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有倫秀美肌 遭白冰冰戳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歌手柯有倫及林芯儀受邀到《超級冰冰Show》,兩人展現健美身材,白冰冰忍不住「戳」柯有倫胸部。 民視週六晚上八點由白冰冰、陽帆、台一線阿玟東諺、郭忠祐以及蔡家蓁主持的《超級冰冰Show》,本週主題「台灣民俗風翻唱金曲」,邀請到柯有倫以及星光幫唱將林芯儀來到節目中。 柯有倫一出場健美身材讓全場驚豔,開場演唱〈陣頭〉邀請了五人鼓陣搭配一人敲鈸,氣勢磅礡震撼全場,除了舞群還邀請電音三太子、官將首、財神爺以及扛轎,猶如在拉斯維加斯作秀,節目用心製作聲勢浩大。 白冰冰提到柯有倫父親柯受良頓時百感交集表示,柯受良可是台灣第一人飛越黃河、跨足香港電影圈,受到各方尊敬是當時的風雲人物,雖然離開大家但永遠保有一席之地。 健美比賽總冠軍的林芯儀一出場,就被問到怎麼會去「健身」?她笑回想要讓身體更健康,也想跟家人一起運動;健身有成柯有倫更是大方脫下外套露出壯碩胸肌,讓大膽的白冰冰忍不住「戳」柯有倫胸部,讓第一次來節目的林芯儀嚇得問「冰姐在戳哪裡?」笑歪全場。

Read More

屏東品牌演藝團隊授證 老將新秀13團隊脫穎而出

屏東縣長周春米授證給品牌演藝團隊,老將新秀13團隊脫穎而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扶植品牌演藝團隊,今年共13個團隊脫穎而出,20日由縣長周春米授證,肯定各團在表演藝術的努力成果,並期勉團隊精進創新,持續發表優秀作品,為屏東創造更多的藝術成就。 二十日於屏東藝術館舉行的「品牌演藝團隊」授證儀式,入選團隊包含菁英演藝團隊貓頭鷹兒童劇團1團;傑出演藝團隊的屏東聯合管樂團、屏東室內合唱團、嵐天樂集、阿緱囝仔人聲樂團、藝夥人表演製作團、飛悅舞集、全樂閣木偶劇團、蘇家班掌中劇坊、明華園玄字戲劇團、星星戲樂等10團;新秀演藝團隊搖搖樂非洲鼓團、脩禮記Xiu Li Ji等2團。團隊類型多元豐富,有音樂、舞蹈、現代戲劇、傳統戲劇類,展現屏縣演藝團隊蓬勃發展的樣態。 屏東縣長周春米授證給品牌演藝團隊,老將新秀13團隊脫穎而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縣長周春米表示,今年品牌演藝團隊有多年來持續入選,也有後起之秀,融合多元族群及類別,一起在屏東土地努力耕耘,縣府不只扶植在地團隊,也引進國內外優秀團隊,讓鄉親就近欣賞、感受藝術能量。在文化前行的路上難免有差錯,有許多待進步的空間,但我們會從中檢討,不氣餒,繼續努力。 文化處表示,今年3個首次入選的品牌演藝團隊,『明華園玄字戲劇團』堅持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積極投入國內外交流與推廣,為台灣傳統戲曲注入新活力;來自恆春半島的『搖搖樂非洲鼓團』,推動西非曼丁鼓樂教學與文化扎根,融合排灣族古調與族語歌謠,將南島歌聲與西非律動交織為具在地精神的全新鼓樂風貌;『脩禮記Xiu Li Ji』是縣府大力扶植培訓之阿卡貝拉團隊,以純人聲演繹音樂,透過無伴奏合唱,展現獨特的音樂風格。 屏東縣長周春米授證給品牌演藝團隊,老將新秀13團隊脫穎而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文化處說,從7月起入選團隊陸續在演藝廳、藝術館、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及即將開館的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展演,並參與「藝術宅急便」、「藍皮火車」等不同形式的表演,讓各鄉鎮民眾都有機會欣賞其精彩演出。 圖:屏東縣長周春米授證給品牌演藝團隊,老將新秀13團隊脫穎而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Read More

