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工藝展館(鶴棲別墅)展出黃奕薰竹頭筊作品

黃奕薰老師以國運昌隆安和樂利為主題的竹頭筊創作品。(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匠心具竹不朽竹頭筊工藝展」十七日起至十月十日在彰化工藝展覽館(鶴棲別墅)展出,共展出獲得嘉義縣政府登錄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竹頭筊保存者殊榮的黃奕薰老師十四件竹頭筊作品,彰化縣文化局歡迎民眾前來感受竹頭工藝的魅力與非凡。 文化局指出,嘉義六腳鄉「船嘉寶神筊工作室」負責人黃奕薰老師,承襲年輕時期從事廟宇木匠藝師數十年的好手藝,致力傳承瀕臨失傳的竹頭筊寶貴傳統工藝,投身竹頭筊創作已三十餘載。而竹頭筊是族群信仰的重要文物,深具傳統與生活信仰意義,黃奕薰老師遵循古法製作,經選材、初期曝曬、修整裁切、長期曝曬、修磨拋光等繁瑣製程,可經久擲不易損壞,實用並可為收藏,且造型與紋樣自然變化加上人工細緻處理,成品兼具天然竹材美感與藝術性,今年獲得嘉義縣政府登錄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竹頭筊保存者殊榮。 黃奕薰老師表示,面對陸製木筊傾銷,台灣傳統文化工藝逐漸消失,是他最擔憂的,因不忍見到品質粗糙的陸製筊杯、塑膠筊取代傳統具有靈性的竹頭筊,結合了宗教與藝術文化,幾十年傳承與推廣,期盼能遇見有緣人逗陣來延續竹(德)的善緣。 文化局說,本次特別展出由刺竹頭製成的板筊法器,又稱為板坯、戒棍,是台灣陣頭之美「八家將藝陣」中甘、柳將軍手持法器,目的為護香擔儀式,還有驅除鬼魅和掃除邪害。歡迎大家來目睹將爺刺竹板坯的氣勢風采,看見竹頭筊的創作歷程與豐富內涵。

