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禮安挑戰越語Rap 遇上大魔王

韋禮安(左)與越南影帝連炳發(右)合作,推出全新單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繼推出〈如果可以〉日文與韓文版以及合作世界百大DJ Oliver Heldens大受歡迎後,韋禮安再度再度突破語言界限,首次挑戰越南語演唱全新單曲,直呼遇上大魔王。 韋禮安與越南影帝連炳發合作,推出全新單曲〈For a Better Day〉,是由連炳發和張鈞甯主演的國際醫療犯罪影集《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中的歌曲,用音樂深刻詮釋掙扎於灰色地帶的生命故事。 不過,越南語的發音要準確,難度極高,讓很有語言天分的韋禮安都險些招架不住,直呼遇上大魔王,「由於錄音前忙著錄製《披荊斬棘4》,幾乎沒有時間事先練習,到了錄音室發現越南語真的很難,還加上越南語Rap,真的是一個字一個字琢磨才能完成,連錄音都在披荊斬棘!」成功完成越南語挑戰,也獲得連炳發讚美發音很標準,讓韋禮安十分開心。 韋禮安+連炳發全新單曲〈For a Better Day〉3月11日數位上架。

Read More

吳婉君拍廣告太入戲 差點睡著

吳婉君日前投入家具品牌全新廣告拍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8點檔女星Cocco吳婉君在民視《愛的榮耀》殺青後,日前投入義大利頂級家具品牌全新廣告拍攝。首度拍攝沙發廣告的她,因為躺得太舒適,一度拍到差點睡著,直呼:「今天好像不是在工作,太舒服太自在了!」 拍攝廣告時,吳婉君換上米白色削肩居家服,坐上NATUZZI全球最新款沙發Mindful,一向專業的Cocco被瞬間切換到「居家模式」,舒適到眼皮快撐不開,讓工作人員一度分不清她是入戲還是真在休息,導演喊卡時甚至放低聲量,深怕吵醒她。她俏皮地向導演撒嬌:「導演,我找到最舒適的圈了,讓我再多躺一下!」這次廣告不僅展現她戲劇外的多元魅力,也透過跨界合作,呈現更真實的自己。 熱愛旅遊的吳婉君坦言,已將熱情洋溢的南義大利列為新的旅行目標,笑稱:「沒想到還沒愛上義大利,竟然先愛上義大利沙發!」接下來要努力工作,存一筆「義大利朝聖旅遊基金」,親身感受真正的義式風情,並俏皮補充:「如果能在米蘭街頭來場浪漫邂逅,那就更完美了!」她的甜美願望不僅讓人直呼浪漫,也展現對義大利的滿滿嚮往與期待。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歷代玉器大象造型—溫潤靈光裡的千年跫音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圖一 深夜的書房裡,我輕撫著清代青玉臥象 (圖一),沁涼觸感沿著象鼻滲入指尖,不自覺令我想起中央研究院的那尊體積碩大的商代玉象(圖二)—同樣的蜷曲長鼻,但卻用藝術風格的刀劃開了三千多年的長河。中國玉雕中的大象,恰似一部以刀代筆的無字藝術史,每道弧線都凝縮著匠人的虔誠與時代的氛圍。 圖二 一、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玉象 新石器時期南北兩大文化,東北的紅山文化及東南的良渚文化中,遍尋手中資料似乎並未出土象型動物相關的玉雕。但在長江流域的良渚玉器上雖未見出土的象形玉器,但象牙被作為權杖柄則已有出土證據(圖三)。 圖三 商代出土玉象數量則相對較多,例如中研究史研所內「殷墟西北岡遺址 1567號商王大墓,所出土的一件長28.8公分,寬12.4公分,高5.9公分的玉質大象(參考圖二),斑駁的暗綠色,多處含白色區帶,器表有褐沁。立雕,長鼻與尾殘缺,大耳高聳,口中舌微露出,無牙,腹下四矮足。全器紋飾以陰線刻畫,身上遍刻勾連紋,各足底部可見三腳趾。」[1]此外在中研院中尚存有另一隻玉雕小象(圖四)及河南安陽婦好墓中亦出土一件圓雕小象(圖五),呈站立狀、微張小口、無象牙、型態圓潤可愛,身上刻有紋飾。 圖四 圖五 商代會出土較多的玉象可能是商人有馴象的傳統,因此與象的生活亦較密切,《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亦有相關的記載,例如「乙亥王卜,貞:田喪,往來亡灾。王占曰:吉。獲象七,雉三十。」。考古證據亦顯示,殷墟遺址範圍曾多次發現象牙及象骨製品,又發現其中一個祭祀坑內埋有一頸部繫銅鈴的亞洲幼象,可能為人工馴養,證實了「商人服象」之說。 圖六 東周時期則一改商代圓雕的路線,而是出現了幾何構型的片狀象形珮,例如春秋時期,陝西省寶雞市益門村2號墓出土的象形玉佩(圖六)。 二、漢唐玉象的形變之路 漢代玉器承先秦傳統,工藝精湛,綫條靈動。材質多選優質美玉,器型涵蓋禮器、葬玉(如金縷玉衣)、佩飾等,兼具禮儀功能與藝術美感,體現天人合一思想及厚葬風尚,展現大漢雄渾氣韵。現存大英博物館有一件立體圓雕象(圖七)可作為代表。 圖七 圖八 唐代的社會本就屬於多元文化交融。北京故宮藏有一件胡人馴象題材的圓雕(圖八),馴象師具深目高鼻的胡人特徵,與《新唐書》所載「拂菻國進馴象」的史實形成互證。