將持續致力推動科技教育人才之培育及產業發展,期望鼓勵更多人秉持創新精神和熱忱實踐理想,開創並帶動台灣新興產業。

Read More

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贈吉安鄉惜食冰箱 讓善心物資能循環分享

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轉贈吉安鄉惜食冰箱,讓社會各界捐贈的善心物資能循環分享。(花蓮老家協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昨日捐贈四台惜食冰箱予南昌、勝安、宜昌及稻香社區發展協會,由鄉長游淑貞代表接受並致贈感謝狀。她感謝老家庭協會牽起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發展理念深入吉安,藉由惜食冰箱讓社會各界捐贈的善心物資能循環分享,共同落實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的環保理念,進而向社會大眾推廣珍愛惜食概念,攜手共構減碳惜福友善家園。 老家協會於去年十月轉介捐贈一台惜食冰箱予太昌社區發展協會,追加至今共計有五台惜食冰箱協力吉安鄉社區關懷行列,鄉長游淑貞感謝協會將全國善愛專送吉安,透過惜食冰箱發揚全民珍惜糧食與環境永續觀念,並將來自全國各地善心物資達到更廣泛的運用及惜福分配,除了專送部落、保鮮提供各社區共餐食用,也責成社區愛心志工外送員親自發送至鄰近弱勢家戶,期待未來能帶給福氣站、文健站長輩們更多元選項的飲食補給。 老家協會執行長蔡智全表示,協會在花蓮深耕已十八年,長期投入經濟、物資扶助及接送就醫等弱勢整合服務,目前規劃於花蓮縣設置二十五台惜食冰箱,感謝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及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台灣惠而浦公司等協助,並於去年十月首次設置於吉安鄉太昌社區發展協會,不定期提供新鮮食材,如水果、蔬菜及餅乾、飲料、麵包等,替長輩及弱勢族群適時補充營養,以實際行動守護偏鄉民眾。 本次惜食冰箱將分送南昌、稻香、勝安、宜昌等四個社區,將二至三個月即期物資提供各社區共餐食材及鄰里弱勢家戶享用,給予在地弱勢支持力量,藉由社會資源供需整合,賦予包裝完整但可能被浪費的食物更完善的運用。

Read More

兩百多位獅友外木山淨灘 清出500公斤垃圾

國際獅子會300F區基隆區獅友,在基隆外木山汫水澳舉辦淨灘活動,約有254人參與,清出38大袋,約500公斤的垃圾。(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環保愛地球不能少你我,國際獅子會300F區基隆區獅友日前在基隆外木山汫水澳,舉辦淨灘活動,約有254人參與,不少獅友攜家帶眷,還有人是全家總動員一起來淨灘,希望為海洋與環保盡一份心力,也藉由身教寓教於樂潛移默化讓孩子們了解海洋永續保育的重要性。 這場淨灘活動是響應台灣總會的「珍愛地球、群獅環保護健康」活動,由基隆第一會和基隆理想會承辦,不少獅友攜家帶眷,還有人是全家總動員一起來淨灘。(記者鄭鈞云翻攝) 這場淨灘活動是響應台灣總會的「珍愛地球、群獅環保護健康」活動,由基隆第一會和基隆理想會承辦,從下午兩點一直進行到四點半,兩百多位國際獅子會300F區基隆區獅友和家眷親友們,彎腰低頭撿拾岸邊垃圾與漂流廢棄物,最後共清出38大袋,約500公斤的垃圾。 淨灘活動後還安排了摸彩娛樂歌舞,現場氣氛進入最高潮,大伙忘卻了剛剛俯身撿拾垃圾的辛苦,也更進一步凝聚了團隊向心力,期待下一次再共同出任務,為環保與公益進一份心力。(記者鄭鈞云翻攝) 獅友們汗流夾背,為更乾淨的地球而努力與堅持,也完成了國際獅子會環境保護活動志業的一小部份;淨灘活動後還安排了摸彩娛樂歌舞,現場氣氛進入最高潮,大伙忘卻了剛剛俯身撿拾垃圾的辛苦,也更進一步凝聚了團隊向心力,期待下一次再共同出任務,為環保與公益進一份心力。    