Read More

〈中華文薈〉一隻在迷宮中探索的鳥

■陳怡芬 是這樣淡漠的一個午後,天色灰階,雲朵像成群綿羊跨欄時被揚起的塵土弄得沉悶厚重。彼時疫情尚未解封,我仍戴著口罩,走過漁港,走過冷清的小攤,走過幾雙戒慎的眼神,抵達遼闊的草原。我站在草原遠眺,風生出幾隻流浪狗,往我的裙子裡四處躥跑;風又生出許多小手,把我的頭髮狂亂撕開,我的面目更模糊了,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是誰。 風是漁港最清醒的記憶,接管所有,聽覺的、視覺的、嗅覺的……它是霸權的,聞起來卻有股慢火烘烤過的孤獨味道。天空幾只風箏像長尾賊鷗一樣拖著尾巴,被風獵獵吹響,線的那端看不見操控者的手,幾乎讓人誤以為它是自由的。在文字認領我之前,我極可能是個和冬日天色一樣淡漠的人,對萬事萬物始終存有疏離的靈魂,不管在哪裡,看起來都是異鄉。我曾以為扯斷情感的絲線牽連,就可以免於傷害,就可以獲得飛鳥一般的自由,然而漸漸地,我變得善於遺忘和被遺忘,我的存在感越來越稀薄,近似影子。原來我以為的自由,從來就不是飛鳥,它只是斷線的風箏。 寫作始於2012年啟用社群軟體之際,起先是閒文,然後散文,偶爾小說,寫詩是2016年夏天以後的事了。書寫、聆聽與被聆聽,讓我靜置以久的內在小宇宙,風風火火地軋啦軋啦轉動起來,於是和外部世界有了情感連結,也讓我得以重新審視並定義自己。2021年深秋,我的首部詩集「迷宮之鳥」出版了,迷宮的意象一直很吸引我,它揭示著徬徨與前進、分歧與轉圜、試探與抉擇、困境與出口,之間的種種心境轉折和人性掙扎。文字構築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座紙迷宮,語言像鳥一樣,有自己的飛行方向和速度,作為溝通工具,它可能是機靈的,甚至是狡詐的,但也因為本身的多義性而常常彼此衝撞產生誤解。 當語言變成文字,被寫成詩,它的歧義性和多重解讀,反而有一種迷人的開放性質。寫詩的人試圖在文字的透明與曖昧之間取得平衡,對讀者而言,它的奧義可能就在於容許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方式,透過美感經驗,穿過記憶的蟲洞,在詩行間投射情感,把作者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甚至誤讀也是好的,誤讀是想像力的極致化,是作者的思緒意念尚未抵達的新生地,它是被讀者擴延出來的空間。如果找不到妥切而圓滿的解釋也無妨,讓它徘徊在記憶裡,成為深沉而純粹的懸念。 常有人說寫作是一種自我療癒,然而弔詭的是,正當你以為它治癒了你,它可能又猝不及防反過來,成為更大的病灶。卡夫卡說:「寫作的甜蜜是源自於我們替魔鬼勞動的報償。」寫作的天賦是魔鬼饋贈的禮物,一旦開始寫作,架起了祭壇和神鬼通靈,好像便永遠無法再安於現狀、甘於平庸。蒙昧的眼睛被點亮,探索自我和窺視世界的欲望就再也不會停止,不管寫出來與否。 自我肯定和自我懷疑,始終分立在繩子的兩端,寫作就是拉扯的過程,如此危險而美麗。當文字被謹慎而酣暢地寫下來的那一刻,我便獲得自由,像鳥。 陳怡芬簡介 陳怡芬,桃園人,現居住新北市,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曾獲新北市文學獎、金車現代詩詩獎、葉紅女性詩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周夢蝶詩獎。作品散見於各報副刊,詩作曾入選2018、2019《台灣詩選》。著有詩集《迷宮之鳥》。 我讀懂了月亮背後的秘密 ──致父親 你從霧中走來 站在床頭俯看我 光陷落,在你臉上 每一道疲倦的皺褶裡 緩緩撐開一疋夢的長幅 我沉睡,如一枚菊石 被時間遺忘 月亮跟在你背後 ──記憶的誘餌 夢是夜視鏡,我繞過 紙張般危脆而鋒利的白晝 繞過紙蓮花、大悲咒、毛噪的喧聲 終於,看見你 綻線的靴子像閉鎖不全的憂慮 已經跋涉過千百次沙丘似的睡眠 「我去了烏魯木齊 正在執行一項新任務」 烏魯木齊?上回你說克羅埃西亞 新任務,我默唸著 這個詞帶有諜影 聞起來有種亢奮又懸疑的岩礦味 未完成的死亡 用一把鐵鍬鑿開意志的岩層 在夢裡 一次又一次僭造它的路徑 流火九月 像極了從前 季節黃熟 白露自小葉欖仁枝頭滴下 滴答── 時間腐敗前的氣息 一些密語在身體裡 夜間飛行 鳥瞰 濃密的黑 已不主張反叛的力學 避免碰撞怯弱的骨髓 讀取僅存的盆栽和辭海 讓語意自我分岐 破擦出繞舌的火花 秋意已決 撕掉日曆裡的九月 仍有四分之一可以翻越自己 繭與掌紋攤開新的命題 延宕或虛蛇 都不可能 日子和睡意一樣稀薄 眼睛閉上,夢掉下來 像許願池裡的錢幣 鏽綠啞默,記憶成為鎖孔 被遠去的背影辜負 夜的階梯 時間摸黑 一階一階,從邊界襲來 達,達,跛足的跫音占領耳朵 你要的不是真相 天亮之前沒有答案 我的黑眼圈是 雀斑、斜瀏海也是 淚溝、唇珠、抑鬱的鎖骨 所有你知道的都含糊,掛在三樓 像誤植的旗語 出來面對是對的 七樓、八樓……十五樓,意念升降 缺乏索引,伸出手來 以指尖阻止鐘擺探問幸福的痛 關於你和我睡眠的和解方式 其實我不想知道那麼多 不知道飄浮在幾樓 生活有時只是一種均衡,並非完美 讓語言掉落凝結成夜露 星星之間的碰撞,風掀開幽靈的瘡疤 那階梯 動盪,動盪…… 從我多慮的床沿時隱時現 夜色,以薩克斯風的音符冶遊 於明日的蛋殼上 隱困惑 記憶的一截斷層 破碎又完整 十七歲像等不到主人認領的失物 被遺棄在洪荒之外 書包裡卡謬的眼睛彈出陌生符號 年輕的身體藏著異鄉人的靈魂 不去記住那些嬉鬧穿過的臉孔和名字 青春兇猛,你如影子 一個在場而不具實體的存有 始終只有那個名字 流光以鬍青淡筆速寫他的側臉 你的瞳孔映照出一道鑲金倒影 鐘聲和走廊,心底竄出幼嫩根系 顫顫探向水聲 目光迫擊,像詞彙初次綻放 進入一首詩的內核 白步鞋的放學行伍間 追隨對應的本體,不遠不近 恰好是一隻水鹿 凝望豐美牧草的距離 不與人說,把自己揉成一本蹙眉的日記 鎖進時間禁閉的抽屜 面光或背光,消瘦或臃肥 影子貼身,以隱喻為衣 關燈之後,爬過光與暗辯證的地景 和你合體 崖 再過去一點 就是晚秋,關燈 背過身,閉眼望見 床的斷崖 低淺的棉質的囈語 加密的火星文 有人走近,掀開夜的黑蕾絲 在崖邊坐下,「重複── 不一定可以讓人幸福」,閃黠著 一雙比典籍更深邃的貓眼瞳 寡言的妻子喉嚨深處 藏匿一頭乾渴的水獸 發出沙沙的摩擦音 像一張揉皺的糖果紙 再也不能被重新攤平 一個單音節的嘆息 山櫻與波斯菊 平分春天的姿容 烏雲與軟雨平分 一小片樸素的天氣 我們平分一張嫣紅的傘面 從傘沿到相觸的肩幅 是心動的距離 它舞踊 依順著呼吸的節奏 不能平分不能整除 餘數在微濕的眉睫無限循環 不必然往復於耳唇之間 不要輕意喚起聽覺的刺蝟 你們為它命名,愛── 一個單音節的嘆息 在空氣中懸浮氧化 哎,因為安好 它始終沉默 一如體腔內的器官

