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琳、梁佑南 同框愛女飆戲

《電波少女》首部曲邀請方文琳和于齊薇、梁佑南和方琦兩對母女檔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詼諧奇幻的短影集《電波少女》正在屏東拍攝,首部曲邀請方文琳和于齊薇、梁佑南和方琦兩對星光母女檔登場飆戲,發展探索青春活力和充滿喜怒哀樂的生活故事。 方文琳表示,這次跟女兒一起拍戲,她覺得于齊薇做的蠻好的,在現場要有禮貌,然後把演員功課做好,表現出信心。 個性恬靜的于齊薇則是開心地表示,可以和媽媽一起演戲,一定會緊張,因為媽媽演技太強太自然了,但是最棒的是,可以近距離觀摩學習。 近期戲約滿檔的方琦表示,很開心可以和媽媽梁佑南一起拍戲,之前其實有蠻多戲都跟媽媽一起拍攝,但不是沒有對到戲,或者都是演不相干的角色,這次終於可以演到對手戲,而且還是演出她的媽媽,對自己來說算是很特別的體驗,也是新鮮事。 梁佑南每次跟女兒同台或同框都是有趣的經驗,母女平時相處像朋友,但是一起工作的時候,也是公私分明,把在家時的情緒,一出門就會自動切換工作模式。這次來屏東拍戲,雖然拍攝期間很短,但知道會去傳統特色的場景還有當地的果菜市場拍攝,就讓她很期待又興奮,希望在工作當下,還能體驗屏東的在地生活。

Read More

【中華現代詩獎徵文辦法】

一、目的: 鼓勵現代詩創作,結合書法藝術,傳承五四文藝與中道人文關懷精神。 主辦:中華日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聲動創意公司。 協辦:中華民國新詩學會、上海商業銀行基金會、台灣文化藝術聯合會書法家協會、秋水詩刊、文訊雜誌社、中華民國筆會、野薑花詩刊、中華詩詞藝術協會。 承辦:中國文藝協會、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二、對象: 海內外華人或凡以中文創作者(不分國籍)。 主題:感恩與傳承(題目自訂) 三、徵選獎項: (一)創作詩獎:50行以內現代詩,優選3至5名,每名獎金新台幣貳萬元,佳作10名,每名獎金新台幣壹萬元,獲獎作品均由書法家協會聘請書法家撰寫成帖,並刊登於中華日報「中華文薈」專刊與「中華新聞雲」電子報。 (二)卓越貢獻獎:五年內現代詩創作著有卓越成就並出版3本以上詩集者,甄選乙名,獎金新台幣貳拾萬元整。 四、評審: 由主辦單位聘請專家學者組成各獎項評選委員會,負責評審。 五、投稿方式: 報名表:中華現代詩獎報名表格 (一)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且收件截止後稿件恕不予變更。 (二)收件方式:請以掛號方式寄至11158臺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28巷3弄12號 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收 (1)創作詩獎:將報名表同徵選作品一式6份 (2)卓越貢獻獎:將報名表參選著作各2本 以上於文件外封註明「應徵中華現代詩奬」。 (三)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且收件截止後稿件恕不予變更。請自行留底稿,入選與否一律不予退還底稿。 (四)作品格式: (1)報名表無制式規格,請另紙書寫基本資料,含本名、筆名、電郵信箱、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聯絡電話、聯絡地址、徵選項目,並附三年內近照1張。 (2)參選作品以電腦繕打為原則,內文新細明體12級字型,並編列頁碼。作品題目一律見於第一頁最前端(置中),以A4紙張雙面列印(請於作品的左上角以訂書針裝訂,勿另加封面或特殊裝訂)。作品上不得書寫個人姓名或任何相關資訊。 (五) 繳交資料: (1)參加徵選作品印紙本一式6份。 (2)報名表一式1份。 (六)截稿日期:112年11月30日截稿,以郵戳為憑。 (七)公佈:113年3月間公布得獎者,屆時除由中華日報刊登得獎新聞外,請詳主協辦單位FB專頁,並個別通知獲獎人。 (八)頒獎:得獎詩作得由名書法家摘要撰寫,並於頒獎典禮同步展出,頒獎日期、地點另行公告。 六、權責: (一)得獎及入選作品之作者,應以非專屬性永久無償授權主辦單位,由主辦單位在合理範圍內及公共服務用途下,重製出版,並得不限時間、地域及次數利用該著作,利用方式包括重製、散布、公開傳輸、公開播送、公開口述、公開表演、編輯及製作成數位形式檔案,並得轉授權他人為上述之利用,惟須告知作者,且轉授權所衍生利益歸作者所有。得獎作品不另支付酬勞或版稅,作者仍享有其著作財產權。 (二)主辦單位具有劇本或聲音表演等之演出三年內一次性無償授權之權利。 (三)各類組得獎名額及有關評審相關項目,由各組評審委員及評審會議全權決定。 七、注意事項: 參選資格證明若不符前項規定者,則取消得獎資格。 參選作品若未臻標準,該獎項得以從缺。 參選作品,限未在任何一地以任何媒體形式發表、出版或獲獎,並不得抄襲。 如有上述情形,一律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獎金,並發佈新聞,侵犯著作權部分,自負法律責任。 所有得獎者務請於公布名單並接獲通知,於規定期限內提供資格證明文件及作品電子檔,以利後續出版等事宜。 參與者皆視為認同本徵選辦法,報名時已詳讀所有規定。 活動專屬網站:中華日報副刊、中國文藝協會、文訊雜誌、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FB專頁。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補充,並公告於活動專屬網站。

