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文字的溫度與裁縫

■白靈 2024年5月攝於美濃。 詩是心旅行的一種方式,出入夢與現實之間,閃身於暗與明之際,擦亮在顯與不顯的邊界,一種看似確然又不那麼確然的呈現形式。每個人在年少對世界還懵懂認識時最易處於這種情境,也是最接近成為准詩人的狀態。 做為一名神父的詩人西雍,在很年輕時應該就清楚認識自己、或者說不經意就抓住了自身的這種狀態,而決意成為詩人的吧?「那時的靈魂纖細成搖擺風箏的線/柄纏著你/放棄如此困難」,他應該是先成為詩人才成為神父的。 而他成為詩人的天命也許比成為神父更為確定,種子下得更早,根扎得更深,但詩也應該使得他對神父這個天職認識更深刻吧?由他的詩集《第九只羊剛剛離開》中可隱約讀出,當他說「宣誓是換個角度定義生活」、「從此沉寂/從此簡約/從此無為」,想要從世俗價值中拔身而出、堅定一輩子,那比當一個詩人需要更有力的後盾,我無法猜測那樣的後盾是什麼?但更像要獲取另一種非世俗的自由感,只能說像詩人要不斷重新定義語言、使之歸零再自由生長一般。而當他說「以接近天空的色彩飛翔/靈魂可以隨時溜入天堂/不再隔著霧霾呼吸,數著念珠/冥想擺脫重力的晨光」,那就如同詩人神游太虛般、感受想像的遨翔;當他說「世界模糊了/自己才會濕潤/每一個基督徒裏面,都住著//耶穌,他們都是神」、「祈禱是將自己放入造物主巡視萬物的斗篷/抵達丈量萬物的馭座/你還要求自己該是什麼?」,他又謙卑如微物,沾在造物主的衣角看待萬物,做為一個詩人神父,他認知神的方式很與眾不同。 2023年遊加拿大洛杉磯山脈。 但比起作為神與人交通者的神父這個職稱,一個不斷要與自然、社會互動的詩人西雍,是更接近人間和有血有肉的身體的,因為詩人「被特許以詩泛濫情感」、可以「突破各種限閾/獲取人類共感/確切與模糊間,跌宕/『道成血肉』的驚天秘碼」,這是他對詩之天賦的看重,也是他對詩之奧秘的深刻理解,詩是宇宙之花,神妙地連結了造化之道,顯現在人的身上成為藝術符碼並非偶然,西雍感受到那有如「道成肉身」,根本是聯通了宇宙(神/造物主)與詩人,是道在肉身上呈顯出祂的花朵。 而也因成了神父,這位詩人又與一般詩人有所不同,經常「朝向生」、「晚向死」,往往「祝福了新婚夫婦」,換條街就得「參與送葬隊伍」,因此更能體認生命的無常。也因「身為司祭」而「承擔了太多秘密/每個人都是一個令人驚顫的宇宙入口/最神聖的人,和那些徘徊在/地獄門口的靈魂,都聲稱聽到了/敲擊天堂的哀歌」,這是作為神與人交通者的神父的他的「幸運」,也是不得不經常面對和承擔的職責。「每個人都是一個令人驚顫的宇宙入口」,他說的是在面對眾多人間飄蕩的靈魂對他的「交心」,卻成了他心裏的承擔與煎熬,詩這時反而當了他的出口,才感受到「每一個文字都有色彩/每一個標點都有溫度」、「造物主在語言的後花園散步」、「即便一個逗號/也在耶穌眼裏流光溢彩」、「我心很小/有了耶穌便是天下」,他在「天空的雁群」般的文字中體認了造物主的神工,而且他要在詩中「成為最好的裁縫師/不覬覦皇帝盛宴/不做金幣的朋友/狠心剪裁/活出神的模樣」,此時幾乎把寫詩當作一樁神職在做,因此他如何再能如同一般詩人只是在愛恨情仇中純粹寫詩而已? 2024於花蓮教小學生布演寫詩後合影。 當然,在詩人與神父間架起的鋼索間走動、擺蕩,他不可能沒有猶疑、痛苦和掙扎,「寫詩時,我憎惡詩歌」看似矛盾,卻「像產婦痛恨當初認識男人/三天后/又被帥哥迷住了」,因為可以「墮入每一個片刻挖掘的/深坑……/夢境在裁剪詩歌」,詩成了完美的祈禱詞,拯救了他!當他說「承受詩句的折磨/體會生產/死亡般的疼痛!」、「刪減文字的快感/是輪回生死的一劑良藥」,他說的是寫詩增刪文字如同加減生命的感受,「文字是人類給自己樹立的墓園/一面埋葬著自己/一面瘋長各種植物」,寫詩如同面對生死大關,因此「往往是不起眼的小詞捅破天機/作為懲罰,將我大卸八塊/重新嵌入文字/耶穌,越來越高大」,詩這時像是他的懺悔詞,他在其間痛苦掙扎:「放過我吧!耶穌/你身居榮耀/為何如此將我苦逼看牢/我只想帶上軀體隨處飄搖」,他幾乎求饒想重新成為凡人就好,由這裏我們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勇於向內面對自身和其天命天職的詩人,以生之歷程產生的波瀾和漣漪,「痛苦」又細心感受生命在文字中的溫度,並耐心將之裁縫,化為詩語將其記錄下來,用以披人肩胛、使讀者體會出不可思量的暖意,既迥異於神職者,又有別一般詩人,其間分別深值體認。