Read More

楊祐寧為愛鼓掌 激戰Ella卡關

楊祐寧(左)與Ella陳嘉樺(右)扮演新婚夫妻,兩人打打鬧鬧默契滿分。 (壹壹影業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由藝人楊祐寧擔任監製兼男主角的新戲《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從女性視角探索兩性關係,找來楊謹華和Ella陳嘉樺扮演性治療師與尋求治療個案。 劇組今釋出前導預告,描述楊祐寧和Ella飾演的新婚夫妻因遲遲無法發生親密關係,找上性諮商所求助,Ella卻發現性治療師是她高中時期合不來的同學楊謹華。 外型豔麗奔放的楊謹華不僅是諮商師,更是診所知名YouTuber,在鏡頭前大方說愛談性,還有不少親密另一半。但讓她最念念不忘的遺憾是戀人未滿的王柏傑。當她開口說愛,王柏傑卻人間蒸發。 全劇以性諮商所為主要場域,用親密關係來探討兩性與自我認同。Ella分享,她剛看到劇本就非常喜歡,大家對於性很容易避而不談或害羞面對,但她認為這是很健康的事,從身體去認識個人的內在和心理的狀態很重要。 王柏傑自曝,由於個人腰傷復發,原本擔心劇情有激烈動作沒辦法接演,是楊祐寧親自打電話邀請才點頭。他更笑說,感謝楊祐寧,「因為拍了這部戲之後,維持運動的習慣反而讓舊傷好了」。 楊祐寧相當享受監製身分,從前期就能參與許多討論,「比單純地做演員要有趣,我滿喜歡的」。

Read More

豬哥亮AI復活 謝金晶驚喜同台

已逝綜藝天王豬哥亮藉著AI科技重出江湖,與女兒謝金晶、兒子謝順福同台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已逝綜藝天王豬哥亮藉著AI科技重出江湖,與女兒謝金晶、兒子謝順福同台演出,人像與聲音極盡逼真,讓大家看得直呼驚奇連連。 謝金晶受邀擔任麻將賓果大賽推廣大使,一身銀色造型服取諧音「贏」,大唱新歌〈這次一定贏〉。 在AI科技結合下,豬哥亮栩栩如生的在廣告中復活,和謝金晶、謝順福跨時空同台演出。謝金晶表示,感謝老爸冥冥中的安排,讓她能再度與老爸合體拍廣告。 謝金晶8月16日生日,她表示,近來忙廣告拍攝,也忙著籌備即將推出的新專輯,生日當天還要拍新專輯封面照等,接著還要挑戰麻將賓果大賽,也算是今年生日的新願望。

Read More

蘇晏霈暴食胖8公斤 分享瘦身秘訣

蘇晏霈靠運動維持健康體態,飲食少糖、少油、少澱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蘇晏霈自爆曾經食量大到吃完2個便當,半小時後還想吃麵,一度胖了8公斤;後來因為連戲服穿不下,長官也打來關心,花了3個月才瘦回來。 蘇晏霈說,忙碌拍戲之餘,也會擠出時間爬山、運動,維持健康體態。但拍戲時間不固定,三餐不一定均衡且難以定時。她公開瘦身秘訣,強調避免高糖、高油、澱粉,只要吃對營養及輔助產品就能擁有完美曲線。