[2]另一件則為上海西林塔出土腳踏祥雲的六牙象(圖九);佛教東傳為玉象注入新的靈性血液,《洛陽伽藍記》載「白象馱經,自西域來」,六牙白象作為普賢菩薩坐騎的傳說,使唐代玉雕注入新的元素,成為之後洗象儀式及洗象圖的來源;《洗象圖》是中國傳統佛道人物畫題材,構圖以圍繞白象清掃的場景為中心,從現存的《洗象圖》來看,到了明代晚期已成為定式。[3] 圖九 從商到唐的數千年跨度中,玉象從祭祀用擴展到裝飾性、從禮器轉向陳設把玩。這種轉變實質是從神權政治向世俗帝國轉型的物質見證。 三、宋元明清玉象的世俗化 圖十 宋代玉象出現文人化特質,例如浙江平陽縣南宋黃石墓出土一件象紐玉印(圖十),黃石曾出任福州州學教授,這方印面刻有石字,應是其私印;象紐採半蹲作方式整體圓潤。另外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年代訂為南宋至元的白玉大象,大象呈準備站起之狀,有一對長牙,整體圓潤 (圖十一) 。 圖十一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晚期的玉象,大象成立姿,雙耳緊貼、象牙交於鼻上,背上以幾道斜刀做脊椎,四肢上表現出大象皮膚的皺褶(圖十二)。比較唐、宋、元、明各代的玉象,筆者發現明代開始強化象身上的皺褶及粗壯的象腿(讀者可參考所附照片)。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清代玉象呈現高度程式化特徵,此時期大象已呈祥瑞徵兆,從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筆者將其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單純的洗象圖,只有人物與大象的構圖(圖十三);第二類則是太平有象,構圖為象與寶瓶(圖十四);第三類則是第一二類的疊加與複合,有著人物與寶瓶的結合(圖十五);最後一類則是單純的玉象(圖十六、十七)。值得關注的是此時玉象造型,其粗壯的四肢、大耳上的葉脈紋及象腿關節處模擬皮膚褶皺的陰刻線,以及吉祥寓意的結合,都標誌著象玉雕藝術寫實與世俗化的一面。 圖十五 圖十六 圖十七 在祥瑞體系建構過程中,玉象成為多重文化符碼的載體:既是「聖人出則黃河清而白象至」的政治隱喻,也是「洗象圖」中佛教的視覺演繹,更是民間「萬象更新」的年節祈願。這種文化意涵的層層疊加,使玉象造型最終定型為中華吉祥文化的標誌性符號。 結論 夜漸深,我凝視手中的清代青玉象,其呈現的臥姿及底部四肢以斜刀表現的皺褶,都體現其不同於早期玉雕的風格。當我們凝視這些穿越時空的玉象,不僅是在欣賞古代工匠的巧思,更是在破譯華夏先民構建意義世界的密碼。那些彎曲的象鼻、渾圓的體態、精妙的紋飾,實質是中華文明在與自然對話、與神靈溝通、與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留下的最生動的造型備忘錄。 圖片來源 圖一:筆者自藏。 圖二:筆者2020年攝於中研院。 圖三:筆者2019年設於良渚博物院。 圖四:李永迪編,《殷墟出土器物選粹》(台北市:中央院史語所,2009),頁216。玉象長3.7、寬2.3、厚0.3-0.8公分。 圖五: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9。 圖六: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4》(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00。 圖七:曾衛寰先生提供,2012攝於大英博物館。 圖八: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5_隋·唐-明》(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頁25。 圖九: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28。 圖十:古方編,《中國出土玉器全集8》(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頁216。 圖十一~十七:故宮博物院藏品,使用「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查詢取得。 [1] 李永迪編,《殷墟出土器物選粹》(台北市:中央院史語所,2009),頁19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編著,《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玉器篇》(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頁24。 [3] 來源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nyyxrl2.html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40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金哈克曼死於心臟病 疑伴妻屍多日

