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命床戰傅孟柏 曾之喬呼過癮

電影《售命》由傅孟柏(左起)、曾之喬、蔡淑臻主演,3人昨日一同出席媒體試片會。 蔡淑臻背部全裸最大尺度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傅孟柏為電影《售命》展現「野獸」演技,獲導演狂讚,但他卻遺憾沒有為戲裸奔!」倒是曾之喬為色誘傅孟柏吻戲先灌薑母鴨放鬆情緒,沒想到卻頭暈發熱,拍完後還直呼過癮,讓上位床戰傅孟柏的蔡淑臻也透露,怕「身材不夠好」。 全新黑色犯罪電影《售命》由新銳導演鄧仲謀編導,金鐘視帝傅孟柏、戲劇女神曾之喬、金鐘女配蔡淑臻、大馬視帝李銘忠等實力派金獎陣容攜手主演,將於4月29日全台上映!21日舉辦媒體試片,導演鄧仲謀大讚傅孟柏在片中從平凡上班族逐漸轉變為原始人的戲劇張力,「非常驚豔!我很難想像有多少演員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 其中一場室外裸露戲,傅孟柏拍攝前期待不已,甚至還呼朋引伴來看,卻沒想到只拍攝背面,讓他被朋友質問:「怎麼沒拍正面!」而傅孟柏也無奈直呼:「還以為可以正大光明的裸奔!」讓現場記者笑翻。 此外,片中傅孟柏與曾之喬有一場親密熱吻床戲,喬喬透露因為片中不是情侶,跟她過往演過的親密戲不太一樣,因此拍攝前很緊張,還自己先灌了一碗薑母鴨放鬆情緒,沒想到卻頭暈發熱:「當時就覺得好熱喔,那是純酒的薑母鴨是不是?怎麼那麼暈!」儘管如此,開拍後兩人卻極有默契、毫不彆扭:「一開拍的時候,所有的擔心、尷尬都瞬間不見,我覺得很過癮!」傅孟柏則笑言:「喬喬很相信我,我就會適當的給予安全感,她也還蠻放得開的,所以拍攝過程都蠻順利。」 除了曾之喬外,蔡淑臻與傅孟柏也有一場「女上位」的火辣色誘床戲,蔡淑臻脫到只剩內衣甚至背部全裸,她透露這是她有史以來最大尺度的床戲,但模特兒出身的蔡淑臻,自曝拍攝前最擔心的竟是身材不夠好,甚至開拍前還刻意節食維持身材,「對自己身體的自信真的很需要克服,當時我對自己的身體是自卑的,只希望觀眾不會從背影感受到這一點!」並感謝導演刻意避開自己胖的部分,導演則笑言:「說真的我們大家都覺得淑臻非常OK,根本不知道要避什麼,她自我要求太高啦!」

Read More

甩花子卑微形象 劉品言秀千萬珠寶

劉品言換上性感低胸晚禮服,配戴千萬冰種翡翠為珠寶公司週年慶站台。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劉品言千萬冰種翡翠上身站台,上台前拍照給有珠寶鑑定師證照的媽媽欣賞,事母至孝的她也透露,「只要媽媽喜歡,都可以上繳」展現了貴氣女王的傲人丰采。 劉品言21日換上性感低胸晚禮服為MIRROR皇宣緣30週年慶站台,身上配戴了滿綠的冰種翡翠套鍊、蛋面戒指以及昂貴的玻璃種清透翡翠耳環,總市價就超過一千萬元,傲人丰采遠遠拋開《華燈初上》中那位自卑又沒安全感的「花子」形象! 母親節將屆,獅子座的劉品言笑說,今年母親節還沒想到要送什麼禮物給母親,反正母親想要什麼就努力幫母親達成心願,她強調;「錢再賺就有,趁著家人都還在,就儘量做到!」 提及身上的千萬冰種翡翠,劉品言表示,她和珠寶真的很有緣分,因為她的母親年輕時就考取了珠寶鑑定師,在一家原礦開發公司負責採買原石,小時候她經常陪母親到緬甸、泰國等國考察各地礦區,從小到大就看過許多原石、翡翠,對翡翠的種色多少都很了解。 輕撫著胸口這一串市價495萬元「春暖花香頂級翡翠套鍊」,劉品言說,她非常喜歡這樣時尚的設計款式,但更欣賞手上的「初見碧波豔綠翡翠戒指」的溫潤光澤。 明年入行就滿20年了,劉品言說,她熱愛拍戲也喜歡唱歌,前後入圍過3次金鐘、得過最佳女配角獎,但她覺得自己的演藝事業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她期許自己每年都有作品入圍金曲、金鐘甚至金馬,如此一來,回饋給母親就不只是禮物,還有數不清的榮耀!