Read More

新北客家大戲展演 《紅顏火帥-楊排風》9月2日熱鬧登場

由榮興劇團演出之劇目樊梨花,人物對話生動有趣、以客語諧音、俚語表現幽默。(新北市客家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為推廣客家戲曲藝術文化,今年特別邀請到頗負盛名的榮興劇團演出兩場大型客家文藝展演活動「客家大戲」,首場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將於九月二日下午2時在三峽新北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演出,該劇融合現代舞台科技及傳統戲曲特色,完整展現多元且精緻的客家戲曲風貌,歡迎喜愛客家大戲的市民朋友踴躍出席。 客家局長林素琴表示,客家局每年均辦理藝文團體於各行政區巡迴表演客家藝術,並於各客屬社團開設客家歌謠、舞蹈、樂器等客家文化研習課程,期望透過多種管道,發揚客家文化,而此次客家大戲,亦本著傳承客家之理念,邀請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等獎項、長期在海內外演出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百忙中演出兩場次大戲,讓都會區鮮少有機會欣賞客家戲曲的民眾,共同欣賞客家戲的精緻與豐富。 此次演出之客家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情節生動,劇情曲折多變而緊湊,楊排風是傳統戲曲中天波府楊家將故事中的人物,為楊家的一個丫環,她平日勤勞刻苦、恪遵本分,一日在睡夢中被灶神爺指點武藝並賜青龍寶棍、火竹筒等兵器,後與天波府楊家男女眾將比武得勝,勢不可擋,於是被佘太君指派,掛帥前去北方的番邦遼國營救楊家的小本官楊宗保的故事,全劇熱鬧,角色鮮明、對白幽默、充滿了客家戲的喜趣傳統與期許幸福圓滿的特質,展現客家人敦厚仁慈的文化表徵,適合閤家觀賞,歡迎新北市民一同前來細細品味。 《紅顏火帥-楊排風》演出採座位席劃位,事先免費索票入場,全程觀賞演出者可憑票品嘗古早味客家仙草。榮興劇團年度第二場大戲《碧波塵緣》,將於十月十五日義民爺文化祭活動中,在新北市政府三樓多功能集會堂演出。  

Read More

新北客家大戲展演《紅顏火帥-楊排風》9/2熱鬧登場

由榮興劇團演出之劇目樊梨花,人物對話生動有趣、以客語諧音、俚語表現幽默。(新北市客家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為推廣客家戲曲藝術文化,今年特別邀請到頗負盛名的榮興劇團演出兩場大型客家文藝展演活動「客家大戲」,首場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將於九月二日下午2時在三峽新北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演出,該劇融合現代舞台科技及傳統戲曲特色,完整展現多元且精緻的客家戲曲風貌,歡迎喜愛客家大戲的市民朋友踴躍出席。 客家局長林素琴表示,客家局每年均辦理藝文團體於各行政區巡迴表演客家藝術,並於各客屬社團開設客家歌謠、舞蹈、樂器等客家文化研習課程,期望透過多種管道,發揚客家文化,而此次客家大戲,亦本著傳承客家之理念,邀請曾獲民族藝術薪傳獎等獎項、長期在海內外演出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百忙中演出兩場次大戲,讓都會區鮮少有機會欣賞客家戲曲的民眾,共同欣賞客家戲的精緻與豐富。 此次演出之客家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情節生動,劇情曲折多變而緊湊,楊排風是傳統戲曲中天波府楊家將故事中的人物,為楊家的一個丫環,她平日勤勞刻苦、恪遵本分,一日在睡夢中被灶神爺指點武藝並賜青龍寶棍、火竹筒等兵器,後與天波府楊家男女眾將比武得勝,勢不可擋,於是被佘太君指派,掛帥前去北方的番邦遼國營救楊家的小本官楊宗保的故事,全劇熱鬧,角色鮮明、對白幽默、充滿了客家戲的喜趣傳統與期許幸福圓滿的特質,展現客家人敦厚仁慈的文化表徵,適合閤家觀賞,歡迎新北市民一同前來細細品味。 《紅顏火帥-楊排風》演出採座位席劃位,事先免費索票入場,全程觀賞演出者可憑票品嘗古早味客家仙草。榮興劇團年度第二場大戲《碧波塵緣》,將於十月十五日義民爺文化祭活動中,在新北市政府三樓多功能集會堂演出。  

