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墨乾坤–石青畫會2025彩瓷彩墨展 台華藝術中心 盛大展出

陳樹董事長致詞。(前鋒傳媒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石青畫會主辦的2025年度藝術盛會—「釉墨乾坤:彩瓷彩墨展」,日前於「臺華藝術中心」隆重登場。此次展覽匯聚了彩瓷與彩墨的多重藝術語彙,不僅展現陶瓷工藝與水墨藝術的深厚底蘊,更是一場結合生活與美學的藝術饗宴,精彩無比。 右四羅振賢教授暨全體參展藝術家。(前鋒傳媒提供) 本次展覽以「釉墨乾坤」為題,強調彩瓷與彩墨的交織對話。展品皆由石青畫會會員精心創作,每件作品既具藝術性也兼具實用性,形制典雅、氣質莊重,蘊含藝術家對生活美感的詮釋。觀者可從作品中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情感的流動,領略陶瓷與水墨所建構出的全新視界。 (前鋒傳媒提供) 參展藝術家共九位,皆為石青畫會資深會員與創作者,包括指導老師羅振賢教授,以及楊企霞、吳漢宗、林錦濤、林永發、盧瑞珽、范雪梅、莊麗雪、胡桂珠、廖恆運等。此次聯展作品題材多元,風格迥異,展現藝術家們對彩墨與彩瓷技藝的深耕與突破,亦呼應石青畫會長期以來對創作多樣性與文化傳承的堅持。 (前鋒傳媒提供) 羅振賢教授長年帶領畫友共同耕耘水墨藝術領域,專注探索彩墨語彙的多元可能,展現個別風格的同時,也共同推動書畫藝術的推廣與傳承,為台灣藝壇增添無數亮點。羅振賢表示,石青畫會自成立以來,會員們在藝術領域各自發光發熱,多位成員更在學術殿堂任教、取得博士學位,成就斐然。多年來,大家堅持創作、每年舉辦聯展,彼此切磋觀摩,在扎實基本功之上,各自開創獨特風格,展現非凡藝術魅力。 (前鋒傳媒提供)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的理事長、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陳樹致詞時表示,本次參展的九位藝術家,無論在水墨還是立體陶瓷的創作上,都展現了深厚功力與高度造詣。他們以書畫為載體,傾注自信與熱情,融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精緻優雅,在道法自然中體悟天人合一,使作品兼具藝術美感與文化深度。這是文化自信的展現,啟發人心、開拓視野。 (前鋒傳媒提供) 石青畫會會長楊企霞提到,擔任石青畫會會長是榮譽更是責任。會以謹慎與專注之心,在近40年穩固的發展基礎上,延續石青般歷久彌新的精神,推動會務與展覽,凝聚會員情誼。今年,我們策劃了「悠然墨抒天地心—2025石青畫會聯展」與「釉墨乾坤—2025石青畫會彩瓷彩墨聯展」,以平面與立體的多元創作形式互相交流,展現生生不息的藝術能量,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衷心感謝各界長久以來的支持與厚愛,讓每一次展出都能圓滿成功。 (前鋒傳媒提供)

