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花粉絲見面會 開心到要哭出來

「如有神在-世紀初戀楊麗花2025年全球花迷會」,吸引許多粉絲到現場與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前中)近距離互動,子弟兵陳亞蘭(前右)也在旁陪同。(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歌仔戲國寶楊麗花22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粉絲見面會。她表示,看到這麼多的粉絲已經開心到要哭出來,不知道怎麼表達感謝,「我會一直記得今天」。 公視與台視、影視聽中心共同出品的《世紀初戀‧楊麗花》紀錄片持續拍攝中;今年先推出專書《如有神在:楊麗花與她的時代》,同時還有實體展覽。文化部長李遠、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褚明仁、《世紀初戀‧楊麗花》紀錄片導演曾文珍出席,場內外湧入約1000人,還有不乏來自東南亞的粉絲。 李遠表示,25年前在台視服務時,有一間房間是放置楊麗花的戲服,即是他是節目部經理也不能進去,「因為楊麗花是台視最重要的資產,有如神一般的存在」。 楊麗花笑說,近日染上感冒,看到觀眾就開心到不會咳嗽了,不過身體無大礙,「演戲的人都不會生病」。她多次提到,心情開心到差點哭出來,「這是有錢買不到的開心,我都幾歲了,還有粉絲、東南亞的朋友來,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我會一直記得今天的樣子」。 楊麗花表示,一生的回饋就是永遠不會放棄歌仔戲,而影迷贈送的相簿會好好收藏,並代代相傳。 對於如何拉近歌仔戲與年輕人的距離?楊麗花的弟子陳亞蘭表示,現代很多年輕人都很在意台灣文化,或許只是少有機會能接觸;但近年製作的歌仔戲台劇在24~34歲都有滿高的收視率,或許一時無法把戲迷都找回來,但未來除了繼續創作精彩故事,也會更努力宣傳。

Read More

竹梅源文藝獎 第10屆全國油畫創作比賽得獎作品展暨頒獎典禮

來自基隆市的余承偉先生以「故事」作品,榮獲第一名獎盃和卅萬元獎金。由學妹代表領獎後,與基金會董事長王源林伉儷合影。(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由財團法人王源林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竹梅源文藝獎第十屆全國油畫創作比賽得獎作品展暨頒獎典禮」,二十二日下午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二館舉行,來自基隆市的余承偉先生以「故事」作品,榮獲第一名獎盃和卅萬元獎金。 王源林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為了鼓勵藝術菁英創作,永續藝術紮根,所以舉辦竹梅源文藝獎,經過十年努力,吸引將近三千人次報名參加。為了延續鼓勵創作初衷,更專注於發掘台灣藝術人才,並致力於推動台灣文化藝術的國際化與永續發展,「王源林美術獎」將成為竹梅源文藝獎的進階版,開啟新的創作比賽。期待為有潛力的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讓台灣的藝術成為世界文化對話中的重要力量。 王源林董事長指出,「王源林美術獎」的得獎作品將有機會於台灣或國際藝術博覽會參展,提供展示與銷售平台,不僅是對藝術家創作的肯定,更是基金會推動台灣文化藝術國際行銷的核心使命之一。希望透過這個獎項,向世界展示台灣藝術家的卓越創作與獨具匠心的藝術視角與文化底蘊。 第十屆竹梅源文藝獎徵選畫作,限定50號尺寸,共吸引二一0位愛好藝術創作的國內外人士參加,最年輕參賽者十六歲,最年長的則是八十七歲。今年共有四十二件畫作得獎,其中有四位得獎人十七歲,新入選名單超過七成,王源林董事長肯定人才輩出,也恭喜所有得獎者。 以「龍騰斷橋」畫作獲得第二名的賴瑞珍小姐來自台中市,獲得廿萬元獎金。張耀慶先生以「時空交錯的年代」畫作榮獲第三名,獎金十五萬元。另優選作品有七位,獎金各八萬元,分別由蔡仁德、余秀蓉、李岳峰、曲家慧、黃國忠、李易宸、郭芳妤獲得。入選作品則有三十二件。 二十二日得獎作品展暨頒獎典禮現場冠蓋雲集,除基金會董事長王源林、基金會董事、執行長蘇中原、評審委員,高雄市政府文化中心處長廖小玲等,以及得獎人與來自全省逾百位嘉賓蒞臨。 第10屆竹梅源文藝獎貴賓與得獎人合影。(記者蔣謙正攝) 竹梅源文藝獎第十屆全國油畫創作比賽四十二幅得獎作品,正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二館展出,展期至三月四日截止。

