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高齡「假面騎士」 日星渡邊裕之自縊身亡

日本男星渡邊裕之3日被發現死於位於神奈川縣的自家,享壽66歲。 (圖取自渡邊裕之臉書) 中央社∕東京5日專電 日本男星渡邊裕之本月3日中午左右被發現死於位於神奈川縣的自家,享壽66歲。有知情人士透露,他倒臥自家地下室的健身房。 日刊體育報報導,渡邊所屬的經紀公司官網宣布渡邊的死訊。內容指出,5月3日中午左右,渡邊的家人發現他在自家自縊身亡。家人和工作人員都感到驚訝、悲傷不已。 渡邊於2007年出演電影版的「假面騎士」,以51歲之齡成為史上最高齡的假面騎士。他1986年起出演日劇「嵐(風暴)系列」的「愛之嵐」、「華之嵐、「夏之嵐」。(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請打一九九五。)

Read More

以城市景色作為內裝靈感, Aesop 台北 101 店新設計重新亮相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溫柔的粉橘色調,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鐵皮作為主要內裝,位於標誌性建築的 Aesop 台北 101 店以新設計重新開幕,店鋪的設計靈感來自從這座指標性大樓俯瞰臺北的城市景觀。整體空間以細緻排列的鋼壁打造而成,使人聯想起信義區交錯密集的建築語彙,也如同從觀景臺上所見──遍布城市中的金屬層板波紋材料,彼此鑲嵌。 Aesop 台北 101 店外觀 近年在臺灣討論度很高的 Aesop,為成立於 1987 年的澳洲肌膚保養品牌,總部位於墨爾本,於世界各地的概念店提供高品質的各式配方。來到臺北,這個城市展現了不斷適應新元素的堆疊、交錯特色,喚起都會充滿活力的流動性;全新的 Aesop 台北 101 店重新利用從期間限定店所留下的木板材料,以再生的概念方法,賦予這些日常建築材質嶄新的生命。 Aesop 台北 101 店內裝 設計團隊以溫暖色調重新詮釋了店內的產品層架。其設計焦點之一為中央的訂製烤漆玻璃水槽區。而踏入空間內,感官彷彿被溫柔喚醒,等待發掘不同的觸覺連結。在其中一個角落,可見一張嵌入牆面的長凳,提供人們寧靜的休憩時刻。在另一邊則設有「藏香櫃」──突破傳統框架的獨特香水系列,同時也隱藏著一個可將香氣注入衣物的香氛轉盤。 店舖的不同元素,創造出懸浮在地面之上的視覺感受,巧妙呼應了台北  101  高樓的延伸視野,彷彿聯繫著遙遠的地平線景致。波浪型的鋼壁與店鋪中的玻璃材質互相呼應,就像是台北101大樓與周遭建築物間的交錯對話一般,再度體現了 Aesop 店鋪設計中的在地化特點。在這個引人入勝的設計空間中,顧客將可以盡情探索一系列 Aesop 所提供的高品質產品。 Aesop 台北 101 店內裝  