Read More

劉品言千萬冰種翡翠 備孝敬母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劉品言千萬冰種翡翠上身站台,上台前拍照給有珠寶鑑定師證照的媽媽欣賞,事母至孝的她也透露,「只要媽媽喜歡,都可以上繳」展現了貴氣女王的傲人丰采。 劉品言換上性感禮服、配戴千萬冰種翡翠為珠寶活動站台。 (記者戴淑芳攝) 劉品言21日換上性感低胸晚禮服為MIRROR皇宣緣30週年慶站台,身上配戴了滿綠的冰種翡翠套鍊、蛋面戒指以及昂貴的玻璃種清透翡翠耳環,總市價就超過一千萬元,傲人丰采遠遠拋開《華燈初上》中那位自卑又沒安全感的「花子」形象! 母親節將屆,獅子座的劉品言笑說,今年母親節還沒想到要送什麼禮物給母親,反正母親想要什麼就努力幫母親達成心願,她強調;「錢再賺就有,趁著家人都還在,就儘量做到!」 提及身上的千萬冰種翡翠,劉品言表示,她和珠寶真的很有緣分,因為她的母親年輕時就考取了珠寶鑑定師,在一家原礦開發公司負責採買原石,小時候她經常陪母親到緬甸、泰國等國考察各地礦區,從小到大就看過許多原石、翡翠,對翡翠的種色多少都很了解。 劉品言換上性感禮服、配戴千萬冰種翡翠為珠寶活動站台。 (記者戴淑芳攝) 輕撫著胸口這一串市價495萬元「春暖花香頂級翡翠套鍊」,劉品言說,她非常喜歡這樣時尚的設計款式,但更欣賞手上的「初見碧波豔綠翡翠戒指」的溫潤光澤,「我覺得戴翡翠不一定有年紀限制,年輕女性穿搭不同,翡翠的設計也多元化,不同年齡層可以戴出不一樣的感覺。」 明年入行就滿20年了,劉品言說,她熱愛拍戲也喜歡唱歌,前後入圍過三次金鐘、得過最佳女配角獎,但她覺得自己的演藝事業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她期許自己每年都有作品入圍金曲、金鐘甚至金馬,如此一來,回饋給母親就不只是禮物,還有數不清的榮耀!

Read More

DE BEERS JEWELLERS 高級珠寶展,「Natural Works of Art」系列美鑽亮相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台北101 De Beers Jewellers精品店於4月 6 日至5月8日推出「Natural Works of Art」一系列全新非凡美鑽匠心珠寶作品。此系列以其珍稀天然美鑽的超卓品質和精緻藝術美感,向大自然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致敬。天然鑽石古老悠久更勝於繁星,與地球演變的歷史緊密相連,鑽石穿越時光的獨特旅程,賦予了它們其他物件所無法相比擬的永恆意象,這一象徵意義在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中得以非凡展現。 作為擁有超過130年悠久歷史與超卓鑽石經驗的鑽石專家,De Beers 手工逐一甄選每顆鑽石皆驚豔世人、璀璨非凡。Natural Works of Art 高級珠寶系列,包含頂尖的白鑽和極為稀有的彩鑽,從最初原石狀態,一直到切割、拋光階段,這些鑽石的起源和工藝歷程皆可完整追溯,完美彰顯De Beers 的獨特品牌定位。 模特兒演繹De Beers Jewellers Natural Works of Art高級珠寶系列。圖/De Beers提供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典範之作Ellesmere Treasure 高級珠寶鑽石戒指,主鑽鑲嵌於飾有鑽石的戒環上,每顆鑽石都更加彰顯了主鑽的光彩,令人聯想起冰川湖泊的純淨之美,是對加拿大北極地區埃爾斯米爾島 (Ellesmere Island) 的原始冰雪美景獻上的完美讚頌。De Beers 更特別訂製可拆卸式「皇冠式套裝戒指」,讓這款單鑽戒指可轉變成雞尾酒戒指。另一款焦點之作是0.62 克拉藍鑽,鑲嵌於 De Beers 經典的 Aura 設計,密釘鑲白鑽構成的光環烘托著這枚珍稀主鑽,綻放耀眼光彩並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飽和度,更加突顯其瑰麗之美。 Ellesmere…