Read More

翁倩玉8月高流開唱 喜曝哥哥設計的

亞洲天后翁倩玉11日正式宣布,將於8月2日登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亞洲天后翁倩玉11日正式宣布,將於8月2日登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唱。該場館正是由其兄翁祖模設計,這回由妹妹親自「開唱高流」,成就「哥哥設計、妹妹開唱」的傳奇組合,在華人音樂場域留下佳話。 翁祖模是台灣建築界知名大師,至今仍鍾情工作不退休,翁倩玉笑說,先前高流落成時,哥哥就曾對她說過「希望妳能在這裡開唱」,如今高流啟用將滿4年,翁倩玉也如哥哥所願在此開唱。 人在日本的翁祖模,特別捎來祝福影片,表示他大學畢業時,曾發願希望跟舞臺上的妹妹合作,為她打造場館或舞台裝置,「這個願望一直放在心裡,我回到台灣後,成為小有名氣的建築師,高流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我們花了15年的時間完成,半個世紀過去,我們的夢想實現了。」 甫獲家鄉台南藝術大學藝術榮譽博士殊榮,翁倩玉表示,7月要在香港開唱兩場,而8月2日的高流應該就是她人生最後的一場大型演唱會了,期待與粉絲屆時在高雄相遇!

Read More

王瞳領軍 全台首支AI女團出道

王瞳領軍,攜手兩名AI成員亮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6月11日邁入創台第28週年,驚喜推出全台首組AI虛擬女子團體——DailyNeo正式出道!由實力派女星王瞳親自領軍,攜手兩位AI成員「小潤」與「小皙」一同代言娘家保健生技的保養品。 DailyNeo透過AI與真人技術協力打造,打造出虛實同框互動演出,象徵台灣電視產業邁向跨界創新的新篇章。首次以「團長」身分出道,王瞳坦言這次挑戰超出想像:「這輩子從沒想過我會當女團成員!從創作、錄音、練舞到拍攝MV,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這首由王瞳親自創作並演唱的DailyNeo出道主題曲,也將成為娘家保健生技美日系列的廣告主旋律,預計將於多平台曝光。王瞳更感性分享:「我希望這首歌是大家聽了會哼、會記得的作品,也是一種我做得到、我很勇敢的證明!」

Read More

白冰冰演歌秀 日本宗山流大師助陣

《超級冰冰Show》收視第一,趁勝追擊推出演歌秀,白冰冰找來蔡小虎同台比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大姐大白冰冰主持的民視《超級冰冰Show》連續週收視第一,本週六再趁勝追擊,將自己最擅長的演歌秀帶到節目,找來蔡小虎和自己同台比拚,並斥資專程從日本邀請日本新舞踊「宗山流」胡蝶家元,與在台灣的徒弟千鶴美扇同台表演。 白冰冰特別在Youtube的節目《誠懇逗陣》分享《超級冰冰Show》幕後彩排內容,這次她重金禮聘日本新舞踊「宗山流」的胡蝶家元和「千鶴流」二代目宗家千鶴美扇來為自己和蔡小虎的演歌秀助陣。 白冰冰說,胡蝶家元6月29日在日本的明治座有30週年的紀念演出,是專門為了她的節目飛來台灣,進行兩天一夜的快閃之旅。 白冰冰說,千鶴美扇從小在台灣長大,是白曉燕的兒時玩伴。最近《超級冰冰Show》連續收視居冠,白冰冰就找了千鶴美扇來幫忙做演歌秀,美扇感念冰冰姐過去對她父母的照顧,也想念跟白曉燕一起玩耍的日子,因此跟白冰冰推薦了自己的恩師、「宗山流」的掌門人胡蝶家元。 白冰冰開心迎接日本的貴客,更感謝的是千鶴美扇,笑說這是當年種的好因結的好果,「她感謝我過去支持她的父母,所以這次特別幫忙,請她的恩師來站台。」