Read More

白湯匙來了! 鄭智善愛炒麵 喝啤酒有10力

  《黑白大廚》白湯匙主廚鄭智善來台擔任美食評鑑大使,自曝是台啤18天愛好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黑白大廚》聲名大噪的「白湯匙」鄭智善主廚14日來台出席台灣啤酒的「18鮮」台灣在地餐廳美食評鑑記者會,直呼「我覺得啤酒搭餐,其實是一種更日常、更貼近生活的享受。」 鄭智善這次擔任「18鮮」評鑑大使,親自走訪獲獎餐廳,深度體驗台灣熱炒、海鮮、小籠包等經典台味,並分享與18天台灣生啤搭配的風味驚喜:「台灣的餐點不僅味道豐富多層次,與18天生啤酒的搭配更是令人驚艷。無論是熱炒的油香、海產的鮮鹹,還是小籠包的濃郁湯汁,都能與18天生啤酒完美交織出最佳口感節奏。」 鄭智善本身就是18天台灣生啤酒的愛好者,她透露:「我第一次喝到台啤18天生啤酒時有點驚訝,因為韓國沒有販售像18天瓶裝生啤酒的產品,想喝生啤酒只能去有生啤機的場所;再來是它的『鮮味』真的很不一樣,入口柔順、尾韻乾淨,是一支非常平衡的啤酒,喝得出工藝也喝得出誠意!跟我做菜的理念滿像的,就是回歸食材本味,不過度包裝、味道卻很講究。」 鄭智善表示,啤酒單喝很好喝,對她來說,是一早起來就可以喝的飲料,跟所有料理都很適合,若一定要選,搭港式點心非常好吃, 此行來台去很多餐廳,有被粉絲認出,很多人合照,讓她很開心,對於台中、台北的餐廳,台中味道跟她喜歡的更接近,比較不甜,最驚艷料理是炒麵,但她也是不愛香菜一族。 好奇她酒量有多好?鄭智善害羞表示這是個「私密問題」,只含蓄透露自己喝一啤沒醉過,若要辦比賽,有自信可以喝10瓶以上。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Read More

金鐘60星光大道 4將亮相搶擔當

  金鐘獎星光大道主持群「星光四將」夏和熙(左起)、林葦妮、黃鐙輝、黃迪揚首度公開亮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鐘60星光大道揭序幕,主持群「星光四將」木木活力、黃鐙輝顏值、夏和熙性感、黃迪揚首度公開亮相,為星光大道帶來全新感受。 今年的星光大道主持群,節目類由夏和熙與木木(林葦妮)擔綱,戲劇類則首次由男男組合黃鐙輝與黃迪揚擔任。黃鐙輝自信笑說自己是「顏值擔當」,木木(林葦妮)是「活力擔當」,黃迪揚則自稱「節奏擔當」,最後夏和熙也毫不客氣:「我是性感擔當!」 話最多的黃鐙輝笑言:「我是『言止』擔當,把我當花瓶就好。」去年他與夏和熙是後台新聞中心主持人,對於今年一躍成為星光主持,兩人直呼像中樂透。 今年連莊主持紅毯的木木回想去年初登場的緊張,她笑說:「彩排前一晚緊張到睡不著,還傳訊息問黃豪平怎麼辦,他安慰我說彩排完就好了,果然如此,今年反而很期待。」雖被封為「學姊」,但她透露,3位男主持都是前輩,毫無保留分享經驗,讓她受益良多。 「第60屆金鐘獎」包括「廣播金鐘獎」、「節目類金鐘獎」、「戲劇類金鐘獎」三場典禮,並將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10月11日為「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10月17日「節目類金鐘獎頒獎典禮」,10月18日則是「戲劇類金鐘獎頒獎典禮」。

Read More

温昇豪為顱顏孩童發聲 籲健康像存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温昇豪14日出席「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愛心大使 為顱顏孩童發聲」記者會,感性呼籲社會大眾「撕下對顱顏患童的不友善標籤」。對沈玉琳罹患血癌,讓他覺得健康像存款很重要。 談到演藝圈前輩沈玉琳罹患血癌的消息,他坦言確實有嚇到,感嘆健康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健康像是存款,要有存款才能完成人生想做的事,認為生病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自己對生老病死看得相對淡然,「有一天也會輪到我,不是最後都變成塵土嗎?重點是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人生高度」。 温昇豪表示,自己從30歲起每年固定健檢,這與年輕時看到長輩因疾病突然離世有關,也與母親早年從事保險業的背景有影響,「民國70幾年,保險觀念還不普及,很多人覺得談保險是詛咒,我很早就理解到健康與保障的重要性」。  今年五月,温昇豪參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的顱顏家庭一日遊活動,親身與孩子們互動、陪伴遊戲與手作。他回憶,小學時曾有唇顎裂的同學,雖然完成手術,仍面對語言表達困難與他人異樣眼光,讓他對顱顏議題格外關注。 戲劇《整形過後》是全台首度納入唇顎裂術後修復劇情的影集,温昇豪強調:「其實台灣大約每600到700個新生兒,就會有一個唇顎裂的小孩,但社會卻對這個議題認知度不高。」在劇中飾演整形外科醫師的他強調:「整形,不只是讓人變美,而是恢復功能、讓生活回歸正常,這才是整形外科真正的意義。」