Read More

周湯豪超斜槓 樂喊導演本命魂

周湯豪全新創作專輯《REAL LIFE》,主打歌〈愛上你算我賤〉MV親自執導獲得國際肯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周湯豪全新創作專輯《REAL LIFE》,主打歌〈愛上你算我賤〉MV由周湯豪親自執導,超帥氣編曲以及濃厚意境更是讓這支MV獲得國際肯定,讓他開心表示:「原來導演才是我的本命魂。」 從創作歌手到MV導演之外,周湯豪月底還將擔任選秀節目導師、品牌代言人等身分,讓他大呼:「我的時間根本不夠用。」但睽違5年的全新第4張創作專輯《REAL LIFE》,主打歌〈愛上你算我賤〉不僅稱霸各大音樂平台,在KTV新歌點播排行也穩坐第一,歌曲充滿爆發張力,傳唱力度高深受歌迷及粉絲喜愛。 〈愛上你算我賤〉MV日前也榮登美國音樂網The TMA’s最佳音樂錄影帶3月冠軍,身為導演的周湯豪得知受到國際肯定後更是開心地表示:「這是第一次以『導演』身分獲得國際肯定,原來導演才是我的本命魂。」 其實這並非周湯豪首部MV導演作品,他不只曾替同門師妹艾薇拍攝過〈甘蔗掰掰〉;還與師兄LEE合作猶如好萊塢英雄電影般暗黑風格的〈City of Angels〉。 多才多藝的周湯豪,對於拍攝MV非常有想法,年初更特別前往LA洛杉磯拍攝《GOOD LIFE》整張專輯所有MV,一人身兼多職,完全不假手於他人。如今不僅創作專輯大獲好評,身為MV導演一職更是受到國際間肯定。