Read More

李明川新MV 劉錫明跨刀10秒落淚

劉錫明為李明川〈放心去飛〉MV跨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港劇天王劉錫明原來是台灣女婿,為李明川〈放心去飛〉MV跨刀,展現10秒落淚功力,笑說和李明川「關係複雜」。 李明川新歌翻唱小虎隊經典作品〈放心去飛〉,一口氣推出「青春祝福版」與「離別思念版」雙版本,其中「離別思念版」MV邀請90年代紅極一時的港星劉錫明跨刀演出,久違台灣螢光幕的他寶刀未老,一場在房內回看過往人生的內心戲,劉錫明發揮10秒落淚的功力一次OK,讓現場拍攝團隊驚訝、崇拜不已。 談及兩人交情,原來李明川的大學同學是劉錫明老婆的妹妹,兩人相識超過20年,過去李明川也曾幫劉錫明做過造型,他也習慣稱呼劉錫明「姐夫」;這個通告,是有次和「姐姐」吃飯時提出,她馬上幫老公一口答應。 劉錫明笑說:「我跟明川的交情就是複雜囉!」兩人在MV尾聲,以夢境的方式重逢;在MV拍攝現場,雖然李明川戲份不多,但他還是早早到場,親自擔任劉錫明的妝髮造型師。

Read More

國寶級天目釉名師國美館舉辦師徒聯展 見證台灣陶藝生命力跨世代傳承

深耕天目釉超過40年的邵椋揚(左二)與林智賢(右二)舉辦師徒聯展。(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深耕天目釉逾40年的國寶級名師邵椋揚,與弟子林志賢於國美館舉辦師徒聯展, 見證台灣陶藝生命力跨世代傳承。 「八方藝術節」系列展覽最新檔期「寂光曜綻」,邀請陶藝大師邵椋揚,與其弟子林志賢師徒聯袂展出。展覽展出逾五十件作品,呈現傳統天目釉藝術的極致與轉化,透過陶藝媒材,展開一場光影與靜寂的對話。6月11日起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多媒體講堂外廊展出。 策展人賴慕芬指出,邵椋揚老師四十年來,以天目釉為志業,作品如詩如禪;林志賢則以年輕世代之眼,延展釉彩語彙的可能性。師徒作品各自成境,共同呈現出台灣陶藝,從師徒技藝到哲學思辨的歷程與厚度。 圓滿自在王譯聖表示,「開展作品中,邵椋揚的〈木葉天目花器〉尤為矚目。作品以真實落葉嵌入天目釉中,經高溫燒製後,葉脈紋理宛若書畫筆觸,自然呈現於釉層表面,彷彿將秋日林間微光封存於器物之中。器身側面再施以剪紙貼花技法,構築山水輪廓,形成層層遞進的自然景緻,既有工藝美學之嚴謹,也充滿東方哲思的靜謐與詩性。 邵椋揚深耕天目釉四十年,從蟹眼、鷓鴣斑、曜變到玳瑁等釉系逐一突破,作品以星河流轉的釉彩與豐富層次著稱。此次展出可謂其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性回顧。林志賢則在承襲師法基礎上,自創「青岫、紫宸、翠青、鈞花」四大釉色系列,強調釉藥是陶藝靈魂的他,讓傳統釉色在當代語境中綻放新光。 邵椋揚現場導覽說明他1999年首度創作的天目釉花器。(楊文琳攝) 總策展人賴慕芬指出,本展為「八方藝術節」系列中,陶藝脈絡最具代表性的一檔,透過邵椋揚的經典窯火詩篇,與林志賢的創新釉色語彙,從技藝到哲思、從傳統到未來的師徒對話,也見證台灣陶藝生命力的跨代傳承。展覽自即日起至6月22日止,暑假期間亦將推出越南捲紙、手工串珠等新住民文化體驗課程,深化藝術教育向社會扎根的實踐。