Read More

「十年墨海明宗熠耀」 明宗書法藝術館展出

「十年墨海明宗熠耀」即日起至九月二十八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展出,歡迎各界前往參觀。(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十年墨海明宗熠耀」即日起至九月二十八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展出,歡迎各界前往參觀。墨海社成立於2014年2月,原有成員趙建霖、陳國福、蔡明讚、黃緯中、劉神扶、楊旭堂,而後2019年加上林亮吟、李金枝、周秋芬三位,成了書壇九位豪傑,個個皆有讓人激賞之處。 黃志煌老師表示,《水滸傳》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書家展在一時,當然要慎選展場,而明宗書法藝術館正是南部不錯的抉擇。有目共睹,書壇流行一句響亮的臺詞兒:「北故宮,南明宗。」的確,明宗書法藝術館在歷來至今黃俊傑校長的鼎力支持,總監陳明德居間折衝樽俎、任勞任怨策畫執行,諸多志工熱心協助之下,如今名聲已傳遍海峽兩岸乃至國際書壇,為南臺灣港都高雄曝光不少。 凡是能於此處展出者皆公認為一時之選,正因這是專門為書法展覽建構的獨立建築物,擁有完善的展覽運作模式,深獲各界肯定讚譽,每月均有一檔動人心弦的大展在此隆重開幕,吸引北中南各地愛好知音,呼朋引伴踴躍前來分享美的饗宴。 「十年墨海明宗熠耀」即日起至九月二十八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展出,歡迎各界前往參觀。(記者蔣謙正攝) 墨海社九位豪傑,個個皆有讓人激賞之處,只要一提大名,即如奧斯卡金像獎光芒四射的形象立見,成員均為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會員,關係密切盡為重要領導階層。大夥兒情感熱絡,往來頻繁,策畫推動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重要活動,推心置腹攜手合作,因此已培養十足默契。 2019年墨海社在國父紀念館展出,梁永斐館長曾詮釋:「墨海代表傳薪之意,共飲墨海、共遊墨海、共享墨海,讓墨海的精神永遠傳薪下去。」