Read More

〈中華文薈〉自在登頂-蔡友的繪畫志業與藝術成就

作者簡介 蔡友 林清標:台南東山人,民國37年生。嘉義師範普師科、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畢業。任國小、國中、高中教師計30年,現已退休。任教期間,榮獲教育部教師教學優良獎及學術著作優良獎多次。任教師教育輔導團多年,貢獻國語文教學扎根工作。熱愛寫作:曾任國語日報作文教學專欄特約撰述,北市青年期刊編輯,中華日報醫生朋友叢書執筆人(醫師口述)。著作有「怎樣作文」,「林老師作文指引」「如何贏得演講比賽」(與王窓賢合寫)等。散文、小說、劇本,散見各刊物雜誌。 作者/林清標 2012〈舊園情〉47×140cm 「小時候,從南投中寮二尖山的雲端下來,再重回繪畫藝術領域的雲端。」(名書畫家李轂摩先生語)我以為這是蔡友教授(以下直稱蔡友)逾半世紀在繪畫世界裡,汗水澆灌,辛勤耕耘,成績斐然,終至頂峰的最真實寫照。   童年的藝術寶境與嘉師的繪畫啟蒙 生於南投鄉間的蔡友,在中寮二尖山度過美好的金色童年,那世外桃源的大地,視聽之娛,是煙嵐野瀑,是蛙鳴鳥唱;心神之樂,是映眼堪畫,滿目豔彩的天然勝景,偏野之鄉反而是孕育蔡友鍾情藝術的靈山寶境。 但他想塗抹彩筆的樂章,直到進入嘉義師範才開始真正奏起,在甄溟老師的啟蒙指導下,他從四王入手,學習披麻皴山石的畫法,也臨摹元明清三代的古畫。他以飢渴之心汲取傳統筆墨之精華。他驚嘆前人登峰造極的墨韻筆意,發願在水墨的沃野禾田,戮力耕耘,短短三年,天賦極高的蔡友,已然打下了相當堅實豐厚的繪畫基礎。   蔡友的震撼,一山還比一山高,藝專與文大的薰陶 蔡友嘉師畢業後,分發到台中市鎮平國小服務,跟著名畫家呂佛庭教授學畫,並在其鼓勵下,積極參加美術比賽,成績可觀,蔡友自信滿滿,認為心中的繪畫天地無限遼闊,只待自己馳騁翱翔。直到偶然看到國立藝專畢業巡迴展在台中展出,才大感震撼,原來登高山復有高山,自己簡直是井底之蛙啊!於是他辭去教職,上了藝專,藝專畢業服完兵役後,又進了文大美術系。 二校是國畫聖地,大師雲集,以蔡友的藝術秉賦在此中學習,不啻如魚得水。在藝專飽飫水墨藝術的芬芳,汲取更深層中西繪畫理念的甘泉,訓練自己多樣的運筆用墨的技法。同時,「以寫生開拓新題材」的創作理念,也在此時孕育萌芽。在文化大學美術系期間,對光影、色彩靈活運用的嶺南派畫風,有了深入的了解與實踐的機會。尤其對色彩的衍變格外重視講求,這對蔡友的畫風影響甚鉅,因為後來蔡友一連串「大自然豔彩系列」的推出,即肇因於此。換言之,色彩的重新衍義與提昇,對蔡友的畫風起了革命性的改變。   東瀛學習之旅與四時變化的啟迪 1983年他進了筑波大學。三年的學習進修中,蔡友總結在日本有三大受益:一是做學問的分工與共享、二是假名書法訓練與運用、三是大自然色彩的視覺影響。我的觀察,第二項假名書法影響了蔡友對畫面落款的排列變化,有相當大的助益,第三項影響了蔡友震驚畫壇的豔彩系列名作的產生。 蔡友改變過去的太豔則俗的傳統觀念。從1983年起,他開始對色彩作大膽的運用與嘗試,讓色彩在水墨畫中也能發揮極致而安定的作用,創出了「豔而清雅」「豔而不俗」的新境界。 1986年回國後,推出一連串豔彩系列,是繼與張大千等大師合繪「寶島長春圖」巨作之後,又一享譽畫壇的盛事,彰顯了蔡友在國內畫壇的重要地位。   寫生理念豔彩系列與台灣大地 從就學藝專起,蔡友便奉行「以寫生拓展題材」的創作理念,他知道寫生的終極精神,是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換言之,寫生不僅寫「物」,還要寫「心」;不只描繪物象之「形體」,更要彰顯物象特有之「神韻」。因此「形神兼備」、「心物合一」變成了蔡友追求的最高目標,所以蔡友的繪畫人生和寫生是無法分離的。 豔彩系列從1983年到日本開始,至1986年回國後,直到1991年四、五年之間,都在持續從事這種豔彩的創作與開發,尤其潛心將東瀛扶桑三年積累的經驗與創思、色彩與水墨融合研究之心得,予以消化吐哺,區分紅、黃、綠、灰、粉紅等五種系列,分別對色彩與水墨之融合做嶄新的嘗試與創作。