Read More

莫內《睡蓮》等52件珍藏 6/11富邦美術館開展

富邦美術館6月10日舉辦開展記者會,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黃宏文(左起)、伍斯特美術館策展人Claire Whitner、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伍斯特美術館館長Matthias Waschek。(富邦金控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重磅展覽「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6月11日起在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呈獻全美首藏莫內《睡蓮》的美術館——伍斯特美術館52件珍藏,匯聚38位美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及瑞典等國藝術家作品,一覽印象派從巴黎走向世界的拓展軌跡。 富邦美術館6月10日舉辦開展記者會,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黃宏文、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伍斯特美術館館長馬提亞斯.瓦謝克(Matthias Waschek)、策展人克萊爾.惠特納(Claire Whitner)等出席現場,一同揭開展覽序幕。 翁美慧表示,富邦美術館在開館一週年後,有幸呈現這場國際巡迴展的亞洲壓軸展出,邀請觀眾回望這改變世界觀看方式的藝術革命,以光影旅程在台北城市的核心區再次綻放。希望人們一同透過印象派,看見時間,看見情感,也看見光如何溫柔地指引你我前行。 「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6月11日起在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呈獻全美首藏莫內《睡蓮》的美術館——伍斯特美術館52件珍藏。(富邦金控提供) 此次展覽將帶領觀眾全面探索印象派的起源、發展與擴散,透過巴比松畫派的柯羅(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巴黎印象派的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塞尚(Paul Cézanne);美國印象派的卡薩特(Mary Cassatt)、蔡斯(William Merritt Chase)和哈薩姆(Childe Hassam)等人畫作,深入了解印象派這場開創性的藝術運動如何突破傳統框架,邁向現代藝術的嶄新篇章。 在法國,當時印象派被認為過於前衛,未獲得主流認可,獨具慧眼的畫商保羅・杜朗魯耶(Paul Durand-Ruel)積極投入推廣,雖在歐洲成效有限,卻成功將印象派帶到美國,引起潮流。印象派在美國的發展,亦有賴於卡薩特的穿針引線。身為少數能打入法國印象派圈子的女性藝術家,來自金融世家的卡薩特憑藉豐富人脈與影響力,促進印象派作品在美國被收藏。隨著印象派在美國的普及,當地藝術家也發展出融合在地風格的印象派,在創作中注入家庭生活、鄉村景致等本土題材,展現印象派在世界各地綻放出的繽紛風貌。

Read More

石青畫會2025聯展「悠然墨抒天地心」三峽歷史文物館登場

(前鋒傳媒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創立於1986年、由羅振賢教授發起的石青畫會,即日起於新北市三峽歷史文物館舉辦《悠然墨抒天地心——2025石青畫會聯展》,本次展覽由現任會長楊企霞教授策劃,展期至6月29日止,歡迎藝術愛好者共襄盛舉。 楊企霞水墨及瓷器作品。(前鋒傳媒提供) 石青畫會自創會以來已歷39載,始終秉持「志堅如石,意長青」之理念,集結藝術志同道合之友,致力於推廣水墨與書畫藝術。本次聯展展出內容涵蓋水墨畫、彩瓷創作,並別出心裁地引入扇面為創作媒材,展現傳統與當代並陳、多元融合的藝術面貌。 美國芳邦校友會理事長陳炳宏教授致詞。(前鋒傳媒提供) 展場在頗有歷史感的三峽歷史文物館,8日開幕當日湧進賓客及參觀人潮約200人,可謂人潮湧動,欣賞展品時多有讚嘆之聲。當日嘉賓包括有前駐中非大使劉祥璞、台藝大書畫系前主任暨美國芳邦校友會理事長陳陳炳宏教授、台藝大黃才松教授、三峽清溪巖祖師廟劉賢益會長、海峽畫報發行人郭慶璋、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前理事長呂仁清、南山人壽張添美總監伉儷、金瑞碳酸有限公司金增光董事長伉儷、中華詩詞藝術學會理事長謝明輝及台藝大書畫系友會秘書長陳彩雲等人。 羅振賢作品縹緲雲煙起雲峰。(前鋒傳媒提供) 本次展覽的亮點包括羅振賢教授的《飄渺雲煙起雲峰》;會長楊企霞《春壑煙嵐 135x70cm》彩瓷(清趣、細韻);創會會員吳漢宗的瓷板作品《夢幻版納》系列及水墨畫《田園春色》;林錦濤則展出〈滄海無限情〉、〈危崖垂釣〉及〈丹崖清遊〉;林永發的作品〈武夷山水交融〉與〈碧水丹山有神韻〉;吳偉烈〈農家美味〉等具代表性的力作,充分展現石青畫會藝術家多年來深厚的創作功力與獨具個性的藝術風格。 長楊企霞教授致詞。(前鋒傳媒提供) 楊企霞教授表示,藝術是將內在情感轉化為可見可感之形式的過程,是創作者個人情思的投射。石青畫會成員以敏銳的觀照力,從生活中取材,結合筆墨線條,展現對自然與人文的關懷與深情。 據了解,石青畫會自創會以來,成員堅持藝術創作初心,並積極推動書畫藝術的交流與發展。歷年會員陣容逐漸壯大,從1986年創會的十位藝術家,包括吳漢宗、林永發、林錦濤、盧瑞珽、張進勇、周龍安、蔡麗雲、范雪梅、楊企霞、邱秀味,到2021年、2023年加入的新進會員陳合成、吳烈偉、莊麗雪、劉小鈴、袁之靜、胡桂珠,蘇慶田、李金環、林慧瑾、林葦、廖恆運,成員間相互砥礪,共同在水墨藝術中開拓嶄新視野。 《悠然墨抒天地心》不僅是一場視覺藝術饗宴,更是一段關於生活美學與文化情感的深度對話。每件作品皆是創作者對生命的感悟與書畫語彙的轉化,誠摯邀請觀眾走入展場,感受藝術所帶來的情感力量與文化底蘊。