Read More

國際獅子會300-D1區 進學國小舉辦免費視力篩檢活動

國際獅子會300-D1區在進學國小舉辦免費視力篩檢活動,希望未來的主人翁能夠保有「好眼力」。(國際獅子會300-D1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國際獅子會300-D1區十七日在進學國小舉辦「獅友有愛、美譽視界」免費視力篩檢活動,希望未來的主人翁能夠保有「好眼力」,未來計畫在雲林、嘉義及大台南區為弱勢學童與社區長輩做視力篩檢,並協助偏鄉弱勢學童配鏡服務。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委託台灣大學附設醫院林隆光醫師進行全國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國小一年級學童的近視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五,每十位學童中就有二位有近視,到了國小六年級時,則提高至每十位中就有六位近視。 為了讓學童能夠珍愛視力、保護眼睛,國際獅子會300-D1區在進學國小舉辦「獅友有愛、美譽視界」免費視力篩檢活動,為學童實施免費視力篩檢,宣導「維護視力」的重要性,視力保健要「從小」做起,不偏食、多到戶外活動、減少3C使用時間,有助於遠離近視的傷害。 國際獅子會將保護下一代視力列為公益重點,該活動已經持續數十年,累積受惠的學童數千人,深受各界肯定。國際獅子會300-D1區未來計畫在雲林、嘉義及大台南區為弱勢學童與社區長輩做視力篩檢,並協助偏鄉弱勢學童配鏡服務。

Read More

新竹中央扶輪社贈血氧機監控系統予老人安養中心

新竹中央扶輪社捐贈富賢茂血氧機監控系統予竹北老人安養中心,更加保障老人家的健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在竹北市長何淦銘的牽線下,新竹中央扶輪社十六日購買「富賢茂血氧監控系統」捐贈予竹北市安養中心,透過資訊技術結合血氧量測設備,達到即時監測血氧變化,更進一步保障長輩的健康。 竹北市長何淦銘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未退,目前亦有上升趨勢,防疫工作仍不能鬆懈,六月初,正值疫情高峰期,各醫院確診者專責病房一床難求,竹北市老人安養中心近半數長輩陸續確診,無法安排入住醫院專責病房,安養中心僅能自力救濟進行就地安置照護作業。當時中心發生三位長輩因發燒導致血氧偏低,需透過氧氣機供氧,而中心內僅有傳統脈衝式血氧檢測儀,無法密切監測其血氧及脈搏狀態,因此護理人員需頻繁穿脫防護裝備進出確診者寢室監測長輩生理狀態。 新竹中央扶輪社表示,為改善傳統血氧檢測儀即時回饋的不足,特別捐贈富賢茂血氧監控系統,透過該系統資訊技術結合血氧量測設備,可即時連結雲端系統回報健康資訊及異常通報警示,達到即時監測血氧變化並立即介入之效果,改善傳統血氧監測無法即時回饋之缺點。

Read More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推青銀共居計畫

「跨世代、零距離」青銀共居計畫讓青年與長輩們談天說地分享人生大小事。(林澄輝社福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邁入老年化社會,林澄輝社福基金會試行「跨世代、零距離」青銀共居計畫,鼓勵青年與長輩們共餐、談天說地分享人生大小事,長輩傳承人生經驗,讓不同世代的生命故事與生活經驗交流,促進老少共學的和諧。 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鄉背井,前往大城市或國外發展,甚至在外地定居,組成自己的新家庭,留下垂垂老矣的父母獨居家中。安養院或老人照顧中心等相關機構應運而生,獨居老人問題已然成為台灣社會的隱憂,「青銀共居」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試著解決這個難題而逐漸開展的新生活方式。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邀請青年與璐德長照中心、澄輝小規模多機能夜宿的長輩們共居,認識彼此的家庭、生活經驗及職業經歷,阿美阿嬤興致勃勃分享過往的家政縫紉,讓青年從中了解過往的職業經驗及成就感。 青年芳妏於澄輝小規模多機能陪同長輩夜宿,得知失智長輩於夜間有不同面向的照顧需求,也體會家屬照顧的負擔。青年雅娟說,長照中心長輩少有機會與年輕人一起用餐,透過陪伴用餐、聽阿嬤說說自己的故事,看到長輩喜悅,自己也開心。 璐德長照中心主任黃春宜表示,「跨世代、零距離」青銀共居計畫,鼓勵年輕人陪同長輩共餐,近距離互動對話,在共居的過程中,長輩與年輕人拉近距離,接受新鮮事的刺激,年輕人也可以學習老一輩的知識,這正是新世代共融生活的趨勢。