成果包括1987年,應歷史博物館之邀,假國家畫廊舉行「自然的禮讚-四季之美」專題個展:1989、1990年分別催生大地歌吟系列「繽紛之美」「自然的豔彩」之主題個展,均佳評如潮。此種可豔麗、可清雅的表現方式,帶給年輕畫者的啟發,對水墨畫推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實有推波助瀾的引領功勳。 但日本的餘風究竟抵不過鄉情的呼喚,1991年起,蔡友個人創作的方向乃移往寶島大地、鄉間山林的景致與色彩。他透過畫筆開始賦予畫面鮮麗的色彩,塑造嶄新的翰墨生命,透過墨韻鄉土系列的畫作,產生了如黃色系列的「金穗白垣」。綠色系列的「歸鄉夢」。紅色系列的「豔紅」。粉紅系列的「龍潭春色」。灰色系列的「那羅印象」。白色系列的「湖邊芒花醉」。 台灣,自己的故鄉啊!蔡友的畫筆,不停地描繪台灣質樸的鄉情和獨特撩人的自然風貌。1991年10月及1992年10月,在台北京華藝術中心推出的「大地彩繪鄉土情」、「秋醉芒花鄉土情」等專題個展中,觀畫者如癡如醉,蕉園、稻浪、秋芒…成為山水畫中的主角,顛覆了往昔只在花卉中點綴的舊思維。蔡友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提昇水墨鄉土情的地位與境界。   大地震後寄情故鄉的老屋 1999年921大地震,南投家鄉受到重創,蔡友創作的題材與方向轉往帶著傷痕的大地,月色下頹圮的老屋,秋風中斑駁的紅牆黑瓦,煙雨中沉寂的山城,在灰暗的墨色裏,充盈著畫家的淚水與關懷。2000年的「情慟故里」,畫月色中倒塌的房子,色調的晦暗灰慘,滲著悲淒的情愫與惆悵,後來家鄉重建有了起色,蔡友也以樂見故園重生的心情,轉向對老屋的關注。於是發展出留住老屋影像的「思古幽情」系列,試圖把斑駁的歲月痕跡留下。2001年的「懷古」,那一堵斑駁的粉牆,及牆上褪去字跡的廣告紙所構成的「古意」,便是蔡友力圖保留緬懷的幽幽鄉情。 這種思鄉情懷,從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間,不斷被蔡友用特殊技法加以詮釋出來。他說:「為了畫出牆的老舊斑駁感,我研究許多方法,經過不斷試驗,終於創出蠟與墨的混合技法,其效果最佳。」他笑稱是「斑駁皴法」。2005年的「後院物語」,2007年的「故居」,2009年的「舊垣新歲」,皆是相應的傑作。 我覺得「思古幽情」系列展現哪只是技法的特殊?更重要的在「畫意」的烘托。如「故居」畫的是鄉下的「土角厝」,屋前的芒花,屋後的朴樹遠山,烘托出老屋安詳寧靜的氣息。這些畫作所賦予的意涵,就像「後院物語」畫中的閒章「妙在畫外」一般,情韻的想像無限,懷念亦無限。我個人的體會,僅就老屋舊牆黑瓦所滲出的巨大力量與情懷,蔡友獨有的作品便是足以震撼人心,甚至屹立畫壇的不朽盛事。   虛實相生三芝梯田與梯田系列 2003年,蔡友三芝購屋,附近如幾何圖案的梯田,成了他創作的重要題材。他對景寫生,再經過適度取捨,去蕪存菁,留下蜿蜒曲折、高低有致的田埂,展現梯田如音樂般的律動之美,以及霧濛水漾的妙境。其中又有著「虛實相生」的巧妙布局。蔡友的梯田系列,一反尋常:「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的手法,反虛為實,以實為虛,大空白的「虛」,反成了烘托的「實」,其佳妙處令人叫絕! 尤其,系列中篇幅最多的雲南元陽梯田,其壯麗、瑰奇的水光墨韻,最叫人目眩神搖,嘆為觀止! 蔡友筆下的梯田,如詩如夢,何似在人間?   退休歸田園,創作不停歇,成就斐然 2012年,蔡友從任教的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系主任退休,並移往埔里定居,生活閒靜安逸的蔡友,並沒有放下畫筆,他把精進創作作為職志。他說退休不是停歇,安適不是怠惰,向更高、更遠的頂峰邁進,才是此後的人生目標。 蔡友的畫,風格多元,每一段時空都有不同創意與新局。2012年的「回鄉」個展,蔡友繪畫的主題應是「一片鄉心入畫來」,蔡友把深耕的鄉土風情,追尋的田園野趣,皆訴之於畫筆。