Read More

〈中華文薈〉相忘於江湖

■郭定原 郭定原作者照 我大學就讀東海哲學系,簡單來說,哲學是以人生為思考對象,探究人生追尋什麼?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是入世參與,還是出世逍遙?哲學家的思考過程憑藉文字進行,並透過文字傳達給他人。相較於圖像,文字與人的距離是比較疏遠且受限的。德國近代哲學家維根斯坦曾說:「語言(文字)的邊界,就是思考的邊界。」人生中有太多難以言詮的體會,因此禪宗才會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圖像與文字的差異,在於圖像能跳過解讀,直入人心,從而達到溝通作用。 一九九七年大學畢業後我開始拍照,寄望以圖像傳達對人生的思考。最初幾年,我拍攝的題材種類繁多,有風景攝影、紀實攝影、舞台攝影等。我不確定自己想表達什麼,同時也不清楚自己擅長表達什麼。經過幾年的摸索,才逐漸把想表達的理念與擅長拍攝的類型結合起來,最終選擇了稱為「心象風景」的攝影創作。 《莊子在車上》書封 「心象風景」是攝影者將內在主觀心境,透過被拍攝的風景傳達給觀眾。大學時,我深受禪宗與老莊思想影響,禪宗的開悟解脫、老子的大象無形、莊子的逍遙淡漠,我把這些哲學境界融入風景攝影,使創作過程帶有類似宗教修行的儀式感。當我獨自旅行拍攝風景時,心情不像旅遊攝影那般悠閒,氛圍也不同於攝影團拍的熱鬧,反而更像一名獨行僧,往來於天地山水之間。 二○一四年冬,我前往北海道,用三個月時間拍攝雪景。隔年秋天出版《雪》攝影集,並舉辦展覽。雖然自己對這個系列的作品很滿意,銷售情況卻不理想,售出的作品幾乎全是親友捧場,攝影集甚至連印刷費都無法回收。現實的挫敗讓我對攝影創作感到疲憊,但這次挫敗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從最初的《窮極》,到《蒼茫》、《淡漠》,再到最後的《雪》,我一直在收入難以支撐生活的窮困中踽踽前行。 在進行《雪》的出版與展覽時,我已開始拍攝《空寂》系列。這個主題以城市空景為對象,與過去聚焦於自然風景大不相同。然而,《雪》的挫敗讓我對新主題產生疑慮,如果觀眾對作品傳達的信念不感興趣,那麼投注時間與精力於其中,究竟有何意義?這簡直是一件對人無益、對己有害的傻事。加上十多年來,幾乎三分之一的人生都處在獨自拍照的封閉狀態,日久難免產生麻痺心態,相由心生,長此以往,也只會拍出麻痺、缺乏感動的作品。 二○一六到一七年間,我深陷迷茫,甚至考慮轉行。然而,「功虧一簣」這句成語像跑馬燈般在腦中反覆閃現,我夾在想放棄卻心有不甘;想繼續又力有不足的兩難之間。 後來,我偶然看到《菲利普.葛拉斯12樂章》這部紀錄片,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是美國現代作曲家,也是低限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剛出道時,他的音樂不被主流聽眾接受,所組的樂團只能在公園、藝廊等非正統音樂場所演出,且不斷受到觀念保守的聽眾嘲諷與反對。這樣的演出自然很難賺錢,導致他在四十一歲前,無法靠作曲維持生計。為了謀生,他從事長達十年以上的水電工和計程車司機──下午開計程車,半夜回家後繼續作曲。有一次,一位女乘客在葛拉斯的計程車後座看見司機的名牌,主動對他說:「年輕人,你知道你的名字跟一位作曲家一模一樣嗎?」  為什麼葛拉斯會選擇當計程車司機?他的答案是──開計程車是一份不會影響創作、同時又能賺錢的工作。不被主流接受、不影響創作,而且可以賺到錢,這三點完全切合我當時的處境。