發表DEMO概念輯 艾怡良偷完故事 10月攻小巨蛋

創作歌手艾怡良19日發表Demo概念輯「我偷的故事」,並宣布10月將在小巨蛋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唱作天后」艾怡良甫結束個人第6張創作專輯宣傳,原以為正在休假中的她,19日無預警透過手寫稿帶來雙喜臨門好消息,除發表Demo概念輯《我偷的故事》的同時,更驚喜宣布10月18日將首度攻唱小巨蛋! 艾怡良Demo概念輯《我偷的故事》收錄寫給蘇慧倫的〈量力而為〉、徐佳瑩的〈言不由衷〉及張惠妹的〈偷故事的人〉。3首歌都是艾怡良創作中非常具標誌性的作品,這次發表Demo概念輯,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想起了這些故事,想起了當時的自己…。 於是她找了蔡旻佑一起重製Demo,這次盡量貼近當時原創的感受加以優化,但保留口氣和情緒,讓它更接近創作當時的敘述,在重新細數的過程中,也想起過往的自己。 這次整理Demo概念輯的同時,她也正著手進行個人音樂生涯、出道將滿13年之際的首度攻蛋演出,燒腦歌單的同時,順勢將Demo概念輯數位上架,替自己的創作生涯做個紀錄,也為10月18日攻蛋做準備。 艾怡良首度攻唱小巨蛋,演出的主題《被愛妄想症》,這場演出除了是艾怡良實現跟歌迷們的承諾,更是將艾怡良創作與過往作品發揮到極大值的動人產出,後續也將陸續釋出相關消息,讓歌迷陪艾怡良一同奔赴、實現多年的承諾,讓天后來治癒每個人的《被愛妄想症》!

Read More

林逸欣神曲搭劇 AI教她配鬼怪

林逸欣抒情搖滾〈墜〉搭上孔劉《鬼怪》片頭曲,竟是來自AI大神的建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音樂精靈」林逸欣(Shara)冠軍專輯同名曲《墜》搭上孔劉《鬼怪》片頭曲,大放異彩、相得益彰,沒想到促成合作的「媒人」居然是ChatGPT,讓林逸欣也大呼:「也太不可思議了!」 林逸欣抒情搖滾〈墜〉19日出現在東森戲劇台重播的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首發,成為該劇片頭主題曲!只見畫面一出,孔劉與金高銀在飄雪場景中凝視彼此,搭配林逸欣感動人心的嗓音,電視機前瞬間陷入共鳴海嘯!林逸欣也相當開心,可以以一已創作與欣賞的韓流開箱接軌,更希望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許願之後有更多國際合作可以迎風挑戰! 林逸欣這回神合作竟來自心目中AI大神建議!她分享近期於公於私都不忘詢問ChatGPT意見,當初她問ChatGPT:「〈墜〉這首歌適合搭配《鬼怪》嗎?」時,ChatGPT居然給出一整張鉅細靡遺的分析表,從旋律張力、情緒轉折、歌詞意象,到劇情氛圍全部精準比對,還直接點出某句歌詞「我想飛卻往下墜」,與孔劉某集在幾分幾秒出場、場景正好下雨飄雪「完全對上」!讓林逸欣當場驚呆大呼:「也太精確!這真是太神奇了!」

Read More

買衣卡任她刷 胡瓜:離不開丁柔安

胡瓜(左三)19日出席「鑽石舞台之夜」演唱會彩排,甜蜜表示離不開丁柔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胡瓜和丁柔安屢傳婚變,近來週刊又爆出他早分好家產,但丁柔安卻不在名單之中,對此,胡瓜19日出席「鑽石舞台之夜」演唱會彩排,甜蜜表示離不開丁柔安,「我的就是她的」。 「我是離不開她的,你們放心。」胡瓜表示,他沒有一天跟丁柔安分開過,「一個月的早餐,至少都要麻煩她20天叫Ubereats,其他時間都是家裡會有人做菜。」胡瓜說,自己的東西都不知道放哪裡,「唯一知道是自己放的表。」 胡瓜透露,丁柔安平時都是買一堆Uniqlo平價衣服,這回去日本,看她會挑衣服就看得很開心,「我鼓勵她多買一點,對自己要好一點。」自然也是直接讓丁柔安刷卡。