不論秋季滿山遍野,串串隨風搖曳的芒花風采,抑或舊屋老樹、斷垣舊牆的斑駁歲痕,或是枝椏逞姿的老梅朴樹,甚或高田如梯、高波光似鏡的元陽梯田,無一不透著對鄉土的深深眷戀,呈現高華古樸的意涵,溫馨幽雅,在詩情畫意的情趣中,展現一種淡泊無爭的情境。 2013年的「自在優遊墨趣中」。此次畫作與往昔大不同的是:從豔彩系列的重彩影像,反璞歸真,走向空靈心境的抒寫。顏色或許淡了,畫面或許不那麼繁富了,但意蘊卻更深長,充滿著豐盈的妙趣與淡雅的墨韻。 2017年的「雲煙.走過」,是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的。我以為這是蔡友繪畫志業的一個極重要的里程碑。從寫生的理念拓展題材到豔彩的運用與突破,到鄉土素材新生命的再現,復回歸形神兼備的氣氛營造,而這一次更是另一巔峰之作。主題重在煙霧迷離的空靈之境,老屋鄉野,夜空曙色,芒原花海,朴樹松林…,蔡友用這種空濛的畫境,塑造出如詩如幻、情景交融的渺遠意境,畫非僅是畫,而是畫家情懷的內涵,「妙在畫外」的境界,提昇出另一種不易企及的高度,較之2013年的畫境,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引領風潮,不斷嘗試新的突破,開創新局 蔡友是個不墨守傳統成規的藝術家,常常嘗試突破傳統的窠臼,開創新局,我的觀察有幾項可以大書特書。 一、芒花題材以山水布局的率先提倡。 清末明初,齊白石老人最主張回歸本土,所畫的東西以日常所見為多,而五節芒草台灣到處可見,但以往的畫者,只作為花鳥的題材,蔡友則將芒原以山水形式布局,首重其蒼茫氣勢之表達及萬千意態之傳遞,藉丹青以撥動觀賞者的心弦。蔡友的作法是:採山水方式,遠觀取景,著重芒花之疏密排列及聚散變化,使其結構疏密有致,聚散有序,串串白花在水墨半乾時點染,使花芒更趨自然、更具渾厚蒼茫之感,產生「點點芒花飛意絮,一縷相思萬里情」之震撼與感動。蔡友的芒花系列創作,回歸鄉土,以五節芒花為主題,表達秋之蕭瑟感,使芒花在秋景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二、同樣的途徑,以花卉題材作山水布局,亦屬新嘗試新突破。 以梅花為例,往昔對梅花之描繪,常以「四君子」之「花卉」形態展現,極少作「山水」布局來創作,偶有為之,亦僅為屋宇庭園之點綴而已。蔡友1995年的「素艷」之作,將原屬花卉之題材擴充為大片梅林,因之展現的風貌便與傳統迥異。他透過「遠觀法」,運用「大觀小」之方式,將之轉變為山水的新格局,在山水題材的拓展上,無疑邁進了一大步。以山水布局,梅花始能表現老幹新枝之遒勁、剛毅、傲骨嶙峋之氣勢,與純以花卉形式的表現大異其趣,早已轉換為另一種山水新境了。 三、對台灣山林不易入畫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技法道路。 台灣山巒,翠綠蓊鬱,蒼潤華滋,不同於大陸之奇山異嶺,高峰峻峭,若以傳統之皺擦方式,易流於窠臼形式欠缺真實生動,若以表現遠山之渲染法處理又失之平板單薄,欠缺厚重堅實的質感。蔡友的作法是:運用墨膠混合法,在山群中作多層次的堆疊,時在水墨半乾時加筆觸,時在全乾後加若隱若現之筆觸線條,以增添山巒之淋漓墨韻及蒼潤渾厚之美。此種表現方式及技法,對描繪台灣山巒而言,無疑是新嘗試與新突破,開拓了新領域。 四、題詩與畫意的緊密結合,提昇詩境的高度 題詩題辭有助觀者了解畫意。蔡友的題款,常有佳作,詩意雅致,情韻十足,與畫意的相融,可謂到達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的地步了。每幅畫題皆韻致萬千,令人心懷激盪,低迴不已…! 充滿詩意的畫面,未必處處題詩,但詩情畫意中增加詩詞,對文人畫「意境為上」的主張,亦是一種實踐,一種提昇,我以為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蔡友是完全做到了。 2020〈金燦風鈴〉40×63cm 1982〈寶島長春圖局部 〉182.8× 6607.7cm 張大千、蔡友等10人  