Read More

《天后傳奇》嘉義演出 呈現豐沛藝文能量

演出場景-三日遷移牛稠溪。(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天后傳奇》國樂器樂劇場,由嘉義在地演藝團隊「神奇樂坊」十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動員上百位演出及工作人員,結合國樂團、臺灣唸歌團、舞台設計及燈光特效等,以嘉義人文為基礎、原創音樂為核心,透過現代劇場概念跨領域精彩呈現,成功地開啟藝術高牆、感動現場近千位觀眾,散場時觀眾哼著旋律討論劇情,如沐春風,充滿笑容表示,精緻又平易近人、充滿創意及文化氣息又有歷史厚度、劇情和演出都極其精彩、令人充滿感動的演出等。多位文化界人士、政治人物、音樂家、校長、企業家與粉絲們都前往觀賞,是嘉義地方上重要的藝文盛會。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成,媽祖信仰是重要人文現象,《天后傳奇》特邀曾獲第二十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吳子敬擔任導演,指揮由前臺南市立民族管絃樂團團長劉文祥擔任,從媽祖、樹木、土地與居民連結,透過音樂、視覺、舞台設計及語言等精彩呈現,是場精緻成功的演出。 演出場景-樸仔媽來做媒。(記者湯朝村攝) 故事從一棵樸仔樹下開始說起:朴子,一個因天后媽祖興起的聚落,由「樹下的不動天后」、「樸仔媽來做媒」、「媽祖大戰黑狗精」、「三日遷移牛稠溪」、「天后現身來解圍」…等,透過樸仔樹見證了小鎮的風華,串出一幕幕精采感人故事,展現嘉義豐沛藝文能量。 神奇樂坊團長許榮方說,土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神奇樂坊」在地深耕多年,連續十五年獲選為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也獲多次獲選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體計畫。說自己的故事、演自己的音樂、唱自己的歌、呈現在地文化的主體性,一直是「神奇樂坊」重要的核心理念,因為這才是文化自信心的展現。 現場滿滿觀眾。(記者湯朝村攝)

Read More

踏上不凡的旅程 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得主出爐

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行。(英雄旅程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九槍」、「八尺門的辯護人」等探討移工議題的影視作品在國內、外引起熱議與迴響,移民工也成為近期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而令人期待多時的「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結果也終於揭曉,本屆徵文對象是在臺灣或曾經在臺灣生活之移工、新住民、新住民子女,以越南文、印尼文、泰文、緬甸文、菲律賓文等書寫,題材不拘,(中譯後)3000字以內的作品。 本屆統計共徵得195件作品(印尼85件、越南49件、菲律賓42件、泰國12件、緬甸7件),初選有33件入圍,經過激烈競爭後,決選結果選出了7件得獎作品,「首獎」獎金10萬元,作品將被列為劇本開發、「評審獎」獎金8萬元、「優選獎」獎金2萬元、「青少年評審推薦獎」獎金2萬元。 得獎者合影,由左至右:廖雲章(阮日輝代領人)、陳業芳、武豔秋、莉莉、米玲達、Roniel D. Molina、盧詩雁(陳孝珍代領人)。(英雄旅程提供) 第八屆主辦單位「英雄旅程」是以故事創意為核心的專業劇本開發品牌,評審團特別邀請金鐘影帝吳慷仁與「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劇暨導演唐福睿加入,請他們以演、編、導的角度來評選,的確發掘了不少敘事完整、視覺感強烈,適合開發影視化的作品。加上前文化部長暨作家龍應台、「南洋台灣姊妹會」創辦人暨政大教授夏曉鵑、「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韋地等人的專業評審,出線的所有作品都是一時之選,篇篇佳作。觀察得獎作品的主題,分布於親情、愛情、對人生的迷惘與生活的抒發,甚至是複雜的身分認同等面向;而相較於以往,本屆作品較特別的是菲律賓題材多元,越南參加者多為學生,泰國和緬甸的作品較生活化,印尼作品題材則大多與長照有關。 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 得獎名單: *首獎ᅳ 玫瑰的回憶/武豔秋(越南) *評審獎ᅳ 打磨:石也能成玉/陳業芳(印尼) *優選獎ᅳ 我是誰/陳孝珍(泰國)、孤獨的故事/莉莉(印尼)、自由/米玲達(菲律賓) *青少年評審推薦獎ᅳ 我是誰/陳孝珍(泰國)、母親/Roniel D. Molina(菲律賓)、冷凍貨櫃/阮日輝(越南) 籌辦本次活動的「英雄旅程」總經理謝易芸表示:「移民工文學獎」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獎,它兼具了人文、社會關懷與文學性。我們希望透過書寫與反饋,讓社會看見移民工真摯的生命故事,同時鼓勵主流族群與非主流族群彼此對話、理解,產生共感也能藉此豐富臺灣文化的厚度;更希望讓移民工文學獎成為一個在限制之下跨越限制的平台,乘載更多元的聲音。謝謝文化部支持本活動,歡迎更多企業共同推動下一屆的舉辦,實踐社會責任並永續發展,一起打造更美好的臺灣。 贊助本次活動的「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感性地說:謝謝眾多移民工朋友們在不同領域的付出,造就臺灣今日經濟的繁榮,同時也讓社會文化更多元且豐富。雙鴻科技創立25年來一直秉持「創新、堅持、共榮」為企業核心價值,我們深信一個共榮的社會就是要相互扶持、共享榮耀,相信「利他」的同時也是「利己」;因此希望藉由支持「移民工文學獎」讓他們有機會分享自己人生的經歷,進而讓更多人走入彼此的生命故事,一起打造善的循環。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贊助本次活動的「富邦文教基金會」這次特別支持活動中的「青少年評審推薦獎」,總幹事冷彬說明了原因:除了是因為相信「不同世代看待作品的觀點不同,會增加更多討論的面向」外,也認為「對移民工朋友的認識與交流,是建立臺灣成為一個成熟包容的公民社會的重要基礎工程」,因此支持推動移民工文學獎,希望讓更多新世代們能夠更加關注,提高參與度。 屢次協辦此活動的「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賴秀如表示:長年的多語廣播服務使央廣成為最貼近移民工生活的電台,我們這次投入越、印、泰、緬、菲語的傳播能量,大力宣傳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很高興能協助催生出這些精彩的作品,未來更希望能把這些故事改編成廣播劇在央廣播出,使移民工的「聲音」讓更多人聽見。 同樣屢次支持並協辦此活動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表示:國立臺灣文學館非常榮幸受邀參與此次移民工文學獎。我們看到很多新移民、移工用自己的語言所寫出的動人故事,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臺灣的歷史與文化,更是臺灣文學的重要篇章。 「第八屆移民工文學獎」頒獎典禮9月10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1樓大廳舉行,典禮特別聘請來自菲律賓的新住民黃琦妮擔任主持人,開場則請來新住民與新二代組成的「鳴南樂團」表演越南民謠;加上現場齊聚各國得獎者與陪同出席觀禮的親朋好友們,讓整場典禮充滿了濃厚的南洋人文氛圍,也充分詮釋了移民工文學獎所傳達的多元融合精神。會後各界一致肯定這個有意義的文學獎活動,也紛紛表示願意支持、協助活動再繼續辦下去。