根據美國法醫驗屍報告,奧斯卡影帝金哈克曼因心臟病等因素自然死亡。(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美國新墨西哥州法醫當地時間7日公布的驗屍報告,奧斯卡影帝金哈克曼患有阿茲海默症,因心臟病等因素自然死亡,時間很可能是在妻子感染漢他病毒過世後一週。 95歲的金哈克曼和他64歲的鋼琴家妻子貝琪‧荒川及他們的一隻狗2月26日被發現陳屍位在新墨西哥州聖塔菲家中不同房間裡。 聖塔菲警長辦公室宣布,金哈克曼因心臟病過世,荒川死因則是漢他病毒肺症候群。驗屍結果顯示,荒川在金哈克曼去世前數天就已病逝。對於金哈克曼患有阿茲海默症,是否因此導致他未能察覺妻子已死亡?警方表示:「我認為應該是這樣。」主任醫檢官認為:「他很可能不知道她已經過世。」 警方在記者會上說,金哈克曼出現晚期阿茲海默症病徵,「他的健康狀況非常差。他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我認為這是最終導致他死亡的原因」,並說他和妻子經判定都屬自然死亡。根據荒川生前最後發出的電子郵件日期判斷,據信她是在2月11日前後病逝。

Read More

中華插花藝術展新竹美學館登場 感受陽春3月滿枝迎春

中華插花藝術展在新竹美學館登場,館長葉于正邀請民眾前來感受陽春三月滿枝迎春的美。(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中華花藝協會即日起於新竹美學館舉辦「懷素抱樸」中華插花藝術展,展覽匯聚一群在地深耕愛好花藝的教授和會員們共同展出廿九件花藝創作,展出作品分為四大類型,分別係寫景花、理念花、心象花及造型花等作品妙趣橫生,創作意涵也融入現代與古典風格,展期至廿五日。 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中華插花藝術起源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六朝時代,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花藝是融合美學、哲學與文化的藝術,一朵花、一片葉,都能透過花藝創作的理念來表達情感及生活美學之哲學。本次展覽是眾多花藝老師的獨特創作思維,將內心情感表達在花藝中,讓展覽有著多變而驚艷的人文感觀,在靜靜欣賞之餘更能感受那份靜謐與和諧。 新竹中華花藝協會長期推廣花藝美學,讓繽紛的花朵融入生活之中,從花藝中體驗真、善、美。展覽主題是引用老子道德經「見素抱樸」為引言,「懷素抱樸」意指回歸自然、保持著純樸與赤子之心與歸真的心靈,來呈現出花藝創作的靈魂,透過創作展現大自然的奧妙之美,期望大眾放慢步調,欣賞當下寧靜與花對話,保有一顆簡單純粹的心,進而與自然界融合共生一體。 陽春三月滿枝迎春,誠摯邀請大家細細品味每一件花藝創作,沉浸在花與藝術的自然氛圍中,以花會友,共同推廣花藝文化。