Read More

新北紀錄片首獎《寍》前進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知名導演華山開講

2020新北市紀錄片獎首獎影片《寍》,4月30日在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放映。(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拓展海外能見度,新北市紀錄片獎近年來積極與國際影展交流,今年與「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合作,授權2020年競賽首獎短片《寍》於「華流短片展」單元中進行放映,導演陳韋杰4月30日線上與新加坡觀眾暢談拍攝過程。此外,新北市紀錄片主題展系列活動邀請到知名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朱詩倩、蘇哲賢、陳志漢、李建成等人,在華山文創產業園區進行4場放映座談活動,現場座無虛席,一同感受紀實影像的魅力。 新北市新聞局指出,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是新加坡極少數以華語為重點,跨越國界的影展,至今舉辦邁入第十屆,於今年4月29日至5月8日舉辦為期十天的放映活動。礙於去年新加坡受疫情影響,與新北市的合作延宕至今終於成行,本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推薦陳韋杰導演作品《寍》於電影節「華流短片展」單元中進行放映,讓國內優秀的紀錄片作品有機會在海外被看見。 新聞局表示,新北市紀錄片主題展4月30日於華山文創產業園區熱鬧開展,展場以12年來競賽成果為題,並與新北市影視協拍發展中心共同規劃4場放映活動與映後座談,放映作品包括蘇哲賢導演作品《街舞狂潮》、楊力州導演作品《愛別離苦》、陳志漢導演作品《文林銀行》及李建成導演作品《再會啦白宮》,特別邀請朱詩倩導演擔任映後座談主持人,和大家一起分享拍片的點滴。 4月30日,《街舞狂潮》放映暨映後講座,蘇哲賢導演親臨現場,與觀眾互動零距離。(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街舞狂潮》是蘇哲賢導演就讀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時的創作,導演說影片拍攝過程雖然經費拮据,但為了拍到重要的畫面還是跟著阿倫買了機票就飛往巴黎,《街舞狂潮》雖然是紀錄片,但剪輯的過程思考方式是以劇情片的分鏡在執行,影片完成後獲得2010 第4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並入圍當年度金馬獎「最佳剪輯」的肯定。 在5月1日放映活動中,首場播映今年2月甫上映的《愛別離苦》,知名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映後座談時表示,這是他多年來首次嘗試以女性為拍攝對象所完成的作品,故事所在地桃園龍潭菱潭街,原是一條無名街,進到街區後,才發現街區小店中的女性特色鮮明,影片上映後,如今也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搜尋到菱潭街,而最驚奇的是街區周圍垃圾車的音樂也從給愛麗絲變成了魯冰花,紀錄片真的為街區帶來了正向力量。 5月1日新北市紀錄片主題展,與楊力州導演一同觀賞《愛別離苦》。(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陳志漢導演作品《文林銀行》紀錄發生在新北市樹林區文林國小的翻轉教育,該校主任賴皓韋認為培養投資理財觀念應該要越早越好!就在其任內推行金融教育,期盼孩子們從小具備正確「金錢觀」與「價值觀」,擁有富足能量來面對未來的人生。陳志漢說,影片中的孩子,從拍攝至今有些已經升上大學,對他們來說,理財教育能在小學階段就融入教育現場的確讓他們提早開啟視野,帶來正面的幫助,拍紀錄片賺不了什麼錢,但透過鏡頭可以為台灣教育帶來有意義的改變,是一件很棒的事。 新北市政府新聞局辦理紀錄片主題展,與陳志漢導演一起挺紀錄片。(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最後一場是由2017年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作品《再會啦白宮》進行放映,這部作品預計今年5月20日院線上映,導演李建成映後座談十分風趣幽默,直言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心是為了一圓院線導演夢,也因為影片拍攝製作經費籌措不易,沒有行銷發行團隊,上映一切靠自己,設計海報、邀請卡、票券,甚至找印刷廠印刷、到跳蚤市場買二手打票機、自己蓋電影兌換券,過程十分艱辛,但也因此了解了所有上映發行的執行細節,得以有充分實務經驗運用至大學課堂教學,期盼大家進戲院用行動支持創作。 李建成導演《再會啦白宮》5月20日上映,5月1日華山中7A館,短片搶先看。(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Read More

許瑋甯鬼后演技 1滴淚都有戲

由香港新銳導演胡樂筠執導的懸疑驚悚電影《詭棋》,邀請許瑋甯挑戰複雜角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由香港新銳導演胡樂筠執導的懸疑驚悚電影《詭棋》,邀請許瑋甯挑戰複雜角色,果然許瑋甯展現超強鬼后演技,似人似鬼的扮相太驚人,嚇到外國工作人員,紛紛讚美她演技超強,一滴眼淚都有戲。 《詭棋》除了集合知名演員薇諾妮卡費瑞兒之外,台灣實力派女星許瑋甯與曹佑寧都參與演出。全片全程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拍攝,故事描述一個安靜的毆洲小鎮,突然接二連三出現神秘的死亡案件,似乎和充滿靈異力量的「解憂棋」有關,而在警方介入調查後,小鎮中又出現了一對華人夫妻疑似受到靈異力量影響的案件。 胡樂筠表示,之前有看過許瑋甯演出的《紅衣小女孩》和《目擊者》,對她出色的表現印象深刻,成為她首選的演出人選。且許瑋甯演出的角色很複雜,與老公相愛相殺,對外是一對光鮮亮麗的年輕夫妻,但在家中慘被家暴,身上常傷痕累累,最後受到靈異棋盤「解憂棋」的詭異詛咒影響,起了報復之心,讓她陷入似人又似鬼的恐怖狀態中,戲份不重卻很有發揮,許瑋甯也樂於接受挑戰,在冬天飛往奧地利,在零下低溫中進行拍攝。 許瑋甯在電影中除了化被家暴眼睛瘀血的傷妝演出,更因要演受到詛咒影響,而必需化上慘白面容的鬼妝,她一走出化妝室,便已經嚇到所有工作人員,混血的臉龐加上眼神,美麗又恐怖,已經效果十足,一開機,她幾個細微的動作,更是充滿恐怖氣氛。 有一幕,許瑋甯必需在地上爬行,最後倒地並流下眼淚,胡樂筠大讚說:「那個眼淚雖短,但畫面很震撼,所有人都被她的演技嚇到。」還透露有聽到國外工作人員事後都在討論讚美許瑋甯的演技,「證明她的演出真的很棒,讓外國工作人員都印象深刻。」