Read More

嶾嶙的岳光 藝術家向山致敬

台灣多山,南美館推出「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展覽,呈現山與人的距離流轉及情感脈動。 (記者林雪娟攝) 小小一座台灣島,竟然有百岳,向山致敬,南美館推出「嶾嶙的岳光:在敬與畏的稜線間」展覽,以台灣的山和人之間的關係為主題,探索山的崇高、神秘到親近、熟悉及人們對山的敬畏和探索經驗,呈現山與人的距離流轉及情感脈動。 展覽規劃三子題,包括「幽明的靈動之域」、「循著明晰的光」和「與山林共譜」,呈現山與人之間想像及身體力行的感知連結,試圖探討台灣這片土地,山與人的多元共存模式及人們如何記錄和體驗山的方式,參展藝術家多達二十六位,每位的創作作品無不透過身體及心理投入,跨越時空軸線,交融出不同創作形式與媒材對話。 此次展覽也聚集許多藝術家的「第一次」。山岳畫家呂基正,首次亮相具有攀登山岳與紀錄第一現場意義的素描草稿,與同場景油畫產生有趣的照見;楊英風早年為《豐年》雜誌奔走,留下台灣各地圖像紀錄,展覽展出數件關子嶺景觀速寫,表現台南山區信仰及生活景觀,也是首度在世人面前展出;導演麥覺明四處探險,用影像紀錄台灣山岳、人文、物種二十餘年,其攝影、影像作品及個人具意義的紀念性物件,也首度於美術館展出,歡迎民眾打開五覺欣賞,與藝術家們一起感知山岳的豐富面貌。 為豐富展覽,也向台灣美術館、高美館及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等公私等單位及藏家借出經典作品或申請授權,並串連營建署、林務局、健行筆記等台灣山林及登山數位資源,結合產官學與山岳藝術的多元創作,希望能引發觀眾對「山」的情感共鳴,譜寫「山」與「人」之間,不斷更新的能動性及多元故事。展期至十一月二十六日於南美館二館一樓展覽室。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可憐的東西勇奪威尼斯金獅獎