Read More

宜市城東藝廊 「城東春色」生成式藝術美展開幕

宜蘭市立圖書館城東藝廊匯聚四位風格獨具藝術家的「城東春色─生成式藝術美展」八日開展。(宜蘭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隨著春天的腳步悄然來臨,大地復甦,萬物生輝,宜蘭市立圖書館城東藝廊也為大家獻上一場藝術與自然共鳴的盛宴,匯聚四位風格獨具藝術家的「城東春色─生成式藝術美展」,八日正式開展,市長陳美玲與藝文界人士齊聚美展開幕茶會,為春日展開壯麗畫卷。 本檔展覽將持續至今年四月底,狄嘉義、陳碧瑛、林民和、賴嘉伶四位創作者,透過絢爛的色彩與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踏入城東藝廊,迎面而來的是金黃稻浪翻湧的畫作,遠方的龜山島朦朧於晨霧之中,襯托出海天一色的靜謐之美。 另一側畫作蜿蜒河流穿越蒼鬱林間,老屋靜立傳遞出質樸的田園風情。鍾愛瀑布作品的人也有眼福了,飛瀑流泉濺起水花激盪湖面,陽光下層層漣漪映襯著蓊鬱綠意,水聲宛若在畫布間流淌,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嚮往。靜物畫則展現風格迥異的寧靜魅力,藍色玻璃花瓶中盛放著紅玫瑰、紫蘭花與橙色鬱金香,勾勒出如夢似幻的柔美意境。而大膽色塊與細膩線條交織而成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也激發觀者無限想像。

Read More

女力崛起 中市邀請126位台中女性藝術家作品展

「台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於婦女節舉辦開幕活動。(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全國規模最大、參展人數最多的女性藝術家公辦美展「台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於三月八日婦女節舉行開幕式,今年共有一百二十六位女性藝術家參與盛會,展覽主視覺以台中市花「山櫻花」為靈感,象徵女性藝術家豐富多元的創作能量,綻放優雅生命力,邀請市民共享這場美的饗宴。 文化局長陳佳君指出,這個專屬台中市籍女性藝術家的聯展在今年邁入第二十一屆,台中市政府自二00五年起特別於婦女節期間舉辦全國規模最大、純粹展現女力藝術的大型邀請展,不僅讓民眾認識優秀在地女性創作者,肯定其藝術成就,更提供平台讓女性藝術與大眾對話。本屆展出作品涵蓋油畫、水彩、膠彩、墨彩、書法、篆刻、攝影、雕塑、工藝、版畫及複合媒材等,參展者年齡橫跨二十五至九十三歲,集結三代女性豐富生命經驗,每件作品皆展現藝術家獨特魅力與巧思。 參展藝術家江錦雲認為這是光榮機會,能見證不同女性藝術家的創作風格與生命歷程,對女性極具鼓勵意義。藝術家曾淑慧讚揚展覽提供女性藝術家展現才華與交流的平台,她表示:「身為台中市的女性藝術家很幸福,每次展覽我一定參加,就像回到娘家一樣溫暖。」。她強調藝術不分性別「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力並非某一種性別的專屬,而是每個藝術家所共同追求的」。「二0二五年台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展期自即日起至三月二十六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Read More

那頭鵝高雄取景 林奕嵐讚美食多

青春愛情片《命中註定那頭鵝》,6日晚間選在高雄舉辦首映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青春愛情片《命中註定那頭鵝》,全片9成在高雄拍攝,6日晚間選在高雄舉辦首映會。除了男女主角,監製陳郁佳、陳永雄以及導演楊宥瑜和參與演出的納豆、陳華都專程南下陪觀眾一起感受這部又哭又笑、可愛奇幻的電影。 聊起在高雄拍戲的回憶,因為拍片第一次來到高雄的林奕嵐說,印象最深刻的景點是駁二,除了在那裡有她飾演的「月鵝」和「何德利」詹懷雲一場浪漫的告白戲,她也想起有次放假去駁二散步:「走了1萬6千步,但吃了滿多美食,高雄真的有很多美食。」 詹懷雲最喜歡的景點則是中山大學:「那裡的夕陽真的太漂亮、太美了。」詹懷雲也爆料,電影中有出海、下水的畫面,拍出來很好看,其實「滿多人暈船的」,楊宥瑜導演招認:「我邊拍邊吐,還好演員沒有暈船。」 《命中註定那頭鵝》以企鵝「一生只愛一頭鵝」的情感觀點為靈感,探討「愛情究竟是命中註定,還是需要勇敢追愛?」的議題,敘事風格幽默輕快,電影將於3月14日全台上映。