於是,開計程車便成了人生進退兩難間的緩衝與權宜之計。《莊子.山木篇》中描述,莊子穿著補丁的破衣服、用麻繩綁著的破鞋去見魏王。魏王問他:「先生,您為何如此落魄呢?」莊子回答:「我這是貧窮,不是落魄。」我想,理念不被主流接受且為貧窮所困的莊子,如果穿越時空來到當代,以他崇尚自由的性格,開計程車大概也將是他最理想的職業選擇吧! 孔子說:「同歸而殊途。」攝影與開計程車雖然是殊異的專業領域,對我而言,兩者卻有著相同的本質。乘客於我,彷彿是被拍攝的風景,攝影者不會干預風景,能做的只有專注等待「決定性瞬間」的到來。我就像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中的擺渡人,將乘客從此岸送往彼岸。我極少主動與乘客聊天或探詢對方的私事,多數時候,他們靜靜地聽著音樂,直到抵達目的地下車,然後各奔陌路,彼此相忘於江湖。這些日復一日的常態中,偶爾也閃現短暫交會、互放光亮的時刻。後來,我開始以文字代替相機,定格這些飛鴻踏雪般的相逢,從而有了《莊子在車上》這本文字創作。 每一次相逢,都是一小片拼圖,最終拼湊出計程車內的人生百態──出獄後發現情人另結新歡的黑道男人、喝了酒決定與丈夫攤牌離婚的女人、因父親病危焦急趕往醫院的兒媳……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故事,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卻引領我們凝視永恆的人性。而這正是每位攝影者努力追求的目標──將紛雜表象下隱藏的純粹本質,透過照片顯影而出。 先前提到我的風景攝影具有宗教儀式性質,這趟孤獨旅程宛如與人間隔絕的閉關修行,但閉門練功終究得回到人群中檢驗功力,開計程車讓我得以在相刃相靡的風吹幡動中,審視流轉不止的心境。 我想起一個禪宗故事──有位老太婆蓋了一座廟,供養一名和尚二十年。某日,她想檢驗和尚的修行功力,於是找來一位二八佳人,趁送飯時抱住和尚,問他感覺如何?和尚回答:「枯木倚寒岩。」意思是少女的肉體有如枯木,倚靠著像顆冰冷岩石的和尚。老太婆聽完後說:「我二十年只養出一俗漢!」隨即將和尚趕出去,並把廟燒了。 如今,我將自己從封閉的創作中趕出去,把廟燒了,藉由開計程車,重新回到有情人間。 郭定原簡介 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是攝影師,也是計程車司機。 1996年至紐約進修,開始自學攝影。1999年擔任已逝攝影家柯錫杰特別助理。2002年至北京中央電影學院就讀平面攝影碩士。 攝影創作以心象風景為主,將老莊哲學虛無淡寂等概念融入作品中。攝影家柯錫杰稱其作品「跳脫具體的風景紀錄,呈現精神形式的意境」;導演蔡明亮稱其作品「藉具象來表現心象,似乎可一眼看盡卻又隱含再三玩味的禪機」。 攝影出版品:2001《窮極》、2002《47瞬間》、2010《淡漠》、2015《雪》。 文字出版品:2007《兩個女生的紫色夢想》、2011《數位黑白風景攝影》。 2018年,受現代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啟發,選擇計程車司機這個不影響創作、又能維持生計的職業。結合計程車與城市景觀,拍攝《空寂》系列作品,同時展開《莊子在車上》的散文書寫。 攝影師與計程車司機兩種非相關的專業,在他而言有殊途同歸的本質。虛己以遊世,在與乘客短暫偶遇中,他以故事為風景,以哲思文字代替鏡頭,捕捉喜怒哀樂表象背後,永恆的人性。   Facebook粉絲專頁:【郭定原攝影集】