Read More

日本天后MISIA將登金曲開唱

日本歌手MISIA受邀金曲獻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第36屆金曲獎》將於6月28日在台北小巨蛋盛大登場,10日釋出首波表演嘉賓,邀請到日本歌手MISIA睽違7年再度來台演出。 去年原定於台北舉辦的個人演唱會,因花蓮強震影響臨時取消,令許多歌迷朋友感到遺憾,這次獲金曲獎邀請再度來台,MISIA說:「這次能夠在金曲獎這樣特別的舞台上演唱,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MISIA於5月28日發行了睽違3年半的原創專輯《LOVE NEVER DIES》,延續她一貫深情動人的風格,透過音樂傳遞愛與希望。 MISIA說,距離上一次在台灣演唱,已經是2018年6月的事了,算起來也時隔近7年。原本預計在去年4月舉辦的台灣演唱會,也因為地震的關係而無法成行,這段時間一直期待著能有機會把歌聲帶給大家。「這次終於能再次來到台灣唱歌,真的很高興。我將用滿滿的心意演唱。」 《第36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6月28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承辦單位台視於當天下午5點將live轉播星光大道及晚間7點的頒獎典禮,並在台灣電視台與金曲YouTube播出。

Read More

林美秀入圍台語歌后 自稱新人平常心

演員林美秀化身Lady Pum Pum發行同名台語專輯,並以該專輯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繁星浩月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演員林美秀化身Lady Pum Pum發行台語專輯,一舉入圍今年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無奈當天因有舞台劇演出確定缺席,10日提前舉辦入圍感謝餐會,她提到,很驚訝能入圍,但「我才出第一張唱片,憑什麼跟人家爭」。 57歲林美秀勇敢跨出舒適圈發行全台語專輯Lady Pum Pum,獲得第36屆金曲獎評審青睞,入圍台語歌后。 林美秀昨天舉辦入圍感謝餐會,她表示,得知入圍消息時很訝異,「我應該是新人吧,我的第一張唱片,憑什麼跟人家爭女歌手」。對於能否得獎,她以平常心看待。 林美秀表示,「要謝謝的人太多了,始作俑者我自己,還有製作人,當然也有彭佳慧,是她把我踢進來」,還要感謝丈夫,「我先生在我生病時陪我給我很大信心,我知道他也是壓力很大,但他知道我一定要出專輯」。 林美秀出專輯也播給已故父母聽,她詢問父母,「如果好聽給我聖筊」,沒想到父母真的回以聖筊。她感動地說:「我知道他們都有在聽,也覺得好聽,這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我知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都有聽到。」 林美秀入圍金曲獎很興奮,但沒料到金曲獎典禮撞期舞台劇「人間條件4」演出,她表示,當天是情緒很重的戲,真的沒辦法趕場金曲獎,也怕編導吳念真會擔心,綜合考量下只好缺席金曲獎,但會舉辦慶功宴,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