Read More

《女人我最大》藍心湄23年零缺席會議

藝人藍心湄主持節目「女人我最大」23年,期間她從未缺席每週一次的主持會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節目《女人我最大》扣合時下潮流,針對女性需求,每集節目打造獨特內容,屢屢掀起女性族群熱議話題收視火燙連續摘冠,主持人藍心湄23年從未缺席每週一次的主持會議,對於好成績直說自己好幸福。 《女人我最大》收視頻創佳績,藍心湄不曾懈怠,她每週一準時到TVBS開主持會議,除非遇到颱風假或國定假日,否則從不缺席,「我真的很愛這份工作,也比一般人幸福很多,我有太多熱愛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 她有次節目就帶來30年的香奈兒收藏,和觀眾分享精品以往與現在的工藝差別,「我很愛買,但也走過很多冤枉路,這些都要講給觀眾知道」。 奪下收視冠軍,藍心湄開心表示,節目20多年來一直都秉持,製作可以全家一起收看的宗旨,「我不設限,任何話題都喜歡,但還是有條界線是我害怕、不能聊的」是她不願意談爭議新聞人物的是非,「除非把當事人找來現場,不然就不要聊,這是原則」。

Read More

王白端百幅油畫創作 展生命歷程

旅法藝術家王白端,將於陳正雄雕刻美術館舉辦油畫創作展,展出百幅作品,廿一日舉行開幕茶會,歡迎民眾前往觀賞。(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慶平路的陳正雄雕刻美術館將於廿一日開幕,首檔邀當代旅法藝術家王白端舉辦油畫創作展,作品聚焦在南無阿彌陀佛、眼底星空、寫生日記等系列,展出百幅作品,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王白端於二0二0年在法國巴黎大皇宮的藝術博覽會參展,二0二四年五月,更於巴黎Galerie BDMC畫廊展出;王白端表示,此次獲陳正雄雕刻美術館長吳淑君之邀,和陳正雄作品一起展出,非常高興。 王白端專職油畫創作,以往以人體畫為主,但此次則以阿彌陀佛結合西方油畫為主,王白端表示,今年初至金門旅遊,因緣際會接觸淨土宗,結識師父,受到師父的啟發指引,於是開始習佛法念佛畫佛,不少作品原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但在畫阿彌陀佛時,都是一氣呵成,讓人不可思議。 王白端表示,此次展覽作品,每一幅畫作都是她的生命歷程,故事精采超乎想,絕對值得關注探索。廿一日舉行開幕茶會,展出時間為廿一日至七月廿日每日下午一時至六時,週一休館,其他時間可預約,也歡迎大家前往觀賞。