Read More

胡瓜斜槓網紅 跳格子撞機拚了

胡瓜YT頻道走訪「鑽石級Youtuber」奇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天王胡瓜斜槓網路Youtube頻道《下面一位》,讓他體會到「網紅」滋味,最新一集走訪「鑽石級Youtuber」奇軒討教特技動作,卻不小心撞到攝影機,幸無大礙。 身為全台灣唯一擁有鑽石級獎牌的YTR,奇軒分享,其實數年前就已經上過胡瓜的節目,當時也是用特技動作來壓破氣球,讓胡瓜直呼兩人真有緣分,也自嘲當時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奇軒先帶胡瓜到具有會閃動的格子先訓練反應力,沒想到胡瓜還在摸索時,秒數便已到時,系統還嗆辣說出:「唉唷!有人在偷懶嗎?」「你多久沒運動啦?」好像在偷罵胡瓜一樣,讓他好氣又好笑。 隨後兩人挑戰有480格的超大場域,只見胡瓜一下蜻蜓點水般的跳動,一下小碎步的消除格子,努力跑整場讓他氣喘吁吁。 不過,中途也發生意外事件,胡瓜在消除格子時不小心撞到攝影機,當下錄影緊急中斷,幸好關心傷勢後並無大礙,胡瓜休息一會便馬上繼續錄影,非常敬業。

Read More

艾怡良MV披婚紗 動念想生娃

艾怡良「嫁掉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艾怡良在新歌〈給她的話〉MV首度披上婚紗,直呼:「媽,我終於嫁掉了。」還因小女孩童言童語可愛爆擊,直逼天后萌生娃念頭。 艾怡良推出全新創作專輯《我的問題該問誰》,率先在去年底於數位發行;幾番討論後,決定直接升級黑膠,24日開始預購、4月9日發行。 專輯中邀請蔡康永共同完成〈給她的話〉,創造了這首對話的歌詞,也是對所有人的肺腑之言。刻意放在曲序的最後,希望能作為思考的尾韻,放下疑問,往前走。  

Read More

大S驟逝 周渝民坦言有情緒

對於大S病逝,周渝民坦言一定會有情緒,「家屬的情緒是最重要的,要多多關心他們」。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前男友周渝民低調沒有對外發聲;他20日出席活動坦言一定會有情緒;大S前夫汪小菲則帶著老婆搭機來台,對媒體詢問此行目的?他全程不發一語未受訪。 大S猝逝震驚演藝圈,周渝民出席時尚活動被問到大S離世一事。他表示,要大家不用太關心他的狀態,「我們都會有情緒,家屬的情緒是最重要的,多多關心他們就可以了,我們這些邊邊角角的人,不適合說什麼」。 大S前夫汪小菲(中)20日下午從大陸北京搭機飛抵台灣,穿著深色西裝的他與妻子十指緊扣,對於記者詢問此行目的,汪小菲不發一語也未受訪。(中央社) 周渝民進一步表示,自己平常就不愛關心自己的新聞和圈內消息,「了解我的就知道,我消失在網路上有15年以上吧」。最後周渝民強調,「我當然會有感受,我要悼念的人會相對簡單,但要在媒體上發表太多言論,對我來講很痛苦,這不會是我」。  