Read More

〈中華文薈〉含章內映—陳嘉子的書畫藝術生活

陳嘉子。 陳嘉子簡介 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副會長,人稱「高媽媽」。 現任台灣國際書法聯盟會長、中國書法學會副理事長、三石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標準草書學會顧問、中華書學會顧問、桃園縣書法教育學問顧問、中正紀念堂及國父紀念館評議委員、中華書畫學會顧問、中華書道學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含松書會會長。 一襲簡約的黑色上衣,銀白略帶紫色挑染的短髮,加上謙沖和藹的笑容,這是年過八十的高媽媽(陳嘉子)平常給人的印象。除了有些新潮外,似乎只是一位隨處可見的老奶奶。 然而在平凡的外表下,她卻是一位在國內外獲獎無數,台灣書畫界的大前輩。並多次受邀至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陸、美國等地展覽交流,聲名享譽國際。 雖然在藝術上取得了豐碩的成就,但是高媽媽仍是不改其真,喜歡以家庭主婦自居。她常說:「藝術只是她生活的調劑。」並將如今的成績,歸功於遇到了好的老師。 現代水墨《金波》。 作者/沈士涵 終日乾乾 高媽媽打小喜歡繪畫,自師專畢業後,先是從事教育工作,後轉而從商。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她始終堅持拿起畫筆,從素描、水彩入手,繼而向嶺南派大師黃磊生先生請益學習,建構完整的水墨繪畫技術與知識。 後因水墨畫需題字落款,而興起學習書法之心。師事李普同先生,學習篆、隸、楷、魏碑等書法體。又透過李老師的引薦,向王靜芝老師學習行草。感於行草的飄逸靈動、暗合音律,與高媽媽心性相契,自此更上層樓,得心應手。 在學習的過程中,高媽媽始終抱持著對書畫藝術的熱愛與堅持。一路以來緊跟著幾位老師,一跟便是十幾、幾十年,一直跟到幾位老師仙逝而去。荀子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長時間的打磨下,高媽媽就這樣積累了豐厚的書畫功底,也為後來發展個人藝術理念及書畫風格打下了堅實基礎。 陳嘉子85歲書法展請柬。 含章內映 高媽媽原名嘉子,台灣光復後改名玉美,字含章。含章二字典故出自《易經》坤卦第三爻:「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為其詩詞啟蒙老師周植夫先生所贈。此後「含章」二字便成為了高媽媽為人處事的準繩。 她待人謙和有禮,時常笑容滿面。平時也非常健談,隨口而出的故事與經歷,總是幽默風趣又發人深省。而在書畫藝術上,高媽媽的自我要求很高,卻從不以藝術家自居,說自己只是將愛好融於生活,認真地走在追求書畫藝術的道路上。 多年來高媽媽在自我精進之餘,也從事書法教學,並積極參與藝術社團、響應文化公益活動,用心推廣書畫藝術。將含章內映的思想貫徹在言行之中。不爭名逐利,實實在在地耕耘一方藝術樂土。 現代書藝《參禪》。 率性自然 與高媽媽相處,經常會讓人忘了其年齡。因為她始終抱持著一種青春活力,以及學習的熱忱。「她享受著當學生的樂趣。」聽她以雀躍的表情如是說道,讓人不禁莞爾。然而在八十幾歲的高齡,依然抱持這般的赤子之心和學習慾望,卻是讓人傾慕,且神而往之。 高媽媽率性純真的天性,似乎也反應在了其藝術作品之上。一如王羲之所云:「把筆抵鋒,肇乎本性。」顯得典雅高古,且洋溢著蓬勃的朝氣。 揚雄《法言》:「言,心聲也;書,心畫也。」在欣賞高媽媽作品時,總能體會到一種率性中不失方寸,嚴謹中猶帶灑脫之感。彷彿能看見幾尾墨魚,嬉戲於一紙天地間,隨住動靜、自在玩轉,盡顯筆墨意趣。 傳統書法《首陽山賦》。 與時俱進 然而,高媽媽並未自滿於此。近幾年來又向劉國興老師學習現代水墨;向蕭進發老師學習「重彩山水」。試著透過技法與表現形式的多樣化,表達出更生動的自然風物及內在體悟。 在書法方面,嘗試突破傳統書藝的框架,在書畫同源的理念上發展,讓漢字回歸一種亦書亦畫、相輔相成的藝術型態。豐富書法作品的意象及趣味,使其貼近現代人的審美,融入一般民眾的生活。 隨著工商時代的發展,書寫工具的改變,以及生活型態、社會價值觀的變遷。重視內蘊的傳統書畫藝術正逐漸式微,與之相對興起的是更加張揚和貼近情感的需求的藝術表現。 有鑑於此,高媽媽也在努力找尋傳統與現代藝術之間共存的審美空間,讓傳統書畫藝術與時俱進。試著運用抽象的意境、新的媒材與表現形式,展現出屬於當代的感知及藝術風貌。務求表現文字的生命力,使之更直擊人心。 嶺南《相依》。 熱愛生活 熱愛使人欣喜,令人狂醉。回顧過往歲月,高媽媽說是書畫藝術成就了她、豐富了她的生活,讓她看見許多未曾想像過的風景,更為她牽起許多不可思議的善緣。 如今,高媽媽仍時刻感念著恩師們的教誨,在藝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持續投入松年大學,做著推廣書法藝術的工作;並帶著對李普同老師的敬慕,接續其推動國際書法交流的心願,盡心傳遞書法藝術的燈火。 懷抱著對書畫藝術的熱愛,以及對先生、和家人默默支持的感謝。到今天高媽媽仍持續著每五年一次展覽的規劃,督促自己不斷學習精進。這讓筆者不禁期待起下一次展覽的到來,試想著高媽媽又會呈現怎樣的藝術風貌,帶來什麼樣的生命風采。 嶺南《悠游》。 彩墨《滿載而歸》。  