25歲的美國女星卡莉史派妮「普莉西拉」(Priscilla,暫譯)片中,精準演繹貓王之妻,榮膺第80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路透) 美國男星彼得賽斯嘉以「記憶」(Memory,暫譯)一片對失智症男子的精采詮釋,獲得第80屆威尼斯影展影帝殊榮。(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第80屆威尼斯影展在台灣時間10日凌晨頒獎,最佳影片金獅獎頒給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日本導演濱口竜介以「邪惡根本不存在」獲得僅次於最高榮譽金獅獎的評審團大獎。至於最佳男演員獎則頒給美國演員彼得賽斯嘉,而最佳女演員獎則由年僅25歲的美國女演員卡莉史派妮拿下。 T希臘籍導演尤格藍西莫以「可憐的東西」勇奪2023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這是他與艾瑪史東繼「真寵」之後再度合作,「真寵」在2018年威尼斯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路透) 法新社報導,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執導的「可憐的東西」被影評人稱為「一炮而紅經典之作」,女主角艾瑪史東在片中飾演被瘋狂科學家復活的女子「貝拉」,以童稚心智探索身體及情慾,尤格藍西莫與艾瑪史東的表現在本屆影展廣受好評,雙雙被譽為生涯最佳。 尤格藍西莫領獎時表示,如果沒有艾瑪史東,這部片就不會存在。 日本導演濱口竜介(右)以「邪惡根本不存在」獲得第80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路透) 日本導演濱口竜介已先後在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及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這次以「邪惡根本不存在」獲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成功集郵歐洲三大影展,達成繼導演黑澤明以來橫掃各大獎項的壯舉。 52歲美國男星彼得賽斯嘉以「記憶」(Memory,暫譯)一片飾演罹患失智症男子而獲影帝殊榮,他與女主角(潔西卡雀絲坦飾)有著夾纏不清的過往,對手戲深具張力。彼得賽斯嘉在致詞時力挺好萊塢演員及編劇的罷工行動,並稱容許擴大使用人工智慧(AI),就意味著將權力「交給機器和擁有機器的8位億萬富翁」。 擊敗艾瑪史東拿下影后的是25歲美國女星卡莉史派妮,此次在蘇菲亞柯波拉執導的「普莉西拉」(Priscilla,暫譯)中飾演貓王的妻子,精準詮釋獲得評審團青睞。 卡莉史派妮致詞表示,這個角色非常複雜、微妙、困難且私密。她也向這部傳記片的導演、前金獅獎得主蘇菲亞柯波拉致意,感謝她「周到且直覺式的領導能力」。

Read More

「愛是一把槍」台灣新銳導演 李鴻其奪未來之獅

台灣導演李鴻其處女作「愛是一把槍」榮獲第80屆威尼斯影展「未來之獅」獎項。(路透)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新銳導演李鴻其處女作「愛是一把槍」奪下威尼斯影展最佳首部電影的「未來之獅獎」,成為獲得此獎的首名台灣影人。 「愛是一把槍」是此獎自1999年頒發以來,首部獲獎的台灣電影,也讓台灣電影繼導演蔡明亮的「郊遊」之後,睽違10年再度登上威尼斯頒獎典禮舞台。 李鴻其踏上典禮舞台時難掩激動之情,他首先感謝評審給予的榮耀與鼓勵,感性表示「過去有許多的華語電影大師、前輩們都站在這個舞台上,他們深深影響著我的電影世界觀,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李鴻其2015年以電影「醉.生夢死」獲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和台北電影獎影帝,「愛是一把槍」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以後疫情時代的浮躁社會為背景,講述出獄後的小鎮青年蕃薯欲嘗試重新來過,卻一再被身邊親友拉回過去的漩渦。 文化部長史哲10日獲知這個好消息後,第一時間向團隊祝賀。史哲表示,「愛是一把槍」先是入圍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單元」,更從各國電影新秀環伺下脫穎而出,榮獲「未來之獅獎」,是國片有史以來首度獲得該獎項,不僅對台灣新生代導演是一種肯定,也代表台灣影視內容嶄露國際影壇,創作能量源源不絕,深具國際實力。 本屆威尼斯影展由我國參與合製、台灣演員萬芳、鄭人碩參與演出的影片「五月雪」榮獲「電影藝術獎」特別提及;河床劇團有限公司「彩虹彼端」亦入選VR沉浸式年度精選觀摩單元;去年以「無法離開的人」在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單元中獲得「最佳體驗大獎」的導演陳芯宜,今年更應邀擔任該單元評審團主席,是「沉浸式單元」在威尼斯影展成立以來首次由台灣創作者擔任評審。 台灣演員舒淇則受邀擔任本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評審,是繼柏林、坎城之後,第3度擔任歐洲影展評審,成為台灣第一人,也是第3位完成歐洲3大影展評審滿貫的華人女演員,讓世界看見台灣堅強的軟實力。