Read More

切膚之愛 社會的關懷 秋節前夕慰問列案弱勢長輩

切膚之愛詹麗珠率服務團隊到列案的長者家中提前歡度溫馨的中秋節。(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切膚之愛基金會八日由執行長詹麗珠博士率領服務團隊,帶著充滿愛的月餅禮盒到弱勢案家關懷慰問,並設計多款適合長輩的小遊戲,開心地互動,貼心的陪伴長輩們活絡筋骨,提前陪伴他們度過暖心中秋,現場氣氛溫馨。 詹麗珠指出,這二年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論社福團體募資或企業營運,皆受到極大衝擊,但愛心沒有中斷。知名餐飲「米塔集團」旗下的米塔手感烘焙,今年再度全額捐贈六百盒中秋禮盒給切膚之愛基金會義賣,所得全數做為弱勢照顧服務基金。其中,也有許多善心民眾將認購的中秋禮盒捐出來,希望轉贈給切膚之愛基金會服務的弱勢個案。 詹麗珠表示,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預估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每五人中就有一名是老人。切膚之愛基金會深耕長照服務多年,所做的居家服務不僅僅是陪伴長輩看電視或家務打掃,尤其重視長者的身體機能,因此在服務前端,即先加強居服員的教育訓練,針對每一位個案的身體狀況,量身設計適合的互動模式,例如陪伴進行益智小遊戲,活化長輩的專注力、肌力及認知能力等;因為每一位長輩都是我們的家人,看見他們臉上堆滿笑容,就是切膚之愛基金會最大的成就與驕傲。

Read More

福智慈善基金會關懷弱勢 捐贈祈福禮盒

福智慈善基金會匯集眾人善心捐贈禮盒。(記者張翔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為集眾善關懷弱勢家庭,福智慈善基金會八日於嘉義縣社會局前廣場舉行祈福禮贈捐贈儀式,各禮盒將結合社會局各社工,將祝福送到需求的家戶,縣長翁章梁代表接受並頒發感謝狀。 福智慈善基金會去年有感疫情影響部份家庭經濟和生活,首次與社會局合作,提供禮盒由社工親送有需求的家庭,今年疫情延續,福智基金會愛心送暖行動不停歇,八日由林崇奇分苑長代表再捐贈二百五十份豐富精美禮盒,內容物包括有機白米、蕃茄拉麵、麻油當歸沖泡麵、雪蓮子麵筋、麻油鮮蔬粥、有機糙米圈等十項嚴選安心好物,提供社會局社工於服務時,因應家庭需求提供禮盒傳達祝福,以紓緩疫情期間的家庭經濟負擔。 翁章梁說,嘉義縣面臨的問題除結構性的人口老化、少子化外,近年因疫情衝擊,使民眾經濟壓力升高,針對經濟弱勢家庭救助,除政府力量的挹注外,民間良善力量的匯集,更是無窮力量的展現!感謝福智慈善基金會,匯集眾人善心持續捐贈禮盒,社會局社工將盤點需求,將祝福傳送到家戶。 福智慈善基金會關懷弱勢,豐富精美禮盒傳達祝福。(記者張翔攝) 福智團體秉承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慈悲教誡,透過僧俗二眾齊心誦經,廣行孝道為至親超薦祈福外,更為台灣、乃至全世界廣大眾生祝願平安吉祥;匯聚的祈福禮盒由十方善士與福智會員發心捐贈,感謝縣政府及社會局協助,將禮盒送至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讓愛的漣漪持續擴大。 社會局長張翠瑤指出,福智慈善基金會慈悲為懷,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社會的關懷,期望善念循環,社會有更多團體及善心人士一起造善共好。

Read More

新北善悅關懷協會攜手街友外展中心贈關懷金及月餅 鼓勵街友自立

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致贈街友500元中秋關懷金(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與社團法人新北市善悅關懷協會合作,於今(6)日在板橋區永安公園活動中心舉辦「2022悠遊街頭,樂享中秋」活動,現場提供義診、義剪及職業媒合,並致贈500元關懷金及月餅,有百餘位街友參加,其中有7位願意到愛心廠商擔任清潔工作,以自食其力。 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鼓勵街友在獲得社會的關懷後 能自立自強 重新出發(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財團法人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由周哲仁課長代表,與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一起致贈每位街友中秋關懷金500元。周哲仁表示,考慮疫情對街友的衝擊,因此今年的中秋關懷除在街街友外,新北市3個街友中途之家所安置的住民也都有致贈關懷金。 中秋活動現場提供街友義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吳淑芳表示,感謝善悅關懷協會和仕招社福基金會長年對街友的關懷,尤其仕招基金會贊助關懷金,善悅關懷協會提供柚子、月餅及衣物等,希望街友在獲得鼓勵後,也能自立自強,早日重返社會。 活動中也幫街友義診(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49歲的政哥一年前因口腔癌住院治療,由於長期積欠房租,住院期間遭房東清空物品而流落街頭,被新北市街友外展中心輔導安置,經過半年的正常作息,已慢慢恢復健康。他曾是一名廚師,有烹飪的專長,在外展中心和就業服務處的協助下,重拾鍋鏟,目前在一家快炒店工作,也順利租屋,他參加中秋活動,鼓勵其他街友脫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