Read More

嘉義三昧堂電影展明登場 戲偶本尊亮相

三昧堂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拍攝「柔琴似水」電影,每週末將拍片現場開放參觀成為話題。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110年爭取文化部影視音計畫,於文化重鎮朴子市展開一連串以影視文化為主軸的系列活動;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6日起至6月26日,將舉辦「柔琴似水–三昧堂精工戲偶電影本尊展」,讓參與的大小朋友進入布袋戲影視世界。 本次展覽由嘉義演藝團隊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策劃,展期除在展場播放三昧堂布袋戲電影供民眾欣賞外,更有電影「柔琴似水」與「三昧創世錄」的片場本尊,精工戲偶供民眾近距離欣賞、拍攝。 展場內搭有拍片用的土台與體驗戲偶,安排專人引導觀展民眾親自操偶,在土台上體驗拍攝電影臨場感。 本次展覽結合三昧堂即將上映的布袋戲電影「柔琴似水II」創作概念,展覽期間設計七種不同內容的電影創作工作坊,讓民眾免費參加。內容包含電影編劇、搭景、操偶、拍攝實作、拍攝技巧、口白與後製等,了解布袋戲電影拍攝與外台的布袋戲演出差異,也規劃操偶教學讓民眾親身體驗。工作坊採上網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縣長翁章梁表示,「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迄今創作出2百餘件精工布袋戲偶,致力推廣布袋戲藝術與文化,不僅以精工戲偶代表台灣赴亞洲、歐洲各國文化交流,近年推出音樂劇、布袋戲電影,以及本次主題特展,讓更多人發現布袋戲精彩與可能性。