Read More

重現鑽石舞台 胡瓜曝幕後故事

胡瓜YT頻道公開《鑽石舞台之夜》籌備秘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天王胡瓜YT頻道《下面一位》短短1年內即達成30萬訂閱。日前胡瓜和歐弟、康康搭檔主持,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為期兩天的《鑽石舞台之夜》,耗資2千萬打造華麗舞台,帶大眾重回昔日歌廳秀的歡樂時光。近日上架最新內容即公開《鑽石舞台之夜》演唱會從彩排,到登台前的準備過程。 最新一集《下面一位》記錄胡瓜《鑽石舞台之夜》從彩排,到登台前的準備過程,以及胡瓜帶大家去直擊表演來賓的休息室,也和大家玩起交換禮物,其中任賢齊二話不說,贈送親自設計的帽子,附上親筆簽名要回饋給喜歡《下面一位》的觀眾,讓胡瓜滿是感動,而九孔拿出自己的簽名照,形成極大落差,非常逗樂。 胡瓜這次除了協領主持之餘,更化身總導演親自安排表演、流程以及舞台規劃,每個細節都不馬虎,多重身分還要切換成唱跳歌手,即便在後台也閒不下來頻頻反覆練習,坦言;「年紀大了,跟過去的記憶力和體力真的有差!只能靠努力練習!」 胡瓜在最後也回到演出場地,看著耗資千萬打造的舞台慢慢拆除,坦言內心百感交集,腦中浮現昔日的排練畫面,非常感謝大家的鼎力相助和帶來精彩的表演,而能夠將心中種下的願望一點一點實現他感到非常滿足,有機會能重現《鑽石舞台》無疑也是圓了許多人的夢,也讓胡瓜更有動力,希望能將這份經典不滅的回憶傳承下去。

Read More

孤獨的美食家6度訪台 松重豐想吃太陽餅

日本影星松重豐(前左)為宣傳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7日來台,松重豐親切為前來接機的粉絲簽名。(采昌國際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日本影星松重豐昨日6度訪台,宣傳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有粉絲在機場守候,松重豐又驚又喜,簽名、合照來者不拒;他表示,台灣是日劇版海外拍攝的首站,當時拍攝時被台灣人認出,台灣對他而言很特別,之後想嘗試蔥香麵包、太陽餅等。 松重豐7日抵台,下午就接受台灣媒體聯訪。他表示,記者會前吃了擔仔麵,這道料理彷彿是為了「孤獨的美食家」而創造的料理,很多台灣美食都這樣量不大,他已經迫不及待想吃其他料理,像是晚上一定要去吃豆花,之後也想嘗試蔥香麵包、太陽餅等點心。 松重豐在記者會上也吃了麵線羹,被問到是否喜歡香菜,他也笑說:「我非常愛香菜!我剛剛吃就覺得少一味。」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曾來台灣拍攝特輯,松重豐表示,台灣有很多地方都還沒去過,此行8日將去台中,或許能勘景找有什麼能拍的,「台灣也是『孤獨的美食家』首次海外拍攝站,我也曾帶太太來玩,發現很多人會認出我,台灣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地方。」 「孤獨的美食家」無論在日本或是亞洲都是具代表性的節目,不少餐廳在松重豐吃過後也會列出「松重豐套餐」,讓影迷也能享受同款美味。松重豐表示,「我很感動這件事,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店其實那段時間經營比較困難,希望透過節目聲援他們,也讓我有使命感。」松重豐也說,很開心透過作品讓人意識到,孤獨並不等於孤單,而是也可以獨自享受。 松重豐也解惑,因為劇情要拍攝他從頭吃到尾的過程,他在開拍前會刻意餓肚子,「這樣才有對食物最真實的反應。」雖然吃過各式各樣的食物,但他也坦承很討厭白蘆筍罐頭,「幸好工作人員也知道,不然出現這道料理的話,這部劇就要停播了。」 「孤獨的美食家」電影版將於14日全台上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