Read More

唐美雲化身武則天 率劇團登兩廳院

唐美雲歌仔戲團20日在國家戲劇院演舉行彩排記者會,唐美雲(右)、唐文華(左)合作演出「冥遊記:帝王之宴」。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今年是唐美雲歌仔戲團創團25週年,應兩廳院國際藝術節之邀推出「冥遊記─帝王之宴」,由唐美雲飾演武則天,以女性視角探看事業女強人的真實處境。 「冥遊記-帝王之宴」創作靈感來自敦煌變文「唐太宗入冥記」,編劇陳健星虛構武則天冥界之旅,對塵封久遠的歷史開啟新的詮釋空間。劇情中武則天上有「強大公婆」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下有正處在叛逆期的兒子李弘跟李賢,身旁又有以孝順著稱的丈夫高宗李治,一家三代齊聚一堂,透過「家宴」映射出千古女性真實的處境。 陳健星表示,除了角色之間的對話往來之外,希望讓大家看見事業成就超凡的女強人走在自我實現的人生道路上,又要兼顧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其中辛苦的情緒掙扎。 唐美雲演出從未演出過的武則天角色。陳健星表示,「劇中晚年武則天所面臨的處境,與唐美雲身為一團之長的女性領導者身分與一路走來的生命經驗,都有重疊之處」,希望讓唐美雲發揮戲曲功底,詮釋女皇難以言說的複雜心境。 唐美雲表示,圓滿忙完母親後事重進排練場,戲中只要提到親情、母子的部分,唐美雲就特別有感受,「外人看來也許風光,但一路走來直到戲的最後一幕,我都特別有感」。她說,有太多電視跟電影以武則天為主角,「但這次想呈現一個能讓觀眾耳目一新的武則天,站在女性觀點上來審視她的一生」。 這次也邀請國光劇團當家老生唐文華跨界飾演李世民。唐文華表示,他很開心可以跟歌仔戲合作,「我就像學生從零開始,重新學習,很少人看到60歲還在重新學台語,我就是」。唐文華說,很感謝小咪老師和秀年老師都給他很多鼓勵,希望大家進場支持。

Read More

十大亞洲電影初戀慢半拍 入圍義大利影展

徐若瑄與柯震東首度化身銀幕情侶大談姊弟戀,主演電影《初戀慢半拍》,不僅入圍義大利遠東國際影展競賽單元,也被香港電影市場展選為十大最受期待亞洲電影。 (甲上娛樂提供)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電影《一頁台北》導演陳駿霖新作《初戀慢半拍》由徐若瑄與柯震東主演,入圍義大利遠東國際影展競賽單元,同時被香港電影市場展選為十大最受期待亞洲電影。 《初戀慢半拍》由徐若瑄、柯震東、于子育、范少勳、姚黛瑋主演,不含行銷費用,總成本落在3000萬元。除了在義大利遠東影展獲好評,也被香港電影市場展評選為十大最受期待亞洲電影,與日本名導是枝裕和首部韓片《掮客》、南韓名導朴贊郁新作《分手的決定》並列榜單中。 陳駿霖表示,「這2年世界變化很大,很感恩這時有新作品能在電影院放映,希望歐洲的觀眾會喜歡我們的電影。」