Read More

確診後首露臉 胡宇威打戲氣色佳

《親愛的亞當》將播出,因快篩確診居家照護的胡宇威,視訊與曾沛慈及導演廖士涵線上合體宣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八大電視原創戲劇《親愛的亞當》播出在即,因快篩確診居家照護的胡宇威,日昨透過視訊與曾沛慈及《親愛的亞當》導演廖士涵線上合體宣傳,精神氣色不錯,希望大家不需要太害怕恐慌。 《親愛的亞當》將於5月15日起、每週日晚間八點在八大戲劇台全台首播,3日晚間舉行線上特映會,邀請超過25位網路創作者參加,目前居家隔離休息中的胡宇威疫後首度現身,精神氣色不錯,與曾沛慈及《親愛的亞當》導演廖士涵線上合體宣傳,3人透過線上視訊方式與創作者交流,分享拍攝心得。 胡宇威自4月29日快篩陽性,緊急停工PCR檢測後證實確診,只能暫停《親愛的亞當》宣傳活動,心繫作品的胡宇威透過線上現身透露,這幾天,身體幾乎沒什麼症狀,「聽我的聲音,看我的狀況,都蠻不錯的,所以不需要太害怕恐慌。」展現面對疫情的高EQ,而他也流露男神私下俏皮的一面,在準備大合照時,他突然急喊卡,連忙跑出鏡頭外,過一會兒再出現時,手上拿著一顆蘋果入鏡拍照,藉以呼應劇名《親愛的亞當》,十分俏皮可愛! 暌違多年再次和胡宇威合作,曾沛慈直讚對方是位暖男,有時候她擔心自己的演出是否到位,或是演完後看畫面回放時,偶爾會發出;「天啊!我怎麼會這樣演?」、「那邊我再怎樣演就好…」的內心話,曾沛慈透露每次不管是胡宇威不小心聽到,或是她聊些工作之外的事,都可以得到胡宇威相對成熟的意見,讓曾沛慈都覺得胡宇威是位很值得信任的哥哥,也讓她在表演時很安心,就算NG好幾次也不會太有壓力。

Read More

暴走女外科特映 侯友宜站台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4日在新北市新莊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聯合特映會。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公視年度醫療喜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4日在新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特映會,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響應支持,劇組與輔大醫院合作,由醫院提供專業醫療諮詢與場地協助,新北協助影視拍攝與發展中心也協助借用消防局第六大隊萬里消防分隊場地進行拍攝,協力完成這部讓人笑中帶淚、溫馨又紓壓的優質戲劇。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由十三月股份有限公司製作,劇情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由賴孟傑執導,並由演員蔡淑臻搭檔朱軒洋領銜主演。劇情描述迷失自我的外科醫師小劉逃離都市醫院的權力鬥爭,來到鄉村小醫院任職,鄉下溫暖的人情逐漸融化她冰冷的內心,並找回自己行醫的初心,重新對外科、生命燃起前進的勇氣。賴孟傑表示,希望透過故事喚起在職場感到疲累的觀眾,重新找回自己從事各行各業的初心。 劇組與輔大醫院合作,在不打擾醫療服務進行的假日離峰時間取景拍攝,除了空拍輔大醫院的外觀,也在嶄新的大廳、教堂、磁振造影檢查室等拍攝多場重要情節,輔大醫院不僅提供場地協助,也提供專業醫療諮詢,大幅提昇劇中的寫實程度。 侯友宜表示,這部醫療喜劇是以溫馨趣味的故事內容提醒大家對醫病關係的關注,特別是在這段漫長的抗疫期間,醫護人員為守護市民的健康而辛勞付出,秉持行醫奉獻的初心,堅守崗位,深表敬意與感謝。