Read More

〈中華文薈〉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人生行者林蒼鬱的《臺灣,抽象時代》

■黃崇憲  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雷諾瓦   德國19世紀浪漫派詩人赫爾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1770-1843)的一首詩《詩意地棲居》,所謂棲居,是指人的生存狀態;所謂詩意,可指透過審美的生命向度,獲得心靈的解放及自由,而詩意地棲居就是尋找人的精神家園。 林蒼鬱正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人生行者。赫爾德林此詩本來默默不名,後經海德格的哲學闡發,「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幾乎成為大家共同的嚮往。海德格《存在與時間》乃是以思辨方式闡說的詩學;林蒼鬱的抽象畫,在我看來,是審美自我的生命美學。但不同於海德格的哲學思辨,林蒼鬱更貼近歌德所說的:「理論是蒼白的,只有生命之樹常青。」 2011年起,林蒼鬱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花蓮美術館、桃園美術館等地舉行《臺灣,抽象時代》大型巡迴畫展。 2009年,他甫從新店燕子湖畔遷居石碇石崁畫室。我曾數度走訪,把盞賞畫,徹夜長談,孤山夏夜四下寂然,惟有屋傍環山之間一凘水潭,喧囂不止的蛙鳴,聲猶在耳。 林蒼鬱的為人與生命情調,重故舊情緣繫念,輕世俗功利算計。 初識林蒼鬱匆匆50年了。  1974年,我從建中輟學漂流東海岸。到了九月開學時,父母親不讓我重回建中復學,將我安插在臺南新營小鎮一所完全升學取向的私中。非常苦悶,也完全無心上課。當時,救國團發行的《南縣青年》,中學生每月都可以拿到一本,林蒼鬱常有文章發表。從中得知他擔任臺南二中攝影社社長。 某一天我又逃學出來,穿著校服,揹著書包,不知要晃去哪裡,突然起念直接殺去臺南二中找林蒼鬱!卻撲了個空,原來他已經畢業。 他家就住在保安村2號,因此又從臺南站搭普通車南下一站,就是保安車站。林蒼鬱的父親任職鐵路局,家居車站旁的日式宿舍。我向林蒼鬱自薦「上訪」,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從此結為莫逆。 印象最深的,聊到過午,他帶我去村裡唯一的小麵攤,他套著一件紅白綠相間的原住民風披肩,穿街走巷,神情泰然自若,在民風淳樸保守的小村子,顯得很是突兀。 當時他雖剛高中畢業,但在南部文壇已頗有文名(還有諸多女粉絲,當時用語是仰慕者),也和雲嘉南各校文學菁英合組《森林詩社》,被選任社長,發行《也許詩刊》。首期《也許詩刊》0號,1974年10月發刊。 在林蒼鬱引介下,我也加入詩社成為18好漢(同仁)之一。除了發表我的第一首詩,還畫插圖。 感念引領我進入詩的國度,是殊勝緣分。 後來,臺灣史上最年輕的《森林詩社》,同仁們高中畢業,或讀大學、或服役、或工作而離散。 珍惜青春因緣,因為林蒼鬱得以結盟朱俊哲、鍾喬、陳浩、陶后和我六人,在1978年創辦《潑墨季刊》。內容除了詩,還包括散文、小說。我最初寫的散文和小說都發表在《潑墨》春季號。 刊物的版型及封面設計,在當時詩刊林立的詩壇中,非常突出,充分展現了林蒼鬱美編的不凡品味及才華。他並以「江湖舞長劍,潑墨見山水」作為詩社發刊卷首語。 念平生,林蒼鬱正是我得以進入文學國度的引渡人。不但開始塗塗寫寫,也認識了詩社中的同仁朋友,而得以相濡以沫,彼此陪伴,闖蕩小小涼涼的江湖。 林蒼鬱常說: 「我們是臺灣流浪者的最後一代;最幸運能夠身處、創造臺灣最後的浪漫時代!」 當年的流浪並非時下的自助旅行或壯遊,其精神和實質內容(特別是心境)迥然有別。從林蒼鬱的自述文字,拼湊起青春時代的一次少年游,引述如下:   「看老友麻子、王智章畫展: 來自花蓮東海岸的意象。 和麻子相識於青春時代的第一次東部流浪! 1975/7/6,我和朱俊哲、黃崇憲,從臺南搭乘火車,經嘉義、臺中(在臺中火車站地下道睡第一夜);經竹南(在火車車廂睡第二夜);經臺北(在國父紀念館前花圃睡第三夜);經蘇澳轉客運,過蘇花公路,黃昏到達花蓮。結識了孟東籬、麻子王智章。 當天晚上,我、黃崇憲、朱俊哲、麻子四人,在花蓮海岸裸奔,夜晚潛入花蓮中學的教室過夜! 好冷、蚊子好多、好憂鬱的青春! 之後的七天,我們入宿太魯閣長春祠後方的禪光寺。直到盤纏用盡,颱風來襲。 好遠的歸鄉路。 返鄉之夜,火車一拐一拐、或停或駛,在颱風停電的深夜回到保安火車站宿舍! 父母竟然不在家!他們當天早上從南迴公路經臺東要去花蓮找我們(我有寫信回家)(不孝!)……隔日,因為池上橋斷,父母被迫折回! 和我第一次到臺南,入宿保安的麻子,擔心家人,結束了流浪,趕回花蓮光復糖場旁的家居。 