Read More

張家瑋《市井豪門》惡行拆穿 挨連環巴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身材姣好有「台劇娜美」稱號的張家瑋,在民視八點檔《市井豪門》中假身分隨即被拆穿,15日晚間即將播出被眾人連環巴掌教訓,預計要讓觀眾看得痛快。 張家瑋被眾人教訓的大場面重頭戲播出,張家瑋坦言雖然被教訓打了很多巴掌跟肢體的拉扯,但她演得相當痛快,尤其王瞳跟蘇晏霈的氣場,現場拍攝一氣賀成,張家瑋說很享受這過程,雖然拉扯的戲難免會上火,而且自己過敏體質,一喊聲或者聲音太大聲,身體就會開始泛紅,也讓對手演員擔心是不是下手過重。 王瞳表示,要賞巴掌的時候,也對擔心張家瑋受傷,但為了戲的效果,就委屈她了,只能等拍完打戲再抱緊安慰。陳仙梅也說,要打張家瑋也是很不忍心,只是劇中發現「我的女兒不是我的女兒」那種崩潰感,就忍不住失手多打2下,笑說「有不小心帶情緒啦!」。 張家瑋日前為了追捕神秘人,頂著大熱天在街上奔來奔去,她說因為要連戲,所以只能靠防曬跟保濕,還有吃保健食品來維持美白肌,不然膚色一變化,要花更多時間來美白,尤其也有演出備檔8點檔《愛的榮耀》的她,更覺得要維持好自己體態跟肌膚。

Read More

歌仔上青-2023全國歌仔戲比賽 各組前9強出爐

歌仔上青北區複賽學界、業界評審團與一般組好手。(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十五日公布有近三千名選手參賽的第一屆「歌仔上青-二0二三全國歌仔戲比賽」,分青苗組、一般組、專業組共三組,歷經海選初賽、北中南三區實體複賽,終於誕出各組入選前九強,三組計廿七位選手進軍總決賽。並將參加十月廿八日、廿九日在宜蘭傳藝園區舉辦的冠軍總決賽。 公布入選決賽的名單中,年紀最小的青苗組選手藍士軒年僅五歲,他台下活脫一個娃,一上台卻架勢十足,嗓音飽滿聲情並茂,眼神晶亮彷彿天生的演員;也有單槍匹馬前來比賽的勇敢女孩陳湘盈,在台上一人當兩人用,成就生旦雙聲道精彩演出。 一般組選手中,從香港來台求學的粵劇演員袁學慧,歌仔戲是她對台灣文化的第一印象,為了這次比賽從零開始學台語唱起歌仔曲調,咬字牽韻之精確,較許多以台灣台語為母語的選手不遑多讓,令評審們刮目相看,一舉挺進決賽,成為本屆冠軍賽中唯一非本國籍的國際選手。 專業組選手多半出自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科班生,多位已從事歌仔戲演出十餘年,亦不乏業界小有名氣擁有不少粉絲的新秀,而唯一非科班出身的外台戲演員張燕玲,實戰經驗豐富,順利晉級決賽,實力不容小覷。    

Read More

培養學子數位思辨 新北市圖「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免費報名

為增進學童閱讀素養及學習力,新北市立圖書館推出「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引導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增進學童閱讀素養及學習力,新北市立圖書館定八月廿六日起至九月十六日推出多場「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邀知名作家、記者、播客及專家學者引導學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並加入媒體識讀針對假資訊分辨、網軍帶風向等議題進行解析,培養思辨能力;活動全都免費,即日起開放報名,詳細資訊及報名方式可至新北市圖網站查詢。 新北市圖館長王錦華表示,日新月異的網路媒體及社群平台,讓現在的孩子很容易受到錯誤的假訊息影響,要如何挑選對自己有用、正確的資訊,建立「媒體識讀」的思辨能力,不被外界影響,是大人小孩都刻不容緩的新學習。 王錦華指出,為幫助民眾提升個人媒體識讀能力,市圖板橋江子翠分館與江翠國中、中嘉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及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合作,八月廿六日起至九月十六日推出「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結合圖書館、學校、媒體,透過專業媒體工作者與專家學者的分享,教導大小朋友透過有策略的引導,從閱讀中開展出分析與思辨力,培養「閱讀生活,理解世界」的重要能力;同時針對假資訊分辨、網軍帶風向等議題進行解析,幫助大家提升媒體素養。 「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廿六日起陸續於市圖總館、板橋江子翠分館及江翠國中辦理,包括廿七日於總館的「閱讀需要你理解」、九月二日江翠國中「閱讀的真實情境與問題」;廿六日江子翠分館及九月三日江翠國中「網紅.帶風向.假新聞—媒體素養與資訊識讀術」;九月九日江子翠分館「網絡社群時代之媒體平台識讀」, 九月十六日江子翠分館「網路新聞查證任務大考驗」;期間還有主題書展與電影、繪本故事DIY等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