Read More

經典遊戲《便利商店》改編影集台中開鏡

便利商店全體劇組。(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橘子集團製作的原創遊戲《便利商店》將改編為影集。該劇卡司堅強,《第九分局》導演王鼎霖執導,加上獲獎無數的製作團隊,監製郭家宥、金馬質感總監陳新發,以及主要演員詹懷雲、馬志翔、?貞菱、何思靜、古斌、百白、黑牛等人,預期播出吸引遊戲資深玩家以及愛追劇的影迷們關注,再創原創IP爆棚口碑。 劇組十九日於霧峰中台灣影視基地舉辦開鏡儀式,出品方橘子集團創辦人劉柏園、酷瞧新媒體公司營運長鄭智鴻以及前台北影業總經理胡仲光出席參與團拜,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新聞局長欒治誼以及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婉榆力挺。 鄭照新搶先一睹劇中場景,忍不住笑稱,沒想到影視基地一百%還原真實便利商店,害我忍不住想要買點東西吃。市府長期支持影視產業,台中天氣好,劇組能拍攝順利,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好吃的美食,市府團隊跨機關的各項支援服務。 欒治誼說,市府每年編列影視補助預算,輔導支持中影八德公司營運中台灣影視基地,透過資金補助、硬體設施,以及專業影視服務,國內外的影視劇組都能夠將台中視為拍片的首選城市。 張婉榆表示,《便利商店》劇組有高達九成的場景取景台中,中台灣影視基地搭景以外,取景中央市場、台中市府前廣場、市政公園及外埔石頭公園等地。

Read More

白冰冰燒百萬 YouTube節目《誠懇逗陣》提攜新人

白冰冰遊淡水與子弟兵聯絡感情。 (長興影視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白冰冰自製的YouTube節目《誠懇逗陣》上周三上架,第一集帶大家遊宜蘭大受好評,不少網友期待下一集要去哪裡玩?最新上架的第2集(https://youtu.be/nyJBL03vSD8)來到淡水,白冰冰同樣大手筆,不但帶著旗下9名子弟兵一起遊山玩水,也讓他們有演出費賺錢,白冰冰說:「新人缺的就是機會,有機會讓他們有表現,也可以賺點小錢,我多花點錢沒關係。」 白冰冰拍攝《誠懇逗陣》花錢不手軟,還出動空拍機,攝影、燈光、成音等幕後工作人員就超過10人,再加上幕前的藝人,每次拍攝都是20人以上的大陣仗,前兩集的食宿、交通、妝髮、演出費用就超過百萬,她不只帶子弟兵出遊,也讓他們有額外演出收入,白冰冰有感而發地說:「很多節目是找大牌撐場,但大牌可遇不可求,我找子弟兵一起拍,給他們機會磨鍊,也可以聯絡大家的感情。」且白冰冰堅持「不佔旗下藝人的便宜」,她說:「我找他們來拍攝,也是照樣要付演出費,親兄弟明算帳,像我旗下藝人唱明亮寫的歌,也是照樣要付版權費給明亮的。」 白冰冰(左五)帶著子弟兵陳曦(左起)、台一線東諺、林宏銘、楊惠絜、尤娜、台一線阿玟、曹晶晶、明亮、陳思瑋一起遊淡水。 (長興影視提供)

Read More

創價美術館浮世繪講座全台巡迴 2000人熱烈參與

創價美術館浮世繪講座全台巡迴,共計吸引2000人熱烈參與。 (創價美術館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創價美術館「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訂三月二十九日登場!開展前一個月,創價美術館盛大巡迴舉辦「啟蒙講座」,邀請策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以下簡稱東富美)學藝部主任小金丸敏夫,以及台灣美術史研究者李欽賢,分享浮世繪的起源、發展、製作過程,並精闢剖析該展亮點。 創價美術館分別在彰化、高雄、桃園三地,舉辦北中南三場浮世繪講座,來自東富美的金子朗常務理事談及美術館在動盪世局中,以文化、藝術推進和平的使命;接著由小金丸敏夫主講「江戶庶民的文化:浮世繪」,說明浮世繪是一種在庶民支持下的商業藝術,不僅來自出版商、藝術家、雕刻師、印刷師的協作,更是在民眾廣泛購買下,才得以流傳久遠的藝術品;李欽賢則風趣地賞析25件亮點作品,引導觀眾透過畫作資訊,理解藝術家所處時代的政策、日常生活與旅行風景。 一向是創價藝文傳統的「啟蒙講座」,不僅培養導覽員,也啟發民眾普遍認識藝術風貌;本次在彰化秀水館出席近600人,創價美術館、桃園館則雙雙突破700人,共計超過2000人共襄盛舉,沒有參加到的朋友,歡迎點閱下方影片,跟著策展人一同搶先領略浮世繪魅力!https://youtu.be/a3tAAUSitc8?si=fGCGwNfWUXt90EhB 「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是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闊別10年再次來台展出,不僅展品規模擴大至150件,時代跨度更達兩百年。如此難得的國際大展,如果錯過,可能要再等10年,全台各地的觀眾朋友,趕緊在展期(3/29-5/25)空出時間,安排一場跨時代的江戶之旅。