傳說中的青春…… 臺灣最後的浪漫時代……」   苦澀的慘綠年少,但也是強悍而美麗的青春。 彼時我們,特別覺得人生好像是漂泊的、流浪的、自我追尋的。當我們穿趿著藍色夾腳拖,不告而別離家上路時,於今視之,方知那是「生命的啟程」,奔赴未知的將來。 林蒼鬱從那時起,就是朝阻力較大,前進的、以創作心靈為依皈的人生行者。 林蒼鬱是內在熾烈之人,心中有強大的鼓點,雖然和世俗主流價值不合拍,但一路行來,萍飄蓬轉,風雨兼程,不改其志,因而活出獨具風格的精彩人生。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體現一條通往他自己的道路,越是披荊斬棘開出的人跡罕至小徑,越能閱歷不同的人生風景,自我啟示錄般的,成為今日的自己。 林蒼鬱的繪畫創作,不理念先行,而是從生命體驗出發,面向自身敞開的生命敘事。向記憶乞靈,追憶逝水年華,記憶總是靈光一閃,迸發出來的色澤與情調,漫漶在時間長河中。 然而往事並不如煙,在揮筆作畫中,感官總動員般的,將記憶的碎片努力拼貼裁縫成一件美麗獨特的百衲衣。 創傷告白,青春殘酷物語,敗北感的釋放,大氣淋漓的哀傷,時空交疊流逝,滾燙人心的抽象畫面,兀自綻放成魅意的花朵。 抽象畫是林蒼鬱頡頏現實的武器,是介乎孤獨與審美,微妙頃間的,心靈反芻。於其中,生命得以更自由地釋放。充沛的詩意,再度獲得更單純,更撼人心魄的精神力度,亦是美學範疇最純粹極致的實現。身為林蒼鬱的老友,有幸從慘綠的年少初識,跋涉過青春的險灘,邁入憂患重重中年,而今初老,共享一路走來的,生之欣歡、憂苦、與喟嘆。得利於此,林蒼鬱的畫雖抽象,我卻幾乎能被直覺地「打到」與觸動。 在他繽紛繁複,沉鬱頓挫,幽深邃遠,但又時而電光石火,靈光乍現般的畫面中,竟彷彿讀到其靈魂自敘,也許曾虛無徬徨,叛逆孤獨,曾滄海難為水,茫茫渺渺,無所依止,甚或遍體鱗傷,哀哀無告。 但恰如尼采所說的: 「凡打不死我的,將使我變得更強壯。」 昔往的迷惘也許是空前的,昔往的孤獨或許是曠古的,如斯的迷惘和孤獨,就像一記曠野的呼告。那呼告,過去曾以詩、小說、攝影、視覺音像呈現,如今卻後出轉精,以點線面和色彩,奮力揮灑出生命的狂草。 林蒼鬱以畫,以無告的抽象,為悠悠的「昔我往矣」,投以深情回眸,將歲月封存、定格成「今我來思」,雄辯式的,存在證言。 熱烈燃燒過的,仍頑強未被燒透的,燼餘取火復燃,且鑄火為雪,雪火同源並存、對張,拉扯、撕裂、辯證融合。 以狂放揮灑的筆觸,長期積澱的生命感悟興發,卻顧所來徑,將「時間-心象」凝止凍結在回憶與當下,於「決斷的瞬間」中定格下來。 正因為定格,所以才能直接逼顯出在時間的幻化中,使不可見的時間成為可見。 時間就是無常的示現。 一生行者,吾等於其中遇合離散,領受悲歡愛憎,我們都只是受亙古洶湧,驚濤駭浪奔騰而下的生命長河,所轄制,渺小的,瞬間生滅的,個我。生如逆旅,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已過,忽然而已。 《臺灣,抽象時代》是人生行者林蒼鬱,從歲月打撈記憶之井,傳來的時空回聲,是他的生死欲愛書(情愛不正是紅塵歷劫一場偉大的修行?)。 興發諸多感慨。老友啊,甚矣,吾衰矣! 餘生就是餘生,得開始面對老病死的功課。肉身衰老、臃腫、難堪,俗世中肉身的一切無奈與卑微? 要向你學習如何: 「釋放衰敗,尋找被荒廢的詩的青春,和靈魂的美麗;戰戰兢兢,跋涉過,衰老和死亡的密室」。(林蒼鬱) 不冥頑不靈和時間拔河,負隅違抗地心引力,企圖扶正傾頹的軀體。至於皺紋嘛,可將咱們生之苦樂,以老得優雅的方式,火成岩或水成岩的,收納在那些重重的凹痕裡。 衷心祈願,逝去的青春,可以在熟成的智慧中復活。一生行者的你,生命底蘊乃本色詩人,因情深而苦,無以排遣,發而為詩為畫。世界以痛苦吻你靈魂,你卻報以詩歌,以畫。 林蒼鬱簡介 林蒼鬱,臺灣臺南人1955年生, 1980年移居花蓮20年;歷任電視導演、製作人、雜誌總編輯等。2000年起擔任臺北市、新北市社區大學《臺灣田野美學》、《臺灣,抽象時代》等藝術課程講師。以創作精神涵容人生鍛練與價值,為優美與力量尋求奧義。創作領域包涵繪畫、文學、影像等,相關著作數十種;曾獲花蓮縣美術家薪傳獎等藝術、音像、文學獎項。 2011年起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花蓮縣美術館、桃園市文化局、臺灣圖書館雙和藝廊舉辦《臺灣,抽象時代》大型繪畫展;2017~2024臺北世貿一館《藝術博覽會》個展等,歷年來並舉行十餘次師生聯展及多種藝術專輯出版。 林蒼鬱繪畫:《臺灣,抽象時代》,以超越具象形色,尋溯內在的自由與力量,試圖形塑繪畫的深沉魅力,表現既狂野且沉靜、優雅又深沉的情境,並能在內在釋放中從容揮灑形色,建構自我省思、人生觀察與靈魂向度的諸多辯證。 林蒼鬱的抽象畫包涵內在風景、靈魂程式、能量程式等三大元素:尋找沉靜與安定,以優美的莊嚴建構流動的力量,像是一種砥礪心智的操練,在禪定般的歡喜與寂靜裡,享有澎湃狂野、華麗且昂揚的奔馳。