Read More

江蕙攻蛋 費玉清送巨型花蝴蝶

江蕙(中)表示,自己在休養期間努力讓身體恢復健康,要以最佳狀態站上舞台。(寬宏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歌手江蕙力抗流感,12日晚間在台北小巨蛋開唱,一開場就連唱3首,嗓音狀況恢復得相當好。好友費玉清則再次準備驚喜,打造一座巨型蝴蝶花禮,盛讚江蕙如蝴蝶般,經歷破繭的淬鍊後華麗現身,綻放出閃耀的生命光芒。 江蕙原訂8月8日~9月1日在台北小巨蛋開唱,因流感攪局延期至12日開唱,一開場她演唱〈等待舞伴〉、〈無言花〉、〈月娘啊聽我講〉3首歌曲後,江蕙便與全場打招呼並致上歉意。 江蕙表示,原本想跟歌迷一起共度父親節,但因自己身體狀況造成演出無法如期舉行,內心充滿愧疚與歉意。在休養期間她努力讓身體恢復健康,希望能以最佳狀態站上舞台,終於和大家見面非常開心。 至於大家關心的嗓音,江蕙表示要台下觀眾評分。她笑說:「我對自己的要求是99分,我不知道你們評分是幾分?不要超過101分就好」。 費玉清為了江蕙台北場演唱會,再度精心打造了一座橫寬272公分、高210公分的巨型蝴蝶花禮,蝶身與觸角皆鑲嵌水鑽,在燈光映照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輝;雙翅以紅色系鮮花層層堆疊而成,花香與色澤交織,華美如幻。 費玉清並分享這座巨大蝴蝶禮的寓意,「蝴蝶代表了蛻變與自由。江蕙如蝴蝶般,經歷破繭的淬鍊後華麗現身,綻放出閃耀的生命光芒。願她今後以更燦爛的姿態,翩然飛舞於音樂的天空」。

Read More

黃恩賜綜藝首秀 上成功嶺成天兵

前統一獅選手黃恩賜加入軍旅實境綜藝節目《九條好漢在一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前統一獅選手黃恩賜把綜藝首秀給了台視軍旅實境綜藝節目《九條好漢在一班》,但不習慣綜藝作業也讓他一開始就成了天兵和傷兵。 黃恩賜2021年中職退役後,除當學生球隊教練,就是在IG經營自媒體。某天他在限動許願希望能跟郭哥(郭泓志)一樣,可以上實境節目;經紀人看到後促成他加入《九條好漢在一班》。知道入選讓黃恩賜很驚喜,「我有嚇一跳,因為我沒什麼知名度」。當時他不斷詢問,要不要做功課?要不要先訓練體能?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用,他就傻傻的什麼都沒準備就上成功嶺。 一開始錄製,黃恩賜完全狀況外,「我完全不知道拍攝節奏,一開始很緊張,表情很緊繃,因為腦子一直在轉,想著接下來要怎麼做才好」。 因為黃恩賜當年服的是體育役,不像一般兵有碰過槍,手被槍割傷流血,讓他成為班上第一個傷兵。「受傷是意外,我完全沒有感覺,因為我還在背著拆槍步驟,記前面,就忘了後面在講什麼,連受傷都沒發現」。 對於未來,黃恩賜還是想跟郭泓志看齊,不排斥演戲,但同樣地也不會放棄棒球,因為那是他從小到大最擅長和最喜歡的事。

Read More

吳申梅沐浴淨身 朝聖二姐演唱會

吳申梅和母親朝聖江蕙世界巡迴演唱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歌手吳申梅朝聖「二姐」江蕙《無 有》世界巡迴演唱會,她和母親「瑪莉姐」早早買好票,更提前1小時入場,笑說:「有特別沐浴淨身,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終於又盼到二姐的演唱會。」 吳申梅表示,能與媽媽一同觀賞二姐相隔10年再度開唱,「看著舞台上陪伴我成長的天后,熟悉的旋律彷彿把我帶回童年時光」。當江蕙唱到〈斷腸詩〉時,她更忍不住紅了眼眶,回憶湧上心頭。 除了音樂與舞台震撼,現場氣氛也讓她備感溫馨。吳申梅分享,意外與坐在身邊的歌迷結緣,大家一起拍照、一起為二姐加油打氣,「能和家人及同樣喜愛二姐的朋友共度這個美好夜晚,格外幸福」。江蕙在安可時回到舞台清唱一小段〈甲你攬牢牢〉與全場告別,「真的太有心、太感動了」。 吳申梅當年曾與江蕙同門,甫出道就以《思念無罪》專輯入圍「金曲24」最佳台語女歌手獎和最佳台語專輯獎,在台語歌壇站穩腳步。梅子表示,二姐除了神級唱功令世間迷醉,她在歌壇的風範和氣度,更是所有後輩一輩子學習的目標。