Read More

〈中華文薈〉汪詠黛落實生活寫作 活出文學與生活結合的高度踐履

■許微微 汪詠黛在2024年彰化磺溪文學營授課,活潑的教學方式大受歡迎。 汪詠黛,人稱黛媽咪,總是洋溢溫暖的笑容,周身正能量,蘊含的是來自多方面的能量融合,包括母性、文學素養、佛法修為、擁抱人生的熱情。黛媽咪,令人如沐春風。 1.中興新村長大的活潑女孩 汪詠黛在台北市出生,成長於中部,自南投縣中興新村光榮國小、台中市曉明女中(國中、高中)、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在中國時報一路做到文化新聞中心副主任,27年後退休,致力推廣閱讀、生活寫作,親職教育宣講。現任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理事長、讀報教育講師、親職教育講師。 從小喜歡看書、讀報紙副刊,這跟爸爸、姊姊都愛好閱讀有關。說到琦君、林海音、孟瑤、羅蘭、薇薇夫人等作家,她如數家珍。當時盛行「閨閣作家」一說,此詞帶有貶抑,但她理直氣壯地說:「閨閣有什麼不好?」儘管如此,汪詠黛個性有相當男孩子氣的部分,既活潑,又正好屬猴,從小愛爬樹,還參加田徑隊、合唱團,跳土風舞、練綵帶舞,小小中興二校的社團幾乎都參加,而這些外向活動絲毫不影響她對閱讀的鍾愛。 她很早就意識到,讀書是可以陪伴自己一輩子的事,甚至早熟地認知相信,文字是最能安頓身心的停泊之處。 住在中興新村的公務員省府宿舍,非常幸福,因為中興會堂有個大圖書館,另有學校的小圖書館,讓汪詠黛從小徜徉其中。而父親也重視教育,會到台中「中央書局」買書給孩子,或者讀給孩子聽。她還記得小學時,聽父親講《未央歌》,她把就讀台中女中的大姊投射為書中的伍寶笙。念輔大歷史系時,最喜歡讀傳記,此正受到父親的影響。 汪詠黛有一篇刊登於2017年9月13日聯合副刊「文學台灣」專題——南投篇的文章〈中興之歌〉,談述自己在中興新村的讀書成長過程。以父親一份微薄公務員薪水,五個孩子的小學學費尚且需要靠借貸,但45年次的她,原本等著進南投市中興國中做第一屆國中生,卻在小六下學期的某一天,被父親告知:「聽說台中市有一所不錯的女校,是天主教修女辦的曉明女中。黛黛,妳去補習,考考看。」 她還記得父親一面幫兩個弟弟夾菜拌飯,一面輕鬆說:「別擔心,妳只要有本事考進去,我就有本事讓妳去讀。我多寫點稿子賺稿費,媽媽也會車繡學號、繡枕頭套,想辦法『變』出學費。」 「一介書生,靠一枝筆,泡杯濃茶,伏案到天明,這是我半夜起床如廁,常見的父親身影。」這是汪詠黛心頭永不散卻的風景。 汪詠黛愛看書,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志業。 2.全力以赴,擔任中時編輯 從曉明女中、輔大歷史系畢業後,汪詠黛在職場上發揮所長,充滿幹勁,歷任中國時報新聞主編、撰述委員、休閒組組長、文化新聞中心副主任。對於自己的生涯選擇,汪詠黛有感而發: 「我覺得了解自己非常重要。我知道必須從自己的興趣著手,當找到方向,自然就會充滿熱情地全力以赴。像我進中國時報之初,一心學做個好編輯,醫藥新聞、司法新聞等都得經手,不能不懂,不能『挑嘴』,就得像海綿一樣,努力自修、快速吸收。」 她笑著說,她從來不敢自我感覺太良好,但會肯定自己的努力再努力,不妄自菲薄。雖然自知比較「拙」,但正因如此她更要「勤」,勤能補拙。例如大學時為了拿獎學金、減輕父母親的負擔,她總是力拚前三名。 父親從省府調至台北市政府,擔任民政局主任秘書時,汪詠黛剛考上輔大,那個暑假她立即跑職業介紹所,當起小保母賺學費,24小時陪著一個2、3歲的小女娃,睡覺就鋪張草蓆在娃娃床旁邊睡。她還記得,第一天坐在沙發上唸書給小女孩聽,立即被那家的婆婆斥罵道:「這裡不是妳坐的!」她立即從沙發上起來,改坐旁邊的小板凳,不敢說委屈,因她知道這時就該忍得。 她一直記得,小一時聽老師說,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何不笑著過一天?後來上佛法課,更加懂得要接受自己;不要見不得別人好,要見賢思齊。在報社工作時,她不傳話,是非不入耳,因她相信自己可以選擇做個什麼樣的人,奉行簡單原則「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也不看輕提升自我的能力。 很有趣地,她在辦公桌上放個小沙彌的撲滿供大家使用,如果有人遇到生氣的事,罵完了,就投錢進撲滿「消口業」,同事間相互激勵。這些智慧,不僅應用在讀書和工作上,她也全方位地應用在生活上。 3.為母則強,親子教養有一套 報社工作無疑是高節奏、兢兢業業的,她不無壓力,甚至身體出現小病小痛。