Read More

見證台灣影視史一甲子 周遊捐贈3千多卷數位影帶

  周遊、李朝永捐贈3千多卷珍貴數位影帶予國家影視聽中心保存典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阿姑」周遊縱橫台灣影視史一甲子,四日首度公開與導演夫婿李朝永典藏的珍貴數位影帶,並捐贈三千多卷供國家影視聽中心保存典藏。 周遊從台語片演員起家,1972年轉入電視圈,曾製作過《親情》、《梨花淚》、《金獎劇場》等優質戲劇,後來與李朝永共創「永真電視電影有限公司」,推出《神鵰俠侶》、《懷玉公主》、《雪山飛狐》、《飛龍在天》等強檔大戲,屢屢打破收視率紀錄,在提升台灣電視產業發展及豐富民眾娛樂生活等方面,皆發揮十足的影響力。 周遊與李朝永歷年作品總數逾八千小時,除了早期作品可能已佚失之外,目前保存下來的數位帶尚有三千多卷,幾經考量後決交付給國家妥善保存,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也親自率領典藏管理部門人員,前往周遊、李朝永夫婦鮮少對外開放的永真園,親手接下這批珍貴文物。 周遊表示,在自己超過60年的演藝生涯中,全靠吃苦當作吃補、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奮鬥,「說來既心酸也好笑,老天爺給了我好運讓我能有些驕傲的成就,卻也無情地把我拍攝電影主演的底片在一場片庫大火中被燒掉,而我在中視所製作多部的電視劇母帶也因納莉颱風泡水淹掉。」 雖然很可惜那些作品已經消失無蹤,但幸好還有一些作品被保存下來,周遊還特地到北美收購一些還保留在世上的作品,再捐回給國家影視聽中心。 李朝永也提到,目前正在整理劇本手稿和故事大綱中,未來也預計再捐給國家影視聽中心好好典藏,希望能做為後人提升學術研究及推展影視文化藝術的參考,發揮更大的價值。 藍祖蔚對周遊與李朝永的捐贈表達深摯的謝忱,強調這對台灣影視聽資產文化保存是很珍貴的示範,因為這批影視作品是台灣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也是台灣電視文化珍貴的影音佐證,國家影視聽中心除了典藏這批文物,亦會儘速進行數位化,讓這批珍貴資產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供學者及民眾研究或觀賞。

Read More

中國文藝獎章今日頒獎 蘇進強榮獲文學類獎章肯定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由台灣中國文藝協會主辦、為紀念中國五四運動而舉辦的中國文藝獎章贈獎活動,從民國四十九年開始,選定每年五月四日贈獎,今(111)年文學類獎章由中華詩詞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蘇進強(筆名履彊)獲得,眾多文藝界人到場觀禮。 蘇進強(履彊)榮獲中國文藝獎章文學類獎章肯定。(蘇進強提供) 中國文藝協會係由張道藩、陳紀瀅、王平陵、尹雪曼及王藍等人發起,於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中華文化復興節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當時獲得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張其昀、教育部部長程天放、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陳雪屏等人的支持與贊助,由由文化界、新聞界協力籌備。協會目的是聯合各地的詩人、詩刊、詩社,以推展詩道宏揚詩教為宗旨。同時推展兩岸詩學交流,每年組團出席世界詩人大會,藉以宏揚中華詩學,深受國際詩壇重視。 蘇進強出生於民國四十二年,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人,畢業於三軍大學戰略研究班,早年投身軍旅,於一九九○年退役。是詩人、學者、小說家與政治人物,筆名履彊,曾經八度獲得國軍文藝金像獎、兩度陸軍文藝金獅獎與中國文藝獎章、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兩次)、吳濁流文學獎等,著作等身。此次再次榮獲中國文藝獎章文學類獎章,實至名歸。 中國文藝獎舞蹈獎得主表演敦煌琵琶反彈舞。(謝明輝提供) 今年舉辦的第63屆中國文藝獎章,各類獎名單如后:履彊(文學獎)、吳榮燦(音樂獎)郭儀、翁庭華(攝影獎)、鄭榮興(戲曲獎)。文藝獎章文學類:林佳樺、郭至卿、吳啟銘(林廣)。美術類:朱友意、楊永福、黃華源、楊企霞、黃騰萱、吳恭瑞。書法類:謝榮恩。攝影類:王龍財。音樂類:張儷瓊、李慧。舞蹈類:張卉玉、楊琳琳。戲劇類:歐陽霆、童柏壽、曾憲壽、鍾志明、唐美雲、李佳麒、張敏捷、王台瑞。海外文藝工作類:陳乃健。文藝工作類:黃琯予、劉崇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