Read More

AKB48 TP中文新單曲 甜喊粉絲寶貝

AKB48 Team TP推出全中文版本的本家20週年紀念單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的南瓜很甜,還會叫你寶貝」。迎接日本國民女團AKB48出道20週年,海外姐妹團AKB48 Team TP今年夏天推出全中文版本的本家20週年紀念單曲〈Oh my pumpkin!〉,同時也是團史第10張單曲。 〈Oh my pumpkin!〉旋律明亮歡快、副歌超洗腦,被形容是「盛夏出走神曲」。「Pumpkin」雖在英文中意為「南瓜」,卻也是情人間的甜蜜暱稱「寶貝」,歌名充滿浪漫雙關。TP版本不只向本隊致敬,更與全球姐妹團及粉絲一同慶祝,成員形容這就像「在偶像生涯裡多了一顆閃閃發亮的大寶石」。  實體單曲分為「純白紀念版」與「勇氣冒險版」2種截然不同的收藏體驗。「純白紀念版」封面視覺呼應AKB48原版風格,成員穿上夢幻白色系服裝,象徵初心與重生;「勇氣冒險版」以拉頁設計藏著成員專屬插畫角色與「鑰匙」彩蛋,由日本插畫家小栗英訓量身繪製,粉絲彷彿在解一張藏寶圖,挖掘每位「寶藏女孩」的魅力。 近期獲選參與本家20週年紀念單曲的于馨,赴日參與籌備工作。她表示,日文版陣容豪華、畫面震撼,能進入AKB48選拔是「一輩子的回憶」;而在TP中文版中,于馨站上C位,讓她與粉絲開心到不行,「封底還是我的個人照,希望大家一定要收藏」。

Read More

生命清單完成+1 小彤練太極學慢活

小彤練太極學慢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去年經歷胰臟癌手術與12次化療的兩性愛情文學天后小彤,上月開出8大生命清單後立即付諸實踐,開始跟太極傳人李佩懿老師學太極,已經上過4堂課的小彤笑稱很不習慣,「太極就是『慢』,以前我一天當48小時在用,好難適應它的慢,一直跟老師說會不會太沒效率了?」 小彤除了是暢銷作家,還曾是台南女中體操校隊隊長,大學曾率領班上同學拿下校際舞蹈比賽冠軍,也靠教舞賺了不少學費,體內的舞蹈細胞十分活躍。 當昔日的「舞」林高手遇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小彤坦言:「太極跟舞蹈差距很大,一個是全身放鬆,強調內在力量與呼吸吐納;一個是肢體用力,著重線條優美與技巧呈現;我覺得自己目前學得還不夠好,但老師很會鼓勵人。」 因為小彤上第一堂課時,才學了幾分鐘就已香汗淋漓,被李佩懿老師稱讚是「不世出的練武奇才」,「因為小彤發汗不發喘,身體的感應特別快,很適合繼續練功。」 李佩懿老師進一步解釋,流汗代表血液循環變好,當全身最大的器官毛孔和皮膚都舒張放鬆,汗水自然會透過汗腺把累積的毒素排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練完功要補充水分,小彤練完後不會喘是好現象,只需要透過練習增加耐力。」 對小彤而言,練太極至今最不習慣、同時也是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很急躁,很重視效率,而太極是訓練我這個凡事求快的人,一個慢下來、學習沉靜的方法。」李佩懿老師聽了微笑表示:「太極其實也可以快打,為什麼現在要你慢打?因為蓋房子要一磚一瓦仔細地鋪蓋,等你把身體的網絡一節一節打通,全線都能通車了,自然就可以高速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