但這是她「擇其所愛、愛其所選」的工作,若有不順遂,都被她自我鼓勵,在「呵呵呵」的笑聲和對報社編採工作的熱情中化解。 身為職業婦女的她,在感情上也不拖泥帶水,選擇與初次戀愛6年的對象結婚、生子。兩個兒子她都放在身邊,每天和先生輪值照顧,需要時,就僱請「貴森森」的保母到家裡協助。她笑稱:「我賺的薪水轉給另一人,既能親自陪伴孩子成長,又能保住工作,很划算喔!」 有時必須趁把孩子哄睡後電訪,還有段時間鼓勵先生赴美念書,她獨力撐一個家;同時,每個月要交七篇專欄稿,在工作、育兒、興趣之間蠟燭三頭燒。使她撐過來的,正是「為母則強」——她滿滿的母性與信念。 在報社的工作,汪詠黛是從一個小編開始受訓練,晉升到核稿、寫評論專欄,從安排新聞版面到企劃、採訪全方位編採人。對於生活版面,她格外具敏感度,符合版性的生活藝文稿件她寫來得心應手,尤其擅長寫家庭問題;漸漸,別的報章雜誌也紛紛來邀她寫專欄。如此忙碌,蠟燭三頭燒,汪詠黛除了以母性支撐,還懂得一項生活哲學:凡事只求盡力,即可豁達,「否則我的身體早就垮掉了。」她說。 每天去報社的路途很長,早期還沒有捷運,有時她搭公車,有時搭火車到萬華,這也是汪詠黛把握機會寫作的時機:只要稿紙攤開,在哪裏她都能寫。令人驚訝地,筆耕多年,從「少婦黛媽咪」到「陪孫黛奶奶」,從報社編輯到如今仍四處推廣閱讀、寫作、讀報教育、親職教育為志業的斜槓女,她在家卻從未擁有一間專屬書房。 「是的,從未擁有,但不哀怨,也不擔心吳爾芙這位女性主義祖師奶奶會怪我『不長進』。因為根據我的理解,吳爾芙的呼籲是希望女性藉由擁有一個實體空間,進而擁有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而我覺得要讓自己的心靈自由、思考自由、創作自由,何需受限於『倚賴』一個實體空間?如果『哪裏可以閱讀、寫作,哪裡就是我的書房』,這應該也是21世紀女性的一種自由體現吧?」 4.推廣生活寫作,不遺餘力 如此,汪詠黛擁有的是一間「霸氣書房」——她很感謝丈夫和兒子的配合,畢竟寫作需要安靜思考,拿毛筆抄經更要靜心;當她希望在沒有酒櫃只有書櫃、書架的自家客廳動筆時,只要說聲:「請把客廳讓出來,謝謝。」這裡就成了她一人獨享的大書房。 她說,「即使當年我寫柏楊策劃的《重返異域》,在客廳臨時加張桌子放置參考資料、書籍,以及從泰北採訪的成疊筆記本、好幾盒錄音帶,加上必備的電腦,客廳被我一人佔用長達一年的時間,他們也是二話不說全力支持『寫作皇帝大』。」 汪詠黛在受邀為台中市立圖書館網站寫「家家有個小書房」系列規劃撰稿時,交出的是〈我的霸氣書房〉一文,末段她寫: 「哪裡可以閱讀、寫作,哪裡就是我的書房。一即是多,無就是有,您說是吧?」 現任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創會理事長的汪詠黛,大力推廣生活寫作,認為文學離不開生活,更需要擁抱生活。 有些人對生活寫作有一個迷思,認為它似乎不夠文學性;但汪詠黛覺得文學性是有階段性的,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經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摸索階段,最後明心見性,又回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回到本來面目,不但耐讀,且發人深省。 「每個人看文學,不管你覺得文學性或高度境界,就看你這個山水放在哪一個階段,這是有次第的。至於會到哪一種境界,端看你自己了。」汪詠黛瞇眼笑說。 汪詠黛愛看書,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志業。 汪詠黛簡介 現任: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創會理事長 曾任:中國時報文化新聞中心副主任、休閒組組長、撰述委員、主編(27年),人間福報顧問,電台製作主持,婦女及教育團體顧問 學歷: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 著作: 1.家庭親子類:《愛,就是慢教和等待》(時報);《兩代鬥智‧親子雙贏》、《親子互動魔法書》、《愛情.親情Do Re Mi》、《幸福女人的五十個學分》、《婚姻幸福魔法書》(九歌健行文化);《都會媽咪會唸經》(小魯);《真愛密碼》(中國三峽出版社);《和孩子那些糾結的事兒》(北京龍門書局) 2.文學類:報導文學《重返異域》(時報),主編散文集《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遠景、文訊),《一本走天下-自助逍遙遊》(時報)等