Read More

南迴藝術季裝置Hamaleng白色球體引話題 答案揭曉

南迴藝術季在大鳥路段遠看一巨大的白色球體,象徵文化與記憶的庇佑。(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二0二五年南迴藝術季以「山海交響:自然的對話」為主題,在南迴公路大鳥路段完成的一座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外型遠看是一巨大的白色球體,近日在網路引起話題,多數人都說「不知是什麼」。結果答案揭曉,是來自排灣族的神話故事。 文化處指出,此裝置藝術《Hamaleng》由美籍藝術家安德魯.阿南達.沃格爾(Andrew Ananda Voogel)與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社會行動者Josh Campbell共同創作,靈感是來自排灣族神話中百步蛇與老鷹的變形故事。 此裝置藝術《Hamaleng》靈感是來自排灣族神話中百步蛇與老鷹的變形故事。(記者鄭錦晴攝) 根據部落長者口述,百步蛇在「希古之年」後會將身體蜷縮成一個圓滿的姿態,如同一輪彎月,象徵智慧與包容。之後,它會潛入山林之中,蛻變為老鷹,飛入天際,化為永恆的守護者,守望部落與後代。 作品材料多取自回收衝浪板與海廢塑膠,具體體現自然循環與永續精神;創作過程廣邀部落長者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除與耆老討論神話意涵,也舉辦手作海廢工作坊,邀請當地孩童參與。 在地匠師林漢卿、高永創、陳春雄等人也投入製作,結合傳統與當代藝術,共同打造這件具文化與環境意識的作品。命名儀式由大鳥村長陳定榮及部落代表共同主持,象徵文化的召喚與跨世代守護精神。 南迴藝術季自二0一八年起舉辦,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參與;此作品尚未開幕,即在網路引話題,結果答案終於揭曉。

Read More

單飛不解散 電豹女草莓出單曲 吳宗憲跨刀拍MV

浪LIVE電豹女人氣成員草莓推出個人作品,吳宗憲力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浪LIVE電豹女人氣成員草莓以「單飛不解散」模式推出個人作品,強勢進攻音樂圈!18日舉辦記者會,天王吳宗憲現身力挺。她特別感謝經紀公司栽培,以及綜藝天王吳宗憲力挺演出MV,「說一百萬次謝謝都不夠!」 〈末日還早〉這首歌對草莓意義非凡。她回憶自己在演藝路上曾有一段迷惘時期,「2、3年前的我對未來非常不安,但我個性樂觀,一邊打工一邊努力運動,不斷提醒自己『把自己準備好,機會來了就要把握』,末日還早,我還能努力很多!」她也可愛許願:「希望未來Google『草莓』第一個跑出來是我,不是大湖草莓啦!」 〈末日還早〉MV更是找來吳宗憲同台飆戲,她透露:「看完導演劇情腳本時,第一個就想到憲哥,因為劇情設定我是一個通告菜鳥,剛好就像我在節目上也是被憲哥照顧的小菜鳥。於是我抱著99.9%會被拒絕的可能、鼓起勇氣直接問憲哥。結果沒想到憲哥秒回好啊!!感謝他真的是我事業上的大貴人。」 拍攝過程中,憲哥不僅親自上陣,還提供畫面建議,讓整支MV拍攝過程「咻咻咻順利完成」,草莓感謝憲哥的專業與提點,並許下願望:「希望未來在音樂、戲劇、綜藝都能和憲哥再次合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