Read More

「藥舞楊威染織創作展 新營文化中心登場

「藥舞楊威染織創作展」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展出多元作品。(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灣染織文化創意協會即日起至廿四日,在新營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推出「藥舞楊威染織創作展」,該協會的會員以藥用植物為染色素材,展出廿六組共百餘件色彩豐富各具特色染織作品,並安排兩場「柿染餐墊」,有興趣的民眾快報名。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台灣染織文化創意協會是一群愛好天然染織的夥伴共同成立,會員遍布全國各地,盡心推廣台灣在地植物的染色與創作;會員們擅長運用素白的布疋或天然纖維線材,並使用藥用植物做為染色素材,染出豐富的色彩樣貌,透過設計、縫製、編織成實用的日常用品。 「藥舞楊威染織創作展」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吸引民眾參觀。(記者陳佳伶攝) 這次展覽以「藥武揚威染織」為主題,會員個個是玩色高手,就近取得染色植物並經萃取染液後,染在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上,有紅、黃、綠、藍、紫色等不同顏色,呈現豐富色彩,這些都是台灣各地植物的色彩。 至於展出各式織品創作,有染在布料上的絲巾、茶席、包袋、服飾,也有染在線上的各式織品創作,經過像熬煮中藥般的染液萃取過程後,將植物色彩染在天然纖維上;展場也規劃染材展示區,讓民眾了解染色植物的藥理與功效。 「藥舞楊威染織創作展」在新營文化中心展出色彩豐富的作品。(記者陳佳伶攝) 新營文化中心說,展出期間,十六日上午九時卅分、下午二時則規劃兩場「柿染餐墊」,將教大家如何做出天然的柿汁染餐墊,體驗活動免費,更多詳將情請上新營文化中心官網及台灣染織文化創意協會FB查詢。

Read More

我的未來我作主微電影競賽 大獎揭曉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如何讓孩子能免於「毒品」、「霸凌」的傷害,是教育部與無數教育工作者長期共同努力的目標。(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第六屆「我的未來我作主」微電影競賽頒獎典禮,九日於台北市國家圖書館舉行,現場揭曉「防制毒品」、「防制霸凌」兩主題各組金、銀、銅牌以及不分組評審特別獎得主。本屆競賽共有來自全國四百五十五件作品參賽,評選出三十部入圍影片角逐金牌獎座。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今年作品的參賽,看見同學們透過鏡頭語言表現,相當具正面教育意義,有同學創作嘻哈歌曲來描述陷入毒品的困境;透過動畫的方式,將藍白拖作為主角來比喻在校園以貌取人的霸凌行為,也讓人耳目一新。如何讓孩子能免於「毒品」、「霸凌」的傷害,一直是教育部與無數教育工作者長期共同努力的目標。 「我的未來我作主」微電影競賽本屆有兩個主題:「防制毒品」主題計有一百六十七件作品報名,「防制霸凌」主題則有二百八十八件作品參賽。金牌得主分別為防制毒品:「專科以上學生組《掌握》」、「高級中等學生組《芽子鹼的迷幻運作》」、「國民中小學學生組《降藥道長─洪大仙》」;防制霸凌:「專科以上學生組《踮起腳尖》」、「高級中等學生組《不說》」、「國民中小學學生組《追光者》」。 競賽評審委員表示:「毒品主題有用自創的嘻哈歌曲來描述陷入毒境的可怕、也有用抽象的概念來暗喻吸毒後的狀態,展現極高的藝術水準。霸凌主題中有作品從霸凌者的角度切入,最後在朋友的鼓勵之下走出陰霾的溫馨故事、也有作品用藍白拖的角色比喻在校園以貌取人的霸凌行為,讓人耳目一新。」 教育部指出,各個得獎作品能發揮「防制毒品、防制霸凌」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及新世代的語言來闡述,更能貼近年輕學子的想法、進而產生共鳴。本屆頒獎典禮更特別邀請到新北市埔墘國民小學獅鼓隊擔任開場演出,激勵現場每一位優秀的創作才子,為頒獎典禮更增添色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