Read More

李浚赫戀上台灣 告白李安想合作

韓國男星李浚赫因韓劇「我的完美秘書」獲得高人氣。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韓劇《我的完美秘書》讓暖男李浚赫人氣攀升,他說一到台灣就迷戀上這裡,除感謝溫暖粉絲,也透露最喜歡導演就是李安,因為看李安作品給他很多啟發,希望有機會可以合作。 戲劇「我的完美秘書」劇情講述只懂工作的女強人CEO與秘書的職場羅曼史,李浚赫飾演無懈可擊的完美秘書,溫柔體貼面貌擄獲大批「李太太」的心,不僅在韓國寫下收視佳績,在Hami Video平台也連續6週奪得冠軍,他穿起白西裝如白馬王子現身宣傳記者會,他表示,一下飛機就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和溫暖笑容,「我迷戀台灣了」。 李浚赫凍齡模樣看不出來已經40歲,平時大多演反派的他意外靠「我的完美秘書」中浪漫角色出線,李浚赫在記者會上表示,平時都宅在家裡,沒有覺得自己有多紅,這次來台灣有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會好好在表演上繼續努力,「我以前是用好奇心來演角色,未來我希望用我的責任心來拍戲。」 李浚赫在記者會上也分享,他很愛台灣的蛋餅、珍奶和牛軋糖,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非常欣賞李安,他說:「我從李安導演的作品裡找到能量,我看『斷背山』去思考愛情領域,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想到我的人生領域,看『色戒』可以激發我的工作極限。」也透露很想要跟李安交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