Read More

馮乙宸5月鋼琴巡演 挑戰2套曲目

2020年首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馮乙宸,5月將舉行人生第一次全國巡演音樂會。(大師藝術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20年首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馮乙宸已返台隔離,5月將舉行人生首次全國巡演音樂會,這也是首獎獎品之一。馮乙宸表示他準備2套演奏曲目巡演,給自己更大的挑戰。 馮乙宸表示,演奏曲目加倍下,必須訓練自己做更有效率的練琴,「每天精練1~2首演出的作品,其他就是都要走過一遍,讓自己的手與身體對曲目有熟悉感。」 馮乙宸1997年出生台北,在高雄成長,17歲赴美國深造,以優異成績先後畢業於寇本音樂院先修班、琵琶地音樂院以及耶魯大學音樂院碩士班。目前已拿到耶魯大學音樂碩士以及演奏家文憑,未來將繼續攻讀博士並參加國際鋼琴大賽。 馮乙宸獨奏會高雄與台中場,上半場以李斯特改編的舒伯特藝術歌曲,以及呼應首張專輯「流浪者幻想曲」的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等早期浪漫樂派作品。下半場則挑戰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台北場則帶來模仿樂團與獨奏互相競奏的巴赫「義大利協奏曲」,布梭尼改編比才炫技的「卡門幻想曲」及改編自巴赫經典的「夏康舞曲」、拉威爾虛無飄渺的「鏡」,也有李斯特改編古諾的「浮士德圓舞曲」等樂曲。 大師藝術由鋼琴家嚴俊傑擔任藝術總監,2020年主辦第一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在來自台、美、法、加、澳、韓、日與烏克蘭等多國音樂好手競爭之下,由當時23歲,在美國耶魯大學讀碩士的馮乙宸摘下桂冠。

Read More

楊紫瓊橫跨多重宇宙 變換40套造型吃苦頭

楊紫瓊在《媽的多重宇宙》片中造型多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功夫皇后楊紫瓊在《媽的多重宇宙》片中橫跨不同平行宇宙,讓她與飾演女兒的史蒂芬妮許的造型也多變,光楊紫瓊一個人就超過40套裝扮,但也為熱狗宇宙吃了不少苦頭,搞到手過敏紅腫。 《媽的多重宇宙》劇情為了拯救世界,需要連結到女主角秀蓮(楊紫瓊飾演)不同的平行宇宙,讓楊紫瓊展現至少有40個不同的造型,包含《臥虎藏龍》俞秀蓮、女明星、廚師、京劇演員等,甚至一天就換上10種不同的造型,也因此致敬不少電影,看一部抵百部片。 在時間跟預算有限之下,髮型設計總監Anissa Salazar跟服裝師Shirley Kurata在打造女明星宇宙的造型時,2人也努力研究王家衛電影,天馬行空塑造熱狗宇宙的時候,也讓楊紫瓊吃了不少苦頭,日前還在社群曬出自己為戲戴「熱狗手套」過敏紅腫的照片。 《媽的多重宇宙》由不喜歡按常理出牌的《屍控奇幻旅程》「丹丹導演」丹尼爾關和丹尼爾舒奈特合作執導,因為疫情嚴峻一度延宕,開拍時還邊拍攝邊剪輯,製作楊紫瓊跟關繼威坐在車上的對手戲份時,由於一個人在巴黎,另一個人在洛杉磯,只好透過ZOOM來拍攝,並找來《賭神》性感「骰后」西脇美智子擔任楊紫瓊的替身,連丹尼爾舒奈特都親自下海詮釋潔米李寇帝絲那隻想抓走楊紫瓊的手,整個劇組相互合作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在38天內拍攝完畢。 潔米李寇帝絲也為戲增肥並且弄醜自己,在接受外媒訪問的時候,她不只一次表示很開心跟楊紫瓊合作:「我學到很多,她是師傅,我是學生,她教我的不是出拳的力度,而是如何接拳,這是一種藝術。」感情好的2人也很常在社群曬「戀人」照。 充滿奇幻、武打、迷因等腦洞大開的《媽的多重宇宙》目前海內外幾乎0負評,國內影評也一致盛讚今年必看,要刷好幾遍才行,逗趣的風格讓網紅大玩梗圖跟迷因影片。

Read More